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用光纤测试仪器的性能介绍资料

几种常用光纤测试仪器的性能介绍资料

几种常用光纤测试仪器的性能介绍资料
几种常用光纤测试仪器的性能介绍资料

常用光纤测试表有: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万用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故障定位仪。

光功率计: 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在光纤测量中,光功率计是重负荷常用表,光纤技术人员应该人手一个。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稳定光源: 对光系统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结合在一起,可以测量光纤系统的光损耗。对现成的光纤系统,通常也可把系统的发射端机当作稳定光源。如果端机无法工作或没有端机,则需要单独的稳定光源。稳定光源的波长应与系统端机的波长尽可能一致。在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常需要测量端到端损耗,以便确定连接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测量连接器、接续点的损耗以及光纤本体损耗。

光万用表: 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有以下两种光万用表:

1、由独立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成。

2、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结合为一体的集成测试系统。

在短距离局域网(LAN)中,端点距离在步行或谈话之内,技术人员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经济性组合光万用表,一端使用稳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计。对长途网络系统,技术人员应该在每端装备完整的组合或集成光万用表。

当选择仪表时,温度或许是最严格的标准。现场便携式设备应在-18℃(无湿度控制)至50℃(95%湿度)

光时域反射仪(OTDR)及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 表现为光纤损耗与距离的函数。借助于OTDR,技术人员能够看到整个系统轮廓,识别并测量光纤的跨度、接续点和连接头。在诊断光纤故障的仪表中,OTDR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昂贵的仪表。与光功率计和光万用表的两端测试不同,OTDR仅通过光纤的一端就可测得光纤损耗。OTDR轨迹线给出系统衰减值的位置和大小,如:任何连接器、接续点、光纤异形、或光纤断点的位置及其损耗大小。

OTDR可被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敷设前了解光缆的特性(长度和衰减)。

2、得到一段光纤的信号轨迹线波形。

3、在问题增加和连接状况每况愈下时,定位严重故障点。

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是OTDR的一个特殊版本,故障定位仪可以自动发现光纤故障所在,而不需OTDR的复杂操作步骤,其价格也只是OTDR的几分之一。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确定你的系统参数

工作波长(nm)三个主要的传输窗口为850nm,1300nm 及1550nm。

光源种类(LED或激光):在短距离应用中,由于经济实用的原因,大多数低速局域网LAN(<100Mbs)通常使用LED光源。大多数高速系统>100Mbs使用激光光源长距离传输信号。

光纤种类(单模/多模)以及芯/涂覆层直径(um):标准单模光纤(SM)为9/125um,尽管某些其它特殊单模光纤应该仔细辨认。典型的多模光纤(MM)包括50/125、62.5/125、100/140 和200/230 um。

连接器种类:国内常见的连接器包括:FC-PC,FC-APC,SC-PC,SC-APC,ST 等。最新的连接器则有:LC,MU,MT-RJ等

可能的最大链路损耗。

损耗估算/系统的容限。

明确你的工作环境

对用户/购买者来讲,选择一台野外现场用仪表,温度标准或许是最严格的。通常,野外现场测量必须在严峻的环境中使用,推荐现场便携式仪表的工作温度应该从-18℃

~50℃,同时储运温度为-40~+60℃(95%RH)。实验室的仪器仅需在较窄的控制范围5~50℃工作。

不像实验室仪表能够采用交流供电,现场便携式仪表对仪表电源通常要求较为苛刻,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仪器的电源供电问题还经常是引起仪器故障或损坏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用户应该考虑和权衡如下因素:

1、内装电池的位置应便于用户更换。

2、新电池或满充电池的最少工作时间要达到10小时(一个工作日)。然而电池工作寿命的目标值应在40~50小时(一周)以上,以确保技术人员和仪器的最佳工作效率。

3、使用电池的型号越普通越好,如通用9V或1.5V五号干电池等,因为这些通用电池非常容易就地找到或购得。

4、普通干电池优于可充电电池(如:铅-酸、镍镉电池),因为充电电池大多存在“记忆”问题、包装不标准、不容易买到、环保问题等。

以前,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四个标准的便携式测试仪器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采用最现代CMOS电路制造技术的艺术化光功率计,仅用一般五号干电池(随处可得),即可工作100小时以上。另外一些实验室型号提供双电源(AC和内部电池)以增加其适应性。

