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名城宣传片

中国名城宣传片

中国名城宣传片
中国名城宣传片

2019年5月2日,中国十大城市,北京、西安、南京、洛阳、杭州、开封、安阳、大同、郑州、咸阳人口:2172.9万(2016)面积:16412平方公里面积:华北行政区域类别:省会城市GDP:人均GDP 24849.93亿元(2016):115,千元(2016)海关特色菜:北京小吃、京剧、京韵鼓、相声、舞台剧、铁板速记、景泰蓝、牙雕、毛猴、漆雕,北京市人口:827万(2016)面积:6587.02平方公里面积:东苏维埃行政区域类别: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GDP:10533302亿(2016)人均GDP:127264元(2016)风俗特产:南京小吃、雨花石、雨花茶、金陵折扇、南京锦绣,南京古董象牙雕、南京木雕、南京天鹅绒、金陵金叶、金陵丑女等南京人口:883.21万(2016):9983平方公里面积:西北行政区域类别:副省级城市,省会GDP:6257.18亿元(2016))人均GDP:71,357元(2016)风俗特产:面条、秦腔、兵马俑、秦腔苦皮、关中皮影、陕西木偶、中库画,西安人口680万(2016)面积:15,230平方公里面积:华中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GDP:3782.9亿元(2016年)人均GDP:40926.3元(2016年)特色:洛阳水店堂、胡丽堂、罗丽怡、柔江面、现代唐三彩、牡丹,洛阳市人口:918.8万(2016年)面积:16596

平方公里面积:华东浙江省行政区域类别:省会城市、地级市、地级市GDP:1100.49亿元(2016年)人均GDP:121394元(2016年))特色:杭州丝绸、西湖龙井,西湖莲花粉、景山茶、西湖绸伞、雪水云绿茶、萧山萝卜干、临安山核桃。杭州市人口:585.1万(2016)面积:5599平方公里面积:河南省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GDP:1805.7亿元(2016)人均GDP:30861元(2016)海关:秦始皇丝绸艺术、刺绣、剪叶、安阳风筝、草画、豫剧,安阳市人口5人面积6444平方公里。属于河南省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GDP:193495人均GDP:38699元。民间特产:汴秀、豫剧、庙会、灯会、鸟市、花市、夜市、风筝、斗鸡、鼓、官塘堡、官窑等。开封人口1100万,面积:7446.2平方公里面积:中央行政区类别:省会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1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6381元土特产品:豫剧、戏曲、编剧;郑州玫瑰郑州人口:3.31亿,面积:14,176平方公里面积:山西省行政区域:地级市GDP:人均GDP 967.5亿元海关:大同烤小麦、小米、大同黄花、大同羊肉、浑源果冻、燕麦片、大同面条、阳高杏干、苦荞茶、驴肉等。大同市人口:4986,600(2016)面积:10246平方公里面积:西北行政区域:

地级市GDP:2396.07亿元(2016)人均GDP:48119元(2016)风俗特产:秦腔、仙班戏、梅湖戏咸阳图比较、十八罗汉、竹马、牛拉姑、土话、旱船、扇舞,关龙,和倔强的驴子05010001500002500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开封郑州大同咸阳人口(万人)02000 4000060006800 100 1012000014000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开封郑州大同咸阳GDP (元)谢谢收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名胜古迹与文化(双语专业)模拟试题1-4

名胜古迹与文化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陕西临潼县境内的()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素有“绣岭”之称。 A、弹琴峡 B、仙枕山 C、骊山 D、华山 2、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碑林,规模较大的有许多,其中()收藏数量居全国之首。 A、长安碑林 B、孔庙碑林 C、桂海碑林 D、西安碑林 3、杜甫的《望岳》诗中有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说的是()。 A、泰山 B、仙枕山 C、骊山 D、华山 4、()是明清宫城中最壮观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 A、中和殿 B、太和殿 C、保和殿 D、乾清宫 5、()是西山山岭之一,因主峰顶有两块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与盯寿山、玉泉山合称三山。 A、香山 B、泰山 C、衡山 D、华山 6、“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何时?() A、先秦 B、春秋战国 C、齐国 D、秦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我国古代桥梁大体上分为()三类。 A、梁式桥 B、拱桥 C、绳桥 D、石桥 E、木桥 2、()统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A、拙政园 B、东园 C、留园 D、沧浪亭 E、狮子林 3、西藏的四大佛节是指()。 A、传大召 B、花灯节 C、烧香节 D、萨噶达瓦 E、燃灯节 4、北京三海主要指()。 A、中海 B、北海 C、南海 D、西海 E、东海 5、人们传说雍和宫有三绝,这三绝指的是()。 A、五百罗汉山 B、檀木人佛 C、流杯亭 D、玉兰腊梅 E、楠木佛龛 6、从古以来的书体,大致有以下哪几种?() A、篆 B、隶 C、楷(真) D、行 E、草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与软实力提升-管理聚焦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与软实力提升-管理聚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自立项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开拍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王建宙、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丁俊晖、陈鲁豫、马艳丽。陈鲁豫将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近日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体现了中国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提升这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说国家形象宣传片体现了软实力——那么什么是“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一个方茴而“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属于“实力”的范畴。所谓实力”就是实力的拥有者在与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打交道的时候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软实力”区别于“硬实力”之处在于它的拥有者

