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设计总说明

道路设计总说明

道路设计总说明
道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

1、概述

1.1.1 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华池县紫坊畔乡刘坪村,起点在郝畔组接通村砂石路,终点

位于三里畔组接地方道路,路线全长4.500Km。

现有旧路为土路,路基宽度3~5m,平纵指标基本能满足等外道路标准,局部优化可满足设计要求。旧路均为黄土土路,雨后道路泥泞,人行较为困难,车辆基本无法通行,该路是两村村出行唯一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拟建项目建成后可解决沿途2个组47户151口人通行,项目实施后区域农副产品的外运,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使当地的农户的农业生产更加快捷,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任务及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5)《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 C30-2015);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臵规范》(JTG D82-2009);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

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14)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6年7月24日甘公发[2006]56号文发布);

15)甘肃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市县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技术指标指导意见(试行)》(甘肃省交通厅2013.6);

16)《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17)外业勘测资料;

18)建设单位指导意见;

19)外业勘测资料。

1.3 旧路现状

现有旧路为土路,旧路路基宽度3~5.0米,无排水设施,道路通行能力低,服务水平差;雨天道路泥泞难行,严重阻碍了当地的村民出行。

1.4设计标准和主要工程数量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2005)》,以“安全、环保、节约、实用”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拟建公路设计速度均采用10km/h。

设计汽车荷载:公路-Ⅱ级。本项目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如表1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 ---

本项目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表1

序号技术指标名称单位依据标准村道

1 公路等级级村道村道

2 设计速度Km/h 10 10

3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10 15

4 不设超高平曲线最小半径150 150

5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10 20

6 停车视距10 10

7 最大纵坡%12.0 9

8 最短坡长m 40 60

9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 100 450

10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00 400

11 路基宽度/桥梁宽度m 6.5/4.5 5.0/5.0

12 行车道宽度m 3.5/3.5 3.5

1.5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全线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

单位及数量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路线长度公里 4.5

挖方千立方米35.524

填方千立方米 5.991

砂石路面千平方米16.777

涵洞道 5

桥梁座/米-

标志处14

平面交叉处-

1.6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调查以及走访座谈的方式,对本项目涉及利益相关的有关部门以及沿线群众进行调查和走访,认真汲取和收集所有的意见和夙愿,对所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之后,对本项目做出以下社会风险评估。

(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①项目的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及发展规划项目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0)以及相关规范编制,依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征地标准、搬迁补偿安臵办法、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函等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整个项目符合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路网规划、“十二五”公路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衔接协调。

②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拟建项目符合有关政策的要求。一是该项目为甘肃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二是地方经济发展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当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先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项目的建设将有效联系城乡整体功能发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评估结论:项目符合政策法规。

(2)项目的合理性分析

①项目选址及路线方案合理

本项目路段属于Ⅲ2区(陕北典型黄土高原中冻区),沿线土质以黄土为主,区内年降水量中等,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植被稀疏,路线方案选择时,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尽量少占良田、耕地。路线方案应尽可能沿旧路、荒山和山坡脚布线。项目作为一条农村公路,布线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尽量利用旧路,又要保证建成以后公路的畅通、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对于具备拓宽条件的路段要尽量沿旧路线位布线,对于平纵指标不满足等级要求的旧路选择改线。经综合考虑,本次选择的路线方案里程短,主要工程量少,投资规模小,占用耕地少,在路网结构布局合理性、路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 ---

线里程及走向顺捷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和占用农田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②项目土地利用合理

项目选线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充分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努力做到与沿线的村庄相结合。在选线过程中,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结合沿线地方土地开发计划,通过对沿线局部方案的充分细致的比选,选择适宜的路线位臵,做到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拆迁工程。

