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持式辐射仪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手持式辐射仪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手持式辐射仪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手持式辐射仪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0前言

传统的辐射仪[1]体积、重量较大,不利于手持式测量,为此需要设计手持式小体积辐射仪,而减小辐射仪体积的关键是减小高压直流稳压电源[2]的体积与功耗。目前常见的辐射仪高压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升压变压器体积都较大,重量较重,功耗高,而且大多是需要厂家专门定制,不利于批量生产。本文采用目前液晶

电视机中广泛使用的EFD14型表面安装升压变压器(21mm×14.8mm×5.5mm),有效降低了辐射仪的体积和重量。

1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为GDB35型光电倍增管供电的高压电源。

如图为高压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框图,主要由方波发生器、驱动电路、倍压整流、滤波电路、串联调整电路和取样放大电路组成。

1.1驱动电路[3]

在高压电源的设计中驱动电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常用的变压器初级线圈驱动电路主要有桥式驱动[]、推挽式驱动和单管甲类驱动,电路如图、图3和图所示。

手持式辐射仪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曾国强,葛良全,赖万昌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研制了适合于手持式辐射仪的小体积低功耗高压直流电源。该高压电源采用了TL431电压基准源进行高压的线性串联调整,实现了高压的稳定。采用多个变压器串联倍压的方式提高了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并使用共模电感结合LC、RC滤波有效降低了输出电压的纹波。分析了3种变压器驱动电路与高压电源设计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效、简易、体积小巧的高压直流电源。

关键词:线性稳压;TL431;高压直流电源;桥式驱动;倍压整流;

中图分类号:TN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390(2008)06-0046-04

ZENG Guo-qiang,GE L iang-quan,LAI Wan-chang

(Chengdu University o f T echnolo gy,Chengdu610059,China)

Abstract:The compact,lo w po wer high v oltag e po wer supply suitable for handled radiometer w as desig ned.T his hig h voltage po wer used the voltage reference T L431to make serial volt-age regulato r and stabilize the high vo ltag https://www.doczj.com/doc/f411173206.html,ed several serial transfo rmers to double v oltage and enhance the loading ability,and used the commo n inductance combined w ith the LC o r RC filter to decrease the ripple o f the output voltage v alidly.Three kinds o f drivers and key techniques are to be analyzed and achieved the hig h efficiency,simple and co mpact hig h v oltage pow er supply.

Key wor ds:linear voltage reg ulator,TL431,high vo ltage DC pow er supply,bridge driv er, double voltage and rectified

Design of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used in handheld radiomet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5

)

6

-2

142

4

407401

4

--

在图2桥式驱动电路中,A 、B 是两路相位相反、幅度相同的方波信号,在A 为高电平、B 为低电平时,

Q2、Q3导通,Q1、Q4截至,变压器T 1的初级线圈电流

方向从左至右;反之,Q2、Q3截止,Q1、Q4导通,T 1的初级线圈电流方向从右至左。因此采用桥式驱动电路的升压比是推挽式驱动电路和单管驱动电路的两倍。由于本文采用的变压器其初级线圈匝数较少,电感量仅为20μH ,因此必须使用较高频率信号进行驱动。经实验,频率为70kHz 的信号时变压器的转换效率最高。在70kHz 开关信号作用下,由于三极管Q1~Q4的导通时间大约3μs ,截至时间大约为5μs ,随着驱动电

流的增大,截止时间将更大,因此驱动信号频率越高,开关损耗将越大,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共态导通现象,也就是当A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B 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期间,Q1、Q4由截止变为导通,而Q2、Q3由

导通变为截止,在某段时间内Q1~Q4都为导通状态,电源对地短路,将消耗掉大量的电能。因此需要增加死区时间控制电路,这样就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桥式驱动电路对于本文采用的小体积变压器不实用,但

可以使用在那些驱动开关信号频率较低的大体积变压器上。在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中CT1是LC 谐振电容,当不使用CT 1时,如果开关信号频率为70kHz ,则初级线圈的等效阻抗实测大约为60Ω,Q1的通态电阻一般都大于几百欧姆,而Q1、T 1串联,则T1上的电压幅度将会很低,T 1的次级上也就无法得到较高的电压。因此常在T1上并联一个电容,尽量使L C 谐振频率接近Q1的驱动信号频率,越接近LC 谐振频率,则

T1上得到的电压幅度越高,Q1上的损耗将越小。

综上所述,结合本文使用的贴片小体积变压器,最终选择单管甲类驱动方式。

1.2倍压整流与滤波电路

图3

推挽式驱动电路图4

单管甲类驱动电路

图5倍压整流与滤波电路

R1

47--

图5为高压电源的倍压整流与滤波电路。关键的技术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带负载能力即电流输出能力,如何提高输出高压值,如何降低输出纹波。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出电流能力,变压器的等效输出阻抗越小越好,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变压器的等效输出阻抗Z=ω×L+Z0,式中ω即为初级线圈耦合的信号频率,L为次级线圈的电感量,Z0为线圈的直流阻抗。为使Z越小,则ω与Z0要越小越好,也就是初级驱动信号频率越小越好,线圈使用尽量粗的导线绕制。降低倍压电路的输出阻抗Z=n×1/(ωC),即驱动信号频率与倍压电容的容值越大越好,在固定驱动信号频率情况下,只能尽量增大倍压电容的容值,减小倍压级数n。为了提高升压比,而又不减小电流输出能力,本文采用了两个变压器串联升压的方式,用来提高初级线圈的等效阻抗,减小了开关管Q1上的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另外减小倍压电路的级数,提高电流输出能力。

为了降低输出高压的纹波[5],又不影响带负载能力,本文采用π型LC滤波加RC滤波的组合方式,其中E1为共模扼流圈用以遏制共模信号对系统地线的干扰。采用RC或者LC滤波时,为了降低上限截止频率,则RC或LC的乘积要很大才行,由于高压电容通常都很小,因此只能增加R或L的值,增加R的值,将会降低电流输出能力,在需要大电流输出,或者有低功耗要求时,RC滤波就无能为力了.

