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

苏州古典园林

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而其中的拙政园和留园更是属于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

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

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文化意味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

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留园

古典园林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

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娄门内园林路,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狮子林”。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

狮子林

园建成后,当时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岭,恍惚迷离。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边。

狮子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园内多竹,竹间结茅的方丈禅窝,建有“冰壶进”、“玉鉴池”、“小飞虹(桥)”。主要建筑有立雪堂、燕誉堂、卧云室、见山楼、指柏轩、飞瀑亭、真趣亭、问梅阁等。

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它位于苏州药门附近的带城桥南阔家头巷(另一资料:位于苏州城东南十全街,与苏州、南州等饭店相距仅几十米),园址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叶(约公元1770年)购其地筑园。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网师园全园占地约8亩余(另两资料:约5333平方米、约5400平方米),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

网师园一角

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夜游网师园除了能品味园林夜景,还能欣赏到评弹、昆曲等节目。

6,布局的高低错落、相互照应的韵律美

园林建筑在造型艺术上的巧妙与精致中表现出它的韵律美,而且这种形式的美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影响,具有与音乐一样艺术效果。

园林建筑是通过错落有致的结构变化来体现节奏和韵律美的。中国组群建筑,小至宅院、大至宫苑均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有起落,由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都像戏曲音乐一样,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律和谐。

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在这方面,苏州留园的建筑堪称佳列。

1从留园门庭到“古木交柯”须通过重重过道,由暗而明、由窄而阔不断变化,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长达50米的夹弄,因漏窗、青条石、湖石花坛和门窗等建筑小品的设置,以及空间大小、方向和明暗的对比,抑扬顿挫,显得空间组合甚为丰富。

5,题点江山文学美

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典雅美丽的神韵风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学语言的点缀、形容、渗透、生发;匾额和对联是诗文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表象园林“诗情” 、表述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他们使得园林内的景象“寓情于景”,“即景生情”。它们点出了景观的精髓所在;同时作者的借景抒情也感染游人从而浮想联翩,苏州的拙政园内有两处赏荷花的地方,一处建筑物上匾额为“远香堂”,另一处为“停留馆”。前者得之于周敦颐咏联的“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留园水池北岸的一幢楼房,楼上名为“远翠阁”,楼下则名“自在处”,于此举目南望,留园中部景色尽收眼底。不远处又有牡丹花台,是赏花赏景的佳处,故取陆游“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诗句名之。楼上“远翠”一名,取方干诗“前生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也是因为景诗相符的缘故。

又如狮子林的“问梅阁”,取李俊明的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原来阁前多种梅,旧有古梅“卧龙”颇具清韵。

13苏州园林

13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 9 2 5年“五卅” 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01辨明字音: 轩榭(xu 01 xi e)池沼(zh do)镂空(I cu)邱壑(h e) 重峦叠嶂(zh eng)庸俗(ymg)模样(m u)相间(ji cn) 蔷薇(qi eng w a)嶙峋(I m x u n) 0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文章是从角度,抓住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E、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E、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1 “三维”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 “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 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 苏州园林图片 2、导语: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 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还不止以上所写。 五、合作探究: (一)齐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第一段:总印象:标本) 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第二段:总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默读3—6段,探究问题: 1、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追求“苏州园林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们如何去做?(四个讲究) 2、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说明的? 第3段:亭台轩榭—讲究布局美 第4段:假山池沼—讲究配合美 第5段: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美 第6段:花墙廊子—讲究层次美 3、四个“讲究”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四个“讲究”的顺序依次照应了第3—6段的内容。) (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除了上面四个方面的“讲究”,还从其它方面也注意到图画美,快 读第7—9段,请从文中找出来。 第7段:每一个角落—图画美

建筑艺术赏析

苏州园林 摘要: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关键词:苏州园林艺术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在世界上也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风景优美。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一篇《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那么同学们要如何做这篇文章的句子赏析呢?整理了《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希望对你学习《苏州园林》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1、“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 3、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大多”表示很多、大部分。“无所依傍”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林时

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在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 《苏州园林》原文赏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

