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流动性的方法

预拌混凝土从出厂到工地卸完料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如果车到工地1.5小时后仍然没有开始卸料,司机应主动打电话给调度。混凝土待料时间过长,将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造成卸料及施工困难;另外待料时间过长,也会使混凝土质量下降。待料时间超过2~4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0.5~1个等级;超过4~6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

1~2个等级;超过5~8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2~4个等级。

在工地现场往往会遇到由于工地移泵、压车过多、运距太远等原因造成待料过长,还有也会遇到由于气温高、原材料突然变化造成坍落度损失大等原因,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造成卸料及施工困难。这时候,工地往往用加水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但加水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还会使混凝土强度下降,一般来说每方混凝土加水15公斤,混凝土强度就下降一个等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鼓励司机在确定料干难以卸料施工的情况下,在工地现场用减水剂来调整混凝土流动性,既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又加快了卸料时间,从而提高车辆的运力。

司机在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流动性遵循以下原则:

多下车几次观察卸料时的流动性,如混凝土不挂卸料斜槽,在泵车斗内不堆积,泵车打料时不费劲,施工基本能顺利进行,则不需要作调整。如果这时候,工人仍然要加水,应先加以劝阻;劝阻无效,打电话向公司调度汇报。

遇以下情况,可以按下列步骤对流动性不足的混凝土进行调整:

1、搅拌车卸料斜槽下料时流得很慢,有挂斗现象,到了泵斗里成堆,不容易吸入泵内,打泵时声音沉闷,泵送困难(估计这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40mm以下)。此时工地的工人往往要进行加水,司机这时候要主动拿外加剂上去调料。

先估计车内的剩余的方量,按每方约0.5公斤外加剂的量,根据随车带的装外加剂的塑料桶(装满后是10公斤),估算需要加入的外加剂数量,倒进搅拌罐内,再按每方2~3公斤的水量,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车往罐内加水的水管,水流量大约每分钟是60公斤,一定要看着时间来控制加水量),开动搅拌罐,高速旋转3~5分钟,可以进行卸料。

比如车内剩料约5方,则加1/4桶外加剂,加水15秒。

坍落度的调整经验是:每方混凝土加0.5公斤外加剂,大约可以提高坍落度20~30mm,每方加5公斤水,可以提高坍落度约20mm,按上述方法调整后的混凝土坍落度,可以从130~140mm,提高到170~180mm,

满足泵送要求。

2、当搅拌车往外卸料时很难卸出,料在罐车内转动时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状态,估计这时候的坍落度已经低于100mm,打泵肯定无法进行,直卸施工的放出来也根本不流动。估计车内的剩余的方量,按每方约1公斤外加剂的量,倒入外加剂,按每方2~3公斤的水量,加入少量的水,开动搅拌罐,高速旋转3~5分钟,可以进行卸料。估计坍落度可以提高到150~160mm,对于泵送料,如果第一次调整后流动性仍不满足,可以进行第二次调整。

3、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如果车内剩余的混凝土大于半车,应按预估的量先加一半的外加剂和水,高速搅拌后,再加另一半的外加剂和水,再次高速搅拌3~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这车料的均匀性。

②如果不清楚车内剩料多少,或对调整后的状态没有把握,可以先保守地调整一次,流动性不够,第二次再进行轻微调整。

③如果出厂后超过5个小时,仍没有卸完料,不需要再做调整,本车料作报废处理。

④个别“华菱”的大车,在卸头1~2方和最后1~2方料的时候,会显得料干、石子多,请注意判别,不要盲目去调整。

混凝土材料作业

第四章普通混凝土及砂浆 一、填空题 1.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 2.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的岩石颗粒。细骨料砂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按(0.6)mm筛的累计筛余率分为(1)、(2)和(3)三个级配区;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4.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子主要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 5.石子的压碎指标值越大,则石子的强度越(小)。 6.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板,可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达(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7.石子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采用(连续)级配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8.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其测定采用定量测定(流动性),方法是塑性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采取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9.混凝土拌合物按流动性分为(塑性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两类。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 f)为(90%)以上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极限强度,用符号( u c 表示,单位为(MPa)。 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用(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有(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 )、(C80)共15个强度等级。 12.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尺寸为(150×150×300㎜)的棱柱体试件测定。 13.混凝土拌合物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蚀性:)、(抗碳化)和(碱骨料反应)等五个方面。 14.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用水量及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在流动性和水灰比一定时,可以(节约水泥)。 15.建筑砂浆按照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普通抹面砂浆)、(装饰砂浆)和(特种砂浆)。按照胶

