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与社会发展

有机化学与社会发展

有机化学与社会发展
有机化学与社会发展

浅析有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结构、制备、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1]。有机化学尤其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在手性药物的发现与合成、新型化肥农药的设计与开发、新的合成材料的应用与普及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大大的解除病人的痛苦,延长人们的寿命,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丰富多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围绕“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对有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有机化学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日常生活环境保护

科学不仅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就是关于创造以前不存在的新物质的科学,这些新物质涵盖了从塑料到各种农药,药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要不是通过化学知识来合成,很多现代化的产品都不会存在。如今我们生活的日趋丰富多彩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很大意义上更是得益于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一、有机化学与人类健康

1、青霉素的发现使无数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没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有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Fleming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2]。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Florey、Chain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1945年,Fleming、Florey、Chain “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

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2、沙立度胺(Thalidomide)事件

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一家制药公司开发的治疗孕妇早期不适的药物—反应停,药效很好,反应停便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但很快发现服用了反应停的孕妇生出的婴儿很多是四肢残缺。虽然欧洲各国当即停止了反应停的销售,但已经造成了数以千计的儿童畸形。原因出自代谢产物,S-(-)-沙立度胺的二酰亚胺进行酶促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戊二酸,后者可渗入胎盘,干扰胎儿的谷氨酸类物质转变为叶酸的生化反应,从而干扰胎儿发育,造成畸胎。而R-(+)-异构体不易与代谢水解的酶结合,不会产生相同的代谢产物[3]。

3、紫杉醇的发现为人类战胜癌症开辟了新的途径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抗癌药三大成就之一。它的化学结构新颖,抗癌作用机理独特,其适应症为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对食道癌和肺癌等也有一定疗效,并且不会导致外周神经病恶化,远期骨髓毒性以及其他远期不良反应。1992年12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紫杉醇用于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后又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100公斤紫杉醇大约能治疗5万多个肿瘤病人,现在国际市场上1公斤紫杉醇的最低价格是26.5万美元。紫杉又名红豆杉、赤柏松,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在我国资源并不丰富。199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有关专家会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在一次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专题会议上向林业部建议我国亦应颁布保护这种野生资源的法令。1995年野生红豆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相当于“植物中的大熊猫”,严禁砍伐。因此,通过化学的方法获得紫杉醇显得尤为重要。紫杉醇分子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的三环[6+8+6]碳架和桥

头双键以及众多的含氧取代基。其全合成引起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兴趣[4]。先后共有30多个研究组参与研究,实属罕见。经20多年的努力,于1994年才由美国的R.A.Holton与

K.C.Nicolaou两个研究组同时完成紫杉醇的全合成。后来,S.T.Danishefsky(1996年)、

P.A.Wen-der(1997年)、T.Mukaiyama(1998年)和I.Kuwaji-ma(1998年)4个研究组也完成这一工作。6条合成路线虽然各异,但都具有优异的合成战略,把天然有机合成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紫杉醇的全合成的成功,拓展了其来源途径,大大降低了价格,为更多的癌症病人使用这种药提供了可能性,这是有机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又一大贡献。

化学合成药物的发展,使得许多不治之症得以治愈,人类寿命延长了将近1倍,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质量。

二、有机化学与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而且,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施肥,尤其是化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1961年到2001年的49年间[5],世界化肥用量从0.31亿吨增长到1.38亿吨,同期粮食总产从8.77亿吨增产道21.06亿吨,单位面积产量从1.35t/hm2增加到3.11t/hm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在第一次“绿色革命”做出卓越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金的Borlaug N E在全面分析了20世纪农业生产发展的各相关因素之后得出结论:20世纪全世界所增加的作物产量中的一半是来自化肥的施用。美国科学家Hoeft R G认为,如果停止使用氮肥,全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40%~59%。当今世界上有1/3的粮食产量直接来源于施用化学肥料所导致的增产。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化肥工业,在20世纪,全世界有20亿人会因饥饿而丧生!

