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产品优势介绍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于抗毒素、抗血清制品生产研发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为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抗蛇毒血清系列、抗狂犬病血清。在抗毒素、抗血清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是国内该系列产品线最全的企业。尤其是抗蛇毒血清系列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是治疗毒蛇咬伤中毒的特效急救药物,每年救治大量蛇伤病人。

破伤风是由创伤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病源为破伤风棱菌。该病治疗较为困难,病死率高达20%至50%。目前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制得的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属于抗血清类(生物制品)药物,由于其提取工艺(胃酶消化法)简单,不仅效价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至今临床使用仍普遍反映阳性反应率高达30%以上;TAT高阳性率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困扰广大使用者的一大难题,不但具有潜在的危险,也为部分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脱敏注射:耗费90-120分钟和增加4次注射费用)。虽然由于药典标准的提高至使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临床使用仍普遍反映阳性率偏高。可见传统的TAT,无论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必要探索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多次要求各生产厂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制品质量。

另一种产品是属于人血制品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则直接从人血浆中提取,具有几乎无过敏,不需做皮试的优势,尤其适合对TAT过敏的患者。由于血液市场供应紧张,作为用特种血浆为原料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其产量更是极其有限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仅满足不到1%的市场需求),而且产量极其不稳定,供应链存在较大风险。价格昂贵,只能满足较少数高端人群和特殊人群的需求。同时还存在同源性感染的风险。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是我公司改进了原生产工艺,将现代柱层析纯化技术应用于抗毒素生产制备,研发的传统破伤风抗毒素的升级换代产品,产

)的应品质量大幅提高,目前为国内独家生产。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

2

用使由于异源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使我国的抗毒素产品的质量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

产品。

一、工艺特点

1.严格控制免疫环节:

抗原:使用效价稳定、品质高、价格贵的抗原。(选择上海生物所破伤风类毒素,效价必须达到1300Lf/ml);

马匹:高于药典要求,筛选能保证高标准免疫要求的马匹。(4到8岁(药典规定:4到14岁);身高1.28m,体重250kg,不允许青白色);

马匹饲养:公司自建马匹养殖免疫基地,为保障马匹健康采取单马单圈。(国内首家采用单马单圈喂养;精料加进口苜蓿草)。

2:采集高效价的原料血浆

血:保证所采血浆的高纯度。(全国首家采用单采浆机---减少流通、防污染,与人用采浆机相同);

原料血浆:高效价原料血浆保证产品高品质。(效价指标必须达到2200IU/ml;TAT 为1000IU/ml)

3:先进工艺柱层析,大幅降低产品阳性反应率

国际蛋白纯化领域通用,国内很少;采用国际先进的凝胶柱层析填料介质;更有效去除真球蛋白及小分子蛋白等杂质;制品纯度及比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幅降低临床使用阳性反应率(阳性反应率对比:TAT30%~50%;马破3%)

二、硬件特点:

生产设备先进,保证产品质量稳定。高于国家规定的生产制水系统,按欧盟制水标准;自动消化罐,自动精准称重;对温度、时间、转速可设、可控;国内先进自动灌装系统、生产联动线;仓库温度自动控制、报警系统并自动打印记录;全程冷链运输,依托国药控股分销公司全国配送。

三、产品质量

)产品对原有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将先进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

2

的柱层析纯化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纯化制备,其产品质量较国家标准大幅提高,其

先进的质量技术标准业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YBS0104201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生产厂房均通过国家2010版GMP认证。其中关键的柱层析的纯化介质全部采用当前全世界最先进的GE公司产品,瑞典原产进口,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1、高纯高效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

)产品与原破伤风抗毒素产品相比,其主要

2

有效成分F(ab)’2的含量(即纯度)由改进前的50-60%提高到80%左右(提高幅度30-50%),产品比活性(单位浓度内的产品有效性)提高幅度达80-100%。此两项主要质量指标远远高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安全

