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发展思路之芯片篇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发展思路之芯片篇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发展思路之芯片篇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发展思路之芯片篇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发展思路之芯片篇

摘要: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对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居功至伟,在当前新的产业形势下,我们邀请了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温景阳博士、深圳市晟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政、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刘敏超探讨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对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居功至伟,它所提供的定位、导航、测量、授时等时空服务,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成为现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引入卫星导航技术实现了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

2007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5年后投入民用市场,并在全球GNSS行业崭露头角。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我国及东南亚诸国的交通、渔业、测量勘探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涌现出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国腾电子、合众思壮、中海达、中国卫星、江苏三友等一大批上市企业。然而,从整体而言,北斗产业链仍处在"婴幼儿期",尤其是在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领域,更是如此。

在当前新的产业形势下,我们邀请了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温景阳博士、深圳市晟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政、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刘敏超探讨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我国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诸多民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美国早在1994年就完成24颗GPS卫星的布设,并于当年开始提供全球民用化服务,创造并垄断了市值巨大的卫星导航产业。时至今日,尽管北斗在2013年取得10倍于三年前的终端销量,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导航终端仍采用美国GPS芯片,其占有率高达95%.

此前,我国在北斗导航系统研究中偏重于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占北斗研究总经费的90%,只有不到10%用于导航芯片的开发研究,芯片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北斗的产业化进程。对于我国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我国著名北斗专家曹冲曾表示:"我国卫星导航芯片的入行门槛比较低,全国4000多家芯片生产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人才不足,不具备研制兼容型、互操作式导航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这将使我国的导航芯片产业继续在低附加值状态徘徊,实现北斗加GPS导航逐渐替代美国GPS导航的规划步履艰难。"

二、北斗芯片为何物?

北斗芯片是包含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相关设备通过北斗芯片,可以接受由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从而完成定位导航的功能。

RF射频芯片就是通过固定频率(即频点)接收或发射信号,目前有单频点、双频点、多频点以及多系统多频点等多种类型,是芯片中成本最大的部分。

基带芯片是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基带算法是影响定位精度的核心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拥有相关算法专利的公司大多被博通等大企业收购,从事卫星导航芯片的企业(包括国内北斗芯片厂家)很难绕过这一专利壁垒。国内北斗

芯片中一般集成多个基带,封装方式也有差异。目前常用的基带芯片大多采用基于ARM7TDMI内核的微处理器,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此外,芯片制造工艺(也称为"制程")优良与否,决定了芯片体积和功耗的大小。芯片体积越小,意味着集成电路越精细,功耗也越低,同时其制造难度与成本也越高。

据林宏政表示,卫星导航芯片的前期研发,除了核心技术难于突破之外,费用过于高昂也是一大难关。尤其在制作北斗/GPS设计流片中,仅开一次光罩便要花费600-800万元不等,而一次性流片成功的往往不多。如果没有海量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芯片企业很难持续经营下去。

目前,国际上知名芯片开发企业有S i R F、u-box、博通、意法半导体等,国内导航芯片企业有北斗星通、东方联星、国腾电子、泰斗微电子、华力创通等。在导航芯片研发领域,国际知名公司拥有绝对的实力。

三、北斗双模芯片的最新进展

温景阳表示:无论是民用导航领域抑或高精度行业应用,无论是单系统抑或是兼容北斗的多模定位模式,芯片都是关键因素。打造北斗芯片在体积、功耗、定位精度、灵敏度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芯片的综合品质,提升用户体验,是北斗导航系统成功突围的核心之一。

目前,如何推动北斗芯片产业和谐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比如各级政府的财税补贴、各行各业的示范工程、各地的北斗产业园孵化器以及每年举办各类大型的北斗论坛和展会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社会的大力参与下,北斗在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导航模块等领域获得了突破。

据林宏政介绍,由于GPS导航及定位的应用逐渐走向高精度与高稳定度的应用,并且为了避免对单一系统的依赖,从2008~2009年开始,各GPS原厂陆续投入双模或多模的芯片及模块的开发。晟达科技也于09年开始进行北斗/格洛纳斯双模产品的研发,并顺利投入市场。在此技术及经验背景下,晟达科技从2010年开始开发北斗/GPS双模产品,并于2012年底北斗ICD文件发布的同时,成功推出高性能北斗/ GPS混合芯片与单芯片解决方案,包括基带、射频、软件和SDK等,并开始推向市场。