以化学农药为主要防治手段的植物保护也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瑞士人缪勒发明了DDT,推动了世界农业植物保护方式的革命,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模式取代“二战”以前的农业措施为主的传统模式。在之后的30年里,化学农药使用范围随着合成农药的发展和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兴起,风靡全球,为农业的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自1960年以来,在没有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世界农业生产产量提高了3倍,因此得以养活激增了80%的世界人口,这主要是依靠了农作物新品种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所做出的贡献。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合成农药仍将保持其在世界有害生物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三、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此,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在改造大自然的进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离不开合成材料。

20世纪以来,以塑料为代表的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使几千年来的无机材料和金属材料在它面前都显得暗淡无光,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任何一种材料都无法像塑料那样,短短百年间就活跃在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塑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工程、计算机、军事以及农业、轻工业的食品工业等各行各业之中。有了塑料,才有消费革命,收音机、电视、计算机、合成纤维、一次性用具才得以大量生产。从儿童玩具到仪器容器,从电脑外壳到汽车部件,从牙刷牙缸到飞机零件,可以说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塑料制品的发明,不仅提高了人类现代生活的质量,也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通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均已和塑料制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塑料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塑料、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作为以合成树脂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历经百年就达到了今天无处不在的普及程度,而且还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继续发展。

四、有机化学与环境保护

有机化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环境科学,20世纪90年代有机化学家已十分关注,尤其是当今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应更深更广地参与环境中的有机化学问题。

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都是由化学创造和维持着的,虽然生态环境问题与化工有关,但将化学和化学品作为污染和有害物的代名词则纯属偏见。人们对化学的偏见主要是来自于化学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而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家尤其是有机化学家则可以大有作为。

――绿色化学品六六六和DDT是很有效的杀虫剂,但是也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大量的使用之后使它们不仅在土壤中残留,而且也进入了作物、牲畜乃至人体,因此这些含氯的农药被列入了禁止使用的名单。尽管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应运而生,但这些产品仍然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开发绿色农药对有机化学家仍然是一大挑战。

――可再生原料“白色污染”是20世纪末凸现的环境问题,添加降解催化剂生产可降解塑料或者采用纤维为原料生产替代品,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近聚乳酸工艺的改进使这种理想的绿色产品有可能大规模使用。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它的原料是可再生的,由来自玉米的葡萄糖发酵而得。

――绿色工艺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工艺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有机合成研究所追求的高效、高选择性、简捷、反应条件平和、原子经济性等目标一致,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化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新概念,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6]:一是提供给社会的化学品应是有益无害,而且对环境友好的;二是生产这些化学品的原料应可以再生,它们的利用不应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是绿色化学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即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环境友好的。

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反应介质的探索是近年绿色化学中的热点,有机合成中大量有机溶剂的

应用,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因此人们试图不用溶剂或采用环境友好、无毒而又易于回收的介质来代替有机溶剂,如水、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等。将化学剂量的有机反应转换成催化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追求的目标,也是绿色工艺的重要方面。绿色化学中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合成工艺环境友好,是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常说20世纪发明了六大技术[7]: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 核技术;4. 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5. 激光技术;6. 纳米技术。但却很少有人提到包括新药物、新材料、高分子、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上述六大技术如果缺少一两个,人类照样生存。但如没有发明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平均寿命要缩短25年。没有发明合成氨、合成尿素和第一、第二、第三代新农药的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要减半,60亿人口中的30亿就会饿死。没有发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技术,人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合成大量新分子和新材料的化学工业技术,上述六大技术根本无法实现。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总之,有机化学已经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环境问题与有机化学有很大关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绿色有机化学家和大家一起努力下,有机化学定会在不以迫害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邢其毅,徐瑞秋.基础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花文廷,杂环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4]林国强,陈耀全.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金继运, 李家康. 化肥与粮食安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01—609

