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62]《统计学原理》

[9062]《统计学原理》

[9062]《统计学原理》
[9062]《统计学原理》

37、

为什么要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参考答案:

我们建立回归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来研究经济问题,但如果马上就用这个模型去预测,控制,分析,显然是不够慎重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检验才能确定这个模型是否真正揭示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38、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关系

参考答案:

相关分析不必区分自变量(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被解释变量),变量之间是平行关系,而回归分析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变量之间是因果关系;

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非随机的;

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强弱程度和具体数量变动关系,而相关分析只能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和程度;

回归分析实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

39、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ε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ε为随机误差项,正是由于随机误差项的引入,才将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使得我们可以借助随机数学方法研究y与x1,x2…..xp的关系,由于客观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一种经济现象很难用有限个因素来准确说明,随机误差项可以概括表示由于人们的认识以及其他客观原因的局限而没有考虑的种种偶然因素。

40、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参考答案:

1)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2)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3)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41、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容?

参考答案:

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2、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有哪些误差?

参考答案:

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观测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1)观测性误差(登记性误差或调查性误差),是在调查观测的各个环节因工作粗心,或被观测者不愿很好配合,而造成的所收集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误差。观测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2)代表性误差实在抽样调查中,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实数量特征不符的误差。代表性误差又分为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系统代表性误差是指由于抽样框不完善,抽样违反随机原则,被调查者回答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系统性代表性误差通常难以计算和控制。偶然性代表性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不完全相符,从而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值不一致的误差;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调查中的观测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统称为非抽样误差,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43、

1.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数量关系说明什么样的变量分布特征?

2.

参考答案:

(1)在变量分布完全对称(正态分布)时,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完全相等。(2)在变量分布不对称(偏态分布)时,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当算术平均数受极大标志值一端的影响较大的时,变量分布向右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Mo

44、为什么强调运用回归分析研究经济问题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参考答案:

在回归模型的运用中,我们还强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这是因为数理统计方法只是从事物外在的数量表面上去研究问题,不涉及事物质的规定性,

单纯的表面上的数量关系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这本质究竟如何?必须依靠专门的学科研究才能下定论,所以,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凭样本数据估计的结果就不加分析地说长道短,必须把参数估计的结果和具体经济问题以及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回归模型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正确应用。

45、变量间统计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变量间的统计关系是指变量间具有密切关联而又不能由某一个或某一些变量唯一确定另外一个变量的关系,而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是指由一个变量唯一确定另外一个变量的确定关系。

46、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反映同一总体多方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就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有,数学等式关系,相互补充关系,相关关系,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

47、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共同是:两者均为平均数,都是反映现象数量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

区别是:静态平均数是把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某一时间的数量指标抽象化,从静态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而序时平均数则把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则通常由变量数列计算。

48、

如何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与性质

参考答案: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一个或多个),将研究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统计分组具有以下性质:首先,统计分组兼有分与合的双重功能,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其次,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即现象总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而且只能归属于某一组,不能出现遗漏或重复出现的情况。第三,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在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在差异性,即尽量体现出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而缩小其组差异。第四,统计分组在体现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的同时,却可能掩盖了其他标志的组间差异,因此,任何统计分组的意义都有一定的限定性。第五,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

49、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50、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定期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的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51、某市调查400户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

人均月收入(元)组中值家庭户数月收入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150

250

350

450

550

40

120

140

80

20

6000

30000

49000

36000

11000

合计- 400 132000

试求全距,平均值

参考答案:

全距=600-100=500(元);平均值=132000/400=330(元)

52、六、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在一周,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试问:

(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来说,是否有证据说明少于20%的驾车者购买无铅汽油?

