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及基本理念

精益生产及基本理念

精益生产及基本理念
精益生产及基本理念

精益生产及其基本理念的研究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lements of Lean Prod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basic theory of Lean Production. And depended on the theory of the Fifth Discipline written by Peter Senge, it is clarified that the cause s of success or failure of Lean Production.

Key words: Lean Production (LP), JIT Production, Automation, KANBAN System, Balanced Production, Standard Operation, the Fifth Discipline

1.前言

继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大量生产方式问世以来,汽车业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以大量生产方式为主而开展的。然而,得出“大量生产方式并不适合于日本”这个结论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创造出了颇有竞争力的“丰田生产方式”,继而发展成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以下简称LP),并引起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和青睐。特别是,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少量多样、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更加显示出精益生产独有的魅力。

因此,笔者专门对“丰田生产方式”乃至LP做了研究,以便找出它的基本理念和成功所在,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本文在对“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并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和基本理念的反思,找出了精益生产中蕴藏着的本质性的东西和它的主要成败因素。

2.“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和目的

早在1949年,面对日本国内的有限市场和企业间的激励竞争,丰田公司面临了经营危机并到趋于破产的地步。于是,丰田公司向银行提出了援助。与此同时,银行要求丰田公司设立独立于丰田制造工厂的销售公司,并提出按销售量安排生产的要求。也就是说,按销售量生产的Just-In-Time(以后简称JIT)生产方式,最早是在第三者(银行)的要求下,作为企业的生存条件而提出来的。那么,这时,丰田公司所面临的主要解决课题就是,如何在不增加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的问题。

然而,当时的丰田公司,其内部管理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因不能按时提供必要的零部件,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经常是到月末集中生产,急赶进度。这种月末集中生产的方式不仅导致了库存及等待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导致了质量上的不稳定。因此,公司就着力于实现均衡生产。

就是在这样所有资源都受限制的环境之中,在必要的时间,按照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产品的JIT

思想和它的管理理论应运而生。JIT的思维方式起源于“顾客根据所选商品的数量和时间来支付金额”的超级市场运作模式。它是将超级市场的运作模式应用于生产环节,将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在必要的时间,按必要的数量提供给必要的生产现场或工序,追求“准时(JIT)生产”的一种现场管理技术。

为了实现JIT生产,需要彻底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浪费。“丰田生产方式”把以下7大浪费作为持续改进的对象:(1)过剩生产的浪费;(2)等待的浪费;(3)运输的浪费;(4)加工过程中的浪费;(5)库存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7)因发生不良造成的浪费。

为了消除上述浪费,“丰田生产方式”主要采用的手段有:JIT生产、小批生产、“自动化”、TQC和现场改善。其中,JIT生产主要对消除过剩生产、等待和库存的浪费有效,小批生产主要对消除库存的浪费非常有效。而“自动化”主要用来消除不良、加工及动作方面的浪费,TQC和现场改善主要用来消除运输、加工、动作和不良方面的浪费。

3.“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及其构成要素

3.1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丰田生产方式”将“JIT”和“自动化”作为彻底消除浪费的两大支柱。这两者也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即通过“JIT”实现生产的“准时化”,而通过“自动化”确保质量方面的要求。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自动化”概念。“丰田生产方式”中的“自动化”,除了代表“自动作业”功能外,更多地涵盖“自动停止”功能。特别是代表发生不良时能“自动停止”的一种自律机制。这里所指的“自动停止”绝不仅仅代表机械方面的“自动化”,而且还有人的因素,包括丰田公司采用的“停线(Line Stop)”制度。

为实现JIT和“自动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丰田生产方式”主要采用的管理手段是:(1)有助于JIT生产正常运转的看板系统;(2)有助于及时应对需求变化的均衡生产;(3)有助于压缩生产周期的生产及其准备时间的不断缩短;(4)有助于生产同期化的作业标准化;(5)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设备布置和多能工制度;(6)有助于提高作业人员积极性的改善活动和提案制度;(7)有助于“自动化”效用的目视管理;(8)有助于质量控制的“职能化管理”。

将上述内容概括为<图1>所示。

<图1> 丰田生产方式概要图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JIT生产和“自动化”机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为确保JIT生产和看板系统的有效运转,应保证提供100%的良品,这自然要借助“自动化”机制的自律作用,通过不断的现场改善来实现。而JIT生产和看板系统的运转机制,又促使质量控制活动的不断深化,同时也提高了“自动化”机制的效用。这种JIT生产和“自动化”机制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现场改善,继而达到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丰田生产方式”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和完善,并进一步升华为理论高度-精益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丰田生产方式”的构成要素

分析“丰田生产方式”的内核,其构成要素很多,现归纳为<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要素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如何在这样复杂的构成要素中,抓住核心要素,促使其他要素的不断改善。在此,重点介绍一下构成“丰田生产方式”主流的JIT生产的4个核心要素。

(1)看板系统

看板系统是丰田公司为了实现JIT生产“按时按量提供所需物品”这个基本目的而开发出来的现场信息沟通系统。也就是,为了实现前后工序、相关生产线以及协作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追求最少库存或在制品为目的,而采用的目视化看板信息传达方法。看板系统是“丰田生产方式”实现JIT生产的最关键要素。

通过看板系统,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实现生产和原材料供货之间信息传达渠道的一致化,避免因情报误传产生的缺货或剩货;二是根据顾客(后工序)需求量(生产量)来调整看板的发放数,防止不必要的在制品或库存;三是实物与信息的一体化,便于目视管理,并通过对不必要物流的有效控制,确保定量定位实物管理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实现看板系统的上述目的,在此,以“取货看板”和“生产指示看板”的流动过程为例,介绍一下看板的功能。见<图3>所示。

看板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作业指示,起信息传递的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先发生后工序“取货看板”的流动,然后再发生前工序“生产指示看板”的流动。即后工序按需求量大小,到前工序取货,而前工序按后工序取走量大小补充生产。这就是说,由后工序取货保证了“按时按量生产”,由前工序补充生产保证了中间在制品的最少化。这种由后至前的信息连锁反应,可靠地实现了信息流和物

流的同步化。当然,这必须要以“自动化”、生产均衡化、小批生产、设备布置以及多能工制度等要素的相互配套才能实现。二是实物管理。看板和实物的一体化,便于对现场实物的目视管理。三是改善功能。根据看板的发放数和运转情况,准确把握现场实际状况,发现问题点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然而,看板系统只有在遵循以下原则的情况下,方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①不良品不转入后工序;

②由需要方-后工序-去取货;

③后工序取走多少,前工序生产多少;

