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

一、前言

聚氨酯软泡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块状.连续.海绵、高回弹泡沫(HR)、自结皮泡沫、慢回弹泡沫、微孔泡沫以及半硬质吸能泡沫等。这类泡沫仍占聚氨酯产品总量的50%左右。应用面日渐扩大的一个大品种,它已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家电、汽车、家装、家具、火车、轮船、航天等诸多领域。

PU软泡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不论技术上还是品种与产品产量上都有一个飞跃发展。突出的是:

环保型PU软泡,即绿色聚氨酯产品;

●低VOC值PU软泡;

●低雾化PU软泡;

●全水PU软泡;

●全MDI系列软泡;

●难燃、低烟、全MDI系列泡沫;

●反应型高分子量催化剂、稳定剂、阻燃剂以及防老剂等新品种助剂;

●低不饱和度、低单醇含量的多元醇;

●超低密度的优异物性的PU软泡;

●低共振频率、低传递性PU软泡;

●聚碳酸酯二元醇、聚ε-己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聚四氢呋喃等特种多元醇;

●液态CO2发泡技术、负压发泡技术等。·

总之,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PU软泡进一步发展。

二、成泡原理:

若要合成出理想的符合要求的PU软泡,必须了解泡沫体系的化学反应原理,才能选择合适的主辅原料与制造工艺。聚氨酯工业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仿制阶段,而是根据最终制品的性能要求,通过原料结构、合成技术手段,才能达到,为此,掌握好成泡原理至关重要。

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合成过程中参与化学变化,影响泡沫结构性能的变化因素较复杂,其中不仅涉及异氰酸酯与聚醚(酯)醇、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且也涉及到起泡的胶体化学,其化学反应有扩链、起泡与交联等过程。它又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结构、官能度、分子量等均有影响。

一般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的总反应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现就重要反应归纳如下:

1、扩链

多官能度的异氰酸酯与聚醚(酯)醇,尤其是二官能度化合物,其扩链按下式进行:

发泡体系中,一般异氰酸酯用量是大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即所讲的反应指数是大于1,通常取1.05,所以发泡过程中扩链最终产品末端应是异氰酸酯基团。

扩链反应是PU泡沫的主反应,是物性:机械强度、神长率、弹性等关键。

2、起泡反应

起泡作用在制备软泡中非常重要,尤其在合成低密度制品时更为突出。一般起泡作用有二种:利用反应热汽化低沸点烃类化合物,如HCFC-141b、HFC-134a、HFC-365mfc、环戊烷等达到起泡目的,另一类是利用水与异氰酸酯之间化学反应产生大量CO2气体发泡:

在无催化剂存在下,水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缓慢。

而胺类与异氰酸酯反应速率相当快,为此,以水作发泡剂时带来大量刚性链段,极性大的脲类化合物,它影响泡沫制品的手感、回弹性及耐热性,为要生产出物性优异而密度低的泡沫,必须提高聚醚(酯)醇的分子量及主链的柔软度。

3、凝胶作用

凝胶反应也称交联固化反应,在发泡过程中凝胶作用是非常主要的,凝胶作用过早过晚都会导致泡沫制品质量下降或变为废品。最理想状态是扩链、起泡反应与凝胶反应达到平衡,否则会出现泡沫密度偏大或塌泡。

在发泡过程中有三种凝胶作用:

1)、多官能度化合物之凝胶

一般,三官能度以上的化合物反应,均能形成体型结构化合物。我们在生产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时采用的是三官能度以上的聚醚多元醇。最近开拓全MDI体系中也掺用f n≥2.5的多异氰酸酯以提高低密度泡沫的承载能力,这些均是形成三相交联结构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大小,直接反映出泡沫塑料之交联密度。也就是讲,交联密度大,制品的硬度高、机械强度好,但泡沫的柔软性差、回弹性与伸长率低。

软泡的交联点之间分子量(Mc)为2000-2500,半硬泡处在700-2500之间。

2)、缩二脲的形成

以水为起泡剂时,相应产生脲键化合物,水量越多,脲键也越多,它们在高温下会进一步与过剩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三相结构的缩二脲键化合物:

3)、脲基甲酸酯之形成

另一类交联反应是氨基甲酸酯主链上的氢,在高温下进一步与过剩的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三相结构的脲基甲酸酯键:

缩二脲化合物与脲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形成,对发泡体系是不理想的,因为这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高温分解。所以人们在生产中控制好温度及异氰酸酯指数是至关重要。

三、化学计算

聚氨酯合成材料是一种可从原料一步合成聚合物制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也就是讲,制品的物性可直接通过改变原料规格、组成配比进行人为调节。所以,如何正确的应用高分子合成原理,建立简便的计算公式对提高聚氨酯产品质量甚为重要。

1、当量值

所谓当量值(E)是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单位官能度(f)所相对应的分子量(Mn);

诸如,聚醚三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则其当量值:

常用的交联剂MOCA,即4,4’-亚甲基双(2氯基胺),其相对分子质量267,在分子中虽然有4个活性氢,但参与异氰酸酯反应的仅有2个氢原子,所以其官能度f=2

在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之产品规格中,各公司只提供羟值(OH)数据,所以,以羟值直接计算当量值较为实用:

值得提醒的是,产品官能度之实测很费时,加上副反应诸多,往往三元醇聚醚(酯)等实际官能度不等于3 ,而是2.7-2.8之间,所以,推荐使用(2)式,即羟值计算为好!

2、异氰酸酯的需要量

凡是活性氢之化合物均能与异氰酸酯反应,根据等当量反应原理,准确计算配方中的各组份消耗异氰酸酯的用量是PU合成中之常事:

式中:Ws—异氰酸酯用量

Wp—聚醚或聚酯用量

Ep—聚醚或聚酯当量

Es—异氰酸酯当量

I2—NCO/-OH之摩尔比值,即反应指数

ρS—异氰酸酯之纯度

从所周知,合成一定NCO值的预聚体或半预聚体时,其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与聚醚的实际用量及最终预聚体所要求的NCO含量有关,经归纳:

式中:D——预聚体中NCO基得质量分数

42——-NCO的当量值

在当今全MDI体系泡沫中,一般是掺用高分子量聚醚改性MDI合成半预聚体,其NCO%处于25~29%之间,所以公式(4)是非常有用的。

另推荐一个交联密度相关的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计算公式,在设计配方中非常有用。不论是弹性体或高回弹泡沫,其弹性大小直接与交联剂多少相关:

式中:M nc——交联点间的数均分子量

E g——交联剂之当量值

W g——交联剂之用量

W V——预聚体的用量

D——NCO含量

四、原料

聚氨酯原料分为三大类:多元醇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助剂。其中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是构成聚氨酯之主体原料,助剂是辅为聚氨酯制品之特殊性能的化合物。

(一)、多元醇化合物

凡在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具有羟基类之化合物均属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其中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最普遍的是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二种。

1、聚醚多元醇

它以石化工业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为基础,与二、三官能度含氢化合物为起始剂,经KOH 催化聚合而成的,平均分子量处在1000~7000的齐聚化合物。