苏州园林笔记

《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一.重点字词: 二.常识理解: 1.《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主题: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国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三.“十五字”表 (一)明对象:苏州园林。注:各段有各自的说明对象。 (二).抓特点:(总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 注:七个说明对象各具特点。如: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图画美。(三)理顺序: 1.全文:整体——局部的逻辑顺序;2、§3——§6和§7——§9: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如说结构,则强调总分式) (四)找方法: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2.指出“鱼戏莲叶间”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古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沼“图画美”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的树木与松柏和道旁树比较,写出与它们的不同,突出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木,没有明显加工的痕迹,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4.“有几个园里(举例子)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摹状貌)就是一幅好画(打比方)。开发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这两句话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运用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 5.“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梁柱使用的不刺眼的广漆和北京园林使用的彩绘进行比较,突出与周围草木绿色配合、协调,与自然融合的特点。 (五)品语言: 1.“似乎”的好处? 答:表推测,无法直接听他们说,用推测的语气,有分寸,显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的作用? 答:①这一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全文的总说。 ②“图画”这两个字贯穿全篇,是全文的线索。 ③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务必”“无论……总是”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强调共同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这句话的作用? 答:①连用四个“讲究”,构成排比,强调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达到图画美

苏州园林造园的立意与写意

浅谈苏州园林造园的立意与写意 作者:陈健 阅读:2358次 上传时间:2006-03-02 推荐人:wuyingjian (已传论文16套) 简介: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 一名园”的留圆…… 关键字:立意布局写意文化意境创造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四天的实习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1. 园林的立意 1.1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 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请”,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情画意的意境。 1.2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下面让我们伴着风流儒雅的昆曲,先来看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觉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二、课件显示图片欣赏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图片后的感觉。 师: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叶圣陶素朴的文字《苏州园林》,看看叶圣陶跟你们有没有同感呢。 要求: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整体把握课文,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三、同学讨论明确中心句 1.师:每段的中心句找到了,那么这篇文章的呢,叶对苏州园林有怎样的印象?(第一段中句) 说明:可通过语言品味明确语段的意思。标本一词,在这里比喻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物。也说是说通过苏州园林这样一斑可窥我国各地园林之全豹。足见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不该错过”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认识、欣赏价值。 2.师:苏州园林在哪一点上可作为中国园林的标本?这就是第二段中的内容。 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来说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如在画图中”。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四个讲究,一个一切。四个讲究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一切是说不仅止于此,而是处处讲究图画美。这一句是开启7至9段的关键。 四、图片欣赏 引导学生品读一些语段: 1.对比欣赏对称性的建筑和苏州园林的布局,明确苏州园林布局的自然之趣; 2.假山和池沼,抓住“艺术而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复制的,而艺术是不可复制的,是更个性化的,“忘却”“只觉得身在山间”,是以假乱真;池沼的安排也是首先在顺其自然; 3.对比欣赏宝塔式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足取”,说的还是自然; 4.图片欣赏,让学生理解”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行成的层次感; 可以多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领会。比如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五、小结课文 总之,无论是布局,还是配合、映衬、层次,还是小到角落门窗色彩,虽然是人工,但巧夺天工,而它的美,简而言之,就是美在自然。所以在上节课的板书后面我们还要加上”巧夺

