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医学评定又称康复评定 (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ssessm-ent ) ,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康复评定的内容甚广,它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它涉及到器官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等不同层次的功能评定,也可以是以上个层次功能综合评定。

康复评定具有以下目的和作用: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③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康复评定的方法包括使用仪器评定,或不使用仪器的评分量表、问卷、调查表等,康复评定方法应具有可信性、有效性、灵敏度和统一性。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一、徒手肌力检查

(一)徒手肌力检查的特点

MMT检查时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然后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

MMT具有以下特点:不需特殊的检查器具,所以不受检查场所的限制;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能够表示出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用测力计等方法测得的肌力绝对值更具有实用价值。但是,MMT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较难以排除测试者主观评价的误差。

(二)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

通常采用6级分级法,各级肌力的具体标准见表3-1-1

表3-1-1 MMT肌力分级标准

零(Zero , O)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微缩(Trace , 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

2 差(Poor , 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

3 尚可(Fair , F)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

4 良好(Good , 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

5 正常(Normal , 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

每一级有可以用“+”和“-”号进一步细分。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

(三)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1、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3-1-2)

表3-1-2 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检查与评定

1 级

2 级3、4、5 级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仰卧,试图屈肩时可触及三角肌

前部收缩

向对侧侧卧,上侧上肢放

滑板上,肩可主动屈曲

坐位,肩内旋,肘屈,掌心向下:肩屈

曲,阻力加于上臂远端

三角肌后部大圆肌

△背阔肌俯卧,试图伸肩时可触及大圆

肌、背阔肌收缩

向对侧侧卧、上侧上肢放

滑板上,肩可主动伸展

俯卧:肩伸展30~40°,阻力加于上臂

远端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仰卧,试图肩外展时可触及三角

肌收缩

同左,上肢放滑板上,肩

可主动外展

坐位、肘屈:肩外展至90°,阻力加于

上臂远端

岗下肌小圆肌俯卧,上肢在床缘外下垂:试图

肩外旋时在肩胛骨外缘可触及肌

收缩

同左,肩可主动外旋俯卧,肩外展,肘屈,前臂在床缘外下

垂:肩外旋,阻力加于前臂远端

肩胛下肌

大圆肌△胸大肌

△背阔肌俯卧,上肢在床缘外下垂:试图

肩内旋时在腋窝前、后襞可触及

相应肌肉收缩

同左,肩可主动内旋俯卧,肩外展,肘屈,前臂在床缘外下

垂:肩内旋,阻力加于前臂远端

肱二头肌肱肌

肱桡肌坐位,肩外展,上肢放滑板上:

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

同左,肘可主动屈曲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测肱二头

肌)或旋前(测肱肌)或中立位(测肱桡

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

肱三头肌肘肌坐位,肩外展,上肢放滑板上:

试图肘伸展时可触及肱三头肌收

同左,肘可主动伸曲俯卧,肩外展,肘屈,前臂在床缘外下

垂:肘伸展,阻力加于前臂远端

肱二头肌旋后肌俯卧,肩外展,前臂在床缘外下

垂:试图前臂旋后时可于前臂上

端桡侧触及肌收缩

同左,前臂可主动旋前坐位,肘屈90°,前臂旋前:前臂旋

后,握住腕部施加反方向阻力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俯卧,肩外展,前臂在床缘外下

垂:试图前臂旋前时可在肘下、

腕上触及肌收缩

同左,前臂可主动旋前坐位,肘屈90°,前臂旋后:前臂旋

前,捏住腕部施加反向阻力

尺侧腕屈肌向同侧侧卧,前臂旋后45°:

试图腕掌屈及尺侧偏时可触及其

止点活动同左,前臂旋后45°,可

见大幅度腕掌屈及尺侧偏

同左,肘屈,前臂旋后:腕向掌侧屈并

向尺侧偏,阻力加于小鱼际

桡侧腕屈肌坐位,前臂旋前45°:试图腕

背伸及桡侧偏时可触及其止点活

动同左,前臂旋前45°,可

见大幅度腕掌屈及桡侧偏

同左,前臂旋后45°:腕向掌侧屈并向

桡侧偏,阻力加于大鱼际

尺侧腕伸肌坐位,前臂旋前45°:试图腕

背伸及尺侧偏时可触及其止点活

同左,前臂旋前45°,可

见大幅度腕背伸及尺侧偏

同左,前臂旋前:腕背伸并向尺侧偏,

阻力加于掌背尺侧

桡侧腕长、短伸肌坐位,前臂旋后45°:试图腕

背伸及桡侧偏时可触及其止点活

同左,前臂旋后45°,可

见大幅度腕背伸及桡侧偏

同左,前臂旋前45°:腕背伸并向桡侧

偏,阻力加于掌背桡侧

指总伸肌试图伸掌指关节时可触及掌背肌

腱活动前臂中立位,手掌垂直时

掌指关节可主动伸展

伸掌指关节并维持指间关节屈曲,阻力

加于手指近节背面

指浅屈肌屈近端指间关节时可在手指近节

掌侧触及肌腱活动有一定的近端指间关节屈

曲活动

屈曲近端指间关节,阻力加于手指中节

掌侧

指深屈肌屈远端指间关节时可在手指中节有一定的远端指间关节屈固定近端指间关节,屈远端指间关节,

掌侧触及肌腱活动曲活动阻力加于手指末节指腹

拇深屈肌内收拇指时可于1、2掌骨间触

及肌肉活动有一定的拇内收动作拇伸直,从外展位内收,阻力加于拇指

尺侧

拇长、短展肌外展拇指时可于桡骨茎突远端触

及肌腱活动

有一定的拇外展动作拇伸直,从内收位外展,阻力加于第一

掌骨桡侧

拇短屈肌屈拇时于第一掌骨掌侧触及肌肉

活动有一定的拇屈曲动作手心向上:拇指掌指关节屈曲,阻力加

于拇指近节掌侧

拇短伸肌伸拇时于第一掌骨背侧触及肌腱

活动有一定的拇伸展动作手心向下:拇指掌指关节伸展,阻力加

于拇指近节背侧

拇长屈肌屈拇时于拇指近节掌侧触及肌腱

活动有一定的拇屈曲动作手心向上,固定拇指近节:屈指间关

节,阻力加于拇指远节指腹

拇长伸肌伸拇时于拇指近节背侧触及肌腱

活动有一定的拇指指间关节伸

展动作

手心向下,固定拇指近节:伸指间关

节,阻力加于拇指远节背侧

△为躯干肌

2、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3-1-3)

表3-1-3 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检查与评定

1 级

2 级3、4、5 级

髂腰肌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

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

下肢,可主动屈髋

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

加于股远端前面

臂大肌腘绳肌俯卧,试图伸髋时于臂部及坐骨

结节下方可触及肌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

下肢,可主动伸髋

俯卧,屈膝(测臂大肌)或件膝(测腘绳

肌):髋伸10~15°,阻力加于股远端

后面

大、长短收肌股海肌

耻骨肌仰卧,分腿30°,试图髋内收

时于股内侧部可触及肌活动

同左,下肢放滑板上可

主动内收髋

向同侧侧卧,两腿伸,托住对侧下

肢:髋内收,阻力加于股远端内侧

臂中、小肌阔筋膜张肌仰卧,试图髋外展时于大转子上

方可触及肌活动

同左,下肢放滑板上可

主动外展髋

向对侧侧卧,对侧下肢半屈:髋外

展,阻力加于股远端外侧

股方肌

梨状肌

臀大肌

上、下孖肌闭孔内、外肌仰卧,腿伸直:试图髋外旋时于

大转子上方可触及肌活动

同左,可主动外旋前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髋外旋,

阻力加于小腿下端内侧

臂小肌

阔筋膜张肌仰卧,腿伸直:试图髋内旋时大

于大转子上方可触及肌活动

同左,可主动内旋髋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髋内旋,

阻力加于小腿下端外侧

腘绳肌俯卧,试图屈膝时可于腘窝两侧

触及肌腱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

下肢,可主动屈膝

俯卧:膝从伸直屈曲,阻力加于小限

下端后侧

股四头肌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

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

下肢,可主动伸膝

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

力加于小腿下端前侧

腓肠肌比目鱼肌侧卧,试图踝跖屈时可触及跟腱

活动

同左,踝可主动跖屈俯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

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

胫前肌仰卧,试图踝背屈,足内翻时可

触及其活动侧卧,可主动踝背屈、

足内翻

坐位,小腿下垂:踝背屈并足内翻,

阻力加于足背内缘

胫后肌仰卧,试图足内翻时于内踝后方

可触及腱活动同左,可主动踝跖屈、

足内翻

向同侧侧卧,足在床缘外:足内翻并

踝跖屈,阻力加于足内缘

腓骨长、短肌仰卧,试图足外翻时于外踝后方

可触及腱活动同左,可主动踝跖屈,

足外翻

向对侧侧卧:使跖屈的足外翻,阻力

加于足外缘

趾长、短屈肌屈趾时于趾近节跖面可触及腱活

有主动屈趾活动仰卧:屈趾,阻力加于足趾近节跖面

趾长、短伸肌仰卧,伸拇时于足背可触及腱活

动同左,有主动伸趾活动同左:伸足趾,阻力加于足趾近节跖

母长伸肌坐位,伸拇时于拇趾近节背侧可

触及腱活动同左,有主动伸拇活动同左,固定拇趾近节:伸拇:阻力加

于拇趾近节背面

3、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3-1-

4、3-1-5)

表3-1-4 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一)

检查与评定

1 级

2 级3、4、5 级

斜方肌菱形肌坐位,臂外展放桌上,试图使肩

胛骨内收时可触及肌收缩

同左,使肩胛骨主动内

收时可见运动

俯卧,两臂稍抬起:使肩胛骨内收,

阻力为将肩胛骨向外推

斜方肌下部俯卧,一臂前伸,内旋,试图使

肩胛骨内收及下移时,可触及斜

方肌下部收缩同左,可见有肩胛骨内

收及下移运动

同左,肩胛骨内收及下移,阻力为将

肩胛骨向上外推

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俯卧,试图耸肩时可触及斜方肌

上部收缩

同左,能主动耸肩坐位,两臂垂于体侧:耸肩向下压的

阻力加于肩锁关节上方

前锯肌坐位,一臂向前放桌上,上臂前

伸时在肩胛骨内缘可触及肌收缩同左,上臂前伸时可见

肩胛骨活动

坐位,上臂前平举,屈肘:上臂向前

移动,肘不伸,向后推的阻力加于肘

表3-1-5 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二)