如同手提电话一样,光纤测试仪表同样具有众多的外观包装形式。低于1.5公斤的手持式表一般没有许多虚饰,只提供基本功能和性能;半便携式仪表(大于1.5公斤)通常具备更复杂的或扩展的功能;实验室仪器是专为控制实验室/生产场合设计的,具备AC供电。

比较性能要素:这里是选择步骤的第三步,包括每种光测试设备的详细分析。

光功率计

对于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生产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光功率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光纤领域,没有光功率计,任何工程、实验室、生产车间或电话维护设施都无法工作。例如:光功率计可用于测量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的输出功率;用于确认光纤链路的损耗估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是测试光学元器件(光纤、连接器、接续子、衰减器等)的性能指标的关键仪器。

针对用户的具体应用,要选择适合的光功率计,应该关注以下各点:

1、选择最优的探头类型和接口类型

2、评价校准精度和制造校准程序,与你的光纤和接头要求范围相匹配。

3、确定这些型号与你的测量范围和显示分辨率相一致。

4、具备直接插入损耗测量的dB功能。

几乎在光功率计所有性能中,光探头是最应仔细选择的部件。光探头是一个固态光电二极管,它从光纤网络中接收耦合光,并将之转换为电信号。可以使用专用的连接器接口(仅适用一种连接类型)输入到探头,或用通用接口UCI(使用螺扣连接)适配器。UCI能接受绝大多数工业标准连接器。基于选定波长的校准因子,光功率计电路将探头输出信号转换,把

光功率读数以dBm方式显示(绝对dB等于1 mW, 0dBm=1mW)在屏幕上。图一是一个光功率计的方块图。

选择光功率计最重要的标准是使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波长范围相匹配。下表汇总了基本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测量时,InGaAs在三个传输窗口都有上佳表现,与锗相比InGaAs具有在所有三个窗口更为平坦的频谱特性,在1550nm窗口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低噪声特性。

光功率测量是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一个因素与校准精度息息相关。功率计是与你应用相一致的方式校准的吗?即:光纤和连接器的性能标准与你的系统要求相一致。应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用不同的连接适配器测量值不确定?充分考虑其它的潜在误差因素是很重要的,虽然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建立了美国标准,但是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相似的光源、光探头类型、连接器的频谱是不确定的。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符合你测量范围需求的光功率计型号。以dBm为单位表示,测量范围(量程)是全面的参数,包括确定输入信号的最小/最大范围(这样光功率计可以保证所有精度,线性度(BELLCORE 确定为+0.8dB)和分辨率(通常0.1 dB or 0.01 dB)是否满足应用要求。

光功率计的最重要选择标准是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范围相匹配。

第四,大多数光功率计具备dB 功能(相对功率),直接读取光损耗在测量中非常实用。低成本的光功率计通常不提供此功能。没有dB功能,技术人员必须记下单独的参考值和测量值,然后计算其差值。所以dB功能给使用者以相对损耗测量,因而提高生产率,减少人工计算错误。

现在,用户对光功率计具有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的选择已经减少,但是,部分用户要考虑特殊需求----包括:计算机采集数据纪录、外部接口等。

稳定光源

在测量损耗过程中,稳定光源(SLS)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进入光系统。对特定波长光源(SLS)校准的光功率计/光探头,从光纤网络中接收光,将之转换为电信号。为确保损耗测量精度,尽可能使光源仿真所用传输设备特性:

1、波长相同,并采用相同的光源类型(LED,激光)。

2、在测量期间,输出功率和频谱的稳定性(时间和温度稳定性)。

3、提供相同的连接接口,并采用同类型光纤。

4、输出功率大小满足最坏情况下系统损耗的测量。

当传输系统需要单独稳定光源时,光源的最优选择应模拟系统光端机的特性和测量需求。选择光源应考虑如下方面:

激光管(LD) 来自LD发射的光,波长带宽窄,几乎是单色光,即单波长。与LED 相比,通过其光谱波段(小于5nm)的激光不是连续的,在中心波长的两边,还发射几个较低峰植的波长。与LED光源相比,虽然激光光源提供更大功率,但价格高于LED。激光管常用于损耗超过10dB的长途单模系统。应尽量避免用激光光源测量多模光纤。

发光二极管(LED):

LED具有比LD 更宽的光谱,通常范围为50~200nm。另外,LED光是非干涉光,因而输出功率更加稳定。LED光源比LD光源要便宜的多,但对最坏情况损耗测量显得功率不足。LED光源典型应用在短距离网络和多模光纤的局域网LAN中。LED可以用于激光光源单模系统进行精确损耗测量,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其输出足够功率。

