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建筑改造三种方法

旧建筑改造三种方法

旧建筑改造三种方法

< Prev sky1984的主页 > 我的文章>

旧建筑改造三种方式

忠守+创新

外滩18号是一栋有着80多年历史的新古典主义保护建筑,改建聘请了意大利威尼斯文物修复专家及技术工匠现场指导、监督,将威尼斯古城的建筑修复理念和技术带入了上海。严谨求实加上局部的创新修复构成了大楼整修的两个特点。外墙被极其小心地清洗,铜质大门经努力恢复到了最初的漆面状态,电梯厅的马赛克地面采取了新旧识别的补缺方法,玻璃吊灯和电梯门的迷人红色注入了意大利的城市血液,20万块普通小块大理石为沉降不匀的底层地面调整了倾斜误差。

旧材料当宝

在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杨树浦旧工厂里,中国台湾建筑师登琨艳构筑着他的远大梦想——创建滨江创意产业园。已完成的庭院改造中,他大量使用了从拆房现场回收来的木料、瓦片、青砖、门扇甚至石库门等废旧材料,并配合毛竹、废弃钢筋等最普通的造房建材来营造后工业时代最前卫的空间环境。在建造成本和环境污染一并减低的同时,他用行动来证明最常用的旧材料其实最耐用也最适合工厂粗放的环境性格。

拆留改添法

“八号桥”以打造设计创意产业为目标,将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上世纪50-80年代的八栋车间大楼重新规划布局。由于厂房不是保护建筑,故在改造设计中更有创意和发挥的余地。厂房间的新增连廊、通道树立了整体连贯的社区形象,通过拆除和打通部分厂房形成的消防车通道成为尺度宜人的“后街”,凸窗、转角窗、条形窗等现代感的开窗形式替代了原来的单一格局,大量的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互动和交往。

旧建筑改造利用的方式各异,但是享受前人给我们创造的财富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为了让城市更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请尊重和善待我们周边的旧建筑,更恰当地去改造和使用它们。

标签:无

2006年5月1日

旧建筑改造案例欣赏

旧建筑改造案例欣赏-起死回生变废为美 【导读】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大规模城市建设在国内的大中小城市轰轰进行,为避免千人一面的城市样貌和令人遗憾的城市记忆断层,对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势在必行。本专题期望通过对国内外旧建筑改造案例的探索与讨论,为旧建筑改造寻找灵感和思路。 旧建筑改造已成为当下建筑界的新主流,设计师们起死回生,将废弃的、破旧的建筑改造换新貌,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还往往能够创造出很多更新潮、更前卫的地标性建筑。北京的798艺术区、广州的红砖厂就是由废旧工厂改造成为文化艺术地标的经典案例。世界上此类旧建筑改造案例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旧建筑改造案例1、荷兰旧军事掩体改造别墅(别墅装修效果图) 建筑局B-ILD重新设计荷兰的军事掩体,将其设计为一处户外休闲的地方。掩体还有一个11平方米的破旧沙坑面积。把它恢复成适于用作乡间别墅的两个居住空间。整个掩体半伸展到地面,它是被一个美丽的绿地所包围。使它更努力地接近自然。 沙坑作为一间客厅和一间卧室(卧室装修效果图)。所有的家具都是专门为了这个项目而设计地。所有的项目都设计为最佳的空间填充、折叠或去除。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和货架存放在混凝土墙的凹槽设置。为了扩大沙坑,在旁边设计一个木制露台,适合烹饪、娱乐或临时存放的区域。它的形式如几何形状的露台,在一个这么小的空间,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是这个设计地重点。

旧建筑改造案例2、比利时水塔改造住宅设计 这座16米宽、20米长、30米高的水塔位于比利时斯泰诺克泽尔的城郊,始建于1938~1941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停用。由Bham Design Studio设计团队将其打造为舒适的住宅空间。

