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

主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

主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
主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

主要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

1、铁补充物:

硫酸亚铁是最常用的铁补充剂。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为含7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亚铁,为浅绿色结晶性粉末。国家标准:硫酸亚铁(含7分子结晶水)≥98.0%,含铁≥19.68%。

2、铜补充物:

硫酸铜常用的补铜制剂产品含CuSO4·5H2O ≥98.5%,含铜量≥25.0%。

3、钴的补充物:

氯化钴(含6分子结晶水)为结晶粉末,外观呈现红色或紫色,国家标准,产品含氯化钴(CoC12·6H2O)≥98.0%,含钴量≥24.3%。

4、锌补充物:

硫酸锌,最好用含1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锌作饲料添加剂。外观呈乳黄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溶水性好,99%可溶于水。国家标准对含1分子结晶水产品要求含硫酸锌≥98.0%,含锌35.0%。

5、锰补充物:硫酸锰(含1分子结晶水)为白色或淡粉红色结晶粉末。我国标准:产品含硫酸锌≥98.0%,含锰≥31.8%。

6、碘补充物:碘化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我国标准:产品含碘化钾≥99.0%,含碘≥75.7%。

7、硒补充物:亚硒酸钠为无色结晶粉末或淡粉红色结晶粉末,我国标准:产品含亚硒酸钠≥98.0%,含硒≥44.7%,水溶液澄清。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摘要:文章描述了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微量元素无机盐 多年来,饲料中微量元素营养都是由传统无机盐来提供,如硫酸铜、硫酸锌等,通常称为第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传统无机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存在稳定性差,受体内pH值、无机离子、有机大分子等的拮抗影响,消化吸收率低,对动物胃肠刺激性大,而且对饲料中的维生素的活性造成破坏等缺点。自1955 年Braude等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猪正常需求量10倍的铜可以明显提高其生产性能之后,大量试验表明,高剂量微量元素特别是高铜、高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抗病促生长的效果,可使养猪效益提高,因此被部分饲料厂和养殖场采用。但高剂量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降低畜产品品质,影响肉食品安全;大量未被吸收部分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随之引发的畜产品品质问题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凡特施特生产出来的健乐保系列无机微量元素和传统微量元素相比,有吸收性好,利用率高等特点。 2 微量元素简单有机酸盐

针对微量元素无机盐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出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即微量元素简单的有机酸盐,如富马酸亚铁,柠檬酸锌等,微量元素无机盐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依然存在一系列缺点,Veum等(1965)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1 984 mg/kg富马酸亚铁,结果却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母乳中铁的含量没有变化,仔猪日增重也没有显著变化。另外,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与部分营养物质仍会发生拮抗作用,生物学利用率较低。因此效果不是很显著。安全、稳定、高效、环保的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的研究与选用已成为行业日益关注的焦点。 3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 现代科学认为,由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无竞争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动物组织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便是借助小肽的吸收转换通道被吸收利用,能够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更有利于微量元素生物学效价的提高,是更优于氨基酸微量金属螯合物的添加剂产品,是公认的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结语 凡特施特致力于研究开发优良的无机微量元素,这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利用率,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是养殖户和饲料厂的较好选择。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机理乐国伟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机理 乐国伟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省,无锡,蠡湖大道1800号,214122)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生理和生化过程,其作用与动物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微量元素添加剂经历了无 生物 机盐,缓解矿物质间的拮抗竞争作用。而氨基酸、肽的微量元素螯合物具有类似二肽的结构,消减了氨基酸吸收与转运的竞争。配位体的性质,提供抗氧化性的功能基团。同时,在体外减轻了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对维生素的破坏,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强了其吸收利用的程度。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提高复合预混料中维生素的储存稳定性,明显降低预混料中维生素损失率。

2. 微量元素氨基酸吸收利用机制 无机盐微量元素必须借助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后才能被机体吸收1,吸收后金属元素在血液中与某些蛋白结合,被运输到机体所需要的部位发生功效。多数学者认为,有机微量元素如锌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代谢与无机盐不同,氨基酸及蛋白螯合物利用肽和氨基酸的吸收机制,不同于小肠中无机锌的吸收机制,位于五元或 存在,ZnT-1主要位于质膜,承载锌向细胞外运输的作用,以消除锌过量可能导致的潜在毒性。ZnT-2在小肠、肾脏、胎盘、肝脏中表达较多,其将锌从细胞质转运到内涵体或溶酶体。ZnT-3主要在脑、睾丸中表达,它将胞内锌转运入囊泡。ZnT-4主要存于乳腺和质膜,胞内锌转运进入囊泡。在生理条件下,锌载体的表达与饲粮锌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还有一种(divalent cation transporter,DCT)载体,主要在十二脂肠、