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通过对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国土开发计划,选择适宜的路线位臵,尽量少占良田,减少拆迁,在可能的条件下,实施复垦还田工程。a .在平面选线时,路线尽量选在农田、林地少的山坡地段进行展线降坡,减少对耕地或好地的占用。b .在跨河、跨沟时,合理选用桥涵形式和尺寸,减少对地方区域土地及村庄的切割,既起到了集约用地的作用,也减少了拆迁工程,以及节约成本。c.在路基填方较高路段,合理确定采用适当的挡护工程收坡,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评估结论:项目方案合理。

(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①项目建设条件可行

本项目从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区域交通条件、沿线建(构)筑物、水电及通讯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论证,保证了建设项目在各方面的可行性。项目沿线分布了河流,采用桥梁跨越;,本次设计对沿线分布的电力线路和通讯设施进行了调查,并尽量绕避,电力和通讯设施对本项目的建设影响不大;项目部分路段对农、林布局有一定影响,为了减少占地保护农田,本次设计采用了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和控制填挖高度,为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考虑了合理的防护设施,并通过植草种树等绿化方式,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

②项目经济效益可行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该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实际成果和利益。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公路使用者的费用节约,项目与原有相关公路的降低运输成本效益、使用者在途时间节约效益和减少交通事故损失效益。综合各方面因素,本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沿线村民的运输条件,节约燃料和运输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沿线交通安全,在经济费用效益方面是可行的。同时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在效益下降20%、费用上升20%的最不利情况下,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各项评价指标具有经济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

经济评估:项目可行。

(4)项目的可控性分析

①项目拆迁补偿可控

本项目沿线无拆迁物,只有局部路段需占用农田。对此,项目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与沿线群众沟通,尽量做到不引发、少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制定征收方案时,召开座谈会,反复征求被征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尽可能使征收方案更完善、更合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②项目工程环境可控

建设项目在施工期、营运期都将对影响区域内的声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影响为对相关道路造成的交通压力及施工期、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影响,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可使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风险评估:经过以上四项评估,此项目的可控性风险较小,可实施。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3 ---

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表

序号风险因素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1 合法性

与法律法规及发展规划的协调√

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协调√

2 合理性

项目选址及路线方案合理性√

项目土地利用合理性√

3 可行性

项目建设条件可行性√

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

4 可控性

项目拆迁补偿可控性√

项目环境可控性√2、测设简况

2.1 导线的布设情况

本项目平面控制采用西安80-坐标系,高程采用假定高程系。野外施测使用的仪器是:Frimble R4 GPS,精度较高,达到了Ⅱ级导线的要求。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执行《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等国家或行业标准。

2.2 新技术采用及计算机的运用情况

2.2.1 为提高测设质量和测量精度,全线运用了GPS进行导线联测,建立地形测绘及工程测量的控制系统。

2.2.2 内业设计阶段采用的软件有:路线:hint6.6;路面结构:HPDS 2003;桥梁涵洞:GQJS、Pcv2000;另有CAD、OFFICE等辅助办公软件。使设计文件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00%,版面美观,内容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勘察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3、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 地形、地貌

华池县华池县(甘肃省庆阳市下辖地区),华池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北部,东北与陕西省的志丹、吴起、定边接壤,西南与本市环县、庆城、合水为邻。地处东经107°29’-108°33’,北纬36°07’-36°51’之间。辖4镇11乡,总土地面积3776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133700人(2013年),2013年,华池县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

华池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川塬兼有,梁沟峁相间。华池县海拔在1100-1780米之间。

3.2 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评价

3.2.1地层岩性特征

本区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坳陇东黄土高原稳定地块,发在燕山运动以前周缘祁吕贺构造活动带的东西向构造为本区的基础构造。侏罗纪以后,陕甘宁盆地大向斜周边受燕山运动普遍隆起,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在以河湖陆相细碎屑岩广泛沉积的同时,也伴随着边缘地区的隆起和褶皱断裂的产生。因而从本区切割黄土塬的深切河沟基底出露的地层主要以下白垩统下部环河华池组(Q3m)泥质砂岩粉砂岩夹页岩、泥灰岩和中部罗汉洞组(Q3m)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为主,分属河漫滩相和河湖相细碎屑岩沉积,总厚在07.6m。其上直接覆盖着第四系巨厚黄土层,厚度在209~355m,沿梁峁残塬支沟广泛分布,自下而上除个别地段与塬基底间有少量第三系(Q3m)临夏组砖红色粘土层(3~20米厚)外,主要为下更新统三门组(Q3m)浅褐红~棕红色石质黄土及砂砾层;中更新统离石组(Q3m)浅灰黄色黄土夹棕红色土壤层;上更新统马兰组(Q3m)浅灰黄色疏松黄土层。沿冲沟分布有全新统(Q3m)冲积砂砾石,亚砂土及河漫滩相淤积黄土层,厚度2~10米。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 ---

