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62]《统计学原理》

[9062]《统计学原理》

37、

为什么要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参考答案:

我们建立回归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来研究经济问题,但如果马上就用这个模型去预测,控制,分析,显然是不够慎重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检验才能确定这个模型是否真正揭示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38、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关系

参考答案:

相关分析不必区分自变量(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被解释变量),变量之间是平行关系,而回归分析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变量之间是因果关系;

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非随机的;

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强弱程度和具体数量变动关系,而相关分析只能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和程度;

回归分析实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

39、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ε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ε为随机误差项,正是由于随机误差项的引入,才将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使得我们可以借助随机数学方法研究y与x1,x2…..xp的关系,由于客观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一种经济现象很难用有限个因素来准确说明,随机误差项可以概括表示由于人们的认识以及其他客观原因的局限而没有考虑的种种偶然因素。

40、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参考答案:

1)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2)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3)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41、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2、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有哪些误差?

参考答案:

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观测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1)观测性误差(登记性误差或调查性误差),是在调查观测的各个环节因工作粗心,或被观测者不愿很好配合,而造成的所收集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误差。观测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2)代表性误差实在抽样调查中,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实数量特征不符的误差。代表性误差又分为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系统代表性误差是指由于抽样框不完善,抽样违反随机原则,被调查者回答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系统性代表性误差通常难以计算和控制。偶然性代表性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不完全相符,从而产生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值不一致的误差;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调查中的观测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统称为非抽样误差,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43、

1.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数量关系说明什么样的变量分布特征?

2.

参考答案:

(1)在变量分布完全对称(正态分布)时,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完全相等。(2)在变量分布不对称(偏态分布)时,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当算术平均数受极大标志值一端的影响较大的时,变量分布向右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Mo

44、为什么强调运用回归分析研究经济问题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参考答案:

在回归模型的运用中,我们还强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这是因为数理统计方法只是从事物外在的数量表面上去研究问题,不涉及事物质的规定性,

单纯的表面上的数量关系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这本质究竟如何?必须依靠专门的学科研究才能下定论,所以,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凭样本数据估计的结果就不加分析地说长道短,必须把参数估计的结果和具体经济问题以及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回归模型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正确应用。

45、变量间统计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变量间的统计关系是指变量间具有密切关联而又不能由某一个或某一些变量唯一确定另外一个变量的关系,而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是指由一个变量唯一确定另外一个变量的确定关系。

46、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反映同一总体多方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就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有,数学等式关系,相互补充关系,相关关系,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

47、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共同是:两者均为平均数,都是反映现象数量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

区别是:静态平均数是把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某一时间的数量指标抽象化,从静态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而序时平均数则把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抽象化,从动态上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则通常由变量数列计算。

48、

如何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与性质

参考答案: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一个或多个),将研究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统计分组具有以下性质:首先,统计分组兼有分与合的双重功能,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其次,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即现象总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而且只能归属于某一组,不能出现遗漏或重复出现的情况。第三,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在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内在差异性,即尽量体现出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而缩小其组内差异。第四,统计分组在体现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的同时,却可能掩盖了其他标志的组间差异,因此,任何统计分组的意义都有一定的限定性。第五,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

49、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50、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定期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的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51、某市调查400户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

人均月收入(元)组中值家庭户数月收入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150

250

350

450

550

40

120

140

80

20

6000

30000

49000

36000

11000

合计- 400 132000

试求全距,平均值

参考答案:

全距=600-100=500(元);平均值=132000/400=330(元)

52、六、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试问:

(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来说,是否有证据说明少于20%的驾车者购买无铅汽油?

(2)计算(1)的p-值。

参考答案:

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

之间。计算统计量值

因此z=-2.5<-1.65(<-1.64),所以拒绝原假设。p值为0.00062(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显然p值<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53、六、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试问:

(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2)计算(1)的p-值。

参考答案:

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

因为z=4.6875>1.96,所以拒绝原假设。对应p值=2(1-F(z)) ,查表得到F(z)在0.999 994和0.999 999之间,所以p值在0.000 006和0.000 001之间(因为表中给出了双侧检验的接受域概率,因此本题中双侧检验的p值=1-F(|z|),直接查表即得F(|z|))。p值<0.05,拒绝原假设。都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54、某牌号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 000小时,厂家采取改进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 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a=0.01)?

