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

汽车进口贸易长期以来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进步发挥促进作用,对于弥补我国汽车消费的供给不足,缓和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诱导国内消费者的汽车消费需求,以及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汽车进口贸易的发展,也给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对我国汽车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冲击都有消极的一面。那么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先进技术的进口、相关汽车进口体制改革、关税调节、相关保护体系的构建等对策,以促进我国企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汽车进口经济增长相关性贸易政策

ABSTRACT

Car imports car market in China has long occupied a large market shar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o play a catalytic role in China's car consumption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adequate supply, to ease trade friction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nduced car consumption demand of domestic consumers and to promote the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uch a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ar imports,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brought a negative impact. For Chinese automakers to upgrade the level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uto companie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one side. Then the vehicle import trade to economic growth in what kind of impac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hat kind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mports from the car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impor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made the impor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related car import system, tariff adjustme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other relate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business sectors.

[Key words] Car import Economic growth Correlation Trade policy

目录

一、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现状 (1)

(一)汽车进口总量 (1)

(二)汽车进口结构 (2)

(三)汽车进口的总体趋势 (2)

二、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3)

(一)汽车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 (3)

1、弥补供给缺口 (3)

2、缓和贸易摩擦 (4)

3、诱导国内需求 (5)

4、激发技术创新 (5)

(二)汽车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6)

1、汽车进口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6)

2、汽车进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较分析 (7)

3、汽车进口增长率对GDP贡献作用的分析 (8)

三、促进我国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9)

(一)进一步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 (9)

(二)深化进口体制的改革 (9)

(三)以关税作为调节汽车贸易,提升我国国际竞争的基本方式 (10)

(四)构建适度开放的进口贸易保护体系 (12)

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近年来,由贸易顺差带来的贸易摩擦使我国成为反倾销对象,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必须对贸易政策进行新的评估,重视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口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剂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而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高度动态、复杂和多变,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汽车进口量的变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分析当前汽车进口的现状,对我国经济增长是负面还是正面的影响,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改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汽车进口总量

我国加入WTO之后,汽车进口关税相对降低,加之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快速成长,这种在价格上、质量上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整个汽车行业会出现竞争加剧的局面。2009年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秋季报告》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口乘用车上牌量为24.6万辆,同比增长16.9%;同期,海关汽车进口量为25.2万辆,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2009

年进口整车产品金额前三名依次为轿车、越野车及小轿车,占进口车总数的95.5%,进口汽车呈现高档次、个性化趋势发展。但是从数量上来说,2009年全年汽车进口约36万辆左右,同比负增长10%左右,特别是一季度乃至整个上半年汽车进口量将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二)汽车进口结构

受经济恶化影响,从美国市场开始,到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汽车市场销量将继续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不断加大。中国汽车市场也同样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开始下行两大挑战,持续近10年超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行情已暂告段落,市场已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进口车作为中国汽车总体市场的一部分,一方面受汽车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同时还面临着政策、汇率、国产车替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进口国家或地区来看,德国、日本、美国是我国汽车进口的主要国家,2009年进口的德国汽车34800量,占进口汽车总额的33.2%,日本汽车进口数量为57500辆,占汽车进口数量的31.1%,美国进口整车数量为12997辆,金额为49499万美元,占进口金额的9.6%。从进口的汽车类型上来看,九十年代之前进口汽车以中低档为主,加入WTO之后高档车逐渐增多,中高档汽车是整车进口的主体。其次,从进口额度来看,零配件进口占进口额度的68%,而整车进口占32%。

(三)汽车进口的总体趋势

随着国产汽车的快速成长,进口车由于关税、汇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进口贸易未来将呈现增长减缓的势头,而我国汽车自主产权的提升,对于汽车出口则有很大帮助,呈现逆转局面。

二、汽车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对于汽车进口的概念,应当是整车进口然后通过国内代理进入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从我国的关税情况来看,整车进口关税为25%,而针对零部件的关税只有10%左右。由于关税差别较大,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我国的汽车进口企业,大多是采取进口零部件的方式,通过国内组装上市。目前整车进口的比例很小,只涉及一些豪华高档车。因此本文所分析的,属于前者。

(一)汽车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性分析

1、弥补供给缺口

在一国经济发展初期,对支柱或新兴产业进行保护是非常实际的做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在不断膨胀,国内的现有生产供给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科技的需求,而由此产生的供给约束已经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在各国互通有无的交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被逐渐放大,进口贸易己经不能再被单纯地看作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减项了。

进口汽车贸易能够通过进口国内缺少的相关汽车消费品和相关的汽车制造技术来迅速弥补国内市场供给空缺,弥补供给上的缺口,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一方面,长期的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是这种出口缺乏技术含量和创新,因此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不利的,而汽车进口,除了满足人们对国外品牌汽车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汽车进口对

于我国的出口也有相应的帮助,这是因为我国的汽车进口目前主要是零部件进口,而汽车出口对零部件的供给需求也是很大的,但是国内的生产能力供给存在不足。汽车进口,将有助于缓解目前生产供给能力的不足,降低出口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缓解我国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所带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和进一步扩大出口,适度进口将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政策举措。