微量元素检测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 妈妈们每天细心照顾宝贝总是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宝宝胃口不佳,或者是睡眠不好,睡觉出汗,个子比同龄孩子矮...有时候身边的人可能会提醒你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是否缺乏微量元素要怎么判断呢? 什么是微量元素 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这里主要指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所以,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 微量元素有什么作用 1、保持人体生命活力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2、促进新陈代谢,抗癌、延年益寿 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

30种天然增色饲料添加剂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下列30种天然增色饲料添加剂比较常用。 1.金盏菊富含叶黄素,每千克金盏菊花瓣粉含叶黄素高达10ff}~6000mg,在鸡饲料中添加 适量(0.2%)金盏菊花瓣粉,可使蛋鸡生产出深橙色蛋黄的鸡蛋;且可使鸡的皮肤呈令人喜爱的金 黄色。 2.万寿菊又叫小万寿菊、金菊花。采集其花瓣,进行风干或微火烘干,研成细末。常用于 家禽蛋黄、皮肤和脂肪的增色剂,增色效果极佳,一般用量为饲料量的的0.3%。 3.孔雀苹刈割风干后粉碎成粉状,在鸡饲料中添加0.3%,可使蛋黄的颜色从一级提高到6 .5级,鸡皮肤及脂肪呈金黄色。 4.聚合草刈割风干后粉碎成粉状,在鸡饲料中添加5%,可使蛋黄的颜色从一级提高到6级 ,鸡皮肤及脂肪呈金黄色。 5.三叶苹鲜三叶草切碎,在鸡饲料中添加5%-10%,可节省部分饲料,蛋黄增色显著。 6.红花和朝天红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的红花、朝天红等,可以在场3—6d 内有效地增加蛋 黄色泽,蛋黄颜色在色谱上间于琥珀黄和金叶黄之间。 7.松针粉将松针风干、粉碎即成。一般在饲料中添加3%-5%可获得良好的增色效果,且可 提高产蛋率13%。 8.刺槐叶粉又叫洋槐叶粉,可采集刺槐树叶,晒干后制粉,添加量占饲料的5%,效果比松 针好,蛋黄颜色可从1级提高到9级,并能保持稳定不变。 9.艾叶粉艾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鸡日粮中添加2%-3%艾叶 粉,可使产蛋量提高12%-20%,蛋黄颜色加深。 10.野菊花粉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能,在蛋鸡日粮中加入2%-5%野菊花粉,可 增加蛋色泽,还能预防球虫病和感冒。 11.青篙粉青蒿粉能刺激食欲,促进生长,加深蛋黄颜色,在鸡日粮中添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 第14卷第3期 2007年9月 世界元素医学 WORLDELEMENTAL,MEDICDE Vb1.14.NO.3 Sep,2007 I玉/ZWYH03.2005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 H/ZWYHO3.2005 中国居民成人头发13种元素正常参考值范围 2005.O8.18发布2005.09.18实施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发布 39 2007年世界元素医学第14卷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 H,ZⅥHO6.2OO5 中国居民成人头发13种元素正常参考值范围(草)lIg/g 元素 Ca) (女) Mg) (女) CU Zn Fe

Mn) (女) Co sr) (女) Se Pb Cd As Hg 平均值正常参考值范围9IlO±35O 12oI'士42O 8O±35 1O5士45 11.30+-3.1O 165±32 25~12 2.0~1.0 2.7~1.0 0.24~-0.O9 3.8±1.1 6.2±1.9 0.4O±O.15 6.6±3.6 .29~-0.24 0.68~-0.34 1S 48一16oO 712OO

