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器乐选修4阮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选修4阮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选修4阮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选修4阮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选修4》(阮)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巩固、提高基本技术 2、学习网前技术 3、学习后场技术 战术部分 学习单打技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单、双打区别与各种练习手段。 2、科学锻练身体方法。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学习双打基本技术 2、学习双打比赛规则 3、巩固与提高基本技术 战术部分 1、单战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练习 2、一般素质:达标练习 (一)技术部分 1、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战术 2、双打基本技战术 3、教学比赛单打、双打 4、实习裁判 (二)战术部分 1、单、双打循环赛 2、裁判实习 (三)素质部分 专项耐力 五、教学进度表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专题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 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生产既是精神世界的源头,又是精神文明的参与者,由此形成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在古代物质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中国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川菜、汾酒、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这些物质文化也被称为文物,它们受到了重点的保护,这体现出我们国家对于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物质文化是相当重视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熟悉古代物质文化将会对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于传承华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文物特征 华夏文明起于商周,商周文明也被称为青铜器文明。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一说为“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二、文物价值 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

(完整版)《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根据羽毛球运动特有的观赏性、娱乐性及锻炼性使得人们对它特别青睐。同时还通过对羽毛球各类技术练习、游戏和比赛,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等健身效果,不仅能娱乐心情、陶冶情操,还达到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灵活大脑的作用。 而羽毛球作为体育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羽毛球专业课的教学,除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羽毛球竞赛规则及竞赛编排,全面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实战水平及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解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学习研究羽毛球的战术及打法类型。掌握本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与手段,学习羽毛球竞赛规则,提高临场裁判工作能力,掌握羽毛球比赛基本的竞赛组织、编排记录等知识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羽毛球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羽毛球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高,具有开展课外羽毛球活动、指导业余羽毛球训练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理解羽毛球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初步具备组织羽毛球比赛和担任羽毛球裁判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为以后的体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羽毛球技术中,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及在健康快乐的锻炼中,提高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

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使初级水平的学生技术动作合理化,使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化,重点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各种练习和学习方法。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选用教材:《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羽毛球竞赛规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羽毛球竞赛竞赛工作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六、课程进度表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3(75.2分)

1. 《尚书》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成语箕风毕雨 即来源于此。 2. 称“皇帝” 由秦 朝开始,直至 辛亥革命 才结束。 3. 金陵是南京 的古名,扬州的古名叫 广陵 。 4. 古代室内的四角有专名,西南角叫奥 ,西北角叫 屋漏 ,东北角叫 宦 ,东南角叫窔 ,其中以 奥 为最尊。 5. 清人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6. 三桓即孟 桓、 叔孙 桓和 季 桓。 7. 六部 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8. 历代的古籍目录著作,大体有三种类别:史志目录 、 官修目录 、 私家目录 。 9.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宫 、 商 、 角 、 徵 、羽。 10.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浊酒”指的是浇愁 的酒。 11. 堂的正面没有墙,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东阶和西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 ?× 12. 墓志也是一种碑刻。汉朝时就有墓志。古人在坟里埋上一块石头,或长或方,上面记载着死者的事迹,其性质与碑刻一样。 ?√ ?× 13.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 ?× 14. 帞头后代音转称为幞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面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2:江南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 (宋体、五号) 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该课程是何种课程性质,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般课程还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理论还是重在技能培养,或者两者并重、相互结合,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应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二、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宋体、五号、行距:20磅。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应尽量详细完整,一般按章节、单元叙述为宜;说明每章的教学要求,即应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包括: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参考格式: 第1章xxxx 1.1 xxxx……..大纲细化到该级目录 四、课程考核方式(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说明在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列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方式是开卷还是闭卷;课程成绩评分办法、内容、标准有何特殊要求,明确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课外作业等所占比例。(宋体、五号、行距:20磅)

五、学时分配表(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 表格要求:(宋体、五号、行距:20磅,教学内容到章。) 六、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要注明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等内容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顺序要求: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七、有关说明 此部分主要为大纲的使用说明,应包括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等;学生自学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如采用双语教学,说明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比例;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宋体、五号、行距:20磅。)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古代的历法,每月最后一日叫做“”,最初一日叫做“”。 2.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诗中借指。 3.六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的是从和两条运河。 4.秦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和两级。 5.清朝实际任宰相之职的在康熙时期是“”,雍正以后是“”。 6.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亦通称。 7.魏晋以后,汉代原先的察举制发展为。 8.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用士人始于。 9.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礼,女子十五岁行礼,是作为成年的标志。 10.在唐太宗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当时称作“”。 11.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在古代的作用是。 12.我国的图书目录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和。 13.金星晨见于东方为,昏见于西方为。 14.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 15.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16.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文中山东指以东的地区。《汉书·儒林传》: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文中山东指地方。 17.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其长官叫。 18.清人孙诒让所作86卷内容丰赡,是研究《周礼》最好的本子。 19.道教的经典文献叫。 20.成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中的衽是,袂是。 21.到了才逐渐出现了精美的文人画,其影响延续至今。 22.最早的书,要算以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 23.清人张之洞撰写的《》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二、单选题(每择2分,共10分) 1.泉州、无锡和松江的古名分别叫()。 A温陵梁溪广陵B梁溪云间金陵 C温陵梁溪云间D温陵云间梁溪 2.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 A吉礼凶礼军礼冠礼嘉礼 B吉礼凶礼军礼笄礼嘉礼 C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吉礼凶礼军礼仪礼嘉礼 3.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其确切名称是()。 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B吏部户部礼部法部政部工部 C政部官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学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医部 4.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是()。 A区分君主家事与国事,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不相混杂。