参考答案:

(使用寿命有无显著增加,应该使

用右侧检验)。n=100

0.01水平下的反查正态概率表得到临界值2.32到2.34之间(因为表中给出的是双侧检验的接受域临界值,因此本题的单侧检验显著性水平应先乘以2,再

z=3>2.34(>2.32),所以拒绝原假设,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

55、

对某地区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表所示。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向上累计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以上19

30

42

18

11

19

49

91

109

120

合计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参考答案:

众数

中位数

均值=426.67(万元),标准差=116(万元)

56、某汽油站有两种商标的汽油A和B,某天售出的50桶汽油可按商标A和B

排成这样的顺序:

AABAABABBAAABBABBABBABBAB

AABBBBAABABABAAABAAAAABB

试问:在显著性水平a=0.05条件下,这一序列是否有随机性?

参考答案:

因为A (8个),AA(4个),AAA(2个),AAAAA(1个),B(7个),BB(6个),BBBB(1

个)。n1=27,n2=23。假设检验H

0:样本为随机样本,H

1

:样本为非随机样本。求

出游程总和。R1=15,R2=14,R=29。

的临界值为1.96,z=0.909<1.96,所以接受原假设,序列是随机的。

57、某市全部职工中,平常订阅某种报纸的占40%,最近从订阅率来看似乎出现减少的现象,随机抽2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有76户职工订阅该报纸,问报

纸的订阅率是否显著降低(a=0.05)?

参考答案:

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

之间。计算统计量值

z=-0.577>-1.64,所以接受原假设。p值为

0.48和0.476之间(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显然p 值>0.05,所以接受原假设,抽样没有表明报纸订阅率显著下降。

58、某市调查400户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

人均月收入(元)组中值家庭户数月收入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150

250

350

450

550

40

120

140

80

20

6000

30000

49000

36000

11000

合计- 400 132000

试求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参考答案:

标准差=102.96(元)

标准差系数=102.96/330=0.312

59、

对某地区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表所示。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向上累计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以上19

30

42

18

11

19

49

91

109

120

合计120

计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参考答案:

分布的偏态系数

峰度系数

60、

计算分析题(要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否则不得分。)

1.从一群成年人和一群幼儿中各随机抽取10名,对他们的身高(cm)进行

调查,这10名儿童的身高分别是(cm):68、69、68、72、71、78、72、

72、74、80。

要求:

(1)确定这组儿童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

(2)计算这组儿童身高的算术平均数;

(3)计算这组儿童身高的标准差;

(4)若成年组的平均身高为174cm,标准差为3.87cm。请计算恰当的指标,

并比较分析哪一组人群的身高差异大。

2.某市随机抽取100名职工,对其月收入进行了调查,经整理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 计算各组月收入的组中值;

(2) 确定100名职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

(3)计算100名职工月收入的标准差。

3.已知某商场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价格总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3)计算由于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4)计算由于销售量的上升(或下降)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4.某公司2014年6-12月的职工人数和产品销售收入资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2)计算该公司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

参考答案:

解1.<\/P>

(1)<\/P>

中位数:<\/P>

首先将这10名儿童的身高由低到高排序:68、68、69、71、72、72、72、74、78、80;<\/P>

其次求中间位置,为(10+1)/2=5.5位;<\/P>

由于第五和第六中间位中间位置,所以将第五位和第六位的身高值平均即为中位数:(72+72)/2=72cm。<\/P>

众数:<\/P>

因为这10名儿童中有3位的身高都是72cm,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儿童身高的众数是72cm。<\/P>

(2)这组儿童身高的算术平均数<\/P>

=(68+69+68+72+71+78+72+72+74+80)/10=72.4cm。<\/P>

(3)这组儿童身高的标准差<\/P>

={[(68-72.4)平方+(69-72.4)平方+(68-72.4)平方+(72-72.4)平方+(71-72.4)平方+(78-72.4)平方+(72-72.4)平方+(72-72.4)平方+(74-72.4)平方+(80-72.4)平方]/10}开方=3.80cm。<\/P>