2013年,在深圳市交委主办的深圳智能交通大讲堂中,林宏政发表演讲《如何利用北斗的特性推广北斗》,介绍了晟达科技的uniquesky双模芯片的卓越性能和特点,并同时展示了uniquesky双模芯片与其他品牌的GPS芯片同时进行路测的效果比较图(如图1所示)。

Uniquesky北斗/GPS双模芯片可混合接收北斗、GPS信号,统一进行混合计算,共同参与定位。通常单GPS系统可搜星8-10颗,而北斗双模系统的模块可搜星数量平均可以达到15颗以上,这也意味着系统的可靠度、定位精度,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都要优于单GPS系统。目前Uniquesky北斗双模模块尺寸做到10x12mm,定位感度-163dBm,授时精度50-20ns,定位精度小于2m,有差分辅助的情况下,定位精度小于1m.林宏政表示,Uniquesky北斗双模系统不仅在性能方面完全优于单GPS系统,在价格方面也可做到与单GPS差不多的价格,未来北斗双模终端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尤其是在单GPS无法达到的效能下,创造出北斗双模特有的应用市场,比如通过北斗双模开启国内高精度导航及精准定位市场等。

四、国外芯片大厂对北斗市场的影响

目前,国外主流卫星导航企业如英国CSR公司、瑞士u-blox公司、加拿大NovAtel公司、MTK,以及美国的Trimble公司、Qualcomm公司、SiRF科技等,凭借悠久的接收机产品技术研发作为基础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先入优势,已快速推出支持北斗/GPS双模芯片和多模芯片

双模芯片或多模芯片。这无疑将极大推动国内北斗芯片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繁荣。

对于国际大厂的涉足对国内北斗导航市场的影响,林宏政做了分析:目前,芯片企业要盈利,首先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量。目前高通、MTK推出的北斗多模芯片主要面向手机、平板等大众通讯市场,对我国车载导航市场影响不大。SiRF的车机在A5、A6平台上带有北斗多模的基带芯片,但其中的算法影响了使用效果。瑞士u-BLOX公司将已经推出u-blox M8的多模GNSS平台,集成了自行开发的第8代芯片技术,根据以往经验,其使用效果应该不错。

对于国内外芯片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差距,温景阳表示:面对市场竞争,相对于国外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我们的劣势在于对于用户的理解还不够深,在挖掘客户深层次需求及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上,与国外企业还有差距。此外,北斗对于SiRF、u-blox、Qualcomm而言也是新事物,也需要时间进行深度整合,我们要挑战的是这个时间差,而不是GPS发展的30年。而且以北斗星通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也有自身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基于对北斗系统的深刻理解,以及长期以来在北斗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的产品技术积累和规模应用的经验,已经基本具备了正面迎接国外厂商竞争的实力。

五、北斗双模芯片的应用

借鉴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轨迹,北斗未来的应用将沿着国防、特定行业和大众三个层次展开。国防应用会率先展开,大众应用将来会是主战场,但在目前北斗双模在特定的行业市场最具优势。

温景阳介绍了公司双模芯片的典型应用--船联网。北斗星通是我国卫星导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兼容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从2002年起,北斗星通就开始着力研发北斗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信息保障系统(又称"船联网"),先后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进行研发。到目前为止,设备已经在农业部南海渔政渔港约3万条船上得到了应用,并提供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天地一体化"船联网"综合信息运营服务。

此外,北斗星通为天津港提供了基于L BS的"港口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并已在上海、宁波、深圳、印度等国内外20多个港口码头成功推广应用。北斗星通率先成为北斗领域最大的服务运营商。

作为专注产业链上游的晟达科技,林宏政表示公司的研发计划将拓展至导航芯片的配套方案上。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在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广泛推行的校园卡、一卡通等都将会集成卫星定位模块;三部委在年初联合发布的5号令,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车载定位终端,北斗芯片市场面临巨大机遇。然而,目前很多客户虽然拥有工程项目、终端产品与营销渠道,但苦于缺乏相关配套方案,经营项目难以为继。晟达科技将立足核心芯片技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配套解决方案,使北斗双模芯片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应用市场。