【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传统文化专题

【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传统文化专题一,运用《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科 学对待文化传统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不能全盘照抄或断章取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 三

四, 五, 六,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诗词大会的传播形式中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中华诗词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中国诗词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使用和媒体的传播使诗词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⑤,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传播中华诗词,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的主体地位,引起民众广泛参与 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文化发展 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真善美 ⑤运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八,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立足社会实践,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九,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

专业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体育系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实践课。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课程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运用羽毛球技术、技能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终身锻炼身体奠定基础。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和生存,学习和生活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提高羽毛球基本战术的运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理解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规则、裁判法,学会如何欣赏羽毛球赛事。 (4)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其锻炼价值,掌握羽毛球的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2(68.7分)

古代驾车以四马 马为常。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 3. 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的翼轸分别指 天上的方位 和 轸两星宿的分 。 4. 《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其中衣指裤子 ,裳指 上衣 。 5.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 6. 春秋初年齐桓公 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7.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 ,也通称 言官 。 8.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 ,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9. 古人以牛 、 羊 、 猪 为三牲。

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 11. 今天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 ?√ ?× 12. 殷代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 ?√ ?× 13. 郭沫若先生取名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沫、若是两条河流的名称。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以及与雅砻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郭老是四川乐山人,就在沫水之滨,离若水也不远。 ?√ ?× 14.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 ?×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是井宿中的星组。 ?√ ?× 16.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参宿。商,心宿。参在西,商在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拿“参与商”来比喻“人生不相见”。 ?√ ?× 17.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据此称内讧为萧墙之祸。萧墙,就是围墙。 ?√ ?× 18.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在贵族中,女子称氏,男子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别婚姻”的,而姓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 ?× 19.

(完整版)专业选修数字雕刻教学大纲模板(2015)

艺术学院数字雕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字雕刻课程代码:ZX405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18 实验实践学时:18 面向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数字插画 (要求:课程名称与课程代码必须与课程信息手册完全一致。课程类别根据情况填入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验与实践课 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雕刻课程主要介绍利用ZBrush等电脑软件在电脑环境中进行数字虚拟雕刻,创建 三维雕塑作品的技法。ZBrush是传统软件和创新工具的完美组合,它让您可以创造复杂、 高品质的雕刻作品。数字雕刻课程将深入讲解ZBrush的使用方法,其中的每一章都概述了 如何将ZBrush的各种功能结合使用,并通过一系列练习展示了使用方法。本课程着重介绍 数字艺术基础知识,ZBrush界面元素, 2.5D的数字绘制技术,数字雕刻技术,ZBrush中的渲染、照明和材质,将ZBrush与其他软件程序结合使用,ZBrush与CuriousLabsPoser结合使用,以及一些更为有用的ZBrush插件和ZScripts的简要介绍。 本课程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既有数字雕刻初学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又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和技巧供高级用户参考以汲取灵感。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课程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件完整高质量的数字雕刻作品为形式。 2、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两次中期作品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指标。 3、过程考核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练习、中期考核。考核以作品的完成情况来评判。 4、结业考试以提交数字雕刻作品为形式,对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平时成绩占40%,结业考核占6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数字雕刻》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概述数字雕刻 6 0 第二章ZBrush界面和基础操作 3 3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羽毛球的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羽毛球的发展概况、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基本规则与裁判法。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羽毛球技战术进行比赛,能进行简单教学训练活动和裁判工作。 二、学时分配 三、内容纲要 1、羽毛球运动概况 (1)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 (2)羽毛球的重大赛事。 (3)场地。 (4)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羽毛球的主要基本技术: (1)手法:

①握拍法:正手握拍、反手握拍 ②发球:正手发高远球、发平高球、正手发网前球、反手发球 ③接发球:站位和准备姿势 ④击球技术: 后场高空击球技术:高远球、平高球、吊球、扣杀、劈杀 网前上手击球技术:搓球(正手、反手)、挑球(正手、反手)、扑球下手击球技术:接杀球、接吊球 中场平击球技术:平抽球、平挡球 (2)步法: ①上网步法:上右网前、上左网前 ②后退步法:正手后退右后场后退、左后场反手后退左后场 ③两侧移动步法:向右侧移动向左侧移动 ④前后场连贯步法 3、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1)单打战术 ①发球抢攻战术 ②攻后场战术 ③逼反手战术 ④打四方球结合突击战术 ⑤吊、杀上网战术 (2)双打战术 ①攻人(二打一)战术 ②攻中路战术 ③攻直线战术 ④攻后场战术 ⑤后攻前封战术 ⑥守中反攻战术 四、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高校体育教程》.兵器工业出版社. 2、《大学体育》.中山大学体育出版社. 3、梁小牧,《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战术》.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4、黄志远,《羽毛球基础教材》. 5、彭美丽,《羽毛球教程》.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医学英语选修课教学大纲

