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爆破员岗位风险辨识

1、物体打击伤害危险:如风钻工把踏脚板上浮石扫下,爆破员未注意上来容易造成扫落的浮石打击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上作业点,应发出信号(敲管子),清理踏脚板上的浮石时要观察或发出信号。

2、车辆伤害危险:一是人员通过时未注意来往通行的运输车容易被运输车碰撞造成撞击或辗压伤害;二是运输车在进入作业点装废石时,如出现运输车倾斜翻车容易对过往的行人造成挤压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出入作业点时要观察是否有运输车;禁止搭坐运输车;禁止在交叉道口停留或休息;在巷道行走时,注意来往车辆,发现运行车辆时,要站在宽畅的巷道旁边,并用照明发出信号。

3、触电伤害危险:井下运输火工器材,注意电缆,防止造成触电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操作工运送炸药时,要用扁担挑或用麻袋背。

4、坍塌伤害危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未按设计要求做,会造成对人员设备的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在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矿山的有关规程设计施工,并有专人负责监管。

5、冒顶片帮伤害危险:岩石经过爆破后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会造成对人员设备的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作业前要先进行敲帮问顶,在松软岩层中作业要进行支护。在处理冒顶片帮时要有双人陪同,一人手持照明并观察周围的环境,处理好松石后方可安排作业。

6、爆破伤害危险:在爆破作业时可能会因爆炸物品出现瞎炮或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发生其它意外情况等,会造成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检查爆炸物品是否受潮变质,爆破时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必须严格安排好岗哨(把守好各出入口,并由专人负责),爆破时实行陪同制,由爆破员及助手人员陪同到爆破现场,点火完毕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不得再进入作业面看回头火。处理瞎炮时必须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未到规定时间不得提前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情况。

7、中毒窒息伤害危险:作业面放炮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操作工要进入作业面,存在着一氧化氮中毒窒息伤害危险。

安全防范措施:操作工要进入作业面时必须先通风半小时,戴好防尘口罩,维护好通风实施。

8、尘毒伤害危险:作业面放炮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操作工要进入作业面,存在着吸进粉尘导致尘肺的危险。

安全防范措施:操作工要进入作业面工作时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同时打开水洒水降低粉尘。

9、透水伤害危险:矿山难免会有裂隙水与地下水,如在施工过程中探出较大水,水已封住本中段的出口而导致透水伤害。

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地下水文调查对可能出现透水的情况应先做出预案,画出避灾路线图,让员工清楚怎么逃生,出现透水事故首先不要慌,人员要站在较高或有新鲜风流位置。等待救援。

10、火灾伤害危险:炸药由硝铵、柴油等合成的易燃易爆物品,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未注意防火,可能引发火灾。

安全防范措施: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按照易燃易爆物品的规章制度运输使用,平时对操作工进行防火知识教育,树立防火意识,每年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11、其他伤害:操作工如未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容易引起意外事故。(如未穿戴着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工作套鞋、工作衣、手持照明、手套、口罩等)

安全防范措施:上班时必须严格按要求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应穿戴着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工作套鞋、手持照明、工作衣、口罩等防护用品。

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20xx年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乌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杜林祥 副组长:张华樊永刚 成员:郝贵宝白云飞王海风董浩王文斌 吴斌贺建东李键井振泉南磊赵斌 活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联系人南磊: 二、基本方法 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所列二十种至害方式的产生原因来进行,与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至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企业安全隐患辨识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一、几个重要定义: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将事故分为20种。(P2) (二)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风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 风险矩阵法(L·S) 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即: R=L×S 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R代表风险值 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4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 (4)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

表3-4 风险矩阵表 (四)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能是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储罐)。 (五)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列举了142种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 二、风险辨识的重要性 有备无患;事前做准备,遇事不慌张。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6大类36小类危险、危害因素: 物理性(不安全状态),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等危险和有害因素。(二)按事故类别分类(从事故结果看):参照(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照影响大小:一般隐患、较大隐患、重、特大隐患。 按照事故发生的类型: l、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工作环境的不良; 4、劳动组织管理的缺陷。 事故发生的性质即“火、爆、电、毒、伤”。 (四)按照原因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事故本质原因分析中提炼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 直接原因: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间接原因:导致直接原因产生从而发生事故。 机械、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强度不够、带病运转、维修不良) 个人防护用品缺少、缺陷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通风、光线、狭窄、杂乱、地滑) 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灵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械运转时加油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不使用防护用品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完整版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区等。然后逐个单元分别进行辨识,对单元内所有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一一梳理和确认。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煤气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其他伤害。根据《生产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第一节岗位人员概况 永乐煤矿在册人数171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11人,特种作业人员人,特种作业人员中包括:井下爆破工13人,瓦斯检查员6人,安全检查工6人,井下电钳工11人,探放水工4人,主提升司机6人,监测监控工6人,全部持证上岗。 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 按照科学、系统、全面和预测性原则,小组深入现场收集资料,依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定及行业标准等知识,对矿井采、掘、机、运、通等生产工艺和工序认真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各岗位作业流程、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深入剖析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场所进行分析,从而尽可能客观准确的辨识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奠定可靠基础。