一般,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1500~3000围,羟值:56~110mgKOH/g之间。高回弹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4500~8000之间,羟值:21~36mgKOH/g之间。

值得提出的,近几年最新开拓的几个大品种聚醚多元醇对提高聚氨酯软泡的物性、降低密度很有好处。

●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POP),它可提高PU软泡的承载能力、降低密度、提高开孔度、

防止收缩大有帮助,用量也与日俱增。

●聚脲聚醚多元醇(PHD):该聚醚功能似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可提高泡沫制品硬度、承载能

力、促进开孔性,也增加初凝速度、降低催化剂用量并使泡沫的耐燃性能增加,MDI系列

泡沫具有自熄性,在欧洲地区应用较广。

●难燃级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它是含氮系芳烃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不仅可提高泡沫制品

的承载性、开孔性、硬度等特性,而且由它合成的PU座垫具有高的阻燃度:氧指数高达

28%以上、低发烟量≤60%,低火焰蔓延速度,是汽车、火车、家具制做座垫的绝好材料。

●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由于它采用双氰金属络合物(DMC)为催化剂,合成的聚醚不饱

和双键含量低于0.010mol/mg,也就是讲,它含单醇化合物低,即纯度高,导致由它为基合

成的HR泡沫回弹率和压缩变定性能更为优越,撕裂强度、压陷因子都好。最近发展起来的

低共振频率、6Hz低传输率的车用座垫泡沫,非常优秀。

●氢化聚丁二烯二醇,这种多元醇国外近期应用于PU泡沫制品中极大的提高泡沫的物理性

能,尤其是耐候性、耐湿热压缩变定等多年存在难题,以致车用座垫等应用于非洲热带地

区。

●高氧化乙烯含量的聚醚多元醇,一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为提高聚醚反应活性,在合成中于

末端加入15~20%EO量,上述聚醚是EO量高达80%、PO量反而低于40%,它是研制全

MDI系列PU软泡的关键,应引起业界人士重视。

●具有催化活性的聚醚多元醇:主要在聚醚结构中引入具催化性能的叔胺基团,或金属离子。

目的是减少发泡体系的催化剂用量,减少泡沫制品的VOC值及低雾化性。

●端氨基聚醚多元醇:该聚醚的催化活性最大,反应时间短、脱模快,制品的强度(尤其是

早期强度)、脱模性、耐温性、耐溶剂性均有极大提高,施工温度降低、围加宽,是一个很

有前景的新品种。

2、聚酯多元醇

早期聚酯多元醇均指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最大市场是微孔泡沫,应用于鞋底。近几年相继出现新品种,扩大了聚酯多元醇在PUF的应用面。

●芳烃二羧酸改性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主要是将邻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部分替代己二酸

合成聚酯多元醇,能使制品的早期强度提高,改善耐湿性及硬度等同时降低成本。

●聚碳酸酯多元醇:该类产品可极大的改善泡沫制品的耐水解性、耐候性,提高耐温与硬度,

很具前景的品种。

●聚ε-己酯多元醇:由它合成的PU泡沫耐温性、耐水解性、耐磨性非常优良,一些高性能

制品非它莫属。

●芳烃系聚酯多元醇:它早期是综合利用废涤纶产品而开发的,大多应用于PU硬泡,现时推

广到PU软泡,也值得关注。

3、其他

凡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均可应用于PUF。根据市场变化及环保要求,充分利用农村产品,合成可生物降解的PU软泡,是势在必行。

●蓖麻油系多元醇:这类产品应用于PUF较早,大多数是未改性纯蓖麻油制成半硬泡,本人

建议应用酯交换技术,各种大分子量醇引进蓖麻油合成各种规格衍生物,可制成各种软硬

度PUF.

●植物油系列多元醇: 近期受石油价格影响,这类产品发展很快。目前已工业化的大多是大豆

油、棕榈油系列产品,也可用棉籽油或动物油之类开拓系列产品,即可综合利用,降本,

又可生物降解、环保。

(二)、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软泡生产中常用的是TDI与MDI二大类异氰酸酯,其中派生出的TDI/MDI混合类也广泛应用于HR系列。由环保要求,汽车行业对泡沫制品的VOC值要求很低,所以,在PU软泡中已广泛推行纯MDI、粗MDI以及MDI改性品为主体PU软质制品。

1、液化MDI

纯4,4’-MDI室温为固体,所谓液化MDI是指经各种改性的MDI,室温下为液体,其中可以液化MDI之官能度了解它是属于哪种基团改性的MDI。

●氨基甲酸酯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0;

●碳化二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0;

●二氮环丁酮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2;

●氨基甲酸酯和二氮环丁酮亚胺改性的MDI,官能度为2.1。

这类产品绝大多数应用于模塑制品,如HR、RIM、自结皮泡沫以及鞋底等微泡。

2、MDI-50

它是4,4’-MDI与2,4’-MDI之掺合物,由于2,4’-MDI熔点低于室温,约15℃,所以MDI-50贮存于常温是液体,很好使用,要注意2,4’-MDI的空间位阻效应,它反应性较4,4’体低,可用催化剂调节之。

3、粗MDI即PAPI

它的官能度在2.5~2.8之间,一般应用于硬泡,近几年国由于价格因素,也见应用于软泡市场,但要注意,因它官能度高,在配方设计时,减少交联剂,或增加增塑成份。

(三)、助剂

1、催化剂

催化剂对聚氨酯泡沫作用很大,有了它,才能实现室温快速生产。催化剂中主要二大类:叔胺

类及金属类催化剂,如三乙烯二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甲基咪唑、A-1等均属叔胺类催化剂,而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醋酸钾、辛酸钾、有机铋等属金属类催化剂。现时,开发出各种延迟型、三聚型、复配型、低VOC值型催化剂,也均是以上各类催化剂为基础的。

诸如,气体产品公司的Dabco系列产品,其基础原料是三乙烯二胺:

●Dabco33LV 三乙烯二胺含33%/二丙二醇含67%

●Dabco R8020 三乙烯二胺含20%/DMEA80%

●Dabco S25 三乙烯二胺含25%/丁二醇75%

●Dabco8154 三乙烯二胺/ 酸延迟催化剂

●Dabco EG 三乙烯二胺含33%/ 乙二醇67%

●Dabco TMR系列三聚作用

●Dabco 8264 复配块泡、平衡型催化剂

●Dabco XDM 低气味型催化剂

在从多催化剂条件下,首先要了解各种催化剂特性,它们的作用原理以求得聚氨酯体系的平衡,即发泡速度与凝胶速度之间平衡;凝胶速度与开泡率平衡,起泡速度与物料流动性平衡等。

金属催化剂均属于凝胶类催化剂,常规的锡类催化剂的凝胶作用很强,但其缺点是不耐水解及耐热老化性差。最近出现的有机铋类催化剂应引起注意,它不仅具锡催化剂之功能,而且耐水解、耐热老化性好,很适合配组合料。

2、泡沫稳定剂

它起着乳化泡沫物料,稳定泡沫和调节泡孔的作用,并增加各组份的互溶性,有助于气泡的形成,控制泡孔的大小及均匀性,促使泡沫力之平衡,使泡孔壁具有弹性,以留住泡孔,防止塌泡。虽然泡沫稳定剂用量不多,但对PU软泡的泡孔结构、物理性能、制造工艺都有着重大影响。

