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化学同步复习专项:专题二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同步复习专项:专题二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同步复习专项:专题二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同步复习专项:专题二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项:专题二十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1、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 x等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NO x也是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

1.科学家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有害的NO和CO转变成无毒的气体,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2NO(g)2CO2(g)+N2(g) △H1=-746.5kJ·mol—1

已知:2C(s)+O2(g)2CO(g) △H2=-221.0kJ?mol—1

CO2(g)C(s)+O2(g) △H3=+393.5kJ?mol—1

①C(s)的然烧热(△H)为_____________。

②NO(g)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初始容积均为2L的A、B、C三个容器中,均投入5 mol CO气体和4 mol NO气体发

生如下反应:2CO(g)+2NO(g) 2CO2(g)+N2(g)

①上图表示该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的示意图,则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Y1_ Yz(填“>”或“<”)

②反应过程中,A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中保持绝热恒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B、C两个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长为:t B>t C

b.3个容器中NO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

c.当A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当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③当B容器中保持平衡时,NO所占体积分数为25%。则相同温度下,A容器中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利用反应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用电器NO2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①a 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若用该电池电解0.6L ,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得饱和食盐水pH 变为13,则理论上b 电极上消耗B 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mL(标准状况;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2、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C(s)+O 2(g)=CO 2(g) △H 1=-393.5kJ·mol -1 2C(s)+O 2(g)=2CO(g) △H 2=-221.0kJ·mol -1 N 2(s)+O 2(g)=2NO(g) △H 3=-180.5kJ·mol -1 则反应()()

()()222NO 2CO g N g 2CO g g ++ △H = 。

(2)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 和NO 发生反应生成N 2(g)和CO 2(g)。

在T ℃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L NO 、b mol/L CO ,使其发生上述反应,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X(表示a 、b 两者的比值)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所示。

若X 1=1.0、a =2,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是2min ,则反应发生2min 内N 2的平均反应速率v(N 2)= ,平衡态A 点的平衡常数K = 。

(3)柴油燃油车是通过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 -SCR)法处理氮氧化物。

Urea -SCR 的工作原理为:尿素[CO(NH 2)2]水溶液通过喷嘴喷入排气管中,当温度高于160℃ 时尿素水解产生NH 3,生成的NH 3与尾气混合后,加入适合的催化剂,使氮氧化物得以处理。图2为在不同投料

比[

()

(NO)

n

n

尿素

]时NO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尿素与NO物质的量比a b(填“>”、“=”或“<”)。

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0℃以下,随着温度升高,尿素水解释放氨气的速率加快,NO转化效率升高

B.400℃以下,温度升高,反应活化能降低,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400℃以上,温度过高,可能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导致NO转化效率下降

3、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CO2的转化率w(CO2)=。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列表达式)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填字母)。

A.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B.升高温度

C.选择高效催化剂D.再充入1mol CO2和4mol H2 (3)25℃,1.01×105Pa时,16 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50.8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地球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该物质的综合利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领域。回答下列与CO2有关的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与H2反应可制备乙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应用CO2氧化CH4,可制备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之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 4(g)+CO2(g)2CO(g)+2H2(g) ΔH。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压强为p2时,c点正逆反应速率:v(正)______v(逆)(填"="">"或"<")。a、b、d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a、K b、K d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

(3)工业炼铁工艺中,高炉内存在可逆反应:C(s)+CO 2(g)2CO(g) ΔH。向某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和1mol CO2,测得平衡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 650℃时,达平衡吸收的热量为43kJ,则该反应的ΔH=______kJ·mol-1。

② 800℃时,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4)通过电化学方法可将CO2转化为乙烯,其原理如图3,电极M接电源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N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5、近年研究发戒As 2O 3(砒霜)在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方面有特效。砷有两种常见的酸:砷酸(H 3AsO 4)、偏亚砷酸(HAsO 2)。已知H 3AsO 4的123a a a pK pK pK 、、依次为2.25、6.77、11.40(p K a =-lg K a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砷酸第二步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不能证明H 3AsO 4的酸性比HAsO 2强的是( )(填标号)

A.常温下,测定0.01mol·L -1 HAsO 2溶液和0.01mol·L -1 H 3AsO 4溶液的pH,后者较小

B.常温下,测定0.1mol·L -1 NaAsO 2溶液和0.1mol·L -1 Na 3AsO 4溶液的pH,后者较小

C.常温下,分别用蒸馏水将pH=4的H 3AsO 4溶液、HAsO 2溶液稀释100倍,测定稀释后溶液的pH,后者变化较小

D.常温下,比较10mL0.01mol·L -1 HAsO 2溶液、0.01mol·L -1 H 3AsO 4溶液分别与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运者产生气泡较快

(3)常温下,加蒸馏水稀释H 3AsO 4溶液,下列增大的是( )(填标号) A.K W

B.pH

C.