关于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6培训试题3月答案

关于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16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填空题(每空4分,共100分) 1.坍落度筒提离时间应控制在( 3-7s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150s )内完成。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测量应精确至( 1mm ),结果应修约至( 5mm )。 3.混凝土扩展度试验中应使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其呈(垂直方向)的直径。 4.当扩展度两直径之差小于( 50mm )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扩展度试验结果。 5.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到测得混凝土扩展度值得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 4min )内完成。 6.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当倒置坍落度筒放于台架上时,其小口端距底板不应小于 (500mm ),且坍落度筒中轴线应垂直于底板。 7.凝结时间试验试验筛应为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 8. 凝结时间试验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 90mm )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大于 (90mm )宜用人工插捣,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宜低于砂浆试样筒口 ( 10mm ),并应立即加盖。 9.泌水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为20Kg,感量不应大于( 1g )。 10.压力泌水试验,压力泌水仪安装完毕后应在( 15s )以内给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加 压至(3.2MPa ),并应在(2s )内打开泌水阀门。 11.表观密度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应为50kg,感量不应大于(10g )。 12.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筒填满密实后,称取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 (10g )。 13.含气量试验两次测量结果大于( 0.5% )时,应重新试验。 14.均匀性试验砂浆密度法,从搅拌机口分别取先出机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每份混凝土试样量不应少于( 5L )。砂浆拌合物振实或插捣密实后,称出砂浆与容 量筒总质量,精确至( 1g )。 15.均匀性试验混凝土稠度法,从搅拌机口分别取先出机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每份混凝土试样量不应少于( 10L ),混凝土稠度法主要测试先后出机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之差)和(扩展度值之差)。

混凝土的工作性

混凝土的工作性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获得密实而均匀的混凝土结构以方便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注、振捣等过程),要求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保持新拌混凝土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这种新拌混凝土施工性能称之为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正文: 1.工作性的概念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模板的能力。 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确保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能保持整体稳定的性能。 保水性:新拌混凝土保持其内部水分的能力称为保水性 综上所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之间相互关联和制约。黏聚性好的新拌混凝土,往往保水性也好,但其流动性可能较差;流动性很大的新拌混凝土,往往黏聚性和保水性有变差的趋势。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目前往往采用泵送施工的方法,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很高,三方面性能必须协调统一,才能既满足施工操作要求,又能确保后期工程质量良好。 2.工作性的测定 通常对较稀、自重作用下具有可塑性或流动性的新拌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而对于较干硬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

