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第二单元共同的朋友

欣赏——《花儿与少年》

设计者:闸北区实验小学孙琳【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这堂课主要通过欣赏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的乐曲《花儿与少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并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的作用。

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我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表达的内容。同时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录像欣赏、全曲欣赏、分段欣赏、边听边议、欣赏由乐曲改编的歌曲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内容】

1、听赏《花儿与少年》

2、简单了解变拍子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体验友谊的纯真与可贵,同时感受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风格,从而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2、在欣赏中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能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能初步哼唱两个主题旋律,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运用视听结合及对比的方法,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感受变拍子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选用合适方式再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演唱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2、我的提琴我来拉,设计我的造型

二、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1、视听结合,导入教学

1)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合适的颜色为乐曲分段,并说说想象中的画面。

2)视听后,再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判断方法

2、分段欣赏,体会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效果

3、揭示曲名《花儿与少年》,了解民歌形式“花儿”

1)先请学生根据曲名猜猜这首乐曲表现什么内容

2)向学生介绍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代表小伙子。

4、复听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节拍轻轻拍击,拍出重拍。让学生进一步从节拍

的变化感受乐曲段落及表现内容。

1)教师弹奏,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2)带着几个问题与旁边的同学一起边听边议

a.这段的节拍是怎样的

b.这段的情绪如何

c.这段的主旋律重复几次

d.这段代表“花儿”还是“少年”

5、选择喜欢的一段用动作再次感受全曲

6、欣赏歌曲《花儿与少年》,听听它主要根据乐曲的哪个主题来演唱

7、跟着歌词选择学唱,即兴表演

歌词:

春季里那么到了这,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绣呀阁里的女儿呀

踩呀踩青来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搀我一把来。

夏季里么到了这,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石呀榴花的子儿呀

赛呀赛过了玛瑙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亲手摘一颗。

* * *

秋季里那么到了这,丹桂花儿开丹桂花儿开,女儿家的心呀上

起呀起了波浪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扯不断情私长。

冬季里么到了这,雪花满天飞雪花满天飞,女儿家的心呀上

赛呀赛过了白雪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认清了你在来。

三、拓展教学

1)介绍作曲者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色

2)视听结合,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可边听边说说乐器名称,并模仿其演奏姿势

3)民歌欣赏片段

四、结束课业

师生共同小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告别,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课的一开始,我先请学生演唱歌曲《我和提琴》。这是首欢快明亮的挪威民歌。在学生自信而丰富的表演中,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表达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曲分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乐曲。学得主动更积极!教学效果佳。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高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老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

课的最后,我安排了拓展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这首乐曲的作者——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让学生欣赏几首联奏的民族歌曲片段,使学生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民歌风格,让学生更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流程图】

……欣赏管弦乐曲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了解交响乐及其乐队。 3、了解《红旗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听辩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导入新课 1、63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生起,胜利的旗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像一条巨龙,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2、历史回眸: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气场面。 提问:(1)、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习惯? (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 (2)、谁知道国旗的意义?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3、教师归纳并点出课题:国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有一首管弦乐曲,它由衷地表达了对国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之作,曾经被收录到“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之中,它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 4、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知识卡 1、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式。交响音乐主要是

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等。) 2、音乐家相册—吕其明简介。 3、简介《红旗颂》。 4、请学生阅读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的作品介绍。 问题:(1)、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都以什么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题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地点在哪?(北京天安门) 5、播放管弦乐曲《红旗颂》,请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油画《开国大典》。 6、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7、说一说乐曲的引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8、唱一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1、播放《红旗颂》引子及主题旋律片段,请学生聆听。 三、达标测评 1、引子部分用哪些乐器演奏? 2、主题音乐共出现几次?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 2、哼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课堂总结。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中传戏剧真题