《医学英语》选修课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41033 课程名称:医学英语 课程总学时: 24 学分:1.5 面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影像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中药 开课单位:公课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医学英语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通过专业英语学习,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加强语言基本功。本课程注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医学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选择各种体裁的医学英语文章,以语篇阅读理解为主,配以翻译,听说和写作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普通英语学习转向医学英语的学习,为他们在医学英语后阶段的偏重专业或临床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1. 初步掌握医学英语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基本医学英语词汇。 2. 初步掌握医患英语交流沟通基本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3. 了解医学相关学科及医院科室等的英语表达。 (二)能力、技能方面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文献阅读理解能力。 2. 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医患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Unit 1 Text A You Can Be Healthy and Happy 【教学内容】 1. 课程导入; 2. 重点词汇、短语:concern decline eliminate discount deliver genetic environment feature prone maintain immune turn out contrary to live out be likely to be armed with 3. 课文学习 4. 听说活动: Medical Queries 【目的要求】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2. 熟悉单元的听力材料内容 3. 了解相关医学人文背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听说法、语法翻译法、讲授、讨论、角色扮演

政治-传统文化专题

传统文化专题 一,运用《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科学对待文化传统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不能全盘照抄或断章取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 三

四, 五, 六,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诗词大会的传播形式中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中华诗词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中国诗词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使用和媒体的传播使诗词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⑤,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传播中华诗词,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的主体地位,引起民众广泛参与 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文化发展 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真善美 ⑤运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八,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立足社会实践,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九,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学时68 学分 2 课程代码06190100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介绍 篮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是篮球必修课程的后续课程之一。多年来,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和学校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之一。通过篮球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掌握篮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配合,对重点技术动作使学生能根据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正确进行示范;熟练掌握有关篮球运动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编排方法以及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能胜任中学以及基层篮球竞赛工作需要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有关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和篮球场地的修建与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合基本战术配合,并根据中学体育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具有会讲、会做、会教的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篮球课程的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和基层篮球竞赛工作。 (三)本大纲制定的依据、原则和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本大纲内容是以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依据中学篮球运动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篮球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原则,要求所选大纲内容能严谨、实用,能紧贴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符合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培训资料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 纲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印度的普那是羽毛球的发源地。由统治印度的英国军人在1873年带回英国,在格拉斯哥郡鲍弗特公爵领伯明顿定下规则,也就是今天的羽毛球运动的最初模式。最 初比赛是在大房间或高大建筑物内,球是用香软木塞,插上羽毛做成的,比赛公限于 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参加。后来随着英国式的“通过运动培育绅士和淑女”这一思想,羽毛球运动才遂步得到普及发展,要求参家人必须尊敬对手,羽毛球运动可以说是: “人这种自然动物与羽毛、风、温度、湿度、光线等大自然的产物为对手之间的格 斗,在对一个人来讲显得宽大,对两个人来讲又显得狭窄的场地内既能体会到丧失权 利的痛苦又能感受到经过努力赢得权利的喜悦。这就是羽毛球运动!!! 二、课程任务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握拍姿势。 2、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练习和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搞高。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教授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5、培养学生的对体育的热爱,加强锻炼意识。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 2、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要求。 (二)实践部分 专项技术: 1、握拍姿势学习,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技术。 4、学习挑球技术。 身体素质 1、专项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专项力量、协调和灵活性练习、基本步伐。 2、一般素质(达标项目) (一)理论部分 1、羽毛球技战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2、体育锻炼对人体休质的影响。 (二)实践部分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 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 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 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 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 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 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36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普通话》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贵州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贵州方音的辨正。 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内涵;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难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什么是普通话(课堂讲授)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羽毛球教学大纲

羽毛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和合理运用羽毛球技、战术,学会运用羽毛球运动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的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管理能力,鉴赏能力和积极参予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意志品德。 (二)教学要求 1.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对羽毛球掌握的程度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初级水平,第二层为中级水平。设置于相同教学大纲,但所不同的是练习方法、内容有所侧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教学的课时、计划、大纲的要求,最终能更加合理地运用羽毛球运动来从事健身活动。 2.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使初级水平的学生技术动作合理化,使中级水平学生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化,重点强调,加大培养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及各种练习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反手击高远球;正手扣杀球及接杀球;上网步法;两侧移动步法;后退步法;综合步法;单打发球抢攻战术。 难点:正反手放网前球;正反手搓球;正反手吊球;单打攻后场技、战术;单打攻前跑技、战术;单打对角线战术;双打战术。 四、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 羽毛球课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