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全称:leucine arylamidase

临床意义:

LAP是一种蛋白酶,肝内含量很丰富。肝内外胆淤时,LAP活力显著增高,尤其在恶性胆淤时,其活力随病情进展而持续增高。试剂对肝道梗阻及胰腺癌的诊断有价值。肝坏疽、肝肿瘤、肝炎、乳腺癌、肝癌、胆道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明显增高。肝硬化、传染性肝炎可中度增高,常为参考值的2-4倍。阻塞性黄疸明显增高,常达参考值5倍以上,并出现在胆红素或ALP上升之前。

不像其他肝功的酶,只能检测血液样本,LAP还可以检测尿液。在一些病例中可以检测尿液中LAP的变化,而不必采血。亮氨酸氨基肽酶(LAP)LAP在人体各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毒性物质或疾病影响到富含LAP的近端小管时,尿LAP活性最高。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药物致中毒性肾损害和肾肿瘤时LAP增高。肿瘤治疗后尿LAP增高提示肿瘤复发。对各种肾脏病例进行分析,发现LAP阳性率最高。

发展及现状:

亮氨酸氨基肽酶试剂盒,采用L-Leucine-p-nitroanilide作为底物通过LAP水解,通过检测P-nitroaniline来测定LAP的活性,此方法在六十年代即为推荐方法,但由于L-Leucine-p-nitroanilide不稳定,此试剂只能配制成应用试剂后使用。如:RANDOX公司的LAP试剂,使用前R1和R2按照30:1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试剂在2-8度,仅能稳定1天,稳定性大大限制了此试剂在临床上的使用。

参考值:(148-250) mg/dl 或 (1.9-3.2) mmol/L (氧化酶法检测)

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S-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S-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025 规格:100T/48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30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避光保存;临用前加入3mL丙酮溶解。 产品说明: S-LAP是一类能水解肽链N-末端为亮氨酸的酶,由土壤微生物分泌。S-LAP活性变化与机体某些病理状态密切相关。 S-LAP分解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后者在405nm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来计算S-LAP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甲苯、丙酮、30目筛(或更小)。操作步骤: 一、样本处理 土样自然风干,过30-50目筛。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波长调至405nm,蒸馏水调零。 2、加样表: 测定管对照管 土样(g)0.030.03 甲苯(μL)1515 震荡混匀,室温静置15min。 试剂一(μL)255255 试剂二(μL)30-

30℃水浴反应1h后立刻煮沸5min。流水冷却至室温。 试剂二(μL)-30 14000g常温离心10min,取200μL上清于405nm处测定吸光值,分别记为A测定管、A对照管,计算ΔA=A测定管-A对照顾管。 三、酶活计算公式 (1)按微量比色皿计算: 酶活性定义:每克土壤每分钟生成1nmol对硝基苯胺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S-LAP活性(U/g)=△A÷(ε×d)×109×V反总÷W÷T=0.507×△A÷W。 ε:对硝基苯胺摩尔消光系数:9.87×103L/mol/cm;d:比色皿光径,1cm;V反总:反应总体积,300μL=3×10-4L;W:土样质量,g;T:反应时间,60min;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 (2)按96孔板计算: 酶活性定义:每克土壤每分钟氧化1nmol对硝基苯胺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S-LAP活性(U/g)=△A÷(ε×d)×109×V反总÷W÷T=0.844×△A÷W。 ε:对硝基苯胺摩尔消光系数:9.87×103L/mol/cm;d:96孔板光径,0.6cm;V反总:反应总体积,300μL=3×10-4L;W:土样质量,g;T:反应时间,60min;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14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避光保存;临用前加入5mL丙酮溶解。 产品说明: LAP是一种膜结合酶,广泛存在于肝、胆、胰等组织中,参与组织蛋白和某些肽类的降解更新。各类肝病患者因肝细胞损伤,血清LA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LAP可以作为各类肝病的一项初步检测指标,特别是肝癌鉴别诊断的指标。 LAP分解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后者在405nm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来计算LAP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低温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1mL玻璃比色皿、丙酮、匀浆器/研钵。 操作步骤: 一、样本处理: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然后,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细胞:按照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 试剂一),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液体:直接检测。 二、测定操作: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波长调至405nm,蒸馏水调零。 2、加样表:在1mL玻璃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 试剂名称(μL)测定管空白管 试剂一50 样品上清50 试剂一850850 试剂二100100在1mL玻璃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上述试剂,充分混匀后于405nm处测定30s时的吸光值A1,迅速置于37℃水浴3min,拿出迅速擦干测定210s时的吸光值A2,计算△A测定管=A2测定-A1测定,△A空白管=A2空白-A1空白,△A=△A测定管-△A空白管。空白管只需做一次。 三、酶活计算公式 1、液体LAP活力的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L液体每分钟生成1nmol的对硝基苯胺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LAP(U/mL)=[ΔA×V反总÷(ε×d)×109]÷V样÷T=675.4×ΔA 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LAP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生成1nmol对硝基苯胺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LAP(U/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T=675.4×ΔA÷Cpr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g组织每分钟生成1nmol对硝基苯胺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LAP(U/g鲜重)=[ΔA×V反总÷(ε×d)×109]÷(W×V样÷V样总)÷T=675.4×ΔA÷W (3)按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1万个细胞每分钟生成1nmol对硝基苯胺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LAP(U/104cell)=[ΔA×V反总÷(ε×d)×109]÷(500×V样÷V样总)÷T=1.35×ΔA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1×10-3L;ε:对硝基苯胺摩尔消光系数,9.87×103L/mol/cm;109:单位换算系数,1mol=109nmol;d:比色皿光径,1cm;V样:加入样本体积,0.05mL;V样总:加入试剂一体积,1mL;T:反应时间,3min;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需单独测定;W:样本质量,g;

