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复习资料

一、光的传播

课前预习

1、叫做光源。

2、为了表示,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

3、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4、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5、光年是指;1光年= km。

6.太阳、萤火虫、水母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也叫做________)。为了使用方便,人们研究并制造了____________,它的发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进。

总结: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活动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或者说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轨迹 2.光在水中的传播轨迹

总结:光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

活动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物体,在物体面光不能

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影子。如图,某人在路灯下,请画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2、日食

和月食的形

成:甲是乙

3、激光掘进、小孔成像、排纵队、竖电线杆、射击等都是可以用的道理解释。

想想做做:小孔成像看到的像是怎样的

三、光速:

活动四: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常用字母____表示。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

1、的物体叫光源。月亮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是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是光源。

2、光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C= 。

4、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 ______道理。

5、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 ______来解释。

6、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_________(选项“早晨”、“中午”、“下午”)。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8、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 .太阳的影子

B 树叶的影子

C .树叶间小孔的像

D .太阳的像

9、人走路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中考链接

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 .杯弓蛇影

B .形影不离

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

2、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

A .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 .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 .成语“一叶障目”

D .成语“刻舟求剑”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塔

B .水面“折”枝

C .镜中花

D .手影

4、(2011湛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2010

重庆)2009

年7月22

日,重庆市

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

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每一个观测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所吸引和震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的 传播,太阳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针对训练一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 、月亮

B 、电灯

C 、烛焰

D 、太阳

2、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 .太阳的影子

B 树叶的影子

C .树叶间小孔的像

D .太阳的像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 、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 、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 、月食的形成

4、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 .

6、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 )

A 、等于3×108m/s

B 、小于3×108m/s

C 、大于3×108m/s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 、看白烟开始计,因为烟雾看得清

C .看白烟开始计,因为光速比声速度大得多

D 、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

8、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蜡烛

B.月亮

C.反光的平面镜

D.太阳

9、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

A 、影子的形成

B 、小孔成像

C 、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

D 、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12、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 _ __来解释。

13、在看到闪电后3秒再听到雷声,则产生闪电和雷声的云离我们约有千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 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一、科学之旅: 1、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一、科学之旅: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声、光、热、电、力。 2、物理学的性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3、初识探究:伽俐略对摆动的探究。(探究过程、探究结论) 二、运动的描述: 1、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与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所不同。生活中一般是默认地面做参照物。 三、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定义: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时间单位;意义、定义的区别) 3、公式:(1)公式和变形公式(2)应用题解题要求和方法

4、单位:m/s 和km/h 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5、运动的分类:匀速和变速直线和曲线 6、测量: (1)长度测量:工具、单位、方法 (2)时间测量:单位、工具 (3)误差:误差的定义、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速度的测量:实践性实验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表格设计、数据分析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三环节: 1、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振动也震动、运动与有所区分)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波、声速、回声 3、听觉的产生:两条路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二、乐音三特征: 1、音调:(1)声音的高低;(2)是由频率决定的,什么是频率?(3)声音可分为:超声、次声和可听声。 2、响度:(1)声音的强弱(2)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音色:(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2)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声音二种类: 1、乐音:发音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初二物理上册(全)复习资料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 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Hz),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 到20000Hz,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噪声源包括以下几种: ①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流动性的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最突出,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发达,车辆拥有量增加,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 ②工业噪声。来自工厂的各种机器和设备,不但直接对生产者带来危害,对附近周围的居民影响也很大。工业噪声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元凶。 ③建筑施工噪声,建筑用的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钻机、风动工具等产生巨大的噪声。

8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8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8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一)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25px=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1min=60s。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计算公式:v=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四、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 S t (4)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八年级物理上复习资料

一、光的传播 课前预习 1、叫做光源。 2、为了表示,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 3、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4、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5、光年是指;1光年= km。 6.太阳、萤火虫、水母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也叫做________)。为了使用方便,人们研究并制造了____________,它的发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进。 总结: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活动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或者说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轨迹 2.光在水中的传播轨迹 总结:光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 活动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物体,在物体面光不能 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影子。如图,某人在路灯下,请画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2、日食 和月食的形 成:甲是乙 是 3、激光掘进、小孔成像、排纵队、竖电线杆、射击等都是可以用的道理解释。 想想做做:小孔成像看到的像是怎样的 三、光速: 活动四: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常用字母____表示。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 1、的物体叫光源。月亮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是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是光源。 2、光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C= 。 4、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 ______道理。 5、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 ______来解释。 6、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_________(选项“早晨”、“中午”、“下午”)。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几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一)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条件:孔要足够小特点:倒立、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VS漫反射: 镜面反射 VS 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界面时,反射光线依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界面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开。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实像:由光线汇聚而成;虚像:一种视觉感觉,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3)增大视觉空间。