要实现自己的意志必须经过对方的同意或配合或至少是不必通过对对方的物理的强制。因此“软实力”的施用对象——而不仅是它的拥有主体——只能是其他社会实体而不能是自然实体。“软实力”不仅与社会实体有关而且主要与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实体有关。尽管经常有人在谈论一个地区如一个省份、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的时候也使用“软实力”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最初却是在有关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战略思考和学术讨论中提出来的。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确实也有力量对比、实力竞争的关系但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相比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而“软实力”概念的基本出发点却是当今世界秩序依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体系这样一个现实。即使是谈论主权国家内部某个地区的“软实力”也应该放到这个地区的所在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某些国家又开始妖魔化中国从过去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责任论”出现“G2共治”恭维和讨论“中国模式”的捧杀汇率、贸易、气候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自北京奥运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去年底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被外界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谭小芳老师

心得体会:发展古都文化的基本思路(最新)

心得体会:发展古都文化的基本思路(最新) “X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其中,绵亘近千年的古都文化更是我国都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典范,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文化的缩影,也是其时中华文化的主体和精华。明确新时代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路,挖掘源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协同系统建设新时代古都文化,既是X古都文化发展需要破解的迫切问题,更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X古都文化的内涵 我国都城制度起于先秦,自夏商周以后,古都数量达217个,其中包括建立在内地的古都164个,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个。“大古都”通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建都历史悠久;二是都城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优越;三是我国历史上主流(或主体、主干)王朝或政权的都城;四是都城建设宏伟,有着相当大的城址规模;五是在它遗址上或其近旁存在后续城市,且应是国家级或较高级别规格的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应地,古都文化应具备下列特征:一是源远流长;二是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三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四是格局宏大;五是至今仍为中心文化。

可见,古都文化是在历史时期形成,并在与时代新境融通之中不断传承发展的文化,它不仅在当时是支撑王朝与政权得以存在的内在精神支柱,是国都乃至全国繁华兴盛的重要因素,也对古都所在地区当今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X古都文化主要指X在辽、金、元、明、清时期作为全国的中心区域及对外交往与交流中枢所创造的、代表中华文化特质和当时文化发展最高水平并积淀传承至今的文化结构、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X古都文化积淀厚重,以五朝帝都为载体形成的帝都文化是其主体。举凡物质文化方面的城池宫殿、坛庙园林、衙署寺观、河渠道路,乃至衣着发式、饮食、舟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思想观念、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风习俗等,琳琅满目,无不具帝都气象,致广大而尽精微。 X古都文化的主要特征 X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三分之一是作为全国“首善之区”而存在的。这造就了其作为“大古都”的突出文化特征。 至正庄严。首先,作为五朝帝都,X文化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的正统意识。“致天下于大治”“厝天下于衽席之上”的士大夫理想在士人云集的X沉淀为一种城市精神和文化。其次,X的建筑生态体现了压倒一切的中心观念。在建筑格局上,X依据“天人合一,法天而治,象天设都”的传统都城规划理念,遵循辨正方位、讲求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中国形象宣传片 国庆前全球开播