化学生物学2 作业

1. 以锌为例,说明金属离子在金属酶中所起的两种以上作用。 锌离子作为催化中心 以人的碳酸酐酶B为例。人碳酸酐酶B负责催化CO2的可逆水合,含有一个Zn2+,由His93、His95、His117侧链咪唑环的N配位结合。Zn2+的第四个配位位点催化位点,通常由水分子或含羧基离子结合,在发挥催化功能时,配位的水发生电离,带负电的氧进攻CO2的C,进而发生后续的反应。需要说明的是利用X射线分析脱锌碳酸酐酶,发现其结构与正常碳酸酐酶相同,但完全丧失了催化活性,说明锌离子只有催化中心的功能。 锌离子对蛋白结构的稳定作用 以非洲爪蟾的TFⅢA蛋白为例。该蛋白是一个转录因子,调控非洲爪蟾的5S RNA转录。该蛋白靠近N端处有9个连续的具有一定保守性的序列,每个序列都能通过其中的两个Cys 和两个His结合Zn2+。天然的TFⅢA蛋白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一段45bp的DNA序列,并保护其不受核酸酶降解,如果使用螯合剂去除其中的Zn2+,则这种特异地结合将会消失,外加Zn2+可以恢复特异性。CD谱也证明没有Zn2+存在时蛋白缺乏完整性,加入Zn2+后CD谱的变化说明蛋白结构得以重建。 锌离子对酶活性的调节作用 以亮氨酸氨基肽酶为例。亮氨酸氨基肽酶从N端开始水解肽链,当N端为亮氨酸时具有最大的活性。在亮氨酸氨基肽酶中有两个锌离子,向正常的酶中加入过量Mg2+和Mn2+,可以提高酶活,而向脱锌氨基肽酶中加入Mg2+和Mn2+则不能恢复酶活。这说明两个锌离子有不同功能:对活性有无其决定作用的锌离子不易被交换;而对活性起调节作用的锌离子容易与其他离子交换,改变酶活。有研究证明两个锌离子在底物结合及催化过程中有不同功能。 2. 顺铂的吸收过称和抗癌机理 以二氯二氨合铂为例。顺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在血浆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类是其本身和水解产物;另一类是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在水溶液中,顺铂中的氯离子可以和水分子进行交换,这一过程由溶液的pH和氯离子浓度决定。包括血浆在内的细胞外液中氯离子浓度高,大部分顺铂为原始形态。不带电的顺铂原形和部分水解物具有合适的油水分配系数,能够容易的穿透细胞膜,或者通过与蛋白结合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顺铂在低氯离子浓度下水解,产物主要为[PtCl(OH)(NH3)2]、[Pt(OH)2(NH3)2] 、[Pt (OH)(H2O)(NH3)2]+。 顺铂的主要靶分子是DNA。液相的顺铂与DNA反应会形成很多加合物,最主要的形式是和鸟苷及腺苷的加合。鸟苷是顺铂的首选结合分子,X射线晶体分析证明配位原子是鸟苷的N7,进入细胞的顺铂的一个配体首先被鸟苷的N7取代。腺苷由于结构与鸟苷类似,配位原子也是N7。而利用寡聚核苷酸与顺铂作用发现,顺铂倾向于与同一条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两个鸟苷结合,配位原子都是N7,顺铂两个氨配体上的氢则和鸟苷的O6及单链5’端的磷脂基团形成氢键,这种链内加合会导致DNA的扭曲。另有研究发现,在pH中性溶液中,鸟苷的N1由于受配位顺铂的影响可能脱去质子然后与另一顺铂配位,形成链内的N1、N7交联,阻碍GC间的氢键。 3. 以血红蛋白、Cyto C和过氧化氢酶为例说明辅基在不同蛋白中的功能。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作用是可逆地结合氧分子。由于游离的血红素容易被水和氧氧化为高铁血红素,失去载氧能力,因此血红素被放置在血红蛋白的一个疏水区以防止铁的氧化。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在未结合氧分子时处于高自旋态,在结合氧分子后变成低自旋态拥有较小的半径,能更深地嵌入卟啉环平面,拉动与之相连的His,引发蛋白质亚基的变构,最后促进其他卟啉环与氧分子的结合。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 (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meigaoyi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尿液中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 1.1包装规格 3×50ml;2×40ml;2×80ml;2×24ml;1×40ml。 1.2主要组成成分 L-亮氨酸-p-硝基苯胺2mmol/L Tris缓冲液100mmol/L 2.1 外观和性状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1.2 试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沉淀、无悬浮物、无絮状物。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405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5。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5。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220U/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4。 2.5 准确性