检查与评定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斜角肌

△颈长肌

△头长肌

△胸锁乳突肌仰卧,屈颈时可

触及胸锁乳突肌

侧卧,托住头

部时可屈颈

仰卧,能抬头不能

抗阻力

同左,能抗中等阻

同左,抬头屈

颈,能抗加于额

部的较大阻力

斜方肌

颈部骶棘肌俯卧,抬头时触

及斜方肌活动

侧卧,托住头

部时可仰头

俯卧,能抬头不能

抗阻

同左,能抗中等阻

同左,抬头时能

抗加于枕部的较

大阻力

腹直肌仰卧,抬头时触

及上腹部腹肌紧

张仰卧、能屈颈

抬头

仰卧,髋及膝屈:

能抬起头及肩胛部

同左,双手前平举

坐起

同左,双手抱头

后能坐起

骶棘肌俯卧,抬头时触

及其收缩俯卧位能抬头俯卧,胸以上在床

缘外下垂30°,固

定下肢:能抬起上

身,不能抗阻

同左,能抗中等阻

同左,能抗较大

阻国

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坐位,试图转体

时触及腹外斜肌

收缩

同左,双臂下

垂,能大幅度

转体

仰卧,能旋转上体

至一肩离床

仰卧,屈腿,固定

下肢:双手前平举

能坐起并转体

同左,双手抱颈

后能坐起同时向

一侧转体

△为颈肌

(四)注意事项

1、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注意防止某些肌肉对受试的无力肌肉的替代动作。

2、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3、测试时应左右比较,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作健侧的对比观察。

4、对肌力达4级以上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相反的方向。

5、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性瘫痪患者不宜作MMT。

二、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在肌力较强(超过3级)时,为了进一步作较准确的定量评定,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拉力测试、四肢肌群肌力测试等。

(一)握力测试

用大型握力计测试,以握力指数评定。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握力指数正常值为大于50。

测试时将把手调至适当宽度,测试姿势为上肢在体侧下垂,用力握2~3次,取最大值。

(二)捏力测试

用握力计或捏力计测试,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捏压握力计或捏力计,该测试反映拇对掌肌肌力及屈曲肌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左右。

(三)背拉力测定

用拉力计测试,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为105~200,女性为100~150。

测试时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膝盖高度,两手抓住把手,然后伸腰用力上拉把手。进行背拉力测试时,腰椎应力大幅度增加,易引起腰痛发作,故不适用于腰痛患者及老年人。

(四)四肢各组肌群的肌力测试

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绳与滑车装置牵拉固定的测力计,可测试四肢各组肌群(如腕、肩、踝的屈伸肌群及肩外展肌群)的肌力。

三、等速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需等速测试仪,目前市场上已有Cybex、Biodex、Kin-Com、Lido、Ariel等多种型号供选择。

(一)等速肌力测试的原理

等速肌力测试仪是为等速运动(isokinetic exercise)训练和测定设计的。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等速仪器内部有特制的机构使运动的角速度保持恒定。如确定角速度为60°/s以后,运动时受试者用力越大,机器提供的阻力也越大,反之亦然,这样使运动时的角速度保持不变。

(二)等速肌力测试的方法

通常利用等速测试仪进行不同速度的肌肉等速向心性收缩测试,也可进行离心性收缩或等长收缩测试。测定时先规定运动的角速度,然后将肢体或其它被测部分固定在仪器的传动杆或机构上,肢体运动时,带动传动杆绕轴运动,力的大小即可用力矩表示出来。向心测试中,运动速度不同时肌肉力矩输出不同,临床上一般以小于90°/s为慢速,90°~180°/s为中速,大于180°/s为快速。速度过慢,关节局部受压较大,易引起疼痛及损伤;速度过快,则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下降。设定速度超过关节实际的最大运动速度时,无可显示的力矩产生。

(三)等速肌力测试的评定参数

1、肌力(力矩)根据部位不同设定角速度30°/s,或60°/s,让患者稳健有力地用力伸、屈运动5~6次,测出5次峰值的平均值,即为肌力。

2、峰力矩(peak torque , PT)为力矩曲线最高点所代表的力矩值,单位为牛顿米(N/m)。每千克体重的峰力矩(×100%)称峰力矩体重比(peak/BW),此值可供横向比较,有高度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是最有价值的肌肉功能指数之一,对下肢负重肌肉的评定更有意义。

3、达到峰力矩的时间从肌肉开始收缩至达到峰力矩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是反应肌肉爆发力的客观指标之一。

4、耐力比(endurance ratio)反应肌肉连续重复收缩的耐力指标。

耐力比=(最后20%收缩的峰力矩平均值/最初20%收缩的峰力矩平均值)×100%。若耐力佳,数值较接近100%;相反,耐力不佳时,此数值将远离100%。也通过50%衰减试验测量,具体方法是以180°/s或240°/s速度连续作最大收缩,到2~5次不能达到最初5次平均峰力矩的50%为止,以完成的运动次数为耐力参数,或以健侧的峰力矩为准。

5、爆发力(explosiveness power)或力矩加速能量(torque acceleration energy , TAE) 测定是依据力矩曲线头1/8s所包围的面积推算,它代表头1/8s的做功量。为瞬间能爆发的力量,用以代表肌肉活动的灵敏度或爆发力,是最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肌肉功能指标之一。

6、拮抗肌力矩比或屈伸肌力矩比(flexion:extension)计算公式为:(5次屈肌力矩平均值/5次伸肌力矩平均值)×100%。此值反映拮抗肌肌力平衡情况。肌力平衡明显失调可影响关节的稳定性,为潜在的关节损伤原因之一。