()

()

3434AsO H AsO c c -

D.c (H +)·c (4

2H AsO -) (4)向10.00mL0.1mol·L -1 H 3AsO 4溶液中滴加0.1mol·L -1 NaOH 溶液,加入体积为V 时,c (H 3AsO 4)=c (4

2H AsO -) ① V_____(填“>”“<”或“=”)10.00mL 。 ② 此时,混合溶液的pH=____。

(5)某同学为了探究可逆反应33

AsO -

(aq)+I 2(aq)+2OH -(aq)34

AsO -

(aq)+2I -

(aq)+H 2O(l),设计如图A 所示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按图A 装置加入试剂并连接装置,电流由C 2流向C 1。当不产生电流时,向图A 装置左边烧杯中加入一定量2mol·L -1盐酸,发现又产生电流,实验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如图B 所示。

①图B中3

AsO 的逆反应速率:a_____(填“或“=”)b。

4

②写出图B中c点对应图A装置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实验开始时,电子由C1经盐桥流向C2

b.图B中,b点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向左边烧杯中加入盐酸后,平衡逆向移动

d.若将所加的盐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平衡逆向移动,电流增大

6、以NO 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 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N2O的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I2(g)→2I(g)(快反应)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

第三步IO(g)+N2O(g)→N2(g)+O2(g)+I2(g)(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N2O分解反应中:分解速率与是否含碘蒸气有关

B.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小

D.IO为反应的催化剂

(2)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和不完全燃烧的CO,汽车三元催化器可以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如,

反应I:2CO +2NO → N2+2CO2ΔH1;反应II:4CO +2NO2→ N2+4CO2ΔH2<0。

针对反应I:①已知:反应N2(g)+O2(g)2NO(g) ΔH3=+180.0kJ·mol?1,若CO的燃烧热为-283.5kJ·mol?l 则反应I的ΔH1=_________kJ·mol?1。

②若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molNO,发生反应I,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CO 和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2v (N 2)正=v (CO )逆

(3)根据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进行如图回答。请回答: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K 闭合).

①Zn 极为________极;实验过程中,24

SO -

________(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 ②y 极的电极反应现象为________;

③写出生活中对钢闸门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______________。

④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 2、H 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 4Cl 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效除去大气中的2SO 天保卫战的重中之重。

(1)用NaOH 溶液吸收热电企业产生的废 右图关系可得:4H =△ 。

(2)某温度下,52N O 气体在一体积同定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52222N 4O g NO g O g =+=

(慢反应)224H<0,2NO (g)N O (g)△垐?噲? (快反应)

H 0<△,体系的总压强p 总和2pO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上图中表示2O 压强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②已知52N O 分解的反应速率()

2-1

5v=0.12p O Pa N k h ?,t =10 h 时,25pN O = kPa ,

v= -1kPa h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③该温度下2242NO (g)N O (g)垐?噲?反应的平衡常数p K = -1kPa (p K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和腌制品中,可用电吸附装置去除。去除量跟电压、初始浓度、共存阴

离子等因素有关。某科研机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据上图可知,待处理液中2

NO -与3NO -

的Co = -1mg L ?时,装置对3NO -

的吸附量高于2

NO -。 ②据上图分析,为提高离子去除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4)电解法也可以对亚硝酸盐污水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电后,左极区产生浅绿色溶液,随后生成无色气体。 当Fe 电极消耗11.2 g 时,理论上可处理2NaNO 含量为 4. 6%的污水 g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 393.5 kJ·mol —1;2NO(g)

O 2(g)+N 2(g) △H 1=-180.5kJ·mol —1

2.压强;<;d;4.5mol ?L —1

3.2NH 3-6e -+6OH -

=2N 2+6H 2O;336

解析: 1. ①根据CO 2(g)

C(s)+O 2(g) △H 3=+393.5kJ ?mol —1,可知C(s)+O 2(g) CO 2(g) △H 3

=-393.5kJ ?mol —1,所以C(s)的燃烧热(△H)为393.5kJ ?mol —1。 ②(1) 2CO(g)+2NO(g)2CO 2(g)+N 2(g) △H 1=-746.5kJ·mol —1 (2)2C(s)+O 2(g)2CO(g) △H 2=-221.0kJ ?mol —1

(3)CO2(g)C(s)+O2(g) △H3=+393.5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1)-(2)+(3)得 2NO(g) O2(g)+N2(g) △H1=-180.5kJ·mol—1。