)与同类产品相比要求更高。特别是完整IgG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

2

含量限定≤5%,远低于国家药典(2010版)≤10%的标准。由于破伤风抗毒素来源于马血清,其外源蛋白是导致阳性反应的主要原因。限定完整IgG含量,能有效降低阳性反应的发生率。

3、工艺比较(和2010年药典)

新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显著高于2010版国家标准,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布的质量技术标准YBS01042011。由于采用先进的柱层析纯化工艺生产技

术,降低了IgG等大分子的含量,提高了产品有效成分F(ab’)

的相对含量(纯

2

度),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比活性,(单位蛋白含量的活性值),从而提升了产品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内包材的更换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与同类产品另一显著的差别在于内包材的不同,为了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新产品将内包材由安瓿瓶更换成西林瓶,既方便了临床用药,又能有效地防止用药过程中污染的发生。

5、疗效、安全性及费用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的应用使由于异源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我国破伤风抗毒素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产品。

综上所述,公司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抗原的选择、马匹的选购饲养、马匹免疫成功率淘汰率、原料血浆标准的提高、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工艺的提高、内包材的更换等,促使该产品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但从增加药物使用安全性、节约医疗资源、减少病人治疗时间和由于脱敏增加的医药费负担等方面来说应该得到正面的评价。

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 (2019 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破伤风免疫制剂 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etanus vaccine,adsorbed,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 F(ab') 2, F(ab') 2 ] 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HTIG)。其中F(ab') 2 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 TAT 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 IgG 等大

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 的相对含量, 2 使之安全性较TAT 得到较大提高。在 HTIG 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其次选择 TAT。 先选择F(ab') 2 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 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基本流程如下: (一)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分类 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应当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环境和受伤的过程,对伤口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1.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伤口;在伤后 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 股沟及会阴等)的伤口;超过 6 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 3.污染伤口:被污物、有机泥土(如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如动物或人咬伤)污染的伤口;已经感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发生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二)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仔细询问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给予患者适宜的预防方法,后文详述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推荐。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告知书

医院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告知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 尊敬的患者或家属: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一切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伤口如锈钉刺伤,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TAT)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注入机体后使患者能及时、快速获得 高滴度的抗体,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效果。所以伤后尽早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TAT前须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将全量一次注射。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系同种性蛋白,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主要用于开放性外伤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和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者,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目前,我院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价格如下: 项目价格 破伤风抗毒素现行零售价元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现行零售价元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操作的相关问题。 我目前的情况为: 1、()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强阳性 2、()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不愿做脱敏注射 3、()不愿做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 我选择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并且解答了关于此 次操作的相关问题,患者自愿选择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破伤风讲义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系由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产生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在偏远山区,农村及由私人接生者仍可发生。 什么是“四六风”?四六风或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体内伤口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基本信息 别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 常见病因: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 常见症状:哭闹,口张不大,吸吮困难 一、新生儿破伤风病因 1.病原菌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形厌氧菌。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尘埃、人畜粪便中都存在。抵抗力极强,在无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60分钟,干热150℃1小时,5%石炭酸10~15小时。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如环氧乙胺才能将其杀灭。 2.感染方式 接生断脐时,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二、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 潜伏期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吸吮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压舌板反被咬得越紧,称为压舌板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任何轻微刺激(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经及时处理能度过痉挛期者(一般需3周左右),其发作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以为擦伤是小事 没想到摊上破伤风这大事了