7、总作功量(total work , TW) 指1次或一定次数运动所作的功,即力矩曲线下面的面积之和。单位为焦耳(J),也可以其体重比表示。

8、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 , AP)是指单位时间内平均作功量,单位为W。

9、其它等速测试还可以进行以下测试:最大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 ROM)及平均ROM测试、重力效应力矩、力矩曲线分析、力量控制精度测验、峰功率测试等。

(四)等速肌力测试的优缺点

1、优点能提供肌力、肌肉作功量和功率输出、肌肉爆发力和耐力等多种数据;可同时完成一组拮抗肌的测试,还可以分别测定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及等长收缩等数据;测试参数全面、精确、客观。等速肌力测试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价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

2、缺点测试仪器价格昂贵,操作较复杂,不同型号的仪器测试的结果有显著差异,无可比性。

四、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合、骨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扭伤或拉伤等为绝对禁忌证;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亚急性或慢性扭伤或拉伤、心血管疾病为相对禁忌证。

(刘宏亮)

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 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因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分为主动的与被动的。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三:一是关节的解剖结构情况,二是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三是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性。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

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程度;根据整体的临床表现,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作为治疗过程中的评定效果手段。

一、测量工具与测量的方法

(一)测量工具

1、通用量角器为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量角器的两臂(其顺一臂有刻度,另一臂有指针)由一轴心连接。使用时,在标准的测量姿势体位下,使关节绕一个轴心向另一个方向运动达到最大限度,把量角器的中心点放置在代表关节旋转中心的骨性标志点,将量角器的两臂分别放到两端肢体的长轴,然后在圆规上读出关节所处的角度。

2、方盘量角器为一正方形、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木盘,其刻度自0点向左右各为180°连线平行。指针由于重心在下而始终指向上方。使用时使肢体在垂直位,以方盘的一条边紧贴另一端肢体即可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方盘边缘的选择以使“0”点指向规定的方向为准。

(二)、测量方式

使用测角计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可用下列方式:

记录关节活动范围时,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0”点十分重要。通常对所有关节来说,0°位是开始位置。对大多数运动来说,解剖位就是开始位,180°是重迭在发生运动的人体一个平面上的半圆。关节的运动轴心就是这个半圆周或运动弧的轴心,所有关节运动均是在0°开始并向180°方向增加。这一方式在临床上应用最普遍。

二、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见表3-1-6)

表3-1-6 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

关节运动受检者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正常活动范围轴心固定臂移动臂

肩屈、伸坐或立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肩峰与腋中线平行与肱骨纵轴平

屈:0~180°

伸:0~50°

外展坐或端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肩峰与身体中线

(脊柱)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

0~180°

内、外旋仰卧,肩外展90°,

肘屈90°鹰咀与腋中线平行与肱骨纵轴平

各0~90°

肘屈、伸仰卧或坐或立位,臂

取解剖位肱骨外

上髁

与肱骨纵轴平

与肱骨纵轴平

0~150°

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

侧,肘屈90°尺骨茎突与地面垂直腕关节背面

(测旋前)或掌

面(测旋后)

各0~90°

腕屈、伸坐或站位,前臂完全

旋前尺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

与第二掌骨纵

轴平行

屈:0~90°

伸:0~70°

尺、桡侧偏移(尺、桡侧外展) 坐位,屈肘,前臂旋

前,腕中立位

腕背侧中点前臂背侧中线第三掌骨纵轴桡偏0~25°

尺偏0~55°

(二)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见表3-1-7)

表3-1-7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180°方式)

关节运动受检者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正常活动范围轴心固定臂移动臂

髋屈仰卧或侧卧,对侧下

肢伸直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

与股骨纵轴平

0~125°

伸侧卧,被测下肢在上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

行与股骨纵轴平

0~15°

内收、外展仰卧骼前上棘左右髂前上棘

连线的垂直线

髂前上棘至髌

骨中心的连续

各0~45°

内旋、外旋仰卧,两小腿于床缘

外下垂

髌骨下端与地面垂直与胫骨纵轴平

各0~45°

膝屈、伸俯卧或仰卧或坐在椅

子边缘股骨外踝与股骨纵轴平

与胫骨纵轴平

屈:0~150°

伸:0°

踝背屈仰卧,膝关节屈曲,腓骨纵轴线与与腓骨纵轴平与第五跖骨纵背屈:0~20°

三、测量的准确性与影响测量的因素

(一)测量的准确性

准确性即信度,是所有测量技术的必要条件,ROM测量仅允许有3~5°的误差,为此,检查者应训练有素并须细致地进行测量,以提高准确性。

(二)影响测量的因素

许多因素均可影响结果,诸如关节活动的方式(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者或检查者的不良体位、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参考点未找准、软组织过多、关节活动时患者感觉疼痛、随意或不随意的阻力、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手术伤口、限制性支具以及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等。检查者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尽可能排除或减少影响测量的因素,保持测量时相关条件的一致性。

四、评定分析及测量的注意事项

正常关节有一定的活动方向与范围。同一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因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而异,因此,各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只是平均值的近似值。不及或超过范围,尤其是与健侧相应关节比较而存在差别时,就应考虑为异常。

正常情况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要小于被动活动范围。当关节有被动活动受限时,其主动活动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所致。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部分受限者为关节僵硬,主要为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挛缩、皮肤瘢痕挛缩及关节长时间固定等所致。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已有骨性或牢固的纤维连接。

