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与考核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教学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含义,相应地教学质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的含义,也就是说,在定性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价,或者说用定量手段做出定性的评判。定性评价以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定量评价则以反映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评价指标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量化的、具体性的,同一教学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同时某一个指标也可能反映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是用来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人们常常把测验、考试、考核、测量、评定、评估等几个概念与评价一词混用,这在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上常常造成混乱,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概念是包含测验、测量、评定、评估诸概念在内的更具概括性的概念。所以,教学质量评价一语包含着教育测验、教育测量以及其它相关的内容,但不可将其与测验、测量等概念等同。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评价指标体系自身看作是一个由指标项目、权重集合和评价方法等三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在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者或评价对象采集的评价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便获得了人们可以利用的具有价值意向的信息。可以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本质及任务的分析,确定比较具体的衡量标准。指标体系在将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行为化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权重与量化方法,使人们的价值认识取得一致,进而有可能获得一致的、可行的、准确的、有用的评价信息。

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 系统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学各因素的质量及其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质量,也就是说,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各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创造出来的。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建立在对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评价上,不仅要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教学的其他环节,而且还要从教学的主要要素延伸到教学的相关因素;不仅要对各年级进行纵向的教学质量评价,还要抓住各环节

进行横向的质量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表现为,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过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确定合适的权重或比例,从而使教学质量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得到及时的监控和保障。当然这种全程性的评价应具体介入到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既要有所侧重,又要兼顾全面。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既要着眼于系统性,也要考虑其可行性,力求抓住主要的指标,避免体系繁杂,操作耗时费力。

形成性评价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使用了以下评价方式:课堂活动记录及评价评价是在一些活动中让学生去真实的表现自己,这样能够考察学生运用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并且在课程当中能看出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时的调整,也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也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活动评价由值日生报告和课堂小组活动两部分组成。值日生早报告,内容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按学号顺序逐天进行。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成绩测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复杂过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定性指标,有些是定量指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教学作为一门科学,许多特征是可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的,但同时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又有许多特征是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处理好定量与定性、显性因素与潜在因素、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模糊性与标准性的统一,并以此建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首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静态的、易于操作的、便于描述的教学因素,又要看到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不易操作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基于高校教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更

应注重后者,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学术品格、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性的等级评价。对大学教师教学过程的要求宜粗不宜细。教学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的指标,而动态因素宜采用模糊性指标。

3. 全面综合评价。

教学质量是一个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关的概念,学校的教学质量活动是一个与学校所有成员有关的活动,所以,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中来,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的审视,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所以,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起来,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

教师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

授课教师: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课程:班级:

教师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

评价时间:年月授课教师:

评价课程:班级:

说明:请参加评价的每个学生以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课内外了解到的情况,根据每项指标,在“评价等级”栏中你认为合适的等级里划“√”,每项只划一个,否则作废。有人身、设备事故,根据情况轻重下降一定等级。

学生自我评价表(时间以一节课为单位)

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表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请您对我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表

2、请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以下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的:

课程开设安排:

项目考核标

考核内容考核点权重考核标准

A等分值范围(80-100)B等分值范围(80-60)C等分值范围

(60以下)

电路识图与分析原理图识

10%能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能说出元件在电

路中的作用,能将原理图中的元件、连

接关系准确对应起来

能大致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能说出大

多数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将原理

图中的元件、连接关系基本对应起来

不能以上工作

元件的筛选与检测筛选5%能用仪表筛选出所有的故障元件。

能用仪表熟练测出参数及判断管脚的

极性。

能用仪表筛选出所有的部分故障元

件。

能用仪表测出参数及判断管脚的极

不会筛选和检

检测5%

元器件的焊接装配顺序5%能严格按电子产品安装的顺序安装。

能熟练使用工具对元件管脚成型。能基本按电子产品安装的顺序安装。

能使用工具对元件管脚成型。

不会安装元件

和成型无安全

管脚成型5%

公共项目考核标准

总体考核指标:

4. 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要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而灵活机动,为师生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构筑弹性的指标,留出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决策部门在建构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师生群体、不同教学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都知道一堂课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真实的水平,为了使评价结果的具有客观性,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师工作的评价,对于各项指标的考核,必须采用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更加相符。