④生产的均衡化;

⑤通过看板只能对计划进行微调整;

⑥工序的安定化和合理化。

(2)生产均衡化

为了遵循“后工序取走多少,前工序生产多少”的原则,所有工序都必须拥有确保按时按量进行生产的设备和人力。然而,如果后工序取走物品的时间和数量总是浮动比较大的话,前工序自然会出现因生产能力不平衡造成的浪费现象,而且也有可能出现,为满足后工序要求,有余力时,进行过剩生产的现象,这自然违背了“按后工序取走量进行补充生产”的原则。而且,依此类推继续向前工序连带反应,将会导致恶循环。因此,从最终生产线开始,实现生产的均衡化,确保所有相关作业的负荷平衡,这也是实现JIT生产最基本的前提。

生产均衡化过程包括大批生产、平均生产、多循环生产和均衡生产等四个过程(参见<图4>所示)。

可见,均衡化生产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追求1件1批,最终实现完全按市场需求按时按量生产的运作模式。

通过生产均衡化,同时也能达到以下目的:①防止发生作业停滞现象;②缩小零部件需要量的变化范围;③不仅生产计划的变更比较容易,而且现场应对计划变更的能力也比较强;④包括最原始材料生产线在内的整个生产连环系统,都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制作“标准作业”,便于管理。

(3)小批生产

如前所述,实现生产均衡化的关键是生产批的最小化,即最终达到1件1批。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人们总有一种一次生产准备切换时间具有相对固定的想法,因此,总是力求通过增加批量来减小分摊到单位产品里的生产准备切换时间即生产准备切换费用。

然而,JIT生产要求快速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而1批产品生产提前期(Lead Time)越短,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JIT生产方式非常关注1批产品生产提前期的缩短。在此,我们举例说明。假设1次作业准备切换时间为1小时,单位产品加工时间为1分钟,生产批量为3000个单位。这时,这一批产品总的作业时间为:1小时+1分 * 3000/60=51小时。即批生产提前期为51小时。而如果压缩作业准备切换时间1/10即6分钟,生产批量也减小1/10即300个单位。此时,尽管生产3000个单位产品的总作业时间仍然是:(6分+1分*300)*10=51小时。但在不增加任何负荷的情况下,分10次循环生产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JIT生产追求小批化,关注生产提前期,关注生产准备切换时间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缩短生产准备切换时间,在此,用<图5>和<图6>说明之。<图5>说明了生产准备切换时间的构成、分类和时间序列结构。<图6>说明了缩短生产准备切换时间的分阶段改善过程。

(4)设备布置和多能工制度

JIT生产又一个重要的要素是,随着需求量的变化,作业人员可调整。在丰田生产方式中有省力化、省人化、少人化的概念。省力化是指原来由人来做的作业用机器来代替的过程,这只是减少了体力,人数并没有减少。省人化是指通过调整设备与人之间的合理配合,减少人员数,但是浪费的动作并没有彻底消除。比如:通过1人看管多台机器来减少人员数。而在少人化概念中,除了单纯的人员减少外,更多含有根据需求变动能调整人员数的非定员制概念。因此,JIT生产关注的是少人化,从而避免由需求的浮动带来的人力上的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实现少人化,需要具备三个条件:①有利于调整人力的设备布置形式;②培养多能工;③“标准作业”的不断优化。在JIT生产中,有利于少人化的设备布置形式主要有U字型设备布置,而为了充分发挥U字型布置形式的优势,必须要求作业人员能够操作多种作业。并通过不断的改善活动,优化“标准作业”,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标准作业”的概念。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将生产三要素人、物、设备的有效结合过程称为作业组合,而将组合结果称为“标准作业”(参见<图7>所示)。标准作业有三个要素: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标准作业”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以人的动作为主;二是重复性作业为研究对象;三是由现场管理者亲自制作,注重实效。“标准作业”制作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确保作业的稳定;二是为了作业的改善。因此,制作的“标准作业”如果实现不了上述目的,就如同废纸,毫无存在价值。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JIT生产方式的有效实施必须要以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化)为基本条件,彻底实现现场管理的目视化。

﹤图 6﹥生产准备切换时间分阶段改善图

< 图7 > 标准作业表(案例)

4.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

“丰田生产方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精益生产,并形成特色化的现场管理体系。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利润源泉”理念

精益生产关注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它的观点是利润的源泉在于制造过程和方法。因制造过程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成本会大不相同。售价=成本+利润的“成本主义”思想已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

的当今市场,应树立利润=售价-成本的“售价主义”观念,通过不断的现场以及业务改善,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企业利润。

另外,精益生产方式的“利润源泉”理念也反映在评价尺度的使用方面。精益生产方式主张一切以“经济性”作为判断基准。强调高效率并不完全等于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能造成将提高效率作为追求目标的错误导向。比如:就设备“稼动率”而言,按传统的“稼动率”定义大都是以该设备一天的实际生产产量,除以该设备一天的最大生产能量所得的百分比,来表示设备运用效率的成果。其结果,导致了不顾需求的增产现象。然而,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稼动率”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因此,即使设备一直在运转,但如果运转的结果不能创造价值(比如:生产的产品没卖出去),那么,其“稼动率”仍然为零。这种用实效来评价设备“稼动率”的方法,有助于引导大家去思考企业“利润源泉”的真正含义。

(2) “暴露问题”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非常强调问题的再现化。即将潜伏着的问题点全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改善。其中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不许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目视管理,停线制度等。过剩生产和库存的浪费与其他浪费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因为这两者浪费因埋没其他真正的问题点,会阻碍对问题的实质性改善。比如:本因业务流程以及协调机制设计的不合理,出现一些作业或业务的停滞等待现象。这时,如果为了避免停滞等待的浪费进行过剩生产的话,反而把因业务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真正问题点给掩盖起来。另外,还有库存问题。库存就像水库中的水平面,水位下的石头是里面的问题:生产率低、机器出故障、生产线不平衡、反复出现废品、工艺问题、团队合作问题、维修问题以及生产准备时间长等。这些问题在库存水位高的时候,一下子就埋在河底下,什么都看不见了。也就是库存的高水位将掩盖你所有的问题。因此,不许过剩生产和追求零库存是精益生产方式实现问题再现化的最有力的手段。

