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风险辨识标准

岗位风险辨识标准

岗位风险辨识标准

岗位风险辨识标准

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20xx年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乌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杜林祥 副组长:张华樊永刚 成员:郝贵宝白云飞王海风董浩王文斌 吴斌贺建东李键井振泉南磊赵斌 活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联系人南磊: 二、基本方法 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所列二十种至害方式的产生原因来进行,与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至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附件1: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一、范围 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 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 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 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 1.1 一般隐患 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 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 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 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 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 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 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 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

企业安全隐患辨识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一、几个重要定义: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将事故分为20种。(P2) (二)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风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 风险矩阵法(L·S) 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即: R=L×S 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R代表风险值 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4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 (4)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

表3-4 风险矩阵表 (四)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能是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储罐)。 (五)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列举了142种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 二、风险辨识的重要性 有备无患;事前做准备,遇事不慌张。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6大类36小类危险、危害因素: 物理性(不安全状态),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等危险和有害因素。(二)按事故类别分类(从事故结果看):参照(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照影响大小:一般隐患、较大隐患、重、特大隐患。 按照事故发生的类型: l、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工作环境的不良; 4、劳动组织管理的缺陷。 事故发生的性质即“火、爆、电、毒、伤”。 (四)按照原因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事故本质原因分析中提炼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 直接原因: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间接原因:导致直接原因产生从而发生事故。 机械、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强度不够、带病运转、维修不良) 个人防护用品缺少、缺陷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通风、光线、狭窄、杂乱、地滑) 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灵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械运转时加油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不使用防护用品

风险辨识

一车间氟虫腈设备设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配料区域/项目:一车间氟虫腈设备序号识别项目潜在事件主要危害及后果L S R 控制措施 1 检查配料釜 釜内搪瓷部分掉落 损如果少量掉瓷不 及时发现,会有大 面积掉瓷,损失变 大 2 3 6 定期检查搪瓷有无脱落 2 减速机运转晃动有杂音减速机有摆动,电 机电流过大,烧坏 电机 3 2 6 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投料无聊泄漏若釜底阀门未封 闭,导致物料泄 漏,可能导致事故 2 3 6 加料前,必须先检查釜底阀门是否关 闭

一车间氟虫腈设备设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SCL表) 设备/装置:配料釜区域/项目:一车间氟虫腈设备序号识别项目标准主要危害及后果L S R 控制措施 1 检查配料釜釜内搪瓷完好无损如果少量掉瓷不 及时发现,会有大 面积掉瓷,损失变 大 2 3 6 定期检查搪瓷有无脱落 2 减速机运转正常无杂音减速机有摆动,电 机电流过大,烧坏 电机 3 2 6 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车间氟虫腈设备设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合成反应区域/项目:一车间氟虫腈设备序号识别项目潜在事件主要危害及后果L S R 控制措施 1 检查合成釜搪瓷脱落如果少量掉瓷不 及时发现,会有大 面积掉瓷,损失变 大 2 3 6 定期检查搪瓷有无脱落 2 减速机运转晃动有无杂音减速机有摆动,电 机电流过大,烧坏 电机 3 2 6 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运转观测 运转过程中温度压 力超高若温度超高,压力 超标,会导致爆炸 事故 2 3 8 工作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温度压力,发 现问题及时解决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第一节岗位人员概况 永乐煤矿在册人数171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11人,特种作业人员人,特种作业人员中包括:井下爆破工13人,瓦斯检查员6人,安全检查工6人,井下电钳工11人,探放水工4人,主提升司机6人,监测监控工6人,全部持证上岗。 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 按照科学、系统、全面和预测性原则,小组深入现场收集资料,依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定及行业标准等知识,对矿井采、掘、机、运、通等生产工艺和工序认真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各岗位作业流程、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深入剖析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场所进行分析,从而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辨识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奠定可靠基础。

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 永乐煤矿主要岗位在生产作业中通过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部分对员工可能出现的 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共查找1058项安全风险,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的频次、工伤 致伤原因和隐患发生中存在的人为因素重要指标进行划分,永乐煤矿将辨识出的岗位安全风险分为1、2、3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其中:存在一级岗位作业风险582项,二级岗位作业风险457项,三级岗位安全风险19项,通过查找制定1058项。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 (一)岗位风险划分相关数据 专业工工专业隐患发生次数岗位发生三违次数岗位人员工伤致伤原因次数

