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英文名称:Human T etanus Immunoglobulin

【成份】

本品系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球,获得破伤风抗体效价高的健康人血浆或血清,用适宜的方法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含丙种球蛋白90%以上。

每1ml 中含破伤风抗体效价不低于100 单位。有注射液和冻干品两种剂型。

【适应症】

品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献血员中采集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制成。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tat有过敏反应者。适用于免疫... 【用法用量】

1 只限臀部肌注,不需皮试,不得作静脉注射。

2 冻干制剂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

3 预防:儿童、成人1次用量均为250单位。创面污染严重者可加倍。

4 治疗:3000~6000单位。同时可使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自动免疫,但注射部位和用具应分开。分3等分肌注入三个不同部位。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禁忌】

对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时,不可用。用后肌注处可有疼痛、硬结、红斑等反应,过敏反应

罕见。对丙种球蛋白过敏禁用。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时,不得使用同一注射器或注射于同一部位。本品严禁静注。

【药物相互作用】

应单独使用。

【药理作用】

本品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作用。

【贮藏】

液体制剂在2 ~8 ℃的暗处保存,冻干制剂保存于10℃以下干燥处。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山西省长子县汉阙广场康宝工业园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告知书

医院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告知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 尊敬的患者或家属: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一切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伤口如锈钉刺伤,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TAT)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注入机体后使患者能及时、快速获得 高滴度的抗体,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效果。所以伤后尽早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TAT前须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将全量一次注射。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系同种性蛋白,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主要用于开放性外伤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和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者,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目前,我院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价格如下: 项目价格 破伤风抗毒素现行零售价元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现行零售价元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操作的相关问题。 我目前的情况为: 1、()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强阳性 2、()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不愿做脱敏注射 3、()不愿做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 我选择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并且解答了关于此 次操作的相关问题,患者自愿选择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 第三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14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三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一、A1 1、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减低颅内压,在尚无脑疝时宜选用 A、20%甘露醇 B、地塞米松 C、呋塞米(速尿) D、20%葡萄糖液 E、氢化可的松 2、为判断缺氧缺血脑病患儿预后,应做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头颅B超 C、CT扫描 D、磁共振成像 E、X线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时,首选的治疗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4、新生儿颅内出血首选抗惊厥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5、新生儿颅内出血支持疗法中,为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水肿,应静脉应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K 6、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特征性表现,出现在生后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7、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肝功能不全,控制该患儿惊厥选用的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8、新生儿粪便呈灰白色,黄疸进行加重,为确诊病因,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测定 B、网织红细胞抗人球蛋白 C、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肝功能检查 E、腹部B超 9、下列关于新生儿肺炎的辅助检查说法错误的是 A、可显示肺纹理增粗 B、以下肺改变多见 C、可出现肺气肿 D、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升高 E、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增高 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检查结果不会出现 A、肺透光度降低 B、呈现网状颗粒阴影 C、轻症患者出现白肺 D、胃液震荡实验泡沫多可排除本病 E、出现支气管充气征 11、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部X线表现 A、两肺野透亮度普遍降低 B、均匀散在的细颗粒和网状阴影 C、支气管充气征 D、部分肺泡代偿性气肿 E、严重病例呈“白肺” 12、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高热 B、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C、皮肤有感染灶 D、C反应蛋白≥15μg/ml E、血培养细菌阳性 13、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延迟喂养时间 B、必要时蓝光治疗 C、控制病毒、细菌感染 D、适当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 E、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由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 是五聚体。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尽管免疫球蛋白千变万化,但都有类似的结构。抗体分子是由两对长短不同的多肽链所组成,四条链通过链间二硫键构成Y型基本结构(H2L2)。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23kD)的肽链,称轻链(L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50~60kD),称重链(H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VH和VI。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I。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 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虽然IgD、IgG、IgA有绞链区,而IgM和IgE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完全不能弯曲,实际上还有相对的弯曲性。各类抗体的铰链区的长度及氨基酸的顺序也有不同;人IgD的可伸展的距离最大,IgG4和两种IgA的弯曲度则有限。 所有的抗体是Ig,但Ig并不都是抗体。Ig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Ig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各种特异性I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例如,IgM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Ig。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 [编辑本段]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是万能的 首先,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其次,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以为擦伤是小事 没想到摊上破伤风这大事了