与比对试剂盒同时测试40例线性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样本,样本浓度在(1,240)U/L区间内,其相关系数(r)≥0.975;测定浓度在(1,40]U/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U/L;测定浓度在(40,240)U/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正常浓度和高浓度样品,批内变异系数(CV)应≤5%。 2.7 线性 2.7.1 在(1,240)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7.2 在(40,240)U/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在(1,40]U/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U/L。 2.8 批间差 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同一浓度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批间相对极差≤10%。 2.9 稳定性 该产品在2℃~8℃条件下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取效期末的产品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2.7之规定。

亮氨酸氨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丹大

亮氨酸氨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组成: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 规格1(试剂1:15ml;试剂2:5ml); 规格2(试剂1:30ml;试剂2:10ml); 规格3(试剂1:45ml;试剂2:15ml); 规格4(试剂1:60ml;试剂2:20ml); 规格5(试剂1:60ml×2;试剂2:20ml×2); 规格6(试剂1:60ml×3;试剂2:20ml×3); 试剂盒组成见表1 表1 亮氨酸氨肽酶测定试剂盒组成 2.1外观

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液体无渗漏,文字符号标识清晰;试剂1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和絮状物;试剂2为淡黄色液体,不得有沉淀絮状物. 2.2 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指定的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光径1cm下,在波长405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A≤0.8,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5。 2.4分析灵敏度 试剂测定50 U/L被测物,吸光度变化率△A/min≥0.01。 2.5线性范围 2.5.1在[5,200]U/L内,相关系数R≥0.990。 2.5.2在[5,50]U/L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5U/L;(50,200] U/L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精密度 2.6.1重复性 重复测试(20±4)U/L和(60±12)U/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6.2批间差 测定(20±4)U/L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准确度 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8稳定性 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效期后一个月内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应符合 2.3-2.6.1、2.7项要求。

亮氨酸氨基肽酶说明书

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 LAP) 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100管/96样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LAP是一类能水解肽链N-末端为亮氨酸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肾、胰等组织中,尤其以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各类肝病患者因肝细胞损伤,血清LA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血清LAP活性的检测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测定原理: LAP分解L-亮氨酰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后者在405nm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来计算LAP活性。 自备用品: 酶标仪/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96孔板/微量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5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20℃保存; 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细胞或组织样品的制备: 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1000~5000:1的比例(建议20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 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LAP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405nm,蒸馏水调零。 2、将试剂二转移至试剂一中充分溶解(如较难溶解,可50℃水浴加热约30min促进溶解); 在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10min以上;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3、在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加入50μL样本和150μL试剂一,混匀后立即记录405nm 处初始吸光值A1和2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2-A1。 注意事项:若ΔA大于0.5,需将酶液用提取液稀释,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使A2-A1小于0.5,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LAP活力单位的计算:

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对于亮氨酸氨 肽酶偏高的朋友来说是很想知道答案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亮氨酸氨肽酶偏高的原因,从而让大家知道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是怎么回事,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一看,下面请看详细的介绍。 亮氨酸氨肽酶是一种蛋白酶,肝内含量很丰富。肝内外胆淤时,亮氨酸氨肽酶活力显著增高,尤其在恶性胆淤时,其活力随病情进展而持续增高。试剂对肝道梗阻及胰腺癌的诊断有价值。肝坏疽、肝肿瘤、肝炎、乳腺癌、肝癌、胆道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明显增高。肝硬化、传染性肝炎可中度增高,常为参考值的2-4倍。阻塞性黄疸明显增高,常达参考值5倍以上,并出现在胆红素或亮氨酸氨肽酶上升之前。 亮氨酸氨肽酶不像其他肝功的酶,只能检测血液样本,亮氨

酸氨肽酶还可以检测尿液。在一些病例中可以检测尿液中亮氨酸氨肽酶的变化,而不必采血。亮氨酸氨基肽酶在人体各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毒性物质或疾病影响到富含亮氨酸氨肽酶的近端小管时,尿亮氨酸氨肽酶活性最高。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药物致中毒性肾损害和肾肿瘤时亮氨酸氨肽酶增高。肿瘤治疗后尿亮氨酸氨肽酶增高提示肿瘤复发。对各种肾脏病例进行分析,发现亮氨酸氨肽酶阳性率最高。 综上所述,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有以下原因:胆管癌、胰腺癌、或者胆结石等引起肝外性阻塞、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瘀滞、急性肝炎、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妊娠、无黄疸的肝转移癌等。想要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亮氨酸氨肽酶偏高的,就需要去做相应的检查才能确诊。 以上就是关于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是怎么回事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亮氨酸氨肽酶偏高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了,因此,当出现亮氨酸氨肽酶偏高时,大家还是及时去咨询医生比较好,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出了问题。

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S-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S-LA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020 规格:50T/24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避光保存;临用前加入5mL丙酮溶解。 产品说明: S-LAP是一类能水解肽链N-末端为亮氨酸的酶,由土壤微生物分泌。S-LAP活性变化与机体某些病理状态密切相关。 S-LAP分解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生成对硝基苯胺,后者在405nm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来计算S-LAP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1mL玻璃比色皿、甲苯、丙酮、30目筛(或更小)。 操作步骤: 一、样本处理 土样自然风干,过30-50目筛。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波长调至405nm,蒸馏水调零。 2、加样表: 测定管对照管 上样(g)0.10.1 甲苯(μL)5050 震荡混匀,室温静置15min。 试剂一(μL)850850

试剂二(μL)100- 30℃水浴反应1h后立刻煮沸5min。流水冷却至室温。 试剂二(μL)-100 14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于405nm处测定吸光值,分别记为A测定管、A对照管,计算ΔA=A测定管-A对照顾管。 三、酶活计算公式 酶活性定义:每克土壤每分钟生产1nmol对硝基苯胺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S-LAP活性(U/g)=△A/(ε×d)×109×V反总÷W÷T= 1.689×△A÷W。 ε:对硝基苯胺摩尔消光系数:9.87×103L/mol/cm;d:比色皿光径,1cm;V反总:反应总体积,1mL=10-3L;W:土样质量,g;T:反应时间,60min;109:1mol=109nmol。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试剂盒(L-亮氨酰-p-硝基苯胺底物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 1.1 规格 试剂盒是由试剂组成的液体单试剂,质控品为冻干粉,规格及装量见表1。 表1 规格及装 量 1.2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主要组分: 质控品主要组分: 2.1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

试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质控品为浅黄色至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至黄色液体。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405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1.7。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5。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50U/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15。 2.5 准确度 参照EP9-A2的方法,用比对试剂盒同时测试40例线性范围内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其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每个浓度点在[1,30)U/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3.6U/L;[30,250]U/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2%。 2.6 重复性 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0%。 2.7 线性 2.7.1在[1,250]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7.2 [1,30)U/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 3.6U/L;[30,250]U/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2%。 2.8 批间差 对同一份样品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不大于12%。 2.9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变异系数(CV)≤10%。 2.10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值应在靶值范围内。 2.11 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盒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后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本标准2.2、2.3、2.4、2.5、2.6、2.7、2.10之规定。 2.11.2质控品复溶稳定性 质控品复溶后在2℃~8℃条件下密闭避光保存,稳定期为7天,稳定期满后1天内,性能应符合2.10的要求。