2.①2CO(g)+2NO(g)2CO2(g)+N2(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2CO(g)+2NO(g)2CO2(g)+N2(g)正方向物质的量减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X代表的物理量是压强,Y代表的物理量是温度,温度越高N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Y1<Y2;

②a.B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中保持绝热恒容,正反应放热,C容器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B、C两个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长为:t B>t C,故a正确;

b.A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A压强大于B,A中NO的转化率大于B;B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中保持绝热恒容,正反应放热,C容器的温度高,B中NO的转化率大于C,3个容器中NO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故b正确;

c.根据,总物质的量是变量,所以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是变量,当A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B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密度是恒量,当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选d。

③ 2CO(g)+2NO(g)2CO2(g)+N2(g)

开始 2.5 2 0 0

转化 2x 2x 2x x

平衡2.5-2x 2-2x 2x x

,x=0.5

A容器中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4.5 mol?L—1;

3.① 电子由a流向b,可知a是负极,a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2N2+6H2O;

②常温下,若用该电池电解0.6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得饱和食盐水pH变为13,则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6L=0.06mol,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6mol,b电极上N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NO2+8e-+4H2O=N2+8OH-,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NO2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0.06mol÷4×22.4L/mol=0.336L=336mL。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746.5kJ·mol-1;

(2)0.4mol/(L·min); 80.0; (3)>; B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①110.225mol L min --??;75% ②

()()()()

()

323

322CH OH H O 0.75mol /L 0.75mol /L CO H 0.25mol /L 1.75mol /L c c c c ??=

??;

③A 、D;

(3)()()()()132223

CH OH l O CO g 2H O l 701.6 kJ mol 2

g H -+?=-?+=;

(4)233

2CH OH 8OH 6e CO 6H O ---

+-+=; 解析:(1)依据反应和图象分析判断:CO 2(g)+3H 2(g)CH 3OH(g)+H 2O(g),反应是熵减少的反应,△S<0;反

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答案选A 。 (2)在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2和4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

是反应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甲醇是生成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10min 内达到平衡,生成甲醇浓度为0.75mol/L,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了0.75mol/L;则 ①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CO 2(g)+3H 2(g)

CH 3OH(g)+H 2O(g)

起始量(mol/L) 1 4 0 0 变化量(mol/L) 0.75 2.25 0.75 0.75 平衡量(mol/L) 0.25 1.75 0.75 0.75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 2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2.25mol/L÷10min= 0.225mol·L -1·min -1;CO 2的转化率w(CO 2)=0.75÷1×100%=75%。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

323

322CH OH H O 0.75mol /L 0.75mol /L CO H 0.25mol /L 1.75mol /L c c c c ??=

??,

③A.将CH 3OH(g)及时液化抽出,平衡正向移动,A 项正确;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 项错误;C.选择高效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 项错误;D.再充入1mol CO 2和4mol H 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D 项正确;答案选AD 。

(3)25℃,1.01×105Pa 时,16g 液态甲醇物质的量为0.5mol,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50.8kJ 的热量,

依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32223

CH OH l O CO g 2H O l 701.6 kJ mol 2

g H -+?=-?+=;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的是甲醇,此电池的负极应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有甲醇、氢氧化

钠、水,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33

2CH OH 8OH 6e CO 6H O ---

+-+=。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2CO 2+6H 2=CH 2=CH 2+4H 2O (2)>;K d >K b >K a

(3)①+172;②12.36p 总 (4)负极;2H 2O-4e -=O 2↑+4H +

解析:(1)根据反应物为CO 2、H 2,生成物为乙烯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H 2O,故化学方程式为2CO 2+6H 2=CH 2=CH 2+4H 2O 。

(2)由题图可知,压强为p 2时,c 点的转化率比平衡转化率低,故此时该反应正向进行,v (正)>v (逆)。由题图曲线变化规律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此可知平衡常数的大小顺序为K d >K b >K a 。

(3)①由题图可知,650℃反应达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40.0%,设平衡时CO 2转化了x mol,根据三段式可知:

则[2x /(1-x +2x )]×100%=40.0%,解得x =0.2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知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25mol×ΔH =43kJ,故ΔH =+172kJ·mol -1。

②800℃时,CO 的体积分数为93.0%,则CO 2的体积分数为7.0%,则平衡常数K p =(93.0%p 总)2÷(7.0%p

)=12.36p 总。

(4)CO 2转化为乙烯,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M 接电源负极。电极N 处生成O 2,为阳极,其电极反应为2H 2O-4e -=O 2↑+4H +。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4