[6]沈玉龙,魏利滨,曹文华,琚行松.绿色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7]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J].大学化学.2003,18(1):1—6

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考复习——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姓名:﹍﹍﹍﹍﹍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命题:韦日达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物。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天然气被称为“洁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造成“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解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效清洁的氢能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极易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但制取氢气的成本高,储存困难,所以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 (2)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制得。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十3O2==2C02+3H2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例1】(2009·福州)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 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2)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标解读] 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复习:(1)燃料燃烧时释放热量的有效利用,怎样使燃料完全燃烧;(2)燃料燃烧的安全问题,怎样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灭火;(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洁净、高效的能源。通过复习,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梳理 说明: 1.根据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破坏维持燃烧进行的条件②或③,从而使燃烧停止。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及酒精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其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能源。 3.可燃物的燃烧与燃烧空间有关。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应试方略] 考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知道燃烧的条件,能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

现象。知道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和措施。(2)知道爆炸的条件,能用爆炸的条件去分析实际生活中发生爆炸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爆措施。(3)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它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会写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等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突出优点和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氢气作为能源的原因。会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了解石油分馏产品(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的用途,知道煤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及其用途。(6)知道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考点聚焦] 能源问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题目以选择、填空、简答题为主,试题往往以信息题、开放性题的形式出现。在试题设置上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分值占全卷的2%~6%。[名师解题] 例1.(2005年湖北黄冈)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能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答案:(1)煤、石油、天燃气、“可燃冰”(2)天然气(4)“可燃冰”(3)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例2.(2004年广东珠海)某市一炼油厂油罐汽油泄漏,有一拖拉机在其附近发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后基本扑灭,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一段时问。几天后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大气进行监测,测知其污染指标均没超过国家有关标准。试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 (1)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请写出灭火后要继续对油罐喷水的主要理由。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爆炸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以及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成分。(1)油罐泄漏,在其附近就会形成可燃性气体,遇拖拉机发动时冒出的火花就会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2)灭火后,油罐及其内汽油温度仍然较高,若不处理,任其聚积热量,一旦达到汽油的着火点,又会引起燃烧、再度爆炸,因此当明火已灭后仍要设法降低油罐及其内汽油的温度。(3)汽油中含有C、H、O、S、N等元素,其燃烧会产生SO2、NO2、CO等有害气体,环保部门主要监测这些气体的含量是否增大。 答案:(1)由于油罐泄漏汽油,使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汽油蒸气,拖拉机发动时;引起的火花将空气中的汽油引燃,从而导致油罐起火爆炸。(2)继续对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其低于汽油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SO2、NO2、CO等。 例3.(2004年广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甲)。请回答: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归纳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SO 2、NO x 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 (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4)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是化学电源。 2.