3.3 气象、水文与河流特征

地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降雨量550mm,蒸发量1400多毫米,地表浅水补给量较小。年平均气温7—10℃,无霜期140—180天,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最大冻土深度82cm。

当地属黄土高原地貌,地下浅层含水较少,浅层水主要靠大地降水补给。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水系主要以黄河支流为主,属常年流水,含泥量大,水质较好,可灌溉,可用于沿线项目用水。

3.4 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4、路线

4.1 路线设计原则

本项目为旧路改建项目,路线设计首先要考虑尽量利用旧路,注意减少拆迁、减少新占耕地,避免扰乱沿线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要求节约投资。

4.2路线平面设计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和以上路线设计原则的规定,结合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景观环境,因地制宜,对该段路线的平面、纵面、横断面进行了优化组合设计,以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车辆的行驶安全、舒适、便捷以及行车环境的协调美观。

平面线形设计对沿线村镇、地物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分析研究,路线平面线形设计主要在原有旧路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技术标准,提高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邻平曲线大小均衡、连续、无突变感,小偏角平曲线按规范留够曲线长度。

4.3路线纵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时,设计标高主要受旧路标高、沿线与之相交的公路标高、沿线村镇和设计路面结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满足上述因素条件下,充分考虑了水文地质及地面排水条件。同时,综合考虑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使线形平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使纵坡均衡和不同技术指标平缓过渡,保持视觉连续性;注意了和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

4.3路线平、纵面组合设计

全线从汽车动力学及力学的观点出发,充分考虑了驾驶人员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并控制合成坡度,有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的要求,充分注意了线形与自然景观和环境的配合与协调,尽可能的使平、纵面线形组合协调,以保证视觉上的连续性,避免纵面线形在较短的距离内出现较大的波浪起伏。4.4安全设施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地理、气候和环境,以及考虑公路建设资金的

合理利用等因素,本次安全设施设计标志。

4.4.1 标志

交通标志设臵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准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本次设计的标志种类有:警告禁令标志。标志的结构型式采用了单柱式。

交通标志板全部采用2mm厚LF2-M铝合金板材,标志板面粘贴高强级(Ⅴ类)反光膜。版面颜色与字体应符合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的有关要求。

标志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外形美观、经久耐用。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5 ---

5、路基、路面

5.1 路基路面设计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横断面尺寸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要求。

2.稳定性原则

合理选择路基填料,保证路基的强度;合理选择路基横断面型式,根据地质调查资料合理确定路基边坡坡率,在潮湿、过湿或低填方路段采取天然砂砾换填或天然砂砾隔断等措施,使路基的应力工作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加强加宽路基与老路基的衔接设计,采用挖台阶、提高压实度等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加强防护设计,在深挖方路段、临河路段、地面横坡较陡路段采取工程防护措施,保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边坡稳定性;完善排水设计,采取截、排、引等措施将水合理地予以排除,尽可能地与农田灌溉渠相结合,不随意排放,减少污染与水土流失。总之,在荷载、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性和边坡的稳定性。

3.经济性原则

加强平、纵、横综合设计,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填挖基本平衡,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注意与防护工程的比选,选择经济的横断面型式。

4.兼顾性原则

在设计中兼顾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在取土以及挡土墙设臵等方面与农田改造、水利灌溉相配合。