(3)“遵守标准”理念

标准化活动是确保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改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制定的标准本身脱离实际;二是实际操作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够。为此,精益生产方式特推出“标准作业”制度。并要求“标准作业”必须由现场直接管理者亲自制作,确保“标准作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求现场管理者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①业务素质(掌握材料、设备、工艺、作业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及其相关知识);②职责方面(为尽管理职责,要求掌握有关企业方针/目标、生产计划、安全规则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③改善技术(掌握不断研究作业内容,消除浪费所需的知识);④育人技术(掌握有效培养多能工的技巧);⑤组织领导能力(能充分调动所属人员积极性的技巧)。“标准作业”的制作程序见<图8>所示。

< 图8 > 标准作业制作程序图

(4)“以现场为主”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现场是一个有机体,绝不能将现场看成是将“脑”托付给管理部门,而只有“手脚”的场所。管理部门不能成为现场的“指挥官”,应以“提供服务”的姿态,扶持现场,并充分挖掘现场

的潜能,建立现场的自律机制,使现场真正处于“主人公”的位置。应该知道,再完整的数据也很难将现场的实际状况完全反映出来,而且数据本身又有滞后性,因此,远离现场的管理者是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问题,采取措施,提出改进。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观不如一行”的真理所在。

另外,有效于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看板系统和立足于现场运作的均衡化生产,以及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都充分反映出精益生产方式“以现场为主”的基本理念。

(5)“持续改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有十项改善精神守则:①抛弃固有的旧观念;②不去找不能做的理由,而去想能做的方法;③学会否定现状;④不等十全十美,有五成把握就可动手;⑤打开心胸,吸纳不同的意见;⑥改善要靠智慧并非金钱;⑦不遇问题,不出智慧;⑧打破沙锅问到底,找出问题的症结;

⑨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⑩改善永无止境。

这样,通过不断的改善,最终实现“集小变以成大变,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目的。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精益生产方式持续改善活动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的深化主要应归功于“JIT 生产”和“自动化”两者之间即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有效运作的结果。也就是说,“JIT生产”和“自动化”这两种制度的彻底落实,促使所有相关要素不得不致力于进行持续的改善。

(6)“人本化”理念

精益生产的“人本化”理念主要反映在“多能工制度”上。在以往大量生产的时代,为追求高产量,就将作业彻底地细分化。例如:拧螺丝的作业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固定拧那几个螺丝;做鞋子工厂的某个工人,每天仅做右边的鞋子,做了十年,可是有一天要他去做左边的鞋子,却不会做。类似这种机械似单纯化的工作,连续作了五年、十年之后,每一个人都是重复在做同样的工作,难道不会感到厌倦吗?但是,为了一家的生活,虽然不满意但也不得不做下去,可以说是失去了人性的尊严。那么,如果又过分尊重人性的尊严又会怎么样呢?让每一位作业员都随心所欲去做他喜欢的工作,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模式去工作,不但生产率低落,同时又会增长个人主义的气氛,破坏团队合作的精神,使整个工厂的管理困难增加,从而使公司失去竞争力,走向倒闭之路。所以,提升生产率和尊重人性的尊严,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然而,精益生产方式的“多能工制度”,却使这一个难题得以解决。

另外,精益生产方式中的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以及“少人化”过程减少人员时,从优秀人员中减少等制度,都是“人本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7)“团队”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生产就如同音乐,有旋律(物流)、有节拍(均衡生产)、还有相互之间的和谐(标准作业),而这些是要靠一支训练有素、协调一致的乐队(团队)来保证的。精益生产方式的“团队”理念主要反映在有利于相助的设备布置形式、设立“接棒区”、“自主研究会”、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追求全体效率等方面。

(8)“职能化”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的“职能化”理念主要反映在“不良品不转入后工序”原则的落实。确保“良品”,这是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要素也不能作为轻视质量的理由,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精益生产方式强调检验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检验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不良,并非是挑选不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求由造成不良的部门或人员自己负责返修或返工,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真正的原因,彻底消除不良。这种明确目的,各尽其职的要求就是精益生产方式“职能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5.精益生产方式的成败因素

从丰田生产方式的构成要素和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不难悟出它们的最大成功在于以“系统思考”方式,力求把握“第五项修炼”中所说的“结构性互动关系”(参见<图2>所示),并通过抓住每一环节的“高杠杆解”,有效调节“成长上限”结构中的“限制因素”,而避免“舍本逐末”结构中“症状解”的副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了实现JIT生产,最容易发生的“症状解”是增加库存,然而丰田生产方式通过看板系统、不许过剩生产以及“自动化”自律机制的合理应用,不仅避免了库存的不断增大,反而促使了库存的不断减少。另外,对准时交货系统而言,有一个“成长上限”环路的“限制因素”是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对供应渠道的不同意见。对此,丰田生产方式通过生产均衡化、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以及“团队”理念,有效调节了其中的“限制因素”。还有,为了解决现场管理的“成长上限”之一:“难以实现信息畅通”问题。丰田生产方式特别开发出了有效于现场的“看板信息系统”以及“目视化管理”方法(包括5S,标准作业表,LOB效率自动分析系统等)。

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改善”理念和两大支柱:JIT生产和“自动化”的互动关系。“持续改善”意味着需要持续的学习,而JIT生产和“自动化”的互动关系克服了学习的智障,促使改善的不断深化,从而保证精益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成长。

总之,如果说“第五项修炼”的出版是“学习型组织”已经被发明了的象征,那么,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是否可以说“学习型组织”在现场管理上得到了创新。

那么,为什么精益生产方式在不同的现场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成长与投资不足”结构和“目标侵蚀”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受到“限制因素”和“症状解”的不利影响。比如:精益生产方式的成长最主要靠的是“持续的改善”,然而如果没有认知持续改善所需的环境或投资需求,那么自然会出现“成长与投资不足”结构环的负面效应,继而又产生降低目标、标准和愿景来减小差距的“目标侵蚀”结构环现象。

因此,精益生产方式的成败关键在于把握好所处系统的“结构性互动关系”,处理好“症状解”和“根本解”之间的关系,以“持续改善”为基本理念,不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创建持续学习型组织,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6.尾言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窥视精益生产方式的内核,以便找出其中的精髓;二是探索企业生产活动背后的“结构性互动关系”,以便寻求更加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限于篇幅本论文未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论述,笔者愿陆续将相关内容奉献给大家以便共同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精益生产十大工具