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这些物质泄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因此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 三.氢能源 1.氢能源的优点: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故称为“绿色能源”。 2.氢能源的缺点:(1)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本高);(2)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 3.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 4.实验室制取氢气:①反应原理:Zn+H 2SO 4==ZnSO 4+H 2↑ ②实验装置: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5.氢气的性质与应用 (1)可燃性:在空气被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H 2 + O 22O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等反应,使之变红。H 22四.金属材料 1.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2.常见合金:青铜器(Cu-Sn 合金)、黄铜(Cu-Zn )、钢和生铁(铁合金)、铝合金;3.新型金属材料:铝钛合金:耐腐蚀、质轻、高强度、高韧性,主要用于飞机制造工业;储氢合金:方便的储存、释放合金,主要用于镍氢电池;“形状记忆”合金:效果最好的合金为镍钛合金,影响其形态的因素为温度。4.金属材料的优点及缺点:强度大,但不耐腐蚀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水泥等 优点:耐高温;缺点:脆性大; 2.陶瓷的原料:瓷土、粘土、长石、石英等;3.玻璃的原料:砂子(主要成分SiO 2)、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 3)和纯碱(Na 2CO 3);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人工关节等。 六.合成材料(又称有机合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优点:强度大密度小;缺点:不耐高温 2.塑料:(1)常见的塑料:聚乙烯(PE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有机玻璃(PMMA )和电木塑料;(2)实验:点燃聚乙烯及聚氯乙烯,观察现象。 (3)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 染——“白色污染”。(4)解决“白色污染”方法: A .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 .回收废旧塑料;C .研制和推广可降解塑料 3.合成橡胶:(1)向橡胶中添加炭黑,为了增加其耐磨性;(2)向橡胶中添加硫元素,为了增加其强度,但会减弱其弹性;(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优点为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及耐高温性。 4.合成纤维:(1)合成原料:主要为石油、煤、石灰石、水、空气等; (2)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017桂林一模)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只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2.(2017春安徽月考)鸡年春节前夕,湖南一市场鞭炮仓库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的事故令人痛心,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和火场逃生让人再次醒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觉遵守禁鞭规定 B. 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C. 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 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少烟气的吸入 3.(2017肥城市三模)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一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几种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 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烧的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 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 4.(2017乐平市校级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 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 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 触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5.(2017定西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与,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都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D. 金刚石可以切割玻璃,所以石墨也可以切割玻璃 6.(2016秋龙泉驿区校级月考)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社会发展 四川李良 三. 合成材料 (一)考点精要 1. 了解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2.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进展的紧密关系。 (二)05、06年中考的特点 1. 从促进社会进展的角度动身,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考查对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用途的认识,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庞大奉献。 例1. (06,昆明)有机合成材料的显现是人类材料进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热固性塑料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 C.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D. 合成橡胶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的综合认识,突出了化学与社会进展的重要关系,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纤维和橡胶均有天然和合成之分,故A错误;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可不能受热熔化,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故B正确;C叙述的是合成纤维的性质,D叙述的是合成橡胶的用途,均正确。 答案:A 2. 结合材料科学的最新研制成果,考查对新材料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CO合成了可降解塑料例2. (05,南京)据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中科院用 2 聚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 聚二氧化碳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聚二氧化碳确实是干冰 D. 聚二氧化碳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CO的组成可判定它属于氧化物,点评:本题结合最新科技成果考查塑料及相关知识。由 2 故A对;聚二氧化碳是大量二氧化碳分子集合成的可降解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对;