2、缓和贸易摩擦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实力逐渐壮大,进出口规模也随之显著扩大,特别是出口贸易在我国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的导向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8年底我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955亿美元,与此同时的外汇储备也迅速增加,达到了19460亿美元。这样高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并不一定对我国就是百分之百的好事,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两面性。我们要看到,贸易顺差带来了过大的外汇储备,这不但给我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还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也在频频发生,我国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秉持以往粗放的单纯鼓励出口而抑制进口的对外贸易政策,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更会影响我国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妨碍国民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在外贸领域所面临的这些棘手的问题,就要适时转变这种单纯的“出口至上”的出口导向型的政策,适度扩大进口以缓

和贸易摩擦,增加与世界经济的互动。

3、诱导国内需求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工业化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汽车制造方面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设计上与欧美发到国家以及日韩国家都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我国的汽车工业要想成长,必须需要市场的支撑和推进。因此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消费市场,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推动力。这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培育和诱导。

汽车进口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者对汽车消费需求的提高,一方面,进口汽车大部分系品牌中高档汽车,这对于中高消费群体是具有诱惑力的,中高消费群体对进口汽车的需求同时可以带动汽车的消费趋势,从而带动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这对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培育有很大帮助。

4、激发技术创新

汽车进口贸易有利于技术创新。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汽车进口,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有助于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大大节省中国自主创新的成本,并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速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外汽车的进口还将对国内汽车企业产生冲击,使他们不得不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最后,汽车进口的增加,在大大增加消费者福利的同时,还将通过技术贸易特有的技术扩散效应使得相关产业受益,并通过刺激汽车进口产业来影响与之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在激发国内需求的同时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培育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奠定基础。

(二)汽车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2001 我国刚刚加入 WTO,相对来说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这一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增长率为 16.20%,2002 年全国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总计为66亿美元,同比增长40.3%,2004 年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进口为13.61%,到 200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进口首次出现下降8.46%,2005年,零部件进口额占总额的59.55%,汽车整车占33.46%。到2008年,我国进口汽车整车占总额的14.5%,零部件占进口额的85.5%①。

本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国表示经济增长,IM表示进口总额均以人民币为单位。实证分析使用的数据来源为1980-2008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统计公报。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异方差现象,而对数据进行的自然对数变换将有效消除这种弊端并不改变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因此本文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将对与取自然对数,并分别用与表示变换后的数据。

1、汽车进口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下图1是1nGDP与1nIM散点图。从图1可以看出,汽车进口与①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2009年鉴

GDP均存在线性变化趋势,且均为正向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系数来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相关系数高达0.9937。统计学上定义如果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就为高度相关关系,因此初步判断二者在长期变化中有很密切和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图1 1nGDP与1nIM的散点图

2、汽车进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较分析

分析我国的汽车进口贸易发展情况可以看到,汽车进口贸易总额1980年为3081.万元,2008年增长到近4亿3千万元,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很惊人。从增长率来看,汽车进口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16.8%,高于GDP9.8%年均增长速度。从二者的变动方向和趋势来看,汽车进口增长率与增长率比较一致。见图2,基本呈现了在某一时间区间中相同趋势的变化态势,只不过进口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比较剧烈,并且在变化时间上较经济增长率更加提前。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进口贸易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图2 汽车进口增长率(GIM)与GDP增长率(GGDP)的变动趋势

其次,汽车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较为一致。分析我国的汽车进口贸易发展情况可以看到,进口贸易总额2003年为148.4亿元,到2008年增长到近256.9亿元,进口贸易年均增长速度11.84%,高于GDP9.8%年均增长速度。从二者的变动方向和趋势来看,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一致,基本呈现了在某一时间区间中相同趋势的变化态势,只不过进口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比较剧烈,并且在变化时间上较经济增长率更加提前。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进口贸易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3、汽车进口增长率对GDP贡献作用的分析

进口贡献率(GXL),它由一定时期进口增长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之比得出。经过计算,可以看出2003-2008年我国的汽车进口贡献率平均值为0.02225,表明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3%。其次是进口拉动率(LDL),它由进口贡献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乘得来。经过计算,可以看出2003-2008年我国的进口拉动率

平均值为0.00223,表明进口拉动经济增长0.223%,也即在6年间平均9.8%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汽车进口的拉动率达到了0.22个百分点。

三、促进我国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目的,除了满足我国汽车市场对国外汽车的消费需求,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溢出等方式,促进我国汽车生产制造技术的提升和汽车市场的培育,从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确保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

我国的汽车进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汽车整车进口或者零部件进口的阶段,需要从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上加以引进,尤其是中高档汽车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成功的技术引进不仅包括技术引进本身,还包括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

我国在汽车生产技术上的关键技术和部件的生产还是依靠进口,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点,因此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需要对汽车进口加以调节,通过对汽车设备、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将有助于我国汽车进口的结构变化。

(二)深化进口体制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曾经采取和正在采取的政策主要有:出口奖励、外汇留成、出口信贷、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出口退税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是以国家付出巨大的财政支出为代价的。虽然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对外贸出口创汇发挥了积

极作用,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如果继续采取这些优惠政策显然不合时宜。因此,我国应放弃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实行进出口贸易平衡措施。目前,重点应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目前我国的关税税率仍然较高,进口环节税税率也较高,这就阻碍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在不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按照WTO的规定,逐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水平,同时降低汽车进口环节税税率。另外,逐步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放松汽车进口产品的管制,鼓励更多进口。