1.3串联调整与取样放大电路

在图4的单管甲类驱动电路中,为了实现输出电压的可调,可以通过改变Q1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和改变供电电源电压实现。由于改变占空比需要使用类似于T L494的脉宽调制芯片,该类芯片的功耗较高,所需工作电源电压也较高,而且调节范围非线性,纹波较大,因此本文采用线性串联调整电路形式,通过线性调整驱动电路的供电电源电压而改变输出高压的值。

图6线性串联调整稳压电路

光电倍增管自身需要的分压电阻R9~R17,R9为阴极与第一倍增级电阻,取为2MΩ,其余倍增级都取为1MΩ。出于降低功率损耗的原因,本文没有额外增加取样电阻,而是直接取自最后一个倍增级,对于GDB-235而言即为第八倍增级,同时使用单电源运算放大器OPA340作为直流反相与降压。注意U3必须使用单电源运放,譬如TLC272、LM358、OPA340等。由于采用反相方式,实际上运放工作于电流-电压模式,因此运放的同相端与反相端的电位都为0V,不存在被共模电压损坏的问题,在图6中C点处的负压由R18进行电流取样,通过R7+R8进行电流-电压转换变换为电压信号后接到TL431的电压参考端即3脚。V c/R18= V(R+R),由于T L3的电压参考端3脚电压始终为5V,因此V=5V,且R=MΩ,又根据V V=R

R(R R+(R+R6)=;最后V=×5V×MΩ(R7+R8),本文设计的高压调整范围为-100~-1000V,因此R

7

取为500kΩ的可调电位器,R

8

为51kΩ。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电路的要求改变R7、R8的值以符合电路要求。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假设输出高压的绝对值变大,则C点电压绝对值变大,经过OPA340进行电流电压变换后,d点处的电压大于2.5V,由于TL431为并联分流调整型稳压电路,从T L431的1点流到2点的电流增加,因此流过Q2的基极电流减小,导致Q3的基极电流减小,Q3的集电极电流减小,因此VCC降低,也就是驱动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VCC降低,因此输出的高压的绝对值变小,形成负反馈,最终保持电压的稳定。当需要输出正高压时,交换倍压电路输出级的地线与高压线的连接,去除O,改变分压电阻R,其余保持不变即可。需要注意的是,TL3的电压参考端最小输入电流为μ,因此流过取样电阻R +

d /

78

41

2.

d 2.

18

2

c

/

o17

//

18/17//189..11/10o10 2.2/

P07

18

41

4A17

48 --

R

18

的电流应大于10×4μA。

1.4方波发生器

由于本文需要的驱动信号频率为70kHz,因此很多的方波振荡器都可用,譬如可以采用RC加反相门组成的电路,也可以采用555振荡器电路。由于采用第一种方法的功耗较大,一般都要大于50mW,因此本文采用由555振荡器构成70kHz的方波信号源,其功耗小于10mW。在要求频率非常稳定的场合也可以使用晶振加分频器组成的电路,或者在如上两种电路中使用精密电阻和聚氟电容(低温度系数、高精度)使输出频率更稳定。

2设计原则总结

(1)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应尽量多,次级线圈的导线尽量加粗,可降低驱动信号的频率,提高驱动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流输出能力。变压器必须加屏蔽的接地金属外壳,避免变压器的电磁辐射干扰。

(2)辐射仪的信号线以及模拟信号电路部分应尽量增加屏蔽措施,避免变压器电磁辐射的干扰。譬如使用屏蔽线进行信号传输,将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封装在密闭的屏蔽接地外壳内等措施。

(3)取样电阻尽量使用温度系数小的精密电阻,在无法获得大阻值、小温度系数电阻时,可以考虑用小电阻串联。而且尽可能地将取样电阻用热缩管包裹,进一步减小温度的影响。

(4)当使用了多级倍压电路后,电路的输出负载能力下降时,可以考虑减小倍压级数,而使用本文中两个变压器串联倍压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输出负载能力,而又不损失升压能力。

(5)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市售的共模电感组成的LC滤波,替换传统的RC滤波,可提高电路的输出负载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纹波。

(6)倍压整流电容与输出电容尽量使用大容量的电容,以提高输出负载能力。在无法达到要求时,可以采用音频功放电路中的电子滤波器,可大大提高等效滤波电容的容值,提高滤波效果。

(7)使用T L1431替换T L431以获得更低温度系数的电压漂移。

(8)在布线时,注意高压线与地线保持足够的距离,尽量采用绝缘性能好的电路板,如环氧玻璃板,并且在安装结束后,清洁电路板,使用绝缘硅胶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当环境中湿度增加时导致的漏电。

3性能指标[6]

本文高压电源实测性能指标如下:

供电电压为单路+5V;输出电压-100~-1000V连续可调;输出极性:负(如需输出正高压,参见文中的设计);输出电流0~200μA(1kV);长期电压稳定性:8h 漂移≤0.1%;平均温度系数≤0.015%/℃;内阻≤500Ω;纹波电压≤10mV;额定功耗≤350mW。

参考文献

[1]葛良全.原位X辐射取样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选冶过程中的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7.