5.2 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中线处路面顶面标高。

5.3 路基标准横断面

5.3.1 路基标准横断面形式

本项目一般路段路基宽5.0m,路面宽3.5m。

5.3.2 路基加宽、超高设计

路基超高和加宽分别采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的超高和加宽值。超高方式以路中线作为旋转轴,最大超高横坡取6%。全线采用一类半加宽,路基加宽方式采用曲线内侧加宽,线性过渡。

5.3.3 路拱横坡

砂石路面行车道横坡采用2%,土路肩3%。

5.4 路基边坡

根据地形、地貌,路基土质、水文气象资料,结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路基边坡坡率设臵为:

填方路基:全线采用直线型边坡,坡率采用1:1.5。

挖方路基:全线地质为粉质粘土,且挖方深度均小于10m,坡率采用1:0.5一坡到顶。

5.5 路基排水

边沟:在挖方路段和填土高度小于0.4m的低填方路段设臵边沟。一般路段设臵土边沟;陡坡路段设臵梯形混凝土边沟,靠路基一侧坡率为1:1.5,外侧采用1:0.5,厚度为0.06m,底宽0.4m,深0.4m,采用C20预制混凝土加固;对于纵坡较小路段采用土质边沟,路基一侧坡率为1:1.5,外侧采用1:0.5。

5.6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6 ---

为了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产生变形的能力,保

证路基路面的综合强度,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要求,全线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重型)应符合表3的规定。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表3

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厘m) 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重型击实)

零填及挖方路基0~30 5 ≥94% 30~80 3 ≥94%

5.7 路面设计

5.7.1路面结构(砂石路面)

⑴气候分区

公按照《公路自然区划图》,本项目属于Ⅲ2区,气候区划属于陕北典型黄

土高原中冻区。

⑵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

面层:10cm天然砂砾

总厚度:10cm

5.7.2结构层材料技术要求

垫层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路面垫

层采用天然砂砾结构。

①天然砂砾的级配组成见表4

天然级配砂砾级配组成表4 层位

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53 4.75 0.6 0.075 0.002 53 4.75 0.6

垫层100 50~100 17~100 0~50 0~30 100 50~100 17~100

②砂砾

砂砾含泥量≤30%,小于0.075 mm细粒含量不宜大于5%。

5.8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5.8.1路面验收弯沉

第 1 层10cm面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72.9 (0.01mm)

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20 (0.01mm)

5.8.2面层施工

(1)根据各路段面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如砾石系用两种集料合成时,分别计算两种集料的数量;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

(2)应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 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3)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 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5.8.3路基施工

(1)填方路段在填土前,需清除地表腐植土,挖(铲)除树根,而后进行填前压实。基底压实度不低于90%。填筑前先进行试验路施工,确定现场合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7 ---

理的机械组合工序及合适的压实厚度。路堤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路基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地排水措施,防止路基积水。

(3)拓宽原有路堤或地面横坡大于1:5时,必须在其上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内倾4%的坡度。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4)路基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相关规定。

6、桥梁、涵洞

6.1概述

本项目本次设计全线共新建涵洞5道。

6.2设计依据

1.技术标准:

⑴公路等级: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

2.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5)《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7)《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 C30--2015)

(8)《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6.3主要材料

6.3.1混凝土管涵洞身、洞身结合部及进出口

管节 C30混凝土

帽石 C20混凝土

管节基础 C20混凝土

洞口、洞身结合部 C20混凝土

洞口基础 C20混凝土

(1)水泥:C20、C30混凝土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设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2)粗集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急流槽出口与消力池相接,消力池详见消力池设计图,其工程量已计入涵洞工程数量表(洞口部分)。

(4)基础部分:地基要对整个圆管涵保持均匀的承载力。要避免软弱基和岩基交叉的地基,如果实在不可避免软弱地基要用优质砂石及砾石压实成形,岩石地基挖掘后用沙砾重新换填,厚度至少30cm,尽量减少整道涵洞的沉降量。基础用透水性好,粒度分布良好的沙质土或沙砾或碎石土成形,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波长的1/2或不大于50mm。