3一150 6争—2OO 8.0—-2O.O 12O—-21O 18—50 O.6—_2.O O.8—-28 O.15—_I}.24 1.3—-5.2 2.一1O.6 O.2—_I}.6 <10 <0.6 <1.1 <1.5 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祥友张宏绪(执笔)秦俊法(执笔)梁东东王广仪李增禧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检验专家组 起草日期:2004年l2月28日 第3期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9月 II,ZWYH01-2007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标准 H,ZⅥH01-2OO7 中国居民成人头发7种元素正常参考值范围 2007.08.18发布2007.09.18实施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发布 41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①维生素 维生素类添加剂有单一的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有复合维生素制剂,如德国产的“泰德维他”,国内各地产的“多种维生素”等、对于笼养鸡和肉用仔鸡,饲喂青绿饲料不太方便,配合饲粮中要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制剂。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鸡处于逆境时,如高温、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该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②微量元素 目前,市售的微量元素产品大多是复合微量元素,对于笼养鸡或肉用仔鸡,配料时必须添加。另外,如果是缺硒地区,还要注意添加剂含硒的复合微量元素,否则很可能会引起鸡的缺硒症。添加微量元素制剂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 ③氨基酸 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在鸡饲料中,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在一般的植物性饲料中含量很少,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若配合饲粮不使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必须要添加蛋氨酸,添加量通常为0.1%~0.5%。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2%~3%;在用植物性饲料配成的无鱼粉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其饲料效果同样可以接近或达到有鱼粉饲粮的生产水平。

④赖氨酸 赖氨酸也是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豆科饲料中含量较多,而在谷实饲料中含量较少。在粗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后,可减少饲粮中粗蛋白质用量的3%~4%。一般赖氨酸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为0.1%~0.3%。 南京旭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分类概述

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分类概述 摘要:微量元素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中的一种,本文就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分类进行概述。 1 微量元素无机盐 中国饲料工业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步,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壮大,起初对微量元素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够,工业级硫酸盐和氧化物被作为微量元素原料简单地添加到饲料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逐渐意识到硫酸盐、氧化物、盐酸盐等无机盐产品的诸多不足,再也不能将这些原料简单地添加到饲料中,全产业迫切需要升级换代此类产品。目前凡特施特生产的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低氯硫酸锌、低氯硫酸锰等微量元素系列产品。 2 微量元素碱式盐 美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将碱式盐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碱式氯化铜作为铜源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发展到占25%以上美国市场份额。2003 年以来,长沙某公司针对用户还难以全面接受有机微量元素的现状,在持续研发生产推广氨基酸螯合物的同时,在国内率先研发推出碱式盐系列产品,碱式氯化铜、碱式氯化锌相继面世,此类产品克服了无机微量元素带来的弊端,很快被市场接受。目前凡特施特也致力于推广碱式无机微量产品。 3 微量元素有机酸盐 微量元素有机酸盐是通过有机酸化合物与微量元素反应,产生的有机酸化合物。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易被动物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优点。但也表现出生化功能不太稳定、动物生长重现性差的情况。对于该类产品,业界一直处于观望或尝试使用状态,未得到广泛认同和大面积推广。

4 新型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 新型的微量元素螯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络(螯)合物、蛋白盐微量元素络(螯)合物和小肽微量元素络(螯)合物3 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络(螯)合物是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ALBICN 试验室最早研制成功的一类微量元素添加剂,是以氨基酸作为配位体实现的氨基酸微量元素产品,是高价值的微量元素产品的重要实现形式,具有更高的产品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开始对氨基酸螯合物进行了研究,“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计划。2000 年后开始小规模推广应用,此类产品饲喂效果良好,饲料企业也因效益可观而乐于接受。目前,氨基酸微量元素络(螯)合物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已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应用范围也从畜禽养殖业扩展到了水产养殖业中,成为生产高品质饲料的必须添加成分。 结语: 近年来,饲料行业对微量元素营养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微量元素的功能性效果重新得到重视,凡特施特生产的微量元素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

10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什么.doc

10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什么 10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 12岁以下儿童微量元素标准是,铜9-29U mol/l U单位下同,钙1.1-2.6,锌73-229,镁0.68-2.06,铁55-240,铅0-100 微量元素的作用 1、保持人体生命活力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2、促进新陈代谢,抗癌、延年益寿 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