①坍落度法 坍落度法具体测定方法:将新拌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圆锥形筒(标准坍落度圆锥筒)内,每层均匀捣插25次,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抹平后将圆锥筒垂直平稳地向上提起,新拌混凝土锥体就会在自重作用下坍落高度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值(单位mm)。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值越大,表明其流动性越好。 在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应观察新拌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从而全面的评价其工作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轻轻敲击已坍的新拌混凝土锥体,若锥体四周逐渐下沉,则黏聚性良好;若椎体倒塌或部分崩裂,或发生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的检查方法:根据新拌混凝土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测定。若坍落度筒提起后混凝土拌和物失浆而骨料外露,或较多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差;若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由底部析出,则表明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良好。另外,常压泌水率和压力泌水率的数值也可以用来表示保水性的优劣。 根据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四个流动性级别的混凝土: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40mm;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50-90mm;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 100-150mm;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60mm。 坍落度试验方法不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或坍落度值为10mm的新拌混凝土。 ②维勃稠度法 对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指标来表征,其检测仪器成为维勃稠度依。 维勃稠度法具体测定方法:将混凝土按规定方法装入截头圆锥筒内,装满刮平后,将圆锥筒垂直向上提起,在新拌混凝土椎体顶面盖一透明玻璃圆盘,然后开启振动台并记录时间,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完善,混凝土已作为我国建筑业的最主要结构材料,在各种工程建设中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使用,其质量的优劣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进程。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及外加剂或外掺料经拌和凝结而成的。为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其安全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混凝土建筑物中,由于各个部位所处的环境不同,工作条件也不相同,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性能的混凝土,达到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显著的目的。新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施工所要求的工作性,硬化后的混凝土要能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1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是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质。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密实等施工操作,使其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动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的大小反应拌和物的稠稀,它影响施工难易及混凝土质量。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中各种组成材料之间有较好的粘聚能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粘聚性差的拌和物中水泥浆或砂浆与石子易分离,混凝土硬化后会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不密实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保持水分,不易产生泌水的性能。保水性差的拌和物在浇筑过程中,由于部分水分从混凝土内析出,形成渗水通道;浮在表面的水分,使上、下两混凝土浇筑层之间形成薄弱的夹层;部分水分还会停留在石子及钢筋的下面形成水囊或水膜,降低水泥浆与石子及钢筋的胶结力。这些都将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由此可见,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其各自的内容,但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所谓工作性就是这三个方面性质在某种具体条件下的统一。 2工作性的测定 工作性的测定通常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的同时,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来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不同,其工作性的评定方法也不同。流动性大的可采用坍落度法;流动性小的可采用维勃度法。 2.1坍落度法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用坍落筒来测定,将混凝土拌和料分三次装入坍落度筒中,每次装料约1/3筒高,有捣棒捣插25下,刮

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赵津霆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沈阳110866) 摘要: 从生态建筑的内涵出发,以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绿色生态住区为对象性,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美学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并将绿色生态住区的构建视为生态建筑的观察平台,指出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生态、社会及其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流动性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Zhaojinting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Abstrac 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the ecological design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sthetics,an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 Key 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inhabitation environment effec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第五组分。20世纪80年代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应用热潮的兴起,以及随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深化,都源自于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制和成功应用。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已不能用传统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满足其施工要求,如由于配筋较密,要求使用较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施工,因此研究外加剂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是有必要的。强度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工程上要求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往往都与混凝土的强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外加剂的掺入可以显著减小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其它力学性能。 1、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种类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除了各种组成材料或混合材料外,另外添加的材料,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掺量应该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又称外掺剂或附加剂。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外加剂的种类繁多,这里只根据它们的功能做一些简单的分类,涉及的也只是外加剂种类的冰山一角。 1.1改善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 (1)减水剂 在保持混凝土能够流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掺入的水量的外加剂。使用这种外加剂,不仅能够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要点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一、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 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及质量和流变特征,要求统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从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适用普通混凝土 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 二、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 1.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用料取样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 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拌制。 2.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取样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3.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方法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避免遭受阳光直射和风吹(当需 要模拟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时,试验室和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温度条件应与施工现场相同)。(2)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在拌合前,材料的温度应保持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各种材料应拌合均匀。水泥如有结块而又必须使用时,应过0.90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4)在决定用水量时,应扣除原材料的含水量,并相应增加其各种材料的用水量。 (5)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精确度:骨料为± 1.0%;水、水泥和外加剂为 ±0.5%。 (6)掺外加剂时,掺入方法应按照有关规定。 (7)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种用具(入搅拌机、拌合铁板和铁铲、抹刀等),应预先用水湿润,使用完毕后必须清晰安静,上面不得有混凝土残渣。 (8)使用搅拌机半只混凝土时,应在拌合前预拌适量的砂浆进行刷膛(所用砂浆或混凝土 配合比应与正式拌合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使搅拌机内壁粘附一层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合 时水泥砂浆的损失。机内多余的砂浆或混凝土倒在铁板上,使拌合铁板也粘附薄层砂浆。 (9)设备:1)搅拌机:容积30~100L,转速为18~22r/min。)磅秤:称量100kg,感量50g;台磅:称量10kg,感量5g;天平:称量1kg,感量0.5g(称量外加剂用)。3)铁板:拌合用铁板,尺寸不宜小于 1.5m*2.0m,厚度3~5mm。4)铁铲、抹刀、坍落度筒、刮尺、 容器等。 (10)操作步骤 1)人工拌合法:将称好的砂料、水泥放在铁板上,用铁铲将水泥和砂料翻拌均匀,容后加 入称好的粗骨料(石子),再将全部拌合均匀。将拌合均匀的拌合物堆成圆锥形,在中心作 一个凹坑,将称量好的水(约一半)倒入凹坑中,勿使水溢出,小心拌合均匀。再将材料堆 成圆锥形作一凹坑,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合。每翻一次,用铁铲在全部拌合物面上压切一 次,翻拌一版不少于6次。拌合时间(从加水算起)随拌合物体积不同,宜接如下规定控制:拌合物体积在30L以下时,拌合4~5min;体积在30~50L时,拌合5~9min;体积超过50L 时,拌合9~12min。混凝土拌合物体积超过50L时,应特别注意拌合物的均匀性。 2)机械拌合法:按照所需数量,称取各种材料,分别按石、水泥、砂依次装入料斗,开动 机器徐徐将定量的水加入,继续搅拌2~3min(或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进行搅拌),将混凝土拌合物倾倒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两次,使拌合物均匀一致后用做实验。 4.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后应立即进行试验。试验前混凝土拌合物应经人工略加翻拌,以保证质量均匀。 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 1总则 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 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 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 1)委托单位名称; 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 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 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 1)试样编号; 2)试验日期及时间; 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4)环境温度和湿度; 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 6)搅拌方式; 7)混凝土强度等级; 8)检测结果;