(4)由于成年组和儿童组的平均身高不同,因此应该用标准差系数比较身高的差异程度。<\/P>

成年组的身高标准差系数=3.87/174=2.2%<\/P>

儿童组的身高标准差系数=3.80/72.9=5.2%<\/P>

由于儿童组身高的标准差系数较高,所以身高差异比成年组大。<\/P>

<\/P>

解2.<\/P>

(1)三个组的组中值分别为:<\/P>

(1000+2000)/2=1500<\/P>

(2000+3000)/2=2500<\/P>

(3000+5000)/2=4000<\/P>

(2)100名职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P>

=(1500*18+2500*62+4000*20)/100=2620元;

(3)100名职工月收入的标准差<\/P>

={【(1500-2620)平方*18+(2500-2620)平方*62+(4000-2620)平方*20】/100}开平方=786元。<\/P>

解3.<\/P>

(1)2014年价格总指数<\/P>

=(7×40+8×60+6×90)/(7×40+10×60+8×90)

=1300/1600

=81.25%<\/P>

经济意义:计算结果表明,2014年三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比2011年下降了18.75%。<\/P>

(2)2014年销售量总指数<\/P>

=(40×7+60×10+90×8)/(50×7+60×10+80×8)

=1600/1590

=100.63%<\/P>

经济意义:计算结果表明,2014年三种商品销售量比2011年增长了0.63%。(3)1300-1600=-300(元)

即由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销售额为300元。

(4)1600-1590=10(元)<\/P>

即由于销售量的上升使销售额增加了10元。<\/P>

解4.<\/P>

(1)2014年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176/2+186+192+206/2)/3=189.7(人)<\/P>

(2)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

(300+310+315+325+340+360)/6=325(万元)<\/P>

<\/P>

<\/P>

<\/P>

<\/P>

<\/P>

统计学(贾俊平,第四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统计原理》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5.1 (1)平均分数是范围在0-100之间的连续变量,Ω=[0,100] (2)已经遇到的绿灯次数是从0开始的任意自然数,Ω=N (3)之前生产的产品中可能无次品也可能有任意多个次品,Ω=[10,11,12,13…….] 5.2 设订日报的集合为A ,订晚报的集合为B ,至少订一种报的集合为A ∪B ,同时订两种报的集合为A ∩B 。 P(A ∩B)=P(A)+ P(B)-P(A ∪B)=0.5+0.65-0.85=0.3 5.3 P(A ∪B)=1/3,P(A ∩B )=1/9, P(B)= P(A ∪B)- P(A ∩B )=2/9 5.4 P(AB)= P(B)P(A ∣B)=1/3*1/6=1/18 P(A ∪B )=P(B A )=1- P(AB)=17/18 P(B )=1- P(B)=2/3 P(A B )=P(A )+ P(B )- P(A ∪B )=7/18 P(A ∣B )= P(B A )/P(B )=7/12 5.5 设甲发芽为事件A ,乙发芽为事件B 。 (1)由于是两批种子,所以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所以有:P(AB)= P(B)P(B)=0.56 (2)P(A ∪B)=P(A)+P(B)-P(A ∩B)=0.94 (3)P(A B )+ P(B A )= P(A)P(B )+P(B)P(A )=0.38 5.6 设合格为事件A ,合格品中一级品为事件B P(AB)= P(A)P(B ∣A)=0.96*0.75=0.72 5.7 设前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A ,后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B 。 P(A)=1/3,P(AB)=1/2, P(B ∣A)= P(AB)/ P(A)=2/3 5.8 设职工文化程度小学为事件A ,职工文化程度初中为事件B ,职工文化程度高中为事件C ,职工年龄25岁以下为事件D 。 P(A)=0.1 P(B)=0.5, P(C)=0.4 P(D ∣A)=0.2, P(D ∣B)=0.5, P(D ∣C)=0.7 P(A ∣D)=2/55)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 同理P(B ∣D)=5/11, P(C ∣D)=28/55 5.9 设次品为D ,由贝叶斯公式有: P(A ∣D)=)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0.249 同理P(B ∣D)=0.112 5.10 由二项式分布可得:P (x=0)=0.25, P (x=1)=0.5, P (x=2)=0.25 5.11 (1) P (x=100)=0.001, P (x=10)=0.01, P (x=1)=0.2, P (x=0)=0.789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知识分享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 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统计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定期和不定期调查 D、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2、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C、定期和不定期调查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一次性调查()。 A、只能是定期的 B、只能是不定期的 C、可以是经常性的 D、可以是定期和不定期的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报表 5、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报表 6、在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国营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B、每个国营工业企业 C、国营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所有国营工业企业 7、某市1995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8、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9、某手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0、某市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时间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11、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2、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3、统计报表一般多属于()。 A、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14、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15、对某地区五金交电商品的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则调查单位是()。 A、该地区所有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B、全部五金交电商品 C、每一个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D、每一种五金交电商品 1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购进额 C、商品库存量 D、商品销售量 17、统计报表,按填表报单位的不同分为()。 A、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D、电讯和邮寄两种 1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的人口 B、每一个人 C、全国的居民户 D、每一户 19、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不同的总体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20、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9062统计学原理