低抗病能力,助长细 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影响人的智力和记忆力 微量元素也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微量元素对人的智力、记忆力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钙、磷、铁等元素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很有帮助,而磷、氯、硫等元素却能使人的记忆力下降;铅过摄入量过多,不断地堆积在体内却不能排出体外,最后造成铅中毒,很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多动症。 此外微量元素的缺少可能还会导致失眠、精神不集中、养成怪嗜好等疾病。 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1、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 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综述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摘要:本文就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型饲料添加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及相关作用. 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改进产品质,防治动物疾病,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根据添加的目的和作用机制,把饲料添加剂分为两大类: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是对饲料主体成分的补充,保证动物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非营养性添加剂是在饲料主体物质之外,添加一些它没有的物质,从而可帮助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保持饲料质量,改善饲料结构等,包括生长促进剂、促消化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等。 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1 氨基酸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大约是40:60。氨基酸添加剂能平衡日粮氨基酸结构,降低蛋白质用量,在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的同时促进鱼类的摄食,即为诱食效应。研究发现,草食性鱼类对谷氨酸较为敏感,而肉食性鱼类对丙氨酸和脯氨酸较敏感,谷氨酸主要存在维管束植物中,蛤和鱿鱼中丙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丰富。另外,L 型氨基酸对鱼类和甲壳类诱食性较强,复合型氨基酸比单一氨基酸诱食效果好。氨基酸添加剂还能够提高鱼类的免疫力,这种通过强化营养增强免疫力的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态养殖的今天意义更为深远。 1.2 维生素 维生素是水产动物正常代谢和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据报道,水产动物必需维生素包括11 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 种脂溶性维生素。由于许多维生素的不稳定性,在生产维生素添加剂时,要进行酯化、包被等预处理以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提高鱼类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率。维生素C 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维生素添加剂。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可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增强机体免疫力。纵然维生素是动物体所必需的,但并非添加量越多越好,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维生素添加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过多中毒,可引起动物食欲不振、精神颓废、发育异常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1.3 矿物元素 矿物质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有关鱼类对矿物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磷、镁、铁、铜、硒、锌、锰、碘、钴等元素的需求量以及缺乏症对鱼类的影响上。钙、磷参与体组织的结构组成,是骨骼、牙齿和鳞片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国内外有关鱼类对钙、磷研究报道较多,一致认为它们是鱼类营养的重要元素,对鱼类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饲料添加适量磷可促进黄颡鱼、鲤鱼、齐口裂腹鱼、草鱼、团头鲂、异育银鲫、青鱼、斑点叉尾鮰等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镁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且以肌肉中的含量较多。镁是众多酶反应以及脂肪、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必需因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镁对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表现在适量的镁可以促进生长,影响体营养组成以及脂肪代谢上。锌、锰、铜、硒等是作为酶(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参与体内物质代谢,铁、碘、钴作为特殊功能化合物组成参与体内的代谢调节等。矿物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需求量和缺乏症上,随着动物医学、营养学的不断发展,矿物元素营养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由于各种元素协同和拮抗作用,只有添加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2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2.1 促生长剂 促生长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内分泌系统、调节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应用于生产的促生长剂主要包括喹乙醇、激素、中草药、抗生素等。喹乙醇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化学药物,

饲料添加剂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 饲料添加剂: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 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目的包括:①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②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增加饲料耐贮性;③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等;④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简称预混料。 “料精”预混料成分:除了各种添加剂外,还包括钙、磷、食盐等常量矿物元素,这些成分与蛋白质饲料及部分谷物饲料混合即成料精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 综合饲料添加剂原料生产技术包括:分离提取技术、化工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四大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发酵法与化工生产相比有以下的特点: 1、微生物一般特点(繁殖快、易于变异、易于培养) 2、生物学特性(所有中间步骤在细胞中完成,合成复杂化合物容易) 3、生产安全,能源消耗低 4、原料便宜,易于选材 5、投资少,成本低 6、有利于环保 基因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指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平衡饲料养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的少量或微量物质,主要包括合成氨基酸、合成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及其他营养性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的一般作用:①改善饲料氨基酸平衡,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促

进动物生长;②改进肉的品质;③促进钙的吸收;④抵抗应激症;⑤提高抗病力; ⑥改善和提高动物消化机能,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⑦引诱鱼群和作为调味剂。 ※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降低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从而减少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 赖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 蛋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蛋氨酸(DL型)或其衍生物。 ※动物对L型蛋氨酸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比D型高,D型要经异构酶转化为L型蛋氨酸后,才能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色氨酸添加剂:DL-色氨酸对猪的相对活性是L-色氨酸的80%,对鸡是50%~60%。 苏氨酸添加剂:在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苏氨酸的含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故需要添加。常用的添加形式为L-苏氨酸 维生素A添加剂:如果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过低时,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红质,从而导致功能性夜盲症。 维生素D添加剂:猪对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利用率相同,而家禽对维生素D2的利用率仅是维生素D3的1/30~1/40。因而对于家禽来说只能用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家禽产软蛋,蛋壳变薄,甚至停产。 ※无论补充多少维生素D也不能补偿钙和磷的严重缺乏。 维生素E添加剂:亦称生育酚,其α-生育酚具有吸收氧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常用做抗氧化剂,用以防止脂肪、维生素A等氧化分解,但能被酸败的脂肪破坏。 ※维生素E粉剂由DL-α生育酚乙酸酯油剂加入适当的吸附剂制成,一般有效含量为5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机理_乐国伟

