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论文(共3篇)

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论文(共3篇)

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论文(共3篇)第一篇: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一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将就德育教学的创新和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一、德育教学的创新

德育教学的创新,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下手。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太过抽象和理论化,在实践中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创新:

1.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之一。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育学生,或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

2.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创新德育教育的关键。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涉及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文艺

作品或是音乐曲目等,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道德知识和经验。

3. 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媒介和教具。对于德

育教育的创新,我们需要尝试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技术。例如,

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采用在线教育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使德育教育更加便捷和实际。

二、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在探

索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 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时,不能一味食用“教条化”的方式。

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倾向于感性思

维的学生,应该采用情感化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到

道德的内涵和情感;对于倾向于理性思维的学生,则应该采用逻辑

性更强的教育方式。

2. 引导学生“做好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念。德育教育应该

注重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人

生目标和价值,从而做好自己。

3.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学生的道德素养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教育,也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来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评估。这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能够激发其良好的品德和作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的创新和实践探索,需要注重方法的创新和应用,以及实践的实际经验和探索。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让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实效性。同时,通过探索实践,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迈进成功之路。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通用10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通用1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1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 关键词: 德育论文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德育教育,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以身示范,以情激情 教师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产生的移情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散发出来的师韵,无疑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一点在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并且在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我作为教师的德育功能。 要使学生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尽管我们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的因素是多层面、全方位的。然而,教师是小学生崇拜的人物,儿童又惯于模仿。有数据统计有29%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教师”。因此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个人的范例能对学生产生悄悄的、微妙的、强有力的影响并

具有旷日持久的魅力。 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教师的仪表和言行、课堂上的板书设计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朴素大方的穿着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不需要太浓妆艳抹和衣着怪异超前的打扮,因为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地追求时髦,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课上得有声有色的,学生不仅学习愉快,还会在心里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待教学的责任,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二、创设和谐课堂,促进积极心理形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施五育的载体,德智体美等几育的实施都要通过课堂来完成,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德育的实施,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偏颇的。课堂实施德育的内容是宽泛的,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包括情感态度、兴趣爱好、数学思想、行为习惯等,在课堂上、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教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会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总之课堂上我们都能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度过快乐的40分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时适度地采用评价制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采用鼓励性语言能让学生更大胆、更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多一点的欣赏和表扬,少给学生束缚和要求,使学生在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上找到自信,收获成功,体验快乐!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3篇)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3篇)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通用3篇)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篇1 一、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开学初,我校建立了校、班二级管理机制,明确管理的职责。由校长牵头,主抓德育的思品教师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从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我校德育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德育计划,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职责、计划、总结等也都全面、规范。 二、抓队伍,提高德育素质 1、学德育理论,提高思想素质。 首先,我们从学习抓起,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体教职工理论水平。学期初,我们开展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让老师们交流自己工作中的优秀经验。 2、做“最美园丁”,树立师表形象。 结合实际,我校要求教师要在校园中做最美园丁,即心灵美,热爱学生;仪表美,文雅庄重;语言美,言传身教;行为美,为人师表。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写

出了心得体会,在最后的总结会上,全体教师都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努力做到学生心目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美好园丁。 三、抓常规,提高工作实效 1、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这项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更是把此项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制定了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对班级的管理实行周评比、月公示、学期总评的办法。考评项目包括:学生精神风貌、班级纪律、班级卫生、班级物品管理、班主任工作及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问卷调查等内容。 如何落实好制度和细则才是加强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我校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每天做到: 1、“三查”,即早晨、中午、离校。 2、“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即随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联合检查; 3、“学生跟踪检查”,即每个课间都有值日学生进行常规检查。由于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我校还狠抓了新《守则》、《规范》的养成教育,做到制度上墙,学生人人烂熟于心。积极开展“读背学做比”五字系列,让新守则规范走入学生心田。有的班级还以“学新规范,除旧习惯”开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一): 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 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