中国形象宣传片国庆前全球开播 2010年08月04日08:20: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近日在京开拍,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广告片——《人物篇》,将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并将于国庆之前通过BBC、CNN等国际主流媒体面向全球播出;另一部分是15分钟的专题长片——《角度篇》,将用于外事活动展示,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社会。 该宣传片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制作。据介绍,50多位华人明星将集体亮相,共同诠释“中国形象”。 将在全球多个 知名媒体播放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悉,此次先期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包括时长15分钟的专题长片和30秒的广告短片,其中15分钟的专题长片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布各地,力图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弘扬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国精神。 宣传片制作完成后,将于国庆前在全球多个知名主流电视媒体上播放,面向全世界推介。总制片人沈赞臣—— 没什么广告比国家广告更大了 灵狮广告董事长、摄制组总制片人沈赞臣表示,“我目睹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变迁,外国入侵、内战,然后又有过饥饿、动乱,更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认为变化最大的就是这三十年,是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应该让外国人了解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现在中国有这个需要,我们就上了。” 但沈赞臣也不讳言自己的“私心”,他说:“我们广告人都有一个梦,梦想有一天能拍一个很大的广告。我认为没有什么广告是比国家的广告更大的了。这就是我们圆梦的一个机会。现在国家有这个需求,我们又有这个理想,机会难得啊。” “拍摄国家形象广告这种做法世界上早就有了。”沈赞臣认为,此前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正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此次发起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 摄制组总策划朱幼光—— 告诉世界到底什么代表今天的中国 摄制组总策划人朱幼光说,2008年奥运会以后,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朱幼光的一位外国朋友这样告诉他:“我们很想了解中国,但是京剧、书法、武术我们都已经看了许多了,我们知道这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不是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想看到一个鲜活的中国。”正是这么一句话提醒了朱幼光,开始思考到底什么能够代表今天的中国。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那里有着什么样的人民。真正与世界互动的,影响着世界,也被世界影响着的,是这个国家的人。中国人就是中国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一切成就的载体,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本质所在。”朱幼光解释道,《人物篇》的构思即诞生于此,“我们会聚各领域杰出华人,表现华夏精神,民族魂魄。中国人的拼搏进取,中国人的自强自立,中国人的百折不挠,中国人的孜孜不倦,中国人的认真严谨,中国人的美丽仁爱,这些都能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可贵的精神主旋律,是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崛起的能量来源。”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中国古都名胜与文化(自己整理)

此为本人自己整理查找的,考到了很多,需要的同学自己参考。 什么是古都? 1、时间上,应当是较为长久的。 2、空间上,其古代遗址应当能够确指,并与当代相关城市相近。 3、性质:是一个不受外来控制的、独立王朝或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 八大古都 西安、洛阳、安阳、郑州、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依据:在中国的历史上,八大古都都是主干王朝的都城,在时间,空间上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故其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 古都北京 主要时期: 1、先秦燕国都邑:蓟 2、辽陪都南京:燕京析津府 3、金中都:燕京,1149年后为都。 4、元大都:忽必烈1260抵中都,1267建大都。 5、明北京城:永乐19年即1421年以后为都。 6、清北京城:顺治元年即1644年~1911。 古都西安 西安曾经是12朝古都,其为都的时间千年以上,主要有以下统一王朝: 1、西周:丰镐 2、秦:咸阳 3、西汉:长安 4、隋:大兴 5、唐:长安 古都洛阳 主要时期: 夏中晚期:二里头遗址 商:西亳(偃师) 周:洛邑 东汉:雒阳 曹魏西晋:洛阳 北魏:洛阳 隋唐东都:洛阳 北宋西京:洛阳 古都郑州 主要时期: 1、文明肇始 轩辕故里(新郑西山古城) 禹都阳城(登封王城岗遗址)

2、夏启、少康之都(新密新砦遗址--夏邑);还有巩义、荥阳等地都有遗址(公元前2070~)。 3、商汤亳都(郑州商城,3600年前) 4、郑韩故都(新郑) 古都安阳 (一)地理特点: 地处洹漳流域,由安阳和邺组成。 (二)主要时期: 1、殷商:公元前1300年第20王盘庚迁至北蒙,叫做“殷”(今安阳小屯),以后8代12王为都254年。 2、曹魏邺都 3、十六国时期的邺都 4、南北朝时代的邺都 古都开封 主要时期: 1、夏都:老丘(陈留镇国都里村) 2、战国魏:大梁,公元前365年。 3、五代时期:后梁的东京、后晋后汉后周的东都。 4、北宋东京:开封 5、金朝南京:汴京 6、明初北京:大梁 古都南京 主要时期: 1、东吴:229年建都建业。 2、东晋:317年都建康。 3、南朝(宋齐梁陈)420年都建康。 4、十国时期的南唐,937年都金陵,称江宁府。 5、明初都城:南京应天府,又称京师。 古都杭州 主要时期: 1、五代十国时期吴越:923年都杭州。 2、南宋:1138年正式都临安府。 古都迁徙特点 宋代以前,由西向东,南宋以后,南北交替的大十字迁徙,最后定都北京,是经济发展及民族融合的结果。 古都布局与规划 (1)平面布局:方正型;自然型 (2)城市规划: 1、以宫殿建筑为中心 2、中轴对称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观后感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一班班登)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并委托该公司制作的一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公映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咸平、邓亚萍、姚明、刘翔等多位公众人物。并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另一部分是17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观看中国国家形象片,让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民族自信与自豪,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几何时,列强的铁骑肆虐中国,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

