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房子倒塌事件评论(第一章)

上海房子倒塌事件评论(第一章)

上海房子倒塌事件评论(第一章)
上海房子倒塌事件评论(第一章)

你住的房子安全吗?上海13层在建住宅楼整体倒塌

一、事故回顾

新华网上海6月27日电 27日5时30分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故,造成一名工人

死亡,无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长韩正要求有关部门迅速调查处理,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事故发生在淀浦河南岸的“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覆的是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由于此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未酿成居民

伤亡事故。

记者在现场看到,倒覆的住宅楼横“躺”于地,所幸周边数栋在建楼房未受损。据工地人员透露,工人们近日正在倒覆住宅楼附近

进行地下车库施工。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6日邻近的淀浦河防汛墙出现了70余米塌方险情,有关方面连夜组织抢险工作。27日晨,河畔在建的这栋13层高楼突然整体倒覆。警方透露,在事故中丧身的工人为安徽籍民工,姓肖,28岁。事发时,他正在楼里取工具,楼房倒塌前他未来得

及逃出不幸丧身。

目前,有关部门正加强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检测,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二、事故原因分析

《新闻1+1》:上海在建居民楼的倒掉

上海某在建楼房发生整体倒塌,是豆腐渣工程,还是违规的施工步骤,又或是其他外力因素?

未来新家遭遇夭折,数百名准业主登记退房,存废争论中的房屋预售制度承载着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歌猛进的楼市,脆弱的建筑根基,哪些监管制度还需要我们完善?《新闻1+1》为您解析。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楼脆脆”这个名字是人们给上海的一座高楼新起的一个名字,这座高楼在6月27日这一天,这是一座在建的13层的住宅楼,它就像被大风卷过之后的连根拔起的大树一样轰然倒塌了。人们对这种倒塌的方式非常诧异,这到底是自然的因素,还是人为的因素?

另外对于这种倒塌的方式,对于我们的房地产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岩松怎么看?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实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说的基础不仅仅包括已经倒了的楼房的地基,还包括整体房地产的基础,过去我们听到人们总在说一句话,“一个房子好坏,第一位的是地段,第二位的还是地段,第三位的还是地段”,我想今后我们必须要说“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主持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座大楼的倒塌以及人们能够想到的各种各样的推测的原因。

解说:

6月27日,凌晨5点30分,上海的一栋在建的13层楼突然倒覆。

中央电视台6月27日新闻

主持人: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件,由于此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除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之外,没有酿成居民伤亡事故。

解说:

据了解,倒塌楼房所在的小区名叫“莲花河畔景苑”,13层的楼房向南面倾倒,整个砸在泥地上,楼房的根部已经完全和地基脱离,事故造成一名建筑工人死亡,目前在小区的其他楼盘的居民已经被安置在附近的一所小学内,没有居民伤亡。

中央电视台6月28日新闻

主持人:

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当中,事故周围被疏散的居民已得到妥善安置。

解说:

28号,被警戒线严密封锁起来的莲花河畔景苑小区格外安静,只有几台挖土车在作业,调查组对倒覆建筑的水泥和钢筋等关键材料做了取样,正在进行实验室分析,由13位地质、水利、结构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为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初步调查,专家组意见较多的倾向于倒覆楼盘周围过高堆积的土方是这次事故的诱因之一。

然而,土方堆积诱因说,并不是最终的结论,在诱因背后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人们还在等待官方的说法。而民间对事故原因也有一些猜测。

原因猜测一:

先建楼房后建地下车库导致塌房?

解说:

据了解,事故发生前,倒塌楼正在开挖深坑,建造地下停车场。有人猜测,地下车库挖过了头,导致一旁的楼房地基松垮后,引起了房子的倒塌。还有业内人士分析,先建起小高层楼房,再在楼前开挖车库的方式,是违反建筑规律的,会引起房屋结构伤害。

原因猜测二:

防汛墙损毁导致塌房?

解说:

据报道,就在13层楼倒塌的前一天,距离倒塌楼房百米远,一堵长70多米的淀浦河防汛墙发生了损毁,而损毁原因很可能与

渣土重量过大,造成地面沉降后挤压防汛墙体有关,倒塌的防汛墙会不会对13层楼房的倒塌产生影响,不得而知。

原因猜测三:

房子质量问题导致塌房?

解说:

东方网网友发帖称,断裂的短桩没有明显的钢筋可建,他怀疑,是否大楼的地基如同豆腐般脆弱。而有建筑业内人士认为,可能存在土芯取样问题,导致设计存在偏差,或者是打桩不深、水泥标号等等。

原因猜测四:

特殊地质原因导致塌房?

解说:

有媒体指出,整个上海都摆在长江口冲积平原的软土地基上,莲花河畔景苑所在的区域属于上海流沙比较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牢固的地基很容易引起房屋倾斜。楼房倒塌引起人们对该楼盘房产开发商的质疑。据悉,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是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的公司,三级资质意味着规模不大的开发商,梅都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仅八百万元。

13层楼突然倒覆,这引起人们的震惊,建筑一栋大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至少需要六道环节,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序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等等,如今,当一栋高楼骤然倒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们还在期待着,事件的原因早日调查清楚,并公之于众。

主持人:

这几种猜测里面,有自然原因的猜测,有人的原因的猜测,但人们似乎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了这是不是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你怎么样看各种各样猜测的原因?