临床上以关节活动受限较多见。关节活动超过正常范围亦是一种异常表现,可见于周围神经病损所致的肌肉弛缓性瘫痪、关节支持韧带松弛以及关节骨质破坏等患者。

为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以及作出合理评价,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2.固定好量角器,其轴心应对准关节中心或规定的标志点,关节活动时要防止

其固定臂移动。

3.通常应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动范围。

4.应与健侧(对侧)相应关节测量进行比较,亦应测量患部上下关节的活动范围。

5.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它康复治疗后立即进行检查。

6.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的关节活动度值有差异,不宜互相比较。

(刘宏亮)

三、步态分析

步行(Walking)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行人体的活动,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步态(Gait)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下肢各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也与上肢和躯干的姿态有关,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步行障碍是对残疾者日常生活活动影响最大的功能障碍之一,也是残疾者最迫切需要恢复的功能障碍。

(一)概述

1、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

2、步行周期(Gait Cycle) 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位置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图3-1-1)。

(1)支撑相(Stance Phase)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60%。支撑相大部分时间是单足支撑。但是步行与跑步的关键差别在于步行有双足支撑在地面的时间,称为双支撑相,相当于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或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时期。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的稳定性。

支撑相早期(early stance) 指进入支撑相开始阶段的时间,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占步行周期的10%~12%。①首次触地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进入支撑相的位置,因此是造成支撑相异常最常见的原因。②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③地面反作用力(GRF)首次触地时的GRF一般相当于体重和加速度的综合,正常步速时为体重的120%~140%。步速越快,GRF越高。下肢承重能力降低时可以通过减慢步速,减少GRF对活动影响。

支撑相中期(mid stance) 指支撑相中间阶段的时间。此时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38%~40%。主要功能是保持膝关节稳定,控制胫骨前向惯性运动,为下肢向前推进做准备。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下肢承重力小于体重或身体不稳定时此期缩短,以将重心迅速转移到另一足,保持身体平衡。

支撑相末期(terminal stance) 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的时间,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此阶段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又称为摆动前期。在缓慢步行时可以没有蹬离,而只是足趾离开地面。踝关节保持蹠屈,髖关节主动屈曲。

(2)摆动相(Swing Phase) 指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之间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40%。

摆动相早期(initial swing) 指足离开地面早期的活动,主要的动作为足廓

清(clearance)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行周期的13%~15%。

摆动相中期(mid swing) 指足在迈步中期的活动,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占步行周期的10%。

摆动相末期(terminal swing) 指迈步即将结束,足在落地之前的活动,主要动作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占步行周期的15%。

图3-1-1 步行周期示意图

3、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是步行动力的基础因素,涉及肌肉收缩的时相和力量。参与步行控制的肌肉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冗余或储备力,从而使关节运动与肌肉活动之间出现复杂的关联。肌肉活动具有步行速度及环境依赖性。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通常有密切关联(表3-1-8)。动态肌电图对于这些问题的鉴别起关键作用。因此动态肌电图或表面肌电图是步态分析不可缺少的组成。

表3-1--8 正常步行周期中主要肌肉的作用

肌肉步行周期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

臀大肌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

腘绳肌摆动相中期,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

髂腰肌和股内收肌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股四头肌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

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胫前肌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

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

(二)临床步态分析

1、分析内容

(1)病史回顾病史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前提。步态分析前必须仔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康复治疗措施等基本情况。同时要弄清诱发步态异常和改善步态的相关因素。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基础,特别是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的检查。体检的重点在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感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压痛、肿胀、皮肤状况(溃疡/颜色)等。

(3)步态观察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括前面、侧面和后面。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

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表3-1-9)。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表3-1-9 临床步态观察要点

步行周期时相是否合理左右是否对称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

步行节律节奏是否匀称速率是否合理时相是否流畅

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的关系疼痛是否干扰步行部位、性质与程度与步行

障碍的关系

肩、臂塌陷或抬高前后退缩肩活动度过度或不足

躯干前屈或侧屈扭转摆动过度或不足

骨盆前、后倾斜左、右抬高旋转或扭转

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屈曲支撑相是否可伸直关节是否稳定

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背屈和蹠屈是否足下垂、足内翻、或

关节是否稳定

足外翻

足是否为足跟着地是否为足趾离地是否稳定

足接触面足是否全部着地两足间距是否合理是否稳定

2、诊断性治疗诊断性阻滞指为了鉴别步态异常,而对靶肌肉进行的诊断性注射局部麻醉剂,以鉴别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动态畸形指肌肉痉挛或张力过高导致肌肉控制失平衡,使关节活动受限,诊断性治疗可明显改善功能。静态畸形指骨骼畸形以及关节或肌肉挛缩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诊断性治疗无变化。通过诊断性阻滞,可以明确步态异常的肌肉因素,从而确定治疗方针,指导康复训练。

3、步态障碍的影响因素

(1)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等造成的躯干、骨盆、髋、膝、踝、足静态畸形和两下肢长度不一。疼痛和关节松弛等也对步态产生明显影响。

(2)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包括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脑瘫、帕金森病等造成的痉挛步态、偏瘫步态、剪刀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步态等。原发性原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肌肉萎缩、代偿性步态改变等。

(三)三维步态分析

1、运动学分析(kinematics) 是研究步行时肢体运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人体重心分析、廓清机制、步行时间-空间测定和肢体节段性运动测定。

