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02T15:34:19.60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1期作者:胡敏舒

[导读] 就目前来说,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主要作用于原有沥青路面,该技术上的运用能够将原有沥青路面与新沥青材料进行二次融合,进而以全新的沥青路面投入运行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公路管理处江苏省常州市 213003

摘要:就目前来说,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主要作用于原有沥青路面,该技术上的运用能够将原有沥青路面与新沥青材料进行二次融合,进而以全新的沥青路面投入运行使用。此过程,原有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起主要作用,这就减少了新沥青原料的消耗,成功体现出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效果。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与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内容,其能通过碾压与加热废弃沥青材料等操作处理,来使公路沥青路面实现再生目标。

关键词:就地热再生;养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1就地热再生技术概述以及特点分析

1.1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介绍

就地热再生作为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其通过采用专用就地热再生设备,来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等工序,并就地掺入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以及温拌剂等材料,进而经过热拌和、摊铺和碾压等来实现一次性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该技术仅是针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而非整个路面横坡。此技术按工序可大致划分为整形、复拌和加铺三种方式。首先是重新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其次就是通过添加再生剂手段来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路用性能进行恢复,进而使之接近甚至达到新沥青的路用性能。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交通影响小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由于对现有沥青面层材料加以有效的再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材料成本。在对一些大型市政道路的维修以及改造过程当中,普遍采用传统工艺即以全新的混合料挖补方式为主,这种施工方式尽管也可以达到修复路面的效果,但是通常会造成资金的超额投入,同时使用新沥青混合料代替旧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的冷铣刨产生大量烟尘及废料,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传统生产工艺中的新沥青混合料,需要通过大规模的石料开采以及运输的来获得,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同时对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问题,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1.2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具有的几个特点

此技术可以做到100%对原有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节约大部分的新沥青原料,可为企业节省开支、创造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不产生扬尘等污染。(2)此技术能够通过对层间衔接处的特殊处理,增强路面的抗剪强度。就地热再生技术对于新老沥青层间的处理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加热后的耙松、混合,依靠沥青间的独有的热粘结属性和骨料嵌挤作用保证各沥青层的整体性,能够很好防止雨水下渗到沥青层中,而产生接缝处裂开形成病变的问题。(3)在利用就地热再生进行施工时,不用像传统施工那样对路面进行整体或半封闭,而是只针对所施工车道进行隔离,这样道路仍然可以发挥其通行的功效。(4)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技术能够通过热处理来有效改善沥青材料的组合形式,有效减少和降低材料之间的缝隙和毛孔,提高沥青的凝结度。

2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2.1对原有路面进行加热

在对原有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之前,可以通过加热机对路面进行一定的预热,然后再把其放到道路上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让其保持在130℃左右,后面的车辆要一点点的升温,让其可以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在加热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这样才能使工程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

2.2刨松机及再生剂的添加

利用刨松机,对其进行加热然后能够保证路面可以得到热度更好地被刨松。首先,对路面的侧面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然后再对整个路面进行清理,结合路面的具体情况加入一些新的沥青材料,通过刨松机装置中把一些材料和沥青材料进行混合,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对其进行使用。

2.3复拌

把原来不好的路面刨除,然后加入一些沥青材料和再生剂,保证路面使用的材料能够和原来的路面相匹配。尤其是在添加材料方面,要注意使用复拌机的料斗进行,搅拌完之后再把这些材料铺上利用摊铺机均匀的覆盖,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不要让其凝固这样会影响到铺设,对复拌机进行加热,然后把弄好的材料再进行加热,让其可以通过反复的搅拌保证性能。

2.4摊铺

在公路建设中,摊铺是为了让公路表面与地面进行高度的黏合,在进行摊铺工作时要把下承层温度调至90℃,然后利用非接触式的超声波进行路面基准梁的自动化找平。在摊铺这一环节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把控,恒温要保持在120℃左右,为了保证施工的高效性,还应该找一些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施工的监督与检测。在进行夯实锤动时要控制到它的力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里面的压实度,施工人员可以先进行计算,然后一次性完成工作。

2.5碾压

碾压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压、二是复压、三是终压。在进行第一部分时,要使用双涡轮震动压路机对其进行匀速的碾压,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定对其进行先快后慢、先低后高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在进行碾压时,要用到胶轮压路机一台、单钢压路机一台、双钢压路机一台,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时间,这样才能够使搅拌的材料不至于凝结。可采用就地流水施工法,对其进行经济实惠的修复。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压实工作的顺序,使材料能够更好地与摊铺机之间进行工作,这样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减少不平整的可能性。

3地热再生养护控制关键点

(1)施工前旧路面的预处理。先清扫原沥青混凝土面层上的浮土及杂物清理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对可能收到影响的植物隔离带、数目、加油站等提前采取隔离措施;对于原有路面的标线、道钉也一并清除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其中标线应采用标线铣刨机