进口结构是否合理,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我国来讲,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优化进口结构:其一,汽车技术设备的进口,尤其是一些关键设备和主机,这也是我国一直坚持的政策;其二,适当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高档消费品,满足国内市场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应适当限制名牌跑车这种奢侈消费品的进口;其三,要重视进口市场的多元化,分散进口风险,保证进口安全;其四,加大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促进力度,尤其要扩大从主要贸易逆差国的进口,促进外贸的平衡、协调发展。

(三)以关税作为调节汽车贸易,提升我国国际竞争的基本方式

关税是由各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各国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市场、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关税是世贸组织允许各成员使用的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

关税在管理贸易方面与进口数量限制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关税使国内外同产品价格保持自动联系,使国内外生产商的竞争地位显而易见。而配额、许可证等进口数量限制则切断这种联系,导致生产商寻求过度保护,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非歧视地征收关税,而数量限制则极易导致对不同国家的歧视待遇,使贸易发生扭曲。第三,关税具有透明度,一旦公布,容易判断其产品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而进口数量限制的透明度较差,保护效果难以估量。第四,关税针对的是某一产品的所有进口商,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企业或产业群体。进口数量限制则直接使某些企业或少数产业受惠,延缓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关税减让是指各成员在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通过多边谈判,互相让步,承担减低关税的义务,通过关税减让表来约束各成员的关税,各成员政府承担不得通过征收高于它在减让表中所承担的约束某种产品关税税率的义务①。关税减让主要分为关税降低和关税约束。在关贸总协定中,关税减让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其一,削减关税税率并约束削减后的关税税率水平其二,约束现行关税税率,不再提高其三,最高限约束,即将关税水平约束在最高现行税率水平的某一特定水平,承诺不超过该特定水平其四,对免税待遇加以约束,承诺对免税品税率保持为零。一般关税减让主要集中于削减的幅度。对关税的最高限约束是一种相对要求较松的减让,分为对单项税目的税率水平做出上限约束和对某一组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加以

①彭丽红.企业竞争力一理论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57-158.

上限约束。甚至允许其中某项产品的税率超过最高限,只要该组范围内的所有产品的平均税率不超过最高上限即可。一旦某项产品的关税税率经谈判确定并纳入关税减让表之后,它就要受到约束,不得任意增加或变更。

根据表1中国轿车关税降税情况表可以看到,虽然依照中美、中欧双方协定有关汽车的谈判结果,到2006年7月1日,轿车整车关税将从2000年的80%-110%降至25%,下降速率逐年递减;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将从2000年的25%左右降至10%.关税减让对于汽车进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不利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灵活的使用这一政策工具。一方面要确保中国作为WTO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在后WTO时代应采用关税措施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的基本方式。

表1 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税情况表

时间表汽车进口关税(单位%)

2001年1月1日70-80

2002年1月1日43.85-50.7

2003年1月1日38.20-43

2004年1月1日34.20-37.6

2005年1月1日30

2006年1月1日28

2006年7月1日25

(四)构建适度开放的进口贸易保护体系

我国在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积极且适度地扩大进口、平衡进口商品结构,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步成长、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措施。但扩大进口并

不意味着不需要对国内市场和产业进行适度的保护,相反,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更具有战略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如果一味盲目开放市场而不对进口进行适度掌控,则将会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致命冲击。因此,我们应该秉承开放与保护的适度性,实行开放型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对那些缺乏效率、可能损害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可能引起较高依存度的进口,建立产业信息系统和进口损害预警机制,及时进行行业动态监测并加以限制。限制和控制汽车进口,可以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的方式加以实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贸易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最常使用和最能构成威胁的非关税壁垒,它包括苛刻多变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装磺规定,名目繁多的认证制度等。环境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订一系列苛刻的环境标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WTO在1995年成立了贸易和环境委员会,其职责就是探讨WTO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之间的关系。

在世界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中,欧盟是最先意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问题的国家,而且也是设置技术壁垒最严格的地区,对机电产品尤为严格。如,CE标志是工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从1996年1月1日起,欧盟各国海关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关。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实验室认证和产品认证方面,美国的UL认证标志是电子产品、机械产品和电器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美国还利用推行国内生产加工方法以及其它标准设置技术壁垒。

截至到1998年,己有近50个国家的政府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各国还对进口汽车要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如美国要求所有进口汽车必须装有防污染装置,否则拒绝进口。发达国家利用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对进口的汽车设置限制,如欧盟启动了IS0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口产品从生产准备到制造、销售、使用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到环保标准。可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西方发达国家为适应国际市场对汽车技术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纷纷制订了门类齐全的技术和环境标准,其范围涉及到产品的质量、外观、安全性、包装和标志等,以此来限制国外汽车大批涌入国内所可能造成的冲击。

而中国的大部分汽车都是按照中国自己制定的技术标准来生产的,对国际标准知之甚少,而且中国汽车达到国际技术标准的比重很低。当前中国汽车出口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比重不足5%,多数产品只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60年代的技术水平。还有的汽车生产厂家不具备出口质量检测手段,缺少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如出口到欧洲的车辆排气达不到欧洲环保要求,制约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发达国家设置的环境标志制度给中国汽车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设