苏州园林艺术的欣赏

苏州园林艺术的欣赏 江苏省泰兴中学徐晶秀曼妙的江南景致,孕育了柔媚多情的江南文化,也缔造了风姿绰约的江南园林艺术。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宛自天开”的建园理念、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从有限的空间变出无限美景,这些“匠心”都值得每一个人细细的体会、品味。 儒家、道家学说影响中华传统深远,其中道家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松、柏、柳、梅、竹、樟、槐等都按它们自己生长之姿态植之;几乎不加修饰把树木自然而然的散植于园中,表现着大自然之林木状态,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处”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所以欣赏苏州园林艺术至少要从两个方面:①、感受自然之美(山石、树木、湖水的美); ②、感受古人创造自然的智慧(文学之美与造园的手法)。 一、自然之美。 1、树木花草之美:娇美、苍劲、袅娜、秀雅…… 树木花草本身各具姿态,或妩媚、或苍劲、或婉约、或婀娜,在欣赏树木花卉形态美的同时,中国古人往往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即借物抒情。也是说,在品味花草之美的同时,一定要与隐寓联系,才能更好的体会中国文化,品味其中意韵。 比如欣赏荷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荷花袅娜、羞涩的美,荷叶如舞女的裙,以及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只是荷花“外表”的美,由此延伸的清白、高洁的高贵品格,“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是荷花“内在”的美。在欣赏时,我们不但要欣赏“外表”美,更不能放过“内在”美。 再如梅花,娇嫩透明的花瓣与花蕊,“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浪漫,远远敌不过它的优秀品质。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象征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松,古朴苍劲。千百年来,饱经风霜,顽强斗争,才具有这种姿态,所谓参差虺结,屈曲蟠龙,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如果从美学的比兴法则来说,这也是一种与命运斗争之美,或者悲剧之美。有人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与具有坚强生命力之感的松树有同样的审美意境。 2、山石之美:雄、秀、险、奇…… “山不在高,贵有意境”。同样是山,却千姿百态。“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庐山天下秀”、“黄山天下奇”,假山也同样分这些审美特征不同,造山者须选一种审美倾向,然后刻意追求之。 艺术中的层次之美,在于掩映,在于含蓄。堆山要堆出层次感,最关键的是峰恋要有立体布局。产生前后掩映,表现出“崇山峻岭”之感。后面的被前面的遮住一部分,含蓄之美自生。假山仿真山,仿得是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山之美,一在巍峨雄健,二在险峻挺拔。假山虽小,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要做到险峻之势,有一个办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宜空透不宜闭实。堆山不好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山的下部太肥太闷,缺乏险峻之感。特别是立峰、单石、更须重视险峻之美。 假山是一种艺术,其意境应当是山,而不要去做似龙、似虎之类。做成这种具象,不免俗气。 3、湖水之美:静止、含蓄……。

《苏州园林》word【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②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③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④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 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个人独学、对学、互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②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②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本文作者。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①初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②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③三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3、 3、分析文章第一段; 4、分析文章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我将以导游的身份,引领大家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ní)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他的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

苏州园林简介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简介: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圆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迩的有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 留园,空间组成极其复杂,其整体空间往往可以划分为若干相互的小空间。如留园,其入口近似于串联的形式,中央部分基本呈环形的形式,东部则兼有串联和中心辐射两种形式的特点。 留园的布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巧妙运用大小,疏密,开合等对比手法而使之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此外,还须借空间处理而引导人们循着一定程序依次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 留园分析,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束;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过曲谿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庭又稍开朗;穿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被压缩;至冠云楼前庭则顿觉开朗;至止,可经园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能托物言志的境界称之为意境。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中国园林艺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而意境即产生于园林整体的综合艺术效果,通过“色、声、香、味、触”,引入到无限内涵的空间意境中,唤起游赏者记忆联想、物外情、景外意。所以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从多方面来营造一种自然而诗意的氛围,使人们在园中可获得视听等多重感知。 留园明瑟楼位于池南,东北面水,西侧紧靠涵碧山房主厅,是一座造型奇巧、单向卷棚歇山顶的二层小楼,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建筑布局和造型灵巧多变的特色。楼在池上,旁有青枫,环境明净清幽,取古诗意境:“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且俯仰,面对鱼鸟,水木明瑟”而名明瑟楼。 底层为敞轩,二面临水,三面坐靠,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诗意,名“恰航”‘坐憩其中,恍如舟楫,游赏山水景色。楼层三面为古朴的明瓦半窗,楼上楼下虚实对比。楼南巧妙空间,运用太湖石置“济仙石’、叠“一梯云”楼山,玲珑峭拔,登楼犹人仙境。使实用功能与造景艺术达到完美的统一。隔岸远望,楼后假山隐现,景深意远,使明瑟楼更为明丽奇美。 远香堂为四面厅,正脊两侧有鱼龙吻装饰,以示避火震灾之意。 侧脊有麒麟塑雕,寓意长寿、福禄与美好。环视 一周,则山光水影,犹如动态山水长卷印入眼帘 听雨轩坐秋》 文簟泛清光柔飚引玉塘 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

