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及进出流程图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及进出流程图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及进出流程图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及进出流程图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

如何进入无尘洁净室?

1、任何进入无尘洁净室的人,必须先进入无尘更衣室,穿上无尘帽、无尘口罩、无尘衣、静电防尘手套、无尘裤、无尘靴(如图①所示)。经过这套外形很“酷”的防尘装备可将人们身上已有的灰尘隔离在无尘洁净室之外,但这才是第一步。

2、接着就要进入风淋室。所谓风淋室是指一条“吹风的长廊”,不过在这条长廊中吹出来的强风是没有任何静电存在的离子风。这种离子风所具有的中和能力可以将人身上的正负电荷中和,而且依靠静电黏附在毛发、衣服上的灰尘也会自动脱落并粘在地板上的蓝色洗尘垫上(如图②所示)。

3、走过风淋室后,就进入无尘洁净室了。如果无尘洁净室生产的产品要防静电,则还要经过“静电桥”彻底地消除身上的静电。若进入百级洁净室还重复2、3步骤动作。

什么是无尘概念?

按照国际惯例,无尘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也就是说所谓无尘并非100%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当然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相对于我们常见的灰尘已经是小的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光学构造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灰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光学构造产品的生产上,无尘是必然的要求。

如表1所示,每立方米将小于0.5微米粒径的微尘数量控制在3500个以下,就达到了国际无尘标准的A级。目前应用在芯片级生产加工的无尘标准对于灰尘的要求高于A级,这样的高标主要被应用在一些等级较高芯片生产上。微尘数量被严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000个以,这也就是业俗称的1K级别。

表1

A级B级C级

粒径≤0.5≤0.5≤0.5

个数≤3500 ≤10000≤18000

洁净室的动线规划

所谓[动线],是指人员、原料之入室路线,与人员与成品的出室路线。规划时,要检讨分析人(车)路径、配管系统、排气管道、原料搬运和作业之流程等,尽量缩短动线,并避免交叉,以防止交叉污染(Cross Contamination)。

要点:

1.作业者、材料、化学药品等动线勿集中。

2.制造装置之出入,需不对作业产生大影响。

3.超洁净室四周,宜设缓冲区(即较差洁净区)。

洁净室的规划一般性的规划重点

洁净室的整厂规划(Turn Key Projects)(如表3-1),因涉及围极广,需建筑、水电、空调、环保、防震、制造等各项专业人才共同规划,尽管不少洁净室规划,多需要就于既有的建筑物,然而,为避免失误应尽可能事先确认下列事项:

1. 洁净度等级。

2. 室压之平衡措施。

3. 温湿度要求。

4. 机器设备之必要性。

5. 确定生产流程。

6. 局部排气之必要性。

7. 日后扩充弹性。8. 足够维护保养空间。

9. 空调送风方式。10. 员工休息区之安排。

11. 设施与动力之配置。12. 室净高与楼板载重。

13. 设备空间与管道间。14. 门窗宜少,气密性要佳。

15. 静电、振动及噪音。16. 生产线与活动线少交叉。

17. 公害、污染与防灾。18. 安装及运转成本之衡量。

洁净室人员卫生与个人职责

引言

洁净室一有人员进入,其洁净室就将改变。人的外层皮肤不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粒子。之所以发生这一情况,是由于外皮细胞连续不断地被其下的新细胞所替换。服装与首饰等的磨擦,会增加外皮释放的粒子数量。由于人员在工作时,会有更多的活动,所以释放的粒子数量也相应增加。

人是污染发生器

表27说明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释放的粒子数量。

由于不可能将人完全密封在微过滤器之中,也不可能给人塑造一个完整的空气动力学的形状,所以人总是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这还要看人的工作是在万级亦或是1级洁净室进行的。对于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曾尝试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取代人员。尽管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可以减少向环境释放的粒子,但并不能彻底清除粒子。虽然良好的建筑物和良好的送风系统,会使各种生产工艺有更适宜的环境,从而降低了污染。然而最重要的是,污染控制和洁净室技术是以高度自觉、高度熟练的人员作为基础的,而这些2人员是穿着洁净服按照规定的工序工作的。

表27 人体粒子释放数量与活动的关系

活动容每分钟产生的大于等于0.5微米粒子数量

坐姿、站立不动 100000

坐姿,头臂有动作 500000

坐姿,臂、腿、头有活动 1000000

起立 2500000

慢走 5000000

正常行走 7500000

以每秒2.5米速度行走 10000000

工作时 150000

表28 污染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来源粒子粒径(微米)

磨擦带油漆的表面 90

折纸 65

磨擦环氧树脂处理过的表面 40

用圆珠笔在普通纸上书写 20

磨擦皮肤 4

活动容(正常呼吸条件下) 粒子粒径(微米)

刷衣服 1.5-3

跺脚(不带鞋套) 10-50

跺脚(带鞋套) 1.5-3

从口袋中掏手绢 3-10

正常呼吸 1

吸烟者的呼吸(吸烟20分钟之后) 2-5

打喷嚏 5-20

磨擦手或脸 1-2

4-5人一起走动 1.5-3

正常行走 1.2-3

静坐 1-1.2

带微过滤器的洁净室区 0.01

表28说明了各种污染源,并说明这些污染源是如何提高周围环境的粒子程度的。

在污染控制领域,化妆品常常会造成问题。所以,洁净室一般不允许使用化妆品。表29说明使用各种化妆品做全面化妆时会产生的粒子数量。

吸烟

受控洁净区及洁净室都是禁止吸烟的。即使停止吸烟后,粒子仍会存留在气管和肺中,并不停地从体向周围空气中散发。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吸烟者是一个强大的粒子产生器。有些公司规定,返回洁净区工作前的20分钟不得吸烟。而有的公司则没有时间上的规定,但禁止在洁净室吸烟。