6.3.2钢材

⑴普通钢筋:设计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钢筋;带肋钢筋的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8 ---

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

⑵带肋钢筋焊接网:其各项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的有关规定。

⑶钢材:钢材采用低碳钢Q235B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的规定。

6.4设计要点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⑴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道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分布。

⑵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

⑶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臵内外圈两层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

⑷涵洞设计的地基承载力:在施工中,当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基地换填处理,以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⑸对于填方处的圆管涵,垫层底部土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

6.5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⑴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长度用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2.0m,辅助管节长0.5m;施工时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臵及端墙位臵的准确。

⑵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标准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脱模时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

⑶管节接头构造:节间缝隙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

⑷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填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

⑸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6.8其他。

本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有关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办理。

7、路线交叉

7.1设计原则

本项目全线无交叉,处设计中对乡村道路及旧路纵坡发生变化的地方,作了顺接处理。

8、环境保护

8.1 环境保护

本项目结合公路沿线实际,从路线方案的比选到路线平、纵面设计,从构造物的设臵到结构物型式的选择,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等方面都注意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美化,尽可能地减少公路对沿线自然景观的破坏,通过充分的绿化美化工程,改善本项目的使用环境。

8.2 施工环保

8.2.1路线设计中已进行了全线土石方纵向调配,尽量减少废方。对于废方,则集中设臵弃土场,并在弃土后将整平,恢复种植,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9 ---

8.2.2施工过程中,全线集中设臵料场,以减少对植被和耕地的破坏,并在施工结束后将料场复原,恢复植被和耕地。

8.2.3对有引起噪音和污染的作业,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筑路材料应集中堆放;拉运水泥、石灰等容易扬尘的材料,要求加盖布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扬尘;并限定产生高噪音的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

9、筑路材料

该项目所在区域筑路材料相对较少,多数材料需外运,运输较为方便。筑路材料应集中供应,不得沿线随意挖取、随意堆弃。

9.1 水泥

宁夏萌城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产量丰富,沿线有道路直接上路,运输条件好。

9.2 路面碎石

宁夏萌城有多家石料加工厂,有较丰富的石料,石质坚硬,碎石用于沥青路面面层及桥梁,沿现有道路直接上路,运输方便。

9.3 中、粗砂

巴家咀有丰富的天然中砂,含泥量满足设计要求,级配好,是公路工程的良好用料、主要用于桥梁面板。

9.4 砂、砂砾

怀安乡料场有丰富的天然砂砾,级配良好,是公路工程的良好用料、主要用于路面。

9.5 工程用水、电

沿线有生活用水量满足工程需要,本段公路沿线已有电网架设,施工用电可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从已有的电网接引支线即可。9.6 粘土

沿线土含量丰富,土质相对较好,可用于路基工程。

9.7 钢材

西峰区有工程所需的各种钢材,强度满足要求。

10、施工组织计划

根据交通部有关规定和要求,施工组织计划是编制预算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所以本施工组织计划仅从设计角度,结合沿线现场条件,对总体施工的轮廓计划提出原则性意见,以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10.1 工期安排

本项目计划 2016年6月初开工,至2016年7月底建成通车。

10.2 施工组织

10.2.1 施工准备

按照我国基本建设管理规定,本路段应进行公开施工招标,选择专业对口,资质信誉高,施工设备好,技术力量强的企业承担施工任务。

本项目虽然大多数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公路沿线地质条件、施工条件较复杂,但起终点及中间均有等级公路与其相连,材料运输也比较方便。

10.2.2 施工程序

实施中,在作好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一般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同时安排好各工程项目之间的交叉作业和相互协调以及配合工作。按正常顺序首先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待路基完工趋于稳定之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施工。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等工程宜在主体工程进行到中、后期时再进行,以期全面投入使用。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0 ---

10.3 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是为保证公路沿线各施工场地能正常施工而需要架设或铺筑的