现时用的均是耐水解型有机硅/聚氧化烯烃醚嵌段齐聚物,由于应用于不同的泡沫体系,其憎水段/亲水段比例不同,嵌段结构尾端链节变化均不一样,生产出各种泡沫制品用的硅稳定剂。所以在选用泡沫稳定剂时一定要了解其功能与作用,切勿忘,莫乱用,造成不良后果。诸如,软泡硅油不能应用于高回弹泡沫,否则会造成泡沫收缩,高回弹硅油不能应用于块状软泡,否则会引起塌泡。

由于环保需要,汽车、家具行业要求低雾化、低VOC值产品,各公司相继开发出低雾化、低VOC 值泡沫稳定剂,如气体产品公司推出的Dabco DC6070,是TDI体系低雾化硅油;Dabco DC2525是MDI体系低雾化硅油。

3、发泡剂

PU软泡用发泡剂主要是水为主体,其他物理发泡剂为辅。在块状泡沫生产中,考虑低密度制品中水量大,往往超4.5份/100份会引起泡沫部温度上升,超过170~180℃,导致泡沫自燃,必须采用低沸点烃类发泡剂,一者协助降密度、二者将大量反应热移走。早期采用水/F11相结合,由于环保问题,禁用F11,现时大多采用过渡性水/二氯甲烷系列产品,及水/HCFC-141b系列。因二氯甲烷系列产品也对大气污染,属过渡性质,而HFC系列产品:HFC-245fa、-356mfc等或环戊烷系列制品,均属环保型,但前者价格高、后者易燃,所以人们为了适应降低度需要,推出新工艺、负压发泡技术,强制冷却技术及液态CO2技术来解决,目的是降低水量或降低泡沫部温度。

本人推荐块泡生产用液态CO2技术,对中小型企业较为适合。在LCO2技术中,4份LCO2相当于13份MC所起作用。

生产不同密度的泡沫所用水量和液态CO2的关系

泡沫密度,kg/m3 水,质量份LCO2,质量份等效的MC,质量份

13.3 4.8 6.5 20.0

15.2 4.5 5.0 15.3

16.0 4.5 4.0 12.3

17.3 3.9 4.3 13.1

27.7 2.5 2.0 6.2

4、阻燃剂

阻燃、防火是人们一直关注的,我国新公布的《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及标准》GB20286-2006中有新的对阻燃性有更高要求,对于阻燃一级泡沫塑料要具:a)、热释放速率峰值≤

250KW/m2;b)、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250mm;c)、烟密度等级(SDR)≤75;d)、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2A2级。

也就是讲:要考虑阻燃、低烟、低烟毒性三个因素。为选用阻燃剂提出更高要求,根据以上标准本人认为:最好选择能结炭层厚、释放无毒或低毒性烟雾之品种。目前较为合适的是磷酸酯系大分子量阻燃剂,或无卤素芳烃耐温高的杂环族品种等,国外近几年开发出膨胀石墨型阻燃PU软泡,或氮杂环系阻燃剂是很对的。

5、其他

其它助剂主要包括:开孔剂、交联剂、防老剂、防雾剂等等,选用时,应考虑助剂对PU制品性能影响外,还应考虑它的毒性、迁移性、配伍性等问题。

五、制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PU软泡的配方与性能之间关系,现介绍几组有代表性实例,供参考:

1、块状聚醚型PU软泡典型配方与性能

聚醚三元醇100pbw

TDI80/20 46.0pbw

有机锡催化剂0.4pbw

叔胺催化剂0.2pbw

有机硅泡沫稳定剂 1.0pbw

水 3.6pbw

助发泡剂0~12pbw

性能:

泡沫密度,kg/m322.4

抗伸强度,kpa 96.3

伸长率,% 220

撕裂强度,N/m 385

压缩变定,50% 6

90% 6

成穴负荷,kg

(38cm×35.6cm×10cm)

变形25% 13.6

65% 25.6

落球回弹,% 38

近几年,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往往生产起低密度(10kg/m3)左右的泡沫,在生产超低密度软泡时,并不是单纯增加发泡剂及助发泡剂就可以做到的,还必须有相对高稳定性硅表面活性剂及催化剂配合。

生产低密度超低密度软泡参考配方:

圆柱泡沫配方:

EO/PO型聚醚多元醇(OH:56)100pbw

水 6.43pbw

MC发泡剂52.5pbw

硅表面活性剂L-628 6.50pbw

催化剂A230 0.44pbw

辛酸亚锡D19 0.85pbw

TDI80/20 指数0.99

用量139pbw

泡沫密度,kg/m37.5

2、液态CO2助发泡剂制低密度泡沫

聚醚三元醇(Mn3000)100 100

水 4.9 5.2

液态CO2 2.5 3.3

硅表面活性剂L631 1.5 1.75

B8404

胺系催化剂A133 0.28 0.30

辛酸亚锡0.14 0.17

阻燃剂DE60F 0 14

TDI80/20 指数110 112

泡沫密度,kg/m316 16

典型机发配方如下:

聚醚三元醇(Mn3000)100pbw

水 4.0pbw

LCO2 4.0~5.5pbw

催化剂A33 0.25pbw

硅表面活性剂SC155 1.35pbw

辛酸亚锡D19 0.20pbw

TDI80/20指数110

泡沫密度,kg/m314.0~16.5

3、全MDI低密度聚氨酯软泡

软质PU模塑泡沫广泛应用于汽车座垫的生产。降密度而不影响物性是开发的目标。

配方:

高活性聚醚(OH:26~30mgKOH/g)80pbw

聚合物多元醇(OH:23~27mgKOH/g)20pbw

交联剂0~3pbw

水 4.0pbw

胺类催化剂A-33 2.8pbw

硅油表面活性剂B8716 1.0pbw

MDI指数90pbw

性能:

泡沫中心密度34.5kg/m3

硬度ILD25% 15.0kg/314cm2

撕裂强度0.8kg/cm

抗强度 1.34kg/cm2

伸长120%

回弹率62%

永久压缩变定(干) 5.0%

(湿)13.5%

4、低密度、全MDI环保型车用座垫

采用纯MDI的同系物:M50——即4,4’MDI 50% 2,4’MDI 50%的产品,可以室温发泡,提高流动性,降低制品密度,减轻车辆重量,是很具发展前景的产品:

配方:

高活性聚醚多元醇(OH:28mgKOH/g)95pbw

310助剂* 5pbw

Dabco 33LV 0.3pbw

Dabco 8154 0.7pbw

硅表面活性剂B4113 0.6pbw

A-1 0.1pbw

水 3.5pbw

M50 50pbw

异氰酸酯指数88

物性:

拉丝时间(s) 62

上升时间(s) 98

自由泡密度,kg/m332.7

压缩载荷挠曲,kpa:40% 1.5

伸长率,% 180

撕裂强度,N/m 220

注:*310助剂:我所有售,是特殊的链增长剂。

5、高回弹、乘坐舒适的PU泡沫

最近,市场需求泡沫座垫物性不变,但人们长时间坐车不疲劳、不晕车的高质量座垫。经过研究,人体部器官,尤其是胃脏等在6Hz左右频率,若引起共振会引起反胃、呕吐等现象。

一般高回弹泡沫在6Hz下之振动传递性在1.1~1.3,也就是讲,当车辆运行中,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加,有些配方制品可减振到0.8~0.9。现推荐一个产品配方,其6Hz振动传递性为0.5~0.55水平。

配方:

高活性聚醚多元醇(Mn6000)100pbw

硅表面活性剂SRX-274C 1.0pbw

叔胺催化剂,Minico L-1020 0.4pbw

叔胺催化剂,Minico TMDA 0.15pbw

水 3.6pbw

异氰酸酯预聚体(NCO%=29.7%)

INDEX 100

物理性能:

整体密度,kg/m348.0

25%ILD, kg/314cm219.9

回弹,% 74

50%压缩强度,(干) 1.9

(湿) 2.5

6Hz振动传递性0.55

6、慢回弹或粘弹泡沫

所谓慢回弹PU泡沫是指泡沫受外力作用变形后,泡沫不是立马恢复原形,而是缓慢恢复,且无残面变形之泡沫。它具有优异的缓冲、隔音、密封等性能。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噪音防治、地毯底衬、儿童玩具及医疗用枕等。

实例配方:

高活性聚醚(OH34)40~60pbw

聚合物聚醚(OH28)60~40 pbw

交粘剂ZY-108* 80~100 pbw

L-580 1.5 pbw

催化剂 1.8~2.5 pbw

水 1.6~2.2 pbw

异氰酸酯index** 1.05 pbw

注:*ZY-108,多官能低分子量聚醚之复配物

**PM-200、液化MDI-100之掺合物,均为万华产品

物性:

泡沫密度,kg/m3150~165

硬度,邵氏A 18~15

撕裂强度,kN/m 0.87~0.76

伸长率,% 90~130

回弹率,% 9~7

复原时间,秒7~10

7、耐挠曲疲劳百万次聚醚型自结皮微孔泡沫

该泡沫塑料可应用于PU鞋底及方向盘

实例:

Daltocel?F-435 31.64 pbw

Arcol?34-28 10.0 pbw

Daltocel?F-481 44.72 pbw

Arcol?2580 3.0 pbw

乙二醇 6.0 pbw

催化剂Dabco EG 1.8 pbw

A-1 0.3 pbw

Dabco?1027 0.3 pbw

硅表面活性剂DC-1930.3 pbw

L1 412T 1.5 pbw

水0.44 pbw

改性MDI

Suprasec?2433 71 pbw

物性:

泡沫密度:0.5g∕cm3左右

β-皮带挠曲,KCS 35~50之间,非常好

8、难燃、低发烟量、高回弹泡沫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部门对泡沫制品的难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航空、轿车、高速客车、家用沙发等均要求泡沫制品难燃、低发烟量、低烟毒或无毒。

作者与同事们针对以上情况,研制出一种难燃级(氧指数28~30%),发烟密度很低(国际是74,本品只有50左右),而且泡沫回弹不变,火焰中产生白烟。

实例配方:

YB-3081难燃聚醚50 pbw

高活性聚醚(OH34)50 pbw

有机硅表活性剂B 8681 0.8~1.0 pbw

水 2.4~2.6 pbw

DEOA 1.5~3 pbw

催化剂A-1等0.6~1.1 pbw

异氰酸酯指数 1.05

物性:

泡沫密度,kg/m3≥50

压缩强度,kPa 5.5

拉伸强度,kPa 124

回弹率,% ≥60

压缩变形,75% ≤8

氧指数,OI% ≥28

烟密度≤50

9、水为发泡剂、全环保自结皮泡沫

国外已全面禁用HCFC-141b发泡剂,CP系发泡剂易燃,HFC-245fa、HFC-365mfc系发泡剂价

高,难以接受,唯一出路是以水为发泡剂合成环保型自结皮泡沫。以往国外PU工作者,只注意聚醚及异氰酸酯之改性,所以制成的泡沫表面层不清晰,密度大。

现推荐一组配方,其特点是:

●基础聚醚多元醇不变,采用常规之Mn5000或6000。·

●异氰酸酯不变,可用C-MDI、PAPI或改性MDI。

●采用特种添加剂SH-140,即可解决。·

基础配方:

●高活性聚醚三元醇Mn5000 65pbw

●SH-140* 35pbw

●链增长剂:1,4-丁二醇5pbw

●交联剂:甘油 1.7pbw

●开孔剂:K-6530 0.2~0.5pbw

●催化剂A-2 1.2~1.3pbw

●色浆适量

●水0.5pbw

●MR-200 45pbw

注:*SH-140为本所产品。

物性:

泡沫整体密度340~350kg/m3

制品:表面光滑、结皮清晰、密度低。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酯类与醚类的差异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酯类与醚类的差异 为明确TPU的大致划分方法与分类,并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单独列出着重加以分析与比较。旨在明了其各自特性,以及二者之间性能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日后针对性选择用料的依据。 一、TPU简介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又称PU热塑料,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 TPU的分子内含有-NH-COO-基团,其很多特性取决于长链二元醇的种类,其硬度用硬段做比例来调节,它的光老化性可加光稳定剂来加以改善,同时也取决于异氰酸酯是芳香族还是脂肪族。 二、TPU的分类 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丁二烯型,它们分别含有酯基、醚基和丁烯基;按硬段结构分为氨酯型和氨酯脲型,它们分别由二醇扩链或二胺扩链获得。 按有无交联可分为纯热塑性和半热塑性。前者是纯线性结构,无交联键;后者含有少量脲基甲酸酯等交联键。 按合成工艺分为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在本体聚合中又可按有无预反应分为预聚法和一步法: 预聚法是将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先行反应一定时间再加扩链剂生成TPU;一步法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和扩链剂同时混合反应生成TPU。溶液聚合是将二异氰酸酯先溶于溶剂中再加入大分子二醇令其反应一定时间最后加入扩链剂生成TPU。 按制品用途可分为异型件(各种机械零件)、管材(护套、棒型材)和薄膜(薄片、薄板),以及胶粘剂、涂料和纤维等。 三、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的差异,对物性所形成的影响如下 : 抗拉强度聚酯系 > 聚醚系 撕裂强度聚酯系 > 聚醚系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作者:孙付宇, 秦泽云, 张美, Fuyu Sun, Zeyun Qin, Mei Zhang 作者单位:孙付宇,秦泽云,Fuyu Sun,Zeyun Qin(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张美,Mei Zhang(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刊名: 化工中间体 英文刊名:CHEMICAL INTERMEDIATE 年,卷(期):2011,08(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7条) 1.刘益军;柏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3(10) 2.袁开军;江治;李疏芬聚氨酯的阻燃性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 3.于永忠;吴启鸿;葛世成阻燃材料手册 1990 4.胡源;范维澄;王清安磷腈改性聚氨酯燃烧过程气相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科学进展 1999(01) 5.金军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技术研究及趋势[期刊论文]-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6.钟柳;刘治国;欧育湘-种新型含氯的磷-膦酸酯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 2007(04) 7.欧育湘;韩廷解阻燃塑料手册 2008 8.陈鹤;罗运军;柴春鹏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6) 9.赵哲;张鹏;夏祖西阻燃聚氨酯软泡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08(05) 10.王升文;秋银香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008(01) 11.孟现燕;唐建华;叶玲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5) 12.杨伟平;戴震;许戈文聚氨酯阻燃的研究进展 2010 13.张理平;王俏不同阻燃剂对聚氨酯软泡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3) 14.史以俊;罗振扬;何明含磷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9(05) 15.T.C.Chang;Y.S.Chiu;H.B.Chen Degradation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urethanes 1995 16.张蕾;吴晓青;张文才聚氨酯树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8(02) 17.郝冬梅;刘彦明;林倬仕无卤膨胀性阻燃剂ANTI-2阻燃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2008 18.W.Wei;X.Peng Preparation of aqueous polyurethane flameretardant[期刊论文]-Textile Auxiliaries 2004(05) 19.刘斌;杨小燕聚氨酯材料的阻燃与防火[期刊论文]-江苏化工 2003(06) 20.陈雷;高增明三(-缩二丙二醐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应用 1991(04) 21.韦玮;王建明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1998(01) 22.高明;王涛;吴发超氨基树脂型膨胀阻燃剂处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23.罗振扬;史以俊;何明匀泡剂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9(01) 24.付步芳;魏建国;刘洁琪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8(04) 25.张骥红;陈峰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1(4) 26.张田林;李再峰纳米氢氧化镁补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期刊论文]-弹性体 2004(05) 27.K.Kuleszal;K.Pielichowski;Z.Kowalski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NaH2PO4/NaHSO4 flame retardant system for polyurethane foams[外文期刊] 2006(02)