224H AsO H +HAsO -

+-

(2)B(3)BC(4)①<;②2.25

(5)①<;②34AsO -+2e -+H 2O=33

AsO -

+2OH -;③bc 解析:(1)砷酸是三元弱酸,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4

224H AsO H +HAsO -

+-

(2)常温下测定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pH 越小,表明酸性越强,A 项正确;砷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比较相同浓度的NaAsO 2和NaH 2AsO 4溶液的pH,利用越弱越水解原理判断砷酸和亚砷酸的酸性强弱,B 项错误;相同pH 的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越小,说明酸性越弱,C 项正确;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酸溶液,分别与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生气泡越快,表明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D 项正确。 (3)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加水稀释时,促进砷酸电离,但是氢离子浓度降低。A 项,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项,加蒸馏水稀释,pH 增大;C 项,稀释过程中,砷酸电离程度增大,砷酸根离子浓度与砷酸浓度之比增大;D 项,氢离子、砷酸二氢根离子浓度都减小,则乘积减小。

(4)当V=10.00mL 时,H 3AsO 4、NaH 2AsO 4的浓度相等(电离之前),但是H 3AsO 4继续电离,使c(42H AsO -)>c(H 3AsO 4),所以当c(H 3AsO 4)=c(42H AsO -)时,V<10.00mL 。此时,()()

()

()14342H H AsO H H AsO a c c K c c +-

+=

=?,pH=-lgc(H +)=-lg 1a K =2.25。

(5)①开始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②c 点表示平衡逆向移动,正极反应式为34AsO -+2e -+H 2O=33

AsO -

+2OH -,负极反应式为2I --2e -=I 2。 ③电子只能在导线上传递,a 错误;电流为0时表明没有电子转移,达到平衡,b 正确;加入盐酸,中和了OH -,平衡逆向移动,c 正确;若加入氢氧化纳,平衡正向移动,b 点向a 点移动,d 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747.0 ; B

(3)负 ;从右向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N 2+6e -+8H += 2+4NH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123H H H +-△△△ (1)①乙②28.2

3.38 ③0.05

(1)①500②将2

NO -预先氧化成3NO -

或降低氯化钠浓度 (4)100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分析,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与过程无关,所以

恨据图分析,有1234H H H H +=+△△△△,可以计算4123H H H H =+-△△△△;

(2)①根据反应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压强从0开始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氧气的压强曲线; (3)t=10 h 时,2pO =12. 8 kPa ,()()()52222N 4O g NO g O g =+=分析,反应的五氧化二氮的分压为25.6 kPa ,起始压强为 53. 8 kPa ,所以10 h 时25pN O = 53. 8-25. 6=28. 2 kPa ,52N O 分解的反应速率

5-1-12v=0.12pN ,kPa h =0.1228. 2=3.38kPa (h O )???;

③()()()25222 N g ==NO g +O O g 53.8 107.6 26.9

222NO N H 垐?噲?

起始分压 107.6 0 改变分压2x x 平衡分压107.6-2x x

有107. 6-2x+x+26. 9 = 94. 7,解x=39. 8 kPa,平衡常数=

-1239.8

=0.05kPa 28

; (3)①从图分析.待处理液中2NO -与3NO -的0C = 500-1mg L ?时,装置对3NO -

的吸附量高于2NO -。 ②当2NO -与3NO -的0C = 500-1mg L ?时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比亚硝酸根离子的高,且氯化钠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所以提高离子去除率的方法可以为将2

NO -预先氧化成3NO -或降低氣化钠浓度;

(4)当铁消耗11. 2克即11.2/56 = 0. 2 mol 时生成0.2 mol 亚铁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和铁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分析,消耗亚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2/3 mol ,则可处理污

水的质量为

0.2

693100g 4.6%

?=。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 3溶液中含有的Mg 2+、K +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 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NaOH 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 .溶液a 中含有Al 3+、K +、Cl -、Na +、OH - C .溶液b 中只含有NaCl D .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用氨水,则Mg 2+、Al 3+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分离,则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 ,A 错误; B .Al 3+与过量NaOH 反应,溶液a 中含AlO 2-、K +、Cl -、Na +、OH -,B 错误; C .K +、Cl -、Na +在整个过程中不参加反应,则溶液b 中含KCl 、NaCl ,C 错误; D .因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则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D 正确; 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红褐色固体3Fe(OH)全部溶于氢碘酸:332Fe(OH)3H Fe 3H O ++ +=+ B .水杨酸溶于3NaHCO 溶液中: C .将等浓度的2Ba(OH)溶液与4NaHSO 液按体积比2:3混合: 224422Ba 2SO 3H 3OH 2BaSO 3H O +- +-+++=↓+ D .洁厕灵(含HCl )与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氯气:2Cl H ClO Cl OH -+-- ++=↑+ 【答案】C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 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 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