白岩松:

其实在短片当中是把这些原因一个一个的,仿佛孤立的放在了一起,其实它很可能是一种合力,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一个比喻,这是这栋楼房,在这个楼房的这一侧,在头一天,也就是26号中午的时候就出现了70米的防汛墙,由于上面泥土堆积得过多,可能是导致整个这70米的防汛墙出现了扭曲,市政的部门已经在当天晚上就开始紧急地维修,第二天早晨这个楼房就倒掉了。

我们就先注意到,在楼房的这一侧已经有将近十米高的,累积了多日的泥土,已经造成了防汛墙的扭曲,可见它的压力是多大的,而且市政部门也在维修。同时,前几天多日降雨,这面是一条河,

好了,这面有一个失重的压力,这面我们又能看到,其实正在楼盖完了之后,再挖一个大约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地下车库,这个很出乎很多建筑专家的看法,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建设,应该是伴随着楼的建设在设计中,地下车库在设计中应该统一施工,怎么在楼的另一侧,开始又楼都建完了,新建地下车库呢?那好了,这一块是在施加压力,这一面底下已经挖空了,在修地下车库,那么再加上连日的降雨,另外挨着河边可能选址不对,另外也有专家说,是不是建筑的质量或者说有偷工减料等等很多因素,所以很难说是哪一个原因把它造成的,当然我们不是工程师,我们也不是调查组,最后的结果会呈现出来。但是不管是不是这几个原因形成的合力,有一点我想是确立的,它是人的原因造成的。

主持人:

你要说这个建筑质量不好,它也并不客观,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它轰然倒塌之后,像一个火柴盒一样直接翻过来了,有些东西它就没碎,比如说玻璃,还有整个的大楼的架构,按说这个还是过关的。

白岩松:

所以这个事情在出现了之后,你会发现,我们面对一个生命的离去,应该是一种巨大的悲伤,但是在网络上,在民间的聊天当中,其实居然有很多黑色幽默的东西。比如大家说,这个房子的窗户是哪生产的,简直太好了,咣当一下倒下去,很多窗户是完整无损的,这质量太好了,哪买的?还有人说,这个楼房看着没问题,咣当,那么高13层倒下去了之后,整体没有出现松软或者说大面积的坍塌或者怎么样的状况。但是问题是不能拿上面的部分去衡量一个楼房究竟质量如何,因为还是回到节目一开始说的那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方面一定是基础受到了外在的压力,或者说选址不

对,或者偷工减料,而导致使它整体坍塌,另一方面我为什么强调是人祸呢?不管是选址,还是施工明显顺序不对,还是已经出现了那么多天都放在这里,但没人管,最后导致防汛墙扭曲才弄,偷工减料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难道不都是人的因素造成的?

主持人:

所以刚才我说它倒掉了,按说地面上眼睛看得见的部分还是质量过关的,但恰恰地基这个最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恰恰是我们最具倚重的。这个小区的名字叫“莲花河畔”,上海这样的地质结构在河畔开发一个新盘,应该经过什么样的程序?

白岩松:

我甚至相信这栋楼房在促销的时候可能也会强调挨着河边,否则它不会特别连这个小区的名字都起了“莲花河畔景苑”,仿佛现在在我们卖楼房中,只要沾了水这个地段就升值,从某种角度来说,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隐患的这样一个地址选址,甚至是促销时候可以涨价的最有利的因素。更何况赶上了一个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大家觉得房地产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低迷,但最近几个月又在快速的爬升。很巧,那一天我在上海,出完这个事情,我专门问当地的记者,我说上海的房价究竟提升得怎么样,他说提升得太快,有很多地方就这几个月,五六千块钱又涨回来了,又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个价格,而且我们在关注数字,因为是在售的楼房,今年年底就要交房,它一共卖出去了489套房子,其中186套居然就是上个月刚刚卖出去的,可见这一段买房之热。从卖房的人来说,选择河边还能导致升值呢,也是促销的,买房的人来说,看似风景不错,“地段第一”,不断地在强调,其实背后它的安全隐患就是存在,我觉得这给全国的很多城市在选址方面都敲了一个警钟,更何况其实对于

快速有巨大利润的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能有一块地就赶紧把它建起来,我不知道这里是否也忽略了很多东西。

主持人: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房子这个东西是一件大物件,它可能是花了全家人一辈子的积蓄才能得到。但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房子这么昂贵的东西,它的质量和它的价钱并不成正比,可是我们消费者站在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我们能够看见的时候,但是看不见的时候,谁又能告诉我它是好还是不好?

白岩松:

买一个菜,遇到了缺斤短两的时候我们要带一个秤,然后说,有牛奶等等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带一个化学试剂,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化学家。但是请问,你买一套住房的时候,个人再是科学家,有足够的能力都很难判断这一栋楼房在你看不见的墙体结构以及地基

上海一幢层楼倒塌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上海一幢13层楼倒塌案例分析 一、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上海市梅陇镇26号地块商品住宅工程(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建设地点:梅陇西路东,淀浦河南,莲花路西 总投资:18830 万元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5227㎡,共由12栋楼及地下车库等16个单位工程组成 发生事故工程: 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位于在建车库北侧,临淀浦河。平面尺寸为长46.4m,宽13.2m,建筑总面积为6451㎡,建筑总高度为43.9m,上部主体结构高度为38.2m,共计13层,层高2.9m,结构类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 建设单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房地产三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M以上。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第十八条规定: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M以下的开发建设工程,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施工单位: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三级 市政公用工程三级 施工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 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承包的范围 (1)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2)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 (3)建筑面积6万平方M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监理单位: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房屋建筑工程乙级 市政公用工程丙级) 监理范围: (1)可承担一般房屋建筑工程:14-28层。24-36M跨度(轻钢结构除外)。单项工程建 筑面积10000-30000平方M。 (2)高度70-120M的高耸构筑工程。 (3)建筑面积6-12万平方M的住宅小区工程。 设计单位: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甲级资质建筑设计院) 审图单位:上海宏核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01年获得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一类含超限高层)机构认定书 勘察单位:上海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乙级资质) 勘察范围:20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柱承受荷载4000kN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的高耸建筑物 1.2 事故发生前后情况该楼于2008年底结构封顶,同时期开始进行12号楼的地下室开挖。根据甲方的要求,土方单位将挖出的土堆在5、6、7号楼与防汛墙之间,距防汛墙约10m,距离7号楼约20m,堆土高约3~4m。2009年6月1日,5、6、7号楼前的0号车库土方开挖,表层1.5m深度范围内的土方外运6月20日开挖1.5m以下土方,根据甲方要求,继续堆在5、6、7号楼和防汛墙之间,主要堆在第一次土方和6、7号楼之间20m的空地上,堆土高约8~9m。此时,尚有部分土方在此无法堆放,即堆在11号楼和防汛墙之间。 6月25日11号楼后防汛墙发生险情,水务部门对防汛墙位置进行抢险,也卸掉部分防汛墙位置的堆土。 6月27日,清晨5时35分左右大楼开始整体由北向南倾倒,在半分钟内,