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 2.1取样 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 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 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 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 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 规定。 2.2.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3试验记录 2.3.1取样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取样日期和时间; 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3稠度试验 3.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3.1.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 合物稠度测定。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1概述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在需要时掺加适宜的外加剂、掺和料等配制成拌和物,并经一定凝结硬化时间后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指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流动性是指拌和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可塑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不发生脆性断裂的性质;稳定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不会产生离析或泌水现象的性能;易密性指拌和物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克服摩阻力达到密实稠度的能力。 2影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2.1水泥浆数量 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泥浆,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可包裹集料,它赋予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水泥浆的数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显著影响。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水泥浆增多时,流动性增大,但水泥浆过多会出现流浆现象,容易发生离析。若水泥浆过少,则集料间缺少黏结物质,黏聚性变差,易出现崩塌。因此,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2水泥浆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W/C)的大小决定的,水灰比为用水

量与水泥质量之比。水泥浆的干稀程度取决于水泥浆黏聚力的大小。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情形:(1)当水灰比愈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也愈小,则水泥浆就愈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拌和物的流动性便愈小,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2)当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减少,则水泥浆干稠,拌和物的流动性过低,使黏聚性和保水性较高,会给施工造成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当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过多,则水泥浆过稀,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会造成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产生流浆及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稀稠,实际上对拌和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体积的水量。不能用单纯改变用水量的方法来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用调整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和物的流动性,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2.3砂率 砂率是指细骨料(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反应了粗细集料的相对比例。试验证明,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发生变化。水泥砂浆在砼拌和物中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粗集料颗粒之间的摩阻力。所以,在一定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润滑作用也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因此,砂率大小对拌和物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