高中美术: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Architectural Art-Classical Gard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高中美术教

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二)、分类 北方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及语言准确性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及语言准确性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作用:通过我国建筑与苏州园林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的特点。给读者留下具体,鲜明的印象。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作用:把园林里的花树与松柏、道旁树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的特点。使事物特点更鲜明,给读者留下清晰、准确的印象。 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用:通过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突出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使事物特点更鲜明,给读者留下具体、清晰的印象。 4.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作用:通过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相比,突出强调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个特点,给读者留下具体鲜明的印象,使说明更清晰。 打比方 1.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作用:将对称的建筑比作图画,园林比作美术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讲究亭台轩榭布局的特点。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 1.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作用:通过列举小山、竹子花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容易理解。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作用:通过列举园里的古老藤萝,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盘曲嶙峋的枝干也是一幅好画这个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容易理解。 3.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作用:通过列举其他几个园林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的特点。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 4.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几棵芭蕉 作用:通过列举书带草、爬山虎、蔷薇木香等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的特点。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

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

楼在江南园林中的布局一般位于园的边侧或后部,以证中部园林空间的完整,同时也便于因借内外和俯览全园景色,如沧浪亭园的看山楼,政园的见山楼、倒影楼,留园的明瑟楼等。 阁楼的一种,除能登高远眺外,主要用于藏书、藏经等。阁的原形为栈道上有覆盖的小屋,下面是木柱支撑架空的平台或通道。阁正式名称见于史书则是“干阑”,也有称“阁”的。早期的功能是庋藏食物,后来进一步发展把藏书画的楼甚至供佛的多层殿堂也称阁。清代民间出现的奎星阁,虽是风水说法的极度发展,但实际功能也是用于远眺。 江南园林中的阁与楼相似,常常楼阁并用。《园冶》曰:“四阿开四牖”,即是一种四坡屋顶、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平面常作方形或正多边形,立面以扇取代墙壁,平座斗拱出挑,上部多重檐。造型高耸凌空,较楼更为完整、丰富。阁在园林布局中由于体量大,造型突出,常常设在要位置,或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成为园中的主景和空间序列的高潮。 亭只有屋顶没有的小屋。古人把亭与停止通意,是供人停下来休息和集合的地方。在园林中常用来点景、观景、供游人驻足小憩、纳凉、避雨。其特征是玲珑轻巧,从各个角度观赏都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建筑形象。 亭由屋顶、柱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屋顶形式样,最富于变化。可归纳为重檐、攒尖顶、歇山顶、 顶、平顶及组合顶。柱身部分通透、空敞的居多,也有装窗棂的。台基一般与亭的平面形状相同,常见的有方、长方、五角六角圭、八角、扁八角、圆、扇、十字、字、方胜、套圆、套方、梅花、海棠等形式。 亭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屋顶的做法南北有别,显示出各自的风格。北方浑厚稳重,江南则纤巧秀丽。亭的选址在江南园林中十分讲究,“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是园林中的构景要素,为了观景,通常先选择好观景角度和距离,使亭在园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江南园林中,亭多作为组景的主体而位于假山之巅、池水之涯、松柏之荫、幽篁之林,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出多层次的风景画面。 园林运用亭的最早史料是隋唐时代的《大业杂记》:“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今洛阳)……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明两代,亭的形成则是园林建筑中形式最丰富的内容,江南古典园林中现存的亭子大多是这一时期的遗物。 平面为三角形,三立柱,一般做成单檐攒尖顶、飞檐翘角、轻盈舒展的称“三角亭”。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柱间四壁敞开或辟门窗,做成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平顶等,立面上有单檐、重檐的称“四边形亭”。这种亭造型最丰富,运最灵活,并可创造出轩、榭、堂、馆等多种空间境界。如拙政园绣绮亭雅正有厅堂之韵致。屋顶形式为攒尖顶,坡度做得很大,陡峻高耸,具有强烈的向上集中感的多角亭,其中八角亭是常见亭中边角最多的一种。多角亭在江南园林中有着突出的主景作用,如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平面圆形,支柱呈圆形轮迹排列,顶部为尖顶,外观上没有屋脊,形如草笠的称“ 亭”,其特点浑硕丰润,无明确的方向性,观赏面完整,在园林布局中多设在山野花径,融合在自然环境中。江南园林中多用单檐,质朴秀丽,如拙政园笠亭,留园舒肃亭等。平面扇形,外曲面柱间敞开,内曲面及两侧面开门辟窗;屋顶二坡,外有两脊,脊角起翘外展;风格清逸淡雅,有明确的方向性的亭称“扇面亭”。如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外侧环水,内侧背山,前方隔水与别有洞天相呼应。秋霞圃补亭立于山巅,达到四面有景、处处入画的效果。与其他建筑物组合在一起构成自然残缺的亭称“半亭”。这类亭子一般用在附属园墙,或与花榭组合在一起,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如网师园入口半亭,也有布局在墙的角隅的,以避免转角空间的闭塞感,如狮子林的扇面亭,半园的半亭。还有一种称“组合亭”的建筑,或相同形体的重复组合,或主体与一个或若干个附体的组合,或为亭群。其特征为富于变化,相互衬托,共为一体。如煦园鸳鸯亭即为相同形体的组合,内部却连同一体。 榭供人游憩的水边敞屋,主要起到观景与点景作用。最早的榭只是高台上的木构亭状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 学校:甘肃农业大学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科目:旅游资源与小憩 学号:2012114059 姓名:朱成林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论文 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向来以园林美景载誉天下,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关键词:拙政园,留园,古典园林,民俗艺术,建筑美。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苏州和天堂联系起来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苏州那数目庞大的封建古典园林的存在。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那里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艺术之悠久,数量之庞大,造园艺术之高超都在全国首屈一指,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治园历史,至今保持完好的有69处之多。现在,苏州园林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位于苏州的园林,更是作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代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些园林