上海大楼倒塌事件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班级:建筑1201 学号:20121733 姓名:马光宇指导教师:

在2009年27日5时30分,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座正在建楼的工地发生楼体从地基处断裂整体倒塌事故。一幢13层的居民楼从根部断开,直挺挺的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地基的水泥桩连根拔起,裸露在地。从大楼的底部来看,这些原本应该深埋在地下的桩基,现在从三、四米处深的地方断掉了,然后这座38米高,至少一万吨重的13层楼,就像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突然之间连根拔起,然后又非常完整地搁在了地上,以至于很多的玻璃窗都没有破碎。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楼脆脆”、“楼坚强”这些词在网上不断出现,人们对这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政府公布是由于“大楼两侧压力差致土体位移”至楼房倒塌,而民众则认为是钢筋混凝土的脆弱、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此番事故。这场意外事故造成了一名正在楼内拿安装钢窗设备的工人死亡,无人受伤。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栋还是在建的仅为13层的房屋倒塌?我通过上网仔细和查阅资料了解了这个事故,并结合自己所学过的一些专业知识对此次事故进行了一些分析。

周围环境: 发生这起事故的地点在上海闵行区莲 花南路莲花河畔景苑,上页地图表示该小区 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环境。从地图上我们 可以看出小区的北侧靠近黄浦江支流淀浦 河,并在沿河岸处建造了防汛墙。东侧为莲 花路淀浦河桥。四周均建有小区,并有小区 居民反映,在事故发生的时候眼睁睁看着13 层高楼眨眼间倒塌。附近的居民却被“轰”的一声巨响吵醒,伴随的还有一些震动,没多久,他们知道不是发生地震,而是附近的小区“莲花河畔景苑”中一栋13层的在建的住宅楼倒塌了。 倒塌原因分析: 上海组成14位勘察、设计、地质、水利、结构等相关专业专家参加的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据了解,事故责任调查由上海市安监局牵头负责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倾覆主要原因是,7号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

上海闵行区大楼倒塌的分析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 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 ⑵地下室或承台周边存在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 ⑶建筑结构无地下室(半地下室),且在承台周边存在软弱土层,结构高度超过28m(10层以上)的建筑。 ⑷建筑结构有一层地下室,且在地下室周边存在软弱土层,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的建筑。 ⑸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碎块状强风化岩、密实的碎卵石层,且桩端持力层以上土层均为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 [条文说明]: ⑴对钢结构、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由于技术上无法对桩身进行防护,对这种场地不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但当必须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时,应经试验论证并采取可靠措施, 确能满足防腐蚀要求时方可使用。 ⑵地下室或承台周边存在中等或严重液化以上的土层,在地震的情况下,土层液化,形成高桩承台,对现阶段常用的400、500直径的管桩,不能承受水平力,因此不应采用Aφ4 00、Aφ500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⑶、⑷对于无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超过一定的高度和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且在地下室或承台周边存在软弱土层,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压承载力远大于水平承载力,采用竖向承载力控制桩数的工程,Aφ400、Aφ500无法满足抗剪要求,因此Aφ400、Aφ500不应采用,除非经过抗剪承载力验算; ⑸承台底以下存在较厚的淤泥层,由于桩顶处没有硬壳层,对桩身上部的约束较差,容易产生偏斜,断桩,桩身受力尤如悬臂杆受压,受力性能差。有些工程会出现上部均为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弱土层,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碎块状强风化岩、密实的碎卵石层,桩端无法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这种情况不应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对无地下室的建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当地梁线刚度不能达到底层结构柱的线刚度2倍以上时,不应采用单柱单桩和单柱两桩。 [条文说明]:对无地下室的建筑,柱下采用单桩(或单柱两桩短向)、除柱底轴力外,柱底弯矩无法由桩基承受,这时需用地梁平衡。经过有限元分析,柱底弯矩由地梁平衡的情况,地梁线刚度需达到2倍结构柱的线刚度以上时,才可作为建筑物的嵌固端处理。 3、对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建筑,应验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 [条文说明]:建筑物桩基的布置,一般按竖向承载力布置桩基,设计院不重视桩基的水平承载力验算,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压承载力远大于水平承载力,对于底部剪力较大的结构,按竖向承载力控制的桩基,其桩基水平承载力不经验算是不安全的。 当单桩基础和单排桩基纵向轴线与水平力方向相垂直时,桩顶按铰接考虑,否则桩顶约束状态介于铰接与固接之间。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5.0)MN/,水平位移允许值10mm,桩的换算深度,桩与承台连接按铰接。 PHC400-95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22.4(34.0)KN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高楼倒塌事件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高楼倒塌事件 一个连根拔起的楼盘是偶然还是必然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高楼倒塌事件,从目前报道的事故原因“专家组认为上海在建楼房倒塌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不当,在一侧堆土过高与另一侧开挖基坑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楼在顷刻间倒掉。”就此结论,也来谈谈几点看法。 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程的施工管理;二是:施工图设计是否满足建筑物结构的的安全需要。分析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高楼倒塌,是必然还是偶然?本人认为是必然!以简单的施工不当,来作为责任事故的结果,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其分析如下: 一、上海地区的地层为典型的冲积地层构造,能直接作为建筑物地基使用的持力层几乎不曾在,为此在该地区的建筑物基础基本上可分为人工处理地基或桩基础两种形式,而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倒塌的高楼,基础持力层构造属于人工处理地基,该人工处理地基采用的处理方法是使用HPC 高强预应力预制空心桩,直径为300mm,采用机械打桩,挤压土层,使其密度大大提高,从而满足地基承载力的需求,此地基处理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和冲积平原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这倒塌的高楼地基与基础之间却缺乏一个安全的构造—基础的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构造的稳定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有足够的承载力的地基作为持力层; 二、必须有足够的抗倾翻能力。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高楼基础设计采用地基处理使用的HPC直径为300mm高强预应力预制空心桩,直接作为基础而不考虑其房屋基础的埋置深度,虽然承载力符合要求,但水平抗剪能力却很薄弱,从该类桩的布置密度和其直径来看根本不能满足房屋的稳定需要。从图片质料显示情况来看其抗风荷载的能力都会受到质疑,为此设计存在重大错误,是该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 二、工程管理、监督存在重大责任: 建一栋商品房,要盖无数个章,要经历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而对施工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却视而不见,施工单位却依旧按图施工,从而可以看出该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技术力量的严重不足。 工程监督单位的失职,在施工中也未能发现设计的错误,且未及时能制止所谓“施工不当”的错误行为。 在见到高楼匍匐大地状态,却依旧保持着比较完整的结构,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却要背负全部事故责任着实很冤,由此次事件来看,作为施工单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对于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个人来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