专家视点 1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化学性质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对饲料有效成分破坏作用小。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因其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后,使其分子内电荷趋于中性,形成了较稳定的化学结构。配位体与金属离子间的结合常数,影响稳定性与利用能力,适宜的稳定常数决定其在消化吸收以及在靶组织的释放、利用能力。在体内pH环境下,有效的保护了螯合物中的金属离子,既有防止与饲料中植酸、磷酸根离子等的结合作用,又有阻止动物消化道中不溶性胶体的吸附作用,从而提高了动物机体对金属离子的吸收。微量元素螯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在配位体如氨基酸的保护下,可有效地抵御与其他离子生成难溶的无机盐,缓解矿物质间的拮抗竞争作用。而氨基酸、肽的微量元素螯合物具有类似二肽的结构,消减了氨基酸吸收与转运的竞争。配位体、提供抗氧化性的功能基团;同时在体外减轻了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对维生素的破坏,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强了其吸收利用的程度。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提高复合预混料中维生素的储存稳定性,明显降低预混料中维生素损失率。 2 微量元素氨基酸吸收利用机制 无机盐微量元素必须借助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吸收后金属元素在血液中与某些蛋白结合,被运输到机体所需要的部位发生功效。多数学者认为,有机微量元素如锌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代谢与无机盐不同,氨基酸及蛋白螯合物利用肽和氨基酸的吸收机制,不同于小肠中无机锌的吸收机制,位于五元或六元环螯合物中心的金属可以通过小肠绒毛刷状缘,以氨基酸或肽的形式被吸收。研究表明,小肽能被完整地吸收,通过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微量元素利用氨基酸或肽的吸收机制,可以使吸收和循环进入机体的效率更高。氨基酸与肽螯合物既是机体吸收金属离子的主要形式,又是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过程的中间物质,可以减少许多生化过程,节约能量消耗,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 微量元素的代谢受稳衡机制调控。研究表明,稳衡调控在吸收、尿中排出、向肠腔的分泌、同红细胞的交换、从肌肉中释放几个位点。多数学者认为,肠道是微量元素稳衡调控的主要场所,吸收与内源分泌是机体稳衡调控的主要方式。当日粮供给水平较低时,吸收增加,排泄减少。排泄主要经粪便,粪便中除来源于日粮中未吸收部分之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唾液、肝脏、胰脏、肠粘膜细胞等向肠腔的内源分泌物。机体摄食量大时,肝脏、胰脏向小肠分泌的增加,从而使内源排出增多,以达到调节营养的平衡。如锌转运载体蛋白-1(zinc transporter,ZnT)在十二脂肠和空肠基底膜细胞中广泛存在,ZnT-1主要位于质膜,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机理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乐国伟 摘 要 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生理和生化过程,其作用与动物生长和健康密切相关。微量元素添加剂经历了无机盐类添加剂、简单的有机物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三个发展阶段。氨基酸与肽的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易被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特点,认识氨基酸与肽的微量元素螯(络)合物的吸收、代谢途径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其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营养;机理