(2)计算(1)的p-值。

参考答案:

假设检验为。采用成数检验统计量。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之间。计算统计量值,因此z=-2.5<-1.65(<-1.64),所以拒绝原假设。p值为0.00062(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显然p值<0.05,所以拒绝原假设。

53、六、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在一周,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试问:

(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2)计算(1)的p-值。

参考答案:

假设检验为。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计算统计量值。因为z=4.6875>1.96,所以拒绝原假设。对应p值=2(1-F(z)) ,查表得到F(z)在0.999 994和0.999 999之间,所以p值在0.000 006和0.000 001之间(因为表中给出了双侧检验的接受域概率,因此本题中双侧检验的p

值=1-F(|z|),直接查表即得F(|z|))。p值<0.05,拒绝原假设。都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54、某牌号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 000小时,厂家采取改进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 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a=0.01)?

参考答案:

假设检验为(使用寿命有无显著增加,应该使用右侧检验)。n=100可近似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查出=0.01水平下的反查正态概率表得到临界值2.32到2.34之间(因为表中给出的是双侧检验的接受域临界值,因此本题的单侧检验显著性水平应先乘以2,再查到对应的临界值)。计算统计量值。因为z=3>2.34(>2.32),所以拒绝原假设,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

55、

对某地区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表所示。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向上累计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以上19

30

42

18

11

19

49

91

109

120

合计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参考答案:

众数=(万元)

中位数=(万元)

均值=426.67(万元),标准差=116(万元)

56、某汽油站有两种商标的汽油A和B,某天售出的50桶汽油可按商标A和B

排成这样的顺序:

AABAABABBAAABBABBABBABBAB

AABBBBAABABABAAABAAAAABB

试问:在显著性水平a=0.05条件下,这一序列是否有随机性?

参考答案:

因为A (8个),AA(4个),AAA(2个),AAAAA(1个),B(7个),BB(6个),BBBB(1

个)。n1=27,n2=23。假设检验H

0:样本为随机样本,H

1

:样本为非随机样本。求

出游程总和。R1=15,R2=14,R=29。

因为,

构造统计量。

由于=0.05的临界值为1.96,z=0.909<1.96,所以接受原假设,序列是随机的。

57、某市全部职工中,平常订阅某种报纸的占40%,最近从订阅率来看似乎出现减少的现象,随机抽2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有76户职工订阅该报纸,问报

纸的订阅率是否显著降低(a=0.05)?

参考答案:

假设检验为。采用成数检验统计量。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之间。计算统计量值, z=-0.577>-1.64,所以接受原假设。p值为0.48和0.476之间(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显然p值>0.05,所以接受原假设,抽样没有表明报纸订阅率显著下降。

58、某市调查400户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

人均月收入(元)组中值家庭户数月收入

100—200 200—300 150

250

40

120

6000

30000

300—400 400—500 500—600 350

450

550

140

80

20

49000

36000

11000

合计- 400 132000

试求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参考答案:

标准差=102.96(元)

标准差系数=102.96/330=0.312

59、

对某地区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表所示。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向上累计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以上19

30

42

18

11

19

49

91

109

120

合计120

计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参考答案:

分布的偏态系数SKp=

峰度系数=

60、

计算分析题(要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否则不得分。)

1.从一群成年人和一群幼儿中各随机抽取10名,对他们的身高(cm)进行

调查,这10名儿童的身高分别是(cm):68、69、68、72、71、78、72、

72、74、80。

要求:

(1)确定这组儿童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

(2)计算这组儿童身高的算术平均数;

(3)计算这组儿童身高的标准差;

(4)若成年组的平均身高为174cm,标准差为3.87cm。请计算恰当的指标,

并比较分析哪一组人群的身高差异大。

2.某市随机抽取100名职工,对其月收入进行了调查,经整理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 计算各组月收入的组中值;

(2) 确定100名职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

(3)计算100名职工月收入的标准差。

3.已知某商场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价格总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3)计算由于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4)计算由于销售量的上升(或下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4.某公司2014年6-12月的职工人数和产品销售收入资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2)计算该公司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

参考答案:

解1.<\/P>

(1)<\/P>

中位数:<\/P>

首先将这10名儿童的身高由低到高排序:68、68、69、71、72、72、72、74、78、80;<\/P>

其次求中间位置,为(10+1)/2=5.5位;<\/P>

由于第五和第六中间位中间位置,所以将第五位和第六位的身高值平均即为中位数:(72+72)/2=72cm。<\/P>

众数:<\/P>

因为这10名儿童中有3位的身高都是72cm,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儿童身高的众数是72cm。<\/P>