作任务数量作 流 程 数 量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采掘3 3 117 8 7 2 8 15 5 5 7 3 2 4 机电运输2 8 2 925 10 70 5 292 120 170 6 179 5 8 5 115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xEx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安全监察部刘庆章 第一讲基本概念 在讲座之前我先介绍南方电网已在二00七年十一月推出了《安全生产风险体系》要求全网要在三年风推进,体系的特色就是通过全员参与、动态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科学管理、严谨的过程控制和PDCA循环模式,按标准做事。体系由9个管理单元、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组成 体系的9个单元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与评估 ?应急与事故管理 ?作业环境、生产用具

?生产管理 ?职业健康系统 ?能力要求与培训 ?检查与审核。 安全风险体系要解决什么问题 ?就是要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离不开危险源辨识。 ?安全权是指企业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体现: ? 1)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的权利; ? 2)安全防护权利; ? 3)接受职业健康、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的权利; ? 4)知情权; ? 5)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的权利; ? 6)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权利;

?7)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8)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

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 系统安全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危险源,系统中之所以发生事故,是由于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要想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首先辨认、识别危害因素,从而控制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危害识别成为劳动安全、职业健康的管理核心。 (一)危险、危害因素概念:在安全管理中,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包括两大步骤,即作业活动分类和危险源辨识。 1、活动分类危险源存在于事项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组织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全部参入人员的活动,所有教学现场的设备设施活动。这些活动又分为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三种状态,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时态。组织活动也称组织任务,是指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任务。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是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根源,包括存在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危险和危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行为性原因和状态性原因两大类。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是,结合生活工作的特点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照工作分类、工作分析、危险源辨识和确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分类的目的是找出工作活动特点,确定工作活动的性质,便于分类管理。按工作性质不同和特点,具有各自的特点。工作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细分工作程序和工作活动,进一步明确哪些程序和活动是必要的,哪些程序和活动是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危险因素辨识和确定的目的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哪些程序(步骤)和活动中存在着危险因素,最后确定危险因素的类别。 4、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危险有害源辨识是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起点,它涉及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操作岗位、作业活动,不同文化、不同素质的操作人员认识水平;涉及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其标准和要求;涉及到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有害因素以及场所内的相关人员等内容,要使辨识过程和结果充分、合理和准确,是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7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 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

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 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320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160分到320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70分到160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 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70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完整版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区等。然后逐个单元分别进行辨识,对单元内所有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一一梳理和确认。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煤气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其他伤害。根据《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发布时间:2012-01-31 字体大小: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知识讲解

郁山煤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经营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机电副总经理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区队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立在安检科,安检科科长兼职办公

室主任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领导组职责 1、总经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总经理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立在安检科,由安检科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XXXXXXXXX有限公司 程序(规范)文件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AQCX 编制 XX XX 受控状态受控 审核 XXXXX 复审 XXXXX 批准 XXXXXXX 版本号 01 页数 11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0总体要求、目标、基本原则、编制依据 1.1.总体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结合XXXXXXXX有限公司实际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需求,制定本管理程序。 公司职能部门:生产科、XXXX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1.2.目标 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安全管理原则,突出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做到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1.3.基本原则 必须严格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管生产及业务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坚持统一指导、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 1.4.编制依据 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XXXX工贸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验收评分细则》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进一步推进全区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 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

“1+4”模式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要求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89793 “1+4”模式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 施要求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1+4”模式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 施要求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年度专项辨识评估 1.辨识评估时间:每年年底布置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前; 2.辨识评估人员:矿长以及各分管矿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 3.年度辨识评估的重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 4.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由矿长组织,分管矿领导参与,安检科牵头负责,各系统科室分系统辨识评

估,建立本系统安全风险清单和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最终汇总在安检科,由安检科负责编制矿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形成矿井总的安全风险清单和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及相应的管控措施; 5.各系统科室根据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确定本系统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本系统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二)专项辨识评估 专项辨识评估分四种情况,只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就必须开展1次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的安全风险