六、北斗芯片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产业链基本可分为:上游是导航与卫星制造、芯片、OEM 板卡、模块、天线等;中游是终端集成、系统集成;下游是销售、运营、服务。

北斗芯片等上游产业直接决定了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与整体运营状况。目前,就产业链上游而言,国内芯片、导航模块、高精度板卡等基础产品关键技术已经基本突破并全面实现商业应用,特别是在车载导航方面实现了几十万级的应用。不过相比国内卫星导航产业总规模,北斗市场占比还是相对较低。为了快速提升北斗的产业影响力,需要国内相关企业下大

力气快速提升基础产品综合性能,具备国际竞争力。当然,在政府和企业层面,也不能"闭关锁国",尤其在市场推广方面不能"一刀切",盲目排外,这样或使得导航芯片技术的中外差距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产业链中下游市场的繁荣是支撑上游芯片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在芯片、模块、板卡、终端、运营服务等卫星导航产业链各环节中,下游利润最高、中游次之、上游利润最薄,其中芯片利润从几角至几块不等,相比芯片巨额的前期投入形成鲜明对比,需要海量的消费用户作为支撑。目前GPS的需求市场十分庞大,但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芯片企业屈指可数。

目前,北斗市场仍在培育期,以政府示范工程为主导,市场需求量十分有限。但有限的市场,却拥有大量的北斗芯片企业,如果没有成本优势和政府补贴,单纯依靠芯片的销售很难持续经营。因此,利用北斗双模特点,拓展优势领域,扩大产品受众,是目前促进北斗芯片及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文/本刊记者龚雄武)

北斗导航产业与运营方案

北斗导航产业及运营方案 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建设的重点航天工程,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构成四大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目前这四大全球 导航卫星系统市场分化严重,主流GPS系统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定位市场,中 国市场有90%份额都是GPS。在国家安全至上的时代,发展自主可控的北斗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 北斗产业,则是指的围绕北斗导航系统发展推广,相应的产生的研发、制造、应用等系列产业链条。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一共有5个环节:1、卫星制造;2、卫星发射;3、配套地面设备建设;4、卫星导航应用;5、下游市场。民营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导航应用终端环节。 应用领域 卫星导航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高成长性 的特点。比如,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GPS系统,最初是为军事服务,之后扩展 到海洋、航空、航天、测绘、地质勘探等行业应用领域,进而拓展到大众消费 领域 产业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 业链,从事北斗产品生产和研发的企业与研究机构约200家,为北斗产业未来 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我国企业实力突出、竞争力强,能够实现整 星出口和发射任务,由少数企业所垄断。卫星制造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隶属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等几家机构完成。卫星 发射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完成,另外由航天电子提供卫星发射的控制系统、利用系统、逃逸系统和遥测系统等配套设备,航天动力提供液体火箭发动 机等配套设备。 但是,在基础类产品、终端类产品、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等领域,我国企 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偏弱,尤其是芯片、板卡、天线、算法、软件、接收机 和终端等技术水平较低,与国外企业差距明显。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含: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基础类产品、终 端产品、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5个部分。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f2379914.html, 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原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哪家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八杰科技为您解答。 定位原理 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f2379914.html, 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卫星定位实施的是“到达时间差”(时延)的概念:利用每一颗卫星的精确位置和连续发送的星上原子钟生成的导航信息获得从卫星至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 卫星在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供接收机接收。由于传输的距离因素,接收机接收到信号的时刻要比卫星发送信号的时刻延迟,通常称之为时延,因此,也可以通过时延来确定距离。卫星和接收机同时产生同样的伪随机码,一旦两个码实现时间同步,接收机便能测定时延;将时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离。 每颗卫星上的计算机和导航信息发生器非常精确地了解其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而全球监测站网保持连续跟踪。 卫星导航原理 踪卫星的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位于地面的主控站与其运控段一起,至少每天一次对每颗卫星注入校正数据。注入数据包括:星座中每颗卫星的轨道位置测定和星上时钟的校正。这些校正数据是在复杂模型的基础上算出的,可在几个星期内保持有效。 卫星导航系统时间是由每颗卫星上原子钟的铯和铷原子频标保持的。这些星钟一般来讲精确到世界协调时(UTC)的几纳秒以内,UTC是由美国海军观象台的“主钟”保持的,每台主钟的稳定性为若干个10^-13秒。卫星早期采用两部铯频标和两部铷频标,后来逐步改变为更多地采用铷频标。通常,在任一指定时间内,每颗卫星上只有一台频标在工作。 卫星导航原理:卫星至用户间的距离测量是基于卫星信号的发射时间与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之差,称为伪距。为了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接收机时钟偏差,伪距测量要求至少接收来自4颗卫星的信号。