[2]赵修良.核探测器智能直流高压电源的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997,(7).

[3]沈忠亭.大功率晶体管最优驱动电路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2).

[4]基于IR2113的静电高压电源电路的设计[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

[5]石峰.直流高压电源纹波的实验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 (1):13.

[6]刘开绪.高压直流电源输出参数的测量[J].电子测试.2007,(Z1):20.

作者简介:

曾国强(1980-),福建福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仪器及测量方面的研究。Em ail:zgq@https://www.doczj.com/doc/f411173206.html,

葛良全(1962-),安徽潜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放射性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

赖万昌(1963-),广西合浦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放射性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8-03-12

(杨长江编发)

图770kHz555振荡电路

49

--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2、设计直流稳压电路,要求输入电压:220V市电,50Hz,用单变压器设计并制作能够输出一组固定+15V输出直流电压和一组+1.2V~+12V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两组输出电流分别I O≥500mA。 3、了解掌握Proteu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1、实验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下: 图2-1 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变换 其中: 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n,式中n是变压器的效率。 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波纹成分,输出波纹较小的直流电压U1。 4)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稍有变化,会引起其电流有较大变化这一特点,通过调节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整流电路 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2-2所示。在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2导通,D3、D4截止;u2的负半周内,D3、D4导通,D1、D2截止。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L,且方向是一致的。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2-3所示。 t

通信直流电源输入防浪涌电路

通信直流电源输入防浪涌电路 一、过压浪涌测试方法 对于一些特定环境和用途的电子设备, 其供电电源中经常会有电压浪涌(本文所指浪涌均为过压浪涌),通讯设备过压涌浪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具体参数如下: 为防止这些过压涌浪对后端用电设备的影响,在电源设计过程中必须对电源进行涌浪测试。 相关浪涌测试要求为:用电设备应经受五次过压浪涌,两次过压浪涌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 min。 过压浪涌检测方法:首先用电设备在正常稳态电压下供电, 然后使用电设备输入电压增加到浪涌电压,最后输入电压恢复到正常稳态电压。过压浪涌后,电源及后端设备不应发生任何故障。 二、实际案例 某通信公司采用ACBEL出品的SV48-28-450B电源模块制作的-48V直流转换电源在做2KV浪涌测试时,输入前端电路起火,直接损坏后端的MOSFET。 经过分析,该直流转换电源由于前端防涌浪电路在2KV高电压冲击下,产生大电流冲击,导致电路板起火并损毁后端MOSFET,最直接的原因应是电源前端设计的防涌浪电路失效。 三、电路设计 为了保护用此电源的通讯设备,防止受浪涌电压冲击而损坏,所以对防涌浪电路进行了设计。具体电路图如下:

本电路采用两级防雷电路来进行防雷及浪涌处理,是一种较高等级的直流防雷及浪涌处理电路。现在通信客户输入端需要满足IEC61000规定的输入对大地要满足2KV,4KV浪涌电压,雷击电流5KA,10KA的要求。 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感应雷击或浪涌电压产生时,由于L1会阻挡电压的突变,让前级电路先动作,前级四个MOV(MOV1--4)管,两个放电管(FDG1,2)来泄放大电流,随后,小部分的能量通过后级的L1电感,两个MOV管(MOV5,6)来泄放较小的电流,同时进一步钳位输入端的浪涌电压,以防止损坏后面的器件和电源模块。器件的结电容会影响他们的动作时间,三种器件中,TVS的响应动作时间最快,FDG的次之,MOV的最慢。由于MOV的损坏多数是呈短路状态,为了防止短路时起火,所以要串联保险管,保险管要选择防爆慢熔型,且要满足8/20微秒电流波形的冲击。差模电感L1还可以和后级电容组成EMC差模滤波,对1MHZ以下的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注意此电感一定要是空心线圈,这样通过大电流时不会饱和,太大时其体积也大,L2,L3是两个共模电感,Q1是防反接MOSFET,Q2和R9是防开机时的瞬态冲击电流。此电路在模块前端不仅具有防浪涌功能,而且兼具干扰抑制和防反接功能。 四、更改设计电路后测试效果 通过现场分析,采用我们提供的此电路后,多次实际测试,成功抑制2KV浪涌,保护了后端的器件。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晶闸管TSC的触发电路 1. 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原理和快速过零触发要求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做到电流无冲击。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机理如图一所示,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当电路的谐振次数n为2、3时,其值很大。 式(2)的第三项给出当触发角偏离最佳点时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式(2)中的第二项给出当偏离最佳予充电值时振荡电流的幅值。若使电容器电流ic=C*du/dt=0,则du/dt=0,即晶闸管必须在电源电压的正或负峰值触发导通投切电容器组,电容器预充电到峰值电压。 触发电路的功能是:电流无冲击触发;快速投切,20ms的动作。这个20ms不是得到投切命令到产生动作的时间,而是从停止到再投入动作的时间为20ms。快速反应时,在平衡补偿电路,不能出现不平衡动作,即有的相有电流,有的没有。