就地热再生技术简介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简介 一、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工艺,适用就地热再生的基本条件是路面基层的结构完好并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路面破损深度小于60mm的沥青路面的维修。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可全面解决坑槽、车辙等路面病害;纵向接缝及层间连接的质量比较好;能更好地(100%)利用现有的旧沥青混合料,降低工程费用和维修成本(如原材料费、运输费用等),经济效益显著;单线施工方式,对交通的干扰比较小(使交通阻塞及危险降到最低);清洁环保,作业过程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小;再生路面达到使用年限时,还可以继续再生利用。 二、就地热再生设备组成 就地热再生设备主要由加热和再生两大系统组成。加热系统主要由燃烧装置、加热装置、燃料罐、液压装置、发动机、操纵装置和基础车等组成;再生系统主要由新料接料斗、供料装置、路面耙松装置、搅拌装置、添加剂喷洒装置、熨平装置、辅助加热装置及行走装置等组成。 预加热机的作用是就地加热沥青路面,使旧路面的材料软化并达到理想的施工温度。在将热能辐射到磨耗层的理想深度的同时,不会破坏骨料,不会燃焦沥青,因而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污染。其燃烧过程是在全密封的装置内进行的,不存在任何明火。预加热机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集中燃烧式和分散燃烧式,按燃料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式、热风循环式和红外线热风并用式。 三、就地热再生工艺种类 综合式就地热再生工艺过程为:先把现有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再将旧沥青层收集起来输送到该机组中的双卧轴连续搅拌机上,添加新骨料,补充新沥青,搅拌后输送到机组的摊铺器上,经摊铺、捣实、熨平,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形成新的路面。根据路面破损情况的不同和对修复后路面质量等级的不同要求,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主要有整形再生法、重铺再生法和复拌再生法等三种。 整形再生法:由加热机对旧沥青路面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用复拌机将路面翻松并用复拌机上的搅拌器把翻松的材料拌和均匀(可同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恢复沥青性能),然后摊铺到路面上,再用压路机碾压成型。这种方法适合维修破损不严重、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 艺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是铣刨原沥青路面面层后,将铣刨料运至拌合站后进行破碎和筛分,并掺入适当比例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再生剂、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及水等材料后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利用的技术,适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底基层。它的技术特点是: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能够全部回收利用,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用乳化沥青作为有机再生结合料以及水泥或石灰作为无机再生结合料,形成一种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因乳化沥青具有无毒、无臭、不易燃烧、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保证了储存稳定性、拌合稳定性,改进了施工条件,延长了可施工季节。与就地冷再生相比,对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更为准确,提高路面平整度,保证路面性能。 1、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 1.1不同的沥青路面材料应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得混杂。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可选用冷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应减少材料变异。 1.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在回收和存放时不得混入基层废料、水泥混凝土废料、杂物、土等杂质。 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预处理与堆放 2.1使用推土机、装载机等机具将回收的沥青路面材料充分混

合,然后用破碎机或其它方式进行破碎,应使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最大粒径小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有超粒径材料。不允许直接使用未经预处理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2.2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孔尺寸,将处理后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筛分成不小于两档的材料。 2.3经过预处理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可用装载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离析。 2.4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避免长时间的堆放,料仓中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及时使用。 3、混合料拌制 3.1对拌和设备的要求:厂拌冷再生宜采用专用拌和设备,也可采用普通拌合设备加装乳化沥青计量及喷洒装置。 3.2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设备生产能力匹配。 3.3拌和时间应适宜,拌和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液体流淌、无结团成块现象,和易性良好。 4、施工准备 4.1 下承层的准备 下承层应密实平整,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摊铺冷再生层混合料之前宜在下承层表面喷洒乳化沥青,喷洒量为纯沥青用量0.2~0.3kg/m2。 4.2铺筑试验路段

水泥冷再生路面基层施工工艺

水泥冷再生路面基层施工工艺 当前国内现有的水泥冷再生技术水泥,主要是利用水泥冷再技 术对于旧沥青混凝土和面层材料,加入部分新骨料或细集料按一定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环境温度 下连续完成旧路面的铁刨、破碎、添加、拌合、摊牌及压实成形,重新形成基层或底基层的一种工艺方法。 旧沥青和混凝土材料冷再生利用基层常用的两种形式为:场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场拌冷再生时先通过路面铣刨机铣刨后,经过破碎筛分机,再生拌和机对旧油石进行拌合处理,再由路面摊铺机和压路机摊铺,碾压得到稳定的基层。现场冷再生是直接在旧路上均匀铺撒水泥等添加剂和骨料,通过专业的拌合设备进行拌和,然后进行刮平碾压得到稳定的基层。 1.现场旧沥青混凝土材料冷再生利用基层的优点和应用背景现 场旧沥青混凝土材料再生利用基层适用范围非常广,一般情况下旧沥青混凝土油面大于6厘米旧可以以水泥为添加剂,进行旧沥青混凝土冷再生利用做基层,试件7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 1.6Mpa---2.5Mpa,90d抗压回弹模量可达到650Mpa----900Mpa,适和标高不受限制的高等级公路的底基层或二级公路的基层。 同时旧油石再生技术对旧路进行改造,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旧路面材料,没有废料的运输和储存问题:而且可以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不必断交施工:由于不破除旧路、重做路基,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冷再生材料形成基层(底基层)的冷再生技术室成熟