中传2000到2009真题 2000戏剧评论写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各5分,共20分): 1、戏剧四要素 2、体验派 3、表现派 4、关汉卿 二、作品分析评论(各40分,共80分): 1、洪昇《长生殿》的主题内容。 2、试选一部当代话剧进行分析评论。 2001戏剧评论写作试题 一、名词解释(各5分,共20分): 1、幕表制 2、悲喜剧 3、契诃夫 4、舞台时空 二、简答题(各10分,共20分): 1、剧本是“一剧之本”吗?谈谈你的理解。 2、就王国维的“戏曲”定义,谈谈你对戏曲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论述题(各30分,共60分): 1、联系实例,比较舞台剧与影视剧在观演关系上的差异。 2、评论一部悲喜剧作品(中外皆可)。 2003戏剧戏曲史论 一、名词解释(各5分,共30分): 1、梅兰芳 2、文明戏 3、戏剧GC 4、易卜生 5、《俄狄浦斯王》 6、样板戏 二、简答题(各20分,共40分): 1、明清传奇有何特征?请与元杂剧相比较来谈。 2、结合具体作品,简述戏剧情境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各40分,共80分;第1、2题选做一题,第3题必答。): 1、谈谈新的传播媒介(如唱片、广播、电视等)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变革的积 极意义。 2、结合自己的观剧体会,谈谈舞台剧的美感魅力。 3、联系实际,选取你认为典型的事例,分析近年来戏剧艺术演进中的一个或 若干突出之点。 04戏剧戏曲史论 一、名词解释(各5分,共30分):

1、四大徽班 2、南洪北孔 3、发现与突转 4、南国社 5、《安提戈涅》 6、梅特林克 二、简答题(各20分,共40分): 1、戏剧艺术有哪些基本要素?试分述之。 2、关于戏剧的规律,有“冲突”说、“激变”说、“观众”说等多种,还有人认为 演员表演技术是戏剧艺术的核心,你倾向于哪一种(或几种)意见?试述理由。 三、论述题(各40分,共80分;第1、2题选做一题,第3题必答。): 1、就你所熟悉的一个戏曲剧种,描述其形态特征、评述其代表性剧目和演员 (举例一二即可)。 2、任选西方戏剧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试述其创作和艺术实践成就及 对后世的影响。 3、悲剧和喜剧各有那些基本特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05戏剧戏曲基础 一、名词解释(各6分,共30分):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3、荒诞派戏剧 4、李渔 5、四功五法 二、简答题(各2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戏剧是“综合艺术”? 2、简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主要成就。 三、论述题(各40分,共80分): 1、略论戏剧的本质特性。 2、《牡丹亭》评析(原作与改编作品均可) 06戏剧戏曲基础 一、名词解释(各6分,共30分): 1、百戏 2、“四大传奇” 3、《雷雨》 4、《茶花女》 5、存在主义戏剧 二、简答题(各20分,共40分): 1、布莱希特演剧理论 2、谈谈你对元杂剧《西厢记》的了解和评价。 三、论述题(各40分,共80分): 1、你认为21世纪的戏曲会怎样处理程式?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论述。 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中国戏剧流派的看法 07戏剧戏曲基础 一、名词解释(各6分,共30分):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共4套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 (共4套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共4套人音版)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

花儿与少年

这一季该写结束语了。想来,真正的结束其实是无声的。那些骤然的消失,断裂,破碎,摧毁,死亡,从来无法好好准备,从容酝酿,再面目优雅。真正的结束,粗暴锋利,猝不及防。是某种极其残忍地失去。结束不可言及,只能遗忘。所以,还可以温柔地写下的结束语,不过是因为并未结束,还会再见吧。 by@吴梦知- (女神说她不熬鸡汤,这里只有鸡杂汤。)———————————————————— 【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文案】 第一期 夜色的罗马裹着糖, 目眩的人们一路的遭遇, 就像甜美和考验, 总是一同不期而至。 幻想都是用来破灭的, 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 而成熟的人们, 却永不甘心绝望。 第二期 陌生的罗马街头, 两个冰淇淋带来的甜蜜, 这就是分享的…幸福。

并不一定要像角斗士般生死决斗, 有时候能打倒困难的, 是微笑,而不是石头。 第三期 人类先发明了旅行, 然后又不停追问,旅行的意义, 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 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 人生如旅,简单点, 你打得赢怪物,就收得到礼物。 第四期 从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离, 也许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汤 愿,砺砺尘路,相亲相爱。 第五期 就像所有恶作剧里的主角, 结尾都会有一个幸福的亮点。 人生里,学会和麻烦过招, 它们也许就成了点赞之交。 第六期 既然,所有的迷途都有一条回家的路,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比如,明天就发明一颗星星。 或者,我们永远不再害怕。