(2)这组儿童身高的算术平均数<\/P>

=(68+69+68+72+71+78+72+72+74+80)/10=72.4cm。<\/P>

(3)这组儿童身高的标准差<\/P>

={[(68-72.4)平方+(69-72.4)平方+(68-72.4)平方+(72-72.4)平方+(71-72.4)平方+(78-72.4)平方+(72-72.4)平方+(72-72.4)平方+(74-72.4)平方+(80-72.4)平方]/10}开方=3.80cm。<\/P>

(4)由于成年组和儿童组的平均身高不同,因此应该用标准差系数比较身高的差异程度。<\/P>

成年组的身高标准差系数=3.87/174=2.2%<\/P>

儿童组的身高标准差系数=3.80/72.9=5.2%<\/P>

由于儿童组身高的标准差系数较高,所以身高差异比成年组大。<\/P>

<\/P>

解2.<\/P>

(1)三个组的组中值分别为:<\/P>

(1000+2000)/2=1500<\/P>

(2000+3000)/2=2500<\/P>

(3000+5000)/2=4000<\/P>

(2)100名职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P>

=(1500*18+2500*62+4000*20)/100=2620元;

(3)100名职工月收入的标准差<\/P>

={【(1500-2620)平方*18+(2500-2620)平方*62+(4000-2620)平方*20】/100}开平方=786元。<\/P>

解3.<\/P>

(1)2014年价格总指数<\/P>

=(7×40+8×60+6×90)/(7×40+10×60+8×90)

=1300/1600

=81.25%<\/P>

经济意义:计算结果表明,2014年三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比2011年下降了18.75%。<\/P>

(2)2014年销售量总指数<\/P>

=(40×7+60×10+90×8)/(50×7+60×10+80×8)

=1600/1590

=100.63%<\/P>

经济意义:计算结果表明,2014年三种商品销售量比2011年增长了0.63%。(3)1300-1600=-300(元)

即由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销售额为300元。

(4)1600-1590=10(元)<\/P>

即由于销售量的上升使销售额增加了10元。<\/P>

解4.<\/P>

(1)2014年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176/2+186+192+206/2)/3=189.7(人)<\/P>

(2)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

(300+310+315+325+340+360)/6=325(万元)<\/P>

<\/P>

<\/P>

<\/P>

<\/P>

<\/P>

统计学(贾俊平,第四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统计原理》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5.1 (1)平均分数是范围在0-100之间的连续变量,Ω=[0,100] (2)已经遇到的绿灯次数是从0开始的任意自然数,Ω=N (3)之前生产的产品中可能无次品也可能有任意多个次品,Ω=[10,11,12,13…….] 5.2 设订日报的集合为A ,订晚报的集合为B ,至少订一种报的集合为A ∪B ,同时订两种报的集合为A ∩B 。 P(A ∩B)=P(A)+ P(B)-P(A ∪B)=0.5+0.65-0.85=0.3 5.3 P(A ∪B)=1/3,P(A ∩B )=1/9, P(B)= P(A ∪B)- P(A ∩B )=2/9 5.4 P(AB)= P(B)P(A ∣B)=1/3*1/6=1/18 P(A ∪B )=P(B A )=1- P(AB)=17/18 P(B )=1- P(B)=2/3 P(A B )=P(A )+ P(B )- P(A ∪B )=7/18 P(A ∣B )= P(B A )/P(B )=7/12 5.5 设甲发芽为事件A ,乙发芽为事件B 。 (1)由于是两批种子,所以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所以有:P(AB)= P(B)P(B)=0.56 (2)P(A ∪B)=P(A)+P(B)-P(A ∩B)=0.94 (3)P(A B )+ P(B A )= P(A)P(B )+P(B)P(A )=0.38 5.6 设合格为事件A ,合格品中一级品为事件B P(AB)= P(A)P(B ∣A)=0.96*0.75=0.72 5.7 设前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A ,后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B 。 P(A)=1/3,P(AB)=1/2, P(B ∣A)= P(AB)/ P(A)=2/3 5.8 设职工文化程度小学为事件A ,职工文化程度初中为事件B ,职工文化程度高中为事件C ,职工年龄25岁以下为事件D 。 P(A)=0.1 P(B)=0.5, P(C)=0.4 P(D ∣A)=0.2, P(D ∣B)=0.5, P(D ∣C)=0.7 P(A ∣D)=2/55)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 同理P(B ∣D)=5/11, P(C ∣D)=28/55 5.9 设次品为D ,由贝叶斯公式有: P(A ∣D)=)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0.249 同理P(B ∣D)=0.112 5.10 由二项式分布可得:P (x=0)=0.25, P (x=1)=0.5, P (x=2)=0.25 5.11 (1) P (x=100)=0.001, P (x=10)=0.01, P (x=1)=0.2, P (x=0)=0.789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型和重点内容具体要求