9.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0.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发散光线)和凹面镜(凹镜,汇聚光线),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1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3.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1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15.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二)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后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3.光心:透镜的中心位置,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会发生偏折。 4.主光轴:过光心使透镜对称的虚线。 5.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到另一侧的点,此点叫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对称的焦点。 6.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凸透镜两个焦距相等。 7.照相机成像特点:照相机镜头为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8.投影仪成像特点:投影仪镜头为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9.放大镜成像特点:放大镜为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条件:物距在小于焦距)。 10.,如照相机;凸透镜成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 《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单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符号s ②秒表续数: 5、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第一章:声现象 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刮风时空气在振动) 震动可以发声。 3: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4:真快不可以传声。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6: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m是长度单位,读作米,s是时间单位,读作秒;m/s也可写作m•s的负一次幂,是速度单位,读作米每秒) 7:振动产生声音→空气传播→鼓膜振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8: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 9:骨传声: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声的效果比空气传声的效果更好。 10: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可以感觉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11音调和频率(每秒内运动的次数)有关。 12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一秒内如果振 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1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他们分别高于和低于人类听觉的上限和下限。 14: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15: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6: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17:音色和发生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8:噪声的发生体是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0: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的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 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21为了保护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22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的三种方式: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 【导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样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 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情势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 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 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下面 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仅供大家查阅。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 膀下的小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 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产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本来发出的 声音仍在连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蔼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蔼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 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消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 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情势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窄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发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进程中任何部位产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显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 一、透镜 1、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老花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 2、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光心的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 (3)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二、生活中的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倒正放缩虚实像距应用 u>2f倒立缩小实像fu=2f倒立等大实像v=2f f2f投影仪、幻灯机 u=f无像 u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 ①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两倍焦距处。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虚像变大。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近视眼要戴凹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 远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凸透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 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的专题复习

八年级物理各章的专题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结构图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m、1dm=m、1cm=m、1mm=m、 1μm=m、1nm=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A.1 mmB.1 cmC.1 dm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μm 地球半径6.4×106m=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884443(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cm。 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聚焦知识点三: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常用测量工具:、。 2.值与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避免。3.减小误差的方法: (1)求平均值; (2)选用; (3)改进。 实验设计:利用停表进行时间的测量。 1、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 为min s。 2、单位换算:25min=s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和光学三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 内容。 一、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在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力、质量、加速度等。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使物体产生 运动或改变其形状。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衡量物体惯性的大小。加速 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在力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定律需要我们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 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给 出了物体受力运动的数学描述,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则阐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 二、热学 热学是研究物体热量传递和热现象的学科。在热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 概念,例如温度、热量和热平衡等。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度量,是物体内部分 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状态。 在热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定律需要我们掌握。热传导定律指出热量在物体内

部通过传导方式传递,传导的速率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温度差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热膨胀定律则说明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受冷时会收缩。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物体内部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三、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在光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波 动传播。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 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 在光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定律需要我们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指出入射角、反 射角和法线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光的折射定律则说明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 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介质时由于折射率 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分散现象。 通过对力学、热学和光学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 和定律。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科,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 实验和观察,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希望大家能够在复习中 积极思考,多做习题和实验,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这种乐趣 和意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内容涵盖了光学、声学、电学和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一、光学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每秒3×10^8米。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3.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某些介质时会发生色散,即不同波长的光被分离出来。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5. 光的成像:光的传播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光线交叉而成的,可以在屏幕上观察到;虚像则不能在屏幕上观察到。 二、声学 1. 声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为约340米每秒。 2. 声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回声的产生需要声音传播时间超过0.1秒,并且声音强度足够大。 3. 声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耳

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赫兹到20千赫兹。 4. 声的干涉和共振:当两个声源发出的声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共振是 指当外力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 三、电学 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电压 是电势差,单位是伏特。 2.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电阻是电流通过 导体时遇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 3.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器并联连接,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器串联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压。 4. 电能和电功率:电能是电流通过电器时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电功率是单 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单位是瓦特。 四、力学 1. 力的作用和效果: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 和方向。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第二定律是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 成正比;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4. 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机械工作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机械效率是输出功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3篇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3篇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1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2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3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 m),纳米(nm)。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 1mm=10-3m 1dm=0.1m 1 m =10-6m 1cm=10-2m 1nm=10-9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测量时的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

测物体且与 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会记)。 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30min= 0.5 h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3)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①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②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③、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④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⑤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位置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静止__的。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