工具讲解| 咱们来聊聊精益生产的这10大工具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精益,说起这个词:精益,也许很多人第一时间先把它的英文Lean搬出来,然后大谈Lean,天花乱坠的到最后还是剑指日本。 其实精益的产生源于对浪费的零容忍,因此精益的整改也都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科学,反而其整改的基础都来源于人们的常识和人们对其生产环境的思考。作为SQE,我们经常会提及一句话“供应商,请把你的改善报告给我”,当我们向供应商要改善报告的时候,我们到底希望供应商干啥?这个问题,SQE你是否思考过? 其实,我们在做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杜绝浪费作为我们唯一的出发宗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项目不能够按时完成,这是一种浪费:你投入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在计划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这是不是浪费?答案是肯定的。 供应商交付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换货,退货,挑选,我们给供应商开事故,让供应商提交8D,最终我们要在8D中看到有效的永久措施:发生原因整改措施,流出原因整改措施,管理原因整改措施。所有的整改是为了预防问题再次发生,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浪费。中国的古人说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把工作的终点定义为遏制和防止浪费出现,那么自然而然地将精益思想揪出来,因为精益的核心就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防止错误产生。 一提精益,大家立刻想到日本,我觉得很正常,说明你还是了解精益的,因为如果一提到精益,你想到的是印度,我想说哥们儿你应该不了解精益。 为了防止浪费,日本将精益工具化,思想化甚至生活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情。 我老婆去日本旅游,带回来一袋日本的乌冬面。 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尝尝这日本的乌冬面,于是乎在锅中烧开水,然后撕开袋口将一坨面顺势从包装袋中挤出去了,在滚滚的废水中,我突然看到了调味包在沸水中翻滚,这时候我郁闷了:因为我是从事塑料件供应商管理多年的SQE,职业的直觉让我觉得塑料制品在废水中浸泡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我再深入地联想了一下,有毒物质可能致癌,于是乎提起右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大老远飘洋过海的乌冬面我要倒掉啦!!!因为我胆小惜命,面对可疑0容忍。 于是我将火关掉,用筷子将调味包夹起来,正要扔进垃圾桶的时候发现上面用日文赫然写着:如果不慎进入沸水锅中,请不要担心,面仍可食用!艺多不压身啊,多亏我还是懂一点点日文,不然这一锅面就进垃圾桶了。

精益生产管理的意义

精益生产管理的意义 精益生产管理竟然这么重要,那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统教育为您解答! 1.精益生产能够使得企业的市场缺陷大大的减少。减少市场缺陷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如果企业只是单纯的考虑到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顾客的满意度,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精益生产创始公司丰田就是用行动来实践的,虽然该公司的商品供不应求,但是丰田从不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一直都保持着务实的作风,从而赢得了顾客的尊重,这也给丰田公司打来了丰厚的利润。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丰田公司每年的利润增长率几乎是销售增长率的几倍。[9] 2.精益生产能够大大的降低生产的浪费。精益生产的思想就是把~切不增加产值的行为都看作是浪费的行为。在我国当前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常常会发现以下几种浪费的行为:过分加工、库存严重、不良修理、制造过多、管理浪费等。如果制造企业要想实现精益生产理念,就必须致力于消除任何形式的浪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精益管理的原则。 3.精益生产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60%。什么样的生产管理流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绩效。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改变企业

的生产流程的注意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总体的效益,而不是提高企业局部的效益,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牺牲局部的利益是可以采纳的。 4.精益生产能够是的生产时间减少90%。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企业能够将生产流程中的无效时间尽可能的缩短,从而能够快速的适应顾客的需要,降低库存。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精益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更好的解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所出现的问题。如果想要出现低库存的格局,那么就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品质以及高效的生产流程来保障。很多采用精益生产的企业都一味的认为精益生产的内涵就是零库存,而忽视了改变落后生产流程,提高商品质量。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还急剧的

精益生产十大工具

精益生产的十大工具------施增虎 一、精益生产的起源 精益生产:不多不少,不迟不早,刚刚好,以最少的投入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获得最大的回报,投入里面包括人力、物力、设备、时间、场地,通过你的加工、生产、制造变成了成品,成品质量要好,数量要准确,供货要及时,价格要具有竞争力。 生产资源投入5M:人员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s,方法methods,测量measuremant. 成品输出SQDCM:安全safety,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期delivery,士气morale. 精益5大原则:寻找价值;认识价值流;让作业流动起来;按客户的需求拉动生产;持续生产,尽善尽美。 -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 -丰田生产方式产生背景及发展 -精益生产的新发展 二、精益生产两大支柱 -核心理论:消除八大浪费,降低成本 -两大支柱:准时化和自动化 三、精益生产要领的应用 精益案例:一、通用加工工厂从濒临破产到精益生产美国第一工厂。 二、从求医进程看医院办理 四、杜绝浪费消除成本(一) 精益生产的思想基础:消除浪费 浪费:一切不为顾客创造价值但却消耗资源活动或行为。 区分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 增值活动:将原料或信息转换,改变形状,第一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浪费:目前是不能取消的动作叫浪费 增值的三个条件:改变形状或形态,第一次做对不返工,客户付钱。 五、杜绝浪费消除成本(二) 七种浪费:过量生产浪费,纠正缺陷浪费,多余工序浪费,过渡库存浪费,物料运输浪费,