上海一幢层楼倒塌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上海一幢13 层楼倒塌案例分析 一、工程简况: 1.1 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上海市梅陇镇26 号地块商品住宅工程(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建设地点:梅陇西路东,淀浦河南,莲花路西 总投资:18830 万元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5227 ㎡,共由12栋楼及地下车库等16个单位工程组成 发生事故工程: 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位于在建车库北侧,临淀浦河。平面尺寸为长46.4m,宽13.2m,建筑总面积为6451㎡,建筑总高度为43.9m,上部主体结构高度为38.2m,共计13层,层高2.9m,结构类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 建设单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房地产三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M以上。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第十八条规定: 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M以下的开发建设工程, 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施工单位: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三级市政公用工程三级 施工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 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承包的范围 (1) 14 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2) 高度70M及以下的构筑物。 (3) 建筑面积6万平方M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监理单位: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房屋建筑工程乙级市政公用工程丙级) 监理范围: (1) 可承担一般房屋建筑工程:14-28层。24-36M跨度( 轻钢结构除外) 。单项工程建筑面积 10000-30000平方M。 (2) 高度70-120M的高耸构筑工程。 (3) 建筑面积6-12万平方M的住宅小区工程。 设计单位: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甲级资质建筑设计院) 审图单位:上海宏核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1年获得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一类含超限高层)机构认定书 勘察单位:上海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工程勘察乙级资质) 勘察范围:20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柱承受荷载4000kN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的高耸建筑物 1.2 事故发生前后情况该楼于2008年底结构封顶,同时期开始进行12号楼的地下室开挖。根据甲方的要求,土方单位将挖出的土堆在5、6、7 号楼与防汛墙之间,距防汛墙约10m,距离7号楼约20m,堆土高约3~4m。2009年6月1日,5、6、7号楼前的0号车库土方开挖,表层1.5m深度范围内的土方外运6月20日开挖1.5m以下土方,根据甲方要求,继续堆在5、6、7号楼和防汛墙之间,主要堆在第一次土方和6、7号楼之间20m的空地上,堆土高约8~ 9m。此时,尚有部分土方在此无法堆放,即堆在11 号楼和防汛墙之间。 6月25日11号楼后防汛墙发生险情,水务部门对防汛墙位置进行抢险,也卸掉部分防汛墙位置的堆土。 6月27日,清晨5时35分左右大楼开始整体由北向南倾倒,在半分钟内,