专题4-离子反应(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

专题4 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有参加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意义:不仅表示,而且还能表示。 2、离子方程式书写 (1)书写方法: 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③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2)书写要点:抓住两易、两等、两查 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3)书写原则 ①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 ③氨水作反应物写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 (标↑号)。 ④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⑤离子方程式要做到原子个数、电荷配平。 ⑥—些特殊的反应[如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被一种物质氧化或还原,Ba(OH)2与KAl(SO4)2按不同比例反应等]要考虑并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 ⑦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练习1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过量氨水与氯化铝溶液混合: (2)甲酸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 (3)氯气溶于冷水中: (4)钠粒投入到水中: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6)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的石灰水: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 ..的石灰水: (7)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显碱性: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还要遵循电子守恒)。

专题04离子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2H2O Na++2OH–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H2↑+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 + H+ +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OH–CaCO 3↓+H2O 【答案】B 【名师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 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 恒等。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 2.【2017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1×10 ?12的溶液中:K+、Na +、、 C.c(Fe2+) =1 mol·L?1的溶液中:K+、、、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答案】B 【解析】A.Fe3+和SCN?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错误;B.根据K W可以求出c(OH?)=0.1mol/L,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Fe2+还原性较

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倒计时67|高考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滴定管的使用方法》知识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碱式、通用、酸式) 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准确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的一种量器。滴定管的管壁上有刻度线和数值,精确度为0.01毫升,“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数值由小到大。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如氨水、碳酸钠溶液)。因碱与玻璃作用会使磨口旋塞粘连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氯化铁溶液),均不能使用碱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给旋塞涂凡士林。把旋塞芯取出,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旋塞芯两头薄薄地涂上一层,然后把旋塞芯插入塞槽内,旋转使油膜在旋塞内均匀透明,且旋塞转动灵活。 (2)检漏。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满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架上,放置1-2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转动180°再放置1-2分钟,若两次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 (3)滴定管内装入标准溶液后要检查尖嘴内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将影响溶液体积的

准确测量。排除气泡的方法是:用右手拿住滴定管无刻度部分使其倾斜约30°角,左手迅速打开旋塞,使溶液快速冲出,将气泡带走。 (4)进行滴定操作时,应将滴定管夹在滴定管架上。左手控制旋塞,大拇指在管前,食指和中指在后,三指轻拿旋塞柄,手指略微弯曲,向内扣住旋塞,避免产生使旋塞拉出的力。向里旋转旋塞使溶液滴出。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

第4讲离子反应 基础题组 1.(2018山西太原模拟)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C -+H2O HC-+OH- B.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2Al3++3C -+3H2O2Al(OH)3↓+3CO2↑ C.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 -+Ba2++4OH- BaSO4↓+Al-+2H2O 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 Cl2↑+H2↑+2OH-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MgCl 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Mg2++2OH-Mg(OH)2↓ B.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N -Ag++NO↑+2H2O C.将Cu粉加入Fe 2(SO4)3溶液中:2Fe3++3Cu2Fe+3Cu2+ D.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CO2+2H2O Al(OH)3↓+HC- 3.(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和氨水反应:H++OH-H 2O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 合:HC -+Ba2++OH-BaCO3↓+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CO 2+H2O CaCO3↓+2HCl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 6H5O-+CO2+H2O2C6H5OH+C- 4.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混凝法,用明矾作混凝剂:Al3++3H 2O Al(OH)3+3H+ B.中和法,用过量CO 2处理碱性废水:CO2+2OH-C-+H2O

高考复习化学分类汇编:专题5离子反应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5 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2017?海南)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 Fe2+ 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 =Al2(CO3)3↓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2+2OH-= + + H2O 2.(2017?海南)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M3++4H 2O= +Cl-+8H+,中M 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二.综合题 3.(2017?天津)(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 H2S+Fe2(SO4)3═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________.