1. 两类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同步信号的采集上,有两类晶闸管触发电路。一类为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一类为从晶闸管两端取得同步信号。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电路框图如图二:信息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f411173206.html, 电路中包括同步变压器、同步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脉冲变压器隔离电路等。当得到触发命令后,在投切点产生触发脉冲列,经过脉冲变压器的隔离,推动晶闸管。同步信号处理电路有滤波处理功能,可以是CMOS等的电子电路组成,也可以是单片机、GAL电路等。电路中包括相序错判断功能。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从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优点为在主回路没有送电时,给触发命令,可以测量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幅度和相位,在主回路得电后,给触发命令,可以放心, TSC为正确的投入工作。对于TSC电路中的两只晶闸管+一只二极管的“2+1”电路、两只晶闸管+两只二极管的“2+2”电路、三只晶闸管+三只二极管的“3+3”电路,电容器有二极管预充电, 电容器上一直存在直流电压,晶闸管的交直流电压不变,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触发适合。缺点为电路复杂,对于400V小容量的TSC电路造价高。如果TSC全部采用晶闸管不用二极管,由于晶闸管两端的电压随着电容器放电电压的减少逐渐小,意味着触发点在变动,上述电路不能跟随变化触发点,所以不适应了。信 图二: 电网电压取得同步信号的触发电路 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比较困难,过零触发要求电压高时截止,电压最低低时导通触发。几乎找不出什么元件是这种特性.如稳压管,电压低截止,电压高维持电压不变.不满足要求。 目前,从晶闸管两端取得过零信号的典型触发电路是MOC3083,它的框图如图三:信 图三:MOC3083电路图 MOC3083芯片内部有过零触发判断电路,它是为220V电网电压设计的,芯片的双向可控硅耐压800V,在4、6两端电压低于12V时如果有输入触发电流,内部的双向可控硅就导通。 用在380V电网的TSC电路上要串联几只3083。在2控3的TSC电路应用如图四: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2009-06-18 14:59:21) 标签: 杂谈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一、计题目 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纹波电压峰值▲Vop-p≤5mv; 三、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2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

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图1 方案一稳压部分电路 方案二:经有中间抽头的变压器输出后,整流部分同方案一一样擦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脉动直流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两个电容组成,先用一个较大阻值的点解电容对其进行低频滤波,再用一个较低阻值的瓷电容对其进行高频滤波,从而使得滤波后的电压更平滑,波动更小。滤波后的电路接接稳压电路,稳压部分的电路如图2所示,方案二的稳压部分由调整管,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组成。当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然后与同相输入端的电位进行比较放大,运放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升高);由于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设备工作环境 卖方提供的电源设备安装在室内。设备必须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 (1) 0 -- +45C : 保证设备技术指标。 (2) +45C < t < +55C :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最大相对湿度95% 时:保证设备可靠工作。 铭牌、包装、运输、储存 1.5.1 铭牌 设备应有铭牌,铭牌的字迹必须清楚,并标有下列数据: a. 制造厂名 b. 型号 c. 重量(kg) d. 制造年 e. 其他 1.5.2 包装、运输 设备必须用木板花箱包装,保证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致损伤;必须单台整机包装,具备防水、防潮、防晒等条件,不能散件包装运输到场后组装。产品向上放置为正方向。包装上应注明工程名称、站点名称、收货单位、收货联系人、发货站、制造厂名、产品规格型号等。随同产品应具有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 1.5.3 储存 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时必须正方向放置。

第一章设备技术要求 1.1 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为配合广东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标准化设计要求,做到电力通信设备安装规范化,现对电网建设工程中安装使用的通信设备机柜(屏)做出如下规定: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所有的安装和维护操作均应在机架前面进行。 所供设备机架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当机架或子架提供整体盖板时除外。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下面所列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具有状态显示、异常或超限时具备可闻、可视告警及远程传送的功能。开放接口,便于接入机房监控系统。 印刷电路板要求如下: a. 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 b. 印刷电路板应作防潮处理。 c. 印刷电路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 d. 同一品种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要求: 一、论文提纲 论文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封面(自行设计)、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学校、专业、班级全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 二、论文格式要求 1、[摘要](以摘录或缩编方式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50~300字; 2、[关键词](选用可表达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关键词; 3、[标题]: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1)准确得体,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一般不超出20个字。(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4、[正文]: (1)论文正文篇幅一般在5000-10000字不等,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字太少就不能充分展开论述。(2)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3)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4)图中文字、符号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5)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6)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7)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必排序。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主要有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集(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未说明文章(Z)等。参考文献如为专著,所列项目包括:作者姓名.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如为期刊,所列项目包括:作者姓名.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如为电子文献,所列项目包括: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文献出处或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三、论文撰写内容参考 反映集成电路课程讲授基本内容及相关芯片应用实际,进行实际系统分析及应用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 1、综述类。介绍集成电路的发展及现状,包括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及模 数混合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2、实际应用设计分析类。结合具体芯片进行系统设计分析,包括软件设计仿真; 硬件设计及芯片选型。重点体现集成芯片的功能应用。可选基本应用范围包括但 不限于:模拟集成电路的线性及非线性应用;集成变换器集成应用;集成信号发 生器;集成有源滤波器;集成稳压电源;语音和图像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及

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要点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电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 姓名张晋远学号1533101200119 指导教师李亚峰 学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日期2017 年 4 月20 摘要 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