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监鏖出堡拯圭!塑!堡!旦箜!!鲞筮生蛸 I.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宋国培 (吉林省肝病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lR57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I一5256【2呻3)04—0195—03 肝脏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排泄、免 疫、凝血和纤溶因子的生成等。现有的各种肝功能 检查只能反映其中某个方面,各项肝功能检查结果 亦并非平行,肝脏的代偿功能很强,病变轻时,肝功 能检查可能难常,因此肝功能的判定必须结合临床 及其它影象学检查全面考虑、综合判断,才能较准确 地了解肝脏病变性质及程度。 J缸清酶学检查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通 透性增加,甚或肝细胞坏死,细胞内的酶释放人血液 循环,使血液中酶的水平升高,因此检测血清酶水平 可评估肝细胞受损的状况。目前为提高诊断率,从 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寻找更特异性、更敏感的酶; (2)观察两个酶的比值;(3)检测同工酶。 1氨基转移酶(转氨酶)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肝 功能之一。其中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 称GI,r),它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脾、肺、 红细胞和血清中,以肝脏含量最高,主要存在于肝细 胞浆中,肝内含量约为血中的100倍,如果释放的酶 全部保持活力,只要1%的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酶 活力增加l倍。肝细胞内浓度比血清高1000一5000 倍,在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坏死,肝细胞 内转氨酶亦可由如此明显的浓度梯度差而泄漏人m 中。血清ALT半寿期约47±10小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汀,曾称GoT)也广泛 存在于上述诸器官中,但以心肌含量最高,故血清中 AST活性升高应排除心肌病变后才考虑肝脏病变。 AsT在肝细胞浆内只占20%,其余80%存在于线粒 体内,在肝细胞浆内AST/ALT之比为0.6:l,而在整 个肝细胞内两者之比为3:1,因此AIJ是反映肝病 变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而血中A明显著增高时,在 排除心肌病变后,应考虑肝线粒体大量破坏、肝细胞 坏死。|血L清AsT半寿期约17±5小时。 收稿日期:2002—1l18修订日期:2003一03一15 作者简介:宋国培(1934一),男,上海人,主任医师,教授,本刊主编 研究方向肝硬化防治。19, 血清转氨酶升高反映肝细胞受损,其增高程度 大致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平行。转氨酶下降可能是疾病恢复的标志,但也可能是肝细胞坏死殆尽的结果,此时转氨酶下降而胆红素升高,即所谓“胆酶分离”,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常为临终前表现,病死牢高达88.8%。但应注意药物降酶比降胆红素快的现象。 血清AsT/ALT比值还有助于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时多小于l;慢性肝炎多大于l;酒精性肝病时常大于2,若能排除原发性肝癌则有助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严重肝细胞坏死时,线粒体中的AsT释放入血,以致AsT/ALT比值升高。比值为o.3I~O.63者预后较佳,1.20~2.26者往往进展为暴发性肝衰竭而死亡。比值愈大肝损害愈严重。 A卵同工酶来自线粒体者为AsTh,来自胞浆中可溶性者为Asrs,肝细胞坏死时Asrm显著升高。A孵h长期升高表示病变转为慢性。 胆道疾病时,如胆石症引起梗阻,虽肝细胞无病变,仍可见ALT轻或中度增高,一般不超过3倍,且梗阻解除即于24~48小时大幅度下降,普合并Hf:细胞损害则可更高,因正常肝细胞内转氨酶①通过肝细胞膜到肝窦状隙进入血液;②通过溶酶体进入毛 细胆管至小肠,故胆道梗阻时,转氨酶升高。 原发性肝癌时A洲ALT>1(约半数>3),慢性肝病尤其ALT无明显升高,AsTIm处于高值者,麻疑及肝癌,凶某种癌性因子特异性损伤肝线粒体;吐土可能出现某种异常埘r同功酶所致。 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是一组具有解毒和结合功能的同工酶,在肝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人肝至少含8型以上Gsrr,曾被称为Y蛋白(连接蛋白,配体素,li帮画n)参与肝细胞对胆红素、胆汁酸、靛青绿(IcG)等的摄取、转运。苯巴比妥等可诱导肝脏增加(研,故临床试用于肝内胆汁淤积治疗。GsT分子量较转氨酶小,更易透过肝细胞膜,肝病时血清峰值出现比转氨酶早且高,因此测定(研’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极敏感指标。又由于其半衰期短(1.8小时),所以峰值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全称:leucine arylamidase 临床意义: LAP是一种蛋白酶,肝内含量很丰富。肝内外胆淤时,LAP活力显著增高,尤其在恶性胆淤时,其活力随病情进展而持续增高。试剂对肝道梗阻及胰腺癌的诊断有价值。肝坏疽、肝肿瘤、肝炎、乳腺癌、肝癌、胆道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明显增高。肝硬化、传染性肝炎可中度增高,常为参考值的2-4倍。阻塞性黄疸明显增高,常达参考值5倍以上,并出现在胆红素或ALP上升之前。 不像其他肝功的酶,只能检测血液样本,LAP还可以检测尿液。在一些病例中可以检测尿液中LAP的变化,而不必采血。亮氨酸氨基肽酶(LAP)LAP在人体各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毒性物质或疾病影响到富含LAP的近端小管时,尿LAP活性最高。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药物致中毒性肾损害和肾肿瘤时LAP增高。肿瘤治疗后尿LAP增高提示肿瘤复发。对各种肾脏病例进行分析,发现LAP阳性率最高。 发展及现状: 亮氨酸氨基肽酶试剂盒,采用L-Leucine-p-nitroanilide作为底物通过LAP水解,通过检测P-nitroaniline来测定LAP的活性,此方法在六十年代即为推荐方法,但由于L-Leucine-p-nitroanilide不稳定,此试剂只能配制成应用试剂后使用。如:RANDOX公司的LAP试剂,使用前R1和R2按照30:1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试剂在2-8度,仅能稳定1天,稳定性大大限制了此试剂在临床上的使用。 参考值:(148-250) mg/dl 或 (1.9-3.2) mmol/L (氧化酶法检测)