(3)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 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Ⅱ.SO2的除去 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Na2SO3溶液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H2O (l)═Ca(OH)2(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_. (5)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已知25℃,NH3?H2O的K b=1.8×10﹣5,H2SO3的K a1=1.3×10﹣2,K 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 2.0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_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________. 4.(2017?新课标Ⅲ)(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误差分析案例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误差分析案例 [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从而拉开21世纪初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序幕。在千呼万唤中浙江省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实施新课程标准。传统的高中教学还是把学生限定在教室和习题中,排斥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题海战”中普遍下降,化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得不到很好体现。取而代之的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不同领域的人才。新课标强调的就是“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而不是“我给你什么,你接受什么”。 [背景]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又是做好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根本保证。因此使学生认识指示剂和滴定终点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上好这堂组内公开课,我事先作了精心准备,考虑到面对的是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的,思维敏捷而发言又很积极的学生,也考虑到中和滴定实验的难度,事先我也作了许多假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期望按照我的思路上好这堂公开课。[问题提出] 师:在定量分析中,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和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和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目的是测定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据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 推出:K.c 标.V 标 =c 待 .V 待 即:c 待=K. c 标 .V 标 /V 待 师: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一一展示并简单介绍它们的作用和使用要注意的问题)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学生认真的听着,不时对新看到的仪器表现出一种好奇心和新鲜感) 师:准确的做好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关键是什么? 生:我想,根据上面的公式准确测出V 标 的体积很重要。 师:很好,那么我怎么知道V 待 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我认为V 待 的体积事先也应该测好,可以把它放在锥形瓶中 (看来学生事先也作了预习) 师: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有两点: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溶液V标和V待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可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 师:其中强酸与强碱互滴时,可选用酚酞(变色范围8—10)或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作指示剂。如果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去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用1—2滴酚酞作指示剂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放入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红色现象,在盐酸滴定过程中若刚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恰30秒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如果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去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用1—2滴甲基橙作指示剂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放入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

高考化学总复习之酸碱中和滴定专项训练.docx

酸碱中和滴定专项训练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 再用 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溶液的体积() A.大于 20mL B.小于 20mL C.等于 20mL D.等于 5mL 2.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移液管 3.刻度“ 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滴定管B.移液管C.量筒D.烧杯 4.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 CO2,丙不变然后滴加指示剂酚酞后,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后,所需溶液的体积()A.甲 =丙 >乙B.丙 >乙 >甲C.乙 >丙 >甲D.甲 =乙 =丙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 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6.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A.胶头滴管B.量筒C.滴定管D.移液管 7.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 1×10 - 18 ,下列说法正确C( H )和 C( OH)的乘积为 的是()A.该溶液的 pH 一定是 9B.该溶液可能 pH=5 C.该溶液的 pH 不可能是 7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8.常温下, 0.1mol/L 的一元酸 HA溶液的 pH=2,0.1mol/L 的一元碱 BOH的溶液中 c(OH- )/c(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c(OH- ) > c(H +) C. c(H +) < c(OH- )> c(B +) > c(A - )B. c(OH- ) < c(H +)<c(A-)<c(B+) c(A - ) <c(B +)D. c(B+ ) =c(A - ) > (H+) = c(OH- ) 9.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若有1%的 NaOH转变为 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氧化还原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水处理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用Na2S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C.用FeSO4处理含Cr2O2-7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除去Cr3+ D.用NaOH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C 2(2019·北京,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答案B 3、(2019·浙江4月选考,6)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8∶3 C.6∶3 D.3∶2 答案A 4、将过量H2O2溶液加入含(NH4)2CrO4的氨水中,加热后冷却,生成暗棕红色晶体M[化学式为Cr(NH3)3O4],其离子方程式为:CrO2-4+3NH3+3H2O2===M+2H2O+2OH-+O2↑,测得M中有2个过氧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中Cr的化合价为+3 B.参与反应的H2O2全部被氧化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M的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D.转移0.2 mol电子时,生成M的质量为16.7 g 答案D 5、(2019·浙江4月选考,1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SO2+2H2O+2MnO-4===2Mn2++5SO2-4+4H+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C.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SiO2-3+2H+===H2SiO3↓ D.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 3Cu2++2Fe===2Fe3++3Cu 答案D 6(2019·海南,11改编)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 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CO2-3+2H+ C.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3H2O2+I-===IO-3+3H2O D.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2S2-+5SO2+2H2O===3S↓+4HSO-3 答案D 7.(2019·江苏,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 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2+H2↑ 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NO-3+2H+===Cu2++2NO2↑+H2O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答案A 解析A项,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正确;B项,题给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与得失电子守恒,错误;C项,稀HNO3与Cu发生反应生成NO,错误;D项,Na2SiO3为可溶性的钠盐,应拆开,错误。 8.(2019·天津,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答案A 9、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