光万用表

将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合在一起被称为光万用表。光万用表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这些仪表可以是两个单独的仪表,也可以是单一的集成单元。总之,两类光万用表具有相同的测量精度。所不同的通常是成本和性能。集成光万用表通常功能成熟、具有各种性能但价格较高。

从技术的角度来评价各种光万用表配置,基本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标准仍然适用。注意选择正确的光源种类、工作波长、光功率计探头以及动态范围。

光时域反射仪和故障定位仪

OTDR是最经典的光纤仪器装备,它提供测试时相关光纤最多的信息。OTDR本身是一维的闭环光学雷达,测量仅需光纤的一个端头。发射高强度、窄的光脉冲进入光纤,同时高速光探头纪录返回信号。此仪器给出有关光链路的可视化解释。在OTDR曲线上反映出接续点、连接器和故障点的位置以及损耗大小。

OTDR评价过程与光万用表有许多相似点。事实上,OTDR 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测试仪表组合:由一个稳定高速脉冲源和一个高速光探头组成。OTDR的选择过程可关注下列属性:

1、确认工作波长,光纤类型和连接器接口。

2、预期连接损耗和需要扫描的范围。

3、空间分辨率。

故障定位仪大多是手持式仪器,适用于多模和单模光纤系统。利用OTDR (光时域反射仪) 技术,用于对光纤故障的点定位,测试距离大多在20公里以内。仪器直接以数字显示至故障点的距离。适用于:广域网(WAN)、20 km范围的通讯系统、光纤到路边(FTTC)、单模和多模光纤光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军用系统。在单模及多模光缆系统中,要定位带故障的连接头、坏的接续点,故障定位仪是一种优异的工具。故障定位仪操作简单,只需单键操作,可探测多达7个多重事件。

哲理辩证话题-“最遥远的距离”话题作文讲评

沂水一中魏继国编制

【作文题目】

1、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

请以“最遥远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指导】

题目上的“距离”应理解为心灵的距离,应围绕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交流,创设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可以先通过反面列举人与人之间缺少联

系,缺少沟通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局面,之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变这一局面的具体做法,提出自己的美好愿望。

构思举例:

①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莫让冷漠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②不在乎距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心相依、心心相知,哪怕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

③辩证看距离:“远亲不如近邻”,可见距离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哪怕是曾经最亲密的人。然而俗话又说“距离孕育发生美”,适当的距离可以让许多原本平常的事物孕育发生朦胧美。可见,距离并不纯然糟,又非绝对好。只有把握好程度适当的尺寸,我们才可以让距离为我所用,为我所喜。

一、扩展思路

1、时间距离:(1)与历史的距离(2)与未来的距离

2、空间距离:(1)黄金分割(2)天涯变咫尺(3)一米阳光(4)一步之遥

3、心理距离:

(1)拉近心灵的距离(2)和烦恼保持距离(3)与幸福相距咫尺(4)距离远了,爱依然存在(5)缩短距离的途径是行动(6)心灵零距离

(7)享受距离产生的美(8)都是距离惹的祸(9)距离,只差一点点(10)远在天涯,近在咫尺(11)爱让距离如此近(12)雷锋离我们有多远(13)最远的距离,最近的爱(14)感受距离,感受生活(15)天涯海角爱相随(16)距离≠疏远(17)爱,永远没有距离(18)与梦想的距离(19)心理距离折射出人间情感(20)距离可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21)距离的远近决定于人们的亲疏程度(22)距离可以调节人际关系

(23)最远的距离存在于心与心之间(24)人际交往中需要有安全距离

二、名言警句

1、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

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3、远交近攻。——《战国策》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亲虽亲,财帛分。——谚语

6、人有厚薄,水有深浅。——谚语

7、亲戚远来香,邻居高筑墙。——谚语8、不怕千里远,只怕隔层板。——谚语

9、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谚语

10、如果心是近的,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俄谚语

1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 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 ·>水平铜缆链路测试; ·>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 >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 >·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 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 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Microtest QmniScanner FLUKE 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 1、fluke (Fluke Corporation) 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 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

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 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 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 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 FLUCK DSP FLUCK 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 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 测量前将仪器校准; 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 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 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 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 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 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 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 仪器名称数量产地说明 接地摇表 1 进口 万用表 2 国产 水平尺 6 国产 FULKE 1 美国