(1)人体重心(gravity center) 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动时该中心是身体摆动最小的部位,包括:

①骨盆前后倾斜摆动侧的髖关节前向速度高于支撑侧,造成骨盆前倾。

②骨盆左右倾斜摆动侧骨盆平面低于支撑侧。

③骨盆侧移支撑相骨盆向支撑腿的方向侧移。

④纵向摆动重力中心在单支撑相最高,双支撑相最低。上下摆动8~10 cm。

⑤膝关节支撑相早期屈曲支撑侧膝关节屈曲15度。

⑥体重转移支撑侧早期在蹠屈肌的作用下体重由足跟转移到全足。

⑦膝关节支撑相晚期屈曲支撑侧膝关节屈曲30~40度。

⑧步行时减少重心摆动是降低能耗的关键。

(2)廓清机制(clearance) 廓清指步行摆动相下肢适当离开地面,以保证肢体向前行进,包括摆动相早期-中期髖关节屈曲,摆动相早期膝关节屈曲,摆动相中-后期踝关节背屈。骨盆稳定性参与廓清机制。支撑相也有一定影响。

(3)时间-空间参数测定传统的测定方法为足印法,即在足底涂上墨汁,在步行通道(一般为4~6 m)铺上白纸。受试者走过白纸,用秒表记录步行时间,并通过足迹测量步行空间。现代实验室也可采用数字化三维分析或电子步态分析系统。主要参数为:

①步长(step length)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国内也有称之为步幅。

②步长时间(step time) 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时间。

③步幅(stride length) 指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的距离,也可称为跨步长。

④步行周期(cycle time) 指平均步幅时间(stride time),相当于支撑相与摆动相之和。

⑤步频 (cadence) 指平均步数(步/min),步频=60(s)÷步长平均时间(s)。由于步长时间两足不同,所以一般取其均值。有人按左右步长单独计算步频,以表示两侧步长的差异。

⑥步速(velocity) 指步行的平均速度(m/s),步速=步幅÷步行周期。

⑦步宽(walking base) 也称之为支撑基础(supporting base),指两脚跟中心点或重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也有采用两足内侧缘或外侧缘之间的最短水平距离。左右足分别计算。

⑧足偏角(toe out angle) 指足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左右足分别计算。

(4)节段性运动(Ssegmental Mmotion)测定节段性运动测定是指步行时关节活动角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时相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分析方式有:摄像分析:在4~8米的步行通道的前面和侧面设置2台摄像机,记录步行过程,并采用同步慢放的方式,将受试者的动作分解观察和分析。三维数字化分析:通过2~6台数字化摄像机获取步行时关节标记的反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电脑进行三维图象重建和分析关节角度变化、速率和时相(图3-1-2)。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康复患者诊断、评定、治疗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得临床以及康复专科检查,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得功能评定,以了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得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步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中期评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师需对病人得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仍然存在得问题,为下一步得调整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末期评定,病人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得就是判定治疗效果,对仍然遗留得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得方法与建议。 针对不同疾病与病人得病时间得长短,应该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得治疗方案: 一、脑血管病人: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 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 血压脑病与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她检查】 三大检查常规,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四项、心功能,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颈部彩 超检查。头颅CT与MRI检查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与实验室及其她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肠道功能障碍得药物治疗与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得治疗; 2、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或手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二、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来源:作者:点击:1525次时间:2013-04-07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目前有关的康复评定量表非常多,我作过统计,单单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就有二、三十种之多,而且有争议。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康复领域急需制订和应用统一的康复评定量表。但实际上很难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的选择标准 你需要什么功能水平的评定量表?(损伤、活动受限、社会参与局限水平); 关于什么类型的问题?(如,神经病学、骨骼肌肉、截肢等); 在什么环境中?(如,医院、社区等)。 我们应尽可能选择: 有效(应有效反映患者功能的差异); 可*(可重复性,误差小); 变化敏感性(能敏感地反映患者功能的变化); 临床实用性(操作、时间、设备); 在所处环境中的可行性; 其中一个容易判断的指标为该量表是否被广泛应用。 1 根据专科特点选择评定量表 小儿康复与成年人康复,中枢性损伤康复与周围性损伤康复,骨关节损伤康复与运动损伤康复,呼吸系统康复与循环系统康复等专科康复各有着不同的专科特点,应根椐各专科特点选择相应的评定量表。如骨伤需要选择肢体形态、肢体长度、肢体周径、关节活动度、肌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定量表;而中枢性损伤一般不需要进行肌力、肢体长度、肢体形态方面的评定,而常选择肢体功能、认知、语言、感觉、步态等方面的评定量表。 某一障碍形式虽相同,但专科不同,所选择的评定量表则不同。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中枢性瘫痪,应选择运动功能评定。但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定则选择以神经反射和运动发育为特点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则有很大的不同。又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有生活自理障碍,应选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但小儿脑瘫则应选择具有小儿发育和生活特点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等中枢性瘫痪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同为成人生活自理障碍,截肢、骨伤、烧伤者则选用可适用于多种伤病,以躯体能力为主的、修订的Barthel评定量表(MBI);而中枢神经损伤者则选用含有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 M)。 同一专科,同一障碍,但损伤的平面不同,选择的评定量表也应不同。如同为脊髓损伤引起的生活自理障碍,截瘫患者则应选用修订的Barthel(MBI)评定量表;而四肢瘫患者则应选用四肢瘫功能指数法(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QIF)评定量表。