多余动作浪费,等候时间浪费 去除过量生产浪费技巧:小批量生产(或单件流),拉动式生产,均衡计划。 去除纠正缺陷浪费技巧:供应商质量保证,防错,减少变差,在线检验 去除多余工序浪费技巧:对比现有工艺和顾客需求,产品设计改进, 六、杜绝浪费消除成本(三) 去除过渡库存浪费技巧:小批量生产,均衡计划,拉动系统,提升设备可利用率和一次合格率,及时处理过期物料,小批量采购,及时生产,缩小仓库面积。 去除物料运输浪费技巧:预设搬运路线/频繁送料,小转运箱/配套,拉动系统,改进工厂布局,单件流。 去除多余动作浪费技巧:工位设计,压缩设备布局和零件呈送(减小转运箱尺寸),设立/标识生产线旁的储存区域。 七、杜绝浪费消除成本(四) 去除等候时间浪费技巧:改进工作分配,操作者多技能培训,拉动系统,频繁送料,缩短换型时间, 员工创造力浪费 八、精益生产十大工具(一) 精益生产十大工具:5S----工作场地有序安排,目视化管理,问题解决,全员生产维护(TPM),标准化作业,现场改善,防错,看板,快速换模,价值流图析 5S----工作场地有序安排: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九、精益生产十大工具(二) 目视化管理 问题解决-----现场、现物、现实 十、精益生产十大工具(三) 全员生产维护(TPM) 十一、精益生产十大工具(四) 标准化作业要素: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 现场改善关注要素:安全、质量、成本、交期、士气 防错 看板 快速换模 价值流图析 十二、精益生产推行战略 -树立精益的需求:由需求带动精益的实施 -从5S和VSM入手,二者同时进行:(从现场和流程开始) -看板、拉动、快速换模进行柔性生产和及时生产 -通过可视化、TPM、防错等进行持续改善(十大工具交叉、融合进行) 精益生产改进路线:建立改善团队→精益原理培训→价值流图析→列举问题,明确机会→制定目标,解决问题→标准化体系与连续流→建立节拍/提高效率/缩短制造周期→PDCA 及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 导语:精益生产管理的实习活动过程里我们都学习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或者感想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欢迎借鉴!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1 XX年转眼过去了,工作期间在领导的培养、帮助,以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处室到职能处室的转变和适应。经过这一年的精益推进经历,我的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现将一年来的精益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知篇:“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以最短时间熟悉、适应工作环境”。 在精益办公室工作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了《丰田生产方式》、《制造管理体系csps》、《精益实施流程与细化工具》、《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等相关精益生产方面的书籍,同时也大量的下载相关方面的文件进行自学,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确保能合理的运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以“精益即信仰”的理念为核心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在推进精益工作中的觉悟和思想认知。业务学习方面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期间,通过公司提供的培训平台,学习精益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在精益推进方面的的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实践篇:“积极配合、踏实肯干,以高效率保质、保量地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精益推进的一年中,力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的掌握精 益推进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并在熟悉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运用; (1)“一串葡萄”计划的底板编写; 协助完成“一串葡萄”计划课题项目,这是我进入精益办公室 在师傅的指导下做的第一项实践工作,也是最初开始了解精益生产中的‘jit’,同时也是通过这项工作认识到“一串葡萄”计划的重要性,此课题的运用为日后的拉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bjps体系文件的编写与修订; 在与各专业组的协同作业下,完成了bjps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bjps体系的落地为北机公司在XX年的精益生产搭起了战略与执行的桥梁。 (3)模块的运行与“一带二”团队; 在精益生产的模块分解过程中,专业组方面上我主要负责质量 管理、安全模块、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这四大模块,同时也对设备工装、物流计划进行了初步了解。对实施组的指导上我主要负责金属结构分公司,同时也兼顾到消防器材分公司和军品二分厂。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制胜的不二法则,在此谢谢我的同事们! “一带二”机制中,我主要负责金属结构分公司的车工班,通 过与张鹏班长的接触,使我了解员工们对精益生产的认知程度,及时

常用的精益生产十大工具

常用的精益生产十大工具 1、大野耐一圈 大野耐一是丰田生产模式的重要缔造者,是现代现场改善方式方法和关键指导思想的提出者。其提出的大野耐一圈尤为著名,在国内时常被人提起。那么什么是大野耐一圈呢?在国内外的资料上,最常见到的解释是:“为培养管理人员的观察力,大野耐一会在工厂的地上画一个圈圈,要求他们站在中间,用心观察生产活动,设法找出其中隐藏的浪费,这个圈圈又称为“大野圈”。 追其根本,大野耐一圈不过是一个手段,是让现场管理者学习专注和凝视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体现了大野耐一的智慧,把复杂的说教变得如此简单,确实令人佩服。 2、帕累托图 1906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用他的80/20法则为我们简化了世界,或称为帕累托原则。通常采用帕累托图来表达组织和优先从最高到最低的数据。 3、鱼骨图(石川图) 石川图(又称鱼骨图或因果图)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于1960年代引入,石川馨是川崎钢铁公司质量过程管理的先驱者,从而成为现代管理奠基人之一。用以识别造成特定事件或情况的原因。石川图属于QC的七大工具之一,其中包括直方图,帕雷托图,检查表,控制图,流程图和散点图。 这是一种相当灵活的工具。即可以采用4M(人,材料,设备,方法)或6M(加上环境和测量方法)为制造或生产型流程的进行根原因分析,又可用4P(价格,促销,地点,产品)进行市场和销售的改善。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识别出问题的根原因,下一步准备实施相应的措施。所以你需要一个行动计划。 4、甘特图 甘特图(Ganttchart)又称为横道图、条状图(Barchart)。其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以提出者亨利·L·甘特(HenrryL.Ganntt)先生的名字命名。 亨利甘特曾是管理咨询顾问,在1910期间以其项目管理工具甘特图而闻名于世。 任何使用微软项目管理软件或使用这个经典项目管理工具的人需要感谢甘特先生。随着甘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探讨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19T10:34:13.06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作者:柴峣 [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100013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近年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制造行业当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为主题展开探讨,简单概述一下精益生产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 一、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概念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诞生源自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类管理哲学,刚开始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仅仅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系统之中,随着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益之后,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慢慢的运用到了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并且从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定位到后来的战略型管理理念。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程度等方面来让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的目标是想让企业能够在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为目前许多的制造业都存在着各类对原材料浪费的现象,常见的现象有:生产了具有缺陷的产品或客户对服务体验并不满意;产品有积压现象,没有做好供需关系平衡;产品生产过程存在多余的加工步骤;产品运输存在不必要的路线;原材料进货时间没有合理规划,造成不必要的等候;产品出售提供给客户不必要的服务。这些行为都对制造业的利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浪费现象进行整改。目前许多的制造业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制造业管理理念的先进程度很大程度决定着一家企业的未来,不断进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必不可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已经改变了许多企业的发展轨迹,大量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案例让许多的制造业明白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制造业不断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以及对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 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内涵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虽然不断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的思想、模式,但是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想要发挥长期稳定的优势,需要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共同的参与,以及结合企业精益管理未来的发展模式。通过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原则,将企业中的各级人员如:一线员工、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领导五个方面进行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且有条理、有目标的来对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进行推动,另外企业还可以搭建企业全员参加的平台,通过将全体员工各类精益思想和精益工具进行共同的整理分析来降低企业产品生产中的浪费,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 三、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对烟草企业的影响及运用分析 3.1 对生产制造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对于制造业的生产工艺来说具有深远的营销帮助,许多国内外一流的制造业都运用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整个制造业提升各类产品的内外价值和市场知名度,还能够帮助制造业的生产工艺有更加精益的管理模式,通过针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收购原材料、筛选原材料、产品的库存、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精益管理,来提升制造企业整个的生产工艺和效率。在传统的制造业中,产品生产过程所运用的思维和理念都比较落后,导致制造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都链接的不够紧密,造成了许多方面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情况发生,让各类产品的质量把控达不到标准,并且还会伴随许多产品滞销的情况。随着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在各类制造业中的不断运用,不仅让产品制造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更加的紧密,还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职能和协调能力,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业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原因。 3.2 对产品物流的影响 根据近几年对我国有名的几家制造企业的物流调查可以发现,许多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制造企业的设备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跟新换代不及时、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没有发展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体系等,并且一些制造企业采用自己建设的厂房来进行产品的存贮,无法让厂房有较高的使用率。所以面对这些情况,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来进行物流的精益化管理,保障物流部门能够提高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帮助增大企业的物流部门在整个产品品牌的影响力。通过优化产品企业的物流配送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企业的物流人员数量,还可以提高每一位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企业的物流部门能够进入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产品制造企业在进行物流的过程中更好的衔接以及运用更加科学化的运输模式,提高企业存贮仓库的使用率,降低企业整个物流的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增长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不仅对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对于企业上游的产品原料有很多有利的帮助,通过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到产品原材料的采集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原材料质量以及品质,帮助增加企业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对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并且对于产品原材料的发展来说,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可以帮助降低原材料的生长周期,以及土地使用率,通过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来进行原材料品种选择,增大每年产品原材料的产量。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产品在原材料采集过程中,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以及更加可控化的模式,降低产品原材料的收购时间和价格,通过从效率、质量、产业等多方面的提升,来帮助制造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对产品营销模式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制造业的生产和工艺加工发面,还可以对制造业的营销模式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与制造业的营销策略相结合,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到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以及对产品品牌的信赖程度,帮助企业加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正是通过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赖程度,来不断扩大企业的消费群体,让企业产品的营销更加的具有成效性和适应性。21世纪对于制造业来说可以看成是品牌和营销息息相关的时代,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营销方式来加强企业产品的产品销