岗位风险辨识卡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灶台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主要危险源: 1、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不符合工作要求; 2、烟罩油渍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3、液化气罐管理不善; 4、冷柜储存食物没有分类放置; 5、加工制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反面: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灶台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预控措施: 1、严格按照饮食卫生“五四”制的要求,作好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发现有违反“五四”制的行为,处罚10元/次。 2、按照后厨卫生管理要求,定期对烟罩等易积聚油渍的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加强对员工的岗位职责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不定期的对后厨进行卫生检查,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限期整改。 3、安排专人对气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开工前,要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4、严格按照饮食卫生“五四”制的要求,对生熟、荤素、海鲜家禽类食物分类储存,不得混放。 5、加强班前会安全教育;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维修工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主要危险源: 1、工器具使用前未检查是否完好或使用不当; 2、检修电器设备,未设置“停电检修,禁止合闸”等警示标志; 3、登高更换照明设施或进行检修工作时,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 反面: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维修工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预控措施: 1、每天对所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安全使用;维修工必须熟练掌握工器具的操作方法。 2、加强维修工的安全教育,要求维修工熟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检修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断电、放电、验电,并在断电开关处设“停电检修、禁止合闸”的警戒标识;严禁一人单独作业。 3、加强班前会安全教育;登高作业前学习登高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登高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2713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

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县安委办下发的《自治县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办字〔2016〕27号)和县安监局下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机械轻工纺织行业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监字〔2016〕31号)的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二、基本方法 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河北省XX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试行)》来进行,XXX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致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 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 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 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风险评价识别分级标准

风险评价识别分级标准 一、风险评价方法 本次风险评选择专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估和分析。即LEC法。 风险值(D)=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这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取得这3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即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为危险性分值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 风险值大小一般所对应的危险级别

二、风险分级 依据岗位危险辨识及作业风险分析评价情况,公司作业风险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2类。 根据作业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和可控的难易程度,作业风险分为A级(高度风险)、B级(重大风险)、C级(较大风险)、D级(一般风险)4个级别,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4类色标表示。 A级为公司级管控,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主要包括:1.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2.大面积自然灾害;3.大型交叉检修管理;4.突发大面积停电、停水。 B级为厂级管控,由各单位负责。主要包括:1.本单位管辖的电炉、加热炉等突发停电、停水等突发异常事件的处置。2.车间交叉检修、抢修作业;3.高压电、燃气停、送作业。 C级为工段级管控,由所在单位工段负责。主要包括:1.一级、二级受限限空间作业管控;2.吊装、高处作业的管理;3.工段级以上交叉检修作业。 D级为班组级管控,由所在班组负责。主要包括:1.从事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检修停送电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控;2.非常态下抢修、抢险的作业。

岗位风险辨识

岗位风险源辨识 采煤机司机 一、工作流程开机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开机割煤→停机→停电闭锁 二、危险源 1、开机前检查煤机时,进入煤帮不设置挡矸网,输送机和支架不闭锁;工作面顶板破碎或支护不完好; 2、开机前不发出开机信号; 3、采煤机运行时下部支架前方有闲杂人员逗留或平行作业; 4、采煤机运行时,煤机司机将身体置于电缆槽上方; 5、滚筒缠绕异物不及时停机处理; 6、过断层时,不打眼放炮,强行使用煤机割岩石; 7、对煤机出现的故障不及时汇报或汇报不正确; 8、向下滚落出大块矸石不发出警示信号; 9、采煤机停机时,不停电闭锁,不摘除隔离手把和离合器; 10、交接班时设备运行情况没有相互交流。 三、预控措施

1、进入煤帮作业必须先将采煤机、输送机停电闭锁和液压支架设置闭锁,再检查顶板支护情况,在作业上方设置挡矸网,确认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方可进入煤帮作业; 2、开机前,煤机司机必须发出开机信号,上下滚筒5米范围内严禁有人; 3、采煤机割煤时,架前严禁有人; 4、采煤机运行时,采煤机司机必须在架间进行操作; 5、采煤机滚筒缠绕异物时,必须将采煤机和输送机停电闭锁,滚筒离合器打开,将异物取出; 6、工作面过断层时,必须在破岩处采取打眼放炮松动处理; 7、采煤机运行过程中,采煤机司机随时注意煤机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查并汇报清楚; 8、采煤机割煤时,煤机司机发现大块矸石向下滚落时,必须使用扩音电话告知工作面下部作业人员; 9、采煤机挺及时,必须停电闭锁,并摘除隔离手把和离合器手把;交接班时,各个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将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液压支架工 工作流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本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风险矩阵

几乎肯定发生ⅡⅢⅣⅣ 很可能发生ⅡⅢⅢⅣ 中等可能ⅠⅡⅢⅢ 不大可能ⅠⅠⅡⅡ 记录工伤轻伤重伤死亡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 危险程度分类危险源等级控制措施 低Ⅰ安全的,暂时有能发生事故的,可以忽略 中Ⅱ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用故处于临界状 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 予以控制 较高Ⅲ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 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高Ⅳ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 产巨大损失,必须立即设法消除。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