第七期 我们不想长大,却一定会长大。 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 用一生来探寻和世界的关系,不急 它不是拳击手,我们也不是橡皮泥。 第八期 就这样, “我们”像一场倾盆暴雨, 落在一起,又各自离去。 但不论走多远, 都会记得为什么出发。 亲爱的大家,再见&感谢 从今天起 面朝大海,没心没肺。 有情有义,欢天喜地。————————————————————【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文案】 第一期 无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教案 苏少版

《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一、导入: 1、在音乐声中进入音乐空间。 师:同学们,在一段快乐的时光中,让我们乘着欢乐的翅膀,欣赏一首快乐的音乐。(学生随着一起应和) 2、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视频。(播放阿宝版的视频)(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介绍乐曲: (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 (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师: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 4、师: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一)感受全曲 1、初听全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请举手示意一下。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举手示意的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了解回族的习俗和音乐文化,体验不同版本作品的特色。 2、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能为音乐分段。 3、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速度和节拍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花儿与少年》的第一部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回民小学的音乐老师,我们回民小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学校里有很多回族的小朋友,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回族,那么你对回族有哪些了解呢? 生:答略 师:我也是回族,我非常热爱我的民族,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民族,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跟随这些画面走近回族。(播放幻灯片,背景音乐《花儿与少年》)

生:观看幻灯片,聆听教师讲解。(3分钟) 师: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从天山南北到黑龙江畔,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在回族人居住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它是回族人民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回族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回族人相见,要先互致“色俩目”,这是一种见面语,也是一种祝安词。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不同年龄的人佩戴不同的颜色。开斋节是回族同胞最重要的节日,节日当天,穆斯林同胞们要制作他们特殊的食品—炸油香,撒子,还要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的舞蹈很有特点,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是回族舞蹈的创作源泉,像汤瓶舞、盖碗茶等,这些舞蹈的创作与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回族的音乐同样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连,说到回族音乐,流传最广泛的当属回族的“花儿”了。你知道“花儿”指的是什么吗?回族的“花儿”是山歌的一种,最早产生于山野田间,人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不用乐器伴奏,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内容非常广泛。人们唱劳动,唱生活,唱家乡,唱爱情,唱未来……,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如今“花儿”是回族男女老少生活、劳动、娱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欣赏手风琴独奏《花儿与少年》 师:在回族的“花儿”中,有一首流传最广泛的、最具回族特色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歌曲《花儿与少年》,因为它的经典,如今它

何良俊的戏曲思想简述及其评价

何良俊的戏曲思想简述及其评价 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邱先杰 【论文摘要】自称与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的题书房名为“四友斋”的何俊良是明代重要的戏曲思想家,其主要戏曲思想载于《四友斋丛说》第37卷。他的戏曲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戏曲语言的本色美;戏曲语言的声律美,他的戏曲主张引起了戏曲界广泛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戏曲在明朝文化中的影响以及推动了戏曲的发展。最后,对他的戏曲思想做一个简要评价。 【关键字】何良俊本色美声律美争论发展评价 (一)何良俊对戏曲研究 何良俊,字元朗,嘉靖年间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的南方文人。他本人也爱好戏曲,家蓄戏班,曲皆手自校定,曾聘著名曲师顿仁,研讨音律。其主张的戏曲思想主要载于《四友斋丛说》第37卷,共三十条,提出了“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1】1的著名本色理论和“夫既谓之辞,宁声叶而辞不工,无宁辞工而声不叶”【2】的声律思想。他是一个积极研究戏曲并进行戏曲创作的戏曲思想家。(二)他的主要戏曲思想主张 (1)戏曲语言的本色美 他的“本色美”主张见于“盖《西厢》全带脂粉,《琵琶》专弄学问,其本色语少。填词须用本色语,方是作家。”即是在戏曲创作的过程中,语言要具有本色之美、要通俗化、浅近、质朴、情真语切、蕴藉有趣。因此,何良俊从本色论的视角出发,对《西厢》、《琵琶》以及《拜月》三部作品的优劣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他认为:《拜月》的艺术成就高于《西厢》和《琵琶》,原因在于《西厢》充满了“脂粉之气”,而《琵琶》买弄学问;相反,《拜月》的语言具有本色之美,质朴浅近。云:“余谓其高出于《琵琶记》远甚。盖其才藻虽不及高,然终是当行。其拜新月二折,乃隐括关汉卿杂剧语。他如《走雨》、《错认》、《上路》、驿馆中相遇数折,彼此问答,皆不许宾白,而叙说情事,婉转详尽,全不费词,可谓妙绝”。【3】何良俊把“本色”作为戏曲的重要审美标准,而《拜月》具有的本色美是另外两者所不具备的,所以才会做出上述的评价。然而,他的这种评价引起了其他戏曲研究者的广泛争议。有反对这一评价的人,如王世贞、王骥德、吕天成等。王世贞在其《曲藻》中指出:“《琵琶记》之下,《拜月亭》是元人施君美撰,亦佳。元朗谓胜《琵琶》,则大谬也。”他认为:《琵琶记》善于“体贴人情,描写物态”,又有“琢句之工,使师之美”,故而冠绝诸剧”。二则《拜月亭》中间虽有一二佳句,然无词家之大学问,一短也;既无风情,又无补风教,二短也。王世贞从传统诗教和重案头鉴赏的戏曲审美角度出发,全面批驳何俊良的观点。王骥德则说:“古戏必以《西厢》、《琵琶》称首,何元朗并訾之,以为《西厢》全带脂粉,《琵琶》专弄学问,殊寡本色。夫本色尚有胜二者乎哉?过矣。”【4】同时,他认为《拜月》语似草草,然时露机趣。以望琵琶,尚隔两尘。 【1】1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2】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3】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4】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9页