精益建造大纲

一、精益建造背景 相比制造业,建筑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均较低,为了适应现代工程项目复杂性和大型化的需要,需要有一种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工程项目的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克服以前的项目管理理论存在的缺陷。于是在建设工程领域也出现了对这种生产方式的研究。 Lauris Koskela在1992年提出要将制造业的生产原则包括精益生产等应用到建筑业,并于1993年在IGLC(International Group of LeanConstruction)大会上首次提出“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概念。随后世界上许多学者、机构和建筑公司纷纷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IGLC和LCI(Lean ConstructionInstitute)两大组织已成为精益建造研究的重要推行者和研究基地。 精益建造实践的指导的思想就是以满足建筑市场多元化需求为前提,积极运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整体的精益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企业的资源,是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组织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地为建筑工程项目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 其核心就在于“消除建造中的浪费,强化精简组织结构”和“不断改善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 建筑行业的浪费现象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现场的浪费: 1)见着过量的浪费; 2)等活的时间浪费; 3)物品运送的浪费; 4)加工建造本身的浪费; 5)库存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7)建造生产的次品浪费; 2、职能部门的浪费 1)部门间相互配合不到位、不协调浪费 2)各自为政,造成内耗、扯皮和拖拉的浪费; 3)侧重形式管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浪费。 二、精益建造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一、目的 为了改善现场物流,提升现场质量水平;改善现场生产应急处理速度,减少生产过程各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及资金积压,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付效率;特指定此方案,并把本方案作为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二、方针 做好计划、快速反应、着重效率、保证交期。 三、目标 建立全面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从5M1E各方面改善,持续优化QCDS(Q:质量、C:成本、D:交货期、S:现场),并最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以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各项生产指标达到或超越公司的经营目标。 四、管理者代表 生产计划经理作为精益生产管理的管理者代表,代表公司建立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目标,推动全面精益生产体系各环节的工作,并检查考评,以达到公司的盈利目标。 五、思路 建立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盈利目标完成、包含3个方面内容。 1、体系层面:建立致力于消除浪费,以缩短生产和交货期,通过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来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精益生产理念,按照精益六西格玛的理论,做好人效管理,机具及低耗品管理、现场管理、现场应急管理等,完善精益生产体系,使其系统全面。 2、落实层面:针对体系规定内容,研究如何有效的落实,采用何种方式更有效,让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强化成本意识,建立生产预警机制。 3、改进层面:针对精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做好生产管理项目的持续改进工作。 六、具体措施

1、体系层面 1.1职责及考评: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及KPI指标,明确部门职责、预警机制以及考评办法。 1.2 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按照计划准时生产。 1.3 人效管理:规范公司生产力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标准工时库,完善生产力异常分析及改善机制,以及标准人力配置及人效控制等,确保公司人效管理规范化。 1.4 设备、治具及低耗品管控:做好新品试制及量产设备、治具的准备工作;做好设备、治具的预防管理工作;做好设备、治具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做好设备、治具故障处理后的分析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低耗品的管理及费用控制工作。 1.5 现场管理:明确现场6S管理内容及标准,以规范公司现场管理及劳动纪律。 1.6 现场应急管理:针对现场发生生产紧急情况,建立生产应急处理流程,及时从5M1E 各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及时恢复生产,减少制程浪费。 2、落实层面 2.1 明确KPI指标:把生产的相关指标作为KPI指标与部门和岗位挂钩。 2.2 制度流程掌握:做好制度流程培训,并考试,确保每个相关岗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2.3 建立预警机制: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建立预警机制,明确问题的分级处理流程。 2.4 事件考评:流程制度节点明确工作要求,不定期抽查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对未按照制度流程要求的执行的当事人,按照公司流程制度规定进行考核。 2.5 定期沟通:每周定期做好生产相关工作检查和沟通。 3、持续改进 3.1每月生产计划组完成生产管理简报,挖掘问题,明确责任人。 3.2针对客户或内部目标要求,采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利用项目方式对生产进行持续改进。 3.3持续跟进降本项目改进情况。

精益生产理念的普及与推广

对公司推行精益生产有感 公司自2012年5月份始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先后四次奔赴临工接受了精益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对精益生产有了比较详实的认知;同时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的推广,在学习和推广过程,本人感想颇多。 一、管理理念的变更 传统的生产管理理念认为生产过程是一个推动过程,生产计划的安排不以或很少参考市场的需求量,以生产系统的产能来安排计划,往往造成产成品的大量积压;精益生产的理念是公司只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适量产品,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传递需求信息,前道工序只生产后道工序需要的产品,这样以来既减少了产成品的库存,也降低了工序间半成品的积压,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目前,我公司在安排生产计划时主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各工序间尽可能压缩在制品量。截止今年年底,我公司成品库存已大幅降低。 二、“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前期,我公司因各种原因造成库存的产成品上千台的无法满足主机厂的质量要求,为使此批产品能够短时间内销售出去,公司提出了“优化库存产品质量”的口号,生产车间对库存的有质量问题的泵阀产品进行了批量的返修,在返修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返修产品质量一段时间内无法满足现用户要求。经过公司各部门配合,不断地进行试验验证,终于克服了返修产品内存在锈迹、漆皮等质量问题,盘活了库存积压品。经过“优化库存产品质量”活动,公司员工牢固