参赛统一试验原始记录3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第1页共1页 样品配合比编号 原材料 样品编号水泥 样品名称及等级 C 混凝土拌合物掺合料样品数量 L 砂样品来源( )石搅拌方式外加剂 样品描述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 原材料 型号规格水泥 混凝土使用部位掺合料 试验依据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 砂 ( )石 试验条件温度:℃湿度: % 外加剂主要仪器设备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 (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 试件承压面积A(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 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 c0(MP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 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 cn(MPa)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确定抗冻等级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 n (%)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 n(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P×N/300 确定抗冻等级 备注本表格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试验室公章技术负责人:复核人:试验人: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混凝土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小,砂浆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T0522-200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坍落度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的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二、仪器设备 1、坍落筒:如图所示, 坍落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 2、捣棒:为直径16㎜,长约600㎜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3、其它: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三、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

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 4、当混凝土的一侧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2016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 6.1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为规范和统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本细则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 6.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及试样制备 6.2.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不易小于20L。 6.2.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宜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宜在取样后5min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6.2.3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2)称好的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应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 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搅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6.2.4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6.2.5取样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 1)取样日期、时间和取样人; 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3)混凝土加水时间和搅拌时间; 4)混凝土标记; 5)取样方法;拌合物性能试验 6)取样编号; 7)试样数量; 8)环境温度及取样的天气情况; 9)取样混凝土的温度。 6.2.6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除本章第6.2.5条规定的内容之外,尚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 1)试验环境温度; 2)试验环境湿度; 3)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 4)混凝土配合比和每盘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6.3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6.3.1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操作难易程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的性质称为和易性。和易性是由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 6.3.2流动性:流动性也称稠度,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在各个角落的性能。流动性好,则操作方便,易于振捣、成型。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流动性的方法 预拌混凝土从出厂到工地卸完料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如果车到工地1.5小时后仍然没有开始卸料,司机应主动打电话给调度。混凝土待料时间过长,将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造成卸料及施工困难;另外待料时间过长,也会使混凝土质量下降。待料时间超过2~4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0.5~1个等级;超过4~6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1~2个等级;超过5~8小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下降2~4个等级。 在工地现场往往会遇到由于工地移泵、压车过多、运距太远等原因造成待料过长,还有也会遇到由于气温高、原材料突然变化造成坍落度损失大等原因,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造成卸料及施工困难。这时候,工地往往用加水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但加水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还会使混凝土强度下降,一般来说每方混凝土加水15公斤,混凝土强度就下降一个等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鼓励司机在确定料干难以卸料施工的情况下,在工地现场用减水剂来调整混凝土流动性,既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又加快了卸料时间,从而提高车辆的运力。 司机在工地现场调整混凝土流动性遵循以下原则: 多下车几次观察卸料时的流动性,如混凝土不挂卸料斜槽,在泵车斗内不堆积,泵车打料时不费劲,施工基本能顺利进行,则不需要作调整。如果这时候,工人仍然要加水,应先加以劝阻;劝阻无效,打电话向公司调度汇报。 遇以下情况,可以按下列步骤对流动性不足的混凝土进行调整: 1、搅拌车卸料斜槽下料时流得很慢,有挂斗现象,到了泵斗里成堆,不容易吸入泵内,打泵时声音沉闷,泵送困难(估计这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40mm以下)。此时工地的工人往往要进行加水,司机这时候要主动拿外加剂上去调料。 先估计车内的剩余的方量,按每方约0.5公斤外加剂的量,根据随车带的装外加剂的塑料桶(装满后是10公斤),估算需要加入的外加剂数量,倒进搅拌罐内,再按每方2~3公斤的水量,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车往罐内加水的水管,水流量大约每分钟是60公斤,一定要看着时间来控制加水量),开动搅拌罐,高速旋转3~5分钟,可以进行卸料。 比如车内剩料约5方,则加1/4桶外加剂,加水15秒。 坍落度的调整经验是:每方混凝土加0.5公斤外加剂,大约可以提高坍落度20~30mm,每方加5公斤水,可以提高坍落度约20mm,按上述方法调整后的混凝土坍落度,可以从130~140mm,提高到170~180mm,满足泵送要求。 2、当搅拌车往外卸料时很难卸出,料在罐车内转动时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状态,估计这时候的坍落度已经低于100mm,打泵肯定无法进行,直卸施工的放出来也根本不流动。估计车内的剩余的方量,按每方约1公斤外加剂的量,倒入外加剂,按每方2~3公斤的水量,加入少量的水,开动搅拌罐,高速旋转3~5分钟,可以进行卸料。估计坍落度可以提高到150~160mm,对于泵送料,如果第一次调整后流动性仍不满足,可以进行第二次调整。 3、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如果车内剩余的混凝土大于半车,应按预估的量先加一半的外加剂和水,高速搅拌后,再加另一半的外加剂和水,再次高速搅拌3~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这车料的均匀性。 ②如果不清楚车内剩料多少,或对调整后的状态没有把握,可以先保守地调整一次,流动性不够,第二次再进行轻微调整。 ③如果出厂后超过5个小时,仍没有卸完料,不需要再做调整,本车料作报废处理。 ④个别“华菱”的大车,在卸头1~2方和最后1~2方料的时候,会显得料干、石子多,请注意判别,不要盲目去调整。 ⑤司机出厂前必须带装满的外加剂桶,在工地用掉后,回到厂应记得装满再出厂。