以为擦伤是小事没想到摊上破伤风这大事了 被玻璃扎了一下,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当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的时候,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这点小伤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殊不知,有些伤口看着虽小,若不谨慎处理,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 云南籍的老杨来自云南镇雄一个偏僻山村,来永康打工多年,七天前,他骑车摔倒,右脚踇趾有小小的擦伤。他也没有在意,但七天后,他却命悬一线,原来因为这一摔,他中了破伤风的枪了。 12月19号凌晨2时许,老杨开始出现头晕,全是乏力,嘴巴酸胀,并感觉颈部僵硬,有阵阵收缩的疼痛。这种疼痛感,他一直煎熬到上午8时左右,在他看来,这是颈椎病。所以,当天早上,他来到永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就诊。骨科医生对他进行了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再仔细追问病史,原来七天前老杨有右脚步外伤史,但没有正规的处理,也没有注射TAT(破伤风马血清抗破伤风毒素),骨科医生根据症状,高度怀疑老杨得的是破伤风,将他转入急诊。 接诊的柳化源主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受伤史以及无破伤风免疫注射史,立马做出诊断,确定老杨得了发病率低、死亡率极高的破伤风,给予紧急处理,目前老杨已经转到重症监护室治疗。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潜伏期常为7-8日,农村称“七日风”。老杨摔伤处是右足踇趾关节,虽然仅有2.5*2.5cm擦伤,但处肢端血供差,没有行正规深度处理污染了创面,很有可能存在关节腔损伤,成了一个密闭的无氧腔,为破伤风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伤口的正确处理,实施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当伤口深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doc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破伤风发作期的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2.破伤风发病需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______日,少数病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生儿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____________。 4. 破伤风的预防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破伤风注射TAT 的目的是 A.杀死破伤风杆菌 B.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C.中和游离的毒素 D.清除毒素来源 E.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2.破伤风病人采用人工冬眠,主要目的是 A.控制炎症扩散B.减少抽搐 C.便于护理 D.降低体温 E.防止合并症发生 3.为预防破伤风,清创时伤口使用哪种溶液冲洗最好 A.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 B.0.9%氯化钠 C.蒸馏水 D.0.05%呋喃西林液E.3%双氧水 4.破伤风最初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是 A.咀嚼肌 B.面肌 C.颈项肌 D.胸、背、腹肌 E.四肢肌群 5.破伤风强直性肌痉挛的特点不包括 A、肌肉持续性强直 B、阵发性全身抽搐 C、任何刺激均可诱发抽搐 D、肌肉有痉挛性疼痛 E、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从四肢起始 6.对破伤风病人护理的一般要求正确的是 A.严格隔离 B.病室阳光充足 C.伤口敷料用后高压灭菌 D.各种护理不要集中处理,以免加重刺激 E.治疗护理操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前30mi内进行 7.治疗破伤风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首次肌注破伤风抗毒素5万u B.应用10%水合氯醛镇静解痉 C.抽搐频繁应采用人工冬眠 D.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口 E.应用大剂量青霉素 7.患者,男性,20岁,足底刺伤后发生破伤风,频繁抽搐,控制痉挛的最主要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隔离病房 B限制亲属探视 C避免声、光刺激 D按时用镇静剂,集中护理操作 E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问题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高原因浅析 阅读:11642007-10-05 12:09 标签:知识/探索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高原因浅析 杨雨生综述;王志军审校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匹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获得被动免疫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最有效可靠的方法。破伤风抗毒素是动物血清,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迅速死亡,相当凶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准确判断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至关重要。 我所有30多年生产破伤风抗毒素的历史,通过多年来我们对其生产、质量的统计、追踪调查以及不良反应监测,其各项指标均在相对稳定的范围。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工艺成熟、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制品。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接到使用单位反映某一批号的皮试阳性率高的咨询。通过对此类破伤风抗毒素生产、检定记录的复查、对比,未发现与其它批次在各项指标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因此说皮试阳性率高基本可以排除破伤风抗毒素批次之间因质量问题引起的原因。通过追踪用户的使用方法及查阅国内关于此类问题的一些报道,我们发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皮试剂量过大所致。 有关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配制使用造成的皮试阳性率高的问题,有很多的报道,如忽视注射器死腔的存在、注射量、胶体渗透压、年龄等。但有一个问题是大家都缺乏认识的,那就是破伤风抗毒素的实际含量问题。根据中国药典(三部)中关于破伤风抗毒素规程的规定,生产三年效期的破伤风抗毒素,所含破伤风抗毒素效价应不低于2000IU/ml,通则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第7条规定标示为1500IU/支的破伤风抗毒素,每支须多加10~20%的效价附加量,即每支增加150~300IU,另外分装时还须每支补加0.1ml的分装附加量。根据以上规定,按效价平均附加量16%计算(生物检测方法误差率为正负10~20%,因此每支的附加量也为10~20%),每支标示为1500IU的破伤风抗毒素,实际破伤风抗毒素含量应为1740IU(即1500IU+1500IUX16%),如效价测定为2600IU/ml,则分装量应为每支0.7ml,再加上0.1ml的分装附加量,实际装量应为0.8ml/支。因此,瓶签上所标示的1500IU只表明每支破伤风抗毒素效价不低于1500IU,并不代表每毫升内破伤风抗毒素的实际含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每批破伤风抗毒素的效价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只能保证破伤风抗毒素效价不低于2000IU/ml,实际检测有时可达3000IU/ml以上。生产厂家通常都是在分装过程中通过调整分装量来满足药典三部对破伤风抗毒素生产的各种要求。这样一来就给破伤风抗毒素在临床的使用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在皮试液配制方面。因为破伤风抗毒素的效价每批都是不完全相同的,说明书上也未标明破伤风抗毒素的实际效价(如果标明实际浓度又违反了规程中对包装材料的规定),没有成品的准确效价则稀释液的准确浓度或含量就无从谈起。临床护理手册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配制方法为:吸取伤风抗毒素原液0.1ml,加入0.9ml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后,皮内注射0.1ml,20min后观察结果。临床护理手册要求的内涵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每次注射量为15IU。而对于目前上市的破伤风抗毒素制剂来说,其所含破伤风抗毒素均在2000IU/ml以上,无论其分装量是多少,按教科书上的方法配制,皮试液中所含破伤风抗毒素均>20IU/0.1ml,有时甚至可高达30IU/0.1ml,这就超出了15IU/0.1ml的基本要求。而皮试液注射剂量越大,皮试阳性率则越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造成皮试阳性率增多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与宗志凤等的报道『1』是一致的。其它造成皮试阳性率增高的原因,简单的分析有: 1.注射器死腔问题『1』: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