康复试题

《康复医学》习题康复医学教研室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为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患者 2.WHO把残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属于康复三级预防中的二级预防( ) A.避免原发性残疾的发生 B.采取措施防止残疾恶化 C.残疾发生后积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或继发残疾 D.通过职业咨询和训练促进残疾者重返家园 2.康复的主要含义包括( ) A.采用综合措施 B.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C.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D.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3.康复医学的作用途径 A.促进功能恢复 B.发展功能代尝 C.进行功能替代 D.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三、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残障 四、简答题 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2.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残疾人,各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 2.病损,失能,残障 二、选择题 1.C 2.ABCD 3.ABC 三、名词解释 1.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障碍,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属于社会水平的障碍. 四、简答题 1. 2.a.因人而异:强调治疗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b.循序渐进:治疗的量和强度逐渐增加 c.持之以恒:大都需要长期坚持甚至终身进行 d.全面康复:强调综合手段

康复医学评定量表大全

康复医学评定量表大全 目录 全身主要肌肉起止点、作用及支配的神经--------------------------- 0 1、头部肌肉----------------------------------------------------------------- 0 2、颈部肌肉----------------------------------------------------------------- 1 3、背部肌肉----------------------------------------------------------------- 2 4、胸部肌肉与膈肌----------------------------------------------------------- 3 5、腹部肌肉----------------------------------------------------------------- 3 6、肩部肌肉----------------------------------------------------------------- 4 7、臂部肌肉----------------------------------------------------------------- 4 8、前臂肌肉----------------------------------------------------------------- 5 9、手部肌肉----------------------------------------------------------------- 6 10、髋部肌肉---------------------------------------------------------------- 7 11、大腿肌肉---------------------------------------------------------------- 8 12、小腿肌肉---------------------------------------------------------------- 9 13、足部肌肉--------------------------------------------------------------- 10 压疮 --------------------------------------------------------- 11 1、压疮分级---------------------------------------------------------------- 11 2、临床分度---------------------------------------------------------------- 11 3、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 12 平衡量表 ----------------------------------------------------- 13 1、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13 2、Berg平衡量表----------------------------------------------------------- 14 3、检查内容---------------------------------------------------------------- 14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 17 1、上肢-------------------------------------------------------------------- 17 2、下肢-------------------------------------------------------------------- 18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20 1、FIM量表---------------------------------------------------------------- 20 2、FIM功能水平和评分标准:------------------------------------------------ 20 昏迷量表GCS -------------------------------------------------- 21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 22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 ):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 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 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 与 保健、 残疾: 疾病、 生活、 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 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包括视力、 听力、语 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 ):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 置,嘱患者在减重、 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 并使动作达到最大 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 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是人们为 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 最基本的、 最具有共性的活 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 的人为对象, 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 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 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 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 。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 、个体水平 残疾 和社会水平残障 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 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徒手肌力检查、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 测试。 9用Carroll 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I 七类。其中I ~W 类主 要检查抓握,V 、W 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 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简答题: 1 康复医学的疗效评定等级是什么 ①无症状,完全独立;② 有症状,能完全独立;③ 部分独立,需要不接触身 体的帮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 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 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 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 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

康复评定试题库康复评定的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讲解学习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简答题:

康复医学科评定量表大全

目录 全身主要肌肉起止点、作用及支配的神经------------------------------------- 1 1、头部肌肉---------------------------------------------------------------- 1 2、颈部肌肉---------------------------------------------------------------- 1 1 1 1 1 1 1 1 2 2 12、小腿肌肉--------------------------------------------------------------- 2 13、足部肌肉--------------------------------------------------------------- 2压疮--------------------------------------------------------------------------- 2

1、压疮分级---------------------------------------------------------------- 2 2、临床分度---------------------------------------------------------------- 3 3、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 4平衡量表----------------------------------------------------------------------- 5 5 7 7 12 12 16 18 18 18昏迷量表GCS ------------------------------------------------------------------- 20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 21抑郁自评量表(DSD) ------------------------------------------------------------- 22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康复评定试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广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27(理论课27学时),学分1.5 一、课程课程性质和目的 康复医学是促进伤、病、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学科,是为了康复的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等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列为全面医学的内容体系。康复医学作为医学的第四方面,逐步被人们重视与应用。医学不仅要治疗疾病,抢救生命,并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因此,康复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和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为今后临床医疗工作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的定义、内涵与范围;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 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残疾的分类。 了解: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 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 二、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医学发展基础 三、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方式 四、康复医学的地位 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临床医师与康复关系 五、残疾问题 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残疾预防、残疾评定。康复预防三层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目的要求】 了解神经损伤后的反应 了解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了解康复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 了解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通过自学并联系以往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对康复医学相关的运动学基础、神经学基础等等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熟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的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Lovett的6级分级法)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 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了解:语言、吞咽功能评定。 【教学内容】 一、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 二、运动功能评定 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Lovett的6级分级法)及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测量的准确性及影响测量的因素,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分析。 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参与行走过程中的肌肉与关节活动。

康复评定选择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D.制订康复目标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 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1.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ABCDE) 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B.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 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 A.可行性B.有效性C.灵敏度D.统一性E.哲理性 3.康复评定包括: ( ABDE ) A.躯体功能B.言语功能C.感觉功能D.心理精神功能 E.社会适应性 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一)单项选择题: 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D )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 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B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 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B、肌力下降C、肌肉耐力下降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康复医学考试大纲-国家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