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涉足北斗卫星导航的股票一览 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涉足北斗卫星导航的股票一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目前全世界有4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属于第二代系统)。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 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为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为全球服务,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会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系统,军民两用。但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2002年,欧盟启动了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投入运营,预计投资36亿欧元。2003年,我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定,目前双方合作项目已有14个。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首台GPS接收机以来,已成为GPS应用大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海域的国家,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有: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20纳秒的同步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其精度与GPS相当。工作频率为2491.75MHz,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达每小时540000户,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GPS不具备此项功能),精密授时的精度达20纳秒。 2007年2月3日,第四颗试验“北斗星”在西昌成功发射。 这一系统目前共有四颗导航定位卫星,其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2月3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 中国向着努力开发一个堪与美国GPS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媲美的定位系统又迈进了一步。“北斗”导航卫星通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凸显中国政府发展航天工业的决心。此前数周,中国用一种由导弹发射的“动能拦截器”击毁了一颗老化气象卫星,美国对此表示担忧。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英文名为“Compass”——的计划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官方一再拒绝透露意图。不过,最近的卫星发射,似乎是要加强一个相对不很精确的系统,该系统以2000年至2003年发射的三颗北斗卫星为基础。今年初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卫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08年能够覆盖中国全境和邻近国家部分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将通过由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扩展到覆盖全球。它将类似于美国的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网络。 更为精确的定位,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将是一项重大财富。扩展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用与伽利略系统相同的无线电频率,可能也会与GPS系统相同,在战时使敌方更难以干扰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可能会对伽利略系统的商业成功构成挑战。虽然中国是伽利略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相关设施及商业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了2亿欧元(合2.6亿美元),但中国正成为该 项目的一个潜在竞争者。

北斗产业深度报告

北斗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全球导航系统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比较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目标进行 定位、导航和监管,具有多领域、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提供导航、定 位和授时信息服务的特点。1973 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建设GPS,1994 年24 颗卫星 全部发射完毕,GPS 系统正式建立起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 后,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分别建立各自的导航系统。下图为目前世界上 以及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各国的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 包括美国GPS系统、中国北斗系统在内,各国近年均对于各自的提供不断进行升级 改造。 (1)美国GPS系统: GPS‐3全面升级 GPS 是全球应用最广的卫星导航系统。GPS 系统是美国国防部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发的一个天基无线电定位、导航与授时系统。截止目前,美国GPS系统星座在轨卫星32 颗(2A 卫星12 颗、2R 卫星12 颗、2RM 卫星8 颗),构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GPS 系统不仅给军方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主导了全球民用卫星导航市场(我国99%的卫星导航都基于GPS 系统)。目前美国的GPS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升级的进程中。