美国有些公司认定,吸烟者吸烟后喝一杯水即可降低向洁净室区域呼出的粒子数量。这听上去有些奇怪。因为根据医疗报告,吸烟者在吸完最后一根烟后,仍会连续产生12小时的粒子。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对人员的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中,含有关于人员数量和人员卫生方面的规及要求。生产车间中一次只能允许数量有限的人员在场。这在无菌生产中特别重要。工艺控制和肉眼检查应尽可能在洁净室外进行。建筑工人、服务人员等那些不具备洁净室规则的专业知识又不直接从事洁净室工艺的外部人员,在进入洁净室前,应向其简要而全面地说明洁净室的注意事项。如有参观者来访,一般应由一名熟悉洁净室卫生规定的员工陪同。

对包括清洁人员和维护人员在的所有人员,都应进行定期培训。这些培训还应该在生产工艺相关的区域进行。对从事无菌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培训容还应包括卫生要求及微生物基础知识。

教育、培训、管理

洁净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清楚了解其需要遵循的步骤以及不应进行的活动。一项完整的培训计划,应包含下列容:

洁净度与卫生的基本知识。

某些工艺步骤的专门培训。

员工应自觉做好工作。

培训员工应明了什么是不适当的活动,并尽量避免之。人员应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并完全明白如何穿着特制洁净服。

人员应配有适当的工具,以便进行工作。

整个环境应建造并保持得使人乐于工作在其中。

洁净生产人员应该清楚,由于他们工作的性质,自己的私生活会因此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工作中不能吸烟、饮水、吃东西。

守则

洁净室的所有工作人员,不论其背景和训练程度如何,都必须遵守具体的守则。可以在工艺人员的帮助下,将守则写成书面形式,以保证所有的人员都理解并遵循之。

为什么要遵守这类具体规定和守则,以及不严格遵守守则会造成的后果,都必须予以说明。所有的规定和

守则容必须相互一致,单位的所有成员无一例外都必须遵守。

上面所说的基本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洁净室与一般工作环境不同的是,不可能对室工作人员的所有活动进行监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洁净室工作的人员与在其他环境中工作的人相比,有更大的责任去理解、接受和执行与洁净室工作步骤有关的各项规定。

人与工艺

洁净室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要使人员尽量远离他所从事的工艺。将工艺隔离,并单独送风,以便将关键工艺部分的污染物吹开,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只有当系统的运转因故需要纠正时,才在关键区域需要有人,比如当安瓿或小瓶从灌装线上掉落下来,或需要调整一些参数时。这样,设计良好的工具和用具,是使人员干预降至最低的先决条件。组装工作和其他生产工作是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如能按照守则要求去做,就可降低污染危险。换言之,高速良好的工艺仅需最低限度的干预。这就是所有制造厂家的目标。服务与维修人员的活动也会降低洁净室的洁净度。克服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将所有需要维修的物件全部放置到洁净室外的服务区;如果设备无法移出洁净室的话,就在洁净室进行维修,但要将维修工作保持在最低程度。对进入洁净室的服务人员,特别是那些从洁净区之外进循序渐进洁净室的人员,都应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培训,以将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气流方式以及工艺步骤产生又扩散开来的各种污染物,会影响工艺生产的结果。对进出洁净室的物流、人流做出良好的安排,就可以保证既定的步骤得以正确的实施。为确定各种做法是否正确,可以用肉眼观察气流运动并做危害分析。可以用烟观测气流运动,且一般是在模拟的条件正点进行这种观测。对粒子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物均为敏感的工艺,这种危害分析方法很有效。

为保证人员、生产工艺与洁净室之间的有效互动,既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需要洁净室的物流记录,还需要宽敞的存储区,宽大的摆放位置,及有序的洁净设备存放区和宽敞的气闸和更衣室。

洁净室工作指南

下面是洁净室和洁净区工作指南:

保持手、指甲、脸部的清洁卫生。人员卫生极其重要。

精心挑选设计精良的服装系统。洁净生产用服装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这样的服装系统必须完整,并以正确的方式穿着,以保证其整体的防护性能。

进入洁净室前必须清洗眼镜并加以消毒。可是眼镜的例行清洗很容易被忘记。

应尽量保持部件与工具洁净。

工作只能在洁净的表面上进行。

禁止吸烟或使用鼻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或使用鼻烟者会向空气中多释放出几百万个粒子。

在洁净室不得梳头,甚至不能碰头发。

在洁净室一般不允许使用化妆品。所有化妆品都有粒子轻轻附着在皮肤上。如果说话、咳嗽、打喷嚏、触摸一件物品(比如触摸面罩),这些粒子就会从皮肤上掉落下来,而有成为污染物的危险。