置了新的障碍,使中国出口汽车的竞争力显著下降。

针对世贸组织发达国家成员广泛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控制国外汽车进口的现状,中国也应加快设置关于汽车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降低关税下降后国外汽车大量进口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孙敬水.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

[2]霍海燕,李彦玮.中国汽车进口贸易政策及影响[J].北方经济,2007(6)

[3]赵少平,王咏梅.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J].消费导刊,2008

[4]李双杰,刘伟.贸易政策变化对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6

[5]何元贵.“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

[6]冷菊芳,吴秀波.税改对汽车进出口业的影响[J].汽车工业研究,2006

[7]赵少平,王咏梅.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J].消费导刊,2008

[8]范柏乃,王益兵.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

[9]夏茵.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

[10]韩民春,袁秀林.跨国汽车公司对我国轿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4

[11]张亚斌,易红星,林金开.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12]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张鑫华.进口汽车消费市场新变[J].成功营销,2009

全球汽车车型中英文对照表

全球汽车车型中英文对照表 车型(中文)车型(英文)车型(中文)车型(英文) 奥迪奥迪AUDI伊兰特ELANTRA 宝马宝马BMW特拉卡Terracan 迷你Mini途胜Tucson mini One mini One御翔NF 奔驰奔驰benz雅绅特Accent DONGFENG 东风雪铁龙东风雪铁龙 圣达菲SantaFe CITROEN 爱丽舍Elysee酷派coupe 毕加索Picasso君爵XG 世嘉quatre特杰Trajet 凯旋triomphe美佳Matrix VW(Shangha 雅科仕EQUUS 大众(上汽)大众(上汽) i) 波罗Polo维拉克斯Veracruz 帕萨特领驭PASSAT悦达起亚起亚KIA 高尔GOL千里马 桑塔纳SANTANA赛拉图CERATO 途安Touran嘉华Carnival faw-volksw 远舰Optima 大众(一汽)大众(一汽) agen 捷达JETTA RIO RIO 宝来BORA索兰托SORENTO 高尔夫Golf佳乐Carens 开迪Caddy狮跑Sportage

速腾 Sagitar Sagitar欧迪玛Optima 迈腾magotan 阿尔法-罗 米欧 阿尔法-罗米欧Alfa Romeo 甲壳虫beetle保时捷保时捷porsche 辉腾Phaeton新款Boxster porsche Boxster 康比Combi卡宴Cayenne VR6VR6卡曼cayman 途锐Touareg宾利宾利Bentley 面包车multivan雅致Arnage 高尔夫Golf GTI欧陆飞驰 Continental Flying Spur 辉腾Phaeton大陆 Continental GT 东风标致东风标致 Dongfeng Peugeot 大陆 Continental GTC 菲亚特菲亚特FIAT标致标致Peugeot 派力奥Palio法拉利法拉利Ferrari 派力奥周末风Palio Weekend 吉姆斯GMC 西耶那Siena Savana Savana 派朗Perla捷豹捷豹JAGUAR 克莱斯勒克莱斯勒 California Cruiser 精灵Smart精灵Smart 大捷龙grand 兰博基尼兰博基尼Lamborghini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0级经济学专业柏钰 【摘要】一国的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的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利用搜集到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研究来建立模型,从量化角度说明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过检验,得到结论;最后,根据结论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出口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计量经济研究关系研究中国 一、引言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理论上来看,出口贸易贸易发展在很多方面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又会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因此也存在着许多的危险,比如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外汇及外汇安全,增加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压力等。并且在一个具体的国家是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以及效果,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本文针对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我国出口贸易是否真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如果是真的,那么出口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Chow(1978)研究的结论,在巴西、以色列、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和国家,出口贸易与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阿根廷出口贸易与GDP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不存在[1]。Jang 和Eden (1996)研究表明,美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表明美国的出口增长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2]。因此,本文将就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来,来探究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说明 经济增长在物质上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在价值形态上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衡量的指标可以选取总量指标GDP或者GNP,也可以选取人均指标人均GDP或者人均GNP。本文将选取总量指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出口贸易总额EXPORT来衡量出口的变化的指标,以人民币(亿元),所有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分析时段是1978—2010年,并且所有数据采用计量软件进行系统分析。 三、计量分析 1.数据初步分析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调研报告

目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CONTENTS 第一部分上半年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汽车行业步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二、汽车产销增长较快,但增幅趋缓 1、汽车产销增幅趋缓,库存急剧增加 2、主要车型产销分析 3、汽车重点企业的产销分析 三、汽车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速减缓 四、重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幅减缓,但高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 第二部分重点问题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汽车产业政策》鼓励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三、治超政策推动达标载货车企业产销两旺 四、汽车价格解读:汽车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第三部分下半年汽车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汽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拐点尚未出现 1、轿车销量预计在250万辆左右 2、客车销量预计在140万辆左右 3、载货车销量预计在150万辆左右 二、下半年不会出现大规模降价活动 三、《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配套政策将相继出台 四、厂商加快整合、经销商加速分化 1、重点企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中小厂商加快整合 3、汽车经销商经营加速分化