光纤接头详解

ST、SC、FC、LC光纤接头区别 ST、SC、FC、LC光纤接头区别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 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 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 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 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

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 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常见的几种光纤线 光纤接口大全

光纤的分类 特性 优缺点 详解

光纤的分类特性优缺点详解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传输距离较近,最多几公里。 我只是知道有单模和多模的,单模就是波长在1310NM上,多模就是850NM的,还有就是接口也不同,分LC ,SC ,FC,因本人专业知识有限,其他的是我在网上查找的!请参考!一,光纤的分类些特种光纤如晶体光纤并未列出 光纤是光导纤维(OF:Optical Fiber)的简称。但光通信系统中常常将Opti cal Fibe(光纤)又简化为Fiber,例如:光纤放大器(Fiber Amplifier)或光 纤干线(Fiber Backbone)等等。有人忽略了Fiber虽有纤维的含义,但在光系统 中却是指光纤而言的。因此,有些光产品的说明中,把fiber直译成“纤维”,显然 是不可取的。 光纤实际是指由透明材料作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 料作成的包层所被覆,并将射入纤芯的光信号,经包层界面反射,使光信号在纤芯 中传播前进的媒体。 光纤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功能和性能也有所差异。但对于有 线电视和通信用的光纤,其设计和制造的原则基本相同,诸如:①损耗小;②有一 定带宽且色散小;③接线容易;④易于成统;⑤可靠性高;⑥制造比较简单;⑦价 廉等。 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

光纤基础知识点

1、第一根光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损耗是多少? 答:第一根光纤大约是1950年出现的。传输损耗高达1000dB/km 左右。 2、试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 答: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系统中光发送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光缆,调制过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长途传输后送入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完成信号的传送。中继器就是用于长途传输时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3、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答: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和原材料等优点;但它也有抗拉强度低,连接困难,怕水等缺点。 1.光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何作用? 答:光纤是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组成的。纤芯和包层是为满足导光的要求;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4.简述光纤的导光原理。 答:光纤之所以能够导光就是利用纤芯折射率略高于包层折射率的特点,使落于数值孔径角)内的光线都能收集在光纤中,并在芯包边界以内形成全反射,从而将光线限制在光纤中传播。 7.均匀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50,n 2=1.45,光纤的长度L=10Km 。试求:(1)光纤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数值孔径NA ;(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求裸光纤的NA 和相对折射率差Δ。 解:(1)%3.31.5245.11.5 2n n -n 2 222122 21=?-=?= (2) 0.39 0.03321.521=??=?=n NA (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则相当于包层的折射率n 2=1,则 %1.281.5211.5 2n n -n 2 222122 21=?-=?= 1.12 0.28121.521=??=?=n NA 而 sin 0φ=NA 最大为1,所以说只要光纤端面的入射角在90O 以内,就可以在光纤中形成全反射。 8.已知阶跃型光纤,纤芯折射率n 1=1.50,相对折射率差Δ=0.5%,工作波长λ0=1.31μm ,试求:(1)保证光纤单模传输时,光纤的纤芯半径a 应为多大? (2)若a =5μm ,保证光纤单模传输时,n 2应如何选择? 解:(1)因为是阶跃型光纤,所以归一化截止频率Vc =2.405; ()m m n a a n V μπμπλλπ 34.3231.1%5.0250.1405.222405 .2 405.2220110=???=??<∴

光纤接头说明图(全)

全光纤及光纤连接器图示说明.doc 光纤接头图片.doc 光纤接头说明图.doc ST、SC、FC、LC光纤接头区别 2008-10-13 21:33:01 作者:来源:文字大小:【】【】【】 简介: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 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 ... ST、SC、FC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各有优缺点。 ST、SC连接器接头常用于一般网络。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 MTRJ 型光纤跳线由两个高精度塑胶成型的连接器和光缆组成。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塑胶件,包含推拉式插拔卡紧机构。适用于在电信和数据网络系统中的室内应用。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连接器,也就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也有好多种,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不是经常接触光纤的人可能会误以为GBIC和SFP模块的光纤连接器是同一种,其实不是的。SFP模块接LC光纤连接器,而GBIC接的是SC光纤光纤连接器。下面对网络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① 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② 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③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常用于光纤配线架) ④ 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路由器常用) ⑤ MT-RJ:收发一体的方形光纤连接器,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常见的几种光纤线 光纤接口大全