以为擦伤是小事没想到摊上破伤风这大事了 被玻璃扎了一下,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当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的时候,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这点小伤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殊不知,有些伤口看着虽小,若不谨慎处理,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 云南籍的老杨来自云南镇雄一个偏僻山村,来永康打工多年,七天前,他骑车摔倒,右脚踇趾有小小的擦伤。他也没有在意,但七天后,他却命悬一线,原来因为这一摔,他中了破伤风的枪了。 12月19号凌晨2时许,老杨开始出现头晕,全是乏力,嘴巴酸胀,并感觉颈部僵硬,有阵阵收缩的疼痛。这种疼痛感,他一直煎熬到上午8时左右,在他看来,这是颈椎病。所以,当天早上,他来到永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就诊。骨科医生对他进行了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再仔细追问病史,原来七天前老杨有右脚步外伤史,但没有正规的处理,也没有注射TAT(破伤风马血清抗破伤风毒素),骨科医生根据症状,高度怀疑老杨得的是破伤风,将他转入急诊。 接诊的柳化源主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受伤史以及无破伤风免疫注射史,立马做出诊断,确定老杨得了发病率低、死亡率极高的破伤风,给予紧急处理,目前老杨已经转到重症监护室治疗。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潜伏期常为7-8日,农村称“七日风”。老杨摔伤处是右足踇趾关节,虽然仅有2.5*2.5cm擦伤,但处肢端血供差,没有行正规深度处理污染了创面,很有可能存在关节腔损伤,成了一个密闭的无氧腔,为破伤风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伤口的正确处理,实施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当伤口深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doc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破伤风发作期的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2.破伤风发病需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______日,少数病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生儿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____________。 4. 破伤风的预防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破伤风注射TAT 的目的是 A.杀死破伤风杆菌 B.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C.中和游离的毒素 D.清除毒素来源 E.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2.破伤风病人采用人工冬眠,主要目的是 A.控制炎症扩散B.减少抽搐 C.便于护理 D.降低体温 E.防止合并症发生 3.为预防破伤风,清创时伤口使用哪种溶液冲洗最好 A.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 B.0.9%氯化钠 C.蒸馏水 D.0.05%呋喃西林液E.3%双氧水 4.破伤风最初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是 A.咀嚼肌 B.面肌 C.颈项肌 D.胸、背、腹肌 E.四肢肌群 5.破伤风强直性肌痉挛的特点不包括 A、肌肉持续性强直 B、阵发性全身抽搐 C、任何刺激均可诱发抽搐 D、肌肉有痉挛性疼痛 E、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从四肢起始 6.对破伤风病人护理的一般要求正确的是 A.严格隔离 B.病室阳光充足 C.伤口敷料用后高压灭菌 D.各种护理不要集中处理,以免加重刺激 E.治疗护理操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前30mi内进行 7.治疗破伤风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首次肌注破伤风抗毒素5万u B.应用10%水合氯醛镇静解痉 C.抽搐频繁应采用人工冬眠 D.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口 E.应用大剂量青霉素 7.患者,男性,20岁,足底刺伤后发生破伤风,频繁抽搐,控制痉挛的最主要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隔离病房 B限制亲属探视 C避免声、光刺激 D按时用镇静剂,集中护理操作 E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药学考试简答题