旧建筑改造概述

旧建筑改造概述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 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 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 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 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 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 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 旧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历程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 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赋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旧建筑改造的原因与优势 旧建筑的改造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经济因素。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 3, 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 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 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 , 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

浅谈民用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与设计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26535000.html, 浅谈民用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与设计要点 作者:范海君 来源:《建筑与装饰》2018年第14期 摘要民用建筑改造是加快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既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顺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民用建筑进行改造设计时,需要从功能性、安全性、效益性和整体性入手,以结构、门窗、色彩及环保四方面为设计要点,对民用建筑进行科学、合理改造,才能改善民用建筑使用性能,以顺应时代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民用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与设计要点。 关键词民用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1 民用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1.1 功能性原则 确保民用建筑基础功能的有效发挥,是需要遵循的首要改造设计原则。民用建筑的价值的体现是满足人们居住及公众活动需求,在设计改造方案的时候,应该结合民用建筑的功能要求和特殊使用需求,从隔热、保温、隔声、防潮等多方面建筑功能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采用最为合理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民用建筑改造质量为前提,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完善性,充分发挥民用建筑的实用价值,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活动需求。 1.2 安全性原则 在对民用建筑进行改造设计时,必须将建筑安全考虑在内,避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在设计改造方案时,应先依据建筑结构形式,对其荷载能力进行计算,确定建筑构件的大小;然后还需要对民用建筑的抗震等级进行计算,结合所处地理位置,对建筑结构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同时,在装修民用建筑时,应优选选用强度和硬度较高、经久耐用的门窗、栏杆、顶棚等材料,并对这些部件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稳定性,保证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1.3 效益性原则 从民用建筑整体改造设计效益进行考虑,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原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等几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改造工程成本,通过加强改造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杜绝质量隐患的出现,来减少民用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维护费用。其次,应该结合城市整体规划,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协调民用建筑改造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1]。 1.4 整体性原则

旧建筑改造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城市旧建筑改造模式 2006年5月20日,位于杭州市中心区块的杭州汽车发动机厂主厂区整体搬迁协议正式签署,这意味着这家有着近50年历史,毗邻古运河畔的大型工业企业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搬迁,而其占地两百余亩的老厂区将被作为房地产用地进行拍卖。 一些曾经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厂区随着城市的扩展逐渐被围合在城市中心,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对城市的更新及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利影响;还有更多仍位于城郊的工厂由于主导产业的更替而处于衰败的边缘,难免不被湮没在城市发展的轨迹下。以搬迁的形式调整城市的产业布局是较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正确认识其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对原地段、原建筑以整体拆除再整体新建的单一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开发却值得商榷。 城市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一直是建筑学界的关注对象。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拓展和完善下,旧城改造中以合理的更新、改建过程替代大拆大建的方式,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近两年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出现的工业(产业)建筑改造,即称之为“LOFT”的一些旧厂房改造项目,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为城市旧建筑改造性利用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本,如杭州的杭印路49号、上海建国中路“8号桥”、北京的798艺术工场等。但是,由于这些旧厂房改造项目的形成机制或建设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于城市旧建筑改造性利用这一课题而言也就意味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性。 目前在城市旧建筑改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对象,大部分是“五四”以后建造的。许多在建国后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造的民用公共建筑,由于渐渐地被岁月抹去了昔日的光芒,成为新一轮城市改造的目标。这类建筑建成时间短则一、二十年,长也不过六、七十年,尽管大部分未达到其自身的使用年限,但眼前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拆毁、改造、保护、闲置等等。这种随意的处置方式既缺少政策法规的依据,更缺乏学术上的理论体系支撑。 这些旧建筑不管是古典折中主义风格还是现代主义建筑,往往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并不显赫,但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们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也很难有多少“文脉”的传承关系。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而辛亥革命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短暂繁荣,更多的是外因使然,而非遗传变异。就像上海外滩建筑群,在建造之初,建筑师难道考虑了建设区域内的“建筑文脉”了吗?可能它们更容易被理解为一种西方文明的舶来品。今天对这些建筑进行的改造利用,尽管不能全面否定这段历史,但有必要背负“文脉”的重荷吗?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上海外滩18号,9号等改造项目),由于特殊的背景限制了改造性利用的范畴和手段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属于城市中心的旧工业区出现了被搁置和被拆除的情况,而那些曾经属于郊区的旧工业区却逐渐成为城市商业中心,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各个旧工业的位置优势也凸显出来,并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标签: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方法 旧工业建筑,属于非传统的城市景观,它是城市组成的重要一部分,在工业时代拔地而起的时代见证了一个地区工业文明的发展,拥有多种复合资源及价值,毫无疑问,成为中潜在的可再生空间资源。旧工业建筑不仅具有以上众多的历史价值和物质价值,对历史物证资料的保留也是难得可贵。因此,保护、改造与在利用旧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 1.1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意义 对于每一个项目而言,经济价值往往决定了项目的可行程度,对于旧建筑的改造也是一样。工业建筑的主体结构能够长期使用,然而其功能却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改造并再利用旧的工业建筑是充分发掘其适应性潜力,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二次设计。相比较推倒重建,其具有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三大优点。其次,保留旧工业建筑周边的基础设施,并稍加改善和维修,可以为政府节约大量的公共成本。旧厂房常常蕴含着更大的经济存活力。一方面保存和维护旧厂房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再现其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旧厂房这种融入生活,浸含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城市源源不断的商业财富。 1.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环境意义 建筑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活动,在其建造、使用、维护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旧的工业建筑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储存着能源,盲目的拆除,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相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社会意义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可以激活经济衰落的城市空间,通过节约城市的投资成本、提供租金低廉的使用空间,开发旅游观光资源等方式,以点带面地带动衰落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造的策略对于城市的

