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第二章 血液



教学要求:1.使学生对血液的组成、主要特性、主要功能建立基本概念,掌握对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特性、主要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血量的一般概念及运动时的变化,了解运动对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变化的主要影响。
教学方法:1.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2.实验:血细胞的显微镜观察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血液为人体内循环管道内流动的粘滞性液体。(离心沉淀图解)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2.血液与体液
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分为:细胞内液(30%——40%):细胞膜内,构成细胞浆。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与人体直接生活的自然环境——外环境相比,内环境存在着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气体分压、温度等等,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细胞只有在正常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外界:氧、营养→血浆→组织液→细胞
外界 ←血浆←组织液←细胞:二氧化碳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内环境相对稳定性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在新陈代谢活动中内环境会受到破坏→←新的平衡
如果内环境平衡紊乱不能恢复则会发生疾病。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和比重
2.粘滞性
形成:血液流动时液体内各种分子或颗粒彼此摩擦,产生阻力,形成粘滞。性。黏度测定反映血液的粘滞性和流动性。黏度愈大,则粘滞性愈大,流动性愈小。
影响因素:全血粘滞性:红细胞数量、表面

结构、内部状态、易变性、相互作用等。
血浆粘滞性:血浆蛋白数量
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愈多则粘滞性愈大。
例:登山→缺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高
长跑→出汗→血液浓缩→血液粘滞性高→血流阻力大→血压高
大量饮水→血液稀释→粘滞性降低→流速快
3.渗透压
4.酸碱度
血液的酸度和碱度用PH值评定。
PH值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
血浆酸碱度PH值=7.35——7.45 最大变化范围:6.9——7.8
血浆(血液)为缓冲溶液,存在由数对抗酸(碱性 弱酸盐)和抗碱(酸性 弱酸)物质组成的缓冲体系。
主要缓冲对:
血浆:碳酸氢钠/碳酸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红细胞:碳酸氢钾/碳酸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碱贮备:碳酸氢钠/碳酸 20/1
测定:每100毫升血浆中碳酸能解离出的二氧化碳毫升数
正常值:50%——70%
意义:反映缓冲能力,运动员碱贮备高10%。
缓冲反应式举例:
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CA
→二氧化碳+水
血液PH值恒定的意义:
保证酶的正常活性,维持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和器官的正常机能,如紊乱,则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循环血量: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的血液。
贮存血量:潴留于肝、脾、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处的血液。流速极慢,血浆量少,红细胞多,必要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释放入循环血量。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强度、持续时间、项目、环境温度及湿度、热适应、训练水平
运动状态:总血容量增加,骨骼肌血容量增加。
原因:贮存血量释放;
全身血管口径变化:骨骼肌(血流量增加4——20倍)、心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3——5倍),泌尿、消化等系统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2——5倍)。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增加:贮血库释血
变化:血管内与组织间水分转移 排汗散热增加(摄氏35度:0.58/1克汗,体重下降3%——8%,则血浆容量减少6%——25%)引起的血浆容量变化。
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可使体重下降10%。
强调运动中应注意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脱水可造成心输出量↓→机体供血供氧↓→有氧能力↓,代谢产物↑→疲劳→运动能力下降

度性项目(短时间,大强度):贮血库紧急动员,血量增加,但血液相对浓缩,血细胞量和血浆量均增加,但前者增加尤为明显。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
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寿命:120天
生成:红骨髓
破坏:血流冲撞成碎片,由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正常值:男性:450——550万个/每立方毫米
平均500万个/每立方毫米
女性38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
平均420万个/每立方毫米
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2.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可使红细胞数量发生变化。影响因素:运动种类、强度、持续时间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耐力性运动:红细胞数量增加
排汗、呼吸、不显蒸发↑→血液浓缩
肌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内渗透压↑→水分向胞外液转移→血液浓缩
胞内K离子进入胞外液使肌肉毛细管舒张→水分向胞外转移→血液浓缩
速度性运动:红细胞数量增加
贮血库释放→血液循环血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加
短时间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红细胞数量增加
肌肉持续收缩→静脉受压→血液流向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压↑→血液水分渗出→血液浓缩
运动中红细胞增加为暂时性,运动停止后1——2小时可恢复到正常。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运动性贫血
真性贫血: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假性贫血:
表现:血容量增加,血浆量增加较多,红细胞数量增加较少→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相对降低;
医学单位容积或体积测定表现相对正常情况,
原因:红细胞工作性溶解加强→刺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
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
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比容):
概念: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37%——50%,女低于男。
生理意义:影响血黏度(带氧能力)的主要因素。正常黏度范围内红细胞数量、压积增加可使红细胞功能增强;
如大于50%则血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呈指数关系上升时:
单位体积红细胞↑→红细胞压