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 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的培养和塑造过程。 (二)道德教育的理论缺乏创新,指导实践的功能弱化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重视整体性,只重国家和团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团体利益,使得个人利益完全受到轻视。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和需要,灌输服从、集中等思想,而不顾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不关心个人的私利。这种道德教育只重视它的社会功能,忽视或无视道德教育的个人享用性,从而影响了道德教育功能的实际发挥。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3篇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3篇 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建湖县恒济镇中心幼儿园 XXX 德育教育不言而喻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使其逐步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他们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幼儿园的这—时期对幼儿施以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并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应时时处处注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下面我就以前工作中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拙见,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一、以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培养习惯。 1、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照本班幼儿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结合我班具体情况实践。 3、学习有关文章、理论,对照实践,寻找差距,不断做好本职工作,抓好思品工作。 三、我班教师紧密配合,分析班级情况,作到目标明确。 1、一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2、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足,不会同情、体谅、帮助关心他人。 3、不爱惜劳动成果,吃饭掉饭粒,图书随意撕等不尊重成人的劳动。 4、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做事不认真,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5、文明行为习惯缺乏,没礼貌,不谦让。

针对上述情况我主要进行如下教育: 第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具体为: (1)班级每天进行晨谈,根据周计划切实际地开展,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 (2)有重点围绕季节、时事展开、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了解初浅的德育知识。 (3)开展系列活动,介绍先进人物(如:雷锋),引导幼儿学好样,做个守纪律、好行为的孩子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同化。 (5)有效发挥德育氛围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第二、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而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课间活动: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先学会的幼儿帮助不会的幼儿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 进餐: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小勺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 午睡:教育幼儿睡前自己脱下衣服并叠整齐,能独立上床迅速入睡。 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论文(共3篇)

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论文(共3篇)第一篇: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一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将就德育教学的创新和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一、德育教学的创新 德育教学的创新,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下手。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太过抽象和理论化,在实践中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创新: 1.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之一。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育学生,或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 2.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创新德育教育的关键。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涉及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文艺

作品或是音乐曲目等,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道德知识和经验。 3. 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媒介和教具。对于德 育教育的创新,我们需要尝试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技术。例如, 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采用在线教育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使德育教育更加便捷和实际。 二、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在探 索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 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时,不能一味食用“教条化”的方式。 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倾向于感性思 维的学生,应该采用情感化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到 道德的内涵和情感;对于倾向于理性思维的学生,则应该采用逻辑 性更强的教育方式。 2. 引导学生“做好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念。德育教育应该 注重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人 生目标和价值,从而做好自己。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德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成 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会受到一些不良观念的影响,这给我国 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教师就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 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接触到正确健康的道德知识。在当前阶段,我国小 学德育教师已经关注了德育工作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就结合新时期小学 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创新 引言 形成教育合力可以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发挥各方作用,使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知识,对自己未来成长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然,这需要教师发挥指导和带头作用。当良好的德育教育体系得以形成后,学 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自然会获得提升,我国整体思想道德教育效率也会得到长足的 发展。 一、新时代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也开始将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但由于受到多种观念 的影响,小学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德育的认知受限。作为德育工作的引导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和 思想认识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当前阶段,一些小学教师的教育理 念仍然受到旧思想的限制,仅仅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 思想道德建设或者思想道德建设和建设于形式,教师认为,思想道德建设应当放