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建筑形象不断涌现。同时,对旧建筑加以改造也引起广泛的关注,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其予以改造和再利用,可以使得旧建筑重新发挥其价值,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打造出集个性化和实用性于一身的旧建筑新形象。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法创新 一、旧建筑的类型及其改造策略 旧建筑是城市化推进的产物,是指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那些被废弃的、与新建筑风格迥异但仍具有某些价值的建筑。旧建筑包括两大类,一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址,比如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旧建筑;二是大量非历史保护性的一般旧建筑,这些建筑尚处于设计寿命期,但是功能、设施和外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而且没有对其进行保护的专项法规条例,[1]其中包括工厂厂房、仓库、学校旧公寓楼、私人住宅等。 在改造策略上,对前一类旧建筑一般采用保护为主,适当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或是增加新的使用功能为辅的策略,以此来达到带动建筑保护行动的目的。 一般可分为改建、扩建和新建三种类型,其中改建是指保留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对其他部分则根据新的功能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更新,包括设备、材料及空间的重新组合;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或与之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建,包括垂直扩建和水平扩建等多种扩建方式;新建与扩建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新建的部分跟原有建筑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扩建与原建筑是属于一个整体的。[2]对后一类建筑的改造,则一般处于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考虑,充分挖掘其再利用的价值,其中现实中大量的旧工业建筑被改造成娱乐休闲场地、艺术创作空间等,较好地运用了其空间优势,而学校旧公寓楼的改造倾向于增加其新功能使其更具人性化。 目前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旧建筑改造项目,集中在历史遗产保护性建筑和旧工业建筑部分,国内外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实例。本文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旧建筑改造的宝贵经验,侧重于对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 二、国内外旧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 对旧建筑特别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国外建筑业关注的热点。随着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传统工业逐渐衰退,而第三产业迅速和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大量的旧工业建筑闲置下来,在随后的30多年里,各国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进行规定,1979年澳大利亚编制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的地方的宪