第一部分上半年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汽车行业步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承续了2003年以来形成的良好态势,整体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发展趋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8%和9.6%。良好的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汽车工业上半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67.71万辆,同比增长27.10%;累计销售汽车255.36万辆,同比增长24.15%。 但是,为了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宏观调控使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种大气候下,作为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密切关联的汽车产业增长景气也在4、5月份连续下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短期预测模型”分析显示,5月末我国汽车工业景气指数只有144.11点,比1季度末下降14.57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3点左右。二季度汽车增长景气的波动主要源于轿车市场需求连续下降,由于轿车在汽车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已达44.3%),抵消了今年载货车与客车的良好市场表现。 二、汽车产销增长较快,但增幅趋缓 1、汽车产销增幅趋缓,库存急剧增加 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产销同比增幅分别下降7.03和7.84个百分点。从一、二季度比较,一季度和二季度产销总量基本相当。一季度,累计产销汽车129.96万辆和127.77万辆,二季度累计产销137.75万辆和127.59万辆。二季度产量比一季度多出7.79万辆,而销量则比一季度减少0.18万辆。 从各月产销变动情况来看,呈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一季度,仍然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其中3月份的产销量为上半年最高。从4月开始,汽车产销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其中5月降幅最大,环比超过20%;6月虽然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但环比降幅明显缩小,分别为1.41%和4.06%。 以上现象表明,二季度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结束前两年的“井喷”爆发式增长,进入稳定规律性的快速增长阶段。汽车市场出现“逆转”的主要因素是:①前期累计的补偿性消费均已释放,需求大幅度减弱;②持续的降价严重挫伤了消费者对车价的信心,加重了持币待购心理;③贷款购车门槛的提高将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使市场规模缩小;④包括油价、保险等费用上涨以及交通环境恶化,使得用车成本上升;⑤还有对2005年汽车进口配额取消、关税进一步“探底”的期待。 今年上半年,不仅汽车产销量增幅趋缓,同时,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汽车

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

中国对本国汽车行业的保护 中国的汽车行业一直受政府的政策保护,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本国汽车制造业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梦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来自中国的最惠国的进口汽车必须交纳100%的关税,如果不是最惠国,汽车的进口关税则高达240%。 高关税导致了中国国内汽车的高价格,一辆同牌子同型号的进口汽车在中国的价格要比美国市场的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巨额的价格差别使得汽车走私成为有利可图,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将美国的汽车通过海上走私运到中国,有人甚至到美国偷窃汽车并走私到中国,牟取更高的暴利,当时美国加州的汽车偷盗案很严重,有相当部分与中国的汽车走私有关。 不光中国的中央政府对汽车进行保护,中国的地方政府也都希望发展本地的汽车工业,因此也都实施各种名目的地区保护政策,有的通过不同行政措施以限制其他省份制造的汽车进入本地消费市场,例如有的城市就规定,所有出租车只许为本地生产的汽车。各地保护政策使得大量的汽车制造商得以生存,曾有100多家汽车的制造商在政策保护下生产着少量的汽车,大多数厂商缺乏规模,效益低下,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竞争,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里,许多汽车厂商会被市场所淘汰,汽车行业的重整在中国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汽车的关税迅速下降。从2001年到2004年这3年内,中国汽车的关税下调了50%左右。到2005年,汽车的进口关税下调到30%,2006年下降到25%。除了关税得到了很大的降低外,进口配额逐年扩大,到2005年底,中国彻底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 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降低了汽车的价格,消费者不必为了购买汽车而支付昂贵的成本,大量的无效率经营的汽车厂商不得不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汽车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20世纪90年代令中国政府头痛不已、屡禁不止的汽车走私现象,也随着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而自然消失,目前的汽车差价已经不足以弥补走私的风险。走私是因为政策对市场的扭曲而导致的一种市场扭曲,也随着扭曲性政策的消失而消失。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有双重作用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有双重作用,一是充作预算收入,二是保护国内产业。 关税减让对财政的影响我国海关税收(包括关税和增值税)是财政收入中非常稳定,非常可靠的一个来源。以2000年为例,海关共上缴税收2,242亿元(其中关税751亿元,进口环节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1,491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13,380亿元)的1..8%,占中央财政总收入(7,854亿元)的29.6%,占中央财政本级收入(6,986亿元)的32.1%。 降低关税会不会减少财政收入?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经验证明,由于降低关税刺激了贸易,在许多情况下海关税收反而增加。我国也有自己的经验。1992年我国关税水平是43.2%,当年海关征税(包括进口环节税)381亿元。2000年关税水平降至16.4%,海关征税达到2,242亿元,相当于1992年的征税额的5.9倍; 预测2005年关税降到9.4%以后的海关税收,需要假设几个条件。如果现行13—17%的增值税率不变;进口贸易比入世前有更高的增长;海关征税的税基有所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略微下调。在这些条件下,海关所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总和将从2000年的2,24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00亿元,增幅为三分之一(其中关税部分有所下降)。 关税减让对国内工业的影响我国关税制度对国内工业实施了长达40多年的高关税保护。1950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税则,平均税率52.9%,至1985年下调至38%。1992年税则目录转换,平均税率又调到43.2%。在不适当的高关税庇护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国际竞争力很弱。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过三次大幅度的自主降税方案,今年已降至15.3%。比较1992年的43.2%的水平,累计降税幅度已达64.6%。国内产业———从农业到工业,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从零部件到机器设备———经历了来自外国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在竞争中获得了发展,增长速度居世界之最。三次降税过程是平稳的,政府也积累了宝贵的贸易自由化的经验。 如果我国在年内能够顺利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关税将在四年内分四个阶段履行降税义务,把平均关税水平从目前的15.3%逐步降到9.4%,平均每年降1.5个百分点,即:2001年底降至13.8%,2002年降至12.3%,2003年降至10.8%,2004年降至9.4%。 若干具体产业的降税信息技术产品包括通讯设备、计算机、芯片在内的二百多项信息技术产品将在2005年实施零关税。这对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WTO 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几乎都取消了关税,信息技术变成一个贸易自由化的领域,因此我国实施零关税的利弊得失应该是平衡的。 机器设备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投资设备、对内资企业进口技改设备、国内重大项目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一贯实施减免税政策。去年此类减免税进口总额多达145亿美元,免税额超过人民币300亿元,加入WTO之后,这项政策将会继续实施。入世后,机器设备税率的降低,对该行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原材料和零部件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一方面会加大对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工业