禁止使用指甲油。指甲油一般比指甲硬,所以过一段时间后,指甲油会出现裂痕。尘埃与微生物就可藏身其中,并到处传播。

洁净室禁使用首饰及手表。因为它们难于清洗,并可能成为感染源或者是污染源。

洁净室禁止吃喝,禁止咀嚼口香糖或糖果。

不能把洁净服提来提去,人员不能触摸或翻动洁净服。否则手或者手套污染洁净服的危险会很大。即使搬动洁净服,也会使服装收信到的粒子散播到周围的环境中。

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活动。增加身体的活动会增加体表散发的粒子。人员不必要的活动会使周围空气形成涡流。建议以慢动作进行生产活动。

人员卫生

高度洁净环境中工作人员卫生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可是有关人员卫生的各种规定与建议,

并不是总能被很好的理解,尽管有些是非常基本的规则。与污染扩散最直接相关的是材料和部件的搬运等,因此,必须经常洗手。特别是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吸烟(包括使用鼻烟)之后,以及休息后返回工作之前,都要洗手。手在接触受污染的材料和动物后,也应当彻底清洗。根据具体的洁净要求,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和计算机后也要洗手。这都是好的做法。

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相关人员的卫生要求,可总结如下:

每一个人员应对自己个人的清洁卫生负责。

应对每一个与药品生产管理规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个人卫生的教育和培训。

人员是洁净生产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从人体脱落的表皮细胞是“死”粒子,但上面常常沾有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因此人员要避免接触设备和产品。除定期进行盆浴或淋浴外,还应定期洗头。从卫生观点看,更提倡淋浴。

包括胡须在的所有毛发,都要用毛发护具全部遮盖住。

手是一大污染源,手是将污染物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尤其是指甲、指甲根部和手上的伤处。

嘴也是一个主要污染源,因此好的口腔卫生到头重要。在洁净室应尽量避免喊叫或提高说话的声音;也要尽量避免咳嗽和打喷嚏,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就避开工作区。

在高度洁净区域工作的人员,应健康状况良好。

与人相关的污染风险

下述与人相关的污染风险,会对洁净室的环境产生影响:

人员的选择

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洁净室的安全要求

人员的行为和人员卫生

人员健康状况

员工中那些应该进行洁净室的人员

最大占用程度方面的状况(最大允许人员数量)

进出规则

人流进出洁净室的通道

结论

从事洁净室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人员卫生,这是不言自明之理。对洁净室不同的工作,必须穿着适当的洁净服,这一点也已清楚。

对卫生的这些要求不仅仅适用于在洁净室工作的人员,而且也适用于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为保护洁净区,必须让各类参观者都明了当前的规定,并照常遵守洁净室一般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无尘室管理规定

无尘室管理规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目的 加强无尘车间管理规范,以提高产品合格率,为产品质量所需生产环境提供保障。 2 适用范围 公司无尘车间及所有进出无尘车间人员。 3 职责 3.1 品保部: 3.1.1 负责对无尘车间的温度、湿度及气压差进行判断及不定期监控; 3.1.2 对环境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是否继续生产做出相关决定,并对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3.2 维修部: 对无尘室设备的维修保养,生产出现异常时,负责对其发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之应急措施以及长期改善措施。 3.3 生产部: 3.3.1 对环境、湿度及压差进行日常定时监控并记录。 3.3.2 无尘室管理及维护无尘室内洁净度,确保无尘室人员按照该规定执行。 3.4 行政部: 无尘服、无尘帽、无尘鞋的外送清洗。 4 定义 4.1 无尘室:温度、湿度、压力都可以加以调节,且空气中的灰尘、臭氧已予排除的 作业区域; 4.2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说明: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 (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 0.1um~5.0um 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 (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m)。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ISO14644-1 (国际标准) 5 参考文件 无。