农村旧建筑改造方案

历史保护与生态节能双重视野下的上海里弄更新改造 0引言 上海里弄住宅,兴起于租界出现之后,停止在解放前夕,集中建造在上海市中心区,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江南民居,先后建设了一个世纪…,反映了建筑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类型,是保护历史的珍贵遗产。其规划布局紧凑而又灵活,平面设计功能明确,空间组织流畅合理,并形成了宁静又方便的居住环境。但由于城市化进度的1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原有的一户居住的里再民居单元变成当今的“七十二家”房客现象。众多住户挤入其中,居住环境甚差,已无法满足当代的居住要求,从而形成了现阶段高密度、低品质的居住状况。日常使用能耗巨大,远多于多高层住宅,居民改造要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仅仅从历史保护与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的历史建筑改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尊重上海里弄住宅历史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进行生态节能改造(图1)。 1传统生态元素 上海里弄继承了江浙民居的传统,借鉴了欧洲毗邻式住宅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图2)里弄中有许多传统生态元素是历史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延续至今。我们须将这些生态元素给予延续和发展。归纳起来,上海里弄中的传统生态空间形态主要包括弄堂、骑楼、天井、老虎窗等。 1.1弄堂 早期的里弄民居均采用行列式紧凑布局方式,弄堂分总弄和支弄,由住宅山墙或住宅前门与对面住宅的后门的间距形成(图3)。弄堂路面往往由青石或花岗石铺设而成,有良好的渗水性。在环境控制方面,弄堂间形成了“冷巷效应”,通过紧凑的建筑排列产生阴影,使建筑之间的巷道形成阴凉区域。 由于上海地区夏季的炎热气候,这对阻止过多太阳辐射进入里弄,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弄堂多呈南北和东西向,通道狭长,这为巷道的导风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弄堂内形成良好的风环境。 1.2骑楼 骑楼底层架空,二层设房间连接两侧,是集交通、遮阳、通风、避雨、隔音为一体的有效功能要素(图4)。它在夏季形成的阴影区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开放空间,而且往往通风顺畅,是乘凉的好去处。在雨季,又为人们提供避雨和储物等功能。在与外部道路连接处的骑楼能较好的阻隔外部噪音,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1.3天井 里弄住宅由于进深大,设有前天井和后天进(图5)。天井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区,同时也是气候的缓冲区。面积虽然不大,只有10-1 5m2,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内的通风采光条件,增加了绿化面积,为封闭的天井增添了生气。另外天井的围墙高度对日照也有一定的考虑,以满足夏季遮阳、冬季日晒的双重作用。 1.4老虎天窗

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1(纯手粘)

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 前言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 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列入国家历史遗址保护名单的旧建筑,还包括大量存在的虽然仍处于设计寿命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旧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 旧建筑改造概述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 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 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 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 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 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 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 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 旧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历程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 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赋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旧建筑改造的原因与优势 旧建筑的改造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经济因素。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 3, 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 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 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 , 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可继续利用。由于建设周期短, 可让业主尽快投入使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 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

旧工业建筑功能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分析

旧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1.研究背景 工业建筑是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国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 了工业化历程,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些工业建筑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在工业化 向后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外迁、转产,于是出现了大量废弃的旧工业建筑,但它的使用寿命却还没有终结。 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来看,我们应该对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我们知道,一幢建筑结 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3,改造比新建可省去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节约资源,相 比推倒重来,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方式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旧工业建筑记载着工业时代的元素,代表着一种历史文化,它们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者,参与了文明进步,我们有必要通过改造再利用的方式将其生命延续,使他们重新在历史的舞 台上散发光芒。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的目的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旧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问题。随着我国对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意识的加深,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空间类型,其中不乏成功改造的优秀案例,像北京的798,上海的八号桥、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但不可否认存在着改造类型的盲 目性,像现在很多地区将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但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现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改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潜能作用。 2.2研究的意义 对工业建筑功能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传承工业建 筑的文化、保护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2.1.1经济效益 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坚固的主体结构,与新建项目相比。改造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大大减少,投资资本的回收也比较快,具有建造成本低,见效快,投资风险小的优点。同时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而改造好的旧建筑同时会促进地块内部和周边的经济,甚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复苏,起着隐性的经济效益。 2.1.2文化意义 许多旧工业建筑虽然自身历史价值不太高,但反映了一定的城市发展过程,是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见证。对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是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把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让其存在的更有意义,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用地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用地的可识别性。 2.1.3环境意义 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不仅能避免因拆毁重建所造成的无谓浪费(有的建筑一旦拆了