实用技术、有相应规范和专业设备,并且被广泛应用。 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并没有进行广泛应用,但是现场旧油石冷再生存在诸多优点,在我国的旧路改造中将被广泛应用的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谈一下现场旧沥青混凝土材料冷再生利用基层该类工程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 本文的某国道工程都是使用德国Wirtgen的WR2500S旧路坑再生机进行旧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拌合,同时配套刮平机、压路机等设备。 2. 在材料选择和组成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旧沥青混凝土材料冷再生利用基层组成设计方面的问题,任何工程人员都要严把材料关,并对组成设计进行认可。国外有旧油石再生利用的实验规程,但是国外标准筛孔尺寸与我国标准筛孔尺寸不一致,无法直接套用,因此只能在已有路面材料实验的体系,选择最能突出其材料特点并反映他在路面结构中的工作特征的实验方法。因此要参照水泥稳定碎石进行组成设计。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J 057—94),进行重型击实实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作为施工的依据。因为旧油石再生机在不同行走的速度下,对破碎旧路面的级配是有变化的,所以在进行配合比材料取样时,要抽取在旧油石再生机施工正常行驶的速度时,旧油石再生机未加水,干拌的破碎料供制备试件使用。对在国道进行旧油石冷再生时,由于旧油面较厚,旧路基层较硬破碎较难,旧油石再生机的正常施工行走速度设在了5m/min。然后对旧油石的材料进行筛分,检查是否

冷再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补强段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现场冷再生,翻修路段底基层采用旧路面铣刨料厂拌冷再生。 补强段现场冷再生 3.94万平方米,翻修路段厂拌 冷再生 5.13万平方米。 二、施工方案 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 用原有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设计要求,加入碎石、水泥、水等外加材料,利用冷再生设备,就 地(或运输到拌合厂)完成对旧路的铣刨、破碎、 添加料、拌合、摊铺等工序,随后进行整平与碾压,最后修建出一种特殊级配的道路基层。 (一)人员准备 配备施工总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现场 施工技术员2人、质检人员2人、后勤保障及其 他人员2人、施工生产人员20人。 (二)机械准备 50T装载机2台,平地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光轮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自卸车辆8辆。 (三)水稳冷再生施工方法 1.现场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 (1)工艺流程: 封闭交通→施工放样→准备原道路→准备新 加料→冷再生机组就位→摆放和撒布水泥→冷再 生机组铣刨与拌和→整平碾压→接缝和调头处处 理→养生。

整个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应对再生路段封闭 交通,各路口设置警牌。 (2)施工放样 在道路的两侧放置一系列的标桩作为基线, 用来恢复道路中心线。标桩的间距,曲线距离为20m。直线距离为40m。 (3)原道路清扫 挖除后的基层顶面进行清扫,如存在泥土时,用洒水车冲刷和人工用钢丝刷清理,等路面干燥 后用鼓风机清除表面浮灰,保证表面清洁无污染。 (4)铺石料 用自卸车将碎石倒入施工现场工作面上,再 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将碎石均匀的摊铺在施工段落上,如有局部厚度不均时,用人工整平,保证碎 石摊铺厚度在5c m左右。 (5)冷再生机组就位 冷再生机组开到指定施工位置后,将所有与 稳定剂添加量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确定一些准 备就绪后停机待命,对其他需用机械设备进行再 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再生路段内的导向标志, 确保导向标志明确。 (6)摆放和撒布水泥 根据现场计算得出每平方米水泥的添加量为。用人工将水泥均匀摊开,保证每袋水泥的撒布面 积均等。水泥撒布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 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7)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 ①冷再生机推动稀浆车或水车在原路面上进

就地热再生工程施工方案(复拌工艺)

就地热再生工程(复拌工艺)施工方案 1 技术方案 1.1 技术方案 路面病害主要是平整度差,泛油和麻面也比较普遍,这与路面材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离散性大有直接关系,热再生施工时需要对原路面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通过对原路面的调查,选择路面代表弯沉值≤50(0.01mm),国际平整度指数IR I>2.3m/km,车辙深度RD>10mm,且基层无松散的路段,采用复拌再生工艺进行维修,施工后路面标高不变。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就是对出现上述路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进行加热、翻松,加入再生剂、热沥青及特定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充分拌和后摊铺碾压成型的一种工艺。施工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示意图 2 英达就地热再生工艺特点 就地热再生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工艺简单,迅速方便快捷,施工时只占用一个车道,对交通干扰小,同时无扬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图3至图4所示。

图3 热再生施工—无环境污染 图4 热再生施工-不影响交通 (2)、实现100%旧路面沥青材料的重新使用,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而传统工艺需要大量的新添加沥青混合料,对矿山、环境等有很大破坏,如图5至图7所示。 图5 开山采石前 图6 开山采石中 图7 开山采石后 (3)、沥青面层之间为热粘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路面维修质量,施工接缝为热接缝,避免了冷接缝由于雨水深入而发生的路面破坏,如图8、图9所示。 图8 传统工艺施工 图9 热再生工艺施工后 层 间弱界面 消除层间弱界面