树立起了“一次就把产品做好”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了返修工作带来的大量浪费。 三、 4S+1,精益生产推进的基石 公司自成立不久,就开始推行了4S+1活动。但一开始我从来没有把4S+1活动和精益生产联系到一块,总简单的认为,4S+1只是把现场整理的干净整洁就OK了。有时候还甚至认为,做4S+1就是浪费时间。随着公司4S+1的不断深入细致的开展和精益生产一系列课件的培训学习,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做4S+1不只是把现场整理干净整洁这些,做4S+1也不是在浪费时间,只是我对4S+1认识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在对4S+1没有深入认识前,不是现场的东西方的太多,就是现场的东西放的太少,每次产品换型都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浪费时间。记忆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找一个扳手居然占用了我4个小时的时间。精益生产的理念就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而4S+1的作用就是一目了然,使寻找时间为零。 四、管理人员管理思想逐步统一 精益生产还没深入开展前,在生产管理现场,总是有这样的声音。有的人主张,生产出来产品然后等市场,有的人主张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不要就一个都不生产。造成大量的成品积压和过期件的出现。再者就是有些产品忙的时候生产不出来,闲的时候一连好长时间都没有产品可做。随着培训的不断深入,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开始逐步的统一。那就是向着一个流、均衡化、准时化。现场物料流向做到连续物流而努力。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术语

精益生产常用工具术语 1、丰田生产方式(TPS) 对于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加以剖析,首先是丰田制造方法。就是在生产现场建立流水作业线。它不象过去那样,把车床和车床、铣床和铣床,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工艺程序,把车床、铣床、钻床等一台一台地布置起来。按照这种排列,从过去一人管一台过渡到“一人管多台”,准确起说是“一人管数道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是看板方式,它是为了做到“丰田式制造方法”的非常及时生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只得到需要的数量和需要的物品,“看板”作为取件指令和搬运指令以及在生产时的作 业信息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2、准时化(JIT) 如果能做到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取得需要的物品,就能够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生产不均衡化的状态以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从而提高效率。它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创业人丰田喜一郎创造的。他的继承者发展了这种思想,总结成为生产体系。不仅是适时,而且要适量,这是关键的关键。“准时化”(JIT,Just In Time)和下述的“自动化”思想构成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 支柱。 3、自动化(Jidoka) 在丰田生产方式中,始终强调必须是带人字旁的“自动化”。所谓自动化,是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的意思。“自动化”这种思想的发端是从丰田公司开山鼻祖---

丰田佐吉的自动纺织机开始的。丰田式自动纺织机在经纱断了或纬纱没有了的时候,机器立即停车,也就是装有使机器能判断工作状态好坏的装置。丰田公司,不仅把这种想法用于机器,而且也扩大到流水线上的操作者。这就是说,如果发生异常,操作者可以把整个流水线停车。自动化的优点是,能够防止生产次品,制止过量制造。此外,还能自动控制生产现场发生的异常现象。 4、目视化管理(VC) 在“自动化”(VC,Visual Control)的含义中,包含有这样一种意思,即如果发生异常现象,生产线和机床就立即停车。这种考虑的基础,是非常清楚地知道何处正常,何处不正常。从质量上来说,计划的进度要适宜,这一切都应当做到用眼一看就立即明了的程度,不仅生产线和机床,其它的储如物品的摆放,工序储备量,“看板”的流通状态,人员作业的进行方法等,在这些方面均有完善的考虑。在引用丰田生产方式的生产现场,“目视化管理”是很彻底的。 5、工作指示灯(Andon) “目视化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装置是工作指示灯,这是挂在生产现场的“生产线停车工作指示灯”。拿指示灯的用法来说,在机器开动时亮绿灯,在作业人员要求帮助调节流水线的迟误时亮黄灯,为纠正异常现象需要生产线停车时亮红灯。这样可以彻底排除异常现象,不必担心生产线出现故障而停车。 6、看板(Kanban) “看板”是实现丰田生产方式的第一根支柱--- “恰到好处准时化”的管理手段。多数是在四方形塑料口袋里装一张小纸片,纸片上表明领取“什么”和领取“多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师

《精益生产师》 职业标准 (试行) 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 2004年7月

上海市《精益生产师》职业标准 (试行) 一、职业槪况 1.1 职业名称 精益生产师 1.2 职业定义 凭借管理智力优势,根据企业生产服务管理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并为之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案,进而减少非增值浪费,以改进企业的管理工作。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精益生产师(三级)、精益生产师(二级)、精益生产师(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1)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2)有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 3)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 5)有准确运用数字进行运算的计划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

1.7 鉴定要求 1.7.1 适用对象 从事和准备从事本行业之人士 1.7.2 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相关规定。 相关专业为:企业管理专业、工程系列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 1.7.3 鉴定模式 鉴定分为理论知识鉴定、案例分析、项目分析和论文答辩,鉴定合格标准均为百分制,满60分为合格。理论知识鉴定的成绩在60分以上, 案例分析成绩在60分以上的考生,才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报考高级精益生产师的考生每个模块鉴定均需60分为合格,还需通过论文答辩。 1.7.4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鉴定在标准教室中笔试进行;事务操作案例分析在标准教室中进行笔试;论文答辩在规定场景中进行。

二、工作要求 2.1 各等级“职业功能”及“工作内容”一览表

2.2 各等级工作要求 2.2.1 工作要求表(精益生产师(三级))

