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1g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h1g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h1g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h1g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化学①专题1 文理基础复习学案]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知识归纳]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基本步骤: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

主要仪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误差分析

以配制250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为例,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还残留少量的水:__________

(2)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__________

(3)称量氢氧化钠的时间过长:__________

(4)溶液未冷却即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__

(5)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__________

(6)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

(7)滴管加水时,不小心把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

(8)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分离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时,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的是( )

A.氯化钠和硝酸钾B.铁粉和锌粉

C.氯化钾和二氧化锰D.碳酸铵和氯化铵

2.从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涉及的方法可能有: ①蒸发,②加热,③冷却,④结晶,

⑤过滤,⑥层析。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

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

4.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集气瓶、玻璃棒、水槽、带导管

的橡皮塞,因缺乏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制取氧气B.粗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D.用氯化钠晶体配制250 mL1mol·L-1NaCl溶液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完毕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移去酒精灯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

C.倾倒液体进行过滤时,应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且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因NaOH有腐蚀性,可在天平两托盘上放同样的滤纸后再放NaOH,然后进行称量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炭层,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7.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作为检验用的试剂是( )

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钡溶液

C.氯化钙溶液D.酚酞试液

8.用简便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B.紫色石蕊试液

C.水D.氢氧化钠溶液

9.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把试样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好的溶液可放在容量瓶中保存使用

10.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情况中,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滴管加水时,不小心把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11.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出NH4Cl、Na2SO4、(NH4)2CO3三种溶液,应选用( )

A.BaCl2B.HCl C.NaOH D.Ba(OH)2

12.某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OH-的性质,他所设计的下列实验中,没有意义

的是( ) A.取KOH、Ca(OH)2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B.取NaCl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C.测定NaOH的溶解度,证明其易溶于水,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观察溶液的颜色13.如用重结晶法除去某产品中的杂质,为此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溶剂的下列特点中不可取的是:

A.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常温或加热时都很大B.在室温时,产品在溶剂中易溶C.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加大D.在同一溶剂中,产品比杂质易溶14.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1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用托盘天平称量3.25g氯化钠固体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

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联单()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能力训练]

18.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写出有关试剂和操作方法填写下表:

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2.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主要的化学性质。 3.知道钠的保存,了解钠的用途。 【自学探究】 知识点1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钠的性质 1.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 ⑴主要有、、、等。 ⑵观察是一种、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⑶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⑷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某些特点将众多物质分类对其性质及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 ⑸比较法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2.钠的性质 ⑴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的金属;熔点为,比一般金属的熔点要低;钠的硬度,;密度比水的。 ⑵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钠加热燃烧 实验现象钠切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a.熔成闪亮小球 b.燃烧,发出火焰c.生成固体 化学方程式 3.钠的制取、保存和用途 ⑴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⑵保存 ⑶用途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知识点2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3.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⑴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⑶用途:、能使某些物质退色,做漂白剂。 【思考探究】 1.结合课本第9页“观察·思考”栏目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取用一小块钠?简述操作过程。从中你可以看出钠有什么性质?剩余钠应如何处理? ⑵新切开的钠是什么颜色?随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⑶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你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2.实验室中如何保存少量的金属钠?原因是什么? 3.钠能置换出水中的氢和盐酸中的氢,试探究哪个反应更剧烈?原因何在? 4.有人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单质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5.请结合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思考如果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某同学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发现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又退去。请你帮他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典例探究】 【典例1】一小块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表面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典例2】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 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 第二,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高考化学研究物质实验方法习题精练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学海导航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分离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实例 过滤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结晶与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 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分离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蒸馏(分馏) 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 的混合物 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 蒸馏水、无水乙醇的制备、石油的分馏 CCl 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混合物的分离 层析 被吸附能力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红、蓝墨水混合物中的不同色的分离 分液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CCl 4和水的分离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 同 利用CCl 4从溴水中萃取溴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 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 3 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 2)。 SO 4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Cl -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 4+ 与NaOH 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 气体(NH 3)。 Na + 焰色反应呈黄色 K +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 2 遇淀粉显蓝色 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 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 V n c B B = , B 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 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2)(1)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 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教学准备】 1.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详见教学过程) ?活动1.2.1.1 交流·研讨: ?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活动1.2.1.4交流·研讨 ?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2.将学生为4-6人小组 3.试验试剂和仪器:见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对比法 【教学过程】 〖发放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第2节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主线:钠和氯气的性质;另一条是方法主线:推广对初中学过的重要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的回顾、总结,再以钠和氯气的性质探究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和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与观察→解释及结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四种基本方法和四个基本程序。 (2)、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性质,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3)、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铁、铜、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5)、进一步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验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 (2)、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和氯气性质,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和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物质奥秘的习惯;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四种研究方法和四个研究程序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推进法 七、教学手段: (1)、资料准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等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和课外作业。