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其护理如下: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

(完整版)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处理知情同意书

邢台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邢台市第一医院邢台市肿瘤医院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处理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 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并积极配合。 经我院诊断,您患(疾病)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需要对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于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两类过敏反应为:一是过敏性休克,在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内,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急、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发冷,直至昏迷。重者抢救不及,可迅速死亡。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守护观察,随时准备抢救。二是血清病,即注射TA T后1~2周出现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脸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及关节疼痛等。有的可延时很长,可能发展成过敏性脑炎及其它神经炎。我院在注射前进行了皮试,您的皮试结果为阳性,目前的医学处理为脱敏注射或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脱敏注射法是对过敏试验阳性者进行多次小剂量注射药液的方法。在脱敏注射中或者之后,我院会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注射和护理,但由于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体质不同,仍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如气促、发绀、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等,甚至死亡。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是经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人体中采集的高效价血浆或血清中分离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HTIG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作用。不需脱敏注射,一般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属血液制品,按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但受到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现有的检验手段不能够完全解决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潜伏期问题。因此注射经过检测正常的血液制品,仍有可能发生经血液制品传播传染性疾病;同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其价格较贵,不在保险用药目录之内,需自付费用。目前我院此药情况是:无此药,需外院自购,我院不负责肌注。 患者或代理人意见: 1、对上述告知的内容是否理解: 2、选择的处理方法: A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 B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C拒绝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与院方无关。 患者签名: 家属(或监护人)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年月日 医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摘要】通过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探讨破伤风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 【】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为15%~40%。随着国内外对重型破伤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观念的不断加强,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史摘要 患者杨玉琴,女 41岁,,因“左脚底铁钉刺伤8天,张口困难1天”入院。8天前因家中建房不慎踩到废弃铁钉,当时直接穿透鞋底,铁钉拔出后出血较多,未注意刺入铁钉深度,立即于当地卫生室进行碘伏消毒,并于口服消炎药及输液治疗,未予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治疗不祥)。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肩背部紧绷绷感,不能进食、说话,病程中出现2次黑朦,持续数秒恢复,过程中意识清楚。无呼吸困难、憋喘,无抽搐、晕厥、角弓反张,无寒战、高热,无胸闷、心悸,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我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就诊于仁怀市人民医院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