和传统工艺施工后沥青层界面的抗剪强度对比,英达热再生工艺施工后路面的抗剪强度提高了2~3倍,如图10所示。 图10 层间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4)、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可恢复其中老化沥青的性能,恢复旧路面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 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每台设备都为汽车半挂牵引式,具有无级变速慢速行走驱动功能的牵引汽车使得整个机组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又可以在施工时以很低的速度匀速行走; (2)、采用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特殊陶瓷材料为热辐射体的沥青路面加热板。液化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成辐射热能,加热效率与能源利用率高,比热风加热方式以及普通反射式红外加热器加热方式加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3)、可折叠结构加热墙,在工作时展开宽度达 4.5m ,折叠后宽度不超过2.5m ,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汽车宽度的要求,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高速牵引运输,机动灵活,转场迅速; (4)、横向多组多排液压、气压双控制升降的耙齿式沥青路面疏松耙,可以在需要的范围内自动适应路面高低变化,使得已加热路面被均匀耙松,确保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骨料不被打碎, 以保证被再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不被改变, 经东南大学结构试验室检测,界面抗剪强度提高约2.4倍

冷再生施工方案

冷 再 生 试 验 段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六安市吴石路X024、X025路面大修工程施工单位:六安市交通公路实业有限公司 日期:2012年 5月 21 日

冷再生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2012年六安市吴石路X024、X025大修工程,位于六安市寿县,吴石路X024起讫桩号K24+000~K33+270(包括K3+420~+785段大修工程),X025起讫桩号K0+000-K8+730,全长18.365公里。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12m,行车道宽9m,土路肩2×1.5m。 本次工程内容为:X025线K0+000~K0+564段为老路处治+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cm水泥砼面层;X024线K29+100~K30+600段为老路铣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X024线K3+420~+785段为路基工程+老路处治+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2*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余段落为老路处治+22cm就地冷再生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附属工程;交通标志、标线。在就地冷再生底基层开工前已进行试验段的铺筑,以证实混合料及设备的适用性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宜性,同时确定松铺系数及碾压遍数等,现对X025线K0+000~K8+730,X024线K24+000-K33+270进行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本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 2、合同段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3、我单位现有可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4、现行的部颁《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养护施工技术规 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

三种基本就地热再生工艺

由于路面的破坏包含很多因素,如路面厚度、道路条件、交通量、设备配置、旧路面材料质量、路面基层结构等。因而路面热再生工程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和对最佳材料配比的选择,然后根据路面质量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的维修设计,确定最佳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如美国沥青再生协会认定的三种基本就地热再生工艺有:重铺再生法、表面再生法(整形法)、复拌再生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表述适用 表面再生法用加热机把旧沥青路面加热 达到一定温度以后,使用复 拌机把路面翻松,然后将翻 松的路面材料放到复拌机的 搅拌器中拌合均匀(也可以 同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用来 恢复沥青的性能),最后将搅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到路 面上,用压路机压实成型 主要适用于破损不严重、破损面积小 的路面维修,可使原有路面的龟裂、车辙 得到消除,用此法修复的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1所示。 重铺再生法在表面再生法的基础上,用 现场热再生设备的复拌机将 旧沥青路面材料翻松、搅拌 均匀并将其整平以后,然后 再在其上铺设一层磨耗层 (新的沥青混合料),最后使用 压路机压实成型 主要适用于维修翻新破损较严重的路面以 及升级改造旧路的施工。用此法修复的沥 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阻力、路面 平整、道路横坡得到改善、沥青路面强度 有了提高,用此法修复的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2所示。 复拌再生法使用现场热再生设备的加热 机(如热再生养护车的加热 墙)把旧路面加热到一定的 温度以后,使用复拌机把旧 沥青路面翻松,然后通过材 料输送装置把翻松以后的沥 青材料输送到搅拌器中,同 时将经过集配设计的新热沥 青混合料、沥青和可使沥青 恢复特性的再生剂按合适的 比例输送到搅拌器,经过搅 拌器,可使新旧沥青混合料 得到均匀拌合,从而得到新 品质的沥青混合料,最后摊 铺到路面上,使用压路机压 实成型 对中等程度破损的路面维修非常适用。并 且可以改善旧沥青路面的材料特性,使老 化和非稳定磨耗层得到修复,路面强度得 到提高,使用复拌法前后道路表面横截面 如下图2.3所示。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

