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案 (1)

小学数学学科教案

五下《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实际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1页的比一比;

思考:﹙一﹚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二﹚什么是容积

﹙三﹚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喝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

二、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指导

三、实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学生自学,分组实验。﹙出示自学指导一﹚

方法: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个位置。先把土豆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什么变化。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土豆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把红薯放入水中,水面也上升。

2、观察汇报。

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3、师总结: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四、想一想,﹙出示自学指导二﹚

1.出示盛水的杯子

师:这是一个装水的容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出示杯子和碗)

2.提问杯子和碗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全班实验

实验:将杯子和碗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有刻度的杯子中,观察水位的刻度。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杯子装的水比碗多,我们就说杯子的容积比碗大。

讨论交流: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4.小结: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五、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杯子有体积吗?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结:物体的体积是物体自身的大小。物体的容积是容器所装物体的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什么是容积,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这样就会从一种感性认识很容易升华为理性认识。)

五、习题设计

1.42页“试一试”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2.玩玩橡皮泥。

要求:用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如果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充分观察讨论。

(同样10枚硬币,第一堆与第二堆比,因为一枚1元硬币比一枚1角硬币大,所以第一堆体积大;而第一堆与第三堆比,都是同样的硬币,只是堆放的方式不同,所以体积不变。)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如果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对于体积这个概念,学生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学生还需要理解“空间”和“占有”的含义,而恰恰是“空间”和“占有”是学生最难理解的。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理解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理解“空间”的含义。在现代的汉语词典中“空间”的意思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使学生明确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它是三维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在这里“容纳”是理解概念的重点。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物)。学生对体积的意义有了准确的理解以后,这部分知识将会变得轻松一些。

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我将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明确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本人觉得这节课还是上得比较成功,重点和难点都能很好渗透在每个环节,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在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