康复医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专业的本科生。 课程简介: 本书分为康复医学概论、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和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评定与处理。康复医学概论介绍了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功能恢复的医学,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述了与本学科有关的人体运动学、人体生物力学、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神经学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具体介绍了本学科常用的评定与治疗技术,其他几章内容针对临床常见疾病和症状讲述了具体的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前面康复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常见疾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常见疾病的康复学习是对相关基础知识、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考评方式: 闭卷,百分制 使用教材: 《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黄晓琳,燕铁斌主编,2013年

第一章绪论 【考试要点】 1.康复医学 (1)康复、康复医学、残疾的概念 (2)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残疾的分类和预防、康复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第一节人体运动学 【考试要点】 1.人体运动学定义 2.骨骼运动学 a.运动面的概念 b.旋转轴的概念 c.关节运动的描述 3.关节运动学 a.关节的形态 b.关节面的基本运动 c.关节运动的基本原理 4.动力学 a.理解作用于人体的力的分类 b.理解人体力学三类杠杆的概念及人体在不同运动中涉及的 杠杆的类型

第二节人体生物力学【考试要点】 1.人体生物力学的概念 2.骨骼系统的作用 3.骨的变形特点 4.Wolf定律的概念 5.应力刺激对骨生长的作用 6.关节软骨的作用 7.关节润滑的基本形式 8.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9.骨骼肌的分型,概念及其作用 10.肌肉的收缩形式,分类,概念及其作用 11.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概念及作用 12.骨骼肌收缩与负荷的关系 13.骨-肌腱-肌肉的结构性质特点 14.蠕变的概念及其应用 15.应力松弛的概念及其应用 16.影响肌腱和韧带力学性质的因素 17.神经卡压损伤的分类及其高危因素 18.神经牵拉损伤的生物力学特点 第三节运动对机体的影响【考试要点】

康复患者诊断、评定、治疗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康复专科检查,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的功能评定,以了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步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中期评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师需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调整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末期评定,病人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是判定治疗效果,对仍然遗留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人得病时间的长短,应该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一、脑血管病人: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 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 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三大检查常规,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四项、心功能,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颈部彩 超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治疗; 2、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或手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二、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精品) *第一章 1.康复: 康复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术和规范的医学应用 3.物理治疗: 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方法)和运动疗法(力学方法)。 物理因子疗法是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均有较好效果;运动疗法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4.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5.康复团队组成成员包括: 1 / 9

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人员、心里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相关人员。 6.康复医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年代): (1)萌芽期(1910 年以前)在此阶段,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开始萌芽,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亦已开始。 (2)形成期(1910~1945 年)在此阶段,主要面对的病种有骨折、截肢、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后偏瘫、小儿脑瘫等。 (3)确立期(1946~1970 年)本阶段的特点是康复医学的概念得以确立,康复医学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再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领域中叶形成了制度的、科学的、技术的体系,各部门、领域间的配合协作进入了轨道,并有了国际交流。 (4)发展期(1970 年以后)在这一时期,康复医学学科体系已较完整地确立起来,康复医学的分科已经形成,如儿科康复学、神经科康复学等。 7.康复治疗学包括: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学。 8.康复的范畴包括: 康复医学、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这些

第二章 康复评定

第二章 康复评定 一、选择题 1.徒手肌力评定法将肌力分为( )个级别。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以上都不是 2.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项目不包括 ( )。 A.购物 B.洗漱 C.上厕所 D.上下楼梯 E.转移 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法的6级分级法中的2级﹝﹞: A.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B.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C.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运动 D.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E.以上均是 4.屈曲髋关节的主要肌肉是( ) A.股四头肌 B.髂腰肌 C.阔筋膜张肌 D.腰方肌 E.腘伸肌 5.一个步行周期是指( ) A.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B.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走的时间过程 C.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D.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用的时间 E.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6.正常人行走中站立相约占步行周期的 % ( ) A.55~60 B.65 C.65~70 D.60 E.60~65 7.常用的标准化的PADL评定方法不包括:( ) A.Barthel指数 B.FIM C.Katz指数 D.PULSES E.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

8.神经失用又称:( ) A.传导阻滞 B.轴索离断 C.神经离断 D.髓鞘离断 E.神经纤维离断 9.各种刺激均可诱发P300电位,最普遍使用的是( ) A.视觉P300电位 B.体感P300电位 C.运动P300电位 D.听觉P300电位 E.认知P300电位 10.多相电位超过多少为多相电位增加( ) A.15% B.25% C.20% D.30% E.40% 11.低电压电位是由于肌纤维散在变性而使运动单位肌纤维密度减少的结果,多见于( ) A.脱髓鞘病变 B.运动神经元疾病 C.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D.神经源性损伤 E.肌源性损伤 二、填空: 1.一个步行周期,根据下肢的位置分为 、 。 2.人体平衡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ADL能力分为 和 。 4.当肌肉完全松弛时,正常情况下无任何电活动,称为 。 5.肌电图检查步骤:观察 的电活动,放松时的自发性电活动, 6.的运动单位与重收缩时的募集情况。 三、名词解释: 1.肌张力 2.ROM 3.步行周期 4.ADL 5.21.M波 三、判断: 1.关节活动度是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弧度,常以度数表示。 2.摆动相约占步行周期的40%。 3.Brunnstrom认为脑卒中后出现的异常运动模式在运动发育早期是正常存在的,这些模式 是正常随意运动恢复之前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四、简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