级旧建筑改造任务书

建筑设计08—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重置——兵工容器的别样表述” 专业图文信息中心设计 年级:建筑学2008级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 二零一一年四月

一、设计题目 “重置——兵工容器的别样表述”专业图文信息中心设计 专业图文信息中心,是在重庆大学城特定文化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原有老厂房的改建和扩建,设置的一所具有较强专业类别的集图书库藏、阅读、电子信息查询、多媒体展示及学术交流等功能的小型现代图书信息中心。如建筑类、美术类或为高科技产业园所配套的信息交流查询场所。 二、选题背景 1. 选题意义: 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一座原本废弃的建筑,因为艺术和创意而焕发未曾有过的青春与生命力,这种例子在世界各地不胜枚举。美国纽约的“SOHO”区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旧仓库区,一些艺术家看中它租金低廉,纷纷入驻开办工作室,渐渐有画廊、时尚商店跟着进入,现在这里已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代名词。如今,北京有“798”、宋庄,上海有泰康路,昆明有创库,利用这些老厂房形成的文化聚集区,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展示和信息技术交流等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形象塑造也产生了不可比拟的作用。这些工程的改建成功,使得旧工业建筑历史文化承担起现代生活中新的社会职能,既可以使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取得有效的成果,也可以带动一定区域的文化生活发展,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其特殊性已形成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的现实意义。 2. loft的含义: “Loft”这个词在英文中既有“阁楼、顶层”,又有“仓库、工厂”的意思,而现在人们将其引申为废旧厂房改造而再利用的一种模式。Loft模式改造使旧厂房获得再生,同时Loft扩展形成了一种Loft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下衍生出的一种生活模式。Loft模式改造成为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可持续发展有机递进的模式,对一个区域复兴,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3.基地背景: 1)历史背景:重庆有着悠久的军工基地的历史背景,抗战胜利前,重庆己成为中国国防工业的中心。507兵工厂库房位于虎溪电机厂内,为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第二炮兵学校的一部分。现兵工厂仓库部分,曾经是62研究所所在地。电视剧《英雄无名》曾将此作为重要外景拍摄取景点。 2)基地现状简况:基地位于重庆大学城巴渝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用地内,为原国有507库厂区,厂区內有保存完好的大空间厂房设施三座,厂区內生态条件优越,现状植被繁茂,古木参天。是一理想的可利用“Loft”模式进行改造的场地。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 发表时间:2016-01-07T11:52:49.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刘小芳 [导读]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设计分公司本文首先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然后说明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方法。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设计分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建筑陈旧的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让其鲜活起来,从功能、体量、外观等各方面满足需求。作为建筑的一个分支———工业建筑亦存在此类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然后说明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土地;功能 一、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 (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各类资源价格上升,导致综合成本上升,而随着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成力约束性指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均出现了不等程度的结构性衰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制造业,成为城市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面临对旧工业建筑如何处理的问题。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反映了兼顾环境与发展、全面优化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二)实现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产业创造出来的效益要远远高于工业,而大批低端落后企业的大量老旧厂房占据了宝贵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这使得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无法获得充分实现,形成了严重浪费。而受房价日益升高的影响,土地本身的价值与其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不再对等,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对土地产生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必然要求实现原有土地的价值最大化。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是土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必然要求。(三)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转型发展中,需要对城市的衰落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旧工业建筑大多位于城市的衰落区域,因此,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是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性的和整体性的目标和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 对旧工业建筑综合的、整体的改造,使之承担起现代城市生活中新的社会职能, 带动城市文化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长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游憩环境。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原则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情况较为复杂,对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要求较高,必须制定相应的改造原则,确保工业建筑改造规范化、合理化,从而避免出现随意、盲目改造的情况,具体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工业建筑改造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将其作为工业建筑再生、再利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为此,工业建筑改造必须建立在全面分析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基础上。 (二)绿色生态原则 由于旧工业建筑往往存在很多废弃物,在改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建筑垃级,影响周围环境,所以必须遵循绿色生态原则改造旧工业建筑,体现环保理念。 (三)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旧工业建筑具备历史价值,在改造之前要对旧工业建筑的价值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旧工业建筑保护制约机制,转变以往大拆大建的做法,妥善保护旧工业 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适当延续旧工业建筑的寿命,力求做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 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方法分析 (一)重视室外环境的改造 由于长期的衰败与没落,城市环境改造又无法较多地涉及相对独立的工业区,旧工业建筑周边环境大多以“脏、乱、差”为主要特征,这样既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面貌,也不利于旧工业建筑的重新开发与利用。因此,要想使旧工业建筑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重新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除了要对其自身进行更新改造外,还要对其室外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因此,在改造中常常通过拆除一些品质较差的景象,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来设置一些绿地和广场,为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利用塑造一个生动、积极的场所环境,使建筑与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 (二)功能置换 良好的使用是一半的维护。对于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不仅要维持它的原真性,还要强调使用,注意发挥它在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很少看到历经千百年后一直作为一种用途的建筑,我们常常会看到将旧厂房改造成为艺术中心、博物馆、购物中心的例子,因此将旧工业建筑以功能置换的方式引入商业、文化 创意产业或金融等适合现代城市需求并对原建筑破坏小的新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激活旧工业建筑的经济和文化活力。 (三)空间的重构 许多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大都为矩形,高大宽敞但却略显单调呆板,显得规整有余而生气不足,也不利于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因此