2012春《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型和重点内容具体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 四、简答题复习(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8.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9.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10.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12.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共50分)以下重点计算题及形考作业 1.根据原始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并计算平均指标;指出分组类型、分析变动情况。 2. 根据数据资料,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并分析平均指标高低的原因。 3.根据总体单位数、抽样单位数、样本平均数、标准差和概率,进行总体均值和总额的区间估计。 4. 成数的区间估计。 5. 已知原始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预测。 6. 已知基期和报告期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计算综合指数指数并分析。 7.已知相关数据,计算并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 8. 已知历年发展水平资料,要求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量;预计到某年的发展水平 9. 根据已知资料,要求计算序时平均数和平均发展水平。 重点简答题 1怎样区分如下概念: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具体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才形成统计指标,但不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2.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说出你所知道的我国近十年来开展的普查的名称(不少于2种)。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知识分享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 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9062统计学原理

1:[单选题] 2.某调查组准备调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则总体单位应该是()。 A:每一个农民工 B:每一个农民 C:每一个市民 D:每一个企业 参考答案:A 2:[多选题] 5.统计指标由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 A:指标的名称 B:指标的性质 C:指标的作用 D:指标的属性 E:指标的具体数值 参考答案:AE 3:[单选题]6.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 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某职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该职工应该归入()。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7.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参考答案:C 5:[多选题] 4. 调查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 ) A:是指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备选答案的问题B:是指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出备选答案的问题C:是调查者可自由回答的问题 D:是调查者只能在备选答案中选择答案的问题E:应多于开放式问题 参考答案:ADE 6:[多选题] 6.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推断法 C:统计分组法 D:动态分析法 E:综合指标法 参考答案:ABCE 7:[多选题] 1.统计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大量性 B:差异性 C:同质性

D:总体性 E:数量性 参考答案:ABC 8:[多选题] 3.统计搜集原始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A:询问法 B:问卷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E:连续法 参考答案:ACD 9:[多选题] 8.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 A:确定调查内容(项目) 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目的 D: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 E:确定调查费用、人员培训组织等 参考答案:ABCDE 10:[多选题] 7.按取得的方式不同,统计数据的来源有()。A:直接来源 B:从互联网查找 C:统计调查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概率统计学》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对以往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机器在良好状态时,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为90%,而当机器在有故障状态时,产品合格率为30%,每天开机时机器良好的概率为75%。当某天开机后生产的第一件产品为合格品时,机器是良好状态的概率等于()。 A、0.9 B、0.75 C、0.675 D、0.525 2.D 袋中有5个球(3个新球,2个旧球)。现每次取一个,无放回的抽取两次,则第二次取到新球的概率是()。 A、3/5 B、3/4 C、1/2 D、3/10 3.B 已知在10个电子元件中有2只是次品,从其中取两次,每次随机的取一只,做不放回抽取,则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的概率是()。 A、1/45 B、1/5 C、16/45 D、8/45 4.A 已知P(A)=P(B)=P(C)=1/4,P(AB)=P(BC)=0,P(AC)=3/16,则事件A,B,C全不发生的概率等于()。 A、7/16 B、3/4 C、1/4 D、9/16 5.D 6.C