光纤种类及特点

光纤类型及特点G652光纤纤芯图片 G657光纤纤芯图片

多模光纤纤芯图片 我们常用的光纤有G652B(蓝、橙、绿、棕、灰、白、红、黑)和G657A(蓝、橙、绿、棕、灰、黄、红、紫),两种光纤主要特性的区别是光纤的弯曲半径,G652B 是R30(光纤弯曲半径不可以小于30mm),G657A是R10(光纤弯曲半径不可以小于10mm)

G652光纤的排列顺序 G657光纤的排列顺序 光纤类型知识: ITU—T建议规范分类:G.651、G.652、G.653、G.654、G.655、G.656、G.657 MMF(Multi Mode Fiber多模光纤) - OM1光纤(62.5?125um) - OM2?OM3光纤(G.651光纤)其中:OM2—50?125um;OM3—新一代多模光纤。 SMF(Single Mode Fiber单模光纤) -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G.653(色散位移光纤)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7(耐弯光纤) ◆G.651:长波长多模光纤(ITU-T G.651)50/125μm梯度多模光纤工业标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建立。ITU-T G.651即OM2?OM3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

ITU-T推荐光纤中并没有OM1光纤或多模光(62.5?125),但它们在美国的使用仍非常普遍。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651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 ◆G.652:常规单模光纤(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截止波长最短,既可用于1550NM,又可用于1310NM。其特点在设计和制造时的波长在1310nm附近时的色散为零,1550nm波长时损耗最小,但色散最大。(1310nm窗口的衰减在0.3~0.4dB/km,色散系数在0~3.5ps/nm.km。1550nm窗口的衰减在0.19~ 0.25dB/km,色散系数在15~18ps/nm.km。)主要缺点是在1550波段色散系数较大,不适于2.5Gb/s以上的长距离应用。 G.652A?B是基本的单模光纤,G.652C?D是低水峰单模光纤。 ◆G.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左右的色散降至最低,从而使光损失降至最低。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1550nm下衰耗系数最低(比G.652,G.653,G.655光纤约低15%),因此称为低衰耗光纤, 色散系数与G.652相同, 实际使用最少的一种光纤。主要应用于海底或地面长距离传输,比如400千米无转发器的线路。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Non zero-Dispersion-Shifted Fiber)。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时色散为零,而G.655光纤则具有集中的或正或负的色散,这样就减少了DWDM系统中与相邻波长相互干扰的非线性现象的不良影响。 第一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如PureMetro 光纤具有每千米色散等于或低于5ps?nm 的优点,从而使色散补偿更为简便。 第二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如PureGuide 色散达到每千米10ps?nm左右,使DWDM系统的容量提高了一倍。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一种,对于色散的速度有严格的要求,确保了DWDM系统中更大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性能。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基本知识 光纤模块只有短波(SX)、长波(LX)和超长波(ZX)之分,没有单模多模之分!只有光纤才分单模多模! 短波光纤模块:发光口大,传输距离近 长波和超长波光纤模块:发光口小,传输距离远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大,传输距离近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小,传输距离远 短波模块-单模光纤-短波模块:不可行!因为短波模块的发光口大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部分光信号无法进入光纤 长波模块-多模光纤-长波模块:一般可行,因为长波模块的发光口小于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所有光信号能够进入光纤。但传输距离受多模光纤限制,只有几百米,而且本人见过连通性不稳定甚至连不通的情况! 长波模块-多模光纤-短波模块:不可行!两端波长必须相同! 如果传输距离较远,必须选择长波模块-单模光纤-长波模块! 光纤主要分为两类: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