5. 公开性与公平性相结合。

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还要受到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必须建立一个层级结合、上下贯通、行之有效的透明质量评价运行机制来保证它的实现。

第一,纵向的运行。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是教学评价体系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一般由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评价主体组成,以院系评价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校级教学评价的运行,重点放在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上,并对全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院系教学质量评价重点放在教学的具体环节和直接因素上,教研室是院系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执行部门。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公平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要力戒“外行人”评“内行人”。

第二,横向的运行。即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评价。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要针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专业、课程等进行诊断性的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的进行中,要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育人能力、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结束阶段,

要对学校教学质量、院系教学质量、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课程、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终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院校内部体制改革、重点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奖学金评选等各项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操作方法、评价的目的意义等都应向教师公开,以促使教师间的公平竞争。

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河南大学教科院刘志军 任何评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中开展的,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何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等等,都内含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这条主线常常带有时代的烙印,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精神以及相关的理论成果对这条主线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条主线以及这条主线所体现出的评价理念、规则和方法共同形成了评价体系。我们开展发展性课程评价必须对影响和支配它的这条主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任何评价体系的形成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具体的评价内容共同形成的。 一、几种课程评价模式的比较分析 为了给构建我国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启示,笔者主要从思维方式上对国外五种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当事人中心评价模式、自然主义评价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说,任一种课程评价模式的形成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作支撑,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体现在课程评价模式的结构中,并渗透到评价目的与功能的选择以及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一,从评价整体结构看~课程评价模式存在着由直线式结构向循环式结构演变的过程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的结构,是比较明确的直线式结构。在这一评价模式中,泰勒把课程评价过程设定为: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情境??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判定评价结果四个基本的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判定评价结果是评价的落脚点,是一次完整评价的终点。虽然泰勒也认识到课程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并已形成一个“连续环”(continuing cycle),但泰勒提出的这一“连续环”只是在说明

基于过程评价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doc

基于过程评价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 价体系设计- 摘要:考虑到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弊端,提出了一种侧重于过程评价的应用型本科《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题库的设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大力提高过程性考核在总体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可有效克服原有体系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出理论与实操俱佳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9-0214-02 1 多媒体技术课程在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学习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的相关概念与特点;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多媒体设备;各种媒体(文本、声音、图形与图像、动画、视频)的性质及其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算法、编码标准与存储格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方法和工具;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熟悉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技术日新月异的综合性学科,该课程面向不同的本科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的专业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技

术也不断更新,因而与此一致,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点上和考试内容、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意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目前的生源现状和学校的定位,对学生的培养既要有别于高职教育,也要有别于传统研究型本科院校。 2 目前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考核评价通常将综合评价得分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得分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专业将该课程的属性设置为考试或考查,则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得分两部分的占比略有不同。考试课属性则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考查课属性则期末考试成绩占比60%。 2.1 课程内容特点决定期末考试难以有效覆盖所有知识点和技能,全面性不足 期末考试通常需要限定在100分钟内完成作答。而《多媒体技术》课程所学内容繁杂,涉及多媒体类软件众多。因此,若采用上机考核方式,则难以有效覆盖所有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无法有效考核该课程的多媒体理论知识,进而难以通过期末考试分数真实地反映每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若采用笔试考核方式,则无法考核学生掌握的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往往满足于考前的死记硬背,在日常学习中会忽视各种多媒体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课程人才培养的实践目标难以完成。 2.2 学生容易忽视平时学习过程 平时分数通常由考勤、作业和期中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可以

《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项目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职业能力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经济学》、《经济数学(1)》、《统计学》、《管理理论与实务》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能够具有先进的项目管理思维与理念,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术方法,把握项目管理的工具、过程和技巧,了解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项目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 国际项目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 ●具备项目策划与评估技术、项目融资方式与策略、项目建设总体组织、项目采 购与合同、项目设计与建设的管理、项目团队建设与激励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 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熟悉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2.能力目标 ●利用项目工具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的能力; ●熟练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 ●运用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观点和理论解释项目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沟通手段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相关人相关 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的职业道德。 ●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能力; ●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形成利用项目管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树立企业管理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认真、 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参考学时 36学时。 (四)课程学分 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生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模板