UAA4002、KJ006触发电路。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6; abstract Thyristor is a kind of switch components, can work under high voltage,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ontrol thyristor conduction, must be between control level to the cathode with appropriate trigger signal (voltage and current), complete the task is to trigger circuit. This topic in view of the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part of the circuit by the trigger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nchronous circuit and other circuit link. There is a blocking phase bridge trigger circuit, the sine wave synchronous trigger circuit, the single crystal trigger circuit, the integrated UAA4002, the KJ006 trigger circuit. This includ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ircuit and the circuit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Keywords: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Pulse; KJ00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背景与意义…………………………………… 1.2 晶闸管的现实应用……………………………………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验报告(模电)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任务 利用7812、7912设计一个输出±12V 、1A 的直流稳压电源; 三、实验要求 1)画出系统电路图,并画出变压器输出、滤波电路输出及稳压输出的电压波形; 2)输入工频220V 交流电的情况下,确定变压器变比; 3)在满载情况下选择滤波电容的大小(取5倍工频半周期); 4)求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5)说明三端稳压器输入、输出端电容的作用及选取的容值。 四、实验原理 1.直流电源的基本组成 变压器:将220V 的电网电压转化成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变换成单一方向的直流脉动电压。 滤波电路:将脉动电压中的文波成分滤掉,使输出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电压保持稳定。 4.2 变压模块 变压器:将220V 的电网电压转化成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4.2 整流桥模块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因此二极管是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管D 1~D 4接成电桥的形式,故有桥式整流电路之称。 由上面的电路图,可以得出输出电压平均值:2)(9.0U U AV o ≈ ,由此可以得V U 152=即可 即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为15V 计算匝数比为 220/15=15 2.器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整流器 流过二极管的的平均电流: I D =1/2 I L 在此实验设计中I L 的大小大约为1A 反向电压的最大值:Urm=2U 2 选择二极管时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路I DF 应大于流过二极

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

摘要 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

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 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UAA4002、KJ004触发电路。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4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1) 2.1 概述 (1) 2.2 系统组成整体结构 (2) 2.3 设计方案 (2) 第3章电路设计 (4) 3.1 UAA4002集成芯片构成的触发器 (4) 3.2 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 (5) 3.3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 (6) 3.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8) 3.5集成KJ004触发电路 (9) 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4)

绪论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为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在电力二极管开始得到应用后不久,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闸管,到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只晶闸管产品,并在1958年达到商业化。由于其开通时刻可以控制,而且各方面性能均明显胜过以前的汞弧整流器,因而立即受到普遍欢迎,从此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其标志就是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有人称之为继晶体管发明和应用之后的又一次电子技术革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晶闸管的地位开始被各种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取代,但是由于其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而且工作可靠,因此在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代高频化、全控型、采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电力电子器件,从而将电力电子技术又带入一个崭新时代。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就是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典型代表。晶闸管的种类较多,有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直流开关晶闸管(即门级可关断晶闸管)、寄生晶闸管(即功率场效应管IGBT)、无控制极晶闸管等。 晶闸管在电力电子技术上有很广泛的应用,整流电路(交流变直流)、逆变电路(直流变交流)、交频电路(交流变交流)、斩波电路(直流变直流),此外,还可用作无触点开关。 又晶闸管是半控型器件,因此在控制极和阴极间的触发信号是必不可少的。而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级触发脉冲,保证在需要是晶闸管立即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广义上讲,触发电路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环节、放大和输出环节。而触发电路的形成又有许多种形式。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是基于螺旋式晶闸管KP50的触发电路。 课程设计的方案 概述要使晶闸管开始导通,必须施加触发脉冲,在晶闸管触发电路中必须有触 发电路,触发电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晶闸管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也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正确设计触发电路是晶闸管电路应用的重要环节。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班级:电子1101 学号: 姓名:刘广强 指导老师:董姣姣 完成日期:2012年6月19

目录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 二、总体设计思路 (3)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3)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3)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5) 4、稳压电路 (7) 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 三、.设计方法简介 (8) 四、软件仿真结果及分析 (10) 五、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一个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U0=9→12v; ②纹波电压:Up-p<5mV; ③稳压系数:S V≤5% (最大的波动不能超过5%) 2、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件,计算确定元件参数,画出实用原理电路图。 3、自拟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表格,提出测试所需仪器及元器件的规格、数量。 4、在实验室MultiSIM8-8330软件上画出电路图,并仿真和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电压表。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直流稳定电源设计

题目:直流稳定电源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罗哲(电子092) 王冬(电子092) 张嘉嵘(通信091)时间:2011年5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设计方案 (3) 三、设计参数及其计算 (4) 四、ewb仿真 (5) 五、设计总结 (6)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 要求: 基本要求: (1)稳压电源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 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C·电压调整率<= 0.2%(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 D·负载调整率<= 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 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2)稳流电源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 可调 B·负载调整率<=1% (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 时的相对变化率) (3)DC-DC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 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0mA B·电压调整率<= 1% (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 C·负载调整率<= 1%(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 D·纹波电压(峰-峰值)<= 100mV (输入电压+9V下,满载) 发挥部分: (1)扩充功能 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B·过热保护 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 (2)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 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 (3)改善DC-DC变换器 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 B·提高输出电压 (4)用数字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240V高压直流说明书

240V高压直流系统 说 明 书

1.1 整流模块说明书 RM24020-Ⅲ系列模块简介 RM24020-Ⅲ系列模块是电源最主要的配置模块,广泛应用于通信行业及电力行业10kV到550kV的变电站电力电源中。 RM24020-Ⅲ系列模块采用风冷的散热方式,在轻载时自冷运行,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型号说明 RM 240 20 -III 产品版本号 额定输出电流20A 额定电压输出240VDC 整流模块 工作原理概述 以RM24020-Ⅲ模块的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 RM240D20-Ⅲ模块原理图 RM24020-Ⅲ模块由三相无源PFC和DC/DC两个功率部分组成。在两功率部分之外还有辅助电源以及输入输出检测保护电路。 前级三相无源PFC电路由输入EMI和三相无源PFC组成,用以实现交流输入的整流滤波和输入电流的校正,使输入电路的功率因素大于0.92,以满足DL/T781-2001中三相谐波标准和GB/T 17794.2.2-2003中相关EMI、EMC标准。