1.解热镇痛药有哪些共同作用?他们的机理各是什么?(4分)2.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4分3.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的镇痛机理、作用部位、适应症、不良反应有何不同1、 2、 4.常用的降压药可通过哪几种作用途径产生降压作用?各举例说明。 内流,可降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扩张。(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导致血管舒张,达到降压的目的。同时抑制激肽酶(转化酶)可减少缓激肽分解,提高局部血管内缓激肽浓度,使舒血管物质的增加,发挥较强的舒血管效应,引起血压下降。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如氯沙坦:通过阻断AT1受体表现出舒张血管,增加水、盐代谢,减少血容量而发挥降压作用的。(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①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阻断心脏β1受体,降低心脏心输出量,导致外周阻力下降。②α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选择性地阻断突触后α1受体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4)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用其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而降压。(5)其他降压药①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激活中枢抑制性神经元突触后膜α2受体,引起降压。②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直接舒张小动脉,使外周阻力下降,减轻心脏后负荷而降压。③抗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药如利舍平:耗竭中枢和外周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④神经节阻断剂如美卡拉明:阻断神经节上的N1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而降压。 5.解释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依据。(4分)硝酸甘油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使心脏作功减少而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普萘洛尔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两药合用可从不同的环节降低心肌耗氧量,是疗效增强。同时硝酸甘油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可用普萘洛尔拮抗;普萘洛尔引起的室壁张力增加及冠状动脉收缩又可用硝酸甘油拮抗;两药合用可使他们的不良反应减少。故两药合用是合理的。6.下列药物合用疗效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疗效增强硝酸甘油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使心脏作功减少而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普萘洛尔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两药合用可从不同的环节降低心肌耗氧量,使疗效增强。 8.下列药物合用疗效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氢氯噻嗪+螺内酯疗效增强氢氯噻嗪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K+-Na+-2Cl-共同转运体,抑制NaCl的重 吸收,产生利尿作用;螺内酯能在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与醛固酮竞争醛固酮受体产生抑制K+-Na+交换表现出排钠留钾的利尿作用;两药合用疗效增强。 9.简答:下列药物合用疗效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1)沙丁胺醇+普萘洛尔疗效降低沙丁胺醇为β受体激动剂,而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两药合用药理作用相互拮抗疗效降低。(2)胃蛋白酶+稀盐酸疗效增强因为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活性强,所以与稀盐酸合用可增强其疗效 10.试比较肝素与香豆素抗凝血药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异同。11.简述贫血的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及合理应用。12.下列药物合用疗效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2)疗效增强因为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硫酸亚铁的吸收,所以两药合用后疗效增强。 (3)疗效增强因为盐酸可使铁盐溶解,促进硫酸亚铁的吸收,所以两药合用后疗效增强。 (4)疗效增强因为氢氧化铝与三硅酸镁均为抗酸药,两药合用,中和胃酸的作用可加强。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

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其护理如下: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摘要】通过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探讨破伤风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 【】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为15%~40%。随着国内外对重型破伤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观念的不断加强,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史摘要 患者杨玉琴,女 41岁,,因“左脚底铁钉刺伤8天,张口困难1天”入院。8天前因家中建房不慎踩到废弃铁钉,当时直接穿透鞋底,铁钉拔出后出血较多,未注意刺入铁钉深度,立即于当地卫生室进行碘伏消毒,并于口服消炎药及输液治疗,未予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治疗不祥)。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肩背部紧绷绷感,不能进食、说话,病程中出现2次黑朦,持续数秒恢复,过程中意识清楚。无呼吸困难、憋喘,无抽搐、晕厥、角弓反张,无寒战、高热,无胸闷、心悸,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我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就诊于仁怀市人民医院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

科,并予双氧水清创包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注等急救处理,以“左足铁钉刺伤并感染”收入综合ICU2病区。入院查体:℃;P125次/分;R40次/分;BP115/70mmHg,spo2 98%。入院后治疗以流质饮食,一级护理,下病危,心电监护,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抽搐情况;积极抗破伤风、抗感染:青霉素320wu ivgtt q8h;镇静、解痉:安定针 10mg im,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完善相关检验等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15d后,病情明显好转,目前继续治疗中。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不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 破伤风 依据:1)患者8天前有明确左脚低铁钉刺伤史,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牙关紧闭、肩背部紧绷感。于当地诊所未予双氧 水清洗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等处理。 2)查体:急性面容,口唇无发绀,张口受限一横指,左足敷料干燥在位,左足底局部青紫,轻度肿胀,穿刺部位见约1cm切口,武渗血,渗液及流脓,作足趾感觉、血运可,无角弓反张 鉴别诊断:

外科学习题集

外科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无菌术: 2、脓毒症 3、中心静脉压(CVP): 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碱中毒 7、高渗性缺水:。 8、低渗性缺水: 9、反常性酸性尿: 10、休克: 11、挤压综合征 12、院内感染: 二、问答题 1.简述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 2、简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休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 简述休克的治疗原则是:6 5、外科感染处理原则是什么? 6、简述高钾血症的处理。 7.破伤风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哪些? 8.简述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三、病例分析题 1.体重60kg男子身着衣裤被开水烫伤四肢及躯干、会阴部,检查见创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疮,创底红润,针刺疼痛明显。 (1)估算烧伤面积和深度? (2)计算第1个24小时输液总量及输液成分? (3)试述现场急救措施? (4)入院后的处理措施? 2.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体检:BP 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平片提示:右额颞线形骨折。遂将患者急诊留观。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体检:T 38℃,BP 160/100mmHg,P60次/分,R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s Sign阳性。 (1)诊断及诊断依据 (2)进一步检查 (3)治疗原则 3.患者,女,29岁,入院诊断为“宫内妊娠38周,活胎”。入院后第二天自然分娩产下一婴儿后出现产后大出血,术中快速输注平衡盐溶液和输血,使血压由60/30mmHg恢复至85/56mmHg,心率由140次/分降至110次/分。但当输完第三个全血时,患者血压又下降,心率进一步增快,且患者全身皮肤有荨麻疹。

医学–破伤风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来源:医学之声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在我国并没有破伤风防治相关指南,下面医学之声小编结合相关文献,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疾病的预防。 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灰尘、土壤、铁锈、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此外不洁接生的新生儿、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目前相对较少。 对于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需氧菌消耗氧气后厌氧菌容易繁殖)。 两种不同的免疫保护方式 被动免疫 我们常说的注射破伤风针。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抗体的方式被动免疫,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因而过敏性反应为其通常的不良反应,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TAT脱敏注射过程中约%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但因其价格便宜在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 虽TIG制备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但是TIG具有使用安全、临床易操作性、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文献报道约为%)、中和毒素作用强等优点,保护预防作用持续时间比TAT长,因此TIG在单独发挥被动免疫、被动—主动保护作用优于TAT,值得推荐使用,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TIG代替TAT的原因。 作为一种被动免疫其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TAT约为2-4天,TIG约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 主动免疫 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它是指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大家常说的小儿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他是用破伤风杆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注射到人体10天后产生抗体,2~3月内抗体逐渐增加,并维持滴度较高水平,这样人体才会产生常达10年左右的自动免疫力,但不能产生终身免疫,且需定期强化免疫。若在注射TT后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其他导致循环抗体水平不足ml时,伤者存在感染破伤风威胁,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简介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简介 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随着环境压力,精神压力的增加,估计到2010年患病率将达到40%·。依此推算,我国到2010年将有4—5亿人可能患上如: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已引起医 学界的高度重视。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人,注射或接触等 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由于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增加等 生理变化也可产生自身组织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在过敏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组织胺 即是重要的过敏活性药物介质,当机体接触特异性抗原物质(过敏原)后,体内即发生体液或细胞免疫,组织胺从肥大细 胞等细胞内被激发释放,并作用于靶器官表面受体,引起平 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改变,血压下降,休克等 组织损伤和病变,即速发型超敏反应。正常人体含一定量的 组织胺酶,对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具有破坏作用,但对 于部分缺乏组织胺酶的人即可引发过敏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取:1.组织胺拮抗剂(如:扑尔敏,息斯敏,异丙嗪等);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3.钙剂;4.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以上治疗方法单一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是由经病毒灭活处理的人免疫球蛋白,磷酸组织胺复合而成,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组织胺抗体, 属于变态反应病的特异性免疫生物制剂,当体内组织胺分泌 增加时,能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消除内源性 组织胺的致病作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从1974年开始研制,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论证,对14种过敏性皮肤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77.78%,具体病种有: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白色皮肤划痕,多型红斑,环形 红斑,痒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瘙痒疹,离位性皮炎,难治性多发性粉刺,离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 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等。 使用方法:本品仅供皮下注射,严禁静脉输注,临用时将 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20~25℃灭菌注射用水2ml注入本品瓶内,充分 溶解后皮下注射。 每次使用一瓶,每个疗程注射3~5次,通常成人 每次间隔4—7天,儿童每次间隔6~10天,观察 一个月,若效果不显著时,可按上述用法重复1—