冷再生施工工艺 1、先将逐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9cm)全部铣刨掉,并在东半幅最东侧存放; 2、然后西侧车道铣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18cm),并在东半幅存放。(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 3、刨松西侧灰土基层(25cm)并清除外运。原槽重型碾压(压实度大于95%。) 4、将东侧冷再生骨料向西侧回填,机械找平,并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一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5cm。 5、洒水养生冷再生基层,达到7天龄期后,将东侧剩余骨料均匀摊铺在冷再生基层上。(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及碎石添加量);对东侧车道摊铺4%-5%水泥,进行冷再生(18cm),洒水养护不少于28天。 6、西侧车道第一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依据试验配比添加碎石,并整平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二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0cm,洒水养护28天。 7、西侧车道第二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主路主路洒布乳化沥青水封层(厚度1cm)机械摊铺粗粒式沥青砼(AC-25) 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4cm。 8、清理现场并开放交通。 冷再生质量控制 1.接缝:再生施工时应考虑两种接缝: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纵向接缝和与道路中心线成适当角度的横向接缝。 A.纵向接缝再生机的工作宽度一般小于道路或行车道的宽度,因此,全幅路的再生需多次作业,从而导致数和相邻作业面间的纵向接缝。需要沿整条纵缝有一定的重叠量以保证相邻作业面间纵缝的连续性。全路宽再生所需的作业次数以及每条纵缝的位置受下列因素影响: ——具体施工中所用的再生机型,特别是转子的工作宽度。 ——相邻作业面间的重叠量不小于10cm。路面越厚,重叠量越大;材料位度越粗,重叠量越大。 ——被再生道路的宽度及断面情况。——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缓慢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迹。

冷再生施工方案知识讲解

冷再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补强段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现场冷再生,翻修路段底基层采用旧路面铣刨料厂拌冷再生。补强段现场冷再生3.94万平方米,翻修路段厂拌冷再生5.13万平方米。 二、施工方案 路面结构层水稳冷再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原有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设计要求,加入碎石、水泥、水等外加材料,利用冷再生设备,就地(或运输到拌合厂)完成对旧路的铣刨、破碎、添加料、拌合、摊铺等工序,随后进行整平与碾压,最后修建出一种特殊级配的道路基层。 (一)人员准备 配备施工总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现场施工技术员2人、质检人员2人、后勤保障及 其他人员2人、施工生产人员20人。 (二)机械准备 50T装载机2台,平地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光轮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自卸车辆8辆。 (三)水稳冷再生施工方法 1.现场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 (1)工艺流程: 封闭交通→施工放样→准备原道路→准备新加料→冷再生机组就位→摆放和撒布水泥→冷再生机组铣刨与拌和→整平碾压→接缝和调头处处理→养生。

整个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应对再生路段封闭交通,各路口设置警牌。 (2)施工放样 在道路的两侧放置一系列的标桩作为基线,用来恢复道路中心线。标桩的间距,曲线距离为20m。直线距离为40m。 (3)原道路清扫 挖除后的基层顶面进行清扫,如存在泥土时,用洒水车冲刷和人工用钢丝刷清理,等路面干燥后用鼓风机清除表面浮灰,保证表面清洁无污染。 (4)铺石料 用自卸车将碎石倒入施工现场工作面上,再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将碎石均匀的摊铺在施工段落上,如有局部厚度不均时,用人工整平,保证碎石摊铺厚度在5c m左右。 (5)冷再生机组就位 冷再生机组开到指定施工位置后,将所有与稳定剂添加量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确定一些准备就绪后停机待命,对其他需用机械设备进行再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再生路段内的导向标志,确保导向标志明确。 (6)摆放和撒布水泥 根据现场计算得出每平方米水泥的添加量为。用人工将水泥均匀摊开,保证每袋水泥的撒布面积均等。水泥撒布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7)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

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设计

*** 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述 (2) 2.1工程概况: (2) 2.2试验段: (2) 2.3工程难点: (2) 三、施工准备 (2) 3.1人员准备: (2) 3.2机械准备: (3) 四、材料要求 (3) 4.1材料: (3) 4.2强度及配合比要求: (3) 五、施工工艺 (3) 5.1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 (3) 5.2施工方法: (4) 六、就地冷再生质量控制点 (7) 6.1就地冷再生机要求: (7) 6.2再生要求: (7) 6.3压实要求: (7) 七、雨季施工措施 (8) 八、分项工程质保措施: (8) 8.1质量目标: (8) 8.2施工检测方法、手段和质量标准 (8) 8.3质量保证措施 (8)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 9.1环保措施: (8) 9.2施工安全措施: (9)

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书及提供的文件。 2、施工承包合同及投标中的有关承诺。 3、***施工图纸。 4、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 5、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及人员、设备情况。 6、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配备材料和机械设备,确保工期。 2、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地施工。 3、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成果,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5、坚持按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安排有相关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6、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环保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好文物保护、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以及绿化工作,避免因工程施工破坏周围自然环境或造成出土文物损坏与流失。

冷再生施工方案

原318国道太云段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冷再生试验段 专 项 方 案 施工单位:三峡路桥工程 日期:2017年5月12日