到学科教学之后,这影响了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导致我国小学德育工作 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其次,德育模式单一化,不够系统。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部分学校和教师 已经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内 容与形式不完善的问题,德育工作模式缺乏创新,教师仅仅通过理论知识讲解的 方式开展的与工作,这些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但是,教师却 很少根据新时期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德育模式单一化且不够系统,导致德育资源浪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认为德育没有明显的作用,无法 全身心的投入德育知识的学习中,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情感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科知识 还是思想道德教育都必须融入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引导下,可以达到比较满意 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推动情感与道德教育的有效 融合,小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摆脱传统不良教育模式的影响,提高学生参与 社会公共事业的热情,在学习中能做到地球之在生活中能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好少年的标准。在主题班会课上,教师可以以当前社 会热点问题为契机,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社会的正面影响。除此 之外,教师也要构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课后可以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 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或最近喜欢看的影视作品,从这些内容中挖掘德育因子,丰富 德育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 (二)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想认知引导下,教师就应当让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在这一时期,要想 让学生对思想道德有更高水平的认识,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美好的人格特征,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 引导。例如,在思想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一 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进行德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强制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容易对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学校应当适当的采取一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育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 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德育考核。如果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不但会被扣除一定的德育分数,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和量化制度的应用,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学生功利主义的滋生。 三、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以管为前提,提高对管的正确认识 在管的进行过程中,不应当过分的利用其强制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也不应过多的干涉。在传统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都想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但是,一些信息涉及到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因此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善用规章值得的作用,尽量减少强制性管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以育为中心,充分发挥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严厉刻板的。这样是难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往的。因此,班主任应当改变形象,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

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范文(通用3篇)

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范文(通用3篇) 一、全面发展,德育为首。 学校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一个人是否成人更为重要。面对复杂 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德育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班会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结合学校为帮助贫困生而开展的献爱 心捐款活动,我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谈感受,让同学们知道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同学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特别是一向调皮 捣蛋,又比较自私的董成杰一下子把一星期的零用钱都捐了出来,同学们 被他的行为感动了。 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平时我 更是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使许多同学改掉了自私的缺点,形成了 团结互助的班风。 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 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队日课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我每天到校后都要对 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针对 上下楼梯易出现事故这一情况,我每天派学生值勤,监督、提醒违纪学生,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特别针对我班放学 回家乘车的情况(几个学生合租一辆面包车,没有家长监督),经常教育 这些学生乘车需要注意的问题,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 在萌芽状态中,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管理,促进学习。 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只有学好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 的保证。 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从开学之初,我就 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 同时我还利用一切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奋发向上,如在本学期的“冬 季三项”比赛中,报名时竟只有一位同学会跳“双飞”,同学们有些气馁。我就鼓励同学们针对弱项刻苦锻炼,经过参赛选手的努力,我班最终取得 了年级组的第二名。 事后,结合学过的《说勤奋》一课的内容,再一次用生动的事例教育 学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班队活动,自谋自划。 为了进一步锻炼班队干部的工作能力、丰富队员们的校园生活,本学 期我把手中的权利还给学生。 结合每月队活动计划,有教师制定活动主题,队干部负责筹划,队员 们进行节目排练和表演。虽然,在大人眼里,他们的节目是那样“不上台面”,但学生却老是盼望着星期一班队课的到来。 在这里,他们体会到的是学习的欢乐、集体的友爱。每次活动,我都 尽量请不同的班队干部主持,从开始的只会报报节目的名单,到会写写简 单的串词,从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到。 五、搞好卫生,关心健康。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5篇)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5篇) 浅谈小学教育德育工作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现代小学德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计划的制定、 组织实施、质量检控、总结创新等四个基本环节。其中每个环节的构成又 是多元性、多层次性的。要重视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艺术性。加强小学德 育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德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论文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系统工程计划实施检控总结创新 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 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基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 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一、计划的制定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在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预 定的德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划步骤。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管理 和实施过程,因此,一个详尽、周密而具体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德育工作 有序地进行。制定德育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向和总的趋势。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确定实施步骤,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3,确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针对德育的固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此外,计划阶段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经验不足和体力不强等特点,注意德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二、组织实施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立健全小学德育管理网络和统一的指挥系统。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员工、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力量和实践力量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消失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乐观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同学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简单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扬唯一的价值观,向同学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老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进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同学闻所未闻,就是老师也颇感生疏。受老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老师并不能够完全关心同学顺当解决全部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原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老师也需要仔细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老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肯定正确。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代替同学作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唯恐过于简洁了。对老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同学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在道德进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同学必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推断、自我选择、自我掌握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力量。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同学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意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意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制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召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剧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进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育道德主体供应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育“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育“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冲突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进展与社会进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行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制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熟悉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进展。主体是社会历史进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究竟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进展。培育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家立命、成熟进展的必定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制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篇一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德育材料,注意德育工作的全面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1)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2)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3)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4)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 (1)要更新育人观念,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德育论文1000字范文(通用4篇)