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检验方法学的确认

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检验方法学的确认 发表时间:2018-10-01T20:19:45.56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作者:周磊[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阿莫西林中国药典检验方法含量及有关物质的确认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执行,可以证明阿莫西林含量、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 确认是对本身性能的认定,内涵属于性能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正文品种对阿莫西林检验标准有法定的规范。针对剂型的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的检测方法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需要在不同 的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方法学确认,而满足相应的检测要求,本文主要阐述阿莫西林中国药典检验方法含量及有关物质的确认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执行,可以证明阿莫西林含量、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关键词:性能检验程序方法限度检测要求1.实验部分 1.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确认 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持续有效的给出准确、可靠的数据。在确认之前,确保确认的人员经过培训;仪器仪表经过校准,且都在校准的有效期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安装确认后,首先进行检测器灯强度测试、波长准确度测试、通过后进行流速准确度及精确度测试、噪声和漂移确认、进样交叉污染测试、柱温箱温度及稳定性确认、需要进行梯度洗脱方法的需进行梯度准确性确认,自动进样器有温控系统的需进行样品温度准确的确认,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测试。 1.2前期准备:选择符合检验项目要求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准备检验用试剂,对照品(阿莫西林对照品、阿莫西林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准备所用的用具(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超声波清洗仪、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烧杯、抽滤装置等),准备三批样品。 1.3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证明阿莫西林含量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按中国药典2015版阿莫西林含量测定项下的检验标准,照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两名不同的人员用一套高效液相色谱仪或同一人用两套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配制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符合规定后,分别称取阿莫西林对照品2份和3批阿莫西林各2份的样品按照规定制备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取对照品1连续进样五次,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2.0%,取对照品2连续进样两次,供试品每份进样两次,记录色谱图。可接受标准,每批样品两台仪器或两个操作者的结果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表一:同一操作者两台不同的液相色谱仪3批含量检验结果表二:含量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典型图谱1.4有关物质测定的确认证明阿莫西林有关物质测定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 按照药品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项下的规定配制流动相A、B,设定色谱条件,按照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取阿莫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由两名不同的人员用同一套色谱系统或同一人用两套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待系统适用性试验均符合规定后,分别称取双份的对照品和单份的样品,按规定制备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对照品每份进样两次,样品进样一次,收集色谱图。计算每批样品两台仪器上或两个操作者检验结果的RD。可接受标准:RD应不大于10%。经两套液相色谱仪测试,三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单个杂峰及杂峰总和均符合要求。表三:有关物质系统适用性试验典型图谱表四:有关物质典型图谱 2.结果讨论 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遮光,密封保存。在含量与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学确认的过程中,样品使用带有低温自动进样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能够有效地预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降解,在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时,需要注入空白溶液,如果空白溶液有干扰,可进行背景扣除。流动相需要新鲜配制,避免磷酸盐缓冲液干扰检验结果的判定。通过对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证明了该方法在本试验室相应的检验设备上,检验结果可靠,数据准确,通过了药典相应的检验方法的确认。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