冷再生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18国道白洋镇太保场至云池段现有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该路面大修路段自然区划属IV3区,由于交通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超限超重车辆不断增加,导致该道路部分路段出现较严重的病害,行车舒适性差,路面使用性能降低,严重影响了其服务水平。现决定对K1232+000-1244+000段进行大修,其中1232+650-1238+850段采用基层冷再生施工。 二、试验段目的 1、材料检验:检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组织检验: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人员、机械之间的最佳组合。 3、收集数据:由试验段确定虚铺系数、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以及在此施工工艺下各项技术指标的控制方法。总结出的技术参数作为指导大面积施工控制的依据。 三、设计标准及压实度、规要求 1、路面设计标准:二级公路,行车速度60km/h,路面设计宽度为9m,路拱横坡2%,边坡1:1.5。 2、冷再生厚度:25cm。 3、冷再生水泥剂量老路为5%。 4、压实度的规要求:不小于98%。 5、7天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2.5mpa。 四、试验段位置 冷再生试验段位于K1233+700~K1234+000左幅,于2015年5

月20日开始,当天完成。 五、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主要材料及配比 将原沥青路面及基层刨起取样,将取样材料送试验室进行级配和强度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水泥掺量。 2、施工准备 ⑴施工放样:将原状路面进行复测,并将原道路高程进行调整,每20m设中心桩及边桩; ⑵提前两天备好试验合格水泥。 3、撒布水泥 ⑴、水泥用量计算:老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设计剂量为5%,厚度:0.25m。假设最大干密度:2.29 g/cm3,含水量5%,则每平米水泥用量:0.25*2.29*0.05*1000=28.625公斤。 ⑵、撒布水泥方格:半幅宽度为4.5m。纵向可分为2.25*2,根据每平米水泥用量,老路5%水泥用量布控长度:100/28.625/2.25=1.55m。 ⑶、摊铺水泥:每个方格放足量合格的水泥两袋,人工拆口,用推板刮匀。布水泥段落长度和冷再生铣刨机速度速度相适应,一般在冷再生前100-200m,过长水泥将被风、或行车产生的气流刮走而造成损失。 4、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 ⑴冷再生机推动水车在原路面上进行。 ⑵冷再生机进行速度应根据路面损坏情况和再生深度进行调整,一般为4m/mim-6m/min,使得铣刨后料的级配波动围不大。网裂严重地段应降低再生机组行进速度,提高铣刨转子转速。 ⑶再生机后应有专人跟随,随时检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机操作员进行调整。

(整理)冷再生施工方案

省道335线淅川香花街至西峡县贾岗段公路改造工程3标冷再生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 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省道335线淅川香花街至西峡县贾岗段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3、《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4、国家、当地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命令及规定。 5、本标段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6、河南省中州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工作成果、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铁路施工积累的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有关设计资料、图纸、标前会议等各项要求。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绕控制工程项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保证施工工期。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创优质规划与质量保证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4、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人员组成坚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5、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6、做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并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项目位置 省道335线淅川香花街至西峡县贾岗段公路改造工程起自K454+778,经西峡县南八迭河桥,继续沿老路从西峡县城西侧向北下穿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终止于西峡县贾岗(K475+195),与石门湖旅游公路衔接,与规划改移的G312线平交,全长20.417km。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秦云总工程师: 根据您10月19日关于英达公司就地热再生工艺情况的批示,我委与英达公司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工艺及设备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部分专家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专报如下: 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 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沥青路面维修工艺,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引进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和有关设备。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是指使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量的再生剂和新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碾压,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从而恢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工艺。 二、上海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 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早在2002年,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德国WIRTGEN现场热再生设备,该设备采用丙烷气体作为加热燃料,通过红外加热方法软化旧路面和加热再生新料。该技术在2003年6月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方法为再生重铺法,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根据该工程现场取样实测结果,旧沥青

的三大指标中,针入度和延度明显改善,软化点无明显变化;马歇尔稳定度达14~15kN,车辙实验动稳定度达4000次/mm左右,这两项指标优于新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和表面摩擦系数与新沥青混凝土接近;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平均值约为IRI=2.0m/km;由于加热再生的过程中,工作区域四周同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因此路面纵、横接缝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的铣刨加罩。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被编入原市政局《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SZ-23-2002),成为全国最早的有关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地方性施工及验收规程,是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现场热再生路面技术的规范性文件。 三、英达公司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 英达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企业,该公司曾参与编制交通部“就地热再生”技术指南;该公司的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在就地面加热、再生剂洒布系统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交通运输部的鉴定认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多组多排疏松耙原路面疏松工艺、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采用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确保加热深度可达4~6cm,且 不烧焦路表沥青。 2、采用多组多排疏松耙,对加热后的路面进行耙松,确保施工 中骨料不被打碎,不改变原路面级配。 3、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只对旧料进行再生剂洒布,且洒布均