离子反应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能正确判断物质间在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常见的一些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活动 2.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1.列举一些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例子。 2.讨论: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说明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一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原则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 例:HCl 、H 2SO 4、HNO 3、NaOH 、KOH 、Ba(OH)2、Ca(OH)2、NaCl 、K 2SO 4、AgNO 3、CuSO 4等;多元 弱酸根离子:HCO 3-、HSO 3-、HPO 42-、H 2PO 4-、HS -等。 此外都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例:H 2O 、弱酸H 2CO 3、H 2SiO 3、CH 3COOH 、HCN 、H 2S 等; 弱碱:NH 3·H 2O ;不溶性碱:Cu(OH)2、Fe(OH)3、Al(OH)3、Mg(OH)2、Fe(OH)2、Zn(OH)2等; 不溶性盐:AgCl 、CaCO 3、FeS 、BaSO 4、CuS 、ZnS 等 二看连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的状态符号是否正确,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生成的离子 反应才会发生。反应物与生成物用“=”连接,生成沉淀、气体的用打“↓”“↑”符号。 三看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些反应虽然实质上属于离子反应,但由于不是水溶 液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的,即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 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四看生成物或反应物是否有微溶物。微溶物是生成物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物是反应物 的稀溶液用离子符号表示,是浊液或固体用分子式表示。 五看质量与电荷是否同时守恒。 六看产物中是否有多种沉淀或沉淀与弱电解质生成。 2.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问题。在同一溶液中,几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 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若离子 间能生成难溶物则不能共存,如-OH 与+2Mg 、+3Al 、+2Fe 、+3Fe 、+2Cu 等不能共存,+2Ca 、+2Ba 与-23CO 、-23SO 、-24SO 、-34PO 、-23SiO 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 子间能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则不能共存。如+H 与-HS 、-2S 、-3HCO 、-23CO 、- 3HSO 、-23SO 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子间能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则不能共存。如-OH 与 +4NH ,+H 与-OH 、-F 、-ClO 、-4HPO 等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一般地说典型 的氧化性离子(如+3Fe 、-4MnO 、-27 2O Cr 、-3NO 等)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2Fe 、-I 、S 2-(HS -) 、-23SO (- 3HSO )等]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共

201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共存 例1、(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2+Fe 、3NO -、24SO - 、Na +B .由水电离的( )141H 110mol L c +--=??的溶液中:2+Ca 、K +、Cl -、3HCO - C .()()12H /OH 10c c +-=的溶液中:4NH +、3Al +、3 NO - 、Cl - D .()31Fe 0.1mol L c +-=?的溶液中:K +、ClO -、24SO - 、SCN - 例2、(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 -、Cl -、NO 3-、Na + B .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 +、AlO 2-、NO 3-、HCO 3- C .含大量Al 3+的溶液中:K +、Na +、NO 3-、ClO - D .含大量OH 一的溶液中:CO 32-、Cl -、F -、K + 例3、(09江苏卷)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 、3+Al 、-Cl 、2-4SO B. 含有0.1 mol·L -1 3+Fe 的溶液中:+K 、2+Mg 、-I 、-3NO C. 含有0.1 mol·L -12+Ca 溶液在中:+Na 、+K 、2-3CO 、-Cl D .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 、3+Fe 、-3NO 、2-4SO 例4、(09四川卷)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2Ca +、、H +、Cl -、3HSO - 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3NO - C.FeCl 2溶液:K +、、Na +、、24SO -、、2AlO - D . () Kw c H +=0.1 mol/L 的溶液:Na +、K +、23 SiO - 、3NO - 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问题 所涉及反应类型多为复分解反应和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填空题或综合题中一般要求直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选择题中主要是以判断正误的形式考查,其书写出错的原因主要包括: (1)氧化还原型反应错因 ①反应不符合事实,即产物不合理 ②电荷不守恒 ③原子不守恒 ④漏掉部分反应 ⑤与量有关的反应“少量”“过量”没有考虑量的不同反应不同

最新高考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训练答案.docx

最新高考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训练答案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 NaHCO 3、 Al ( OH ) 3 B .AgCl 、 NaHCO 3 C . Na 2SO 3、 BaCO 3 D . Na 2CO 3、 CuSO 4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 NaHCO 3、Al ( OH ) 3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 A 项错误; B . AgCl 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B 项错误; C .亚硫酸钠和碳酸钡溶于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 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 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C 项正确; D . Na 2CO 3 、 CuSO 4 中加热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 D 项错误; 答案选 C 。 2. 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3 2+- 3- 3 32- 2 O A .向 Ca(OH) NaHCO 溶液: Ca +2OH +2HCO =CaCO ↓ +CO +2H -1 的 Ba(OH)2 溶液中通入 2 2+ - 2 3- B .向 100mL0.12mol L · 0.02molCO : Ba +3OH +2CO =HCO 3 2 +BaCO ↓ +H O C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 pH 恰好为 7:H ++SO 42-+Ba 2++OH -=BaSO 4↓ +H 2O 23 的溶液中加入 -1 稀盐酸: OH - 32- D .向含 0.1molNaOH 和 0.1molNa CO 1L0.4mol L · +CO + 2 2 +3H =CO ↑ +2H O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定少为一的原则,将 NaHCO 3 的系数定为 1,则向 C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HCO 3 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 Ca 2++OH -+HCO 3-=CaCO 3↓ +H 2 O , A 选项错误; B .先算出 Ba(OH) 的物质的量为 0.012mol ,而 CO 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二者的物质的 2 2 量为 3:5,按照 3:5 的化学计量比来写方程式: 3Ba 2+- 2 3- 3 2 +6OH +5CO =4HCO +BaCO ↓ +H O , B 选项错误; C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 pH 恰好为 7,因此二者按 2:1 的系数来反应: + 42- 2+- 4 2 2H +SO +Ba +OH =BaSO ↓ +2H O ,C 选项错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讲 离子反应(无答案)