学生实践考核评价 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 学生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一、课程性质分析 《室内设计》课程是我也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我院在《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课程的建设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CDIO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以“项目设计+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边学边做、学做合一”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项目引导个案教学为特征,在教学引入实际工作项目,使教学与市场需求、实验室、工作室与企业无缝接合、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与实验实训的界限,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推行“从构思到设计,从设计到实施,从实施到运作”全过程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模块结构和其它课程的关联性,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程的考核办法适时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或作业分数评定,增加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状态与教学目标实现效果为目的的全方位评价因素。同时,为避免由于课程交叉出现的评价重合,也为考核易于操作,制定本课程体系的考核标准。 二、考核对象: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的学生

三、室内设计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室内设计课程培养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较广、较高,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完成项目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调研; 2、能完成设计项目的现场勘测; 3、基本掌握业主的构想和要求; 4、具有表示能力、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能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草案; 6、具有文字表示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 7、能够根据功能要求完成平面设计; 8、能够进行业主要求进行合理的方案构想; 9、能够将设计构思绘制成三维空间透视图; 10、能够将设计构思绘制成三维效果图; 11、能够为用户讲解设计方案; 12、具备专业造型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13、能够完成装修的细部构造设计; 14、能够按照专业制图规范绘制施工图; 15、识图制图能力、设计创意能力; 16、能够掌握整个室内设计施工验收的整个过程。 (二)室内设计课程的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课程过去是由一张试卷定成绩、单一考分定学分。近几年是根据学生上交的图纸作品、排版效果等进行考

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完整版)

试论课程改革中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 深圳市莲花中学王双燕 我国近20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实验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一些改革由于缺乏配套的措施而使结果不甚理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经过研究实践和探索,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主要看的是讲得如何。主要有这样的条款: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掌握如何、教法是否运用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这些都是从教师的角度的出发,看教师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这种课堂教学评价难于把握,多数的评价只是印象分数,它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许多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成为表演课、作秀课,远离了教育的宗旨。创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具体说来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和局限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的很重要的指标。 的确,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 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抓住完成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 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想法中也许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认知目标。 (二)“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设计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

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文件互职字【2019】 3 号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互助职校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一、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分值为 100 分) 1、班主任按时填写上交各种材料。 每缺一项扣 2 分,班主任无工作计划扣 5 分,无总结扣 5 分,计划总结缺乏具体措施、空洞无物酌情扣分。 2、每周召开班会,每学期召开四次主题班会,作好记录,周一送德育处审阅,缺一次扣 2 分。 3、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会、活动。 班主任无故缺席者扣 2 分;迟到、早退扣 1 分。 4、班主任检查学生就寝缺一次扣 2 分;晚 9:30 前离校者扣 1 分。 5、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家访谈话有记录,每月不少于 2-3 次,否则缺一次扣 2 分。 6、班主任工作造成重大失误扣 5 分。 7、举行全校性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每次加 2 分。 8、班级巩固率为 100%,流失一人扣 1 分,可累计扣分。 9、在公开刊物发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论文每篇加 2 分。 10、值周倒数后六名的班级班主任每周扣 0.5 分。 二、奖励分值 1、获得每周文明班级 (前六名)班主任加 1 1 / 20

分。 2、全校性班级活动获得一等奖加 3 分;二等奖加 2 分;三等奖加 1 分。 3、班主任津贴每学期发放一次,每生 4 元,其中 1 元按班级考核分值发放。 三、处罚 1、本班学生有重大违纪行为,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扣 35 分。 2、乱收费者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备注每年评优评先班主任占教职工的 70%。 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日常工作规范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担负教书育人职责,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对培养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特制订本规范。 一、师德规范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仪表端正,言谈文明;致力教育,勇于献身;勤奋学习,力求上进;业务熟练,教学有方;作风正派,遵纪守法。 二、行为准则为人师表、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团结互助。 三、工作制度 1.专职教师全天坐班制,因故离岗应履行有关手续; 2.任课教师不得无故缺课和随意调课,否则作教学事故论处; 3.教师上课不得迟到或早退,否则记入教师考核中; 4.学校或各处室每周安排的学习时间,必须按时参加,不得安排其它活动;四、教学环节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一个由