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 永乐煤矿主要岗位在生产作业中通过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部分对员工可能出现的 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共查找1058项安全风险,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的频次、工伤 致伤原因和隐患发生中存在的人为因素重要指标进行划分,永乐煤矿将辨识出的岗位安全风险分为1、2、3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其中:存在一级岗位作业风险582项,二级岗位作业风险457项,三级岗位安全风险19项,通过查找制定1058项。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 (一)岗位风险划分相关数据 专业工工专业隐患发生次数岗位发生三违次数岗位人员工伤致伤原因次数

作任务数量作 流 程 数 量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三违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数量 工作 流程 中已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任务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工作 流程 中易 造成 隐患 发生 类型 次数 采掘3 3 117 8 7 2 8 15 5 5 7 3 2 4 机电运输2 8 2 925 10 70 5 292 120 170 6 179 5 8 5 115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xEx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安全监察部刘庆章 第一讲基本概念 在讲座之前我先介绍南方电网已在二00七年十一月推出了《安全生产风险体系》要求全网要在三年风推进,体系的特色就是通过全员参与、动态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科学管理、严谨的过程控制和PDCA循环模式,按标准做事。体系由9个管理单元、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组成 体系的9个单元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与评估 ?应急与事故管理 ?作业环境、生产用具

?生产管理 ?职业健康系统 ?能力要求与培训 ?检查与审核。 安全风险体系要解决什么问题 ?就是要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离不开危险源辨识。 ?安全权是指企业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体现: ? 1)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的权利; ? 2)安全防护权利; ? 3)接受职业健康、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的权利; ? 4)知情权; ? 5)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的权利; ? 6)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权利;

?7)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8)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唐山丰南项目经理部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唐山丰南项目经理部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

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唐山丰南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项目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第十条岗位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

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 系统安全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危险源,系统中之所以发生事故,是由于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要想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首先辨认、识别危害因素,从而控制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危害识别成为劳动安全、职业健康的管理核心。 (一)危险、危害因素概念:在安全管理中,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包括两大步骤,即作业活动分类和危险源辨识。 1、活动分类危险源存在于事项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组织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全部参入人员的活动,所有教学现场的设备设施活动。这些活动又分为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三种状态,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时态。组织活动也称组织任务,是指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任务。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是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根源,包括存在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危险和危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行为性原因和状态性原因两大类。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是,结合生活工作的特点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照工作分类、工作分析、危险源辨识和确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分类的目的是找出工作活动特点,确定工作活动的性质,便于分类管理。按工作性质不同和特点,具有各自的特点。工作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细分工作程序和工作活动,进一步明确哪些程序和活动是必要的,哪些程序和活动是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危险因素辨识和确定的目的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哪些程序(步骤)和活动中存在着危险因素,最后确定危险因素的类别。 4、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危险有害源辨识是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起点,它涉及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操作岗位、作业活动,不同文化、不同素质的操作人员认识水平;涉及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其标准和要求;涉及到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有害因素以及场所内的相关人员等内容,要使辨识过程和结果充分、合理和准确,是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报告