7.B 8.B 甲、乙两袋内都装有两个黑球和两个白球,现从甲、乙两袋中各摸取一个球,记事件A为“从甲袋中摸出白球”,B为“从乙袋中摸出白球”,C为“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则有()。 A、A,B,C相互独立 B、A,B,C三个事件两两独立 C、A,B,C三个事件两两互不相容 D、AB与C互不相容 9.D 10.C 对于任意两个事件A与B,则有P(A-B)为() A、P(A)-P(B) B、P(A)-P(B)+P(AB) C、P(A)-P(AB) D、P(A)+P(AB) 11.C

12.D 13.A 14.C 15.B

最新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 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 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中位数是一组在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用Me表示。中位数是用中间位置上的值代表数据水平,其特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在研究收入分配中很有用。

18秋西南大学《9062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检验功效定义为( ) A.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单项选择题2、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A. 加权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动态平均数 D. 简单算术平均数 单项选择题3、若已知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准差为78元。判断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 月平均工资 C. 极差 D. 标准差系数 单项选择题4、某企业9个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400、1500、900、900、1700、1500、1500、1500、2300。则日产量的众数为( ) A. 1400 B. 1500 C. 2300 D. 1700 单项选择题5、5.下面哪个指标是总量指标()。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人均收入 C. 资金利润率 D. 零售商品总额 单项选择题6、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3%,则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A. 3%/5% B. 103%/105% C. 97%/95% D. 95%/97% 单项选择题7、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还有()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比较相对数 D. 中位数 单项选择题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97.9%,这表明() A. 该企业的成本计划任务超额完成 B. 没有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C. 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 D. 还差2.1%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单项选择题9、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单项选择题10、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某职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该职工应该归入()。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及练习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 2010年12月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事项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专科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成绩、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复旦大学《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李洁明、祁新娥著)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五)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占全部试题的40%。 (2 )多项选择: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1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六)考核形式及答题时限 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课堂成绩、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七)考试时间 20 年月日()上午,:00- :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考核要求

(完整版)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2

统计学原理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 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 自填式 、 面访式 和 电话式 。 3、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A 车间的人均日加工产量为20件,标准差为5件,B 车间的人均日加工产量为30件,标准差为7件,则A 车间人均日加工产量的代表性__大于_B 车间人均日加工产量的代表性。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 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0 ()1f x b a ??=??-? 则X 的期望值为 2 a b + ,方差为 2()12b a - 。 5、设随机变量X 、Y 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5 。 6、设总体X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 样本时,则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t__分布。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F 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 一致性 和 有效性 。 9、测试7种新型小轿车的耗油量,每百公里耗油量(公升)分别为:10, 13, 9 , 7, 15, 11, 8,则这7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10 。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样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数值型数据( A )。 A 5个人的年龄(岁)分别是25,22,34,41,33 B 性别 C 企业类型 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4、统计工作过程不包括( B ) A 统计调查 B 统计分布 C 统计整理 D 统计分析 5、某市工业企业2010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1年1月31日, 其他 (a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一、考试题型 单选:12%,每小题2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多选:8%,每小题2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判断:10%,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简答题:20%,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计算题:50% 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方式。 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6、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采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性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 7、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8、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统计学统计学概率与概率分布练习题