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光纤使用注意! 光纤跳线两端的光模块的收发波长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光纤的两端必须是相同波长的光模块,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光模块的颜色要一致。 一般的情况下,短波光模块使用多模光纤(橙色的光纤),长波光模块使用单模光纤(黄色光纤),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光纤在使用中不要过度弯曲和绕环,这样会增加光在传输过程的衰减。光纤跳线使用后一定要用保护套将光纤接头保护起来,灰尘和油污会损害光纤的耦合。 单模多模 1. 光纤是如何工作的? 通讯用光纤由外覆塑料保护层的细如毛发的玻璃丝组成。玻璃丝实质上由两部分组成:核心直径为9到62.5μm,外覆直径为125μm的低折射率的玻璃材料。虽然按所用的材料及不同的尺寸而分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的光纤,但这里提到的是最常见的那几种。光在光纤的芯层部分以“全内反射”方式进行传输,也就是指光线进入光纤的一端后,在芯层和包层界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概述 常用光纤测试表有: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万用表、可变光衰减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故障定位仪。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光功率计: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在光纤测量中,光功率计是重负荷常用表,光纤技术人员应该人手一个。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稳定光源:对光系统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结合在一起,可以测量光纤系统的光损耗。对现成的光纤系统,通常也可把系统的发射端机当作稳定光源。如果端机无法工作或没有端机,则需要单独的稳定光源。稳定光源的波长应与系统端机的波长尽可能一致。在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常需要测量端到端损耗,以便确定连接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测量连接器、接续点的损耗以及光纤本体损耗。 光万用表: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有以下两种光万用表:1、由独立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成。 2、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结合为一体的集成测试系统。 在短距离局域网(LAN)中,端点距离在步行或谈话之内,技术人员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经济性组合光万用表,一端使用稳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计。对长途网络系统,技术人员应该在每端装备完整的组合或集成光万用表。 当选择仪表时,温度或许是最严格的标准。Bellcore推荐现场便携式设备应在-18℃(无湿度控制)至50℃(95%湿度) 可变光衰减器: 用于仿真系统损耗,以便测量系统容限、接收机工作范围及线性度。系统容限是实际收到功率与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最小接收功率之差。对高端系统,通常需要定性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其系统性能可靠性通常由误码率

通信各类常用接头介绍

各类常用接头介绍 --广移分公司技术部 (射频篇) 一、馈线接头(连接器) 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 1、DI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 BNC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 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 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 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较长应用于AP、设备modem中的小天线中以及主机内部连线。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 通常是一对连接器:阳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阳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二、转接头(转接器) 用于连接不同类型接头,常用的有双阴头(用于两根馈线的对接等)、直角转接头(用于施工中避免转弯造成馈线损坏)、7/16转接头(用于基放等设备中DIN接头和N型头的对接)。部分图解如下:

光纤基础知识

光纤基础知识 一、定义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 Hockham 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基础知识简介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光线在纤芯传送,当光纤射到纤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会全部反射回来,继续在纤芯内向前传送,而包层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 CORNING)。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缆皮、芳纶丝、缓冲层和光纤。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和62.5μ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常用的是9/125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俗称包层,包层使得光线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即涂覆层,用来保护包层。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

光纤测试仪器OTDR简介和常规曲线分析

测试仪器OTDR简介和常规曲线分析 一、OTDR 英文: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nten 中文:1、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照英文译) 2、背向散射测试仪(按其原理命名) 二、全球主要厂家 美国PK(PhotonKinetics)、日本安立(ANRITSU)、美国激光精密(GN Nettest)、爱立信(Ericsson)、EXFO等 三、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 a、衡量OTDR的性能指标--动态范围 b、动态范围:在满足给定误码的条件下,光端机输入连接器,能接收最大的光功率与最小光功率电平值(接收灵敏度)之差。 c、动态范围越大,所能测试距离越长 四、OTDR的功能 a、测试光纤的长度; b、测试光纤的衰减系数(波长850nm、1310nm、1550nm、1625nm); c、测试光纤的接头损耗; d、测试光纤的衰减均匀性; e、测试光纤可能有的异常情况(如有台阶,曲线异常等); f、测试光纤的回波损耗(ORL); g、测试光纤的背向散射(BKSCTR COEFF);

五、OTDR 的基本原理-瑞利散射、菲涅尔反射 a 、瑞利散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沿途受到直径比光波长还小的散射粒子的散射;瑞利散射具有与短波长的1/λ4 成反比的性质,即:a r =A/λ4 ,式中比例系数A 与玻璃结构、玻璃组成有关 b 、菲涅尔反射:光波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煤质界面会形成反射,其反射能量约占总能量4%; 六、基本原理图 注:LD-半导体激光器,LED-面发光二极管 七、 典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a 、 输入端的Fresnel 反射区(即盲区) b 、 恒定斜率区、 c 、 由局部缺陷、接续或耦合引起的不连续性、 d 、 光纤缺陷、二次反射余波等引起的反射、 DB/DIV M/DIV