GPS‐3 系统全面启动。随着反恐战争的打响和其他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相继出现,美国也加速了GPS 系统的现代化进程。2008 年5 月美国空军授予洛马公司价值14.64 亿美元的合同,研制、生产2 颗GPS‐3A 卫星,以及10颗卫星选择权,标志着GPS‐3 计划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首颗GPS‐3A 卫星将于2013-2014 年发射,最终形成GPS‐3A 卫星8 颗、GPS‐3B卫星8 颗、GPS‐3C卫星16 颗的全新体系。 GPS‐3 全面提升系统性能。系统的性能提升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z下行导航信号功率增强数十倍; z星座具备星间通信与命令控制链路,使整个星座能够被单一的地面站上行注入; z覆盖性和抗干扰性提升; z与“伽利略”系统公共服务信号兼容; z大幅提高导航服务的精度、可用性、数据完好性。 (2)俄罗斯: GLONASS 系统追加投资26 亿美元 z经费不足导致GLONASS 系统落后。俄罗斯的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和GPS 都是开始建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可覆盖俄罗斯全境。目前在轨19 颗星,但由于经费不足最少时只有6 颗在运行。目前18 颗运行,1 颗维修。 z南奥赛第冲突加速GLONASS 现代化。南奥赛第冲突俄罗斯损失4 架作战飞机,这凸显了俄罗斯在侦察与情报获取及缺乏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弊端。而这也正是由于GLONASS 系统不能提供足够的导航覆盖和精度不够。2008 年9月12 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批准为GLONASS 系统追加26 亿美金投资,以加快系统的恢复与现代化进程。 z立法保障GLONASS 系统发展,新增资金加快现代化建设。2009 年1 月30 日,GLONASS 系统覆盖俄罗斯全境,俄罗斯杜马通过一项关于卫星导航的法律。该法律规定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军用设备、运输设备应装备俄罗斯自己的卫星导航装置以提升国家安全水平。政府将监督GLONASS 系统的使用,并将组建GLONASS 运行机构。国家杜马追加的26 亿美金主要用于K 卫星的改进与生产、未来型号KM 的研制、地面段的现代化改造、用户设备特别是军 用设备的研制和生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要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以下简称北斗测量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静态测量、后处理动态测量、RTK测量的北斗测量型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868—1995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9391—200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GB/T 20512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服务,是国家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国防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2015年,中国相继发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积极推进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预计在2020年前后将实现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全球组网,实现全球区域覆盖。 一、北斗导航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2015年是北斗系统正式服务亚太地区的第三年,北斗在我国交通运输、气象、公安、民政、农业、国土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北斗产业初具规模,已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北斗产业链,第一代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价格比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销售量已突破了千万规模,功耗更低、体积更小、性能更优、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斗芯片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即将投放市场,可以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高精度的板卡、天线等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占领了相当份额,改变了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图表 2013-2015年中国北斗产业规模与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北斗导航系统加快全球化布局 2015年3月,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由亚太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截至2015年9月,中国共发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预计在2020年前后将实现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全球组网,实现全球区域覆盖。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初始服务的基本能力,到2020年形成全球的服务能力。目前,北斗系统已在东盟各国逐步打开局面,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将逐步引入该系统。 其中,泰国在2015年3月与光谷北斗签署《“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建设面向东盟、以泰国为主的北斗应用和服务产业支撑平台,推进北斗在东盟地区通信、交通、农业、旅游、航运、金融、电力、急救、公共安全、物流、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应用。 三、核心部件国产化程度日益提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应用

xxxx导航系统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 2007年4月14日,第三、四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其工作原理如下: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前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15年相关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随着“北斗”系统逐渐向民用方面转化,投资机会显现。中国预计于2012年建成北斗亚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左右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今明两年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建设和应用发展非常关键的两年,这两年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并开始在各个领域大量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系统建设当前已进入密集发射组网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又要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涉及最广、技术最复杂和建设周期最长的航天基础工程。这个系统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服务,它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经验,仅作参考,请公司同事修改补充。

前言 (1) 第一章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4) 一、军用领域 (4) 二、民用功能 (5) 三、其它应用领域参考资料 (8) 第一节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0) 一、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10) 二、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11) 三、俄罗斯GLONASS 系统 (12) 四、中国北斗系统 (13) 第二节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规划 (14) 一、发展路线图 (14) 第三节北斗导航系统优势 (15) 第二章中国北斗导航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6) 第一节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16) 一、2012年中国北斗导航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16) 第二节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一、相关标准 (18) 二、相关政策 (19) 三、标准及相关分析 (19) 第三章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20) 第一节GNSS产业链分析 (20) 第四章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应用分析 (36) 第一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行 (36) 第二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 (36) 一、北斗导航产业链 (36) 二、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37) 第五章应用重点市场—高精度GNSS市场 (38) 第六章应用重点市场—车载导航市场 (38) 第一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动态分析 (38) 一、首款3D导航GPS登陆重庆 (38) 二、GPS汽车导航进入宽屏时代 (38) 三、PND拓宽汽车导航仪市场 (39) 四、个人导航设备席卷汽车导航系统市场 (43) 第二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运行格局 (56) 一、中国汽车导航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初期 (56) 二、GPS上下游合作模式改变 (60) 三、我国车载导航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 (61) 四、电子地图成车载GPS“瓶颈” (65) 五、前装和后装市场发展不均衡 (68) 第三节中国汽车导航企业运行现状 (68) 一、千家厂商混战车载定位 (6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 简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现状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又称24小时轨道,指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故这种轨道又称为静止卫星轨道。一般用作通讯、气象等方面)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截止2016年10月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北斗