破伤风预防共识

专家共识:中国破伤风的免疫预防 导读:破伤风是一种由专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目前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于外伤和烧烫伤患者、不洁接生的新生儿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尽管多数破伤风病例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状况相关,但儿童和成人受伤后发生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共识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条件而定。 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了针对儿童的主动免疫,但缺乏针对成人的主动免疫。为实现我国破伤风预防的规范操作,本共识的建议意见如下。 一、伤口管理 良好的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 1.根据伤口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类: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确切过程和受伤的环境状况。(1)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2)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h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3)污染伤口: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2.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1)免疫缺陷状态(如HIV感染);(2)血液疾病或肿瘤疾病患者;(3)干细胞或器官移植患者;(4)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3.伤口处理措施:(1)对于大量细菌污染和脏的伤口,推荐进行伤口清理,在容易实施并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伤口内的刺激性异物或污物应尽可能在现场去除。同时,在处理时应注意使用清洁技术,但并非要求一定无菌。在野外条件下,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2)伤口冲洗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尽早实施。建议使用高压冲洗(6~12PSI,1PSI =6.895kPa),以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应保障不少于1000ml 的伤口冲洗量。除了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伤口,不推荐在伤后冲洗后使用其他制剂。(3)伤口处理或缝合时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选择剪除而不是刮除。存在明显失活组织的创面应该敞开。(4)对于未接受破伤风免疫、存在高危因素而延迟转运的伤员,应该考虑给予青霉素类抗生素口服,有可能延缓破伤风的临床发作时间。 二、免疫预防 破伤风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抗体,并且只能通过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实现。 破伤风的一级预防即主动免疫,指将含有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T)成分的疫苗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其特点是起效慢,从未接受过破伤风疫苗免疫的患者需要连续注射3剂才能达到足够的抗体滴度;如果未完成全程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小于5年,但全程免疫后的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到5~10年,在全程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10年以上。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破伤风的药物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破伤风的废率约为10% 消除毒素来源(处理伤口):有伤口者均需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冲洗和经常湿敷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因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均无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的作用故应尽早使用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一般用2万~5万IU抗毒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由静脉缓慢滴入: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对清创不够彻底的病人及严重病人以后每日再用1万~2万IU抗毒素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共3~5日新生儿破伤风可用2万IU抗毒素由静脉滴注此外也可作脐周注射还有将抗毒素5000~1000IU作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使抗毒素直接进入脑组织内效果较好并可不再全身应用抗毒素如同时加用强的松龙 12.5mg可减少这种注射所引起的炎症和水肿反应 如有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已获得自动免疫的人的血清

则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抗毒素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注射一次剂量为3000~6000U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应住单人病室环境应尽量安静防止光声刺激注意防止发生附床或褥疮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能做好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 1.病情较轻者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物以减少病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但忌用大剂量以免造成病人深度昏迷用安定(5mg 口服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控制和解除痉挛效果较好也可用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5ml口服或20~40ml直肠灌注每日3次)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从静脉缓慢滴入每日4次 3.抽搐严重甚至不能作治疗和护理者可用硫喷妥钠0.5g作肌肉注射(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用于已作气管切开的病人比较安全)副醛2~4ml肌肉注射(副醛有刺激呼吸道的副作用有肺部感染者不宜使用)或肌松弛剂如氯化琥珀胆硷氯化筒箭毒硷三磺秀铵酚氨酰胆碱等(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如并发高热昏迷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防治并发症: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志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对