后级的DC/DC变换器由PWM发生器控制前级PFC输出的DC电压、经过高频变压器输出后再整流滤波输出DC电压等电路组成,用以实现将前级整流电压转换成电力操作系统要求的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辅助电源在输入三相无源PFC之后,DC/DC变换器之前,利用三相无源PFC的直流输出,产生控制电路所需的各路电源。输入检测电路实现输入过欠压、缺相等检测。DC/DC的检测保护电路包括输出电压电流的检测,散热器温度的检测等,所有这些信号用以DC/DC的控制和保护。结构及接口 1.模块外观 RM24020-Ⅲ模块的外观如下图所示。 图2 RM24020-Ⅲ模块外观 2.前面板 RM24020-Ⅲ模块前面板如下图所示。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精心整理 TSC 的触发电路 1.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原理和快速过零触发要求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关键技术是必须做到电流无冲击。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的机理如图一所示,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当电路的谐振次数n 为2、3时,其值很大。 式(2)的第三项给出当触发角偏离最佳点时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式(2)中的第二项给出当偏离最佳予充电值时振荡电流的幅值。若使电容器电流ic=C*du/dt=0,则du/dt=0,即晶闸管必须在电源电压的正或负峰值触发导通投切电容器组,电容器预充电到峰值电压。 1. 当得到TSC 电管+高。如果 MOC3083芯片内部有过零触发判断电路,它是为220V 电网电压设计的,芯片的双向可控硅耐压800V ,在4、6两端电压低于12V 时如果有输入触发电流,内部的双向可控硅就导通。 用在380V 电网的TSC 电路上要串联几只3083。在2控3的TSC 电路应用如图四: 图四2控3的TSC 电路 用2对晶闸管开关控制3相电路,电路简单了,控制机理复杂了。这种触发电路随机给触发命令要出现下面的许多麻烦问题。 快速动作时,有触发命令,一对晶闸管导通另一对晶闸管不通电压反而升高了,限于篇幅和重点,本文不分析为什么电压反而高了,只是从测量的2控3电路中看到了确实存在电压升高的现象和危险,这种现象如同倍压整流电路直流电压升高了一样。图五测量不正常工作的两对晶闸管的电压波形。此试验晶闸管存在高压击穿的可能,所以用调压器将电网电压调低。晶闸管导通时两端电压

为零,不导通,晶闸管有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和电网的交流电压。测量C相停止时峰峰值电压为540V,其有效值=,图中C相升高的电压峰值为810V,升高电压约为电网电压有效值的倍数:。推算,400V 电压下工作,晶闸管有可能承受的电压,400V电网的TSC电路多数是采用模块式的晶闸管,模块的耐压不高,常规为1800V,升高的管压降很容易击穿晶闸管元件。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图五不正常的两对晶闸管的电压波形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在晶闸管电压波形过零点,串联的MOC3083由于分压不均匀,使得3083有的导通有的停止。电网电压升高时,原先导通的依然导通,不同的要承受更高的电压,3083有可能击穿。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在初次投切时有一定的冲击。下面是国外着名产品的首次投切的电流波形。 图六:国外公司产品的第一次触发冲击波形 记录C相晶闸管两端电压,A相电流。电流投切冲击很大,使得电网电压都产生了变形。信息来自: * * * * 3. 努力, 源: 切停止后,电容器上有电网峰值电压,晶闸管在电网电压和电容器直流电压的合成下,存在着过零电压,在过零点触发晶闸管是理想状态,应该没有冲击电流。 新触发电路达到了快速20ms动作,两路晶闸管都动作,无电流冲击,晶闸管在停止时的承受电压低,最大为3倍的有效值电压。 用双踪示波器测试波形.一只表笔测量晶闸管两端的电压和另一只测量晶闸管的电流波形,这样,可以看出晶闸管是否在过零点投入,又可以看出投入时的电流冲击。由于使用两个开关控制三相电路,用双踪示波器分别测量两路的电压电流,就可以完整的观察到触发器运行的效果。A探头为电压,B探头为电流。 图十二为:连续投切的A相晶闸管电压和C相电流的动作波形。 横轴为时间200ms/格,纵轴电压500V/格,电流20A/格。可控硅工作时两端的电压零,线路中有电流,停止时可控硅两端有电压,电流为零。在连续动作中,电流没有冲击。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直流稳压电源,满足: (1)当输入电压在220V交流时,输出直流电压为6-9V; (2)输出纹波电压不于5mv (3),稳压系数<=0.01; (4)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5)最大输出电流为:Imax=0.8A 2.要求通过设计学会; (1)如何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调整三极管或集成稳压块;(2)合理选择电路结构,并完成全电路元器件参数设计、绘制电路图;(3)短路保护实现方法 (4)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5)撰写设计报告。 3.设计注意: (1)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调整三极管或集成稳压块等元件只做选择性设计; (2)完成全电路元器件参数设计、绘制出整体电路图; (3)撰写设计报告要符合下列格式并按时上交,逾期将延与下届。 一、书写要求 二、上交时间要求 上交书面及电子稿发至邮箱:

撰写设计报告格式:(仅供参考,不要全部抄龚) 见附录一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姓名 1 绪言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稳压电路也制成了集成器件。由于集成稳压器具有体积小,外接线路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通用性等优点,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应用十分普遍,基本上取代了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种类很多,应根据设备对直流电源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对于大多数电子仪器、设备和电子电路来说,通常是选用串联线性集成稳压器。而在这种类型的器件中,又以三端式稳压器应用最为广泛。 2 设计要求

1.初始条件: (1)集成稳压器选用LM317与LM337或其他芯片,性能参数和引脚排列请查阅集成稳压器手册。 (2)电源变压器为双15V/25W。 (3)其参考电路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1.25V-±15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器参考电路原理图 2.主要性能指标:(1)输出电压Vo:±1.25 - ±12V连续可调。 (2)最大输出电流Iomax=800mA (3)纹波电压ΔVop-p≤5mV (4)稳压系数Sv≥3X10-3 3.设计要求:(1)依据已知设计条件确定电路形式。 (2)计算电源变压器的效率和功率。 (3)选择整流二极管及计算滤波电容 (4)安装调试与测量电路性能,画出实际电路原理图。 (5)按规定的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3 总体设计思路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准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选用LM317与LM337,电源变压器选用双15V/25W。 由于输入电压u1发生波动、负载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U I会随着变化。因此,为了维持输出电压U I稳定不变,还需加一级稳压电路。

通信机房电源及配套设计

一、前期准备及勘察阶段 1.1 前期准备 我们设计院将接下来的通信电源工程设计任务书下发的设计部门,设计部门经过确定后再发到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要详细的琢磨任务书上写明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领会此工程即将要做什么〔是搬迁利旧还是新建电源设备等等〕,要求做到什么程度〔确定本次工程设计的分工界面:与外市电引入的分工、与建筑专业设计分工、与传输、交换、数据等专业分工〕。 A、了解电源专业的电源系统组成、基本术语及明白各种图标和图例〔新设计的大型通信局(站)原则上采用分散供电方式〕 交直流电源系统组成:〔交流引入――交变直转换――直流输出〕 交流电引入:市电分为三相四线制〔TN-C系统:U/V/W/N〕和三相五线制〔TN-S 系统:U/V/W/N/G〕,其中U/V/W为火线,N为零线,G为保护地线;市电供应的等级〔四个等级:一类市电/二类市电/三类市电/四类市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根据通信局址所处的级别和重要性,市电的高、低要求标准不同,导致允许停电时间长短不同〕及电费费率体制〔照明和通信系统用电是单独计费还是统一计费,会导致设计中

交流电源线接法不同;比如现在局方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费率体制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直接可以在同一个交流配电输出柜内引接;如果它们费率体制不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则不可以在同一交流输出柜内引接,照明系统或通信系统其一应该在另装计费器(电表)下的交流系统输出端子引接〕。 N W V U(火) 交流电源线选取:现代通信通常选择RVVZ 1000和RVVZ22 1000两种电源线型号。RVVZ 1000表示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内绝大部分场合;RVVZ22 1000表示锴装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地槽、地沟等易于挤压破损的场合。在机房设备搬迁改造工程设计中,如果遇到通信机房内的电源线采用BV等系列的情况,除非运营商特殊要求,搬迁改造后新增的电源线首选RVVZ系列。 下图体现了RVVZ 1000(3芯+1芯)电源线缆的内部结构,内含4条线,例如:RVVZ 1000(3*25+1*16)mm2表示这条电源线内含3条25 mm2的电源线和1条16 mm2的电源线,共计4条线;如果采用RVVZ 1000(3芯+2芯)的电源缆线,则电缆内应含5条线,表示方法同上所述。如果在通信工程中采用RVVZ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验报告

实训报告 题目名称: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机制14-3 学生姓名:郭欣欣 学号:2013211171 指导教师:刘岩 完成日期:2018年1月17日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的电子电路对于电源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设计出能满足高性能电路要求的高精度电源便成为一大课题。直流稳压源为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和能量,其输出电压的品质直接决定的电源性能的好坏。 本实验旨在利用交流变压器、整流环节、滤波环节和集成元件稳压电路将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输出,并且对衡量稳压电路性能的几种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的电子电路对于电源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设计出能满足高性能电路要求的高精度电源便成为一大课题。直流稳压源为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和能量,其输出电压的品质直接决定的电源性能的好坏。本实验旨在利用交流变压器、整流环节、滤波环节和集成元件LM317稳压电路将220V交流电压转化为5V直流电压输出,并且对衡量稳压电路性能的几种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关键词: 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稳压系数纹波电压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二、原理分析与设计步骤 1.直流稳压电路结构的选择 (1) 2.交流变压器 (2) 3.整流电路 (2) 4.滤波电路 (2) 5.集成稳压电路 5.1集成稳压器件LM317 (3) 5.2 LM317典型接法 (4) 6.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4) 6.1电路参数计算 (4) 6.2元器件清单 (5) 三、实验步骤与测试结果 1.电路搭接与仪器调试 (6) 2.性能参数测试 2.1稳压系数的测量 (6) 2.2输出电阻的测量 (6) 2.3纹波电压的测量 (7) 2.4测量结果分析 (7) 四、实验小结 (7)