CO,是无机物,故C错;聚二氧化碳属于可降解塑料,可不能产生白色污染,干冰是固态 2 故D错。 答案:A、B 3. 从实际生活中猎取命题素材,从能力立意动身,命题上注重生活体会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重视培养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无处不在。 例3. (06,成都)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依照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_______________; (3)从熨烫标准估量,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看到的现象是: 面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里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本题取材于实际生活,考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性质、区别,培养了同学们猎取标签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还需要一定的实际体会,否则不易作答。从标签的成分分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涤纶有耐磨性;羊毛、涤纶不耐高温;面料中含有羊毛,羊毛含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里料是涤纶,燃烧后熔化成黑色小球。 答案:(1)涤纶(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羽毛气味熔化成黑色小球 (三)07年中考考向推测 1. 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结合新材料的开发,考查同学们对有机物及有机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和用途的认识,专门是一些新型合成材料如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的认识,表达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2. 白色污染的缘故、危害及防治一直是中考的重点,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查,充分认识合成材料的两面性,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四)复习建议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复习及答案

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考查内容】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3、能源危机以及理想的新能源——氢能源 二、化学与材料 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区别 2、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 1、空气污染物、水体污染以及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以及化学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典型问题】 1、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所需的氧气,则质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航天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kg。(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 2O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 从减少飞船 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 优缺点(各写一点)。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 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 _ ______。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_____ ____。 【分析】 题目提示要从两方面去考虑问题。从CO 2 的循环处理来看,方案②要优于方案①, 但通过计算可知,产生同质量的O 2 ,方案②消耗原料质量大,发射成本高,从这 点看,方案①要优于方案②。我们最熟悉的CO 2与O 2 之间的循环就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了,它与人的呼吸作用过程恰好相反,且成本低,简单易行。 【答案】 (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 (2)方案①:优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质量较小;缺点是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方案②:优点是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缺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归纳 (新版)沪教版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SO 2、NO x 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4)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是化学电源。 2.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这些物质泄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因此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 三.氢能源 1.氢能源的优点: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故称为“绿色能源”。 2.氢能源的缺点:(1)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本高);(2)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 3.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 4.实验室制取氢气:①反应原理:Zn+H 2SO 4==ZnSO 4+H 2↑ ②实验装置: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5.氢气的性质与应用 (1)可燃性:在空气被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H 2 + O 22O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等反应,使之变红。H 22四.金属材料 1.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2.常见合金:青铜器(Cu-Sn 合金)、黄铜(Cu-Zn )、钢和生铁(铁合金)、铝合金;3.新型金属材料:铝钛合金:耐腐蚀、质轻、高强度、高韧性,主要用于飞机制造工业;储氢合金:方便的储存、释放合金,主要用于镍氢电池;“形状记忆”合金:效果最好的合金为镍钛合金,影响其形态的因素为温度。4.金属材料的优点及缺点:强度大,但不耐腐蚀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水泥等 优点:耐高温;缺点:脆性大; 2.陶瓷的原料:瓷土、粘土、长石、石英等;3.玻璃的原料:砂子(主要成分SiO 2)、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 3)和纯碱(Na 2CO 3);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人工关节等。 六.合成材料(又称有机合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优点:强度大密度小;缺点:不耐高温 2.塑料:(1)常见的塑料:聚乙烯(PE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有机玻璃(PMMA )和电木塑料;(2)实验:点燃 聚乙烯及聚氯乙烯,观察现象。 (3)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4)解 决“白色污染”方法: A .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 .回收废旧塑料;C .研制和推广可降解塑料 3.合成橡胶:(1)向橡胶中添加炭黑,为了增加其耐磨性;(2)向橡胶中添加硫元素,为了增加其强度,但会减弱其弹性;(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优点为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及耐高温性。 4.合成纤维:(1)合成原料:主要为石油、煤、石灰石、水、空气等;

《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试卷

经典专题卷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 ) 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 2.(2015扬州)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Cu B.C C.H D.O 3.(2016淮安)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鸡蛋B.米饭C.黄瓜D.红烧肉 4.(2014无锡)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 5.(2016南京)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 6.(2014苏州)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B.保鲜膜属于塑料 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 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7.(2014无锡)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 A.对工业污水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防止水体污染 B.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C.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减轻空气污染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8.(2015泰州)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9.(2014无锡)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会使人发胖 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少 C.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饮食中应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D.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炎热的夏天更要及时补充水分10.(2016苏州)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11.(2016苏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12.(2014苏州)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专题一 化学与STSE 知识汇总

专题一化学与生产、社会、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 一、与STS相联系的热点问题 1.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 ②反应原理:SO2+ H2O H2SO3;2H2SO3+O2== 2H2SO4(或:2SO2+O22SO3 SO3+H2O==H2SO4) 2NO + O2=2NO 3NO2 + H2O=2HNO3+ NO ③防治措施:根本途径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a、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煤和石油。 b、石油和煤在燃烧之前脱硫。 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国三”汽油,是经过脱硫后的低硫汽油;煤中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aCO3+O2+SO2 ==CaSO4+CO2等。(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 ②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净化器。 (3)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 在距地面1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臭氧层,他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如O3+NO→O2+NO2,O+NO2→O2+NO (4)家庭装修与污染物质 ①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内甲醛污染。②涂刷油漆时加入了大量的稀释剂,造成了室内严重的苯污染。③石材瓷砖类,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5)白色污染 废弃的塑料、橡胶造成的污染 (6)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①水体污染由来:①农业化肥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等。 ②N、P等营养元素含量引起危害:水中过多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排放的污水无害处理。 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1)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2)混凝法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明矾净水)(3)中和法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熟石灰) (4)沉淀法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变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与备考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