第5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 练习题 5.1 写出下列随机事件的基本空间: (1) 抛三枚硬币。 (2) 把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分别放入两个格子。 (3) 把两个相同颜色的球分别放入两个格子。 (4) 灯泡的寿命(单位:h )。 (5) 某产品的不合格率(%)。 5.2 假定某布袋中装有红、黄、蓝、绿、黑等5个不同颜色的玻璃球,一次从中取出3个球, 请写出这个随机试验的基本空间。 5.3 试定义下列事件的互补事件: (1) A ={先后投掷两枚硬币,都为反面}。 (2) A ={连续射击两次,都没有命中目标}。 (3) A ={抽查三个产品,至少有一个次品}。 5.4 向两个相邻的军火库发射一枚导弹,如果命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军火库的概率分别是、, 而且只要命中其中任何一个军火库都会引起另一个军火库的爆炸。试求炸毁这两个军火库的概率有多大。 5.5 已知某产品的合格率是98%,现有一个检查系统,它能以的概率正确的判断出合格品, 而对不合格品进行检查时,有的可能性判断错误(错判为合格品),该检查系统产生错判的概率是多少 5.6 有一男女比例为51:49的人群,已知男人中5%是色盲,女人中%是色盲,现随机抽中 了一个色盲者,求这个人恰好是男性的概率。 根据这些数值,分别计算: (1) 有2到5个(包括2个与5个在内)空调器出现重要缺陷的可能性。 (2) 只有不到2个空调器出现重要缺陷的可能性。 (3) 有超过5个空调器出现重要缺陷的可能性。 5.8 设X 是参数为4=n 和5.0=p 的二项随机变量。求以下概率: (1))2(

5.9 一条食品生产线每8小时一班中出现故障的次数服从平均值为的泊松分布。求: (1) 晚班期间恰好发生两次事故的概率。 (2) 下午班期间发生少于两次事故的概率。 (3) 连续三班无故障的概率。 5.10 假定X 服从12=N ,7=n ,5=M 的超几何分布。求: (1))3(=X P 。(2))2(≤X P 。(3))3(>X P 。 5.11 求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 (1))2.10(≤≤Z P 。 (2))49.10(≤≤Z P 。 (3))048.0(≤≤-Z P 。 (4))037.1(≤≤-Z P 。 (5))33.1(>Z P 。 5.12 由30辆汽车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测得每百公里的耗油量数据(单位:L )如下: 试判断该种汽车的耗油量是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5.13 设X 是一个参数为n 和p 的二项随机变量,对于下面的四组取值,说明正态分布是否 为二项分布的良好近似 (1)30.0,23==p n 。(2)01.0,3==p n 。 (3)97.0,100==p n 。(4)45.0,15==p n 。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1 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研究内容 ?选择使用统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大致分为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和应用统计学(appliedstatistics)两部分。前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数理证明,后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类似的还有生物统计、社会统计、医学统计、人口统计、经济统计等。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2.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3.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 4.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 (三)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应注意的事项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时,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偏重于应用,只要有中学数学知识就具备了学好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前提。 (2)在学习时要注意重点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 (3)要做一定的练习。 2.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方法时要做到: (1)克服“统计无用”与“统计万能”的思想,注意科研道德。 (2)正确选用统计方法,防止误用和乱用统计。 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分类一 依据统计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统计学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别,这是由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如图1-1 所示:

(9062)《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62)《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 案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五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三次作业 1:[多选题] 3、估计标准误是反映()。 A: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B: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C: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D:因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E: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平均差异程度的指标 参考答案:ADE 2:[多选题] 2.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 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 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 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 D: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食品消费比重 E:商品销售额与商品流通费用率 参考答案:BCDE 3:[多选题]

1.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特 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 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 参考答案:ABCD 4:[单选题] 5、下面情况中,变量间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0.85 B:0.55 C:-0.33 D:-0.95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4.根据市场调查得知,某种商品的销售量(Y)与该商品的价格(X)有关。现对其一段时期内价格与销售量进行观察,得到如下数据,据此可以判断,相关系数的近似值为()。 A:1.3 B:-0.8 C:0.2 D:0.8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 3.根据某10个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产量(X变量;件)和单位产品成本(Y变量;元)资料,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000-30x,则回归系数的意义是()。 A: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0元 B: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30元 C: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970元 D: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970元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 2.根据某10个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产量(X变量;件)和单位产品成本(Y变量;元)资料,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000-30x,则回归系数是()。 A:30x B:30 C:1000 D:-30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 某调查公司对某城市的居民进行物价上升对生活影响程度的调查,将居民分为高、中、低收入几个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居民调查。这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题型: 名词(5个共10分)、填空(10个共10分)、单选(10个共10分)、判断(10个共10分)、简答(2个共20分)、计算(4个共40分)一、名词解释(10分) 统计离散变量统计指标统计总体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统计分组复合分组 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几何平均法 变异指标时间数列长期趋势 季节变动 狭义的统计指数(统计指数、总指数) 指数体系 二、简答(20分) 1.简述统计工作过程及各工作阶段的地位 2.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统计专门调查?其具体调查方式有哪几种? 4.什么是统计分组?有哪些作用? 5.什么是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二者有哪些区别? 6.什么是相对指标?按其对比的基础和作用不同分为哪些种类? 7.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应注意哪些问题?或遵循哪些原则? 8.什么是时间数列?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并简述其作用。