我国北斗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北斗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北斗系统建设逐步完善的环境下,目前北斗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我国北斗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机遇,未来五年产业链结构将逐步趋于稳定成熟。 继美国主导的GPS、俄罗斯主导的格洛纳斯和欧洲主导的伽利略之后,我国自主开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受到全球关注。尤其是随着北斗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阶段,预计到2018年左右就将完成覆盖全球的系统建设目标,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进军北斗产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2000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2012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第二步建设圆满完成。2015年3月30日,随着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第三步全球组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预计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发布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卫星导航产业长期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国家产业政策、专项示范项目等推动下,我国北斗产业迅速发展。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以下简称为导航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和船舶使用导航型终端的研制和生产,也是制定产品规范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首次定位时间time to first fix TTFF 用户终端从开机到第一次解算出位置结果所需时间。通常包括用户终端初始化时间、测量时间、星历接受时间和定位解算时间。 重捕时间re-acquisition time 卫星信号重捕时间,是指接收设备在信号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短时间(30 s内)失锁后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信息所需的时间。 电子地(海)图数据库map database for navigation 按特定格式存储的,并与导航信息有关的数字地(海)图信息数据库。通常与地(海)图有关的信息包括编码数据、航线计算数据、背景数据和参考数据等。 电子地(海)图匹配map matching 从定位模块获取到的位置(轨迹)与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的位置(路径)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在地(海)图上位置的一种技术。 航线计算route calculating 利用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帮助用户行进前或行进中规划航线的过程。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中宇华星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8日 目录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2)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2)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2)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3) 1.1.3俄罗斯GLONASS 系统 (5) 1.1.4中国北斗系统 (5) 1.2北斗系统发展规划 (7) 1.3北斗系统优势 (7) 2北斗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8) 2.1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8) 2.2国内北斗导航政策环境分析 (9) 2.2.1相关标准 (9) 2.2.2相关政策 (10) 2.2.3标准及相关分析 (10) 3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11) 3.1.1北斗导航产业链 (11) 3.1.2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12) 4国内车载导航市场现状分析 (13) 4.1GPS车载终端分析 (13) 4.1.1车载GPS定位监控应用 (13) 4.1.2车载GPS导航应用 (16) 4.2北斗车载终端分析 (17) 4.2.1 一体式终端 (17) 4.2.2 分体式终端 (19) 5公司车载终端发展方向 (20) 5.1 定位监控方向: (20) 5.2 纯导航方向 (20)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

称,是世界上现唯一一个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有效、持续定位导航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工程,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M提高到10M,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 成) 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是由欧共体发起,并与欧洲空间局一起合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新兴全球导航定位服务在交通、电信、农业或渔业等领域的发展。 2003年5月26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Galileo卫星导航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与应用.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及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 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 10m ,授时精度优于 100ns 。 2012年 12月 27日,北斗二号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 GPS 、俄罗斯 GLONASS 、欧盟 GALILEO 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北斗一号的基础上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 但其并不是北斗一号的简单延伸, 完整构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类似于 GPS 和GLONASS 的全球导航系统。 一.研发背景 1. 重要的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一: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载体战略意义二:是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战略意义三: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战略意义四: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生命保障。战略意义五:是增强武器效能,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命脉 v 战略意义七:是我国履行航天国家国际责任的需要。战略意义八:对提升中国航天的能力, 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2.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不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独立发 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既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代导航系统。其中北斗一号用于中国及其周边 地区的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是类似美国GPS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2] 三步走 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具体如下: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组成