国外汽车品牌中英文对照表

Automobile汽车: 国外汽车品牌中英文对照表[推荐] A 阿尔法-罗米欧--Alfa Romeo 奥迪--Audi 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 B 宝马--BMW 宾利--Bentley 别克--Buick 布加迪--Bugatti C 凯迪拉克(卡迪拉克)--Cadillac 克莱斯勒--Chrysler 雪铁龙--Citroen 雪佛兰--Chevrolet D 大宇--Daewoo

大发--Daihatsu 道奇--Dodge F 法拉利--Ferrari 菲亚特--Fiat 福特--Ford H 本田--Honda 现代--Hyundai 悍马--Hummer I 五十铃--ISUZU J 捷豹(美洲虎)--Jaguar 吉普--Jeep K 起亚--Kia

L 路虎(陆虎)--Land Rover 雷克萨斯(凌志)--Lexus 林肯--Lincoln 蓝伯基尼--Lamborghini 蓝旗亚--Lancia M 马自达--Mazda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三菱--Mitsubishi 玛莎拉蒂--Maserati 迈巴赫--Maybach 迷你--Mini 水星--Mercury N 日产--Nissan O 欧宝--Opel

P 标致--Peugeot 保时捷--Porsche R 劳斯莱斯--Rolls-royce 雷诺--Renault 罗孚(陆虎)--Rover S 双龙--Ssangyong 萨博(绅宝)--Saab 斯柯达--Skoda 斯巴鲁(富士)--Subaru 土星--Saturn 铃木--Suzuki 西雅特--Seat 精灵--Smart T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分析指导老师:陈平路教授学生:李勤学号:M201373450 院、系班级:2013级FMBA1308班

目录 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1 2 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3 制造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 4 人名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7 5 总结,,,,,,,,,,,,,,,,,,,,,,,, 8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1978 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 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 2 %;2000 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上升为2492 亿美元,2001 年进出口总额为5096.5 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2002 年猛增20% 以上,达到6207. 7亿美元;2003年出口总额达到8509. 9亿美元,净增数2300 多亿,比2002年翻一番;2004 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1547. 7 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5 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上升到500,成为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德国。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14221.2 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的 2.8 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00; 进口6601.2 亿美元,增长17.6%。2006年1-9 月进出口总值为12726.1 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6912.3 亿美元,增长26.500; 进口5813.8 亿美元,增长21.700; 进出口顺差1098.5 亿美元,增长60.4%。自200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已连续 4 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 3 位。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文章基于中国1980-2010年GDF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出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714%;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弹性为0.0286%,进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0286%。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中国制造,金融等行业为例,一个代表了现在最高进出口贸易额,一个代表了未来发展,例子很具有代表性。同时配以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说明国内政策和全球化政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研究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经济政策经济增长 1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举世瞩目。根据统计数据将进出口贸易和中国GD戌曾长趋势制成折线图,分别为图 1 和图 2 所示。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和GDP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从181.2 亿美元增长到157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5%;同期,中国商品进口额从200.2 亿美元增长到1394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7%。从1980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一.政治环境分析 1.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2006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通过消化和吸收,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的转型,让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进人中国的家庭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这一目标,各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正在调整,这也正是国内汽车企业搞自主创新需要利用的后发优势. 4.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国家投入重点.十一五规划国家提出投入1000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并且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继续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

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f35721114.html, 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都会偏向国外进口的汽车,因为国外进口的额汽车安全性能更高,但是就因为是国外进口的汽车,所以进口汽车就会有进口关税,就会相对来说价格更高一些,那么进口汽车关税是多少呢?下面赢了网的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下进口汽车关税的问题。 一、中国进口汽车关税 中国加入WTO后,逐年减让进口汽车的关税,目前小轿车进口关税为25%加17%增值税,另外根据车辆的排量加消费税。 排气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 1% 排气量在1.0升以上至1.5升(含1.5升)的 3% 排气量在1.5升以上至2.0升(含2.0升)的 5% 排气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 9%

排气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 12% 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 25% 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 40% 其中: 进口税款=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进口税消费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 进口增值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实征消费税)×增值税率 具体的进口综合税率=(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综合税率=基本关税(25%)+消费税(10%-40%)+增值(17%)+其它(主要 看排量),总计大约120%左右。关税主要看进口车排量,排量不一样、品牌不同,关税也不同。另进口车需要有品牌授权书,旧机动车是法律禁止进口的。