本科课程考试(考核)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docx

本科课程考试(考核)质量标准 1.课程考试(考核)命题质量标准 (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能重视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能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核内容以使用教材、课堂讲授内容以及指定的必读参考书和资料为 内容,涵盖难点、重点。 (3)命题题型科学合理,其中基础题、应用题和提高题的所占比例符合要求; (4)试题难易度适当,命题重复率符合要求,有相应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5)试题题量适当,一般能以连续两课时(100 分钟 )完卷,绝大部分能在80分钟完卷; (6)在课程备考期间,教师不应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对于学生提出的 带有揣摩考题内容性质的提问应不予回答,尤其不得泄露考题,不得给学生以任何暗示。 2.试卷制作质量标准 (1)试卷制作标准,审查、审批手续齐备; (2)试卷模板准确,试卷内容经过多层审查,达到零错误; (3)学期试卷 (题)档案内容、签字齐全; (4)试卷保密制度及相关预案齐全,并具有确实可行性。 3.考试组织与实施质量标准 (1)考试安排科学合理、及时准确,便于学生查询与组织复习; (2)考试组织严格整密、细致入微,保密制度严密,无徇私舞弊; (3)监考人员严格执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考场规则》,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4)监考人员考前 20 分钟领取试卷,考前15 分钟进入考场,宣布考试纪律,清理考场,检查桌椅、墙面、地面,制止考生携带除考试必需用具以外的其 他学习材料进入考场,已经带入的需放在指定位置; (4)监考人员按要求重新编排考生座位,并逐一核查考生身份; (5)监考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监考严明,不做与监考无关事情; (6)处理违纪、作弊做到公平公正、证据确凿,程序符合要求; (7)试卷袋相关签字齐全,试卷份数准确,试卷装订整齐。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范文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大封镇初级中学 校本课程评价办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评价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明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

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3、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 1、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校长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2、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订,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符合李家小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3、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4、校本课程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课程评价体系

安丘经济开发区小学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一、创新课程的学生评价 我们对学生采用学分制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和注重差异的原则,针对具体内容作出科学评价,可客观描述,可直接赋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对所有选修创新课程的学生发放学分记录表(见表1)和学期学业评价表(见表2),一方面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基础自主选课。 表1:创新课程学分记录表 表2:创新课程学期学业评价表 20 年第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表3:创新课程选择菜单 注: ▼智能信息指加德纳提到的至少8种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肢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认识智力。 ▼课程代理一般由熟悉学生情况的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兼任,向导师提供学生智能信息,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表单,向学生解释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特色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负责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完成相应档案整理工作。 表4:创新课程学生获奖或先进赋分标准表 二、创新课程的教师评价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创新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师评价实行目标考核制,教师工作量不纳入常规的学科教学中,另按课时与绩效计发报酬,也可折算为课时计入教师个人工作量(有的教师工作量不足),教师参与特色课程的教学情况同时列入教师年度考

核与职称聘任内容。实际操作中,起初采用1+X评价方案,即隐性的过程评价(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考勤)和显性的结果评价(师生获奖成果)相结合,但很少有教师撰写创新课程(校本课程)论文或教案,往往只填写教学记录册,以应付检查,因此给教学评价带来难度,处于闲置状态。 17年9月,经课题组研讨,决定修改评价方案,采用学期成果展评的形式,突出能力立意,实行量化评价。由学校创新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分组按评价标准对相应项目作出评价,一、二、三等奖以一定分数记入教师(或备课组)的年度考核中,优秀成果编订成册,部分成果推荐到市、区参加评比或发表。 (一)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 教师开发创新课程能力评价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以课程纲要为主。 表5:教师开发创新课程能力评价表 (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 主要为两个渠道:①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评价。以问卷、座谈、跟踪调查等形式对学生实际接受效果进行评价。②课程委员会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我们采用创新课程委员会评课,教师互评、学生参评等形式,综合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务处及时反馈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规范教学评价,我们拟用了《教师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评价表》(见表6)。 表6:教师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评价表

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评价体系论文

医学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评价体系的初探【摘要】课程考核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做到学以 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医学院校; 课程考核【abstract】curriculum evaluation as the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s to tes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of teaching proces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medical college as a direct transfer to the community 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main bas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personnel in addition to teach the students more knowledge, but also should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to 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talent. 【keywords】medical colleges; curriculum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9-0050-01