科,并予双氧水清创包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注等急救处理,以“左足铁钉刺伤并感染”收入综合ICU2病区。入院查体:℃;P125次/分;R40次/分;BP115/70mmHg,spo2 98%。入院后治疗以流质饮食,一级护理,下病危,心电监护,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抽搐情况;积极抗破伤风、抗感染:青霉素320wu ivgtt q8h;镇静、解痉:安定针 10mg im,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完善相关检验等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15d后,病情明显好转,目前继续治疗中。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不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 破伤风 依据:1)患者8天前有明确左脚低铁钉刺伤史,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牙关紧闭、肩背部紧绷感。于当地诊所未予双氧 水清洗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等处理。 2)查体:急性面容,口唇无发绀,张口受限一横指,左足敷料干燥在位,左足底局部青紫,轻度肿胀,穿刺部位见约1cm切口,武渗血,渗液及流脓,作足趾感觉、血运可,无角弓反张 鉴别诊断: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 诊断要点 马属动物对本病较易感。感染本病常见于各种创伤,尤其是创口小,创道长的伤口最易感染,马常见于鞍伤和蹄外伤,或断脐消毒不好也易感染。临诊上有些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或创口已经愈合。本病以散发流行为主。马患病初期表现咀嚼和吞咽缓慢,运动稍见强拘。随后就发生全身强直。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先从头部开始,而后扩展全身。病马开口困难,牙关紧闭,两耳竖立,眼半闭,瞬膜外露,瞳孔散大,鼻孔开张。颈部、背部肌肉强直,尾根抬起。腹部卷缩。四肢强直如木马,关节屈曲困难,运步显著障碍。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病马强直性痉挛,病畜窒息而死。根据发病原因和特征性的临诊症状不难确诊。

防治方法 预防本病关键是加强管理、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另外就是做好预防注射。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连续两年注射免疫期可达4年。此外当马匹发生外伤或进行手术时如有感染危险,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 对病畜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这是治疗破伤风重要的环节。病畜应放在安静、较暗的厩舍内,避免外界任何不良的刺激。根据病畜具体情况做好饲养工作。想方设法让其吃到喝到以增强肌体抵抗力。治疗中防止外伤、防止意外。 在发病初期中和毒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与此同时处理感染创是清除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的重要措施,充分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有的则需要扩创,用3%过氧化氢或2%高锰酸钾冲洗,而后按常规外科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为了镇静解痉多采用氯丙嗪肌肉注射多次,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根据病情及不同阶段采取对症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也有较好的成功经验,可根据本地区情况选用。