单元总结-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单 元 总 结 【归纳拓展】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过滤,②分液,③结晶、重结晶,④蒸馏和分馏,⑤层析,⑥萃取。 2.常见离子的检验 Cl —的检验: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 42一的检验: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O 32一检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NH 4+检验:与强碱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3.焰色反应 (1)定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称做焰色反应。 (2) 实验操作:铂丝先用稀盐酸洗净后灼烧,灼烧到没有颜色,再蘸取待测物质。 (3) 钠钾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4.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n) = N N =M m =V V =c B V ;物质的量浓度(c B )=B M 1000。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实验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稀释,④转移,⑤洗涤,⑥振荡,⑦定 容,⑧摇匀,⑨装瓶。 【自主检测】 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开始仰视液面,读数为19.0 mL ,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 mL ,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 A .等于8.0mL B .大于8.0 mL C .小于8.0 mL D .无法判断 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食盐 ②用量筒 量取5.26 mL 的盐酸 ③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 是3.3 ④配制250mLNaOH 溶 液所选容量瓶上标记的温度为20℃,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3.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 .为了防止容量瓶漏水,可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 C .为了确定一种纤维是人造毛还是纯羊毛,可在火焰上灼烧 D .为了除去NaCl 中少量Na 2CO 3,可加入盐酸至溶液显中性 4.实验室需用480mL 0.1mol ·L —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 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 .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 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 C .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 mL 水 D .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 5.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 ·L -1NaOH 溶液100mL ,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8gNaOH 固体,放入250mL 烧杯中,用100mL 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加入 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 .称取8gNaOH 固体,放入100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 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m A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 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组——知能训练 1.(2011·淮安高一质检)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钠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说明钠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放热;溶液变红说明生成碱性物质。 答案: D 2.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得不同产物的是() A.Na和O2B.Na和Cl2 C.Mg和O2D.Na和H2O 解析: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 答案: A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解析:A选项,钠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生成具有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若取金属钠量过大,反应中会因反应剧烈使溶液飞溅,造成伤害。B选项,汽油易挥发、易燃烧,所以不能将钠保存在汽油里。D选项,钠与手接触,手上的水分与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对手有腐蚀作用。 答案: C 4.(2011·温州高一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钠放入水中,钠将沉在水底 B.将一小块钠放在稀盐酸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 C.将一小块钠放在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CuSO4===Na2SO4+Cu 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 解析:钠密度比水小,且与水反应放出H2,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上,并不停地游动,故A错;钠在酸溶液中优先与酸中的氢反应,钠在盐溶液中,优先与水反应,故B、C错;金属钠可以从化合物中置换出钛、钽、铌、锆等金属,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 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绳 紧系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 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的红水退色B.试管内溶液变红

化学实验基础与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化学实验基础与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选择题 1.(2014年7月·浙江学考)欲分离某CCl4和H2O的混合液,除铁架台、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2.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有关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和说法正确的是( ) A.萃取剂可以选择酒精 B.难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C.难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D.难溶于水,且碘在此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2014年1月·浙江学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焰色反应可鉴别KCl溶液和NaCl溶液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和胶体

C.运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 5.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 A.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 B.1 000 mL 2.5 mol·L-1NaCl溶液 C.300 mL 5 mol·L-1KClO3溶液 D.250 mL 1 mol·L-1FeCl3溶液 6.某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下列中的( ) A.S B.C C.Mg2+ D.N 7.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试剂操作 A Na2CO3(NaHCO3) 盐酸蒸发,结晶 B Cl2(HCl) 饱和食盐水气体通过洗气瓶 C NaCl(Na2CO3) 稀硫酸蒸发结晶 D NH3(H2O) 浓硫酸气体通过洗气瓶 8.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金属钠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新知导学】 一、金属钠性质的探究 1.钠的物理性质 ①钠可用小刀切割; ②刚切开的切面呈 2.钠与水的反应 ① ② ③四处 ④发出“嘶嘶”的响声,且 很快消失; ⑤溶液变 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思考(1)将一小块钠放入CuSO4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2)钠与酸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3.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在空气中表面很 快 钠先熔化为 后 最后生成 思考(1)在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金属钠?为什么? (2)上述研究过程运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切开的钠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哪些变化? 【归纳总结】 钠的性质 【活学活用】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燃烧,黄色火星四射②金属钠先熔化③燃烧,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②①B.②①③ C.②③⑤D.②③④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能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1.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钠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钠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足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________;向试管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其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过氧化钠除与水反应外,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试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有关物质方法学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 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 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 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 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 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 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 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 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 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 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 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 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

有关物质方法研究思路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l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与验证,如HPLC与TLC及HPLC与CE的互相补充,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的相互补充,HPLC不同检测器检测结果的相互补充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①检测波长的选择 有关物质检测波长是结合主成分与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选择。 测定方法:分别称取待测供试品、对照品、空白辅料、市售对照样品适量,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一定浓度,配制成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空白辅料溶液,分别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DAD检测器进行,确定待测物质中各杂质的最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有关物质(包括已知杂质)检查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 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 4.1验证内容:杂质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方法学研究,主要包括专属性试验、检测限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内容,如果定量检测杂质则需进行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回收率等试验,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从而保证药品中的杂质能够有效地检测。 4.2 杂质检测方法建立验证及可接受标准 1)专属性试验主要通过破坏性实验实现。 破坏性试验,也称为强制降解试验(stressing test),它是在人为设定的特殊条件下,如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等,引起药物的降解,通过对降解产物的测定,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药物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每项破坏性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酸降解一般采用0.1mol/L-1mol/L盐酸或硫酸;碱降解采用0.1mol/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降解采用合适的过氧化氢溶液。以上三种试验,为了加快反应或者提高降解强度,必要时可以加热或提高浓度;高温试验通常温度高于加速试验温度的10℃,如50℃、60℃等,对于原料药有时需考虑水溶液或混悬液的降解,或者考虑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的降解;光照试验条件可采用4500LX。破坏性试验的具体条件,与具体药物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条件,使药物有一定量的降解,并对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的意义。 药物经强力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通常采用色谱法测定,需结合药物和可能降