关于对课程考核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对课程考核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将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真正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学校将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逐步推进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实施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通过“评价诊断、反馈信息、修正问题、提高质量”等阶段,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对教育者和受教者即时性的影响效应,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校已开设的必修课程应分步实施形成性评价改革,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体系。 三、基本原则 课程考核改革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以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方向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课程考核改革要遵循教学规律,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各教学院(部)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将课程考核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四、实施方式 形成性评价体系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学科组、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具体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教学方案设计书中精心设计具体环节,填报《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在开课时向学生公布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及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如实填写《课程形成性评价手册》,及时分析、反馈、总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过程性考核 任课教师在学科组的指导下在对教学过程中的考勤、作业、小论文、小测验、课堂讨论、实验、见习与调查等实践环节进行考核时,应注重学生互评、自评环节,做好考核内容的设计,统一评价标准,减少教师个人在认识方面的偏差和随意性,及时、准确、公正地给予评价并做好记录,记录须留存学科组备查。不同课程的考核指标和赋值可自行调整,原则上过程性考核指标不少于5种。 过程性考核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内容,也可以是一章或由若干章组成的单元。每次过程性考核结束后,教学人员应对考核结果

学生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 学生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一、课程性质分析 《室内设计》课程是我也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我院在《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课程的建设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CDIO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以“项目设计+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边学边做、学做合一”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项目引导个案教学为特征,在教学引入实际工作项目,使教学与市场需求、实验室、工作室与企业无缝接合、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与实验实训的界限,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推行“从构思到设计,从设计到实施,从实施到运作”全过程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模块结构和其他课程的关联性,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程的考核办法适时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或作业分数评定,增加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状态与教学目标实现效果为目的的全方位评价因素。同时,为避免由于课程交叉出现的评价重合,也为考核易于操作,制定本课程体系的考核标准。 二、考核对象: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的学生 三、室内设计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室内设计课程培养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较广、较高,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完成项目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调研; 2、能完成设计项目的现场勘测; 3、基本掌握业主的构想和要求; 4、具有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能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草案;

6、具有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能够根据功能要求完成平面设计; 8、能够进行业主要求进行合理的方案构想; 9、能够将设计构思绘制成三维空间透视图; 10、能够将设计构思绘制成三维效果图; 11、能够为用户讲解设计方案; 12、具备专业造型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13、能够完成装修的细部构造设计; 14、能够按照专业制图规范绘制施工图; 15、识图制图能力、设计创意能力; 16、能够掌握整个室内设计施工验收的整个过程。 (二)室内设计课程的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室内设计》课程过去是由一张试卷定成绩、单一考分定学分。近几年是根据学生上交的图纸作品、排版效果等进行考试评价,以室内效果图设计创意的合理性、方案效果图表达的准确性、文字说明的概括性等几部分内容的完整情况、设计水平、制图规范及设计表达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定,并按照平时表现成绩与期末图纸表现成绩按照3:7的比例进行综合考核。以前课程考核体系存在一些未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与飞速发展且日趋开放的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外向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相比,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相似问题,如实践考核方式方法僵化,考试考核方法不适应课程教学要求,缺乏灵活性等,室内设计的人才培养明显处于滞后状态。 按照国际惯例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应该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适度超前发展,唯此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作用,才能实现与社会教育接轨,也才能实现在国际教育交流和中外合作中的平等对话。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就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室内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考核比例明显偏低。其中在教学考核方面的问题

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安丘经济开发区小学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一、创新课程的学生评价 我们对学生采用学分制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和注重差异的原则,针对具体内容作出科学评价,可客观描述,可直接赋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对所有选修创新课程的学生发放学分记录表(见表1)和学期学业评价表(见表2),一方面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基础自主选课。 表1:创新课程学分记录表 表2:创新课程学期学业评价表 20 年第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智能信息指加德纳提到的至少8种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肢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认识智力。 ▼课程代理一般由熟悉学生情况的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兼任,向导师提供学生智能信息,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表单,向学生解释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特色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负责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完成相应档案整理工作。 表4:创新课程学生获奖或先进赋分标准表 二、创新课程的教师评价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创新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师评价实行目标考核制,教师工作量不纳入常规的学科教学中,另按课时与绩效计发报酬,也可折算为课时计入教师个人工作量(有的教师工作量不足),教师参与特色课程的教学情况同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与职称聘任内容。实际操作中,起初采用1+X评价方案,即隐性的过程评价(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考勤)和显性的结果评价(师生获奖成果)相结合,但很少有教师撰写创新课程(校本课程)论文或教案,往往只填写教学记录册,以应付检查,因此给教学评价带来难度,处于闲置状态。