医学–破伤风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来源:医学之声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在我国并没有破伤风防治相关指南,下面医学之声小编结合相关文献,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疾病的预防。 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灰尘、土壤、铁锈、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此外不洁接生的新生儿、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目前相对较少。 对于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需氧菌消耗氧气后厌氧菌容易繁殖)。 两种不同的免疫保护方式 被动免疫 我们常说的注射破伤风针。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抗体的方式被动免疫,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因而过敏性反应为其通常的不良反应,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TAT脱敏注射过程中约%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但因其价格便宜在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 虽TIG制备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但是TIG具有使用安全、临床易操作性、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文献报道约为%)、中和毒素作用强等优点,保护预防作用持续时间比TAT长,因此TIG在单独发挥被动免疫、被动—主动保护作用优于TAT,值得推荐使用,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TIG代替TAT的原因。 作为一种被动免疫其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TAT约为2-4天,TIG约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 主动免疫 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它是指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大家常说的小儿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他是用破伤风杆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注射到人体10天后产生抗体,2~3月内抗体逐渐增加,并维持滴度较高水平,这样人体才会产生常达10年左右的自动免疫力,但不能产生终身免疫,且需定期强化免疫。若在注射TT后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其他导致循环抗体水平不足ml时,伤者存在感染破伤风威胁,

破伤风预防共识

专家共识:中国破伤风的免疫预防 导读:破伤风是一种由专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目前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于外伤和烧烫伤患者、不洁接生的新生儿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尽管多数破伤风病例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状况相关,但儿童和成人受伤后发生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共识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条件而定。 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了针对儿童的主动免疫,但缺乏针对成人的主动免疫。为实现我国破伤风预防的规范操作,本共识的建议意见如下。 一、伤口管理 良好的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 1.根据伤口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类: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确切过程和受伤的环境状况。(1)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2)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h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3)污染伤口: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2.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1)免疫缺陷状态(如HIV感染);(2)血液疾病或肿瘤疾病患者;(3)干细胞或器官移植患者;(4)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3.伤口处理措施:(1)对于大量细菌污染和脏的伤口,推荐进行伤口清理,在容易实施并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伤口内的刺激性异物或污物应尽可能在现场去除。同时,在处理时应注意使用清洁技术,但并非要求一定无菌。在野外条件下,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2)伤口冲洗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尽早实施。建议使用高压冲洗(6~12PSI,1PSI =6.895kPa),以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应保障不少于1000ml 的伤口冲洗量。除了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伤口,不推荐在伤后冲洗后使用其他制剂。(3)伤口处理或缝合时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选择剪除而不是刮除。存在明显失活组织的创面应该敞开。(4)对于未接受破伤风免疫、存在高危因素而延迟转运的伤员,应该考虑给予青霉素类抗生素口服,有可能延缓破伤风的临床发作时间。 二、免疫预防 破伤风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抗体,并且只能通过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实现。 破伤风的一级预防即主动免疫,指将含有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T)成分的疫苗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其特点是起效慢,从未接受过破伤风疫苗免疫的患者需要连续注射3剂才能达到足够的抗体滴度;如果未完成全程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小于5年,但全程免疫后的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到5~10年,在全程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10年以上。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破伤风的药物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破伤风的废率约为10% 消除毒素来源(处理伤口):有伤口者均需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冲洗和经常湿敷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因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均无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的作用故应尽早使用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一般用2万~5万IU抗毒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由静脉缓慢滴入: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对清创不够彻底的病人及严重病人以后每日再用1万~2万IU抗毒素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共3~5日新生儿破伤风可用2万IU抗毒素由静脉滴注此外也可作脐周注射还有将抗毒素5000~1000IU作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使抗毒素直接进入脑组织内效果较好并可不再全身应用抗毒素如同时加用强的松龙 12.5mg可减少这种注射所引起的炎症和水肿反应 如有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已获得自动免疫的人的血清

则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抗毒素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注射一次剂量为3000~6000U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应住单人病室环境应尽量安静防止光声刺激注意防止发生附床或褥疮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能做好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 1.病情较轻者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物以减少病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但忌用大剂量以免造成病人深度昏迷用安定(5mg 口服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控制和解除痉挛效果较好也可用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5ml口服或20~40ml直肠灌注每日3次)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从静脉缓慢滴入每日4次 3.抽搐严重甚至不能作治疗和护理者可用硫喷妥钠0.5g作肌肉注射(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用于已作气管切开的病人比较安全)副醛2~4ml肌肉注射(副醛有刺激呼吸道的副作用有肺部感染者不宜使用)或肌松弛剂如氯化琥珀胆硷氯化筒箭毒硷三磺秀铵酚氨酰胆碱等(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如并发高热昏迷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防治并发症: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志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对