关于戏剧冲突

关于“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在戏剧中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单独的讲述并不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因此我们要注意一点,理论的划分都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艺术是一种活的生命体,我们对局部理论的理解,总要还原到活的整体中去。 一,戏剧冲突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传统戏剧理论讲结构、讲主脑、讲意境、讲情趣、讲本色、是不讲冲突的。因为中国的戏剧理论讲究戏剧的"浑然天成",它不把戏剧的要素分解得七零八落。中国的戏剧冲突理论是包含在"主脑"之中的。有一个词与"戏剧冲突"很有关联,叫"关目"。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道:"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quot;这里的"无穷关目"就是指无数回合的戏剧冲突。 然而,什么叫关目,也没有人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当然,就更不会系统的理论了。 西方的戏剧理论本来也不讲什么"戏剧冲突"的。只是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机器大量涌现,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明也诞生了。理论,包括文艺理论都有极大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人们最先是重新发现了亚里斯多德;接着戏剧评论也蓬勃发展;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戏剧理论进入了真正的理论阶段。这个时代,艺术与科学,在十分广阔的领域内相结合:建筑设计师开始向工程师方向发展;印象派画家把每一幅画都当作是一次实验;文学家们更注重创作的技巧;音乐家们都非常关注音乐作品的解析。 人们看到机器是各种各样的零件组合而成的,它可以组合,也可以拆分;于是,人们发现很多艺术的很多东西也可以拆分。美术理论家把光学物理中的光和色彩的秘密原理运用到了美术理论当中;德彪西等作曲家也对音乐乐曲的基音与泛音,协和音与不协和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戏剧理论家们也开始拆分戏剧:柏格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笑--滑稽的根源;萨塞、布伦退尔、阿契尔等一些戏剧理论开始剖析戏剧。 最早注意到戏剧冲突的人是十九世纪的布伦退尔。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1827-1906)著有《戏剧规律》一书,他认为:"戏剧的一般规律是由意识到自己意志的行动来界定,戏剧的种类也由这种意志所遇到的阻力的性质而加以区别。"这种有意识的行动和它的阻力,就构成了冲突。后来的理论家就称之为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布伦退尔的另一段话被后人常常引用:"戏剧是表现凡人同那些限制我们的神秘力量或自然力量斗争时的意志。我们之中的一个人活活地被推上舞台,去同命运、同社会法律、同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凡人进行斗争;如果必要的话,还要同自己斗争;同野心、权力、偏见、愚蠢以及周围人的一切恶毒的行为进行斗争。"这段话概括了戏剧冲突的几种类型。以后,我们还要详细讲述。 布伦退尔的冲突理论并不完善,为他的《戏剧规律》一书写序的英国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亨利·阿瑟·琼斯更明确地指出:"当剧中一个人或几个人物,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起来对抗’某个敌对的人,或敌对的环境,或敌对的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戏剧。"他明确地把"对抗"当成了戏剧的本质规律。 人们谈到戏剧冲突时总要说到阿契尔。 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1856-1924,亦译亚却)在《剧作法》一书中写道:"冲突乃是生活中最富于戏剧性的成份之一,因而许多剧本--也许大多数剧本--事实上的确都以某一种冲晃 韵蟆?quot;(P28)但他不认为冲突是戏剧的本质规律,而"戏剧的实质是’激变’",或者译为"危机"。实际上,阿契尔在《剧作法》中并没有系统地论述戏剧冲突。 英国的戏剧教育家阿·尼柯尔教授(1894-1976)的《戏剧理论》一书系统地讲述过戏剧冲突。他认为"所有的戏剧基本上都产生于冲突。"(《西欧戏剧理论》P108)但他所分析的主要是悲剧冲突和喜剧冲突。 中国的戏剧理论家、教育家顾仲彝(1903-1965),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后来又到中央戏剧学院讲学。他编的教材《编剧理论与技巧》,在他去世之后,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他的这部著作中,有一章专门讲述戏剧冲突,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戏剧冲突。他认为:戏剧冲突是戏剧创作的基本特征;谈到了生活矛盾与戏剧冲突的关系和区别;以及戏剧冲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他的编剧理论与技巧,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编剧。 美国当代戏剧理论家L·埃格里所著的《编剧艺术》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编剧理论著作。埃格里说:"建筑师不了解他所使用的材料,必然导致惨败;对于编剧来说,材料便是’前提’、’人物’和’冲突’"。(P6)他的著作,就是以这三大"材料"的运用为全书的结构,介绍了编剧的方法。(前提:指构思和写作时,剧作的主题、立意、结构、基本风格等等。类似于李渔所说的"主脑"。)他在戏剧冲突这一章中,主要讲到了动作、冲突的运动形式、冲突的发展,危机、高潮和结局等等。这本书,有实用价值,值得一读。198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印数不到三千册。约翰·霍华德·劳逊(1894~1978)《戏剧与电影的剧作与技巧》。1961年12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到1979年第四次印刷,共出版了68700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 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投影主旋律谱) 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⑴.A段:(第一段)