光纤线路测试

常用光纤测试表有: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万用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故障定位仪。 光功率计: 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在光纤测量中,光功率计是重负荷常用表,光纤技术人员应该人手一个。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稳定光源: 对光系统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结合在一起,可以测量光纤系统的光损耗。对现成的光纤系统,通常也可把系统的发射端机当作稳定光源。如果端机无法工作或没有端机,则需要单独的稳定光源。稳定光源的波长应与系统端机的波长尽可能一致。在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常需要测量端到端损耗,以便确定连接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测量连接器、接续点的损耗以及光纤本体损耗。 光万用表: 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有以下两种光万用表: 1、由独立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成。 2、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结合为一体的集成测试系统。 在短距离局域网(LAN)中,端点距离在步行或谈话之内,技术人员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经济性组合光万用表,一端使用稳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计。对长途网络系统,技术人员应该在每端装备完整的组合或集成光万用表。 当选择仪表时,温度或许是最严格的标准。现场便携式设备应在-18℃(无湿度控制)至50℃(95%湿度) 光时域反射仪(OTDR)及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 表现为光纤损耗与距离的函数。借助于OTDR,技术人员能够看到整个系统轮廓,识别并测量光纤的跨度、接续点和连接头。在诊断光纤故障的仪表中,OTDR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昂贵的仪表。与光功率计和光万用表的两端测试不同,OTDR仅通过光纤的一端就可测得光纤损耗。OTDR轨迹线给出系统衰减值的位置和大小,如:任何连接器、接续点、光纤异形、或光纤断点的位置及其损耗大小。OTDR可被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敷设前了解光缆的特性(长度和衰减)。 2、得到一段光纤的信号轨迹线波形。 3、在问题增加和连接状况每况愈下时,定位严重故障点。 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是OTDR的一个特殊版本,故障定位仪可以自动发现光纤故障所在,而不需OTDR的复杂操作步骤,其价格也只是OTDR的几分之一。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确定你的系统参数 工作波长(nm)三个主要的传输窗口为850nm,1300nm 及1550nm。 光源种类(LED或激光):在短距离应用中,由于经济实用的原因,大多数低速局域网LAN(<100Mbs)通常使用LED光源。大多数高速系统>100Mbs使用激光光源长距离传输信号。 光纤种类(单模/多模)以及芯/涂覆层直径(um):标准单模光纤(SM)为9/125um,尽管某些其它特殊单模光纤应该仔细辨认。典型的多模光纤(MM)包括50/125、62.5/125、100/140 和200/230 um。 连接器种类:国内常见的连接器包括:FC-PC,FC-APC,SC-PC,SC-APC,ST等。最新的连接器则有:LC,MU,MT-RJ等 可能的最大链路损耗。 损耗估算/系统的容限。

光纤接口连接器的种类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 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SC”表示尾纤接头型号为SC接头,业界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用SC接头,SC接头是工程塑料的,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ODF侧光接口一般用FC接头,FC是金属接头,但ODF不会有高温问题,同时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维护ODF尾纤比光板尾纤要多。其它常见的接头型号为:ST、DIN 、FDDI。 “PC”表示光纤接头截面工艺,PC是最普遍的。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斜度一般看不出来,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还有一种“UPC”的工艺,它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有特殊需求的设备其珐琅盘一般为FC/UPC。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光纤接口 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通常有SC、ST、FC等几种类型,它们由日本NTT公司开发。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接口通常用于10Base-F,S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

光纤的分类与特点

光纤的分类与特点 姓名:吴卉班级:国际学院09级08班学号:09212965 光纤的简介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在通讯中,光纤指由透明材料作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作成的包层所被覆,并将射入纤芯的光信号,经包层界面反射,使光信号在纤芯中传播前进的媒体。 利用光导纤维进行的通信叫光纤通信。一对金属电话线至多只能同时传送一千多路电话,而根据理论计算,一对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可以同时通一百亿路电话!铺设1000公里的同轴电缆大约需要500吨铜,改用光纤通信只需几公斤石英就可以了。沙石中就含有石英,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另外,利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胃、食道、十二指肠等的疾病。光导纤维胃镜是由上千根玻璃纤维组成的软管,它有输送光线、传导图像的本领,又有柔软、灵活,可以任意弯曲等优点,可以通过食道插入胃里。光导纤维把胃里的图像传出来,医生就可以窥见胃里的情形,然后根据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就在刚刚公布的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有“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凭借在光纤领域的卓著研究而获得此殊荣。 光纤的分类及其特点 光纤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进行分类的。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pm、1.3pm、1.55pm)。 红外光纤主要用于光能传送。例如有:温度计量、热图像传输、激光手术刀医疗、热能加工等等,普及率尚低。 (2)折射率分布:突变型和渐变型光纤。 突变型: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光纤基础知识简介