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战略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的2代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 组成。 空间段 空间段包括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三十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分别位于东经5 8.75度、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非静止轨道卫星由27颗中圆轨道卫星和3颗同步 轨道卫星组成。 地面站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卫星导航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个监测站段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卫星导航电文和差分完好性信息,完成任务规划与调度,实现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等。 注入站主要任务是在主控站的统一调度下,完成卫星导航电文、差分完好性信息注入和有效载荷段控制管理。 监测站接收导航卫星信号,发送给主控站,实现对卫星段跟踪、监测,为卫星轨道确定和时间同步提供观测资料。 用户段 用户段包括北斗系统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系统采用卫星无线电测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如何定位和通信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如何定位和通信 对于北斗导航,目前来说只有行业相关的人对此导航系统有所了解,普通人们在生活中了解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使用gps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普及性比较低,所以人们知道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不管是专业领域的发展,也在不停的向民用领域延伸发展。 1、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全球四大导航之一,此系统主要是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主要有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主要包括主控站和注入站以及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简单的来说,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是利用一组导航卫星,来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精准的定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时空、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特点,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导航定位技术。 2、一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北斗卫星一代导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经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户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3、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四大功能 1)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目前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3)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4)工作频率:2491.75MHz。 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每小时540000户。 4、二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发射35颗卫星,相比GPS,多出11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权服务则主要的是军事用途,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5、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未来 目前我国的导航市场主要是gps的天下,随着北斗的发展,更多的北斗+gps 产品出现,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具有重大的好处,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定位导航服务。作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专业的服务者,我们莱特不仅提供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短报文通信设备,主要也在提供更多的导航教学设备,为北斗教学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以下简称为导航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和船舶使用导航型终端的研制和生产,也是制定产品规范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4208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50 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52 96、1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12858xx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 件· GB15842x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首次定位时间 time to first fixTTFF 用户终端从开机到第一次解算出位置结果所需时间。通常包括用户终端初始化时间、测量时间、星历接受时间和定位解算时间。 3、1、2 重捕时间 re-acquisition time卫星信号重捕时间,是指接收设备在信号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短时间(30 s内)失锁后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信息所需的时间。 3、1、3 电子地(海)图数据库 map database for navigation按特定格式存储的,并与导航信息有关的数字地(海)图信息数据库。通常与地(海)图有关的信息包括编码数据、航线计算数据、背景数据和参考数据等。 3、1、4 电子地(海)图匹配 map matching从定位模块获取到的位置(轨迹)与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的位置(路径)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在地(海)图上位置的一种技术。 3、1、5 航线计算 route calculating利用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帮助用户行进前或行进中规划航线的过程。 3、1、6 航线引导 route guidance用户沿着规划出的航线行进的过程。 3、1、7 机动引导 maneuver guidance在航线中遇到交叉口时,不是直行通过时提供的引导。

海洋船舶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解决方案(海洋)

海洋船舶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解决方案 华云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目录 一、综述 (3) 二、系统解决方案 (4) (一)设计目标与原则 (4) 1.设计目标 (4) 2.设计原则 (5) (二)总体方案设计 (5) 1. 卫星导航运营中心 (6) 2. 岸端监控中心 (7) 3. 船载北斗定位导航终端 (7) (三)岸端监控中心功能设计 (8) 1.岸船信息互通 (8) 2.位置监控 (8) 3.应急调度 (8) 4.船舶报警 (9) 5.增值信息服务 (10) 6.系统管理 (10) 7.系统接口 (11) (四)船载北斗定位导航终端 (12) 1.主要特点 (13) 2.终端功能 (13) 3.主要性能指标 (17) (五)硬件环境要求 (18) 1. 主机存储 (18) 2. 网络 (19) 3. 系统支撑软件 (19) 三、系统造价 (21) (一)概算一(终端含屏及本地导航) (22) (二)概算二(终端不含屏) (23)

一、综述 最古老的航海导航的方法是罗盘和星历导航,人类通过观察星座的位置变化来确定自己的方位;最早的导航仪是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后来发展成一直为人类广泛应用的磁罗经。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人类通过综合利用星历知识、指南针和航海表来进行导航和定位。卫星技术应用于海上导航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Transit,但是它有不连续导航、定位的时间间隔不稳定等缺点。GPS系统的出现克服了Transit系统的局限性,而且提高了定位精度、可进行连续的导航、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取代了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在航海导航中发挥了划时代的作用。 2000年我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功发射16颗卫星,并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目前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可达7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米左右。随着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以及在技术以及管理上的诸多创新,北斗卫星导航精度有望继续提高。在国家大力扶持与推动下,国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如火如荼。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科技部“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末导航与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