上海大楼倒塌事件调查研究报告

事故的发生: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庆幸的是,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居民伤亡事故. 楼盘倾倒还不到半分钟 2009年6月27日凌晨5点30分左右,当大部分上海市民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家住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附近的居民却被“轰”的一声巨响吵醒,伴随的还有一些震动,没多久,他们知道不是发生地震,而是附近的小区“莲花河畔景苑”中一栋13层的在建的住宅楼倒塌了。事故发生在淀浦河南岸的“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塌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由上海众欣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开发商为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发生事故的环境: “莲花河畔景苑”商品房小区工地共有11幢在建13层楼房,在淀浦河(宽约40m)的南面,11幢在建楼房长度方向与淀浦河河岸基本平行,这些楼房北面边界距淀浦河河岸距离在20~50m之间,其中倒塌楼房距防汛墙最近,据人目测仅有二三十米。土方紧贴建筑物,堆积在7号楼(倒塌楼房)楼房北侧,北面的空地上堆放7号楼南面基坑开挖的泥土有足球场那么大,堆土在6天内即堆高10m左右。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连根倒地的地基桩体上,部分混凝土横切面在巨大力量的拉扯下,似乎出现少量蜂窝状空缝。记者还看到,作为地基桩体最为关键的力量支撑,暴露在外的地桩钢筋有拇指般粗。在倒塌大楼的底部,地基桩体散落一地。这些桩体基本为圆柱形的,有些是实心的,有些则为空心。13层楼房采用的是桩-十字条形基础,十字条形基础埋深1.9m,管桩共118根,型号是AB4008033,管桩的埋入深度为33m,桩尖持力层是71-2层。连在十字条形基础下的管桩的断桩长度为:北面的断桩长度长,南面的断桩长度短。 2009年6月27日,已从事土木工程研究53年的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上海13层楼房倒塌事件感到震惊。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由于没有到实地调查,吕教授初步猜测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相关专家的解释: 2009年6月27日下午记者拨通了吕教授的电话,听完记者的简单叙述,他第一反应是“不太可能吧”。随后他仔细分析了记者提供的几张楼房倒塌的图片。“简直不敢相信,13层的楼房连根拔起,整体倒塌,却没有散架。从1956年开始研究房屋结构到现在,还没有见过房子这么倒下的。”吕教授感到不可思议。“如果经过正常的设计、施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图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应该是在房屋设计或施工的重要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时出了问题。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暂时没问题,原因一时很难说。”由于没有到现场勘查,吕教授表示不宜过早下判断,但据他猜测,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了。上海楼房倒塌事故 2009年6月27日,同济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楼房整体倒塌的事情一直较为罕见,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这种高层建筑的桩基都会深达20-30米,并且都是钢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倒塌。该教授认为,从技术上讲,这栋楼必须全部拆除掉,并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楼房,必须重新做设计,并考虑地质方面的情况。 依据规范的分析: 设计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的强制性条文3.1.3.4指出:“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莲花河畔景苑”商品房的设计单位在设计时是否按3.1.3.4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它的抗滑安全系数为多少?“原结构设计经复核符合规范要求”的结论从何而来? 3.4.5.2 建筑桩基与边坡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建筑场地内的边坡必须是完全稳定的边坡。事实证明,在10m高的堆载下,河岸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已解决问题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一、工程概况。 二、事故原因。 三、事故类别。 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 五、监理在此事件中应如何处理。 时间: 27号清晨5时30分左右 地点: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近罗阳路“莲花河畔景苑”小区 事件: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 上海楼房倒塌原因分析: 1、由于附近的拦水坝坍塌,使得该幢住宅地基受到影响,由于该栋建筑的负荷是有地下土层承载,当一侧承载负荷的地基松动后,导致该栋大楼向这一侧倾斜,并慢慢倒塌; 2、该栋大楼的桩基不具有承载该栋大楼的荷载能力,包括桩基深度与直径; 3、该栋大楼的桩基深度没有超过周边的土质松动范围; 4、该栋大楼的桩基设计为空心,其荷载能力极差,此种桩基的作用只具有象征性功能; 5、上海整个地基相对比较松软,是冲击夹带泥土堆积而成; 6、地勘有问题; 7、桩基设计有问题; 8、建筑承包单位施工队偷工减料有问题; 9、开发商擅自更改图纸,强令建筑单位按照不合格修改图纸施工; 10、监理单位没有履行职责与义务,睁一眼闭一眼; 11、质检站没有严格检查,比如在桩基资料,施工、验收等环节纵容包庇; 12、法律与道德良心,都败在金钱的脚下。 谁应该来承担上海楼房倒塌责任? “一般说来,就事故本身而言,其责任主体不大可能是开发商。”袁青表示。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相对开发商而言,施工方和监理方的责任显然要大一些,作为专业机构与单位,也许存在疏忽与大意的过失。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施工流程,首先要由勘察设计方进行勘察,比如地下有暗河没有勘察出来,导致施工中未考虑该因素,导致责任事故,那么勘察方要承担责任,但是从现有披露的事故情况看来,这样的情况应该没有。” 第二步是设计施工图纸,审批后交施工方按图施工。施工中监理负责监督按图施工和工程质量。“比如说先做地下工程后做地上工程,再比如果要挖地下车库,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要先做基坑维护,如打桩与做基坑维护墙,之后才能挖坑,以保证旁边楼房的土基不会往坑这边移。根据地质勘察情况,设计方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不同的设计安排,施工方和监理方在具体施工中也要落实不同的施工方案。”袁青表示。 “事故发生很可能是多种因素混合的原因,”袁青分析说,“但即使没有违反强制性施工规定,作为专业机构与单位,施工方和监理方在施工方案的编制、实施与现场监督方面,可能存在些疏忽与大意的过失责任。 6月27日事故发生当天,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已经联名致信上海市市长韩正,提出立即退还已付房款,请求有关政府部门协助业主即日起停止付房贷并解除贷款合同、赔偿合同金额5%的赔偿金、再购房的差价、精神补偿费及误工费等九项请求。 “倒塌楼盘不能按时交付,开发商构成预期违约,这基本明确,该楼盘里其他未倒塌楼盘是否有工程质量问题影响交付,这要取决于专家调查组等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如果鉴定结论认为影响交付,那么开发商同样构成违约,如果认为无质量问题,不影响交付,那么开发商没有责任。”袁青表示。 在业主们提出的九项请求中,除退还房款外还请求有关部门协助业主即日起停止房贷并解除贷款合同,沪上多名律师认为这有一定难度,因为贷款合同是另外一层合同关系,业主们不能以开发商违约为由停止付房贷,但可以在付了房贷之后,向开发商请求赔偿损失。 目前,事故楼盘周边的罗阳七村等居民对房屋质量是否受影响亦有担忧,“如果鉴定下来有影响,那么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构成侵权,这些居民可以提请侵权赔偿。”袁青表示。 最新的消息是:政府有关部门已对开发商及其资金采取控制措施,本周六上午,闵行区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将和业主见面,答复业主请求。 原因 1、地质原因是倒塌主因?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金龙哲表示,楼房倒塌的主因要从地质方面来考察,倒塌存在三种可能。 第一,与地基打的深浅有关:“就说他这个地下的地质条件就是他的地基是否穿过了松软层。”

