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题一: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 )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第31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 2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宣圩小学:张亚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 1升=1分米3 1L = 1 dm3 1毫升=1厘米31ML =1 cm3 三、课堂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 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 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 设疑引入。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 再现问题。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 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 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 1分米3= 1000 厘米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中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打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体积和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本节课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学用具:课件、两个容积一样的烧杯、土豆、红薯,纸杯,和纸杯差不多大的瓶子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乌鸦是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厘米的体积单位。 教具准备: “乌鸦喝水”课件,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两个)。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答: 1 米、1 分米、1 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1 平方米、于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教学实施 1 .认识体积。 ( l )激趣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听过)请看着课件上的画面给大家讲一讲。 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逐渐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追问: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 2 )实验证明。 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老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2 .揭示体积。 老师:请同学们先把书包从书桌里拿出来,在书桌里摸一摸,再把两本书放进书桌,摸一摸,最后再把书包放到书桌里,再摸一摸。 师提问:刚才三次把手放到书桌里摸一摸,你体会到什么?同桌互说,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第一次摸,书桌里没有东西,摸起来很空;第二次摸,感觉书桌里的空间变小了,但是不特别明显;第三次,书桌里空间更小了。) 师:书桌里的空间变了吗?(没有)为什么三次摸的感觉会不一样呢? (因为书和书包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老师讲述:对,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了,书包把书桌里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四篇《体积单位的换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50-51页内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要结合具 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 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 4.练习四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练习四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习四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与容积5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 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班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班级人数40 授课教师 课型《体积单位的换算》(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操作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陈述性知识: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程序性知识:1、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元认知知识:1、数学源于生活,善于把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喜欢数学。2、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评价方法(○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鉴定法) 教学资源印刷材料:图片 多媒体资源:投影仪、课件。模型/实物: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关键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 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实录授课教师:满玉霞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五年级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在互联网上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课例、教学设计及课件把精彩的环节结合实际灵活的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中。 百度视频:百度搜索:百度搜索:、白板课件准备两杯饮料、草莓和柠檬 3、课前播放《乌鸦喝水的》网上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百度视频: 【学生课前准备】 回顾面积与面积单位和长度与长度单位有哪些完成课前小研究 三、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p29-31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已有一定基础前提上进行教学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比较生疏,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让学生亲手制作单位体积大小的模型、寻找生活中单位体积大小的模型、正确运用体积单位表示物体的体积的小大来教学。本课通过“比比谁喝得快”这一游戏引入,从比较几片柠檬与一颗青提的大小来说明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引入“体积”概念。再通过两个长方体大小的比较,突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体积单位。进而引入“体积单位”的

教学。让学生制作模型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表象。并找出生活中一些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操作明确“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五、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非常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大小的模型,形成表象。 1.比赛激趣,引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游戏——比比谁喝得快,由于柠檬占了一定的位置,游戏不公平,从而转入讨论怎样才公平,在另一杯里加一颗青提,公平吗引出有的物体占的空间大,有的物体占的空间小——揭示概念。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验,运用迁移类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体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体积大小很接近的两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学生出现了犹豫不决的为难情绪,从而陷入了认知矛盾之中,此时老师引领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获得过程,在争辩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体与面的区别,通过迁移类推引出体积单位。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在认识体积单位时,我让学生先自学、观察、初步感受,再通过亲手制作1立方厘米、1立方米的模型,并使之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估测一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即估体积的大小。整个教学过程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3.以练习为手段,多元设计,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练习设计层次明显,突出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换算精品教案 (25)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 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 积和。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 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 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实际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1页的比一比; 思考:﹙一﹚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二﹚什么是容积 ﹙三﹚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喝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 二、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指导 三、实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学生自学,分组实验。﹙出示自学指导一﹚ 方法: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个位置。先把土豆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什么变化。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土豆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红薯放入水中,水面也上升。 2、观察汇报。 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3、师总结: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四、想一想,﹙出示自学指导二﹚ 1.出示盛水的杯子 师:这是一个装水的容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出示杯子和碗) 2.提问杯子和碗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全班实验 实验:将杯子和碗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有刻度的杯子中,观察水位的刻度。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杯子装的水比碗多,我们就说杯子的容积比碗大。 讨论交流: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4.小结: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五、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杯子有体积吗?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结:物体的体积是物体自身的大小。物体的容积是容器所装物体的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什么是容积,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第一段:学什么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体积单位,谁知道是那几个吗? 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 3、那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你想怎么来学? 4、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段:我来学 二、研究探讨 1、刚才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说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而且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那么谁来说下我们是怎么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呢?或者他们的推导方法是什么呢?