6 人员管理 6.1 进入人员要求 6.1.1 无尘室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本管理规定的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无尘室 6.1.2 凡进入无尘车间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规定; 6.1.3 必要时,协助设备部分析并改善环境的异常。 6.2 进入出尘室体质要求 6.2.1 各种严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受重伤等; 6.2.2 对于化学物有过敏的体质者; 6.2.3 对于无尘车间里使用的材料有过敏体质者; 6.2.4 与普通人相比有异常,如皮肤很多脱皮、头屑和头发容易掉,多汗者; 6.2.5 性格焦虑不适呆在密闭环境工作者; 6.2.6 化妆(特别是擦粉)和擦指甲油者(基础性化装除外); 6.3 无尘室人员管控 6.3.1 外来人员及我司无尘室以外人员,需进入无尘车间者需先申请,待批准后进入; 6.3.2 外来人员申请进入无尘室,签至副总,并由我方人员陪同在场按要求穿戴好无尘 服,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能进入; 6.3.3 我司无尘室以外人员,无权限者需签至经理,按要求穿戴好无尘服,在风淋室门 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能进入; 6.3.4 有无尘室进入权限之人员,(例如品质部、工程技术人员等)进入无尘车间需按 要求穿戴好无尘服进入; 6.3.5 无尘车间风淋室同时进入的人数(流动人数)不得超过2人。 6.4 物品与资材管理 6.4.1 无尘车间内禁止迁入的物品 6.4.1.1 未经过批准的清洁的用具、办公用具、测试夹具等一切物品; 6.4.1.2 6.5 无尘车间材料运输方法 6.5.1 无尘车间迁入的一切材料,包括物品工具、设备材料等,禁止没有清洁而直接进入; 6.5.2 所有物料进入无尘室前,必须除去外箱包装,无外箱之包装材料进入无尘室前需 经过擦拭气枪吹气等动作后,再经由货淋通道风淋后进入。 6.5.2 对于无尘车间迁入的设备等大型物品应从无尘室外用吸尘器除尘,达到必要的清洁条件;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1、目的:制定无尘车间作业环境的监控和测量通用指示,使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ATC亚通光电的所有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监控和测量。 3、定义:无 4、职责:品保部IPQC负责无尘车间所有管理规定的监控。 5、工作程序: 5.1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温湿度管理: 5.1.1温湿度规格: 5.1.1.1ATC亚通公司万级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23℃±5℃,湿度控制范围为65%±15%。 5.1.2测量方法: 5.1.2.1测试时温湿度的探头要求离地面≥1.2m,温湿度仪测试显示值要基本稳定时才能读取数据。 5.1.3测试频率: 5.1.3.1作业部门分白/晚班各2次: 5.1.3.2白班10:00及15: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1.4管理方法: 5.1.4.1各温湿度记录担当者按规定时间测试温湿度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如果温湿度值超过规定值范围之外时,立即通知生产主管停止产线作业,并联络设备管理人员立刻进行改善,并将做出当温湿度值达到控制的范围后方可再恢复生产: 5.1.4.2同时发《IPQC不良改善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拟对策,并追踪有效性: 5.1.4.3温湿度表格每月一张,由现场QC负责更换表格,现场QC在每月交换记录表表格的同时,核对当月内有无异常情况,以及管理是否是正常进行; 5.1.5注意事项:非空调状态禁止生产; 5.1.6附《背光源车间无尘度、温湿度监测点示意图》。 5.2无尘车间管理规定——微尘粒子管理 5.2.1微尘粒子规格:目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无尘车间等级为万级无尘车间; 5.2.2测试仪器及方法: 5.2.2.1测试仪使用灰尘粒子计数器; 5.2.2.2使用方法参见《灰尘粒子计数器使用说明》; 5.2.3测试频率: 5.2.3.1无尘度测试分日测试和月测试,日测试作业部门白/晚班需各测试2次; 5.2.3.2白班10:00及13: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2.3.3月测试频率具体测试时间为每月15号左右,开线生产后随机抽测; 5.2.4管理方法: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品质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晨会制度 1.员工必须准时上班,于8:00参加晨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晨会时须列队整齐、站立端正,认真听取主管或班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晨会无关的事项 3. 晨会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结束后员工应立刻进入各自岗位 二、请假制度 1.员工请假制度与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三、清洁卫生制度(参照洁净室作业指导书) 1.进入无尘室前工作人员需换鞋,在更衣室换穿无尘服并将头发全部遮盖。洗 完手并消毒后,经过风淋室进入作业区 2.无尘室内工作人员不得将茶水、食物携入作业区,且在作业区内禁止抽烟、 嚼口香糖、吃零食及喝饮料 3.工作人员离开无尘室时,必须将无尘帽、衣、鞋在更衣室中换下,不可将无 尘衣穿至非无尘作业区 4.进出无尘室必须随手关门,防止蚊虫进入 5.员工必须保持岗位周围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 乱放,班组长要保持办公台的整齐干净 6.不得随便在车间内乱丢垃圾,每天上、下班必须打扫卫生,卫生工具用完后 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不得乱丢或人为损坏 7.无尘室内员工不可化妆及佩戴耳环、戒指、手表、手表等饰品 8.工作人员应勤修剪头发、指甲、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9.无尘室内工作人员勿触摸、摩擦或搔抓身体外露之处 10.直接接触产品人员不可患有传染性疾病 11.生产区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生产作业中员工间需相互配合协作,自觉服从班组长的管理 2.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自觉做好自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班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成品 3.所有员工必须按照SOP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培训或处罚 4.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需维持机台周边现场环境,保持清洁状态 5.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故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6.工作时间内不得有串岗、聊天、玩手机等与生产无关之行为,离岗前需经班组长同意并填写离岗登记表,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7.下班前必须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台面,做好交接班工作 8.任何培训和会议,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缺席 9.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不良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 确、处理及时 10.车间内物品需定置摆放、原物料进入车间前必须去除外包装 11.认真填写各项记录、报表,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 12.车间内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节约用水用电 13.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14.消防器材定置摆放 ,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 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15.新员工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6.严格执行SOP、按工艺及图纸生产,对技术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 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样本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组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 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 时间应控制在15 分钟。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 多以激励为主, 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 应在2 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 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 才属请假生效, 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 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 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有效), 否则按旷工处理。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 每天请假不得超过5%。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 ( 同厂规一致) (1) 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 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清洁卫生制度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1.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3.2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无尘服、帽、鞋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且不可在无尘内整理无尘服等。 3.3相关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手套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作业。