二、进口车关税计算 随着2017年7月1日进口关税“终极目标”实现,中国车市加入世贸组织“大考”亦宣告完成。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7月1日起,我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将从前28%的税率下降到25%,下降3个百分点。其实进口车价格组成里面,关税只是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消费税。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主要由5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 一般的进口车价格计算公式为: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率)+经销商费用=进口车基本价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消费税在进口车价格里占有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以的敞篷cooper版车型举例,2017年的成本价格。敞篷cooper 的到岸价格约为24,550美金,排气量1.6L。今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6.8,关税25%,消费税5%,增值税17%。按照这一计算公式:到岸价24550×6.8=167790万元(人民币) 进口车成本=167790×(1+25%+5%)×(1+17%)/(1-5%)=268440元(人民币),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当国家开始征收关税将对一国的整体的社会福利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想了解关税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只分析关税一项影响因素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变化而带来的福利效应的分析。但是讨论到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关税的福利效应时就必须首先确定分析的国家为大国还是小国,小国意为本国的通过征收关税来改变价格不会对国际价格产生影响,一般关税为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之差。而对于大国意来讲,关税的税率高低会因大国的进出口量变化而对国际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使国际价格发生变化。对于中国而言,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到国际供求关系,所以中国在汽车进出口可以视为小国。 征收关税对将使价格提高,必然会使国内的可以生产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厂商提高产量,增加了国内生产。可是在提高价格的同时国内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零,就会减小国内消费。对于国家关税必然会产生关税收入,关税收入=税率*进口量。所以关税的福利效应=生产者增加的福利-消费者减小的福利+政府的税收收入 关税福利分析图 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当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S和D 的交点为均衡点。P 1 为国际市场的价格,也就是自由贸易时的价格。t为对进 口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所以P 2征收关税之后的价格,即为P 2 =P 1 +t。 在小国的条件下,供给曲线S与P 1、P 2 两条线分别相交于3和1两点,意为 当征收关税之后,因为价格的提升国内的生产量由Q 1提升到了Q 2 ,增加了 Q 1Q 2 ,体现了关税对于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带来的生产者增加的福利可以用增 加的生产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a(1 P 2 P 1 3)的面积来表示。 在需求方面,当征收关税后价格提升,需求曲线D与P 1P 2 两条线相交于Q 3 Q 4 两点。可以理解为由于征收关税,进而消费需求由Q 4减少到了Q 3 。由于消费减 少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示,可用图中的梯形a+b+c+d (2P 2P 1 6)面积来表示 在国家的关税税收收入方面,由于征收关税,进口量由征收之前的Q 1Q 4 减少 为Q 2Q 3 ,关税由征收前为零变为t*Q 2 Q 3 ,可用图中的c(1245)的面积来表示。 关税带来的福利效应=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减少的消费者剩余+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可用图中表示为a-(a+b+c+d)+c,即为-(b+d)。 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当小国条件下征收关税,对于社会整体的福利效应为负。这样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是通过关税条节价格,进而引导社会资源更多的使用到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中。体现了关税对本国的保护作用。

汽车零部件中英文对照表

汽车类Automobile English 整车Finished Automobile 轿车Passenger Car 休旅车Recreational Vehicle (RV) 小型商用车(3.5吨以下) Light Duty Commercial Car (Less Than 3.5 Tons) 大型商用车(3.5吨以上) Heavy Duty Commercial Car (More Than 3.5 Tons) 散装车Bulk Truck 搅拌车Mixer Truck 环境卫生车Garbage Truck 液罐车Refueling Truck 倾卸车Dumper Truck 曳引车Tractor Truck 消防车Fire Fighting Truck 堆高机Forklift 拖板车Pallet Truck 运钞车Armor Cash Carrier 冷气客车Air-Conditioned Car 冷冻车Freezer Car 拖车Trailer 车体打造(改装) Car Body Building (Refitting) 瓦斯车LPG Car 底盘车Chasis Truck 引擎零件Engine Parts 引擎Engine 引擎波司Engine Bush 引擎修理包Engine Gasket Kits 引擎零件Engine Parts 凸轮轴Camshaft 凸轮轴链轮Sprocket Camshaft 皮带张力器Tensioner 曲轴Crankshaft 曲轴皮带盘Crankshaft Pulley 曲轴轴承片Crankshaft Bearing 汽门Valve 汽门座Valve Seat 汽门摇臂Valve Arm 汽门摇臂盖Rocker Cover 汽门弹簧Valve Spring 汽门导管Valve Guide 汽缸头(盖) Cylinder Head 汽缸衬套Cylinder Liner 汽缸体Cylinder Block 波司垫片Washer 活塞Piston 活塞肖Piston Pin 活塞环Piston Ring 活塞衬套Piston Liner 飞轮Flywheel 飞轮环齿轮Ring Gear of Flywheel 时规炼条/皮带Timing Chain/Belt 连杆Connecting Rod 连杆轴承片Connecting Rod Bearing 摇臂轴Rocker Arm Shaft 汽门锁Valve Cotter 止推垫片Thrust Washer 共鸣箱Resonator 喷油嘴Injection Nozzle 燃料系统Fueling System 油箱Fuel Tank 油箱浮筒Gauge Fuel Tank 空气滤清器Air Cleaner 空气滤清器盖Air Cleaner Cover 空气滤清器导管Air Intake Tube 空气滤蕊Air Cleaner Element 消音器Exhaust Muffler 排气歧管Exhaust Manifold 排气管Exhaust Pipe 进气歧管Intake Manifold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题研究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小组成员 祥玉 依 江叶帆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理论基础 (3) 三、实证计量分析 (5) (一)、数据的来源与确定 (5) (二)、模型构建 (6) (三)、参数估计与检验分析 (6) 1、对模型进行回归 (6) 2、多重共线性检验 (7) 3、检验是否为线性相关关系 (11) 4、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13) 5、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 (14) 四、结论与启示 (14) 参考文献 (15)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关键性 因素。因此,我课题小组采取多元分析的方法,构建多元线 性模型,对1992至2010年间我国我国教育情况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教育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4%的目标。在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显著增长的同时,在校本科生选择继续读研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大家都希望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来提升自己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如何通过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排名世界第二,但跟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探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结合二者1992至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我课题小组试图运用计量的方法,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假定进口国是贸易小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该国进口量的变动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的企业,该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样,该国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如图1所示。 图1 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假设图1中的D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0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1C1为进口量;P t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关税额),S2C2为进口量。贸易小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下。 1.价格效应(Price effect)。进口国征收关税将引起国内价格由P0上涨到P 。 t 2.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征收关税前,国内需求量为C1,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到C2。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损失为a+b+c+d的面积。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降低了物资福利水平。 3.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征收关税前,国内供给量为S1,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到S2。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关税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其利益为a的面积。由于征收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生产更有效率的可出口