2、对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推导 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我们知道1立方米=1米×1米×1米,那么大家想一想,用刚才的推导关系怎样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或者进率? 4、好,大家想了一会了,谁来上黑板把你自己的想法用算式书写出来。 5、表扬学生,并且书写正确的推导算式:1平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书写的关系式推导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第三段:我来用 三、巩固练习 1、20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0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我们刚才知道了相邻的2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那么不相邻的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想下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对,等于10000平方厘米,同样用推导关系可以推导出来。那么现在大家自己动手推导出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3、集体反馈结果。得到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0.2立方米= 立方厘米 20000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4、完成课后练习 2、3题。 5、我们还学习了容积单位,下去同学们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来,再根据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关系,求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第四段;我来思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苹果)放入这一满杯水中会怎样?为什么?苹果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溢出来的水与放入杯里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二、教授新课。 1 、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体积意义。 那谁能说一说这个土豆和红薯谁占的空间大吗?你能一眼看 出谁大谁小吗?有什么办法比较出他们到底是谁大?(实验)。 主要让学生说出物体放入量杯后,水面所发生的变化,并说出为什么? 请大家观再察比较一下2 个杯子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 原因呢?上升的水与瓶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有关系吗?” 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各自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课桌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本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数学上像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苹果的体积,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土豆的体积.... 问:你认为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说红薯的体积比土豆的体积大。 引发说理:我们每个同学有没有体积?你认为谁的体积最大 为什么? 2.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体积,下面的3 个物体,你能根据他们的体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可乐瓶,茶叶盒,墨水瓶。 可乐瓶可以用来作什么?茶叶盒呢? 象这样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 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这个茶叶盒所能容纳茶叶的多少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你能从生活中也这样说说吗?也就是说只有什么才有容积呢? 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请同学们看这里,烧杯装半杯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那这三个容器它们谁的容积最大?谁的容积最小呢? 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2 个容器来比较一下它们容积的大小吗? 3. 比较教材的2 个容器(或者2 个矿泉水瓶子) 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小?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老师还有一个题目想挑战一下吗? 保温杯子(体积较大但容量较小)和矿泉水瓶子的例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031页的内容。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盛有红色墨水的玻璃杯两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块各一块,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物各一个,1立方米的框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课题 1、感知课本。 (1)请同学们拿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数学课本。问:根据近几天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什么?你能量出什么,算出什

么? (2)请摸一摸它的长、宽和高,要计量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再摸一摸它的封面,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什么,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2、信息激发。 (1)出示信息:数学课本的体积大约是248立方厘米。问:根据这条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关于体积,你还想知道什么? (2)揭示课题:体积(板书) 二、引导观察,讲解新课 (一)教学体积的概念。 1、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完后,师问:,水面真的会升高吗?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乌鸦非常善于动脑。 生2:我发现乌鸦往瓶子里填小石子,水面上升了。 师:为什么往瓶子里填小石子,水面就上升了呢? 生3:因为石头占了瓶子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上去了。(师板书:空间) 师:体积和空间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研究研究。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l分米=10厘米 l厘米=10毫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l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 )分米=( )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500厘米=( )分米=( )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l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 因为l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也可看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1分米× l分米× l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 l0厘米×l0厘米=1000(立方厘米) (3)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4.体积单位的换算

4.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换算(课本50页——5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先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示交流、归纳小结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米=()分米=()厘米 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的进率) (二)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解决以上问题很简单,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做。预设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1、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2、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出示自探提示(大屏幕出示): 1、以主题图为依据进行大胆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2、小组合作填一填51页的表格。 二、自探、合探、共探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看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3)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现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问:同学们听说《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你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吗?(指名说) 2、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思考:为什么石子放下去,水就会升上来? 小结: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物体都会占有一定的空间。 板书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体积和容积》师板书课题。 二、例题讲解 (一)体积的认识,比一比。 1、师: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某物体比某物体大,通过是指体积,但有时也不一定。比如:黑板比窗户大,比的是什么?姐姐比弟弟大,比的是什么? (比的是面积和年龄) 2、比“面积大而体积小的物体”。

小结:有的物体看上去大,是指它的面积大,要比体积的大小不能只看面积,要看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 3、比“重量大而体积小的物体。 问题:越重的物体体积越大。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小结:同一种物体,越重的体积越大,不同的物体就不能借助重量比较它们的体积了,应该看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 4、比“体积接近的物体”。 (1)出示两个体积接近的土豆。 问:哪个土豆的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2)实验一:取两个同样的量杯,放同样多的水,分别把两个土豆放入水中,哪个水面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实验二:取了架天平,把土豆分别放在天平的俩侧,谁重谁的体积就大。 (二)容积的学习 1、师: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体积,我们在这节课中还要认识一个概念,是什么呢?教师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问:什么是容器?(能装东西的) 问:什么是所能容纳?(就是最大限度能装的) 问:(装半杯水)举起水杯这是水杯的容积吗?(不是。装满水时,这时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 问: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体积和容积。它们有什么时候联系和区别?(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所有物体都有体积,而容器才有容积。) 问:(出示水杯和黑板擦)这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容积大? 小结:容积只有容器才有,容器最大限度所能容纳的物体体积。 (三)体积与容积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韩建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P50-51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结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计算的正确性交流和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以及升、毫升的实际意义。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掌握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理解进率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1分米3的盒子(16+1个)、每位学生准备1厘米3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出新课 1.请你填入合适的单位: 一个讲桌的体积约为0.6(m3)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约为0.6(dm3)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为6(cm3) 2.请你算一算: 一个长方体,它的长为0.5米、宽为2分米、高为8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师:我在同学中发现了3种答案:0.008m3,8dm3还有8000cm3,究竟谁做对了呢?体积单位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换算关系,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 (预设:若有学生提出3个答案都正确,或者提到相邻2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老师给予肯定,反问学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吗?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得出真知 1.猜想——实践操作——得出结论:1分米3=1000厘米3 (1)猜想:装满这个1分米3的盒子,需要多少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呢? (2)实践操作: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动手摆放,体会、感知,思考需要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才能填满1dm3的盒子。

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小学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五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万州区汶罗小学牟建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8~39页,40页“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重点 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木块和棱长3cm的正方体木块,实物投影仪,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个杯子中)为什么?(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份空间,所以无法全部倒入) 2、这个情景肯定让大家想到一个故事——对,就是《乌鸦喝水》,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最后喝到水了吗? 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在第3个杯子中放更大的一块鹅卵石,猜猜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教师:对,物体有大,有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比较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其实比较的是什么的大小? 生:比较的是物体的体积。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积?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语解释什么是体积) 师:对。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二、创设矛盾情景,认识体积单位 1、激发兴趣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体积,那么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再出示一些物体)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