课程考核评价反馈总结

课程考核评价反馈总结电工电子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

课程考核评价反馈总结 一、原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原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多而杂,学时少 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较杂,既包含了弱点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同时又有强电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因此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内容多,而学时较少,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成课程任务,成了该课程最突出的矛盾。所以,在教材选择上、内容体系上、教学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评价模式、人才评价模式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 社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该课程又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必须加强实训改革,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综合性和验证性实训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原教学内容却反映很少 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在变化,与电工电子专业相关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提高学生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予以体现。 (四)课程评价模式、人才评价模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某一业领域中的基本技能,获取上岗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但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笔答试卷、记背应试,只注重结果,对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造成考试与社会需要相脱离、考试与学习相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目前我校电工电子专业实行课程考核评价、人才评价模式不能适应该专业的发展。 要实现中职培养目标,单纯用试卷考试是不能完成的,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势在必行。基于这种观点,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课程评价方法,改变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现状,运用多元评价方法,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三方面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其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原则和做法 课程改革要求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创新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也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更

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方案

甘肃煤炭工业学校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方案 一、实施过程化考核的目的 为了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职业理想、心理和身体素质、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与提高,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二、实施过程化考核的原则 1.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原则; 2. 坚持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 3. 坚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过程化考核的方式和办法 (一)理论课过程化考核 1. 理论课过程化考核成绩计算办法 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理论课程都要进行考核,学校倡导学业成绩考核过程化,对学生评价多元化。理论课成绩过程化考核具体由专业科、教研组根据课程特点讨论确定后报教务科备案后实施,可采取项目教学考核、任务驱动考核、单元测试考核、课程积分制考核(见附件3)等多种形式的过程化考核方式。 理论课成绩过程化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的课堂出勤、平时表现、回答问题、小组协作、作业完成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也可采用现代多媒体交互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旨在提升学生为人处事、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团队协作的整体素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授课教师依据本办法将课程过程化考核成绩记入附件4:甘肃煤炭工业学校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表,综合计算后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考勤:满分40分 考勤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师按学生出勤情况计分。请假必须有书面请假条作为凭证,病假一次扣1分,长期病假可酌情扣分;事假一次扣2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 考勤40分由任课教师计算,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课堂教学:满分30分 学生课堂学习实行累计积分制,以改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为目的。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期终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转向更重视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从事课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否遵守 1

班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班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一、班级考核评价体系的构成 班级考核评价体系由四个A级目标构成:A1纪律、A2卫生、A3两操与升旗、A4就餐。其中A1纪律由B1遵时守时、B2课堂纪律、B3课间纪律、B4校规校纪要求四个B级目标组成共包括17条具体要求;A2卫生,由B5教室卫生、B6室内责任区卫生、B7室外责任区卫生3个B级目标组成,共包括8条具体要求;A3两操与升旗,由B8眼操、B9间操和B10升旗三个B级目标组成,共包括7条具体要求;A4就餐,由B11就餐秩序和B12文明就餐两个B级目标组成,共包括2条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班级考核评价方案》) 二、班级管理考核评价的具体执行 (一)、班级管理考核由德育处、安全处、教务处、体卫艺处与总务处按照对应职责范围共同完成考核,在每一考核阶段结束后,各处将考核结果汇总到德育处。 (二)、学生违纪情况学校随时通报(通报违纪学生编号见附件2),每两周为一阶段进行汇总公布(见附件3)。 (三)、上一考核阶段结束后,如果德育处后于班主任知道学生有重大违纪行为,将在学期汇总分中予以扣除。 (四)、奖励加分:班级承担学校临时安排的额外任务并圆满完成,可视情况加2-5分;学生出现好人好事或完成

德育处临时交办任务可视情况为班级加1-3分。 三、奖励与惩罚 (一)、班级考核分每两周周计算一次,按得分排出班级名次,本校部前50%的班级发给流动红旗。 (二)评定优秀班级方法:首先计算获得的红旗数量,排出名次,如果名次相同,再查获得的总分决定名次。 (三)、凡考核期间出现严重违反本方案要求情况的班级,取消阶段内流动红旗评比资格;凡在学期内出现严重群体事件(如打群架等)取消学期优秀班级评比资格。