肃南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大口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安全风险分级告报 一、企业概况 肃南县西大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大口煤矿位于肃南县大河乡境内,属资源整合矿井, 由原肃南县大河煤矿和肃南县西大口罗其生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准为露天开采,矿区面积1.202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38.54万吨。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该矿于2014年4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7月底完成建设,2015年8月3日由省安监局批准进行联合试运转,2016年6月通过安全设施核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2016年9月完成综合竣工验收。现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安全资格证等证照,各类证照齐全有效。 煤矿实际投资人廖美助,法定代表人、矿长朱梓銮。采矿许可证证号C6220123856,有效期自2015年2月11日至2020年6月11日;营业执照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20000MA71H06J73,有效期自2016年5月5日至2036年5月4日;安全生产许可证号(甘)MK安许证字〔2016〕X0291Y,有效期自2016年11月21日至2019年11月20日;主要负责人证号3306813,有效期自2016年9月30日至2019年9月30日。 二、背景来源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等文件精神,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国务院和省厅文件要求,结合矿井自然安全条件和生产系统现状,全面、系统对公司所属区域矿井重大危险源、隐蔽致灾因素、生产作业中的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普查、辨识、评估、分级,建立了安全风险数据库,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辨识与分析 根据露天煤矿地质资料、项目实际建设方案、企业安全管理及工作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的特点,并结合煤矿露天采矿工程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伤害方式、事故概率统计等相关资料,本次验收评价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原则,采用露天采矿工程常见事故类型进行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 露天煤矿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有:露天采场边坡失稳造成的坍塌、滑坡及放炮等十余项之多,由于露天煤矿生产自身的特点,其危险和有害因素具有普遍性,故本次验收评价认为,该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16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是安全评价的基础。现将该露天煤矿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产生原因、事故后果分析如下。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区等。

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识别卡

岗位名称:木工 岗位危险(有害)因风险事件或事故后果描 序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素描述述 模板支护过程中有东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停止高 停止施工、抢救伤1 西掉落,探头板断裂。高处作业。支模过程中应将支撑、搭头、探头板等固定牢靠;斜撑、 员、现场警戒处坠落拉杆剪刀撑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加工过程中电路短路,工具本身要符合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严断电停止施工、现 机械伤害、触电 2 漏电格执行操作规程。 场警戒、抢救伤员 安装、拆除面积较大、高处或较复杂模板前,应制定可行的操作方 停止施工、抢救伤3模板安装、拆除人身伤害 案,作业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有序安装、拆除,并且保证一次性安 员 装、拆除到位,若中间存在停歇时,不得遗留松动模板、杆件等。 本人已接受单位培训,对本岗位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应急措施内容已知悉。 员工签名:时间:

岗位名称:钢筋工 序号岗位危险(有害)因素描述风险事件或事故后果描述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断电停止施工、处理伤1手持钢筋离刀口太近人身伤害禁止用手把扶,设置防护箱笼罩 员 作业范围严禁闲杂人等进入,确保地锚结实可 2钢筋固定不牢、防护罩未盖好人身伤害 停止作业、处理伤员 靠 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高空作 3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及保险装置人身伤害、坠落、打击伤害 停止作业、处理伤员 业系好安全带 4高空作业工具未入袋或系牢人身伤害工具不用时必须入袋保管、使用时系好防脱落 保险绳 停止作业、处理伤员 5钢筋堆放集中、不稳当倾倒伤人钢筋应分散堆放、稳当防止倾倒或塌落停止施工、处理伤员 钢筋工作业违规或不安设计施工、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上岗作业、按照设计要 6 倾倒、塌落、伤人 停止施工、处理伤员操作不当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检查监督管理力度 本人已接受单位培训,对本岗位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应急措施内容已知悉。 员工签名:时间: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XXXXXXXXX有限公司 程序(规范)文件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程序 AQCX 编制 XX XX 受控状态受控 审核 XXXXX 复审 XXXXX 批准 XXXXXXX 版本号 01 页数 11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0总体要求、目标、基本原则、编制依据 1.1.总体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结合XXXXXXXX有限公司实际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需求,制定本管理程序。 公司职能部门:生产科、XXXX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1.2.目标 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安全管理原则,突出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做到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1.3.基本原则 必须严格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管生产及业务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坚持统一指导、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 1.4.编制依据 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XXXX工贸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验收评分细则》 《深入推进全市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海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意见工作》 《进一步推进全区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 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