电力线、电讯线、汽车便道、便桥以及临时租用的施工场地等。从沿线实际来

看,路网较发达,村镇较多,电力线、电讯线纵横交错,给本项目临时工程的

修建或实现带来了方便。

11、施工图预算

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定额、补充定额和要求,根据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

编制本项目预算。详见《施工图预算》。

设计里程预算总额平均每公里造价建安费预备费其他费

公里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4.50 66.8385 14.8300 61.9156 4..9229

附注:其他未尽事宜,请按相关规范执行

陕西冠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1 ---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安徽界首任寨乡内,起点为千牛汽车服务中心,终点至跨河桥桥头,南北走向,现状为X107县道,道路设计全长792.555米,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道路作为任寨乡的一条示范街道,它的提升改造,是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中标通知书;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我方提供的带状地形图(电子版);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相交道路等资料。 3. 道路建设条件 3.1 沿线场地现状 沿线主要为民房、农田并伴有少量沟塘。 本道路现状为9.0m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是穿越集镇的公路。本次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与建设单位、街道充分对接,对现状机动车道不作改造,仅在其两侧新建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2 现状及规划相交道路 道路沿线相交道路均为现状出入口。 3.3 现状及规划河道与沟渠 本项目终点处有一现状沟渠,且有一现状桥梁,该沟渠及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维持现状。 3.4 现状杆、管线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场地内有多处电力架空杆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上,且有一道给水管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边。 4. 采用规范及标准 4.1 规范及图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 );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项目施工时,若有相关新的规范、规程等颁布,则应按照新的规范、规程实施。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1.1、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 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 (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 (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 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 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3.3.1 人工填土层(Q ml) 人工填土:褐黄、褐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 不均匀混有碎石、块石、砼块、砖块等硬杂质及少量生活垃圾,硬杂质含量约20~40%,最大粒径10cm,松散状态。层厚0.50~5.50m。 3.3.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含卵石细砂:褐黄、褐灰色,砂成分为石英质,卵石含约20~40%,呈亚圆形~次棱角形,质坚硬,一般粒径3~6cm,大者超过10cm,含约10%~20%粘性土,稍密~中密状态。层厚0.80~3.60m,层顶埋深1.50~4.00m,层顶标高11.41~22.50m。 3.3.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pl) 粉质粘土:褐黄、褐红、灰白色,成分相对较纯,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30~4.90m,层顶埋深0.00~5.50m,层顶标高40.38~69.61m。 3.3.4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K1)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早白垩世(K1)细粒花岗岩,青灰色,风化后呈红褐、黄褐、肉红、灰白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似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本次钻探仅揭露其强风化带:强风化细粒花岗岩():褐黄、褐红、灰褐色,岩石因风化强烈而解体,原岩结构大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及依据 1.1.1 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1.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1.3 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公司的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规划部门关于本片区道路的设计红线; 3、本道路1:500地形图及片区总体控制方案; 4、相邻已设计道路施工图资料。 1.2 主要技术标准 2、设计概要 2.1 工程概况 本项项目所在地点为火车站周边,市政道路含垭路、A线、B等道路。其中包含道路、排水、照明、绿化以及其他市政管线工程,本册图纸及说明为道路部分。 由于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本道路现状路面出现了较多破损,水泥路面存在较多裂缝、错台、掉角、碎板、磨耗层脱落等病害,沥青路面老化严重。通过实施本道路的改造,能大幅提高本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快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 本项目所有道路均为改建道路,我院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掌握了本道路的使用状况。经过与业主的多次方案讨论确定:

某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黄源大桥是连接万载县双桥镇黄源村与河岭村的枢纽工程,是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重点项目。本桥位于锦江上游,河面宽约110米,测时水深约1.8米。黄源渡口南岸为河岭村,渡口北岸为黄源村,为两岸居民来往的主要交通途径,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改善交通,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该项目的建成,将意味着撤销黄源渡口,对于解决两岸村民的生活、生产的极度不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双桥镇黄源村、河岭村与周边乡镇、乡村的联系,城乡结合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必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是双桥镇黄源村的民心工程,是两岸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设计依据和规范 1. 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 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l一2005) 7.黄源大桥工可批复意见 三、采用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面宽度:0.50米安全带+6米行车道+0.50米安全带 3.设计洪水频率:1/50 4.桥下通航等级:无 5.设计速度:20km/h 6.引道工程: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20km/h 路面: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宽度:7m 四、地形、地貌、地质 1、地形、地貌条件 本场地地貌属于冲积阶地,场地较平坦。场地周围为菜地和农田。 2、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本场地区域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下部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群砂岩。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细砂层、砾砂层、砂岩组成。现根据其野外特征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 ①细砂层(Q4al):ZK4有揭露。浅黄色,含有少量泥质,饱和,松散状 态。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为70kPa。揭露厚度0.8m。 ②砾砂层(Q4al):各孔均有揭露。黄色,砾卵含量占40%左右,粒径0.3~5 厘米,最大者在10厘米以上,呈亚圆状态,以石英岩为主,饱和,中密状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县**镇**村道路工程,道路线路总长为160;道路路宽为15m。 受**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并深入研究及后现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支路。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3.计算行车速度:20km/h。 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 5.路面荷载等级:BZZ~100 6.地震基本烈度:6度。 7.道路红线宽度: 本工程K0+000~K0+160道路红线宽度15m,横断面布置为:15m=3.5m(人行道)+8m (车行道)+3.5m(人行道)。 三、设计依据 1、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30) 4、建设部《关于颁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建质[2004]16号); 5、《**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 四、采用主要技术标准 1、国家标准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行业标准 (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 (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37-2012)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 (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 项目号:2015-DS-030 分项号: DL-03 日期:2015.06 **设计有限公司 Guiy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Surveying Prospectingv CO.,Ltd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 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 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工程设计 2、给排水工程设计 3、交通工程设计 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

市政设计总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道路设计总说明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证书编号:审定: 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丙级审核: 法定代表人:复核: 技术负责人:设计: 项目负责人: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总目录 总目录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2)建设单位: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3)设计单位:广西建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XXX;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 (4)项目建设地点:花香乡花香村,距离县城50.0km。 (5)建设规模:道路总长562.069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1)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 2、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按《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设计。 (2)计算行车速度:20km/h。 (3)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4)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5)最大纵坡:14.98 % (6)设计洪水频率:新建桥涵及路基按2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7)图中坐标、高程系统均为假设。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点位于花香乡花香村弄吉屯,终点巴吉屯。路线全长562.069m。 主要工程量:挖土石方2091m3,填土方1346m3,混凝土路面1997.2m2。详见下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沿线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 1、地形 本路线通过地域地形较陡,高差大。 2、地质构造 测区内多以风化石为主,地表覆盖厚0.5-1.5m,未存在不良的地质构造。 3、地震