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概述

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概况 1、热塑性聚氨酯的概述 热塑性弹性体也可称为热塑性橡胶,是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的优异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的高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多相高分子材料,因而又称作第三代橡胶,简称TPE或TPR。由于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以上的众多优点,所以,近十余年来,随着电子电器、通信与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热塑性弹性体得到高速发展。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简称TPU),又称PU热塑胶,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可熔可溶的,具备高强度、高弹性和优良耐磨、耐油、耐低温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与混炼型聚氨酯(MPU)和浇注型(CPU)相比,TPU化学结构没有或很少有化学交联,分子链基本上是线性的,靠分子间的氢键构成物理交联,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热塑性聚氨酯与浇注性聚氨酯的主要差别在于成型方法的不同以及扩链剂种类的不同。热塑性聚氨酯可由本体熔融法聚合或溶液法聚合。可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如挤出、注射、压延、吹塑、模压等。 2、热塑性聚氨酯制备的原料 2.1 低聚合度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包括常规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二醇;聚酯多元醇是通过羟基和羧基缩聚反应制得。 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由于醚键具有较低内聚能,且醚键具有易旋转的性质,所以其使得制备的产物在低温下具有比较好的柔顺性,虽然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不及聚酯型聚氨酯,但可以使得材料粘度低,较聚酯型容易与配合剂和异氰酸酯等发生互溶,使得其在加工性方面也有不错的性能。

2.2 多异氰酸酯 多元异氰酸酯根据是否存在苯环可分为芳香族和脂肪族两类,芳香族类异氰酸酯较脂肪族反应活性更为突出。 2.3 扩链剂 常用的扩链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二醇类和二胺类。一般常用的二醇类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丙二醇(PG)、乙二醇(EG)、1,6’-己二醇(HDO);而在工业上常用的二胺类扩链剂有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等。 2.4 其他原料 ①填料填料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加入不同的填料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加入填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一些性能或者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在CPU的合成过程中填料的加入一般选择原位法,而TPU制备时则常采用熔融混合法。 ②水解稳定剂酯基在湿热环境下的稳定性极低,它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所以为了避免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水解稳定剂。 ③其他助剂聚氨酯材料属于易燃类,所有关于它的防火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某些在特殊的聚氨酯弹性体,在制定配方时,通常需要加入一些阻燃剂,提高其阻燃性能,以防失火。其它助剂还有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塑性提高其柔性的增塑剂、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稳定剂以及能够延缓聚合物氧化的抗氧剂等。增塑剂的加入可以使预聚体粘度降低,并且可以减少成本。

聚氨酯的燃烧和阻燃

聚氨酯的燃烧和阻燃 聚氨酯材料是由碳—碳键为基本结构组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可燃物质。用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各类产品与制品,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随处可见。由于它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引发火灾的几率较高。由各种引火源引发聚氨酯材料的燃烧以及伴随燃烧产生的烟雾毒性,已成为消防安全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对有关聚氨酯产品及生产制定了日益严格的阻燃标准和法规。 同时,聚氨酯产品的生产所使用的大量原料多属于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也同属于可燃物之列,而在生产中使用的许多原料助剂,如有机溶剂及其配置的涂料、脱模剂等,因闪点、着火点较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燃烧隐患;此外,在大型软质聚氨酯块泡的生产中,由于使用高水量配方生产低密度泡沫体产生的热量多而泡沫体的散热性差,因此在贮存过程中,由泡沫体产生自燃而引发的火灾也曾有发生。 由聚氨酯泡沫体等燃烧产生的火灾危害,不仅来源于燃烧本身产生的大量热辐射而引发的火焰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还来源于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和分解释放出来的诸多有毒气体。许多火灾报告指出:由燃烧烟雾和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远远高于真正燃烧本身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为保证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必须系统地研究该类产品的燃烧机理、检测方法以及阻燃办法,制定产品的生产、使用安全标准和法规。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就聚氨酯泡沫的燃烧机理以及阻燃方法这两方面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一、燃烧机理 在聚氨酯产品中,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质量轻、体积大且传热系数低、最易发生燃烧,因此将它作为燃烧行为的研究对象最具有代表性。 一般物质的燃烧行为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物质引燃和火焰蔓延的初期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物质的完全燃烧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则为火焰衰减、燃烧熄灭的最终阶段。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告诉大家,物质引燃的难易程度是物质燃烧行为的第一表征,它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组成、传导能力、热分解温度以及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和液滴的助燃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闪点和着火点,闪点和着火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燃烧。