岗位风险辨识卡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灶台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主要危险源: 1、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不符合工作要求; 2、烟罩油渍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3、液化气罐管理不善; 4、冷柜储存食物没有分类放置; 5、加工制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反面: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灶台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预控措施: 1、严格按照饮食卫生“五四”制的要求,作好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发现有违反“五四”制的行为,处罚10元/次。 2、按照后厨卫生管理要求,定期对烟罩等易积聚油渍的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加强对员工的岗位职责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不定期的对后厨进行卫生检查,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限期整改。 3、安排专人对气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开工前,要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4、严格按照饮食卫生“五四”制的要求,对生熟、荤素、海鲜家禽类食物分类储存,不得混放。 5、加强班前会安全教育;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维修工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主要危险源: 1、工器具使用前未检查是否完好或使用不当; 2、检修电器设备,未设置“停电检修,禁止合闸”等警示标志; 3、登高更换照明设施或进行检修工作时,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 反面: (神宁标识)宁东后勤服务中心岗位风险辨识卡 工种:维修工部门:梅园宾馆服务部 预控措施: 1、每天对所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安全使用;维修工必须熟练掌握工器具的操作方法。 2、加强维修工的安全教育,要求维修工熟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遵照执行;检修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断电、放电、验电,并在断电开关处设“停电检修、禁止合闸”的警戒标识;严禁一人单独作业。 3、加强班前会安全教育;登高作业前学习登高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登高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县安委办下发的《自治县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办字〔2016〕27号)和县安监局下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机械轻工纺织行业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监字〔2016〕31号)的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二、基本方法 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河北省XX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试行)》来进行,XXX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致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 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 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 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 2017年7月 序言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AQ/T/1093-2011)和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按照《永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煤矿组织广大员工对各岗位作业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相应制定 管控标准和措施,2017年7月底 完成本手册。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9)

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 (9) 第二节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依据 (11) 第三节安全风险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 (13) 第二章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14) 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 (15) 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 (15)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 (15) 第三章岗位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8) 第一节知识与技能缺陷 (18) 第二节思想和情绪因素 (19)

第三节利益与管理原因 (20) 第四节生产环境影响 (20) 第四章岗位风险分级管理 (20) 第五章各工种岗位风险管控措施 (22) 采掘部分 (22) 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22) 装、运、卸料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25) 锚网支护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临时支护 (27) 锚杆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永久支护 (29) 掘进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33)

掘进工安全风险控制 (38) 机电运输部分 (40) 一般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0) 一般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6) 地面电工安全风险控制 (50) 电焊与氧气切割工安全风险控制 (53) 管道工安全风险控制 (57) 车工安全风险控制 (62) 钳工安全风险控制 (65) 司炉工安全风险控制 (68)

岗位风险辨识

岗位风险源辨识 采煤机司机 一、工作流程开机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开机割煤→停机→停电闭锁 二、危险源 1、开机前检查煤机时,进入煤帮不设置挡矸网,输送机和支架不闭锁;工作面顶板破碎或支护不完好; 2、开机前不发出开机信号; 3、采煤机运行时下部支架前方有闲杂人员逗留或平行作业; 4、采煤机运行时,煤机司机将身体置于电缆槽上方; 5、滚筒缠绕异物不及时停机处理; 6、过断层时,不打眼放炮,强行使用煤机割岩石; 7、对煤机出现的故障不及时汇报或汇报不正确; 8、向下滚落出大块矸石不发出警示信号; 9、采煤机停机时,不停电闭锁,不摘除隔离手把和离合器; 10、交接班时设备运行情况没有相互交流。 三、预控措施

1、进入煤帮作业必须先将采煤机、输送机停电闭锁和液压支架设置闭锁,再检查顶板支护情况,在作业上方设置挡矸网,确认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方可进入煤帮作业; 2、开机前,煤机司机必须发出开机信号,上下滚筒5米范围内严禁有人; 3、采煤机割煤时,架前严禁有人; 4、采煤机运行时,采煤机司机必须在架间进行操作; 5、采煤机滚筒缠绕异物时,必须将采煤机和输送机停电闭锁,滚筒离合器打开,将异物取出; 6、工作面过断层时,必须在破岩处采取打眼放炮松动处理; 7、采煤机运行过程中,采煤机司机随时注意煤机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查并汇报清楚; 8、采煤机割煤时,煤机司机发现大块矸石向下滚落时,必须使用扩音电话告知工作面下部作业人员; 9、采煤机挺及时,必须停电闭锁,并摘除隔离手把和离合器手把;交接班时,各个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将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液压支架工 工作流程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142-92 某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 实施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县安委办下发的《自治县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办字〔2016〕27号)和县安监局下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机械轻工纺织行业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监字〔2016〕31号)的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二、基本方法 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河北省XX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试行)》来进行,XXX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致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日益增大,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工程体量、高度、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多样化,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但普遍缺少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预测和风险评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较多地用“经验”管理,随意性较大,麻痹心态严重,缺少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数据说话的现场监督管理方式,以致于重、特大死亡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 1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2000 等有关条款是进行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及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只有能辨识危险源并找到根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控。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指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 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⑴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提升架等)、模板和支撑、人工挖孔桩、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⑵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运行过程中,因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机械伤害及物体打击。 ⑶高度大于2m 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 ,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