3.4工作时间不可有聊天现象,更不允许有争吵现象。 3.5无尘室内不允许带入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3.6所有人员上班前半个小时和下班半小时不允许上洗手间。 3.7去先手间人员必须用厂牌来换离位卡方可离位,去洗手间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3.8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放置好自己的衣服及静电服等。 3.9所有人员上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清扫自己的工作岗位。 3.10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排好队进出无尘车间。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 ':10 5 0 20:10 0 0 -15;' 1.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2.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3.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4.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5. 无尘车间工作应遵守的管理规章制度 1、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组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 方可有效),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5%。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清洁卫生制度 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组长要保持办公台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后值日生打扫卫生,周末须进行大扫除(公司内的门、厕所、窗户、地面、生产线、设备、风扇、饮水机等都须清洁)。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员工进入车间前须将手部、脸部清洁,须换正确佩带厂牌、上岗证、穿静电拖鞋、穿静电衣、带静电帽、带静电环过淋室后方可进入车间,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3.手袋.食品等。 2.上班前,物料员须及时将当天所需的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上班前须测试静电环,严禁代签 4.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做好防静电措施,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班级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5.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除些之外还要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6.小零配件必须用黑色防静电盒盛放,一个盒子只可装一种零配件,安装过程中发现的 不良品必须用红色防静电盒盛放,所有的物料盒排成一行放于工作台面的左手边。

工厂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制/修订/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核准/日期: 发文/日期: 受控状态(盖章): 分发号:

1、0目得: 为创建整洁安全生产环境及规范人员对无尘室得正确操作,确保无尘室环境符合生产条件之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0 范围: 凡进入无尘室内所有人、机器、物品、原物料、产品……等,均属本规范管制范围 3、0 权责: 4、0 定义: 5、0 作业程序: 5、1 人员管理规定 5、1、1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无尘室得管理规定培训。 5、1、2进入无尘室时必须穿戴自己得无尘衣帽与无尘鞋,不可随意穿戴她人无尘衣帽与无尘鞋 5、1、3外宾及厂商人员如需进入无尘室时,需要经生产部门最高主管许可后并有本司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5、2更衣室管理规定

更衣室分为换鞋处、男一更、男二更、女一更、女二更。以下简述各区域作用,及员工进入无尘车间得流程及规范。 5、2、1各区域作用: 5、2、1、1换鞋处:为员工放置自己鞋子得区域。 5、2、1、2一更:为员工放置自己外套及个人物品得区域。 5、2、1、3二更:为员工更换无尘服、无尘鞋得区域。 5、2、2更衣室使用流程 5、2、2、1换鞋员工从楼梯口进入厂房,通过设备进口通道,进入换鞋区,在换鞋区门 口先脱鞋,并将鞋子拿起放至鞋柜,如图1箭头标示步骤1所示。 5、2、2、2至一更放置外套等个人物品从换鞋区进入一更,将外套及其她个人物品放 置个人柜子,个人柜子不要放置贵重物品以免丢失,如图1步骤2。 5、2、2、3至二更穿戴无尘服及无尘鞋如图1步骤3。 图1 5、3无尘室内着装规定 5、3、1进入无尘室得人员需穿着合适得无尘服、鞋子等,以免无尘衣服鞋子过小或者过大而让穿着者感到不适。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某世界500强半导体企业内部规范-仅供参考) 目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无尘车间施工管理制度 5.2 无尘车间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人员管理制度 5.4 无尘车间洁净服管理制度 5.5 无尘车间物流/洁净室内设备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5.6 无尘车间清洁、清扫和灭菌管理 5.7 无尘车间洁净室安全管理 6.0 版本更改记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半导体产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有明确的洁净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进行控制。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2.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 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洁净 室。 2.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 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 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2.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 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 工器具(工装夹具)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2.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茵以及方法、周 期和检查作明确的规定,防止、捎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 繁殖。 2.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 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器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振动、噪声、静电 的控制、防止等。 3.0 适用范围 半导体公司所有洁净生产区及洁净辅助间(包括人员净化用室、物料净化用室和相关生活用室等)、车间内管理区(包括部分办公、值班、管理和体息室等)和将来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及其辅助用房。 4.0 术语 洁净生产区是洁净厂房的主要部分,对洁净级别有明确规定的区域。

安全管理流程图

1 安全管理工作流程 不断完善 修订 持证上岗 公司月度安全例会 整改 公司级检查 公司级教育 安全用电 检 查 特种设备 检 查 签订安全 责任书 按期换证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制定安全 管理制度 现场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安全活动 事故应急救 援 发生事故 安全例会 查处的安全隐 患 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 安委会 安监处 制定救援方案 车间级教育 调查处理报告 6月安全生产月每季开展活动 月度考核 整改措施 车间级检查 复查 车间每周 安全例会 公司每年 次演练 平时车间班组安全活动 季度考核通 报 班组级安全教育 班组级安全 检查 通报奖罚 每日 班前 公司每年 次演练 月度考核 分、子公司级教育 分、子公司级安全检查 分、子公司月度 安全例会 隐患消除 年度考核 表彰奖励 职业健康检 查 分子公司每季 次演练

一、安监人员学习培训流程 否 是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拟定安监处年 度学习培训计划、培训方案 修改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 送报安监处长审阅 安监处组织实施 外培内容:安全管理资质培训等 采取多种形式,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每月度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救援知识考试。 做好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及目的等。) 年度总结、评价,提出下年改进措施和安全培训计划 学习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5、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考 核 1、每次学习进行点名不得迟到、早退,否则罚款5元/次。 2、有事不能学习时,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处理罚款20元。 3、参加各学习培训,所学课程要有学习记录,并记录齐全,不记录5元/次。