高等学校老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33-0014-02 高等学校老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18作者简介:雷 冰(1957-),女,高级工程师,太原理工大学校园基建规划处,山西太原030024 雷 冰 摘 要:对我国高校老建筑进行了定位分析,在总结老建筑本身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通过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观点,提出了高校老建筑的改造策略,包括更新改造策略、再利用改造策略和生态改造策略,以使老建筑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老建筑,更新改造,生态改造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老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老建筑实际涵盖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年代久远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价值的建筑,具体包括已经化为文物范畴的“活体博物馆”式建筑和虽未列入文物保护类别但已经成为校园文化象征的建筑物。第二类是高校中在功能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的老建筑。此类老建筑, 虽建造年代较长,但仍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价值, 需要通过对其形态处理、空间重塑、功能进行调整和节能改造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继续满足新的环 境和形势的要求。 1.1年代久远、使用率低 国内诸多高等学校为谋发展,积极筹划新校区的建设或对原 校区扩容改造,建造于计划经济初中期的校园老建筑,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较低,校园土地利用率不高,与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矛盾凸显,与节约型高效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1.2功能局限、设施陈旧 受建设理念、技术条件的约束,校园老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划 分单一、 设备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对校园建筑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开放式 交流等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教学设备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渐入老化期的校园建筑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 1.3能源消耗高、环保性能差 校园老建筑建造时间早,特定历史条件下环保意识较差,在 设计施工过程中,对于保温设施、太阳能利用、节水设备安装等方面考虑不足,加之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能源消 耗高、 环保性能差等问题在校园老建筑中普遍存在,与现代社会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相背离。 2高校老建筑的改造策略 高校老建筑的改造策略包括以下三种:更新改造策略、再利用改造策略、生态改造策略。 2.1高校老建筑的更新改造策略 高校老建筑更新改造策略是指在不改变固有功能的基础上, 通过内部空间调整、建筑表皮改造、扩建等方法对高校中的老建筑进行改造,完善功能,以满足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2.1.1 高校老建筑更新改造的原则 高校老建筑更新改造过程在遵循一般建筑改造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发展要求、校园整体规划及建筑自身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适用性原则,高校老建筑经历了长时期的社会发展变迁,其运作和发展缺乏与世代发展相符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原有建筑,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条件;2)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校老建筑改造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需要,在改造过程中要强调使用者的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建筑功能更加贴近使用者的需要;3)整体性原则,在对校园老建筑单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将视线扩展提升到校园整体规划上来,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使改造完外设置的临时存放, 供检疫、循化或疗养的临时场地。一般外引进动物都要经过这一过程方可以正式投入园内展览, 这个外场地一般远离动物园。8)园内动物医院的位置是否相对封闭、方便, 动物尸体是否有合理的处理场地。一般动物园医院的位置设置要求既要相对封闭,避免游客干扰工作,又要相对方便,不可距兽舍太远,还要有伤病动物的住院兽舍,特殊饲料间、发电机等一整套设施。另外动物尸体的处理场地又相对较远,以避免动物死亡 以后所产生的细菌、 病毒等造成新的伤害源。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造成大量动物物种濒临灭绝,随 着人类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除了提高环境质量,保护野生动物,改善其生存状态以外,动物园在野生动物移地保 护、 科学研究及繁育、向公共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公共动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园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体规划,只有选择好适合动物生存的大环境,才能满足饲养动物需求和降低整体投资的目标。希望人、动物与自然能 结合的更加和谐, 缔造我们完美的生存环境。Discussion on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zoo construction RAO Guang-xin Abstract :Through nearly six years ’Shijiazhuang zo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it briefly analyzes main purpose of the zoo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nd various requirements of the zoo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planning view of the zoo construction.As a result ,it has lowered down overal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based on meeting animal feeding.Key words :zoo ,construction ,planning · 41·第37卷第33期2011年11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33Nov.2011