精益生产的主要理念

HPO精益生产专栏 上期主要与大家讲述了以下内容: 1.Pulse精益生产导入计划 2.精益生产已取得的成效 3.精益生产的主要理念(一) 本期介绍: 1.精益生产的主要理念(二) 1.1.节拍 1.2.细胞生产 1.3.适应细胞生产的节拍 1.4.U拉 1.5.水蜘蛛 1.6.物料传递员 1.Takt Time (T/T) 1.1.生产节拍,简称节拍,是指相继完成两件在制品或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 1.2.T/T的计算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基准的,是实现生产同步化的重要概念,是控制生产速度的重要指标, T/T的计算方法为: 一周生产时间为:60h 客户需求为:150K/Week 则T/T为:60小时x 60分钟x 60秒/ 150000 = 2.88 秒 意为每2.88秒生产一个产品。 这里生产的节拍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定的。在传统的生产管理理念中,为了避免机器的损失, 应尽可量使生产线及设备不要停止运行,即想方设法使客户需求去适应生产能力。在精益生产 方式中,则认为为了提高机器的利用率而生产客户目前并不需要的产品是一种浪费,重要的是 “只生产必要的产品及数量”,而不能因为有高速设备和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就生产客户现在并 不需要的产品及数量。 2.Cell (细胞生产方式) 2.1.细胞生产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小(生产线短,操作人员少),二是标准化之后的生产细胞可以简 单复制。由于这两个特点,细胞生产方式能够实现: 2.1.1.简单应对产量的变化,通过复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细胞就能够满足细胞生产能力整数倍的生产需 求; 2.1.2.减少场地占用,细胞是可以简单复制的(细胞生产线可以在一天内搭建完成),因此不需要的时候 可以简单拆除,节省场地; 2.1. 3.每一个细胞的作业人数少,降低了平衡工位间作业时间的难度,工位间作业时间差异小,生产效

精益生产10大工具

精益生产的十大工具 1、准时化生产(JIT) 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 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2、单件流 JIT是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它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 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单件流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 3、看板管理(Kanban) 看板是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 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和运送看板。 4、零库存管理工厂的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的一环,也是最基本的一环。就制造业而言,加强库 存管理,可缩短并逐步消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滞留时间,减少无效作业和等待时间,防止 缺货,提高客户对“质量、成本、交期”三大要素的满意度。 5、全面生产维护(TPM) 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 6、 运用价值流图来识别浪费生产过程中到处充斥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价值流图(ValueStreamMapping)是实施精益系统、消除过程浪费的基础与关键点。 7、生产线平衡设计由于流水线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工人无谓地移动,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于 动作安排不合理、工艺路线不合理,导致工人三番五次地拿起或放下工件。 8、拉系统与补充拉系统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 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而拉系统操作是精益生产的典型特征。精益追求的零库存,主要通过拉系统的作业方式实现的。 9、降低设置时间(SetupReduction) 为了使停线等待浪费减为最少,缩短设置时间的过程 就是逐步去除和减少所有的非增值作业,并将其转变为非停线时间完成的过程。精益生产是通过 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降低设置时间是 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 10、持续改善(Kaizen) 当开始精确地确定价值,识别价值流,使为特定产品创造的价值的各个步 骤连续流动起来,并让客户从企业拉动价值时,奇迹就开始出现了。(以上信息内容由维格管 理教育集团编辑部收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益生产专家们的十大改善工具 ?浏览:8115 ?| ?更新:2013-05-21 17:54 ?精益管理专家们的十大改善工具

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精益生产的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工序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的转产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

(2)“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6)“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Lead time)。为此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7)“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精益生产之管理工具—Kanban Kanban作为精益生产的一种核心

企业精益生产管理师

精益生产管理(赠送参观) 2010-年12月11-12日上海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课程价格】2800元/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证书、午餐等) 【参观时间】12月13日上午(参观大众、通用、宝钢、可口可乐等企业中的1家企业!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而定。)【咨询报名】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内训,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介绍: 丰田汽车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赚取巨大的利润,2005年就已超过北美三大汽车巨头的利润总和的两倍,丰田生产方式的最基本想法是什么,如何才能学习到这一风行世界的生产模式?欧美企业极力追求的精益生产魅力在哪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出现及中国制造业的大力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迎头赶上?企业是不是面临成本竞争的巨大压力?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要立即改变传统思维,彻底排除一切浪费,建立及时化生产系统,追求“0”库存,实现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能够面对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让企业具有不可战胜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精益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扩展到服务型企业和非赢利性组织,发展成为“精益管理”,其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形式的浪费。精益制造创造了20世纪工业企业再造的奇迹,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高技术行业被作为新一代工业革命在推广着。精益模式冲击和再造着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的消耗、改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 课程目标: 系统了解精益生产理念、重要工具、实用技术 明确企业现场中的七大浪费、掌握现场改善的有效方法 学会价值流,了解增值与非增值行为,学会如何现场绘制,分析目前价值流和将来价值流图 学会拉动系统和看板设置,优化现场管理 通过现场问题分析与设备管理工具介绍,分析设备运行有效性、提高OEE、QCO水平 了解推行精益生产的步骤和关键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精益生产的概念与本质 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那么,除了它特定的产生环境外,精益生产对我们现在的企业有什么启发,精益生产之

精益生产定义和特点

精益生产的定义和特征 1、精益生产的定义 精益生产的实践由日本人开始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研究则仅仅是最近几年的事。麻雀理工学院的教授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但在论述精益生产的经典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却未见给出精益生产的确切定义;此处我们引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光京教授给精益生产下的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2、精益生产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的比较 精益生产和大批大量生产各自的优缺点已经在上节介绍过,这里我们给出比较系统的比较,如表所示。 精益生产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的比较

3、精益生产的特征 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精益生产的归纳者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精益生产企业的特征。这五个方面是:工厂组织、产品设计、供货环节、顾客和企业管理。归纳起来,精益生产的主要特征为:对外以用户为“上帝”,对内以“人”为中心,在组织机构上以“精简”为手段,在工作方法上采用“Team Work”和“并行设计”,在供货方式上采用“JIT”方式,在最终目标方面为“零缺陷”。 1)以用户为“上帝” 产品面向用户,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将用户纳入产品开发过程,以多变的产品,尽可能短的交货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真正体现用户是“上帝”的精神。不仅要向用户提供周到的服务,而且要洞悉用户的思想和要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的适销性、适宜的价格、优良的质量、快的交货速度、优质的服务是面向用户的基本内容。 2)以“人”为中心 人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应以人为中心,大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小组化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为改进产品的质量献计献策,使一线工人真正成为“零缺陷”生产的主力军。为此,企业对职工进行爱厂如家的教育,并从制度上保证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应下放部分权力,使人人有权、有责任、有义务随时解决碰到的问题。还要满足人们学习新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形成独特的,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 3)以“精简”为手段 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柔性加工设备,减少非直接生产工人的数量,使每个工人都真正对产品实现增值。另外,采用JIT和Kanban方式管理物流,大幅度减少甚至实现零库存,也减少了库存管理人员、设备和场所。此外,精益不仅仅是指减少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还包括在减少产品复杂性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4)Team Work和并行设计 精益生产强调Team Work工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并行设计。Team Work(综合工作组)是指由企业备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功能设计组,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和集成能力。综合工作组全面负责一个产品型号的开发和生产,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编制预算、材料购置、生产准备及投产等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设计和计划。综合工作组是企业集成各方面人才的一种组织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