大致分为三类,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这些园林多为一些文人雅士,官宦富商所建,精致优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规模,多角度的集中展现。苏州的著名园林有:拙政园,留园,退思园,耦园,网师园,怡园,艺园以及环秀山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是人类文化艺术水平的良好传承,它包含了人文艺术,建筑艺术,诗词画作,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思维。从平面来看,苏州园林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从立体来看,虽非迷幻莫测的空中楼阁,却倒也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在旅游者眼里,苏州园林是最好的自然博物馆。 在此,依据苏州园林的造园特点和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重点介绍苏州园林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拙政园和留园。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园林。起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所,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的退隐居所,他修补残缺,植树种草,取“拙者之为政”之意命名该园。曾也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园分为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样式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已辟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平快明朗,以平岗远山和松林、草坪、竹屋和池水为主。主要景点有:雪堂、兰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等。中部乃拙政园精华所在,以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 【摘要】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颇享盛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关键词】苏州园林;美学价值;艺术;文化;自然 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古典园林式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颇享盛名,并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旅游者。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将人们对自然、人文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心力,动用一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而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私家园林。 一、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是江南园林群芳荟萃之名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增补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 (一)贴近自然,融入自然 强调自然风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点,因而造园就尽可能地避免人工的痕迹,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自然而然的美感效果,即“师法自然”。中国古人认为自然山水是美得典型,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极力达到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的效果,力求以山青绿水构成园