现场冷再生技术浅析

现场冷再生技术浅析 摘要:从现场冷再生技术的分类出发,分析了它的适用条件,以水泥为添加剂的现场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为例,详细讨论了现场冷再生技术的施工过程,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添加剂;施工工艺 Study on Cold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Abstract: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its suitable condition has been analysize, take the cement as the chemical additive scene cold regeneratio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ocess was the example, discussed the scene cold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detail, and proposed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Key words: cold recycling; asphalt pavement; additive; construction techincs 再生技术可节省资源,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并可保护生态环境,获得社会 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环保型新技术。据有关数据显示,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可节约材料费用53.4%,路面降低造价25%左右,沥青节约50%。如1980年美国使用了约5000万吨旧沥青混合料,节约投资达3.95亿美元[1]。据预测,10年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将达到1000万吨,若采用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每年可节约材料费15亿元[2]。 1 现场冷再生技术定义 所谓沥青路面的现场冷再生(Cold In-P1ace Recycling),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旧铺层材料(面层甚至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石灰、粉煤灰、泡沫沥青、乳化沥青等)和水,在自然环境温度下现场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形成具有所需承载能力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现场冷再生主要有三种类型: 1、浅层现场冷再生——针对就路面层,冷再生厚度在80一150mm之间,形成沥青面层(底面层)。 2、无铺面公路的升级——针对旧路基层,以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为添加剂时,冷再生层厚度在100~150mm之间;以水泥、石灰或粉煤灰为添加剂,冷再生层厚度多为200mm。 3、深层现场冷再生——针对旧路基层和面层,冷再生层厚度在150mm以上,形成基层或低基层。

冷再生基层施工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施工方案 北一路维修工程 冷再生基层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2012.4.26 施工单位:胜建集团二处

北一路维修工程 冷再生基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一路路基冷再生段长1950m,路宽9m; 共青团路路基冷再生段长129.8m,路宽12m;再生厚度26cm,掺加5%水泥(p.c32.5)和15%石灰(三

级)。 二、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流水作业示意图: 2、施工内容 1)测量、放线 集输 东 西 K0+000 K1+950 K1+000 北一路 共青团路 试验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老路高程,确定北一路K0+250~K1+650平直段老路中心平均相对高程为±0.000。 在k0+000、k1+000、k1+950三处,根据老路中心设置中心点Z1、Z2、Z3作为三个已知中心点。 将经纬仪安放在Z2点,分别对准Z1、Z3,对道路其他中心点进行放线,示意图如下: 引桩:每100米确定一次中桩,然后从中桩向道路两侧根据“勾股定理”分别引垂直线,在7m 的位置安装木桩。 引桩示意图: 2)试验段 根据水泥的终凝时间:3.5小时,计算得出各工序的时间为: 摊铺水泥、白灰:0.5小时 冷再生:1小时 轻压:0.5小时 整形:0.5小时 东 西 共青团路