聚氨酯软质泡沫的制备及其泡孔结构和吸油性能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聚氨酯软质泡沫的制备及其泡孔结构和吸油性能的研究 作者:刘海东, 徐建晖, 刘红文, 杨鸣波, 何琦, Liu Haidong, Xu Jianhui, Liu Hongwen, Yang Mingbo, He Qi 作者单位:刘海东,徐建晖,杨鸣波,Liu Haidong,Xu Jianhui,Yang Mingbo(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刘红文,何琦,Liu Hongwen,He Qi(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刊名: 聚氨酯工业 英文刊名:POLYURETHANE INDUSTRY 年,卷(期):2009,24(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0条) 1.刘益军聚氨酯原料及助剂手册 2004 2.朱彬;纪学锋全水低密度超柔软块状聚氨酯软泡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2(02) 3.Toshiki S Z Effect of cell structure on oil absorption of highly oil absorptive polyurethane foam for on-site use 1996(01) 4.Fondots D C Developments in amine catalysts for urethane foam[外文期刊] 1975(11) 5.王松聚氨酯泡沫孔结构控制研究 2002 6.陈建东;杨德伟;赵月霞关于吸油后的聚氨酯泡沫再生方法的研究 1991(01) 7.陈建东;杨德伟;赵月霞流速变化对聚氨酯泡沫过滤吸油效果的影响 1990(04) 8.陈建东水温及进水含油浓度对聚氨酯泡沫过滤吸油效果的影响 1990(04) 9.陈建东;徐学存聚氨酯泡沫吸油机理初探 1990(04) 10.付荣兴聚氨酯微孔材料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1996(02)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王伟力.钱七虎.毕亚军.徐标.WANG Wei-li.QIAN Qi-hu.BI Ya-jun.XU Biao硬质聚氨酯发泡体系发泡动力学模拟[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7(3) 2.张建可.ZHANG Jian-ke聚氨酯软泡沫塑料隔热性能分析研究[期刊论文]-真空与低温2006,12(3) 3.申宝兵.宗红亮.刘冬平.居宏伟.Shen Baobing.Zong Hongliang.Liu Dongping.Ju Hongwei聚氨酯慢回弹块状泡沫的研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2008,23(2) 引证文献(1条) 1.江吉旺.徐静.王紫怡.王璐.蔡福泉.熊静双组分低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清洁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师2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f419378.html,/Periodical_jazgy200906005.aspx

聚氨酯泡沫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人们发现,含磷、氮、卤素、锑、铝、硼等元素的塑料制品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一般可通过在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时在发泡配方中添加阻燃剂,使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选择阻燃剂,除了要考虑它对制品的阻燃效果(包括长期阻燃效果、遇火时的烟雾性等),还需考虑加入阻燃剂对发泡工艺的影响,以及对制品物性的影响。 一用于聚氨酯的阻燃剂有非反应性添加型阻燃剂及反应型阻燃剂两类。 A 添加非反应性阻燃剂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剂以液态阻燃剂为主。液体阻燃剂主要是含磷、氯、溴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P)、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多溴二苯醚,等等。固态阻燃剂如三聚氰胺、三氧化锑、氢氧化铝、硼酸盐、聚磷酸铵、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胺酯等也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B添加液态有机阻燃剂 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最早而且成本经济的品种是TCEP。它容易迁移和挥发,阻燃持久性较差。为了减少挥发损失,可选用多氯化(多)磷酸酯和高分子量的齐聚磷酸酯,如三(二氯丙基)磷酸酯和卤代双磷酸酯。在硬泡配方中加入20%以内的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可使硬泡的氧指数达26;添加15%该阻燃剂可使软泡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 HF-1或ASTM D1692阻燃要求。 卤代双磷酸酯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的液态低挥发阻燃剂,耐水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尤其适用于聚氨酯软泡的阻燃。典型的产品有:四(2-氯乙基)二亚乙基醚二磷酸酯,含磷12%、氯27%,日本进口产品牌号CR505;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含磷13%、氯30.5%,美国进口产品牌号Thermolin101。其它产品如四(1,3-二氯-2-丙基)-2,2-二(氯甲基)-1,3-亚丙基二磷酸酯、四(1,3-二氯-2-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四(2,3-二溴丙基)-1,2-亚乙基二磷酸

聚氨酯泡沫材料及成型方法总结

聚氨酯泡沫材料 一、概况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聚氨基甲酸酯。一般聚氨酯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通常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由于聚氨酯的结构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近二十年来,聚氨酯在这几个方面的应用都发展很快,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发展更加迅速。 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较小,质轻,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减振等优异特性。根据所用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几种。 图1 聚氨酯泡沫合成主要原料 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化学机理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酯的反应,是所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中都存在的反应。发泡过程中的“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因为泡沫原料采用多官能度原料,得到的是交联网络,这使得发泡体系能够迅速凝胶。基团反应如下: —NCO+—OH→—NHCOO— 在有水存在的发泡体系中,例如聚氨酯软泡发泡体系、水发泡聚氨酯硬泡体系,多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不仅生成脲的交联(凝胶反应),而且是重要的产气发泡,

一般是指有水参加的反应。反应。所谓“发泡反应” —NCO+HO+OCN—→—NHCONH—+CO↑22上述几个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促使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增加,是发泡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反应热为物理发泡剂(辅助发泡剂)的气化发泡提供了能量 二、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一类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聚氨酯软泡的泡孔结构多为开孔的。一般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老化、耐油耐溶剂、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性能,主要用作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 发泡原理及工艺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原理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通常应用于聚醚型泡沫塑料。而聚酯型泡沫塑料因聚酯本身粘度较大,生成预聚体后粘度更大,在发泡时不易操作,一般都不用此法。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既是将聚醚多元醇和而异氰酸酯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载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软质泡沫塑料。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聚醚多元醇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分子量为2 000~4 000,密度为16~192kgPm3。它是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聚醚多元醇缩聚反应而合成,全称是聚胺基甲酯,俗称海绵。由于其密度小,弹性好,隔音防震,乘坐安全舒适,成型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特点,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行业使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多为放热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燃引起火灾,并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氧化碳、氰化物、甲醛等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人们缺乏了解、掌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及其预防措施,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曾发生过屡似多次的重大火灾案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2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反应基于两个主要化学组分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同时加入其它组分,包括水、一氟三氯甲烷、泡沫稳定剂、催化剂,这些物料在瞬间剧烈高速混合、反应,同时形成泡沫,这个过程放出大量热量。泡沫塑料是一种多孔性材料,比表面积很大,泡沫边缘部分热量尚可发散出去,而中心部分的热量,由于泡沫保温效果较好,则较难移出,在正常反应中,它们放出的热量使泡沫块中心升到一定温度而达到熟化的目的。 然而,当原料不纯、含水量高,配方设计不合理,投料量不准确,在配料过程中,多加了水或活性催化剂,配比失调,或者搅拌不均等都会导致温度急剧升高而发生自燃。其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熟化过程中,由于尚未完全反应的物料仍在继续放热,倘若车间内没有一定的排风装置,通风不良,会使泡沫塑料聚热不散,产生自燃。别外,成型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摆放相互紧贴,没有距离,也会散热不良,容易造成泡沫块中心焦化,甚至酿成火灾。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刘益军柏松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24) 摘要:简要介绍了对多孔性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各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领域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较全面地综述了改善软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的方法,包括:各种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的特点及使用效果,不同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引入异氰脲酸酯基团对硬泡阻燃性能提高,采用阻燃剂溶液浸渍开孔泡沫塑料等。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剂;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含可燃的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灭火带来困难。特别是聚氨酯软泡开孔率较高,可燃成分多,燃烧时由于较高的空气流通性而源源不断地供给氧气,易燃且不易自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许多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床垫、家具、保温材料、汽车座垫及内饰材料等,都有阻燃要求。国外对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相当重视,颁布了许多有关阻燃的法规和阻燃标准。在我国,对用于飞机、轮船、铁路车辆、汽车、其它重要场所及设施的聚氨酯泡沫,先后都提出了阻燃要求,且很多已采用了阻燃级聚氨酯泡沫[1]。 所谓阻燃,实际上指达到某种规范或某种试验方法的一个具体标准,塑料的“阻燃”或“难燃”一般只是对于小火而言,在大火中仍能燃烧。不过阻燃性能好的泡沫塑料遇小火年自熄,不易引起火灾;在火灾中,由于燃烧性能的降低,可降低火灾蔓延及产生刺激性有毒烟雾的危险。 已有大量的文献综述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1~3],现根据部分文献数据,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作一简单的综述。