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

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无尘车间洁净度如何确定详细分析 一、净化车间的规格 净化车间的规格一般适用于美国联邦规格。这个规格对净化间的环境要素即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室内压等都进行了规格化规定。但是,伴随着洁净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美国联邦规格进行了改版,其内容主要是以洁净度进行分类。最新版已成为 No209E,名称也进行了变更。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为10x个/m3,把X表示成级别,同时加上米制M的意思,表示成等等。在表7里表示的是美国联邦规格,表8表示的是美国联邦规格。在日本,相应的规格是JIS B9920。JIS9920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规定为10X个,用Y表示级别。表9、图2表示了JIS B 9920的级别的主要内容。 表8, 美国联邦规格的洁净度级别分类

* 上表中表示的级别上限值仅仅是为了级别分类而定义的,并不表示实际的粒径分布值。 ** 针对中间级别的浓度上限值,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粒子直径/m3=10M d),其中,M : SI单位里的级别名称,D : 粒径(um) ***国际单位(Systeme International d’Unites的缩写) 图1 ,209E的洁净度级别(图略)图中的●标记表示评价洁净度级别用的对象粒子。 ()内数值是用English unit 表示级别。 图2 ,JIS B 9920的洁净度级别的上限浓度 表9 三、不同用途所要求的洁净度 如前所述,净化间的级别一般分成(100)、(1000)、(10000)、(100000)4个级别。但根据各产业领域的作业工序不同,形成必要的级别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半导体制造工厂等里边,根据作业内容,要求有M1(10)—(1000)的净化间。而

洁净厂房管理规定

目的 建立洁净厂房规定,保证厂房质量。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洁净厂房的管理。 责任 生产部:按管理规程进行。 内容 4.1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除正常生产、清洁人员外,其余人员均要经质量保证部批准方可进入。对进入洁净区的外来人员必须进行相应培训或监督。 4.2洁净区缓冲间两门不能同时打开。 4.3工作时,门必须关紧,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4.4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5私人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发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通过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区。 4.6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橱柜和设备。 4.7洁净区清洗中心、洁具清洗间和清洁工具除应符合一般生产区的清洁要求外,还应保持清洗中心、洁具清洗间通风、干燥;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要及时干燥,防止产生霉菌。消毒剂应替换使用,以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8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塑料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清除出洁净区。 4.9洁净区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批号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隔进行清场、清洁与消毒。 4.10洁净区环境控制 净化空调运行管理制度 为使净化空调系统能得以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制定严格及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认真的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规定不准进入洁净室内的人员、日常应注意的事项、对入室人员的状况的登记制度、不准带入洁净室的物品、人员出入须知、用具和设备的选择与管理制度、卫生和安全制度、洁净室用服装用其管理制度、教育训练制度及卫生措施等规章制度。 1、不准进入洁净室的人员: 具有下列情况者应不能进入洁净室:皮肤有晒焦、剥离、外伤和炎症、搔痒症者;对化学纤维,化学溶剂有异常反应的人员;手汗严重者;鼻子排出物过多者;感冒、咳嗽和打喷嚏者;过多掉头皮及头

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图

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图

目录 1、市级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流程图 2、市级文明工地申报工作流程图 3、工程停工申报工作流程图 4、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流程图 5、工程开(复)工申报工作流程图 6、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流程图 7、施工项目部安全资料、表格盖章流程图 8、工伤事故申报处理工作流程图 9、工伤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流程图 10、安全内业资料工作流程图 11、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装(拆卸)流程图 12、消防安全工作流程图 13、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工作流程图 14、脚手架搭设工作流程图 15、脚手架拆除工作流程图 16、电动吊篮安装(拆除)工作流程图 17、电动吊篮安全使用流程图 18、临时用电安装(拆除)工作流程图 19、起重设备安装(拆除)工作流程图

市级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流程图 工程项目创 “市级文明工地 项目部召开专题会确定创文明工地组 施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或执行经为组长的“创建市级文明工地领导小组 开工《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施工技术负责人编十日、绘制“市级文明工地”平面布置详案 报公司安全环保科、主安全副经理审核、审集团公安全环保部备 项目部按《市级文明工地创建施平面布置详图落实相关工方案 安全环保部每季安全环保科每月抽检不少于三项目部每周召开专题会议查不少于两次、组织专项文明施工检查和总与活动不少于一 以上、封50主体施工达前,报县建委安全站、市建 市级文明工地检查验收合格 市级文明工地申报工作流程图 工程申报文明工 中标进场后十日

公司经理办公会确定创优组织等 公司安全环保科将创优组织、工 情况信息上报集团公司(一周内 集团公 安全环保部备 基础施工阶段集团公安全环保部上报市建协 50%主体施工以上项目部上报公司安全环保科 公司安全环保科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 主体集团安全环保部上报封顶前县建委安全站现场初验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安全环保部上报市建协 市级文明工地申报完毕. 工程停工申报工作流程图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正式版)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 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 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 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 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 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 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 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安全管理流程及控制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安全管理流程及控制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2262安全管理流程及控制措施 Safety management proc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安全管理既包括安全控制和安全保证,也包括安全方针、安全策划、安全改进等内容。安全控制和安全保证的某些活动相互关联。 1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程 2.材料的安全保管控制 安全设施包括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的采购,原则上同1.3.4.2材料采购质量工作流程图,所不同是还需记录安全用品的验收台帐。 3.专业分包的安全控制 (1)根据进度计划和资源使用计划编制分包计划。其中安全控制作为主要的内容之一。 (2)指定分包应配备专人分管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完善并健全安全、消防管理各种台帐,强化安全、消防管理软