护理资格知识: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 ( E ) A.强烈痉挛引起的骨折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急性肾衰竭 D.心力衰竭 E.窒息 2.患者淋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 ( A ) A.眩晕 B.虚脱 C.昏迷 D.疲劳 E.休克 3.能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的麻醉前使用的药物是: ( D ) A.催眠药 B.安定镇静药 C.抗胆碱药 D.镇痛药 4.阿司匹林发挥解热作用,其作用部位是 ( B ) A.大脑皮质 B.丘脑下部 C.丘脑中部 D.丘脑上部. E.延髓腹侧 5.阿托品用于治疗眼病哪项叙述正确. ( B ) A.增加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B.降低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C.解除睫状肌的收缩 D.直接止痛 E.直接抗炎 6.角膜移植患者出院时,告诉患者保护手术眼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 A.戴护眼镜 B.每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术眼 C.每天用地塞米松眼药水滴术眼 D.不揉擦术眼 E.每天用阿托品眼药水滴术眼 7.常用的血氧监测指标,以下哪项不正确 ( C ) A.氧分压(PO2) B.氧容量( CO2max) C.氧离解曲线 D.氧含量( CO2) E.氧饱和度(SO2) 8.下列水、电解质紊乱中最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是 ( B )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9.肾损伤患者绝对卧床时间为 ( E ) A.2周 B.尿液转清后 C.1个月 D.2个月 E.尿液转清后继续休息2周 10.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虚弱的患者。首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 C ) A.100mL B.500mL C.1000mL D.2000mL E.3000mL 11.不宜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是 ( E ) A.前列腺合成剂 B.甲氰咪胍 C.丙谷胺 D.三钾橼络合铋 E.阿托品 12.对病毒的错误描述是: ( C ) A.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B.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死亡的细胞内复制繁殖 D.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13.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 E )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气灭菌法 14.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 ( D ) A.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自制力的改变 B.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缺乏 C.情绪低落、乐趣丧失、自制力的改变 D.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 15.有关老年病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 D ) A.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B.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 C.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D.药物不良反应小

破伤风使用须知

破伤风抗毒素(破抗)使用须知: 1、破抗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应在进行正确的外科处理后,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伤口污染严重者或受伤已超过12小时,剂量应加倍。成人与儿童的剂量相同。 2、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空腹及饮酒患者应暂缓注射,危急重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使用。 3、既往有破抗过敏史应主动告知医生,须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家族过敏史及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过敏的特殊体质者,均须告知医生,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4、若皮试阳性需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或脱敏注射,但脱敏注射仍需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皮试阴性者肌注后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因现科技条件限制仍不能阻止皮试假阴性的发生。 5、破抗是一种马血清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双重作用,既能给人体提供特异性抗毒素抗体来中和人体内相应的外毒素,从而起到防治破伤风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异性蛋白,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因此,注射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休克、血清病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破抗引起过敏反应率5%-30%,其中有约十万分之一的致死率。 6、门诊病人注射破抗后,须观察至少3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同时近7-10天禁食酒类、辛辣刺激食物、冷饮、海鲜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指甲搔抓,适量饮水,多加休息。 7、破抗注射体内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预防的作用,但其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所以一周后受伤仍需再次使用。另外,即使应用破抗仍不能排除罹患破伤风的风险,这与受伤部位厌氧情况及患者抵抗力等有关。 8、应用破抗后,如有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请立即来院复诊。 以上情况及风险向患方告知,患方表示知晓并履行手续后方可注射!!! 患者(患方)签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 破伤风抗毒素(破抗)使用须知: 1、破抗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应在进行正确的外科处理后,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伤口污染严重者或受伤已超过12小时,剂量应加倍。成人与儿童的剂量相同。 2、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空腹及饮酒患者应暂缓注射,危急重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使用。 3、既往有破抗过敏史应主动告知医生,须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家族过敏史及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过敏的特殊体质者,均须告知医生,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4、若皮试阳性需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或脱敏注射,但脱敏注射仍需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皮试阴性者肌注后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因现科技条件限制仍不能阻止皮试假阴性的发生。 5、破抗是一种马血清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双重作用,既能给人体提供特异性抗毒素抗体来中和人体内相应的外毒素,从而起到防治破伤风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异性蛋白,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因此,注射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休克、血清病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破抗引起过敏反应率5%-30%,其中有约十万分之一的致死率。 6、门诊病人注射破抗后,须观察至少3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同时近7-10天禁食酒类、辛辣刺激食物、冷饮、海鲜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指甲搔抓,适量饮水,多加休息。 7、破抗注射体内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预防的作用,但其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所以一周后受伤仍需再次使用。另外,即使应用破抗仍不能排除罹患破伤风的风险,这与受伤部位厌氧情况及患者抵抗力等有关。 8、应用破抗后,如有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请立即来院复诊。 以上情况及风险向患方告知,患方表示知晓并履行手续后方可注射!!! 患者(患方)签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