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劳动人民翻了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建设经验的缺乏,我过在生产建设以及政治思想发面走了不少弯路,错误的阶级斗争,以及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还有文革十年动乱,给我过各方面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知道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过开始了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开始走向正常轨道,然而也正是30年前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有了今天的实力和发展。正是由于“发展是硬道理”的共识,才让中国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社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激励我们共同向前的梦想。正是这些东西鼓舞我们走向未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所营造的精神,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为国家贡献的同时,创造自己的未来的“中国梦”,同时也是我们走到今天的最为宝贵的文化和社会资源。

古都文化西安

千古帝都古韵西安 西安,这座神秘的城市,以其古典优雅的风采使人着迷。 即便穿行在此起彼伏的现代建筑群中,即便飞驰在城市纵横交 错的高架桥中,我们心中依然能够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远古气 息。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 页的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西安,古称长安。长安这个 享誉全球的名字,增在中古时代响彻世界。长安从周文王算起 已有 3000 多年的城市史,1100 多年的国都史,13 朝政治中心史,他所积淀的历史遗产的深厚性,所蕴藏的文化瑰宝的丰富 性,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的博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之林中 都是罕有其匹的。 一、天府之国 古都长安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古人娄敬曾描 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 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 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张良也曾描述“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 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 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跨渭河,南依秦岭,统领八百里秦川。东部有函谷关,西部

有散关。并且自古以来就有“八绕水长安”的说法。据《西安 府志》记载“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流其后,灞、 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由此可见,古都长安确可谓是“天 府之国”。 二、秦中自古帝王州 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以及新莽、西晋、前赵、前 秦、西魏、北周等大小王朝都曾在长安建都。 早在周朝,周文王就修建了丰京(传说丰京在沣河以西), 武王称王后修建了镐京(传说镐京在沣河以东),这是古都长安附 近第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大城市。 秦人和周人一样,最初都活动在关中西部,并且都是逐渐 向东发展。约在秦孝公十二年,秦的首都由栎阳(今临潼县镇 东二十五华里武家屯附近)迁到咸阳。从此到秦亡,约 140 余年咸 阳始终是秦的首都,中间没有再向其他地方迁移。 到了西汉,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本想在洛阳建都,经娄 敬和张良建议,决定以长安为国都,但并没有立即动手修筑城 垣。至汉惠帝元年,才正式开始修筑长安城,经过五年时间基 本完工。 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又重新修建了长安城,这座新城当 时名为大兴城。最先修的是大兴宫城,到了隋炀帝大业六年, 又动用十万多人修筑了外郭城。 唐朝沿用隋大兴城的旧制,重新修建了长安城。据考古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中国名胜古迹汇总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 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万里长城主要景观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关于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关于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经过半年多的评比,这十个景区分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各个区域,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等,现在随来看看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吧!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登上城楼,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可以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看到碧波万顷的大海和蜿蜒的长城,景色雄伟。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和风吹拂中的漓江,流云漫漫,风中摇曳的茸茸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千峦百蟑,尽人眼帘;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