件资料工作。对分包工程落实相关的安全、消防技术措施。 (3)分包所有作业人员,进场前及施工过程中都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尤其是指定分包商范围内的安全、消防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督促所属员工遵守现场的安全生产及消防各项规定。 (4)指定分包有义务保护现场各项安全、消防设施的完好,如施工脚手架、临边护栏及消防器材等,不得擅自变更及增加施工荷载。 (5)各分包必须接近总承包安全监控,参与工地的各项安全、消防检查工作,并落实有关整改事宜。分包的整改工作若不能达到有关安全、消防管理标准(或不能及时达到管理要求的),总承包可以协助分包予以整改,其发生的人工、机械、材料等一切费用将由分包承担。 (6)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复印件汇总后报总承包。 (7)重大伤亡事故应及时向总承包报告,立即组织抢救及保护现场。 (8)分包商的所属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各类违章作

食品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目录 1.0 食品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食品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食品车间施工管理制度 5.2 食品车间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食品车间人员管理制度 5.4 食品车间洁净服管理制度 5.5 食品车间物流/洁净室内设备及工器具管理制度5.6 食品车间清洁、清扫和灭菌管理 5.7 食品车间洁净室安全管理 6.0 版本更改记录

1.0 食品车间管理的目的 半导体产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有明确的洁净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进行控制。 2.0 食品车间管理的原则 2.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 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洁净 室。 2.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 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 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2.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 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 工器具(工装夹具)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2.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茵以及方法、周 期和检查作明确的规定,防止、捎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 繁殖。 2.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 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器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振动、噪声、静电 的控制、防止等。 3.0 适用范围 半导体公司所有洁净生产区及洁净辅助间(包括人员净化用室、物料净化用室和相关生活用室等)、车间内管理区(包括部分办公、值班、管理和体息室等)和将来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及其辅助用房。 4.0 术语 洁净生产区是洁净厂房的主要部分,对洁净级别有明确规定的区域。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及进出流程

无尘车间相关知识 如何进入无尘洁净室? 1、任何进入无尘洁净室的人,必须先进入无尘更衣室,穿上无尘帽、无尘口罩、无尘衣、静电防尘手 套、无尘裤、无尘靴(如图①所示)。经过这套外形很酷”的防尘装备可将人们身上已有的灰尘隔离在无 尘洁净室之外,但这才是第一步。 2、接着就要进入风淋室。所谓风淋室是指一条“吹风的长廊”,不过在这条长廊中吹出来的强风是没有任何静电存在的离子风。这种离子风所具有的中和能力可以将人身上的正负电荷中和,而且依靠静电黏附在毛发、衣服上的灰尘也会自动脱落并粘在地板上的蓝色洗尘垫上(如图②所示)。 3、走过风淋室后,就进入无尘洁净室了。如果无尘洁净室生产的产品要防静电,则还要经过“静电桥” 彻底地消除身上的静电。若进入百级洁净室还重复2、 3 步骤动作。 什么是无尘概念?按照国际惯例,无尘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也就是说所谓无尘并非100% 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当然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相对于我们常见的灰尘已经是小的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光学构造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灰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光学构造产品的生产上,无尘是必然的要求。 如表 1 所示,每立方米将小于0.5 微米粒径的微尘数量控制在3500 个以下,就达到了国际无尘标准的 A 级。目前应用在芯片级生产加工的无尘标准对于灰尘的要求高于 A 级,这样的高标主要被应用在一些等级较高芯片生产上。微尘数量被严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000 个以内,这也就是业内俗称的1K 级别。表1 A级B级C级 粒径 <0.5<0.5<0.5 个数 <3500 <10000 <18000 洁净室的动线规划 所谓[动线],是指人员、原料之入室路线,与人员与成品的出室路线。规划时,要检讨分析人(车)路径、配管系统、排气管道、原料搬运和作业之流程等,尽量缩短动线,并避免交叉,以防止交叉污染(Cross Contamination)。 要点: 1.作业者、材料、化学药品等动线勿集中。 2.制造装置之出入,需不对作业产生大影响。 3.超洁净室四周,宜设缓冲区(即较差洁净区)。 洁净室的规划一般性的规划重点 洁净室的整厂规划(Turn Key Projects)(如表3-1),因涉及范围极广,需建筑、水电、空调、环保、防震、制造等各项专业人才共同规划,尽管不少洁净室规划,多需要就于既有的建筑物,然而,为避免失误应尽可能事先确认下列事项: I. 洁净度等级。2. 室压之平衡措施。 3. 温湿度要求。 4. 机器设备之必要性。 5. 确定生产流程。 6. 局部排气之必要性。 7. 日后扩充弹性。8. 足够维护保养空间。 9. 空调送风方式。10. 员工休息区之安排。 II. 设施与动力之配置。12. 室内净高与楼板载重。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汇编