上海倒楼事件分析

有关上海倒楼事件的一些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倒楼事件的一些分析,提出一些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倒楼 质量 安全 一、 事件概况 2009年6月27日5点35分,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盘中,一幢13层的居民楼从根部断开,直挺挺的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地基的水泥桩连根拔起,裸露在地。从大楼的底部来看,这些原本应该深埋在地下的桩基,现在从三、四米处深的地方断掉了,然后这座38米高,至少一万吨重的13层楼,就像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突然之间连根拔起,然后又非常完整地搁在了地上,以至于很多的玻璃窗都没有破碎。和它周围这10栋一模一样,看上去安然无恙的楼相比,这个画面离奇得近乎荒诞。一名工人逃生不及,被压致死。 这件事被炒的沸沸扬扬,“楼脆脆”、“楼坚强”这些词最近在不断出现,人们对这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政府公布是由于“大楼两侧压力差致土体位移”至楼房倒塌,而民众则认为是钢筋混凝土的脆弱、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此番事故。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各有关部门立刻分别展开了抢险排险、事故责任和原因的调查工作。在专家组调查事故原因的同时,外界也作出了种种揣测,其中很多业内人士,引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来进行分析。有人首先把质疑的眼光投向了土地的地质问题,他们分析这个楼盘的地下有暗浜和古河道的存在,因此提出疑问:会不会是楼在勘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质的因素,而导致倒楼呢? 还有一种猜测,认为楼的桩基、钢筋等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有人质疑,从网上的照片中看来钢筋很细,桩基是空心的,会不会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就在事故发生前一周,7号楼的南面开始开挖地下车库,楼倒会不会和车库的施工有关呢? 还有一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就是在大楼倒塌的前一天,离桥很近的淀浦河的防汛墙出现了塌方,抢险一直进行到凌晨。 二、 事件原因分析 (1)基础埋深不够可能是关键问题,开发商开挖地下室是诱因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12.1.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1.3条,对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都有规定,其对于桩的埋深规定大意是:“采

上海倒楼事件及原因分析

2009年6月27H5点35分,上海闵行Ⅸ莲花南路,存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盘中,一幢l3层居民楼从根部断开,商挺挺地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正在调查此事的专家组中一位建筑专家对记者感叹:这一“蹊跷”的倒塌必将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遗憾的是,这一天给中国建筑业带来的不足荣誉,而是耻辱。 “闯所未闻”是接受采访的众多国内顶级土木工程专家的一致感叹。之所以说之为“耻辱”,专家们认为,造成这一闻所末闻的倒塌的原因,仪仪是一个简单到不能雨简单的常识性错误:施I:方在人楼一侧无防护性开挖地F车库,又在相对一侧堆积9米堆士。大楼地基土体在合力的作『fI下整体毕移,如剪刀一般势断_『楼房的基桩。 在2008年10月1日南建设部批准施行的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有如先验般提到了这一建筑施丁的常识——基坑开挖对桩基的影响,以及不规范操作可能造成的严唾后果。 一位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组成受坦言:近年来的施T事故,往往是在常识性问题上出错,“犯错越来越低级”i 致命的三点一线 6月27H凌晨5点35分,这通常是市民们熟睡的时刻。伴随着一声巨大的闷响,莲花河畔景苑的工地上烟尘滚起,在建的7号楼已商商地倒在了地上。 针对事故,上海市成赢了由l3位地质、水利、结构等方面的在沪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组长由国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现代设计集团总J=程师江欢成担任。 事故调查报告尚在最终的撰写之中,正在北京参加院士犬会的江欢成向本报表示:“最快本周五就将有凋查结果,但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本报多方调查得知,对于事故原因,专家组基本达成共识:倒塌是由于施工的工艺问题。对于之的有舆论“为什么钢筋那么小”的质疑,专家组的意见是:钢筋基本符合规定,即便是有一些小的瑕疵,也不至于引起大楼的整体倒塌,“PHC管桩空心是可以的”。 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组成员给}}l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一头挖空、一头堆积,受力不均匀,最终导致了倒塌。 从现场位置来看,倒塌的7号楼南面是近5米深的地下车库,北面是9米高的堆士,堆土的北面则是浦淀河。 据粗略计算,9米高的土方,将对地面产生每平方米l6吨左右的霞量。丽冲积平原、地质较软的上海素有“老八吨”的说法,即上海的地表一般每平方米最高承受8吨嘎量,而该堆1:的重量已经超过标准l倍以上。 在专家组L三经形成共识的基础l:,一位土术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分析——由于深挖的地下车库在挖掘过程中并没有打“护坡桩”,大楼南面地基松动;北面9米高近17吨重的土堆本已对地哂造成过大压力,在下雨后吸收了水分重量进一步增加;加之连日暴雨浦淀河河道水位上涨,也呵能对河岸土体造成压力。 深坑,堆七,河道,构成了由北向南的致命三点一线,直接改变了地基的受压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和七体水平滑移,这三点一线的合力,终干扯断了大楼赖以稳定的桩基。 事实}:,堆土、防汛墙塌方、大楼倾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足被忽略了。据上海本地媒体的报道,正是由于一排高达9米的土堆才造成了河岸边的防汛墙出现塌方事故。 接受采访的专家称:大量的堆士压迫地基,导致地r十层移位、沉降,并且这种移位沉降有呵能从地 一F“剪”断楼房的地桩。丽先前发生的防汛壤破裂也万方数据