花儿与少年文案集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花儿与少年文案集锦 篇一:花儿与少年活动方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活 动 方 案 团队名称:花儿与少年 20XX,5,17 一、活动背景 为了迎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一届营销大赛的到来,作为21世纪青春代言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凭着我们对营销策划的热爱,对营销管理的执着,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毅然参加本次营销大赛活动,挑战青春自我,创造无限可能! 二、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我们团结一致参加此次活动,目的在于挑战青春无极限!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营销管理技能,在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结交更多的朋友。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二食堂前和各个女生宿舍 五、活动构成 一、比赛前期宣传 二、正式营销 六、活动流程 一、比赛前期宣传:我们小组做了宣传片和海报,并将海报贴在二食堂前以及四栋教学楼前,而且先在班级播放了宣传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在各个宿舍楼下的黑班上写上了我们的宣传语,从而加大了我们产品的知名度。 二、正式营销:我们团队采取摆摊和上寝室推销相结合的营销方案,我们的主打产品是七度空间少女系列卫生巾,所以营销的难点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打破心理防线,跳出传统思维从而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在价格方面我们也力争做到双赢,比市面上的便宜并且承诺送货上门,从而可以避免很多女生在外面买卫生巾的尴尬。除了七度空间以外,我们还经营假发片,冰眼罩以及冰垫子,从而避免产品单一给我们

带来的经营风险。 七、产品简介 一、七度空间少女系列卫生巾----谁懂女人心,我的舒服我来定(日用10片装9元,超长夜用8片装10元,日夜结合18元) 二、假发片:再也不用担心染发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经济负担,每天头发的颜色随心情而定,我就是我,无可替代,只需3元,轻松搞定完美发型 还在担心每天早上起来黑眼圈大大的,眼睛肿肿的,怎么都消不掉,影响一天的心情吗?没关系,我们帮您解决! 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有没有听见我们的屁股在呐喊在咆哮“我快要窒息了,我快要热死了呢”,我们为您送贴心,让您清凉一夏!(详情请关注武软贴吧) 篇二:湖南卫视吴梦知的文案 吴梦知的文案(来自网络)我和一位同事简直是吴梦知的狂热粉, 看到她的文字,血液都是沸腾的!whAT?你不造吴梦知是谁?她是《花儿与少年》的总撰稿人,承包了《我是歌手3》总决赛牛逼宣传片的文案,参与过自20XX年起芒果台几乎所有的选秀节目,也给李宇春写歌词。还有,你一定会唱她写的《爸爸去哪儿》主题曲… 喝下吴梦知熬下的鸡杂汤,再来看芒果的节目!