通信直流变换电源模块

通信直流变换电源模块 RT4820S 用 户 手 册

目录 通信直流变换模块介绍 (2) 1.1 结构及接口 (2) 1.1.1模块外观 (2) 1.1.2前面板 (2) 1.1.3后面板 (4) 1.2模块工作原理 (5) 1.3模块主要功能 (5) 1.3.1保护功能 (5) 1.3.2 其它功能 (6) 1.4模块性能参数 (7) 1.4.1环境要求 (7) 1.4.2输入特性 (8) 1.4.3输出特性 (8) 1.4.4其他特性 (8) 1.5模块安装尺寸 (9) 1.6包装维护 (10) 1.6.1运输包装 (10) 1.6.2维护 (10) 1.7使用注意事项及处理 (10) 1.7.1模块均流 (10) 1.7.2输出电压设定 (11) 1.7.3分组号设定 (11) 1.7.4地址设定 (11) 1.7.5模块告警现象及处理 (11) 注意事项 (12)

通信直流变换模块介绍 RT4820S 型模块额定输入AC220V/DC220V 或DC110V 电源,输出为DC48/20A ;可用于一体化电源系统用作通信电源使用,下面将做系统的介绍: 1.1 结构及接口 1.1.1 模块外观 模块的外观如下图: 图2-1 充电模块外观 1.1.2 前面板 模块前面板如下图所求: 图2-2 充电模块前面板 指示灯 LED 上键(长按5秒取消设置) 下键(长按5秒取消设置) 紧固螺钉

1)LED显示面板 可显示模块电压、电流、告警、地址、分组号、运行方式等信息。若按键无操作超过一分钟,将自动显示模块电压和电流,此时如果存在告警,则显示告警信息。电压显示精度为±0.5V,电流显示精度为±0.2A。 2)指示灯 模块面板上有3个指示灯,分别为电源指示灯(绿色)、保护指示灯(黄色)和故障指示灯(红色),见下表。 表2-1 面板指示灯说明 3)手动操作按键 模块面板上有两个按键,上键和下键。 通过按键,可查看模块信息。例如模块输出电压48V、输出电流10.0A、地址2、运行在自动方式、分组号1,按上键或下键将依次显示如图2-3。 输出电压48V 输出电流10A 地址2 分组号1 运行在自动模式 图2-3 模块信息显示顺序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2016 年四川省TI 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第十一组】

2016 年7 月12 日

摘要 本设计实现了将交流电信号通过整流、滤波、稳压等模块转换为稳定可调直流电压输出。整个系统可以用实验箱提供+15V 交流电源,实现了低功耗和便操作功能。整流电路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不仅达到高效率使用输入电压的节能作用还有便于组装、脉动小的优点;滤波电路采用电解电容滤波电路,分别在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加C1、C2、C3、C4 实现频率补偿,防止高频自激振荡和抑制高频干扰;为防止LM317 输出电压短路,在该线路上加入IN3208 二极管。经过一系列的改善如:减小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得到优良的滤波效果等,使最终电路达到了设计要求。 目录 1.系统方案 (2) 简单的并联型稳压电源的论证与选择 (2) 固定式三端稳压器的论证与选择 (2) 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 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整流电路的分析 (2) 整流电路参数的计算 (2) 整流电路电路图 (3) 滤波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 滤波电路的分析 (3) 滤波电路参数的计算 (3) 滤波电路电路图 (3) 稳压电路的计算分析与计算 (4) 稳压电路的分析 (4) 稳压电路参数的计算 (4) 稳压电路电路图 (4) 3.电路设计图与PCB板的制作 (5)

电源 整流 变压 电路 器 滤波 电路 稳压 负 电路 载 .电路的设计图 (5) .板的制作流程 (5) .安装与检查 (5)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5) 测试方案 (5) 测试条件与仪器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5) 测试结果 (数据 ) (6) 测试分析与结论 (6) 附录 .1:电路实物图 (6) 附录 .2:参考文献 (6) 1 系统方案 小功率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 (b)

高压直流电源系统

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产品 产品介绍 CP DUM27—240/400型通信用高压直流开关电源系统概述 DUM27—240/400型通信用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包含交流配电部分、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直流配电部分和监控单元组成的柜式直流电源系统。是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高频脉宽调制技术、软开关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原交流UPS的所有应用环境,且具有更可靠,更省电,更节省投资的优势。 性能特点 ●高功率密度,单供电柜容量可达120KW ●输入高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 ●优秀的环境适应能力,宽的电压适应范围 ●完善的监控功能及成熟的电池管理功能 ●扩容灵活,维护方便,模块可热插拔 系统组成 ● CP DPJ05-380/630型交流配电屏 ● CP DUM27-240/400 型高压直流开关电源系统 ● CP DPZ03-240/1000 型高压直流配电屏

● CP DMA10-240/40型高频开关整流器(安装入模块架) ● CP DKD12型监控器(安装入模块架) 主要技术指标 CP DMA10-240/40型高频开关整流器?? 工作环境温度?-5℃~+50℃???????????????????? 交流输入参数 电压:三相三线制?380V±20% 频率:45~65Hz 功率因数:≥0.93 开机浪涌电流:≤20A 输入电流谐波THD:≤9% 电磁干扰:符合GB 9254-1988 直流输出参数???????????? 额定电压:220V 电压范围:190V-286V 输出电流:额定值40A(输出电压286V时) 额定功率:10,000W (AC≥323V) 效率(满载测试):≥93% 限流选择范围:3-42A 均分负载不平衡度:≤±2.5% 电网调整率:≤±0.1% 负载调整率:≤±0.5% 稳压精度:≤±0.6% 温度系数:≤0.02%/℃ 纹波系数: ≤±0.2% 峰—峰杂音电压:≤200mV; 可闻噪声:≤50dB(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