旧建筑改造的原则探究

旧建筑改造的原则探究 摘要 建筑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其原有的功能不再适合现代使用者的要求,或者由于遭到破坏及侵蚀导致无法更好的使用,但是又不至于拆除重建。旧建筑本身依然有再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旧建筑与文化、场地以及新建筑的关系的分析,总结出旧建筑更新与改造的一般性原则,使得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中更具合理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原则;文化性 旧建筑拆除重建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违背了现如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反,对建筑改造再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目前,由于人们缺乏对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意识,导致旧建筑一律拆除重建,虽然也有少数建筑进行了改造,但因对这方面的研究及经验不足,其结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甚者,经过改造后的建筑已经面目全非,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如此种种,对建筑改造的探索已经迫在眉睫。 1.文化的传承性 建筑的文化价值在改造中是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也是衡量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尺。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是旧建筑价值的精华所在,与场地的人文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改建再利用与新建建筑的重要区别。当然,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类型建筑中体现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历史性建筑、地标性建筑、一般性建筑。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应该采取比较相对协调的的方法。地标性建筑以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集体记忆为主要准则。而一般性建筑则没有太多的原则可循。 2.场地的重塑性 旧建筑的改造,有可能改变了其使用人群,原有的场地条件肯定在某种情况下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了,这必然要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达到。重塑新的场地环境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功能下新人群对建筑周围环境的需求。对旧建筑场地的重塑是通过加入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使建筑所处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基地本身所具有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利用有利因素,减少能源的消耗,创造出更好的与改造建筑相协调统一的场所。实现场地重塑原则主