德育论文1000字范文(通用4篇) 【篇一】1000字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德育、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指在教育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 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 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 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 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 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 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 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 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 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 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 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 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 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 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 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关于教育应该怎样创新的论文

关于教育应该怎样创新的论文 教育创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新时代的抉择,教育创新还是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教育创新的论文篇1 浅析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 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

德育教育案例论文3300字-德育教育案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德育教育案例论文3300字_德育教育案例毕 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德育教育案例论文怎么写?在当下的生活中应该也是有很多人都需要撰写相关的论文吧,不管是毕业还是评定职称,论文写作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论文分类为德育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德育教育案例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德育教育案例论文3300字(一):以案例推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针对温州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开展德育教育,以案例推动医学本科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初步总结了改革方案的实施成果。 关键词:案例;本科生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044-02 当代社会是个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各种思潮交叉,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仅仅依靠思政课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需要发挥多种学科互补优势,多课程、多方位育人。德是先导,德决定学生的价值。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高校以育人为根本,要将育德与育才贯穿于高校全部工作的始终,坚持育德与育才相统一,决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只重育才而轻育德。德育智育应共同协调发展,智育服务于德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是德育与智育之间的主旋律。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深入到日常教学中。根据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细化隐性思政,强化显性思政,构建全课程、多方位育人格局。专业课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与其他所有课程隐性育人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篇报告旨在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通过对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 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现状分析 (一)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德育课程不仅关 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学校德 育课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责任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 1. 德育课程的设置不够系统化。目前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较为零散,缺乏统一 的课程体系。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品 德的培养。 2.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时,仍然采用传统 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产生了厌倦感。 3. 德育教师的培养问题。由于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德育教师的 培养上投入不足,导致缺乏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化的问题 由于学校德育课程设置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学生无法在课程中全面了解德育相关知识,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兴趣下降,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 学校对于德育教师的培养投入不足,导致缺乏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 1. 设立统一的德育课程标准和目标,明确每个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相关品质和能力。 2. 确定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 加强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创新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教育平台等,增加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大对德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 建立德育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德育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3. 鼓励德育教师参与学科交流和教学研究,提升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五、结论 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学校德育课程

论文: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创新

80701 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第二,学校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走出自己曾经的自我小世界,进而来接触外界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下茁壮成长。第三,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处于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获得自己预期的成就。最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找准定位这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有力的接班人。 二、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问题 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

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

初中德育创新和突破论文

初中德育的创新和突破 知识经济把教育从社会的边沿推进到社会的核心地位,这是教育发展的良机,同时也是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因为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创新人才,面对这一全新的人才要求,我们的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反思和调整。我们谈创新教育,德育也不例外,德育工作需要创新和突破。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唱老调、走老路是不行的,只有顺应形势,锐意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拓展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以及当前实际情况,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除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校纪国法教育等以外,我们还增加了以下10方面的教育内容,力求使教育内容序列化、课程化。 1.创新意识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积极倡导让学生自主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 2.市场意识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种机会观念,使他们尽早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和树立竞争、风险、高效的意识。 3.热爱大自然教育

主要教育学生要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保护周围环境卫生,爱护身边一草一木,能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奥妙,具有崇敬美好,崇高事物的心灵;知道净化地球、绿化环境和美化自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珍爱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自觉掌握多方面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注意人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不吸烟、不赌博、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影视和书刊,远离毒品,反对邪教,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健康心理教育 主要教育学生能正确分辨真善美、假恶丑;正确看待成败和得失,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缺点,不忌妒他人的进步,胜不骄败不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耐心;重友谊,讲信用,但不讲江湖义气,经常反躬自问,注意调节心理平衡。 6.公民意识教育 主要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肯学习钻研,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与人和善,求同存异;加强个体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7.人口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国民素质尚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尚低。了解国家的人口政策,拥护计划生育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