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摘要:动物体内所含元素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统称为微量元素。每种微量元素在机体内会相互发生作用。 动物摄取食物后,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各微量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其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协同和拮抗两种。即生物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另一种微量元素的正常功能产生强化、抑制或抵消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不仅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形式有关,而且与体系内的生物配体及其它营养物质有关。例如,动物机体缺铜时,使血浆铜蓝蛋白不足,会引起对铁元素利用障碍,使Fe3+不能变成Fe2+而难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造血障碍而发生贫血;另外,铜在机体内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构成相,而黄嘌呤氧化酶能催化肝内铁蛋白释放铁,使Fe2+氧化成Fe3+以便迅速与β球蛋白结合成运铁蛋白,机体缺铜时即会引起铁运输障碍,进而导致饲料中的铁不能被正常吸收。有资料显示),饲料中铜浓度通常为10-12mg/kg,绵羊是可耐受的,但如饲料中钼含量太低,这种铜浓度就可使绵羊中毒。研究表明,用含有5mg/L 和10mg/L硒的食物喂养大白鼠,导致了动物生长停滞退化,但若在水中加入As,这种中毒现象就很少出现,它们共同存在就可缓解和消除中毒现象,推测As与Se能形成无毒的化合物);而对哺乳期幼鼠食物中补充1%的钙,则可以减少其对有害元素镉的吸收。在羊饲料中添加30mg/kg的ZnSO4,可减少镉对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的影响。 将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实际应用于预防或治疗微量元素疾病时,必须考虑它们之间

存在的复杂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文献给出几种常用微量元素的最佳配比:钙:磷=1.5-2:1;铜:锌=0.1:1;镁:钾=0.15:1;磷:铜=1000:1;锌:钙≥0.01。同时也指出补充微量元素的模式和剂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而定,我国饲料总体状况是:铁足,铜临界,锌处于低限,锰不能满足需求,硒明显缺乏。刘金旭等测定了云南省饲料硒含量,认为云南是缺硒地区。邓卫东等进一步试验证明滇东北地区肉牛在传统粗放饲养模式下,铁、钴相对充足,铜则缺乏。 结语: 在使用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动物在吸收、代谢微量元素时,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和添加量。

9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多少

9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多少 微量元素一直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存在,微量元素少了,可能对宝宝的身体产生影响,家长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到底宝宝缺了什么元素,才导致身体不好的,9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多少?这个答案就尤为重要,有一个参考,才知道缺少了什么。 9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多少 1、锌元素76.5~170 umol/L 铜元素11.8~39.3 umol/L 铁元素7.52~11.8 mmol/L 钙元素 1.55~ 2.65 mmol/L 铅元素0~100μg/L。 2、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锌较多的有牡蛎、胰脏、肝脏、血、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粮食均含有锌,平时只要饮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会造成缺锌。儿童微量元素缺少的表现 1、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2、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3、碘缺乏:智力低下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 微量元素虽然在身体里占的比重不大,但作用却不小,如果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对于孩子身体的发育,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孩子的微量元素方面,还应该检查一下,9岁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是多少?一般情况下的数值是知道,应该去医院检查才是正确的。

养猪过程中十种常用的猪饲料添加剂介绍

养猪过程中十种常用的猪饲料添加剂介绍 在猪饲料中,合理添加一些添加剂,可起到促进生长、防治猪病的作用,并可节省饲粮、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十种常用的猪饲料添加剂,供养殖场和养殖户参考选用。 一、松针粉 松针含有19种氨基酸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抗微生物的松针抗生素等。在猪饲料中添加5%的松针粉,日增重可提高18~30%,育肥期缩短30~60天。 二、芒硝 在猪的饲料中加入0.5~0.6%的芒硝,日增重提高20%,饲料利用率提高15%,且猪健康少病,皮毛光亮,食欲旺盛,大小便正常。 三、海带粉

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化物和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刺激动物生长的活性成分。在猪的饲料中添加2%的海带粉,日增重可提高23%,饲料转化率提高13%。 四、沸石 沸石是一种含水硅酸盐矿物,含有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猪的饲料中添加1%沸石粉,猪平均增重可提高10%。 五、桔皮粉 桔皮粉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增进动物食欲,促快速生长及增强抗病能力。在猎饲料中添加5%桔皮粉,日增重可提高12%,每增重1公斤少耗饲料0.28公斤,饲料报酬提高10.5%,胴体重和净肉重也有所提高。 六、常青素 常青素内含有植物抗菌素、植物生长素、蛋白质、维生素等40多种成分,在每百公斤饲料中加入3~5克常青素,日增重可提高20~30%。

七、蚕沙 在猪饲料中添加5~10%的蚕沙,日增重可提高10~15%,饲料转化率提高15~20%,而且猪长势好,毛色光亮,还可减少猪病的发生。 八、硫酸铜 在猪饲料中添加0.25%的硫酸铜,可使猪日增重提高16%,饲料利用率提高5%,饲养成本下降4%左右。 九、蚯蚓粉 每头小猪每天添加10~20克,大猪30~50克,每天只喂一次,猪日增重可提高10~15%。 十、硫酸锌 每头小猪每天添加10~20毫克,大猪30~50毫克,可使猪生长加快,食欲旺盛,皮毛光滑,发病死亡少