某施诺照明某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目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X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无尘车间施工管理制度 5.2 无尘车间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无尘车间人员管理制度 5.4 无尘车间洁净服管理制度 5.5 无尘车间物流/洁净室内设备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5.6 无尘车间清洁、清扫和灭菌管理 5.7 无尘车间洁净室安全管理 6.0 版本更改记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LED产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有明确的洁净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进行控制。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2.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 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入洁净 室。 2.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服的制作、穿着和清洗;操作人 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茵等,尽可能地减 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2.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 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 工器具(工装夹具)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2.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茵以及方法、周 期和检查作明确的规定,防止、捎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 繁殖。 2.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 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器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振动、噪声、静电 的控制、防止等。 3.0 适用X围 LED公司所有洁净生产区及洁净辅助间(包括人员净化用室、物料净化用室和相关生活用室等)、车间内管理区(包括部分办公、值班、管理和体息室等)和将来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及其辅助用房。 4.0术语 LED生产区是洁净厂房的主要部分,对洁净级别有明确规定的区域。

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

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无尘车间洁净度如何确定详细分析一、净化车间的规格 净化车间的规格一般适用于美国联邦规格。这个规格对净化间的环境要素即 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室内压等都进行了规格化规定。但是,伴随着洁净化程 度的不断提高,美国联邦规格进行了改版,其内容主要是以洁净度进行分类。 最新版已成为No209E,名称也进行了变更。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为10x 个/m3,把X表示成级别,同时加上米制M的意思,表示成等等。在表7里表示 的是美国联邦规格,表8表示的是美国联邦规格。在日本,相应的规格是JIS B9920。JIS9920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规定为10X个,用Y表示级别。 表9、图2表示了JIS B 9920的级别的主要内容。 表7 美国联邦规格 表8, 美国联邦规格的洁净度级别分类

级别上限值是各级别名。上限值用指定粒径以上的浓度(单位堆积粒子数)表示。* * 上表中表示的级别上限值仅仅是为了级别分类而定义的,并不表示实际的粒径分布值。 ** 针对中间级别的浓度上限值,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粒子直径/m3=10M d),其中,M : SI单位里的级别名称,D : 粒径(um) ***国际单位(Systeme International d’Unites的缩写) 图1 ,209E的洁净度级别(图略)图中的●标记表示评价洁净度级别用的对象粒子。 ()内数值是用English unit 表示级别。 图2 ,JIS B 9920的洁净度级别的上限浓度

表9,JIS B 9920主要内容 表10,美国航空宇宙局规格主要内容 三、不同用途所要求的洁净度 如前所述,净化间的级别一般分成(100)、(1000)、(10000)、(100000)4个级别。但根据各产业领域的作业工序不同,形成必要的级别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半导体制造工厂等里边,根据作业内容,要求有M1(10)—(1000)的净化间。而且,在制药工厂里,根据产品的纯度、作业工序,需有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无尘车间规章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组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有效),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5%。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清洁卫生制度 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组长要保持办公台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后值日生打扫卫生,周末须进行大扫除(公司内的门、厕所、窗户、地面、生产线、设备、风扇、饮水机等都须清洁)。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员工进入车间前须将手部、脸部清洁,须换正确佩带厂牌、上岗证、穿静电拖鞋、穿静电衣、带静电帽、带静电环过淋室后方可进入车间,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3.手袋.食品等。 2.上班前,物料员须及时将当天所需的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上班前须测试静电环,严禁代签 4.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CM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做好防静电措施,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班级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5.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除些之外还要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规范大全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规范大全 一、进入无尘车间人员资格 a、经训练合格及主管审核后之人员得进入无尘车间。 b进入无尘车间人员需遵守洁净室之安全规定 c、尚未被认可之员工、外宾及承揽商须进入无尘车间者,应先报备申请批准,并应有合格人员陪同在场始得进入。 d、严禁未经核准人员进入无尘车间。 e、凡违反上述规定给公司照成的经济上损失者将根据损失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二、进入无尘车间前之注意事项 a、任何人进入无尘车间工作或参观,须依规定换穿无尘衣。 b、非经无尘车间主管许可不得将私人物品(手提袋、书籍等)及非洁净室所使用之工具携入无尘车间;维修用之手册及工具在用毕后应立即收起。 c、原物料进无尘车间时,需先在外面拆箱及拭净,并置于货物风淋室携入无尘车间。 d、无尘车间、办公区均为禁烟区,若有吸烟,须于抽后并漱口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 e、在无尘车间内,不得饮食、嬉闹,或从事其它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f、进入无尘车间者应保持身体洁净,头发应常梳洗,并禁止使用香水及化妆品。 g、进入无尘车间内不得穿着短裤及布鞋、袜子。 三、进入无尘车间之程序 a、踏上换鞋区入口之地板前,必须先将外鞋脱下。 b、外鞋置于鞋柜之中,进入换衣区换穿无尘衣,依规定进入空气风淋室作空气浴 c、空气洗净室内,不可超过6个人同时进入。 d、为避免影响空气正常循环及除尘效果,人员不可倚靠在空气风淋室的门或墙上。人员必须站立于空气洗净室中央踏脚板上轻微摇动双手旋转360度,以帮助灰尘掉落。 e、风嘴方向正常应是向下吹气,请勿随意拨弄调整好的风嘴方向,以求达到最大的除尘效果。 f、头发必须盖在头罩之内,必要时可使用发罩。 g、口、鼻必须盖在口罩之内:口罩使用后即应丢弃,不可重复使用;头罩下摆必须完全扎入无尘衣之衣领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