规律总结-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规律总结 1.物质检验的操作步骤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 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2.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 (1)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2、CaCO3、KClO3、KCl、NaCl、Na2CO3等②红色固体:Cu、Fe2O3③黑色固体:C(木炭)、CuO、MnO2、Fe3O4、铁粉④蓝色固体:CuSO4·5H2O⑤绿色固体:Cu2(OH)2CO3⑥淡黄色固体:S。 (2)沉淀的颜色 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CaCO3、BaCO3、MgCO3、ZnCO3、BaSO3、CaSO3。 ③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Mg(OH)2、Zn(OH) 、Al(OH)3。 2 ④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 ⑤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3)溶液的颜色 ①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带绿色)。 ②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 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 ④无色溶液一般是不含Cu2+、Fe3+、Fe2+的溶液。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HCl、NH3。 (5)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 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 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 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 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 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 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 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 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 ⑵薄层色谱法(TLC) 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 要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 ⑶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 机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 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黄晓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电子刊物 发布日期20060208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作者黄晓龙 部门 正文内容 黄晓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 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 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 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 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 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

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跟踪练习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 1.同位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如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15N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测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3C的中子数和15N的质子数相等B.13C与14C为同一种核素 C.14C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多1 2.质量数为27的元素R,其核内有14个中子,则R可形成的离子是:( ) A.R+B.R2+C.R3+D.R2- 3.某不带电荷的微粒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表示为 A.13Al B.13Al C.13C D.13C 4.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一个稳定的数值,在考古时通过测定文物中14 6 C的含量能探索到古代的奥秘, 关于14 6 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4B.质子数为6C.中子数为8D.核外电子数为8 5.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B.密度C.质量D.原子数 6.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元素115 号(Mc)的中文名称为镆。288Mc 原子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A.173B.115C.58D.288 7.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 2He,每百吨3 2 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

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 2 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3 2 He和4 2 He为两种核素 C.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4 2 He的核外有4个电子 8.失去两个电子后可达到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 A.O B.Na C.Mg D.Be 9.锝(99 43 Tc)是核医学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医用核素,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3B.99C.56D.155 10.原子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D.质量数 11.H n RO3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克H n 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x-n)mol A+n+48 B. a (x-24-n)mol A+n+48 C.(x-n-24)mol D. ax mol A+n+48 1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A.Mg2+、Al3+、Cl-、Ne B.Na+、F-、S2-、Ar C.K+、Ca2+、S2-、Ar D.Mg2+、O2-、Na+、Cl- 13.某原子第n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A.K层B.L层C.M层D.N层

2020高中化学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结晶)。 b c 目标 定位 1.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性质会选择物质的分离方法。 2.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提纯。 一过滤与蒸发 1.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1)主要仪器及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附铁圈)、滤纸等。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玻璃棒上;玻璃棒的底端 应轻靠到漏斗三层滤纸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烧杯的内壁上。 2.蒸发——是指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蒸发可得晶体,蒸发也用于浓缩溶液。 (1)主要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 液滴飞溅; ②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 余热蒸干; ③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 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的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石 棉网上。 归纳总结 1.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若固体不溶于水,采用过滤法。 (2)若固体溶于水,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

2.固体+固体分离的物理方法 (1)若一种组分易溶于水,另一组分难溶于水,可以先加适量的水溶解混合物,然后过滤。 (2)若两种组分都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以先加适量水溶解混合物,然后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提醒] (1)沉淀的洗涤:为除去沉淀表面附着的可溶性物质需对沉淀进行洗涤,其方法是向漏斗中的沉淀里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滤出,重复2~3次。 (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洗涤液加入沉淀剂没有沉淀产生,表明洗涤液中无杂质离子,沉淀已洗净。 (3)过滤及洗涤沉淀的操作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1.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 B.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蒸发完成时,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石棉网上 答案 A 2.蒸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盛满溶液时,用微火加热 C.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D.在蒸发溶液时,为防止污染药品,一般不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A 解析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若蒸发皿盛满溶液,加热沸腾会使溶液大量溢出,B选项不正确;蒸发皿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选项不正确;为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选项不正确。 二萃取与分液 1.从溴水中提取溴的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2~3 mL溴水,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