冬雪中各具美态。西湖不仅独擅西湖之景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庭院深邃,建筑紧凑,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群峰林立,有七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片) ——中文字幕和对白听译 2003年10月,中国人第一次从外太空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国家。那数千年的神话和畅想,变成了真实的注视。那些关于地球是个家园的歌颂,关于自己在漫长历史里生存下来的骄傲,这时刻比别的时候更加清晰而具体。 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早在创造中国历史的这一刻之前,中国人也从未中断过从其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传统是一种背负,还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动力?文化的传承是太受到关注,还是太漫不经心?你看到的是冲突还是融合?是回忆还是未来? 开放而有自信。Opening the Door with confidence. 30年前,一扇世界上最大的窗户打开了……这个国家,旋即迎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或许有人认为,在这样巨大的物质和信息刺激下,想保持镇定都非常困难。 “在我心目中,中国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女中学生) “它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一个国家”(女青年) “又有历史的沧桑感,但是呢,又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男青年) 但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事情,却让全世界都看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文化在面临全新变革之时,能够展现出怎样的包容性和应变能力。 “加入世贸以后,整个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人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了”(龙永图) 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和全世界接轨的同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30年开发,30年面对新事物而勇敢无畏,自信地选择着适合自己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多次海内外专业机构的调研都可以显示,民众信心指数一项,中国多次排在世界第一。自信的背后,是GDP的支持,是千年文化的底气,还是亿万份努力的投入?相信不用太久中国就会交出答案。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古都文化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相交处的一片广阔的区域,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大部分在河南即中原。自古以来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常后来的说“中国”就是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的国家”。 在早期,华夏族称四境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也指京师,例如《诗经·民劳》中写“中国,京师也。”或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当然,“中国”还有一种解释即中原地区。 洛阳是河洛的中心,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九”在此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二指九个王朝。后者的解释不确切,因为在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但有些因为时间较短或“皇帝”的称号为自封,不为后人所承认,承认的只有九朝,依次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 在这九朝中,时间最长的是东汉,周宣王死,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情严重,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公元前771年有望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迁东都,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后的秦始皇元年即221年为战国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大量孕育,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这个时期,我国在历经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以后,分裂为数百个诸侯国。他们相互兼并,角逐争雄,混战不休;各诸侯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连绵不绝,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社会在剧烈地动荡着。这一时期的阵痛,正预示着封建制度这一新生儿即将诞生。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数百个诸侯国被吞并,周王室的势力更加衰落。但是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接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唐朝,它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大业十三年即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名胜古迹与文化试题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总分20.00) 1.()由三组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 2.00分) A. 卧佛寺 B. 大雁寺 C. 碧云寺 D. 香山寺 2.()是现存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2.00分) A. 居庸关 B. 八达岭 C. 峪口 D. 庸口

3.()是一处幽雅的庵堂,仅一层院落,创建年代不详,因座落在三山之间而得名。(2.00分) A. 香山寺 B. 三山庵 C. 碧云寺 D. 大雁寺 4.下列哪座塔曾是孙中山的衣冠冢?()(2.00分) A. 大小雁塔 B. 青龙山四门塔 C. 嵩岳寺塔 D.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5.中国帝王陵墓一般称为()。(2.00分) A. 陵 B. 墓 C. 陵寝 D. 陵墓 6.()的名称,据考证是始于秦朝。秦始皇曾迁徙庸徒(“庸”就是贫苦受雇的劳力)到此居住,因而得名。(2.00分) A. 居庸关 B. 峪口 C. 八达岭 D. 庸口 7.乾隆时,由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的一座独具山水之胜的大型园林,当时总称为()。(2.00分)

A. 清漪园 B. 苏州园 C. 勺园 D. 华清园 8.卧佛寺附近东南方向,有《红楼梦》的作者()的故居。(2.00分) A. 高鹗 B. 范仲淹 C. 曹雪芹 D. 施耐庵 9.中国的戒坛始创于()代,僧人道宣把从东晋以来传人中国的各种戒律加以融会贯通,在终南山创立戒坛,制订佛教受戒仪式,形成了佛教宗派中的一派——律宗,又称南山宗。(2.00分)

A. 唐 B. 隋 C. 明 D. 宋 10.()是雍和宫内最重要的建筑。(2.00分) A. 大雄殿 B. 万福阁 C. 乾清殿 D. 法轮殿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总分10.00)1.悬空寺(5.00分)

2011.1.21 国家宣传片(Other)

17日一早开始,一则醒目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不断播放。这则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The portion of China's national publicity film that focuses on individual characters, such as Yao Ming, has been completed and is expected to air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 in the United States, said Wang Zhongwei, deputy director of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Wang Zhongwei said that the national publicity fil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point-of-view chapter, and the other is the characters chapter. At present, the characters chapter has been completed.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副主任王仲伟称,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人物篇已经制作完成,有望本月底在美国播放。王仲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本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激励机制; 总则在整个《条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是整个《条例》制度安排的中体现,因此,学习和掌握《条例》,首先应该理解和领会总则的各条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宗旨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立法宗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82年至今(注:2008年),全国共公布了10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对严重影响和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名镇、名村,从规划手法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等问题,简单生硬地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严重影响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的地方不注重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拆真建假,大搞“仿古街”等假古董,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却被拆毁,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随意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或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