1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1]。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2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1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 及防火对策(正式版)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火灾危险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用这种材料做 成的泡沫塑料具有优越的绝缘、保温和隔音性能。聚 氨酯泡沫塑料,俗名海绵塑料(以下简称聚氨酯泡 沫),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畅销制品。聚氨酯 泡沫成品是多孔性的固体,导热性极差,容易造成热 量积聚。硬质泡沫塑料的闪点为310℃,自燃温度为 416℃,每燃烧1千摩尔泡沫塑料可放出3073.53KJ 的热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成品,氧指数为20左右;经 阻燃处理的在23~27之间,个别也可达30左右。在

200℃时发生热降解,放出CO和醇类等低分子物。 对于软质聚氨酯泡沫,根据火险参数差热分析的测定结果,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60℃以上,激烈分解温度为280℃,自燃温度在330℃以上,极易造成自燃和分解性燃烧。燃烧后,会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气体,使人吸入后几秒钟就中毒身亡,且燃烧产生大量烟气,降低空间能见度,使人失去逃生能力。 二、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火灾与其他可燃固体火灾相比,存在有不同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 1、易产生阴燃 实验证明,某些标准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即使在单独存放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阴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在静止空气中,产生阴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0℃,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完整版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 及防火对策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一、火灾危险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具有优越的绝缘、保温和隔音性能。聚氨酯,俗名海绵(以下简称聚氨酯泡沫),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畅销制品。聚氨酯泡沫成品是多孔性的固体,导热性极差,容易造成热量积聚。硬质的闪点为310℃,自燃温度为416℃,每燃烧1千摩尔泡沫可放出3073.53KJ的热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成品,氧指数为20左右;经阻燃处理的在23~27之间,个别也可达30左右。在200℃时发生热降解,放出CO和醇类等低分子物。 对于软质聚氨酯泡沫,根据火险参数差热分析的测定结果,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60℃以上,激烈分解温度为280℃,自燃温度在330℃以上,极易造成自燃和分解性燃烧。燃烧后,会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气体,使人吸入后几秒钟就中毒身亡,且燃烧产生大量烟气,降低空间能见度,使人失去逃生能力。 二、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火灾与其他可燃固体火灾相比,存在有不同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 1、易产生阴燃 实验证明,某些标准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即使在单独存放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阴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在静止空气中,产生阴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0℃,而且阴燃的时间能持续数个小时。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阴燃只发生在表面上,阴燃的最高温度约500℃左右。 2、燃烧速度极快,火焰温度高 在实验中采用150×50×15mm规格的聚氨酯泡沫试样测定,燃烧速度为1.5~2.0mm/s;燃烧中辐射热极强,经测试火焰温度高达2000℃左右,热值为28~23MJ/kg,根据消防部队战斗经验表明,500公斤聚氨酯泡沫堆积引燃后,战斗还未展开、水枪还没出水就全部燃尽了,可见其燃烧的猛烈程度。 分析认为,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快、温度高,主要是因为聚氨酯泡沫在温度作用下,具有急剧分解的特性。分解出的多种小分子可燃气体,当其温度达到燃点,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燃性的全面猛烈燃烧,使燃烧进入“轰燃”状态。 3、烟雾大,毒性强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419378.html,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作者:潘庆华叶胜荣 来源:《粘接》2014年第08期 摘要:以己二酸系聚酯二醇为软段,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生成的链段为硬段,制备了聚氨酯热熔胶;研究了软硬段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扩链剂、异氰酸酯指数等对聚氨酯热熔胶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粘接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合成;性能 中图分类号:TQ4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4)08-0035-05 聚氨酯胶粘剂以其优良的粘接性、突出的弹性、耐磨性、耐低温等特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广泛用于制鞋、包装、木材加工、汽车、轻纺、机电、航天航空等工业部门中。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胶粘剂大都为双组分及单组分溶液型,它们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生产成本高;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身健康。随着环保法的日趋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型胶粘剂已成为合成胶粘剂发展的主流;聚氨酯热熔胶就是一类无溶剂、无污染的环保型胶粘剂,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4]。本研究是以己二酸系聚酯二醇为软段,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生成的链段为硬段,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研究了软硬段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扩链剂、异氰酸酯指数等对聚氨酯热熔胶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粘接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从而揭示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酯多元醇,自制;甲苯二异氰酸酯,上海试剂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进口;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上海试剂厂。 1.2 试样制备 将聚酯多元醇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减压脱水,然后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预聚体,再与扩链剂反应生成聚氨酯。 1.3 性能测试 (1)DSC分析:10 mg左右的样品置于铝制样品池中,再在PERKIN ELMER Pyris1 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氮气气氛下测定,升温速度为10 ℃/min。

聚氨酯硬泡阻燃标准

聚氨酯硬泡阻燃标准 2009-3-9 10:25:21 来源:中国塑料改性技术咨询网 [摘要]:聚氨酯硬泡大很多应用场合都是阻燃要求的,20年来中国相应的材料阻燃标准在不断修订,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总结,本文就聚氨酯硬泡在实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2006)后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聚氨酯硬泡20余年执行的相关阻燃标准 1.1《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1997)对于PU硬泡B1等级的严格要求 近20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很快。由于该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及透水蒸汽性,质轻、比强度高,加之其与纸、金属、木材、水泥板、砖墙塑料板、沥青毡等具有很强的粘接性,不需另加其它粘合剂等优点,已为众多的工业及民用部门所采用。但是,聚氨酯与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一样是一种可燃性较强的聚合物。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小,绝热性能好,与外界的暴露面比其它材料大,因此更容易燃烧。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广泛运用,其材料的耐燃、防火等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由于不慎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而导致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聚氨酯泡沫的应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国外许多专家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耐燃性、安全性,已成为能否用于建筑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许多国家的建筑立法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难燃法规,与此同时又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 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了4项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即氧指数法(GB2406-1980)、炽热棒法(GB2407-1980)、水平燃烧法(GB2408-1980)、垂直燃烧法(GB2409-1980),特别是氧指数法(GB2406-1980)是我国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试验的第1个国家标准。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颁布了《关于生产、销售、使用高分子建筑材料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使用在建筑上,氧指数不得小于26%。相当多的省市部门及公安消防机构参照此规定陆续颁布了各地方和部门的法规。研制氧指数大于26%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的普遍重视。国家科委在“六五”、“七五”期间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氧指数大于26%的指标列为国家攻关课题,并在“七五”攻关成功。这对安全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减少和消除火灾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关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即使氧指数达到