戏曲赏析及感受

戏曲赏析及感受 戏曲发生发展的历程,十分曲折,我们已无法详尽地去描述它如今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戏曲,是中国瑰宝,曾经处处留有痕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成了一种传统,积淀在人的心底。我们只有努力的去宣传它,让更多的下一代欣赏它,却不知道怎样能让它融入现在的社会观念中。 戏曲的发展,一样需要人才,经济等的支持所谓出人才,又是多种多样的人才。不仅要有精通业务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也要有精通行情、通晓变化的各级决策人物。包括剧团团长、文化局长、以及更上一级的领导等,均应视为人才的范围。然而,有了人才还不行,还要人尽其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许是现在戏曲人才的稀少,所以我们才有太多的人没有办法发现戏曲的魅力。 戏曲舞美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艺术功能。实现这种艺术功能,主要由戏曲舞美中的三个要素——服装、道具、化妆来完成,这三个要素共同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戏剧舞美能够营造典型环境,为演员的表演搭建有效的平台,渲染舞台气氛。 民间文化也对戏曲有很重要的影响。以诗、乐、舞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始终承继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它从一开始,就发生在民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虽然地域曲种之间,经常发生对峙、争胜、撞击和融汇,但每次动荡的结果,总是使戏曲进人新的阶段。它历经升降沉浮的变迁,最终仍以上述基本形态延续,形成中国独特的戏曲文化。 正是戏曲极强的地域性艺术特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够让中国戏曲能够生生不息,有强烈的延续能力。来自民族、民间的乐、舞、故事,在撞击融汇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了戏曲体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戏曲起自巫觋”。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歌来自民间的谣曲俗调……,舞来自百戏杂陈的广场……,故事起于众人口语的流传……”。歌舞故事显然是经过民间的反复实践与筛选,最后才触汇在一起,形成“戏”的雏形。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风俗民情的不同。又形成多样的创作风格。虽然今日区域地理学只承认地理因素是造成区域文化、艺术传统特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不认定是决定因素,但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们的戏曲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精华与糟粕。它的受众面最广,影响也最大。许多社会低层的民众,就是通过看戏,懂得了事理,学会了做人。戏曲反映爱情婚姻等题材,不胜枚举。可以说“十部传奇九相思”。相当多的剧目体现了丰富的人民性,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愿望、追求、抗争和理想。但也有不少剧目含有封建思想的毒素。 传统神鬼戏有三种类型:一是主要表现神鬼的,二是神(鬼)人各一半的,三是以人为主,插些神啊鬼的做调料的。优美的神话与健康的鬼戏是主流、是精华,是人民的想象、借喻和寄托。但戏曲剧目中,神话与迷信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迷信则是蒙蔽、愚弄人民的糟粕。有人问:封建道德的忠、孝、节、义,能不能继承?郭汉城说:“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地主阶级有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古代人民也有人民自己的道德标准。”戏曲中写劳动人民的重头戏不多,但涉及劳动人民的戏却很多,是歌颂、是贬抑,须要分辨和认识。正面的容易认识,带有阶级偏见的也容易识别,但糟践、嘲弄劳动人民的某些缺点,或侮辱、丑化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而且多用调侃、戏耍的态度,不真不假的语调,不痛不痒的手段,这就让人难以识别了。 传统戏曲中清官戏很多,如平冤狱、反对权贵的贪、暴,也涉及到棘手的案件等问题。清官戏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而且源远流长,象包拯、海瑞、况钟,人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是戏曲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元杂剧《窦娥冤》、明清传奇《珍珠记》等。这些戏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元代残酷的种族统治,明代宦官、奸臣当道,清代变明代包公戏的为民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 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4 人音版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2、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花儿与少年》的特色。 2、了解青海民歌特点。 教学准备: 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方代表的民间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大家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播放《花儿与少年》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幻灯出示“花儿”介绍)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新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差不多,其实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乐器。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师总结:情绪有欢快转而优美,最后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 4、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感受这首活泼而又优美的乐曲,B段的旋律让我们跟着用“la”哼唱,非常欢快的A段请大家自己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艺三班 姓名:罗慧娟学号:201541738305 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学生:罗慧娟 (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三班,学号201541738305) 摘要:戏剧家是戏剧发展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好的戏剧作品带给过去乃至未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关汉卿、汤显祖、莎士比亚 戏剧家是指各民族戏剧业内具有一定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和戏剧评论家、活动家。是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这些作品可能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剧本,或是只以剧本对话形式的纯粹文学创作。戏剧的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是一代一代戏剧家实践出来的路。 一、早期的戏剧家 (一)西方戏剧家 西方现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剧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当时希腊一年一度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这个比赛的胜利者,现在还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尼斯。他们创作的戏剧形式到今天仍然为剧作家采用。 在戏剧史上被大多数人认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则是威廉·莎士比亚。他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之间的英国,但他的正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令当时仍处于黑暗时代的戏剧艺术突然跃进高峰时期。 在他死后的四百年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和学院研究。 (二)中国戏剧家 中国的戏剧发展过程与西方戏剧迥异。 最早的剧作家因资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开始有管理百戏的制度,而最早的剧本为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这出剧本作者有一说为南宋温州的九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应网友要求,发些现代名家硬笔书法作品,以作为选贴参考.以下排名不分等级。▂_▂_▂_▂_▂_▂_▂_▂▂_▂_▂▂_▂_▂▂_▂1、 田英章,l950年生于天津,字存青、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田英章系书法世家,自幼3岁时和其兄田蕴章习练书法,主功欧楷,兼学二王及历代名家碑帖。是屈指可数的楷书名家。硬笔楷书偏与秀丽飘逸,虽说他楷书学欧,毛笔在当今也是屈指可数,硬笔笔法感更贴近与《灵飞经》。现在市场上的字帖太多了,字库编排,要知道字库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软件 调整秀气,难有手写之美,也造成了很多人认为他的硬笔楷书太过于“魅化,抗肩过重”等特点。也难免会对他的硬笔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倦之感,但是他的手写体个人觉得依旧很美,灵飞经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也不要让字库误导了田师在硬笔上的成就。之前也有分享过他的老字贴,90年出版的,喜欢的可以点击“硬笔书法技巧”查看历史消息。2、 卢中南,1950年12月出生。祖籍河南济源。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研究馆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