上海一幢13层楼倒塌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上海一幢13层楼倒塌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市梅陇镇26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莲花河畔景苑小区) 建设地点:梅陇西路东,淀浦河南,莲花路西 总投资:18830 万元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5227㎡,共由12栋楼及地下车库等16个单位工程组成 发生事故项目: 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位于在建车库北侧,临淀浦河。平面尺寸为长46.4m,宽13.2m,建筑总面积为6451㎡,建筑总高度为43.9m,上部主体结构高度为38.2m,共计13层,层高2.9m,结构类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建设单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房地产三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 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米以上。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第十八条规定: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施工单位: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三级 市政公用工程三级 施工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三级) 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承包的范围 (1)14层及以下、单跨跨度24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2)高度70米及以下的构筑物; (3)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监理单位: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工程乙级 市政公用工程丙级) 监理范围: (1)可承担一般房屋建筑工程:14-28层;24-36米跨度(轻钢结构除外); 单项工程建筑面积10000-30000平方米; (2)高度70-120米的高耸构筑工程; (3)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工程。 设计单位:浙江当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调查报告 07安全班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驱使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无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存在,违章指挥,违规施工,甚至相互串通,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置,造成诸多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2009年6月27日发生在上海闵行区的13层在建楼房整体倒塌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故案例。本文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简要分析了事故主题的主要责任,提出了对类似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楼房倒塌事故原因责任认定防范措施 一、事故背景 1、事故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梅陇镇26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 (2)总投资: 18830 万元 (3)建设规模(建筑面积): (80200平方米) (4)施工许可证号: 0501MH0087D01 (5)许可日期: 2006年10月10日 (6)合同开工日期: 2006年7月28日 (7)合同竣工日期: 2010年3月10日 (8)建筑类型:高层住宅楼 (9)结构类型: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2、建设单位概况: (1)名称: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三级资质 (3)资质有效期: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已过期) (4)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3、施工单位概况: (1)名称: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 (2)证照情况:证照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3)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4、监理单位概况: (1)名称:上海光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证照情况:证照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3)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二、事故概况 1、事故发生时间: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 2、事故发生地点: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淀浦河南岸“莲花河畔景苑”小区7号楼 3、早晨5点半左右,安徽籍小肖和其他3名门窗安装工人前往7号楼内取门窗安装设备,岂料,有人发现大楼开始向南倾倒,工人们拼命往外逃,不到半分钟,整栋楼倒了下来,由于小肖沿着楼倒塌方向逃走,不幸被压入倒塌的楼下。 4、事故类型:坍塌事故 5、事故伤亡情况:1人死亡 6、直接经济损失:1900余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直接原因 6月20日,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土方紧贴建筑物堆积在7号楼房北侧,在短时间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产生了3000吨左右的侧向力;与此同时,紧邻7号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 图 1 事故现场图

上海倒楼事件科学分析

上海倒楼事件科学分析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翠翠楼”的倒塌的前后进行考证,分析倒塌原因,进而强调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改建等各个过程中严格把关,不得有丝毫放松的重要性,说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放在第一。 关键词:倒楼安全原因桩基础 一、事件概况 2009年6月27日5点35分,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盘中,一幢13层的居民楼从根部断开,直挺挺的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却几近完好。地基的水泥桩连根拔起,裸露在地。从大楼的底部来看,这些原本应该深埋在地下的桩基,现在从三、四米处深的地方断掉了,然后这座38米高,至少一万吨重的13层楼,就像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突然之间连根拔起,然后又非常完整地搁在了地上,以至于很多的玻璃窗都没有破碎。和它周围这10栋一模一样,看上去安然无恙的楼相比,这个画而离奇得近乎荒诞。一名工人逃生不及,被压致死。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各有关部门立刻分别展开了抢险排险、事故责任和原因的调查工作。在专家组调查事故原因的同时,外界也作出了种种揣测,其中很多业内人士,引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来进行分析。有人首先把质疑的眼光投向了上地的地质问题,他们分析这个楼盘的地下有古河道的存在,因此提出疑问:会不会是楼在勘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质的因素? 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楼房倒塌的原因,以及事故给我们的警示。 二、事故原因分析 简单而言,楼房的基础的地方出现了问题,促生了楼房的偏向一边的倒塌。详细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楼房倒塌。 1、一般都认为两边的压力差是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

从这个图可以知道,在楼房倒塌之前,整栋楼的两面出现了很大的压力差,北面距离楼房几米之内堆了将近十米左右的土堆,而南面同时挖了四米深的土坑,另外,在北面的不远处又有古河道,使得软弱的地址条件下会使两面压力差作用更加明显,对于面侧的楼底脚处会产生很大的弯矩作用,这样情况之下楼房倒塌就在所难免了。 据粗略计算,就9米高的土方,将对地而产生每平方米16吨左右的重量。而冲积平原、地质较软的上海素有“老八吨”的说法,即上海的地表一般每平方米最高承受8吨重量,而该堆上的重量已经超过标准1倍以上。 另外,在南面的挖地下车库时候,并没有安装护坡桩,如果按上了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压力差,至少能够基本保证南面土壤对楼基础的侧向压力减少多少。会在即将倒塌的时候有支固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施工单位责任无法逃脱。 2、基础埋深不够 高层建筑混凝上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12.1.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5.1.3条,对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都有规定,其对于桩的埋深规定大意是:“用桩基础,基础埋深为房屋总高度的1/18~1/20,但桩身长度不计入,埋深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对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从室外地坪算至地下室底板下的桩承台底,一般容易满足要求,但当高层建筑无地下室时,因规范条文中都注明不计入桩长,基础埋深只能从室外地坪算至桩顶承台底,往往很难满足规范对基础埋深的要求。上海“了莲花河畔景苑”十二层总高按

上海在建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上海在建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何炎宏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09土木(路桥)2班3109003733 【摘要】2009年27日5时30分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无人受伤。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栋还是在建的仅为13层的房屋倒塌?这个事故,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国内外建筑工程事故调查表明多数工程事故源于地基问题,特别是在软弱地基火不良地基地区。地基问题更为突出。上海在建房屋倒塌这个事故就是基地的问题。各类建筑工程对地基的要求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方面;2,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方面;3,渗流方面。对于该事故,必须做一个合理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地基失稳、倒塌、荷载、极限状态、、剪应力、破坏 1 上海楼房倒塌原因分析: A.其中的直接原因就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时间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7号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B.而间接和根本的原因就是 1、由于附近的拦水坝坍塌,使得该幢住宅地基受到影响,由于该栋建筑的负荷是有地下土层承载,当一侧承载负荷的地基松动后,导致该栋大楼向这一侧倾斜,并慢慢倒塌; 2、该栋大楼的桩基不具有承载该栋大楼的荷载能力,包括桩基深度与直径;在荷载作用下,当地基承载力不能够满足要求时,地基就很可能产生整体的