TPU(热塑性聚氨酯)的分析

TPU是电缆护套的优质材料,在军工产品和海洋电缆方面油广泛的应用,聚酯型和聚醚型TPU机械性能,前者比后者好,但是的耐湿气蒸发性、耐细菌性和耐低温冲击性,则后者比前者好,因此,电缆产品常选用聚醚型TPU。对于初次接触TPU 或TPU加工品的电缆工作者来说,在区别聚醚性TPU与聚酯型TPU上有一些困惑。以下就聚酯与聚醚在性能、使用以及区别上做一个分析。 一、TPU简介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 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丁二烯型,它们分别含有酯基、醚基和丁烯基;按硬段结构分为氨酯型和氨酯脲型,它们分别由二醇扩链或二胺扩链获得。 按合成工艺分为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在本体聚合中又可按有无预反应分为预聚法和一步法: 预聚法是将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先行反应一定时间再加扩链剂生成TPU;一步法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和扩链剂同时混合反应生成TPU。溶液聚合是将二异氰酸酯先溶于溶剂中再加入大分子二醇令其反应一定时间最后加入扩链剂生成TPU。 按制品用途可分为异型件(各种机械零件)、管材(护套、棒型材)和薄膜(薄片、薄板),以及胶粘剂、涂料和纤维等。 我想多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基本分类均为聚酯型和聚醚型。就我们作为TPU薄膜和TPU复合布的生产厂家来说日常用到的分类就是聚酯型和聚醚性,以聚酯型为主。 二、聚酯与聚醚在性能上的差异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 从对比来看: 抗拉强度聚酯系>聚醚系 撕裂强度聚酯系>聚醚系 耐磨耗性聚酯系>聚醚系 耐药品性聚酯系>聚醚系 透明性聚酯系>聚醚系 耐菌性聚酯系<聚醚系 湿气蒸发性聚酯系<聚醚系 低温冲击性聚酯系<聚醚系 综上所述,聚醚型TPU具有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的优点。通常用于软泡、硬泡,硬质塑料和表面涂料、高回弹软质泡沫的加工生产。而聚酯型TPU 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不易氧化和耐较高温度等优点。主要用于软泡、硬泡、低密度半硬泡、软质涂料、弹性体和胶粘剂、实芯和微孔弹性体的生产。就目前看来,我们公司在生产商使用上聚酯类TPU较多,而对于聚醚类TPU的使用较少,一般针对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客户,我们一般也推荐

热塑性聚氨酯

热塑性聚氨酯(TPU)简介 推荐 热塑性聚氨酯(TPU)简介 TPU的合成原料 ?TPU是线性聚合物,由三种基本原料反应生成: ?原料(1)二异氰酸酯 ( NCO—R—NCO) ?原料(2)小分子二元醇(OH—R′—OH) ?原料(3)大分子二元醇 (OH--------- OH) ?这三种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决定着聚合物链的结构,从而直接影响它的物理性质。其他材料还有稳定剂、润滑、填料和颜料等 二异氰酸酯: 分为脂肪族 (HMDI, IPDI) 或芳香族 (MDI,TDI)。其中脂肪族的TPU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在温和的溶剂中就可以溶解,并且耐候性和耐磨性好。而芳香族的TPU具有低成本和耐溶剂性好的优点,拉伸强度和回弹性高。而耐水解性主要是由于大分子二元醇决定的。 ?大分子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了材料的软段。大分子二元醇的链段越长,TPU就表现的柔软性越好。选择聚醚、聚酯还是聚己内酯的大分子二元醇对于TPU的化学性质的耐水解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聚酯型的,TPU具有较好的抗UV,氧化性和耐化学性。而聚醚型的则具有很好的耐低温和水解性。聚己内酯型的是这些性质的组合,但是其价格更高。 ?扩链剂:扩链剂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氨酯基团或者尿。一般的扩链剂就是小分子的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氨酯基团。从而形成聚合物的硬段部分。较多的使用扩链剂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模量。 结构与性能 ?TPU是不同类型链段相间的线型聚合物。这些链段包括: ?1.硬段:由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二元醇反应形成,含有高密度的-NHCOO-官能团。由于大量的氢键作用,因此在室温下表现出刚性(硬度大)。 ?2. 软段:二异氰酸酯和长链多元醇反应形成。 -NHCOO-官能团密度低,极性小,因此在室温下比较柔软(硬度低)

020软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复验规范

QJ/ROH 06 33-020-2006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复验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复验项目、要求及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聚醚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发泡制得的开孔聚醚型或聚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入厂复验。 2引用标准 GB/T 8333-19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GB/T 10802-1989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JB 179A-1996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3 复验项目及要求 3.1 包装、标志 包装应完好,不得破损。 应有明显的标志,内容包括:标记、商标,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年、月),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包括标记、生产日期(年、月)、检验员代号等。 应在有效期内,且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 3.2 外观质量 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3.3 外形尺寸 长度、宽度偏差见表2,厚度偏差见表3。 - 1 -

QJ/ROH 06 33-020-2006 - 2 - 表2 长度、宽度偏差 表2 厚度偏差 3.4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应符合表4的要求。图纸上或采购清单上应标明密度要求。 表4 表观密度 4 检验方法 4.1 包装、标志 目测检验包装、标记和合格证应符合3.1的要求。 4.2 外观检验

QJ/ROH 06 33-020-2006 目测检验外观质量,用精度卡尺(0.02mm)测量气孔、两侧表皮,用最小分度值1mm卷尺测量裂缝,应符合3.2的要求。 4.3 外形尺寸检验 长度和宽度用最小分度值1mm卷尺测量。长度各测三点,厚度用精度0.02mm卡尺测量,在距边缘30mm处每隔1m测量一点。距长度方面边缘80mm内不考核厚度偏差。 4.4 表观密度测定 方法一: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量出试样尺寸100mm×10mm厚度,再由下式计算试样的表观密度ρ(㎏/m3)。测定的表观密度应符合3.4的要求。 ρ=106×m/v 式中:m—试样的质量,单位g; v—试样的体积,单位mm3。 方法二: 按GB/T 8333-1987中附录A(泡沫塑料试样表观密度的试验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符合3.4的要求。 5 复验规则和合格判据 5.1 采取抽验方式,按GJB 179A一次正常抽验方案进行,一般检查水平为Ⅱ,合格质量水平AQL值为 4.0。 5.2 正常情况下按4.1~4.3进行复验,图纸上或采购清单上有密度要求时,进行4.4条复验。 5.3 如设计另有其它指标要求时应同时确定复验方法。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标准化室提出 本标准由陈进学起草 本标准由崔来军批准 - 3 -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94660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 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分子量为2 000~4 000,密度为16~192kgPm3。它是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聚醚多元醇缩聚反应而合成,全称是聚胺基甲酯,俗称海绵。由于其密度小,弹性好,隔音防震,乘坐安全舒适,成型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特点,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行业使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多为放热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燃引起火灾,并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氧化碳、氰化物、甲醛等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人们缺乏了解、掌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危险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