9.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哪些原则? 10.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主要有哪些? 11.简述编制综合指数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计算分析练习: 要求:根据上表资料,利用有关知识对A、B两公司工资水平进行分析评价;若仅从工资考虑,你愿意到哪个公司工作?请说明理由。(考察总平均数和组平均数的结合问题) 2.根据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原理,填表中空缺数字(具体考察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各年销售量资料,计算该期间销售量的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 3.某工业企业下属三个车间,其全年的产量资料如表4-2所示。 根据相对数的计算原理,填出表中所缺数字。 4.甲企业工人生产情况如下表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V”或错误的符号“X”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V ) 4.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5.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X)。 6.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X)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V) 8.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V) 9.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X) 10.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X) 12. 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 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3.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X) 14.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X) 15. 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V) 1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X) 17. 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X ) 18.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V) 19.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X) 20.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X)。 Z q1 p1 21. 在单位成本指数——中,'p1p1 —'弋1卩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V)。 瓦q1 P o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 A.身高B.学历 C.健康状况D.性别 2.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 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 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 3.典型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 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5.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 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 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 8.甲:2003年底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乙:2003年安徽省总人口4680万人,则()。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 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9.某地区2004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0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5个/千人B.5个/百人 C.20个/人D.0.2个/千人 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B.标准差 C.全距D.标准差系数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抽样总体的全面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 C.了解全及总体的全面情况 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 1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 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B.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 1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14.如果零售价格上涨10%,销售量下降5%,则销售额()。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1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10%,职工人数增加5%,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5% B.15% C.15.5% D.50% 16.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作业题解: 掷一颗匀称的骰子两次, 以X 表示前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之和, 求X 的概率分布, 并验证其满足(2.2.2) 式. 解: 由表格知X 并且,361)12()2(= ===X P X P ;362)11()3(====X P X P ; 363)10()4(====X P X P ;364)9()5(====X P X P ; 36 5)8()6(= ===X P X P ;366)7(==X P 。 即 36 | 7|6)(k k X P --== (k =2,3,4,5,6,7,8,9,10,11,12)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2,1,}{Λ===-k ae k X P k 试确定常数a . 解:根据 1)(0 ==∑∞=k k X P ,得10 =∑∞ =-k k ae ,即 111 1 =---e ae 。 故 1-=e a 甲、乙两人投篮时, 命中率分别为 和 , 今甲、乙各投篮两次,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 两人投中的次数相同; (2) 甲比乙投中的次数多. 解:分别用)2,1(,=i B A i i 表示甲乙第一、二次投中,则 12121212()()0.7,()()0.3,()()0.4,()()0.6,P A P A P A P A P B P B P B P B ======== 两人两次都未投中的概率为:0324.06.06.03.03.0)(2121=???=B B A A P , 两人各投中一次的概率为: 2016 .06.04.03.07.04)()()()(1221211212212121=????=+++B B A A P B B A A P B B A A P B B A A P 两人各投中两次的概率为:0784.0)(2121=B B A A P 。所以: (1)两人投中次数相同的概率为3124.00784.02016.00324.0=++ (2) 甲比乙投中的次数多的概率为:

统计学复习资料解答

统计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