1:[单选题] 2.某调查组准备调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则总体单位应该是()。 A:每一个农民工 B:每一个农民 C:每一个市民 D:每一个企业 参考答案:A 2:[多选题] 5.统计指标由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 A:指标的名称 B:指标的性质 C:指标的作用 D:指标的属性 E:指标的具体数值 参考答案:AE 3:[单选题]6.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 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某职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该职工应该归入()。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7.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参考答案:C 5:[多选题] 4. 调查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 ) A:是指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备选答案的问题B:是指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出备选答案的问题C:是调查者可自由回答的问题 D:是调查者只能在备选答案中选择答案的问题E:应多于开放式问题 参考答案:ADE 6:[多选题] 6.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推断法 C:统计分组法 D:动态分析法 E:综合指标法 参考答案:ABCE 7:[多选题] 1.统计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大量性 B:差异性 C:同质性

D:总体性 E:数量性 参考答案:ABC 8:[多选题] 3.统计搜集原始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A:询问法 B:问卷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E:连续法 参考答案:ACD 9:[多选题] 8.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 A:确定调查内容(项目) 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目的 D: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 E:确定调查费用、人员培训组织等 参考答案:ABCDE 10:[多选题] 7.按取得的方式不同,统计数据的来源有()。A:直接来源 B:从互联网查找 C:统计调查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最新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 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 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中位数是一组在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用Me表示。中位数是用中间位置上的值代表数据水平,其特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在研究收入分配中很有用。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的单位。 6、普查的组织方式有和。 7、重点调查是一种,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总量的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和。 9、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的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和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根据和本单位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的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C )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4、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是( C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18秋西南大学《9062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检验功效定义为( ) A.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单项选择题2、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A. 加权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动态平均数 D. 简单算术平均数 单项选择题3、若已知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准差为78元。判断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 月平均工资 C. 极差 D. 标准差系数 单项选择题4、某企业9个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400、1500、900、900、1700、1500、1500、1500、2300。则日产量的众数为( ) A. 1400 B. 1500 C. 2300 D. 1700 单项选择题5、5.下面哪个指标是总量指标()。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人均收入 C. 资金利润率 D. 零售商品总额 单项选择题6、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3%,则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A. 3%/5% B. 103%/105% C. 97%/95% D. 95%/97% 单项选择题7、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还有()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比较相对数 D. 中位数 单项选择题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97.9%,这表明() A. 该企业的成本计划任务超额完成 B. 没有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C. 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 D. 还差2.1%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单项选择题9、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单项选择题10、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某职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该职工应该归入()。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及练习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 2010年12月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事项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专科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成绩、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复旦大学《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李洁明、祁新娥著)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五)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占全部试题的40%。 (2 )多项选择: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1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六)考核形式及答题时限 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课堂成绩、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七)考试时间 20 年月日()上午,:00- :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考核要求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 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对象为( )。 A、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2 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单位为( )。 A、每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4.0分 3 统计调查可以收集的资料是( )。 A、数字资料 B、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C、只能是原始资料 D、不能是次级资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 4 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统计调查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5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调查,这种调查为(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 6 调查几个铁路枢纽,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7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不同 B、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 C、调查的单位数多少不同 D、抽取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8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是以( )。 A、调查组织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D、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9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值很大的单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D、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10 在统计调查中,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 )。 A、是一致的 B、是不一致的 C、是一致或不一致的 D、一般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二.多选题(共5题,20.0分) 1 统计调查( )。 A、取得的有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B、调查中首先考虑的是取得第一手资料 C、调查的主要要求是经济性 D、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D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2 统计调查的要求是( )。 A、准确性 B、全面性 C、具体性 D、及时性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ABD得分:4.0分 3 普查属于( )。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1 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研究内容 ?选择使用统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大致分为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和应用统计学(appliedstatistics)两部分。前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数理证明,后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类似的还有生物统计、社会统计、医学统计、人口统计、经济统计等。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2.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3.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 4.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 (三)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应注意的事项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时,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偏重于应用,只要有中学数学知识就具备了学好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前提。 (2)在学习时要注意重点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 (3)要做一定的练习。 2.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方法时要做到: (1)克服“统计无用”与“统计万能”的思想,注意科研道德。 (2)正确选用统计方法,防止误用和乱用统计。 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分类一 依据统计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统计学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别,这是由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如图1-1 所示:

(9062)《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62)《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 案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五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三次作业 1:[多选题] 3、估计标准误是反映()。 A: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B: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C: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D:因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E: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平均差异程度的指标 参考答案:ADE 2:[多选题] 2.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 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 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 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 D: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食品消费比重 E:商品销售额与商品流通费用率 参考答案:BCDE 3:[多选题]

1.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特 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 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 参考答案:ABCD 4:[单选题] 5、下面情况中,变量间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0.85 B:0.55 C:-0.33 D:-0.95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4.根据市场调查得知,某种商品的销售量(Y)与该商品的价格(X)有关。现对其一段时期内价格与销售量进行观察,得到如下数据,据此可以判断,相关系数的近似值为()。 A:1.3 B:-0.8 C:0.2 D:0.8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 3.根据某10个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产量(X变量;件)和单位产品成本(Y变量;元)资料,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000-30x,则回归系数的意义是()。 A: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0元 B: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30元 C: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970元 D:产量每增加一件,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970元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 2.根据某10个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产量(X变量;件)和单位产品成本(Y变量;元)资料,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000-30x,则回归系数是()。 A:30x B:30 C:1000 D:-30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 某调查公司对某城市的居民进行物价上升对生活影响程度的调查,将居民分为高、中、低收入几个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居民调查。这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经济统计学》习题(计算题) 1. 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数 工人数(人) 10~20 15 20~30 38 30~40 34 40~50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 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产量计数 组中值x 工人数(人)f xf 2x f 10~20 15 15 225 3375 20~30 25 38 950 23750 30~40 35 34 1190 41650 40~50 45 13 585 26325 合计 - 100 2950 95100 (1) 乙组 平均每人日产量:件)乙 (5.29100 2950 ==∑∑= f xf x 标 准 差

)(99.85.29100 951002 2 2 2 件)()()(乙乙乙=-= -∑?∑= ∑-∑= x x x f f f f x σ (2)267.036 6 .9== = 甲 甲 甲x V σσ 305.05 .2999 .8== = 乙 乙 乙x V σσ ∵乙 甲 σσV V π ∴乙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2.某企业2011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 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解:4月份平均工人数15 51015 130051*********++?+?+?= ∑∑ =a af a =1260(人)——间隔不 等连续时点数列 3.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的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月总产值(万元) 1150 1170 1200 1370 月末职工人数(千人) 6.5 6.7 6.9 7.1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每个题目的后面,也可以手写 拍成照片上传) 计算题(共计10题,每题2分)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27.517.5%32.520%37.522.5%42.525%47.515% 37.5 f x x f =?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145.55 .15.14.18.22.12.15.18.22.1==++++==∑∑x m m x (元/公斤) 250.2350.5450.336 f x x f ==?+?+?=∑∑(元)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14 3 .511215.114.122.1==++?+?+?= = ∑∑f xf x (元/公斤) 4、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使用寿命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解:(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5 x μ= = =小时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0.78%x μ= == 5、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195 97.5%200 p = = 0.011p μ= == 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0.011p μ=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得范围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得时间就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与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得内容必须包括:调查得目得、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与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就是标志得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就是得单位。 6、普查得组织方式有与。 7、重点调查就是一种 ,它所选择得重点单位得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得总量得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与。 9、普查就是一种专门组织得一次性得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得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得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得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得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与实施范围得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与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与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得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与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就是基层单位根据与本单位得需要而设置得一种系统得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就是( 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得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得标志就是( C ) A、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确定调查单位目得不同 4、了解某企业得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得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得方式就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得主要形式就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7、统计调查时间就是( B ) A、调查工作得时限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调查登记得时间 D、调查期限 8、统计调查收集得资料主要就是指(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