学欧体,擅长楷书,笔法秀美不失丰盈,结体端正,不扬不俗,柔中带刚。主页君手中也有卢中南老师的《欧阳询楷书全集 临本》,不胜美哉。 金书《兰亭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3、 吴玉生,1959年生,江苏人。多年临池不辍。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习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中央电视台硬笔书法讲座主讲人和全国、全军书法赛事评委、编写出版书法教材字帖数十种。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书法辅导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遴选为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 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字形样本字书写人。吴玉生是软笔、硬笔都颇有建树的书家,多年的教学实践,吴玉生总结 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练字方法。 硬笔特点:温润秀劲,中宫紧凑且形态生动。特点非常易与掌握。 4、荆霄鹏 田英章弟子,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砚田书院特聘教授、《语文报·书法版》特约编委、特约高级书写员、《书法报·硬笔 书法》特约创作员、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关公书画院院士、傅山书画院院士。荆霄鹏,字昊之,田英章先生入室弟子,清

花儿与少年文案

【首发】《花儿与少年Ⅱ》吴梦知文案大赏(全 集节目文案曝光) 2015年7月4日23:17 阅读26605 花儿与少年Ⅱ文案大赏 【第一期】 无 【第二期】 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金边, 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 当世界对你关上一扇门, 不要生气,那是让你练习面壁。 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 也许,一上场队友就变成了对手。 可是,胜利有时候不是因为战斗, 只是因为学会了, 勇敢地举起白旗,和自己握手。