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作者:张秀昌刘芳崔萍孙黎罗强贾天军 【摘要】目的:制备并鉴定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破伤风的快速检测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用破伤风类毒素做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高滴度针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单抗效价,用间接ELISA 和Western blot检测单克隆细胞株的特异性。结果: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筛选出3株持续分泌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12、1E11、1G10。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1E12、1E11、1G10可以和破伤风类毒素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为制备免疫诊断试剂盒和抗体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prepare hybridoma cell line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against tetanic toxoid, to develop a rapid assay for Tetanus and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virus. Methods: BALB/c mouse was immunized by purified tetanic toxoid. Hybridoma cell lines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 against tetanic toxoid were screened after the fusion of mouse splenic cells with SP2/0 cells. The Ig subtypes and titer of the McAbs were assayed with EL ISA and Western blot assay. Results: After cell fusion and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就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就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与全身性肌强直、痉挛与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与战伤,如锈钉、木刺伤与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就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与,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与抽搐就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控制与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

镇静药物与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与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就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其护理如下: 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止

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破伤风抗毒素(TAT)属于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破伤风病人体液中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使机体产生被动免疫,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或起到预防疾病的功能。TAT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必须作过敏实验。 曾用过TAT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单位/支 1、配置:取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使得每毫升实验液含破伤风抗毒素150IU。 2、取上液0.05ml在前掌侧皮内注射。观察30分钟看结果。 结果判断:阴性: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 阳性:注射部位出现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Y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发应相似。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 TA T实验阴性者,可将所需剂量一次性注射完毕。 TA T试验阳性者通常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疗法。 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 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 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门诊病人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脱敏注射原理:TA 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皮试后的注意事项 1.皮试后局部可有一个小皮丘隆起,切勿按揉,如果局部有少量渗出,也不可揉搓,以防 局部皮肤发红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 2.皮试后患儿应坐在注射室门口座位上等待20分钟期间避免孩子剧烈活动,如果孩子感 觉不适,如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试处皮肤出皮疹,应立即通知注射室护士。 3.皮试后20分钟应给注射室护士观察皮试结果,如过时则需重新做皮试。 4.凡结核菌实验者,洗澡时不要触及皮试部位,并于3天(48-72小时)来院挂号,由医 生查看皮试结果。 肌肉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1.肌肉注射完毕后需要干棉签在针孔处用力按压片刻(不可揉搓注射部位),直至不出血为止。 2.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热毛巾湿敷注射部位,以防因药物刺激而产生的局部硬结。(水温切不可太高,以免发生烫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