碾压:1小时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冷再生机的速度是20m/min,1小时能行1200m;路宽9.4m,冷再生机行走宽度2.3m,考虑每次搭接0.2m,冷再生机在一个路面断面需要行驶5次;得出1200m/5次=240m/小时;考虑到各种因素,最后确定试验段长度为200m。 试验段的目的: ⑴合理优化施工时间和施工段 ⑵确定碾压次数,以达到压实度标准要求 ⑶合理优化冷再生机加水数量 ⑷重新取样,对混合料进行击实实验 3)拌合 将水泥、熟石灰码方后平铺在机动车道上,水泥均铺每米3.5袋,消解后石灰每米0.6方。然后冷再生机推着洒水车,将旧路面连同外掺料一同拌和破碎,拌和深度均为老路面以下26cm,并预加达到最佳含水量7%的水量。再生机拌和时,一定要求有专人负责,检查拌和深度、含水量,应随时检查并视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以利于施工并接近最佳含水量。 4)轻压和整形 稳压时链轨车需要错半辙稳压,速度不宜过快。稳压一遍后按设计图纸所示宽度9.4m进行整型,据试验路段提供的压实系数控制标高,平地机根据打点高程进行整平,刮平后高程需要复核,达到高程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5)碾压 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压程序应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并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 T J 0 3 4 -2 0 0 0 ) 3 . 4 . 12 条的相关要求进行。 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 - 8 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并碾压。冷再生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接缝应密实,必要时采用搭接拌和,留1 0~2 0 c m 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与后一段一并碾压成型。经过拌和整形的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施工机械不宜在己压成的冷再生水泥稳定土层上“调头”,如必须在其上进行,应采取保护措施。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及实践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及实践 发表时间:2016-09-27T16:39:08.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4期作者:杨胤祯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量越来越大,使得许多的沥青路面负荷越来越重。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的病害,导致养护工作繁多,目前我国沥青供应量无法满足沥青路面的修整工作,严重阻碍了道路的发展,由此而见,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非常的有意义。本文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及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量越来越大,使得许多的沥青路面负荷越来越重。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的病害,导致养护工作繁多,目前我国沥青供应量无法满足沥青路面的修整工作,严重阻碍了道路的发展,由此而见,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非常的有意义。本文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及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工艺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在此期间我国陆续建成了多条高速公路,其中有很多已进入大、中修期。而大量翻挖、铣刨等翻修整个道路结构的方法得到的沥青路面旧料如果被废弃,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深入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点 1、提高了路面修补质量 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病害处治时,由于对病害区域和周围区域都进行加热,实现了修补区域和四周侧面、底面的热粘结,消除了原先传统处治方法存在的弱接缝和弱界面,极大地提高了修补后新旧路面的结合力,提高了路面修补质量。 2、提高了路面养护工作效率 传统的路面病害处治方式,工序比较复杂,有时候为了一个病害要调用多台大型设备,而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一台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就可以进行全过程处理;对于较长段落的病害处理,可以使用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进行处理,其施工速度可达3~10米/分钟,效率高于传统铣刨重铺的方法。而且,施工时占用的工作面小,不受大的交通流量限制,施工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 3、实现材料的100%就地再生利用,节约环保 任何直接重铺或铣刨后再填补的工程都可以采用热再生的方法,就地热再生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骨料的尺寸大小不变,通过添加再生剂可以恢复沥青性能,实现了旧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也就不再不需要运输废料及准备废弃物堆放场地,节约了能源、材料和土地,保护了环境,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可以缓解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是一个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对裂缝进行比较好的处理,通过再生罩面,路面的裂缝宽度相比传统罩面施工大大减少,能有效的缓解或解决裂缝问题。 二、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及流程 根据沥青路面的病害状况不同和维修养护的质量需求等需要,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不太一样,但原理都是一样的,主要的施工工艺有三种,即重铺再生法、复拌再生法和整形再生法。 1、重铺再生法 重铺再生法主要针对5公分左右的沥青面层,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的路面维修翻新和旧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修复后形成的路面与新建道路性能完全相同。使用两台加热机器给旧沥青路面加热,第一次加热的温度达到160摄氏度到180摄氏度,第二次在180摄氏度到250摄氏度之间,经过加热使旧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软化,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翻整,将翻整的混合料收集到搅拌锅中,加热适量的新沥青混合料和再生剂,进行充分的均匀搅拌后,把再生的沥青混合料铺设到路面作为路面的底层,同时再铺设一层全新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上层,最后通过压实机压实。 (1)施工工艺 1)加热;翻整、加料、搅拌使旧料再生;搅拌后的新料进行铺设整形;覆盖新面层。 2)加热;翻整、加料、搅拌使旧料再生;搅拌后的新料进行铺设整形;压入碎石等材料。(2)施工流程 1)加热使沥青路面软化 使用两台加热机器的热空气或红外线加热仪等加热沥青路面,将其软化,根据道路表面的湿度和混合料含水量、风向。风速、气温等,适当的调整机器,控制好路面加热温度。加热温度高,要控制好加热时间,避免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因为温度过高发生老化。加热方式主要有热气加热、红外加热、微波加热、火焰加热等。 2)翻整沥青路面和收集沥青混合料 路面再生机安装了铣刨装置,将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软化后,再生机在运行过程中就可以使用铣刨装翻整路面,使其松散,,沥青混合料因为被加热不会出现破碎。然后使用收料装置将松散的沥青混合料收集到拌和锅中。 3)搅拌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并进行铺设 将沥青混合料收集到拌和锅中,加入适量的再生剂,进行充分拌和,使其质量均匀,通过拌和料输送装置运送到再生摊铺的装置前并进行铺设,形成新沥青路面层。 4)覆盖新沥青面层 把新混合料经过输送机送到摊铺设备,根据设计的铺设宽度、厚度等要求,将新混合料铺设到新沥青路面层上,利用压实机经过碾压形成密实平整的沥青路面。 重铺再生法能够很好的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和抗滑能力,处理好裂纹、路拱、车辙等问题。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处理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是铣刨原沥青路面面层后,将铣刨料运至拌合站后进行破碎和筛分,并掺入适当比例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再生剂、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及水等材料后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利用的技术,适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底基层。它的技术特点是: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可以全部回收利用,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用乳化沥青作为有机再生结合料以及水泥或石灰作为无机再生结合料,形成一种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因乳化沥青具有无毒、无臭、不易燃烧、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保证了储存稳定性、拌合稳定性,改善了施工条件,延长了可施工季节。与就地冷再生相比,对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更为准确,提高路面平整度,保证路面性能。 1、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 1.1不同的沥青路面材料应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得混杂。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可选用冷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应减少材料变异。 1.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在回收和存放时不得混入基层废料、水泥混凝土废料、杂物、土等杂质。 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预处理与堆放 2.1使用推土机、装载机等机具将回收的沥青路面材料充分混合,然后用破碎机或其他方式进行破碎,应使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最大粒径小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有超粒径材料。不允许直接

使用未经预处理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2.2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孔尺寸,将处理后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筛分成不小于两档的材料。 2.3经过预处理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可用装载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离析。 2.4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避免长时间的堆放,料仓中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及时使用。 3、混合料拌制 3.1对拌和设备的要求:厂拌冷再生宜采用专用拌和设备,也可采用普通拌合设备加装乳化沥青计量及喷洒装置。 3.2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设备生产能力匹配。 3.3拌和时间应适宜,拌和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液体流淌、无结团成块现象,和易性良好。 4、施工准备 4.1 下承层的准备 下承层应密实平整,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摊铺冷再生层混合料之前宜在下承层表面喷洒乳化沥青,喷洒量为纯沥青用量0.2~ 0.3kg/m2。 4.2铺筑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从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验证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为正常施工提供技术依据,确定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