饲料添加剂复习资料

一、绪论 1、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 2、添加剂预混料—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 3、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 4、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目的或作用: (1)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 (2)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增加饲料耐贮性 (3)增进动物健康,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4)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促进动物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饲料添加剂的最终目的)。 1、常用饲料添加剂原料化学法生产技术与方法 2、常用饲料添加剂原料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与方法 3、常用饲料添加剂原料分离提取法生产技术与方法 4、常用饲料添加剂原料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技术与方法 二、氨基酸添加剂 1、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速度慢,且数量少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必需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鱼虾也需以上10种氨基酸; 雏禽还需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共有13种。 单胃成年动物需8种必需氨基酸(赖、蛋、色、缬、苯丙、亮、异亮、苏氨酸),生长期还需组氨酸、精氨酸; 2、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低于动物的需要会限制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些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不同动物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生产发育阶段限制性氨基酸可能不一样; 其次,不同饲料原料,其对猪禽的限制性氨基酸亦可能不一样 3、畜禽日粮的氨基酸平衡理论: 合理的蛋白质营养,一方面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 4、氨基酸平衡,指饲粮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等的需要相符合。因此氨基酸平衡包括数量和比例两方面的含义,通常仅只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关系。 5、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 不同饲料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不同,其氨基酸利用率也相差很大;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都影响饲料中氨基酸的有效性。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都影响饲料中氨基酸的有效性。 鱼粉贮存不当,导致脂肪氧化发热时,其中蛋氨酸会氧化成蛋氨酸亚砜或蛋氨酸砜,降低蛋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的正确使用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必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除少量几种维生素在体内可以少量合成外,绝大多数维生素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同时也根据不同种动物和同种动物的生长、生产阶段的不同的维生素需要量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以上条件设计维生素的添加量,以满足不同动物的生产、生长、繁殖、维持的维生素需要量。 那么饲料添加剂维生素该怎么正确使用呢?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确定维生素的正确添加量 1、查饲养标准 应该根据畜禽健康状况、生产水平、饲料组成、环境温度、饲养方式及加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参考科技工作者及畜禽育种公司等的推荐量,灵活调整,从而制定出适宜的维生素添加水平。 2、保证维生素有一个安全的富裕量 根据我国当前畜牧业生产水平和配方饲料中的能量浓度及蛋白水平,应该在我国畜禽饲养标准及美国NRC饲养标准水平基础上超量添加(超量约25~50%),可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要注意维生素的理化特性,防止配伍禁忌。如各种维生素对光、热、空气、水分、pH等因素的反应不一,配料时必须予以综合考虑。氯化胆碱因有极强的碱性和吸湿性,对维生素生理效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液态氯化胆碱对维生素A、维生素K3、维生素B6等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必须单独添加。VC有强还原性,水溶液呈酸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及叶酸等极易与之相互作用而分解失效。另外,泛酸钙与烟

酸,泛酸钙与维生素C,有机酸防霉剂及抗球虫药物与维生素B2等之间也都存在一定的相互拮抗作用。因此,为增加多种维生素稳定性,即使某些原料中已经添加抗氧化剂,在维生素预混料中可再加入抗氧化剂(如乙氧喹、丁羟基甲苯等)。须注意:最终日粮中各种来源的氧化剂总量不得超过限量,如乙氧喹含量每千克饲料中应小于150毫克。 二、使用维生素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需要量和实际供给量之间关系 遵循饲养标准规定使用维生素添加剂,应注意区分开需要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差别。实际表明,维生素的供给量一般是需求量的一倍。实际饲养中要想弄清楚确切的维生素需要量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许多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多混淆在一起不易判明,有时次要症状掩盖了特征性的症状。有时类似的症状也会同时出现。因此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建议标准应该视为一种参考数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在推荐量的基础上增加25~50%的维生素。 2、控制维生素添加剂的保存环境和生产日期 维生素有自己的稳定性,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维生素添加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效价会逐渐降低。保管不当时,如阳光直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与其它物质制成合剂等因素,均会导致维生素效价受到一定影响。一般维生素添加剂的贮存,要求容器密封,避光,防湿,温度20℃以下,短期内用完。因此维生素添加剂应尽量购买出厂日期短,包装符合要求的产品。一次购买不要太多,现购现用,以防积压浪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微量元素都查什么