亮氨酸氨基转肽酶测定试剂盒(DTNB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艾威德

亮氨酸氨基转肽酶测定试剂盒(DTNB底物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转肽酶的活性。 1.1 包装规格 a) 试剂1:1×20mL 试剂2:1×5mL b) 试剂1:2×40mL 试剂2:1×20mL c) 试剂1:4×60mL 试剂2:2×30mL d) 试剂1:2×80mL 试剂2:2×20mL 1.2 主要组成成分 1.2.1试剂1主要组分 磷酸盐缓冲液100 mmol/L 激活剂适量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1.2.2试剂2主要组分 磷酸盐缓冲液100 mmol/L L-亮氨酸-p-硝基苯胺(DTNB)20 mmol/L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2.1 外观 试剂1应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应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 2.2 试剂装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405nm波长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1.5。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在405nm波长处测定其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1。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LAP含量为100 U/L样本时,其|△A/min|应≥0.005。 2.5 线性范围 2.5.1在(15,1000)U/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确定系数应不低于0.990; 2.5.2测试浓度在(15,150] U/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5 U/L;测试浓度在(150,1000)U/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测量精密度 2.6.1重复性:用两个水平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其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5%。 2.6.2批间差: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同一份样本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10%。 2.7 准确度 在样本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品,计算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8 稳定性 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1、2.7的要求。

临床常见致病菌

临床常见致病菌

————————————————————————————————作者: ————————————————————————————————日期:

临床常见致病菌 概述临床常见致病菌(不包括真菌):(1)分几大类和各类所包含的具体细菌种属;(2)生化鉴定要点;(3)各自的主要临床意义。 常见致病菌 表1 革兰阴性革兰阳性 血培养脑膜炎奈瑟球菌伤寒及其他 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 克雷白菌沙雷菌铜绿假单 胞菌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 菌布氏杆菌芽孢杆菌属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肠球菌产单核李斯特菌产气荚膜菌等 尿培养淋病奈瑟球菌肺炎克雷白 菌沙雷菌大肠埃希菌变 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假单胞 菌属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等 痰培养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菌 假单胞菌军团菌多杀巴斯 德菌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等 便培养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志贺菌 属治病大肠埃希菌(出血产 毒致病侵袭)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艰难芽孢杆菌等 革兰阳性 葡萄球菌属 分类及常见种属:根据凝固酶实验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里昂葡萄球菌,施氏葡萄球菌等生化鉴别: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鉴别,葡萄球菌单双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单双链状排列,除形态外,葡萄球菌触酶阳性,链球菌阴性。与微球菌区别,微球菌四联排列,产酸实验葡萄球菌阳性,微球菌阴性,杆菌肽敏感实验,葡萄球菌敏感,微球菌耐药。呋喃唑酮敏感试验则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