旧建筑改造与利用

旧建筑改造与利用 旧建筑改造概述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1979 年澳大利亚编制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 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 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 的实例大量存在。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政府及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 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 旧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历程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 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和以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为主的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获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旧建筑的改造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经济因素。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 3, 改建比新建可大幅节省花费在主体结构上的资金。同时,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 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 。建设周期短, 可让业主尽快投入使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 2) 社会文化因素。旧建筑大多数具有其地域性特点, 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

既有建筑改造与再利用

既有建筑改造与再利用 摘要:本文首先对既有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进行了说明,然后分析了既有建筑改造研究的策略,最后详细阐述了既有建筑的再利用。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用分析,对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既有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日新月异的新型建筑随之出现,同样,相对应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出现,比如城市旧建筑的存在。例如,开发商对于旧建筑的处理办法则是拆除,其后再建筑新的楼房。因为旧建筑都是保温隔热性能差,技术设备落后,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降温季节能源浪费严重,浪费空间的高耗能建筑。对于遭到严重破坏的文物建筑采取在遗址上重建,努力恢复其原貌。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旧建筑,由于年代的久远,旧建筑本身已经无法承受风雨的洗礼,而旧建筑重建则会破坏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原貌,所以在旧建筑原址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翻新,既保留了旧建筑,也坚固了旧建筑本身,延长了旧建筑的寿命。对于有利用价值的旧建筑,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环境肌理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更新,可以有效地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 三、既有建筑改造研究的策略 1、着眼全局,统筹安排 城市老建筑改造工作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市政、道路、交通、环保、文化等诸多部门以及周边居民,相邻建筑物乃至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相关单位,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首先是要把握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老建筑的相关信息资料无疑是城市的重要信息。但是在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既有建筑及其相关信息不够畅通,而信息的闭塞肯定会对老建筑改造工作决策的制定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现代城市的老建筑改造工作,首要就要建立起当地既有建筑的全部资料信息网络,这样才能把握住城市老建筑改造工作运行的脉搏。城市既有建筑的资料信息是制定老建筑改造决策的依据,没有信息就没有决策。目前许多城市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信息闭塞,信息的拥有者缺乏沟通,更为严重的是信息不全,资料残缺,以至于有的地方在维修老建筑时,用铲车一铲下去,不是挖断自来水管就是挖断地下电缆,甚至有时国家的光缆也难逃厄运。其次,在把握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

建筑规划相关知识:旧建筑改造与利用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列入国家历史遗址保护名单的旧建筑,还包括大量存在的虽然仍处于设计寿命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旧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江苏宜润建筑改造技术有限公司的赵总就此为我们详细阐述旧建筑改造与利用的方方面面。 旧建筑改造概述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 旧建筑改造的原因与优势旧建筑的改造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经济因素。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3,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可继续利用。由于建设周期短,可让业主尽快投入使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 (2)社会文化因素。旧建筑大多数具有它的地域性特点,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它们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以前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性的建筑采取原样修复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非历史性的建筑和历史性较弱的建筑则采取了完全拆除重建新建筑的方法。 (3)情感因素。旧建筑向人们表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性,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人们在这些旧建筑面前体验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能力,而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框架。 (4)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总体的34%以上是因建筑业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全球一半以上的能量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 旧建筑改造的手法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性再利用的手法也多种多样。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形态等等艺术手法都在旧建筑上有过尝试。随着法国卢浮宫的改扩建,德国国会大厦的改建成功,标志着现代主义手法在旧建筑利用上的成熟和主导地位。 以下几种方式是常见的旧建筑改造的方式: (1)变换功能。利用旧建筑的原有空间,改变原来的使用功能,实现对原有建筑空间的动态保存。这种方法保留旧建筑的原有外墙,更新旧建筑内部设备和陈旧的设施,改造成具有现代设施的旅馆、艺术馆、工作场所等。 (2)化整为零。根据新的使用功能,对原有的大空间进行水平或者垂直的划分,形成若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