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0%)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 化学与社会发展(15点) ⊙核心考点1 化学与能源 ⊙核心考点2 化学与材料 ⊙核心考点3 化学与健康 ⊙核心考点4 化学与环境

⊙核心考点1 化学与能源 核心考点知识清单: 定义: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 燃烧条件有空气或氧气 周围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燃烧与灭火点以上 隔离可燃物 灭火原理与方法隔绝空气 降低周围的温度 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熟悉一些与燃烧和爆化学与能源炸有关的图标 煤:工业粮食 化石燃料石油:工业血液 天然气 燃料及其利用乙醇 氢气 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和朝夕能 核能 ⊙核心考点2 化学与材料 核心考点知识清单: 金属材料:纯金属、合金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 化学与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涤纶、腈纶、 锦纶、尼龙等) 有机天然材料:天然橡胶、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等) 复合材料:玻璃钠、碳素纤维复合材料 ⊙核心考点3 化学与健康 核心考点知识清单: 人类重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 水。 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 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钾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化学与健康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碘 等。 预防无机盐中毒(食用不能过量) 不吃变质食品 远离有毒物质 拒绝烟草 远离毒品

⊙核心考点4 化学与环境 核心考点知识清单: (1)加强水质监测 (2)工业三废达标排放 保护水资源:(3)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生活污水合理排放,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5)革新技术迈向绿色化学领域 (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2)研究化石燃料中的除硫方法及回收技术 保护空气(3)改变燃烧装置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化学与环境(4)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5)采取综合措施,如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手段 (1)倡导绿色化学,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 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与自然和谐相处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 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主题主要内容包括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要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知识体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台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6.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情景素材】 ·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 ·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 ·海底深处的“可燃冰” ·海水的综合利用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中国的化石能源 ·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学习建议】 1.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2.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 4.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 5.比较原油常见馏分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其燃烧的情况。 6.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 【经典名题】 例1(1999.黑龙江竞赛)刚开始燃烧不久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变暗甚至熄灭,向烧旺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苗更旺.请解释其原因. 例2(2002.江苏省竞赛)据新华社2002年3月10日报道,山东海洋大学模拟海底条件,用甲烷与水合成了每分子带有几个结晶水分子的可燃冰,并且点燃了它,为我国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创造了条件.试写出合成、点燃可燃冰的化学方程式: (1)合成; (2)点燃. 例3(2002.全国竞赛)2001年11月,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 一82的高效能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除产生高温外,还可使山洞内的氧气耗尽,使其中的所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与生活常考点汇总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 2、NO、NO 2 、SO 2 、尼古丁 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 煤:工业的粮食 1、化石燃料:石油:工业的血液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化石燃料燃烧存在的问题:①、浪费自然资源 ②、产生大气污染物 ③、能量转化效率低 (2)解决方法: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使用脱硫的化石燃烧 ③、开发使用新能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3)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化学变化) 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物理变化)2、太阳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热转换:温室、太阳能热水器 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等 3、化学电源:化学能————→电能(有带电离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电池大多是化学电源,但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对电池可进行回收处理。 4、绿色能源——氢能 (1)、优点:①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②原料不受限制 ③燃烧的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2)、利用氢能存在的问题:①制氢问题: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 ②储氢问题:解决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3)、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的方法: ------光分解水 太阳能 --------------光电转换——电解水 化学反应