微量元素都查什么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一般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减少喝奶量,然后会慢慢的接触一些辅食,如果家长不注意辅食营养的话,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却少微量元素的情况,只有通过详细的检查才可以准确的发现缺少哪一种元素,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对宝宝发育非常的有益,那么微量元素都查什么呢? 第一,微量元素都查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微量元素主要检查钙、铁、锌、铜、镁和血铅的含量。当家长拿到宝宝微量元素的检测报告,通常会比较关注两组数据。一组是孩子身体含有的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组是这些微量元素是不是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其实,家长不但要关注宝宝检测的数值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更要注意它们是否在正常范围值的中间位置,这样才能清楚宝宝的需求,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第二,钙。它占血液成分的1%,却占骨骼中的99%。当身体中缺乏钙时,血液就会吸收骨骼中的钙,以此来维持血液中的钙浓度均衡。所以,父母看到宝宝的血液中钙的成分值标准,并不意味着宝宝不缺钙。家长日常还需要多注意宝宝是否有烦躁、夜惊、多汗等症状。此外,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检测孩子体内钙含量的同时还需要检查骨密度、碱性磷酸酶以及25羟维生素D等其他指标,来综合判定孩子是否有缺钙现象。铁。宝宝到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铁来造血与输送氧气。一旦身体中含有的铁比正常值的中间值还低,宝宝可能会有面色差、容易疲

劳、头部发昏、没有胃口、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等症状,尤其集中于幼儿六个月到两岁之间。家长需注意,宝宝在出现贫血前,身体就会因为缺乏铁,而已经影响了多种机体功能。 微量元素都查什么呢?锌。锌的数值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缺乏锌会引起锌缺乏症,但是吸收太多会出现锌中毒。同时,锌还对核酸、蛋白质、糖和骨钙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锌对宝宝的身体发育、各组织的修复以及保持正常的味觉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宝宝体内含有的锌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值的中间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茁壮成长。铜。食物过于单一是造成体内铜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防止体内铜元素的缺乏。但是家长也要注意控制宝宝体内的铜含量,如果数值超过正常范围,那么也会干扰到宝宝吸收钙铁等其他元素。因此,保持在正常值的中间就可以了。

新饲料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引

新饲料饲料添加剂申报 指引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 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

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我国饲料工业坚持发展的基本产业政策之一。 为便于申报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更好地了解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报程序,提高申报材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指南。 1范围 本指南阐述了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报程序、申报材料要求及相关说明。 本指南适用于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申报。 2 名词解释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研制、尚未批准使用的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创新型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我国境内研究、创制的,国外尚无报导的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国外批准生产、销售的产品:是指在其它国家己批准生产、销售,国内研制、尚未批准使用的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除外)。 移植型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已在我国境内其它行业使用,首次应用于饲料的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3 申报程序 申报新产品的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到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饲料办)或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索取申请表和申报材料项目表,也可从网上下载()。 填写申请表,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规格纸,小4号字打印,装订成册。 申报材料一律使用A 4 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申报材料项目表见附件2。

申报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到所在省(市)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由省(市)级饲料管理部门在申请表上盖章。 申报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将申请表和全套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全国饲料办,由全国饲料办盖章接收,并将全套申报材料转交评审办进行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后,申报材料完整的,评审办做出受理决定并通知申请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申报材料不完整的,通知申请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限期补齐,未按规定补齐材料的,不予受理。申请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接到受理通知后,按规定缴纳新产品登记费8300元。 被受理产品,评审办组织专家预审并将预审意见反馈申请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 专家预审后进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申请单位(生产者或研制者)向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送交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每个批号3份样品;每份为检验需要量的3-5倍,同时提交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 4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材料项目表内容说明) 产品名称及命名依据 尽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编订的国际非专有药名(INN),或参照国际生化协会命名委员会(NC—INB)及生化联合委员会(ICBN)公布的名称命名,以便于国际交流。 由INN译成中文名称,可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译名应简短,易读,用字通俗文雅。 引用其他行业产品作饲料添加剂,其名称应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正式发布的名称一致,例如:药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的名称。 饲料添加剂为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名常用且简短时,应采用化学名;否则可采用通用名,例如苯甲酸钠、糖精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