护理资格知识: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 ( E ) A.强烈痉挛引起的骨折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急性肾衰竭 D.心力衰竭 E.窒息 2.患者淋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 ( A ) A.眩晕 B.虚脱 C.昏迷 D.疲劳 E.休克 3.能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的麻醉前使用的药物是: ( D ) A.催眠药 B.安定镇静药 C.抗胆碱药 D.镇痛药 4.阿司匹林发挥解热作用,其作用部位是 ( B ) A.大脑皮质 B.丘脑下部 C.丘脑中部 D.丘脑上部. E.延髓腹侧 5.阿托品用于治疗眼病哪项叙述正确. ( B ) A.增加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B.降低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C.解除睫状肌的收缩 D.直接止痛 E.直接抗炎 6.角膜移植患者出院时,告诉患者保护手术眼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 A.戴护眼镜 B.每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术眼 C.每天用地塞米松眼药水滴术眼 D.不揉擦术眼 E.每天用阿托品眼药水滴术眼 7.常用的血氧监测指标,以下哪项不正确 ( C ) A.氧分压(PO2) B.氧容量( CO2max) C.氧离解曲线 D.氧含量( CO2) E.氧饱和度(SO2) 8.下列水、电解质紊乱中最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是 ( B )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9.肾损伤患者绝对卧床时间为 ( E ) A.2周 B.尿液转清后 C.1个月 D.2个月 E.尿液转清后继续休息2周 10.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虚弱的患者。首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 C ) A.100mL B.500mL C.1000mL D.2000mL E.3000mL 11.不宜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是 ( E ) A.前列腺合成剂 B.甲氰咪胍 C.丙谷胺 D.三钾橼络合铋 E.阿托品 12.对病毒的错误描述是: ( C ) A.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B.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死亡的细胞内复制繁殖 D.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13.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 E )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气灭菌法 14.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 ( D ) A.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自制力的改变 B.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缺乏 C.情绪低落、乐趣丧失、自制力的改变 D.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 15.有关老年病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 D ) A.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B.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 C.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D.药物不良反应小

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作者:张秀昌刘芳崔萍孙黎罗强贾天军 【摘要】目的:制备并鉴定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破伤风的快速检测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用破伤风类毒素做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高滴度针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单抗效价,用间接ELISA 和Western blot检测单克隆细胞株的特异性。结果: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筛选出3株持续分泌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12、1E11、1G10。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1E12、1E11、1G10可以和破伤风类毒素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为制备免疫诊断试剂盒和抗体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prepare hybridoma cell line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against tetanic toxoid, to develop a rapid assay for Tetanus and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virus. Methods: BALB/c mouse was immunized by purified tetanic toxoid. Hybridoma cell lines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 against tetanic toxoid were screened after the fusion of mouse splenic cells with SP2/0 cells. The Ig subtypes and titer of the McAbs were assayed with EL ISA and Western blot assay. Results: After cell fusion and

预防医学简答题(1)

预防医学简答题 扩大免疫计划(EPI):以预防和控制天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等传染病。 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疫苗种类。 矽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一种水质污染的现象。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临床预防服务: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进行评价,实现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营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学过程。 必须氨基酸(EAA):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碘缺乏病(IDD):是指机体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地方性氟中毒:由于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高,生活在该地区居民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使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食物品,所出现的亚急性,急性病。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情况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从而达到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的目的。 公害病;由环境污染引起并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疾病 蛋白质互补作用:在膳食中将多种食物混合,可使必须氨基酸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使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人体需要,提高蛋白质的圣物学价值。 必须脂肪酸(EFA):是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有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的营养素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1.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①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用于6岁以上正常人群。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b.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c.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d.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e.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f.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g.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h.每天应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i.如饮酒要限量。 g.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②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 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根据这些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特制定的相应的膳食指南,其中六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③平衡膳食宝塔 1 膳食宝塔结构 (1)谷类,薯类及杂豆: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2)蔬菜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3)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抗体(κ-IgLC)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κ-IgLC,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κ-IgLC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人κ-IgLC包被酶标板,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κ-IgLCE进行反应,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κ-IgLC呈负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3.标准品2瓶。 4.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 (HRP-rabbit anti-human IgE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HRP-rabbit anti-human IgE):1×60μl/瓶(1:100)。 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