光纤简介 一、光纤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臵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臵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1.31μm和1.55μ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μm的损耗为2.5dB/km,1.31μm的损耗为0.35dB/km,1.55μ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 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μm、1.3μm、1.55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DAISI 光纤端面3D测试仪操作手册

DAISI v5.8
Digital Automated Interferometer for Surface Inspection
Automated production interferometer for the measurement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Fiber-optic connectors
DATA-PIXEL SAS 11 Route de la Salle 74960 Cran-Gevrier - France Tel : +33 (0) 4 50 67 39 80 Fax : +33 (0) 4 50 67 39 53 Email : info@https://www.doczj.com/doc/f47717830.html, Web: https://www.doczj.com/doc/f47717830.html,
1

HARDWARE SAFE TRANSPORT PROCEDURE ............................................................ 4
PROCEDURE FOR LOCKING THE STAGE PRIOR TO SHIPPING: ................................................................................. 4 PROCEDURE FOR UN-LOCKING THE STAGE AFTER SHIPPING: ............................................................................... 5
INTRODUCTION.................................................................................................................... 6 CE AND FCC COMPLIANCE STATEMENTS .................................................................. 7
DISCLAIMER ........................................................................................................................................................ 8
COMPUTER REQUIREMENTS........................................................................................... 9 SOFTWARE INSTALLATION ........................................................................................... 10
1) 2) 3) 4) CAMERA DRIVERS INSTALLATION ............................................................................................................ 10 DAISI SOFTWARE INSTALLATION............................................................................................................ 10 HARDLOCK DRIVERS INSTALLATION ........................................................................................................ 10 LAST STEPS .............................................................................................................................................. 10
HARDWARE INSTALLATION .......................................................................................... 11
DEFINITIONS AND VOCABULARY ....................................................................................................................... 11 Apex Offset: ................................................................................................................................................. 11 DAISI system, DAISI interferometer, Hardware: ........................................................................................ 11 DAISI software: ........................................................................................................................................... 11 Flange, Ferrule holder, Connector holder, Connector adaptor, Clutch:.................................................... 11 Interferometer: ............................................................................................................................................ 11 Key adaptor, Key orientator, Connector adaptor: ...................................................................................... 11 Radius of polishing:..................................................................................................................................... 11 Undercut, Fiber height:............................................................................................................................... 11
INTERFEROMETRY BASICS............................................................................................ 13
WHAT IS INTERFEROMETRY ? ........................................................................................................................... 14 PRINCIPLE ......................................................................................................................................................... 14 APEX AND APEX OFFSET................................................................................................................................... 16 PHASE SHIFTING TECHNIQUE ............................................................................................................................ 17 AUTOMATIC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 18 Calculation of the Radius of Polishing (Radius) ......................................................................................... 19 Calculation of the Apex Offset (Apex-Offset) .............................................................................................. 19 Calculation of the Height of the Fibre (Height or Undercut)...................................................................... 19 2D and 3D Representations, Scales and Color Codes ................................................................................ 20
OVERVIEW OF THE SOFTWARE INTERFACE........................................................... 21
MEASUREMENT RESULTS WINDOW .................................................................................................................. 24 POP-UP MENU................................................................................................................................................... 26 GENERAL SETTINGS .......................................................................................................................................... 31 INTERFEROMETRY SETTINGS............................................................................................................................. 34 AUTOMATION SETTINGS ................................................................................................................................... 37 VIDEO SETTINGS ............................................................................................................................................... 38 SELECT EXCEL WORKSHEET ............................................................................................................................. 38 NEW EXCEL WORKBOOK .................................................................................................................................. 39 NEW EXCEL WORKSHEET ................................................................................................................................. 39 MEASUREMENT EXAMPLES ............................................................................................................................... 40 FRONT PANEL ................................................................................................................................................... 43 REAR PANEL ..................................................................................................................................................... 43 CONNECTOR ADAPTORS.................................................................................................................................... 45 CHANGING CLUTCHES ....................................................................................................................................... 46
QUICK START ...................................................................................................................... 47
CALIBRATION OF THE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 48 DATA-PIXEL SAS 11 Route de la Salle 74960 Cran-Gevrier - France Tel : +33 (0) 4 50 67 39 80 Fax : +33 (0) 4 50 67 39 53 Email : info@https://www.doczj.com/doc/f47717830.html, Web: https://www.doczj.com/doc/f47717830.html,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