混凝土拌合物及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涵义与测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包括和易性、凝结时间、塑性收缩和塑性沉降等。国家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其试验为: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试验 ⑴和易性的涵义与测定 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它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由于混凝土和易性内涵较复杂,因而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通常是以稠度实验来评定和易性。稠度实验包括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以及维勃稠度法。 流动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易于 产生流动、易于输送和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地性质。 粘聚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整体均匀一致的能力。粘聚性好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浇灌、成型等过程中,不发生分层、离析,即保证硬化后混凝土内部结构均匀。 保水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的能力。保水性好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成型及凝结过程中,不发生大的或严重的泌水,既可避免由于泌水产生的大量的连通毛细孔隙,又可避免由于泌水,使水在粗骨料和钢筋下部聚积所造成的界面粘结缺陷。保

水性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较大的影响。

⑵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 从混凝土拌合物中筛出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测定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贯入阻力达到3.5 MPa和28.0 MPa的时间分别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⑴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 和易性的影响因素有:水泥浆量、水灰比、砂率、骨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外加剂、温度和时间及其他影响因素。本小节着重讨论水泥浆量、水灰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水泥浆量——水泥浆量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及水的总量。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浆,赋予混凝土拌合物以一定的流动性。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泥浆越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但若水泥浆过多,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变差。 水灰比——拌制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混合料时,水与水泥的质量比称为水灰比(W/C)。水灰比的倒数称为灰水比。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水泥浆就越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便越小。水灰比过大,又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而产生流浆、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砂率——砂率是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它表示混凝土中砂、石的组合或配合程度。砂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砂形成的砂浆可减少粗骨料之间的摩擦力,在拌合物中起润滑作用,所以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砂率增大,润滑作用愈加显著,流动性可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砂率增大的同时,骨料的总表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4.3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各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称为拌合物。 1. 和易性的含义 (1)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流动性:指拌合物在自重或施工机械振动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满模具的性质。流动性大小反映了拌合物的稀稠,又称稠度。 (3)粘聚性:指拌合物的各组成材料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 (4)保水性:拌合物保持水分,不致产生泌水的性能。拌合物发生泌水现象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强度。 2. 和易性的测定: 通常测定流动性(稠度)为主。稠度可采用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和维勃稠度法测定。 (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坍落度值大于10mm 的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 稠度测定。 方法是将拌合物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提起坍落度筒后拌合物因自重而向下坍落,下落的尺寸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用T 表示,如图 4.5所示。当坍落度大于220mm 时还应测定其坍落扩展度。 可分四级,坍落度值小于10mm 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维勃稠度法测定。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 T 0 低塑性混凝 土 10~40 T 2 流动性混凝 土 100~150 T 1 塑性混凝土 50~90 T 3 大流动性混凝土 >160 (2)维勃稠度法 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维勃稠度中5~30s 之间的混凝土稠度的测定,如图4.6所示。 3. 影响和易性是主要因素 (1)水泥品种:一般采用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时,拌合物的坍落度较普通水泥小。 (2)骨料的种类、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加卵石比加碎石的流动性好;采用最大粒径大的级配良好的砂石,拌合物是流动性好。 (3)水灰比:水灰比愈小,水泥浆愈稠;水泥浆与骨料用量比一定时,水灰比愈小,流动性愈小;水灰比过大,会造成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产生流浆、离析现象;水灰比一定,增加水泥浆数量,流动性增大,但水泥浆过多,不经济。 (4)浆骨比:即水泥浆与骨料的数量比。水泥浆是影响拌合物稠度的主要因素。 (5)砂率:即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其对拌合物的和易性有很大影响。