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切破坏等形式,原因是土所受的剪力已超过极限应力。 3、该栋大楼的桩基深度没有超过周边的土质松动范围; 4、该栋大楼的桩基设计为空心,其荷载能力极差,此种桩基的作用只具有象 征性功能;根据材料力学,应力=内力/截面积,桩基为空心,截面积减小,应力增加,就会超过极限状态。 5、上海整个地基相对比较松软,是冲击夹带泥土堆积而成;我们知道,松软 的土,抗剪能力比较弱,故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6、地勘有问题;设计施工前的勘察很重要,如果出现错误,这会误导了设计 和施工。 7、桩基设计有问题; 8、建筑承包单位施工队偷工减料有问题; 9、开发商擅自更改图纸,强令建筑单位按照不合格修改图纸施工; 10、监理单位没有履行职责与义务,睁一眼闭一眼; 11、质检站没有严格检查,比如在桩基资料,施工、验收等环节纵容包庇; 12、法律与道德良心,都败在金钱的脚下 2事后的处理 这个事故,是由地基失稳造成的。地基失稳造成工程事故补救比较困难,建筑物地基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倒塌破坏,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该建筑已经倒塌,已无法再修复,故应尽早拆除,以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处理的关键是如何安抚已订购该房屋的住户,以及追究必要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到公平和公正。事故发生后,地区政府应该依法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后续处理工作。对倾倒的7号楼及其他10幢楼房业主的善后工作和初步赔偿方案也已公布。承包该工程的集团应将担负后续工程的再建和7号楼的清理工作。地区政府应本着对购房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处理好善后相关事宜。一是做好房屋评估和市价的确认工作。二是敦促开发商落实特定担保方和收购第三方,切实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督促开发商在承诺尽快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13层楼倒塌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

网络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13层楼倒塌工程事故分析 及处理 学习中心: 层次: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3年秋季 学号: 学生:戴启锋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 年 1 月 20 日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13层楼倒塌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 内容摘要 [摘要]结合上海市莲花河畔景苑小区13层楼倒塌工程事故实例,分析该基坑事故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分析表明由于基坑开挖堆土在楼的北面产生的重压,基坑开挖在楼的南面形成临空面,从而产生过大压力差;事故发生时期该地区处于梅雨季节,雨水浸入土体使土体由可塑状态转为流塑状态,颗粒与颗粒的摩擦力减小,土的流动性增加,造成土体失稳。综合作用下破坏了PHC桩。此外,监理公司极度不负责,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未进行纠正,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地下工程; 基坑; 软土地区; 事故; 处理措施 With examples Shanghai Lotus Riverside residential 13-storey building collapsed construction accident,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foundation pit.And propos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accid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due to the excavation bulldozers produced in the north building, Excavation pit in the floor of the south, forming a free face, resulting in excessive pressure difference; Accident occurred in the area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rainwater immersion soil, so the soil from the plastic state to flow plastic state.,friction between the particles decreases, soil increased mobility, cause soil instability.,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undermining the PHC piles. Furthermore, management Company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extreme, one important reason for viol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side is not correct, also contributed to this accident. [keyword]:underground engineering; excavation; soft land area; accident;Treatment measures

楼房倒塌事件背后的深思

6月27日晨6时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在建13层楼房顷刻间倒塌,引起全国上下一片愕然。幸亏是没有交付的楼盘,没有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谁都脱不了干系。近日,媒体又曝光当地政府人员参股开发商,权力者把持了整个房产利益链条,那些需要经过层层把关的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一切都形同虚设了。 众所周知,楼房倒塌不是因为地震等突发的、不可预知的天灾。从它脆弱得可怕的底部可以肯定,某专家提出“地质问题是塌楼主因”一说与事实出入太大,缺乏说服力。一起事故的发生,多少会有些“前兆”;作为相关的监理部门,不可能没有察觉。然而,在上海楼倒掉这一事件中,监理方却毫无作为。事实上,“监理不到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究其病因并不仅仅在监理方身上。简单说来,开发商有钱,官员有权,两相勾结,监理方如何能理直气壮地行使其“监理”的职责?这几年,楼价一路飙高,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靠卖地赚钱,开发商在拿到高价地的时候,自然要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那里。楼市在为国家创造GDP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大批赚取巨额利润的开发商,更是为官员入注房地产业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据广州日报报道,有销售人员自称公司属政府,政府依靠自己

的权力搞投资开发,即使你监理有意见,也无可奈何。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经典比喻是这样:监理就像你,说是监督爸、妈的,但又吃爸妈的饭、穿爸妈的衣、花爸妈的钱,只能装装样子监督一下爸妈。在现实中,由于监理单位大多是投资单位“委托”的监督管理,并非独立第三方,这不仅使监理方“有责无权”,也使“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成为一纸空文。上海大厦之倾覆,只能算是无数房产官商勾结腐败案例中的一个。在中国的楼市上,是否还有更多级别更高的官员,直接参股到了房地产开发中?只要官商勾结不止,我们仍将继续重复“倒楼”的老话题“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件,7月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对倒楼事故的官方调查结果:倒楼原因被确定为“大楼两侧压力差致土体位移”,而楼盘的“结构设计符合规范”,大楼所用“PHC管桩亦符合规范要求”。也就是说,从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该项目的技术角度说,基本上没有问题,问题只是出在后继堆土与挖土的不当上。对此结论,看上去是很科学,但有避重就轻之嫌。这些大的恶性事故,仅是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是不以说服业主,也不足以说服社会大众。政府部门早就信誓旦旦,要对倒楼事故查得底朝天。 如果真的是这样,对“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件进行深入的反思,是能够从中透露出许多房地产市场的重大问题的。曾经有媒体认为,该事件是一个个案或特例,但从透露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