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与幼儿学习、生活在一起,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教育内容,我们又不能等到教学时间再教育,任何契机、任何地点都要随机教育,而这种随机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教师应该敏锐捕捉生活中教育的契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一日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包含集中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室内外游戏、生活活动、及一日常规的养成。

一、教育来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没有生活外的课程,也没有课程外的生活。” 而我园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都以“一日生活既教育”为主线来开展各项活动的。在幼儿教育中,一日生活皆教育,即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也贯穿着教育。作为老师,应该时刻警醒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诠释一日生活皆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幼儿老师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幼儿发展为本,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生活的教育化

案例:记得有一次,小朋友在上完厕所洗手时,北北小朋友走到我面前要求我的帮助,因为他胸前的衣服上有一大块弄湿了。当我了解到是因为水龙头开得太大所致时,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进行随机教育的好时机。我把北北小朋友的事告诉了大家,请小朋友帮他找找原因,“衣服怎么会弄湿的呢?”小朋友们也很积极,想出了好几个原因,其中有人说:“他把水龙头开太大了”、“他把手放到水龙头口子上,水喷出来了”、“他在玩水”等等原因。接着我又问:“我们洗手时怎样才不会沾湿衣服?”“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小一点,袖子要拉上去”、“不要玩水”、“洗手时,手放低一点”等等。这样一经幼儿的积极讨论,比平时的教育更容易记住。后来有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北北的妈妈洗手时,我听见他对妈妈说“水龙头要开得小一点。”我真是从心里感到高兴,孩子们能将它付之于行动了。

可见教师一定要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我们老师常常会错过日常活动中这些大好的教育时机,忽视偶然事件的随机教育。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和利用随机教育,那么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可见,不抓住孩子鲜活的生活场景,忽视现实生活中教育内容的选取,会抑制孩子对周围物品观察和探究兴趣,反而也会影响孩子思维、影响孩子知识的增长。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都应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加以充分的组织和利用。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留意身边的生活素材,捕捉教育契机。

三、关注幼儿生活,培养幼儿兴趣点。

生活是一种实践,是参与与体验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我园的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学到各种知识,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思想。

比如:在一次图书区活动后,书架上的书堆得乱七八糟,书页有的被撕的掉在地上;玩过的玩具散落在地;脱下的衣服团成一团,看到这些现象,我便生成了当日的一节谈话课程:“能干的我”;夏天到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难免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虫子,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又生成了当日的教育教学活动“勇敢的我。”幼儿在老师有目的、有意识设置的环境中,通过自由谈话、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表现自我的自豪感,树立幼儿的自信心。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与幼儿学习、生活在一起,如果不及时引导,那就会丧失良好教育契机。

生活的环节是多样的,生活的内容是丰富的,“一日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不是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去进行“所谓的教育”,所以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判断力,这里主要是“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抓住有益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使教育充满意义和价值。

虞永平教授说过:“生活是基础,幼儿是主体,课程是联系儿童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要关注幼儿,关注生活,我们要不断反思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课程是幼儿终身受益的?以上问题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总结、探讨。“一日生活既教育”让我们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