测定混凝土工作性的方法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探讨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多种测试方法用于测量混凝土的工作性。虽然许多在本文件中提及的设备在未来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并很少被使用,但经过多次失败的试验,已经得到更好的测试方式能够有更好的测定混凝土工作性。 这份文件首先介绍了测量的可操作性的关键原则和趋势,然后介绍了国外多种测试方法。基于过去的试验方法和混凝土行业目前的需求,新的测试方法有了不同的要求。最后,在国内外现有的测试方式基础上,笔者总结各种方法的优良之处,提出个人的看法和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 工作性、混凝土、坍落度、粘聚性、流动性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了解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控制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初以来,混凝土行业已经意识到监测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并能实现充分的硬化。笔者参考国内外已被使用或创新的试验方法,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归纳如下,并提出个人的观点,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1.1 Confined Flow Test Methods(密闭的流量测试方法)

压实系数试验测量压实度。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发展,并已经标准化为‘英国标准1881-103’。的装置,这包括一个刚性框架,垂直对齐的两个锥形料斗,和安装在其上面的气缸,如图图1。顶部的漏斗略大于底部料斗,而油缸小体积比都料斗。为了执行该测试,最佳的方式是填充没有压实的混凝土。顶端漏斗底部上的口被打开,混凝土落入下部漏斗。一旦所有的混凝土已经从漏斗落到底部缸。捣固棒可用于强制尤其是粘性混凝土通过漏斗。仔细地剔除多余的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在气缸记录下来。在相同的气缸中搅拌或振动下,此物料与完全压实的混凝土的质量相比。 1.2 K-Slump Tester(K-坍落度测试仪) K坍落度测试仪是一个小型设备,可以直接插入一个新拌混凝土里面迅速确定坍落度。有时亦被称为为“纳赛尔探针”。该装置由布满槽和孔的空心管形成,如图所示。带有尖头的末端插入混凝土中。大约处于管中间高度有一个平板,它会指示设备正确的穿透深度。一个圆形柱塞可以在另一端自由移动。仪器导管插入混凝土当中,上部的柱塞使得砂浆能够从混凝土进入仪器导管的内部。60秒后,柱塞下降直至仪器导管中的砂浆上。仪器导管中砂浆的深度可以从带有刻度的柱塞上读取,这便是K-坍落度。柱塞被再次拉至其上部位置,并从混凝土中除去仪器导管。而后砂浆流出仪器导管,柱塞降低至剩余砂浆的顶部。此时刻度尺上的读数便可作为工作性的参考值。

混凝土选择题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点评 (1~14为单选题) 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 B.小于最大水灰比? ? 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 D.大于最大水灰比 答案: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者。 A.≤80? ? B.??≤40? ? C.≤30? ? D.≤20 答案: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着提高。 A.强度? ? B.抗冲击性? ? C.弹性模量? ? D.抗冻性 答案: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水泥用量? ? B.用水量? ? C.水灰比? ? D.水泥浆数量 答案: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 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 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 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答案: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强度等级 答案:C C30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f表示。 值,以 cu k , 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 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 C. 水化铝酸钙晶体 D. 水 答案: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