关于选修课考核评价机制的几点看法

关于选修课 考核评价机制的几点看法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学号:541006020151 专业:经济学 班级:10-01班 姓名:许泽昌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层次的多元化。因为公共选修课这种教学模式和现实的一些因素,给其考核评价也增加了难度。针对公选课课程选修课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改进措施完善评价和监督体系,有效促进高校选修课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考核评价机制对策分析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本应是根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的课程,但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特别是选修课的考核评价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选修课未尽然安照授课目标去进行。选修课评价制度一旦不受重视,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风。经过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评价具有很大的不规范性 选修课课程考核不规范,大多数考核方式是以论文为考题,或者是开卷式考试,而教师为了让大部分能顺利过关获得学分,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致使考试流于形式。选修课考核制度中的宽松做法,导致选修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大打折扣,目的和一样无法很好的完成和充分体现,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似使得教学管理上也有了一定的难度。

2.选修课难以根据上课情况给予适当平时分成绩。 在大多数高校,选修课成绩分为平时分和考试(论文分)两大部分。但由于上选修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院系、班级,平时分难以根据上课情况给予,于是便只根据考试(论文)来给分;教师上课时亲自点名;让班级干部将缺课学生的名单报上来或者有些老师会根据一两次的点名来给分。这些都带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3. 选修课间考核“冷热失调” 有的学生在选选修课时,只是为了顺利取得学分而选择选修课,喜欢“轻轻松松上课,顺顺利利‘过关’”。任课老师的课堂考勤、考试要求是否严格成了选课与否的理由。由此可见,学生在公选课的选报过程中相当盲目,如果听闻某一位老师对学生考评严格、所教科目不能蒙混过关。那么即使这几位教师所开设的课程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相当一部分学生也会因为担心考试无法通过而不选修他们的课程。这种盲目性的选课,造成选修课间考核“冷热失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选修课评价机制的对策 1.坚持考核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高校选修课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关键在于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对选修课考核的不重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相同或类似课程,由多位教师申请,并提供试讲视听,让学生选择老师选择课程,优者胜出。这不但可以使学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听到高水平教师的讲课,有比较才有进步,这也会增

课程评价体系

xx区小学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一、创新课程的学生评价 我们对学生采用学分制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和注重差异的原则,针对具体内容作出科学评价,可客观描述,可直接赋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对所有选修创新课程的学生发放学分记录表(见表1)和学期学业评价表(见表2),一方面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基础自主选课。 表1:创新课程学分记录表 表2:创新课程学期学业评价表 20 年第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表3:创新课程选择菜单 注: ▼智能信息指加德纳提到的至少8种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肢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认识智力。 ▼课程代理一般由熟悉学生情况的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兼任,向导师提供学生智能信息,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表单,向学生解释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特色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负责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完成相应档案整理工作。 表4:创新课程学生获奖或先进赋分标准表 二、创新课程的教师评价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创新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师评价实行目标考核制,教师工作量不纳入常规的学科教学中,另按课时与绩效计发报酬,也可折算为课时计入教师个人工作量(有的教师工作量不足),教师参与特色课程的教学情况同时列入教师年度考

核与职称聘任内容。实际操作中,起初采用1+X评价方案,即隐性的过程评价(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考勤)和显性的结果评价(师生获奖成果)相结合,但很少有教师撰写创新课程(校本课程)论文或教案,往往只填写教学记录册,以应付检查,因此给教学评价带来难度,处于闲置状态。 17年9月,经课题组研讨,决定修改评价方案,采用学期成果展评的形式,突出能力立意,实行量化评价。由学校创新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分组按评价标准对相应项目作出评价,一、二、三等奖以一定分数记入教师(或备课组)的年度考核中,优秀成果编订成册,部分成果推荐到市、区参加评比或发表。 (一)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 教师开发创新课程能力评价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以课程纲要为主。 表5:教师开发创新课程能力评价表 (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 主要为两个渠道:①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评价。以问卷、座谈、跟踪调查等形式对学生实际接受效果进行评价。②课程委员会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我们采用创新课程委员会评课,教师互评、学生参评等形式,综合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务处及时反馈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规范教学评价,我们拟用了《教师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评价表》(见表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