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 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⑷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⑸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⑹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 ⑺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等。 ⑻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用现代化信息,抓住市场变化动态,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成本降低率,运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提高信息处理速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工程成本控制必须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抓住设计、施工、合同、信息等相应控制重点,应用价值管理、成本目标及计划、管理体系、经济活动分析等管理工具,采取工期 - 成本同步法等措施方法严格控制,实现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项目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 施工场所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⑴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塌陷、爆炸与火灾等。 ⑵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标识牌-各岗位(室内)

宝都国际新材料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标识牌 公司第一责任人多红星安全风险 辨识分级 机械加工— 压瓦机、C型檩条机 D 级 公司安全责任人荣猛 公司照片主要危险 因素 1.放料架与主机间、不许人员通过、主机与出料台和双手操作、传输中撞伤人身 2.防护罩缺失;联锁装置失效,导致机械伤害 3.压轮挤压伤害,刀片切割伤害,传动链绞入伤害 主要预防 措施 1.配置一种或多种安全装置、侧面接触危险区域提供安全装置 2.上料时手动进料严禁戴手套,防止手被绞入压轮;身体部位不要接近剁刀位置和传动 链工作围,保持安全距离 3.有可能造成缠绕、吸入、或卷入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设置防护罩 4.维修保养,经常检查各紧固件有无松动,并及时紧固,传动部分有无卡阻现象,经常 检查电器部分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及时切断电源,维修 导致后果 机械伤害 警 示 标 识 物体打击

公司第一责任人多红星安全风险 辨识分级机械加工—数控切割 C 级 公司安全责任人荣猛 公司照片 主要危险 因素1.切割机行车轨道站人或者放物品。 2.可燃气体管道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管道破裂,可燃气体泄漏。 3.数控设备控制柜积尘;控制柜操作平台或部随意放置物品;控制柜部线路老化。 4.设备接线布置不整齐、缺少绝缘保护措施;电器线路老化或裸露;无接地或接地不良。 5.点火计量系统损坏,造成可燃气体释放过多,引起爆炸。 6.吊运物品时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或设备带病作业,导致起重伤害 主要预防措施1.作业前检查行车轨道及周围环境,确保安全后再进行作业。 2.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设置管道识别色、识别符合和警示标识;在可燃气体管道周围设置防护措施。 3.控制柜外严禁随意堆放物品;安排专业电工定期对控制柜积尘及线路进行检查。 4.严格按照用电规敷设线路并采取相应的绝缘保护措施;定期检查设备接线是否完好。 5.定期检查点火计量系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6.行车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遵守行车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定期组织针对行车及其安全部件的外部、部安全检测,确保安全运行;安排专人负责行车及安全部件的检查、保养、维修、更换。 导致后果 机械伤害警 示 标 识触电 起重伤害 火灾、爆炸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 一、岗位风险辨识 通过对岗位风险的正确辨识,系统地诊断各种工艺过程或机械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约束、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发展,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现场做起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全面、系统地辨识各项工作任务,各道工序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 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基于管理对象、有关记录和工作任务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能够真正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 (一)公司属各单位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生产、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管理。 (二)安监处负责风险管理方法的培训,指导各基层单位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三)安监处负责矿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指导。 (四)各专业部门负责对风险管理要素的审核。 (五)各单位技术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及分级分类。 (六)各单位必须将不同类型、级别的危险源落实到相关的作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职能部门、安监处进行跟踪监管,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七)安监处根据各单位职责合理划分井下责任区,明确危险源管理责任。 (八)各业务部门和安监处必须熟悉本部门监管的所有危险源,并负责对危险源的监测,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完善和补充。

(九)安监处每年年初要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危险源的增减和升降级管理。(十)各单位负责制定员工岗位风险辨识计划,班前会应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 二、安全确认制度 现场安全确认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凡是已采取安全检查表的岗位,现场安全确认以相应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为主进行检查确认。各项工作或作业,在进行前都必须根据生产和工作任务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周围环境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具体的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对策,在确认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产或者工作,并在生产工作中作巡回检查确认。 (一)各区队负责人工作前现场安全确认评估先在班前会进行,当班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现场安全确认、不放心人员的排查,并认真填写记录。 (二)区队负责人及成员在进入作业状态前,根据当班的工作任务、所使用的工器具、周围作业环境、个人体能、个人防护佩带等,评定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三)根据评估出的安全风险,要制定相应的改进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四)保留日常安全风险评估记录,必要时及时追加到正式风险概述中。 (五)经现场安全确认有危害人员及设备运行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经相关业务部门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