江南园林艺术特色分析 以江苏境内沧浪亭园为例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以其造园多样形式、深远意境、巧妙布局等特色甲于天下。本文以沧浪亭为例,从造园形式、造园意境、规划布局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尤以沧浪亭漏窗的装饰特色、漏窗的图案象征性、空间美感以及从借景对景的角度来分析沧浪亭漏窗的艺术性,以便突出漏窗这种艺术实体在江南园林美学中存在的不可或缺性。 关键词:沧浪亭;漏窗;意境;形式;规划; 沧浪亭始建于宋代,是江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园林之一。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亭曰:“沧浪亭”。沧浪亭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方式一样,运用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道路、园林小品等要素进行构园 1.选地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占地面积1. 1 hm2。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4年)诗人苏舜钦遭贬谪流寓来苏,因感其原址高爽静僻,野水萦绕,遂以四万钱购得,始在水旁筑亭,取名“沧浪亭”。后园几经荒废。清康熙35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改建沧浪亭于土阜之上,并建轩、廊等建筑,临池造石桥作为入口处,成为今日沧浪亭的布局基础。 2.布局 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名 园中别树一帜。苏州的其他园林,往往以高墙围绕, 自在丘壑。沧浪亭则不落同响,敢于破格,大胆借取 外景,一反高墙深院的常规,融园内园外为一体,具 有山林野趣,向以“崇阜广水”为其特色。以往这里 “积水弥数十亩”,船只可以自由航行,现在园前水面 仍很宽广,在苏州各园中尚属难得。布局以山为主, 水绕园外,成为外景,建筑环山布置。因葑溪河绕园 而过,故未入其园先借河成景。沧浪亭则外临清池, 一泓清水绕园而过,河流自西向东,绕南而出,流经 园的一半。此布局融园内外景于一体,借助“积水弥 数十亩”的水面,扩大了空间,造成深远空灵的感觉。 3.漏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窗户的作用是通风、采光,而园林中的漏窗除了具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外,还具有着与一般住宅的窗不同的特色,《园冶》中称漏窗为“漏砖墙”,亦称“漏明墙”。苏州、上海一带通称“花墙洞”。北方称“花砖墙”或“透空砖墙”。漏窗大多分布在园林建筑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多变,使呆板的墙壁充满了生动的气息,使游人在穿过长廊的时候能够跟着漏窗的变化看到不同的景色,产生动观的意境。 3.1漏窗的装饰性 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无一雷同,在苏州园林中独一无二。穿过走廊各式各样的漏窗让游人应接不暇,漏窗的外观各式各样,漏窗镂空的花纹也是绚烂多彩。

苏州园林艺术及其赏析

苏州园林艺术及其赏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园林艺术与鉴赏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外园林艺术与鉴赏 论文名称:苏州园林艺术及其赏析 作者名称:韩碧秋 指导老师:周武忠 学号: 04010410 2011 年 11 月 27 日 苏州园林的艺术与鉴赏 学号 04010410 姓名韩碧秋 (信息工程与科学学院江苏东南大学) 摘要: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刻的影响力。“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都使其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着高位。而其中,苏州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着力分析苏州园林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以一些特点明显的景点为例,阐述蕴含在看似自然的景色背后的匠心。并单独分析苏州园林所具有的最大特点,即符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缠绵含蓄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 苏州园林,艺术手法,意境 前言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

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摘自百度百科) 1 苏州园林中构景方法的运用 抑景中国传统艺术比较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采取这种抑景的办法,就会使园林看上去有艺术魅力。苏州园林入口处有的时候在门口放上假山,又叫做山抑。 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两边景色互相观看的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 2 苏州园林经典景点赏析(拙政园:虚实相生) 长窗中的虚景 直接观赏景物多了,难免会感到乏味和缺乏新意。在恰当的地方放置长窗就会带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美丽的景色在窗中重重叠叠,更组合出了不同的风景。其中远香堂就是一例。远香堂坐落在山水之间,厅堂四周都装上了美丽的玻璃长窗。坐在厅堂之中,就可以随意浏览周围景色。它的背面透过宽阔的平台和水面,可遥望对岸秀丽的景色。在厅内向四周看,每个窗都有每个窗的惊喜与奇异。由虚窗看实景,感受自然比毫无阻碍的看风景要有感觉的多。 镜面中的虚景 我们知道,从占地面积上来讲,苏州园林是不算大的,而拙政园就更小了。但我觉得,在游览起来确并没有这样的局限感,可以说与苏州园林中时不时地穿插的水面有关。在地面上观察的景物再真实,再明丽,总是缺乏了一种影影绰绰的美感。镜面就刚好弥补了这个遗憾,可以说和上面的长窗虚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微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又让镜面中的虚景带了点颤抖的惹人怜爱的柔美。不仅如此,湖水的镜面又相当于一个增加了的空间,各处的湖水镜面互相映衬,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制造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园林中不觉得拥挤和狭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