(4)氢气的制取: 工业:2H 2O ===== 2H 2↑+ O 2↑ 实验室: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二、化学与材料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纯金属和各种合金(含有金属单质的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 1、材料 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塑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有机玻璃、电木塑料等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尼龙、 人造羊毛、降落伞绳、鱼网等 复合材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2、塑料 聚乙烯 — 组成:C 、H , 无毒,可以用于食品包装 聚氯乙烯—组成:C 、H 、Cl ,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不宜用用食品包装 3、白色污染—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 白色污染的防治(1)、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2)、回收废旧塑料 (3)、研制和推广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4、几种纤维的实验:天然纤维: 棉花: 灼烧有烧纸的气味 , 易受酸、碱的腐蚀, 动物的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易受酸、碱的腐蚀, 合成纤维:灼烧灰烬为黑色硬块,不易受酸、碱的腐蚀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不如天然纤维。 三、环境污染的防治 1、几种空气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通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纯棉毛巾 B. 尼龙丝 袜 C. 真丝围 巾 D. 纯羊毛衫 2.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 CH4、CO2、H2 B. CO2、SO2、N2 C. SO2、CO、NO2 D. CO、N2、O2 3.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 硫 C. PM2.5 D. 二氧化氮 4.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B.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D. pH<7的雨水说明空气已受到污染 5.下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

A. 氮肥 B. 磷 肥 C. 钾 肥 D. 复合肥料 6.材料的应用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聚乙烯 B. 陶 瓷 C. 青 铜 D. 玻璃钢 7.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 ②生活污水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④滥用农药化肥⑤水生植物的繁殖⑥暴雨洪水激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8.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 行 B.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C. 自带布袋购 物 D.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9.水污染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专题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专题 化学与社会发展可分为: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此外还有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等。 一、中考透视 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的材料、良好的环境,运用学过的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学好化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近年中考中逐渐加强的考查的重要内容。从近几年的实验区和其他省市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关于化学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试题是热点题、难点题,试题类型有选择、填空以及开放性、探究性试题,预计今年会加大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通过考查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等方面的试题,引导和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树立用所学知识去改造环境的信心,理解化学的魅力和价值。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有关这方面试题的解法需要同学们扎实掌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能源与材料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熟知的合成材料以及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1、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料,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学法: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练习。 教法:创设问题、主持讨论、引导归纳。 课时安排:3课时 六、知识的归纳整理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料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燃料的选择;燃烧、缓慢氧化和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水资源及节水、护水;化石燃料及海洋资源;石油及石油加工产物; (1)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点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开发 1、能源的分类 (1)按照能否再生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可再生的、能持续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所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2)按照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分类: ①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太阳能、化石燃料、水能等) ②二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通过将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汽油、氢能等) 2、氢能 (1)氢气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目前已知的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易燃、易爆。(2)氢能优点: ①来源广:可由水制得。②热值高:比等质量的化石燃料放热多。③无污染:产物只有水 (3)制取方法: ①实验室制法:Zn+H2SO4=ZnSO4+H2↑(消耗大量药品,不适合大量制取) ②水电解制法:2H2通电2H2↑+O2↑(消耗大量电能,成本太高) ③理想制氢方法:用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正在研究) 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意义: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水的分解实现由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变;通过燃料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实现由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 (4)面临问题: ①制氢工艺难度大,没有廉价的方法。②易燃、易爆、难液化,贮存、运输不方便也不安全。 3、化学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锂电池、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2)特点: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 (3)分类:按照能否充电后反复使用 ①一次电池(不可充电):干电池 ②二次电池(可充电):锂电池(手机、照相机)、蓄电池(电动车、汽车) (4)氢氧燃料电池 普通燃料电池——以CO和CH4为燃料,产物不污染环境,但产生的CO2会加重温室效应。 氢氧燃料电池——新型的绿色电池 ①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电池中氢和氧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电能) ②特点: a.反应过程不涉及燃烧。 b.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转化率高。 c.排气干净、噪音低、污染小。

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化学选修一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 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 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推 广使用无铅汽油,避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影响,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光化学 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 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NO的中毒机理 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如废旧 电池若随意丢弃或不当堆埋,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 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方法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几种化学方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 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饮用水曾用液氯来进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发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10.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近年来,将垃圾 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节约自然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一般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提倡使用布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制品。 12.治理白色污染的3R运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 e)。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 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