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益的可进口商品,由此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4.贸易效应(Trade effect)。征收关税减少了该商品进口量。征收关税前,该国进口量为S1C1,征收关税后,进口量减少到S2C2。由于征收关税,导致进口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贸易效应。 5.财政收入效应(Revenue effect)。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只要关税不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进口商品数量,其数额为c的面积。 6.收入再分配效应(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effect)。征收关税使消费者的收入再分配。征收关税后,生产者增加了面积为a的利益,这是由消费者转移给生产者的;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面积为c的利益。 7.净福利效应。征收关税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为-(b+d)。它意味着对贸易小国而言,关税会降低其社会福利水平,其净损为(b+d)。这部分损失也称为保护成本或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为消费扭曲(comsump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降低,是消费者剩余的净损。 二、贸易大国的关税效应 如果进口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了世界进口量的较大份额,那么该国进口量的变化就会引起世界价格的变动。因此,大国征收关税虽然也有上述小国的种种关税经济效应,但由于大国能影响世界价格,因此从局部均衡分析所得的征收关税的代价和利益对比的净效果,就不同于小国情况。贸易大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图2所示。

汽车中英文对照表

汽车中英文对照表(五) E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 EAQF——法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EAS——能量吸收式转向盘;吸能式转向盘 EAS——电子空气悬架 EAT——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EAT——Electrically Assisted Turbocharger——电动辅助涡轮增压EBA——Emergency-Braking Advisory——紧急制动警告 EBA——Electronic Brake Assist或Emergency Brake Assist或Electronic Brake Auxiliary——电控制动辅助系统;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说明:在一些非常紧急的事件中,驾驶员往往不能迅速地踩下制动踏板,EBA就是为此而设计的。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感应驾驶员对制动踏板踩踏的力度与速度大小,然后通过电脑判断驾驶员此次制动的意图。如果属于非常紧急的制动,EBA此时就会指示制动系统产生更高的油压使ABS发挥作用,从而使制动快速产生,减少制动距离。而对于正常情况的制动,EBA 则会通过判断不予启动ABS。通常情况下,EBA的响应速度都会远远快于驾驶员,这对缩短制动距离,增强安全性非常有利。此外,对于脚力较差的女性及高龄驾驶员闪避紧急危险的制动,也帮助很大。有关测试表明,EBA可以使车速高达200km/h的汽车完全停下的距离缩短21m之多,尤其是对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EBA可以有效防止常见的车辆“追尾”意外。EBC——发动机制动控制 EBCM——Electronic Brake Control Module——电子制动控制模块 EBD /EBV——英文:Electr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或Eletronic Brake Differential;德文:Electronicsche Bremsenkraft Verteiler——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说明:EBD能够根据汽车轴荷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系统提高制动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由于4只轮胎附着地面的条件不同,因此,汽车制动时,很容易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计算出4个轮胎摩擦力的数值,然后通过调整制动装置,使其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快速调整,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牵引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EBD主要是对ABS起辅助功能,提高ABS 的功效。当重踩制动踏板时,EBD会在ABS起作用之前,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果发现此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依据车辆的重量分布和路面条件,有效分配制动力(制动油压系统将会调整传至后轮的油压),以使4个车轮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制动力的分布。因此,ABS+EBD就是在ABS的基础上,平衡每一个车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改善制动力的平衡,防止出现甩尾和侧移,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使得汽车的安全性能更胜一筹。 EBDL——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 EBP——Error Back Propagetion——误差反向传播 EBS——Eletronic Brake System——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TC——Electronic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电子制动与牵引控制系统EBTCM——Electronic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Module——电子制动牵引控制模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