【第三期】 每个人都崇拜英雄, 因为他们从来不输。 但我们还是执意成为自己, 因为我承认我笨,英雄敢么? 输了,我也不怕。 生活就是这么烧脑, 真相永远纠缠不清, 自尊心也总太淘气。 可是,能够任性,才是幸运。 我在哪儿,哪儿就出事,多么霸气。 【第四期】 还记得人生第一次拥抱吗? 那时, 你看见世界的光,大哭着降临; 但是拥抱, 让你接受这个, 不能反悔的邀请。 从此后, 有人拼命的奔跑与寻找, 也有人努力想证明, 最大的信任是等待; 有人真心纠正着曾犯过的错; 也有人没心没肺, 从不纠结对错…… 就这样,

我们都把自己交给了时间, 因为它承诺,永远不倒流; 也保证,不将任何人退回。 路途曲折漫长,步步落子无悔,但每一个昨天都是被淘汰的,幸亏。 新的一天,你决定成为谁…… 【第五期】 人生偶尔很无理, 还没拿到100分, 考试已经结束了。 不用遗憾, 接力的意义,不是放弃,只是放手。 你并不孤单,炸弹还是彩蛋, 交给同伴们分担。 空荡荡的雪山, 没有等来约定的伙伴。 嗯,“抵达”是一种勇敢, 但“在一起”才是温暖。 我们说好不分开, 一起好,一起坏。 【第六期】 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现实中的麻烦是免费还包邮的。 不急,

管弦乐曲赏析

管弦乐曲赏析 篇一:欣赏管弦乐曲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了解交响乐及其乐队。 3、了解《红旗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听辩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导入新课 1、63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生起,胜利的旗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像一条巨龙,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2、历史回眸: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气场面。 提问:(1)、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习惯? (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 (2)、谁知道国旗的意义?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3、教师归纳并点出课题:国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

利的象征。有一首管弦乐曲,它由衷地表达了对国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之作,曾经被收录到“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之中,它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 4、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知识卡 1、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式。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等。) 2、音乐家相册—吕其明简介。 3、简介《红旗颂》。 4、请学生阅读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的作品介绍。 问题:(1)、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都以什么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题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地点在哪?(北京天安门) 5、播放管弦乐曲《红旗颂》,请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油画《开国大典》。 6、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王育 教学内容: 1、听赏《花儿与少年》 2、简单了解王洛宾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进一步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能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的作用。 2)通过了解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感受不同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民歌风格,让学生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节拍的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种不同形式欣赏乐曲。 2)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感受变拍子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课 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牧笛》。 唱前提问:《小牧笛》这首歌有什么特点?(民歌风味、变拍子) 二、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1、视听结合,导入教学 1)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青海民歌《四季调》,感受乐曲的情绪,并为乐曲分段。 2)听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段落的。引导学生以情绪、节拍的变化等来判断。 2、揭示曲名《花儿与少年》,了解民歌形式“花儿”。 1)先请学生根据曲名猜猜这首乐曲表现什么内容。 2)向学生介绍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

代表小伙子。 3、欣赏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节拍轻轻拍击,拍出重拍。让学生进一步从节拍的变化感 受乐曲段落及表现内容。 4、分段欣赏,体会两种拍子表现的不同效果。 1)教师弹奏,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2)带着几个问题与旁边的同学一起边听边议。 a.这段的节拍是怎样的? b.这段的情绪如何? c.这段的住旋律重复几次? d.这段代 表“花儿”还是“少年”? 5、欣赏歌曲《花儿与少年》,听听它主要根据乐曲的哪个主题来演唱? 三、拓展教学 1)介绍作曲者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色。 2)欣赏几首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并为歌曲与曲名连线。 3)视听结合,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可边听边说说乐器名称,并模仿其演奏姿势。 四、结束课业 师生共同小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告别,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通过欣赏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的乐曲《花儿与少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能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的作用。 课的一开始,我先请学生演唱歌曲《小牧笛》。这是一首变拍子的民歌。通过演唱让学生复习有关变拍子、中国民歌的特点,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我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表达的内容。同时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录象欣赏、全曲欣赏、分段欣赏、边听边议、欣赏由乐曲改编的歌曲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 课的最后,我安排了拓展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这首乐曲的作者——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让学生欣赏几首他创作的民族歌曲片段,使学生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民歌风格,让学生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2007.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