第七讲离子反应 一、知识准备 1、熟记常见的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能准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明确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并明确其表示的意义,能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准确判断离子的共存问题。 二、高考真题练习和规律总结 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NH4Cl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O2-3”。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 (5)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非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NH4Cl固体与NaOH固体的反应。 2.【2016年高考北京卷】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 离子反应练习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 3、BaSO 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③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⑥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只有⑤ D .只有⑥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相关知识。CaCO 3、BaSO 4虽不溶于水,但它们是强电解质,故①错;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②错;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故③错;0.00001 mol/L 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1 mol/L CH 3COOH 中氢离子浓度,故④错;熔融的纯硫酸不导电,故⑤错误;⑥正确。综上所述,选D 。 答案:D 2.(2015·辽宁五校联考)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 B .将Na 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 +2H 2O===2NaOH +H 2↑ 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2AlO -2+3H 2↑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pH =11的氨水中,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 3·H 2O===NH +4+OH -,A 项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B 项正确;氯化铜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铜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而与电解无关,即CuCl 2===Cu 2++2Cl -,C 项错误;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氧气,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 2O===2AlO -2+3H 2↑,D 项正确。 答案:C 3.(2015·云南名校统考)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 mol Cl 2通入到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正确;Cl 2过量,Fe 2+、I -均被氧化

2011化学高考复习第12讲 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

第十二讲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 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导致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原因,能熟练地写出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微粒浓度之间存在的几种等量关系的应用。 3.掌握对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4.了解其它水解反应类型。理解水解反应能否进行到底的条件。 酸碱中和滴定 【考纲要求】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批示剂的选用以及滴定终点的确定4.能正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一、盐类的水解: 1.概念: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所电离的或结合生成的 的反应。 2.规律:有弱就,无弱不;都弱都,谁强显,同强显。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2)外因:①温度②③PH值。 [练习] 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 FeCl3 4.应用 ⑴配制FeCl2溶液时,既要加,其作用是;又要加,其作用。 ⑵把AlCl3溶液蒸干后在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其理由是 。 二.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用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使完全反应,测出两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2.关键:①准确测定;②准确判断。 3.仪器: (1)酸式滴定管:①构造特点:①下端是旋钮②精确到 ②不能盛放的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的溶液:。 (3)锥形瓶 4.操作:(标准浓度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⑴.准备:查漏→洗涤→→装液体→→读数 ⑵.滴定:(1)用滴定管移取一定体积的NaOH到中,加, 在瓶底垫;

2014年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 【考纲解读】 1.能正确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正确判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2.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分析离子共存的先决条件,正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本专题高考分值约为10-20分。 【高考预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都是高考的热点,属于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在高考试题中,既可以以选择、填空的形式独立命题,直接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也可以穿插到工业流程题、实验题之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知识介绍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规律,要注意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情景下问题的能力。 一、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1.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根据,可以判断是否为电解质。 (1)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时都能导电,因此都是电解质。有些离子化合物因难溶于水而使其水溶液难导电,如BaSO4、AgCl等。 (2)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电离的为电解质,相反为非电解质。如HCl、H2SO4、HNO3等,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3)有些化合物如SO2、SO3、NH3、PCl3等,其水溶液也可导电,但它们却是非电解质,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电离出离子,只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电解质而引起导电。 (4)氯水、铁、石墨等尽管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 弱电解质是指。 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HClO3…………… 强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Ca(OH)2………………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 弱电解质弱碱:NH3·H2O、Cu(OH)2、Fe(OH)3、……………… 少数盐:Pb(CH3COO)2 Hg2Cl2…………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特别提醒:1.判断电解质注意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是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要注意: ①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②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③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否则不属于电解质。如CO2、NH3、Cl2等物质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并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电解质,才使溶液导电的。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 V酸= C碱. V碱 【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 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 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 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红色5~8________ >8蓝色 甲基橙<3.1______ 3.1~4.4橙色>4.4黄色 酚酞<8无色8~10________ >10____ 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 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知识点4】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可装待测液,也可装标准液)、烧杯(盛废液,不能装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