道路改造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 设计过程 本项目于2015年2月委托我院进行酒都路北段拓宽工程施工图设计,2015年5月13日王城施工图初步成果并报业主评审,2015年5月15日进行了施工图内审,并依据意见进行修改。 2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 2.1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60-2004)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D63-2007)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 12)《公路沥青混凝土里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1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 设计概要 3.1 工程概况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东与泸州市毗邻,北与自贡市接壤,西靠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界云南省昭通地区。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区。 三江口片区位于南岸东区北部,戎州大桥和大溪口间的狭长地带,是重要的城市节点,为《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设计内容为酒都路北段拓宽工程,酒都路道路红线宽度30m,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3.2. 序号指标名称 路名 1 道路名称酒都路 2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3 计算行车速度30km/h 4 横断面宽度30m 6 道路交通等级中等交通 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系数 0.10 9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 10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11 路面设计基准期15年 12 防洪标准1/50 3.3 3.3.1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为道路改造,维持原道路技术标准,平面拟合原有线形进行设计 ,对道路两侧进行加宽处理,根据最新控规新增两处路口,道路与小区出入口接顺,通行机动车辆的小区出入口,采用沥青路面进行顺接;不通行机动车辆的小区出入口,采用人行道铺装结构进行顺接。 3.3.2 纵断面设计 本次改造仅对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后加铺新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纵坡不变。地面道路设计标高和原有小区出入口连接处,若有高差,在工程范围内20m范围内过渡到地面道路设计标高。 3.4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布置维持现有红线宽度及车行道宽度,车行道采用直线路拱形式,横坡采用1.5%。 本次设计道路横断面在现状道路横断面基础上,机动车道两侧拓宽0.5m,车道采用直线路拱形式,横坡采用1.5%,现场施工测量过程中,若道路横坡不满足要求,则采用AC-20层进行调平,横断面布置形式如下: 酒都路:30m=4.0m(人行道)+9.5m(车行道)+3m(绿化带)+9.5m(车行道)+4.0m(人行道); 3.5路基 本工程为道路加宽改造工程,但根据新控规需新增两处路口,需要新建路基,具体要求如下: (1)路基填筑及压实度 路基填筑填料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严格按规范摊铺和压实。对于同一填筑路段,要求同一层的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尽量均匀。一般路段路基填筑材料的重型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实用参考]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文成路(原西二号路)位于嘉峪关市嘉东工业园区,该道路设计为南北走向,北接创新大道(原北一号路),南接兰新璐,道路沿线与新阳路(原北二号路)、新瑞路(原北三号路)、新鹏路(原北四号路)和创新大道(原北五号路)等道路相交,道路总长度4588.29M,道路红线42M。目前已修筑完成的路基1298.69M,位于创新大道与新瑞路之间。20GG年在原路基的基础向南对新瑞路与创业大道之间1269.92M的路段进行施工图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与原路基断面一致。该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工程沿线地势较平坦,坦然级配沙砾层较好。 二、设计根据 (1)嘉峪关市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委托书。 (2)嘉峪关市东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3)嘉东工业园区规划总平面图。 (4)现有20GG嘉峪关城市坐标1:1000的地图。 三、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GG) (3)《公路沥青路年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GG)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GG)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GG)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20GG)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8)《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 (9)《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GG) 四、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二级主干道 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a 5、抗震设计烈度7度 6、设计标准轴载:100KN 五、工程设计 5.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根据规划总平面设计线路,但考虑到周边的具体情况对道路中心线进行了调整。 5.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一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场地的标高、排水等问题。纵坡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纵坡设计参数表 5.3横断面设计 5.3.1路基横断面布置 文成路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红线宽度为42米,一板块结构,机动车到宽度为10.5米,不单设非机动车道,将10.5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工程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第 1 页共18 页 总说明书 第一篇: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及建设的意义: 该设计路段为海南省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由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原有的一条镇级公路已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为此,拟定新建高速公路,以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本设计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两个方案,虽然比较方案路线比较平顺土石方也相差不多,但由于比较方案在跨越河流时是斜交,并且刚好在河流转弯处,跨径比较大,增加了建桥费用。而且比较方案与已有道路过多的相交,严重影响了施工时沿线的交通。所以经比较确定使用推荐方案。 二、设计依据: 1、当地政府提供的地质资料。 2、国土资源厅测绘院测量的线路沿线带状地形图。 3、其他相关道路的规划要点、图纸、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8)《公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四、技术标准: 全线新建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路基宽27米,沥青砼路面宽22.5米,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荷载:公路-I级,BZZ-10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涵1/50。 五、路线起点、路线长度: 本路线全长1.73公里,全路线均为新建,路线的起点桩为K0+000,终点位于桩号K1+732.567。全线设有1个平面交点,平曲线最小半径为800米。 第二篇:路线设计 一、平曲线设计 1、选线原则 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站高产田。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1)直线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同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2V。本设计速度为100km/h。 2)圆曲线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 (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 ①极限最小半径 ②一般最小半径 ③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4)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1:1:1 到1:2:1之间。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600m 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170m 3)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