积↑→血黏度↑→循环阻力↑→血液流速↓→运输能力↓、调节能力↓、清除能力↓→运动能力↓
与训练水平的关系:耐力性运动训练水平低者红细胞压积增加明显,血黏度增加,心脏负荷重,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
为耐力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
4.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红细胞流变性的概念
在血液中流动的红细胞,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变形,以减少血流的阻力。使红细胞在比容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发生轴流现象,顺利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和狭窄部位,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提高氧气的运转效率。
红细胞流变性下降→红细胞聚集→血黏度↑→血液流速、氧运输↓
测定指标: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悬液黏度、滤过率、压积、电泳率等
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的关系
一次性最大强度、持续时间长、训练水平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持续1小时。
影响因素:红细胞表面积/容积比值、红细胞内部黏度、红细胞膜弹性
红细胞变形能力↓→血液流变性↓→供氧↓心脏负荷↑运动能力↓恢复↓
无训练者不宜进行一次性高强度极限运动。
有训练者安静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新生红细胞↑细胞膜脆性↓弹性↑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形态:无色,有核,体积大于红细胞。
分类:颗粒性白细胞——中性、噬酸性、噬碱性
无颗粒白细胞——淋巴、单核
分类计数: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白细胞总数百分比
功能:吞噬:中性、单核
免疫:淋巴、单核
寄生虫反应:噬酸
变态过敏反应:噬碱
正常值:4000——10000/立方毫米
下午、运动、进食、炎症、月经期、分娩期白细胞增多
变形能力低,但可引起微血管血流间歇,微血管血流永久性栓塞
2.运动时白细胞变化的三个时相
肌动白细胞增多: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
三个时相:淋巴细胞时相:总数增多,始动时或赛前状态出现,贮血库及淋巴结释放增多,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时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时出现。
中毒时相:为无训练者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时,造血系统机
能下降的表现。
再生阶段白血病总数大大增加,噬酸性细胞消失;
变质阶段白细胞总数下降。
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
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与运动时间负相关;
30分钟内的一次性运动,无论强度如何,主要是淋巴细胞增加。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恢复速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负相关;
如白细胞在运动中变化幅度大,恢复慢,将会明显影响到免疫功

能。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形态:体积微小,由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寿命8——12天。
数量:10——30万个/每立方毫米,三分之一贮存于脾脏。
生理机能: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生理特点:
黏着:血管内膜受损时,黏着于其胶元组织。
聚集:在诱聚剂的引导下血小板之间破裂黏着(第一相聚集,第二相聚集),促使血栓形成。
释放:血小板分泌生物活性物质:5——HT、儿茶酚胺、ADP等,促使小血管收缩,止血。
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产生收缩作用,使血凝块回缩硬化。
吸附:吸附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
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血小板数量的增加与负荷强度高度正相关。
一次性激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平均容积增加,活性增强。
(肾上腺素、ADP、血小板激活因素增加有关)
运动后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血小板活化,。
原因:1.运动中血细胞破坏增加,使诱聚剂释放增多,
2.运动处于机能应激状态,
作用:可修复微血管损伤和调节血管壁通透性。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结构:珠蛋白(96%)、亚铁血红素(4%)
部位:完整的红细胞膜内。如膜破裂(溶血),血红蛋白逸出,则功能丧失。
功能:1.携带氧(亚铁离子氧合作用、氧离作用)和二氧化碳(氨基,二氧化碳的结合和解离)
2.缓冲对,缓冲血液酸碱度
3运动能力评定指标: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有氧运动能力等
影响因素:同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与红细胞一致。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正常值:14克%(血黏度4单位)——小于20克%(血黏度6单位)
过高: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机能紊乱;
过低:贫血,供氧不足,机能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半定量分析法进行个体具体分析,可了解个体正常范围,通过正常范围的观察,可掌握机能状况,调整身体机能,预测运动成绩。
注意点:1.冬季、女性月经期正常值可稍低。
2.注意季节和生物周期的个体差异。
3.一般标准:男﹤17克%,女﹤16克%;最低值>本人全年平均值的80%。(12月值/12*80%)注意个体相差较大的平均值。
4.身体机能最佳期:大运动量的调整期,血红蛋白值由低向高恢复时,运动成绩最好。
5.为训练周期和阶段的评定指标,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
6.应结合无氧阈、尿蛋白、心率、自我感觉等分析血红蛋白指标变化。
7.针对有氧项目的评定指标。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分类:
理论分型:偏高型、偏低型

、正常型——波动大、波动小之分。
实际分型:偏高波动小型、偏低波动小型、正常波动大型、正常波动小型。
最佳(差)类型:偏高波动小型佳,偏低波动小型差。前者可耐受大运动量训练,适宜从事耐力型或速度耐力型项目。
检测:每周或每隔一周测定一次血红蛋白,1-2个月左右可判定类型。
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情况,队员之间横向比较
运动生理学教案
谭思洁

第三章:循环机能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心脏推动血液流遍全身,供给组织营养,收集废料,完成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所以,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动脉是血液离开心脏流向组织的通道
静脉是血液由组织流回心脏的通道
心脏与血管是一个闭锁的管道,封闭的,以心脏为中心
循环分为两个途径:
1. 1. 体循环: 左心室射出血液动脉流向全身组织在毛细血管的部位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2. 2. 肺循环:右心室射出血液经肺动脉分布到肺,与肺泡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那么两个循环互相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使人体机能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那么,这些循环都是怎样完成的呢?
第一节:心脏的构造和机能
一、一般构造
1. 1. 是由心肌构成的空腔的器官,分为四个腔室
心脏有四个腔室,在心脏右侧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心房是贮血器,起辅助泵的作用。
心室是肌肉泵, 完成射血功能, 肌肉雄厚,由两层螺旋方式排列的肌纤维组成,在两层之间还夹着一层大致为环形的肌纤维。螺旋状排列的肌纤维起源于房室之间的腱环,其纤维向下行围绕两心室直到心尖部,然后向上折回形成乳头肌。心室肌纤维的这种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当它收缩时使心室同时发生上下方向及由四周向内的缩小,产生的排血力较强。左心室壁的肌肉比右心室的约厚三倍,因此左心室收缩力比右心室强。
左心房是好血,含氧丰富的血;右心房里的血是废血
为什么血不倒塌流,不乱流是因为心脏里有特殊的构造:
2. 2. 房室瓣
房与室之间, 室与室之间的联结基本上都是无肌纤维联结,有房室环结缔组织;保持了各房室的独立, 心房和心室处有房室瓣, 左边为二尖瓣,右室是三尖瓣,每一室与大动脉间有半月瓣。
这些瓣膜朝一个方向开启, 保证血不逆流
。。。。。。。。。。。。。。。。。。。。。。。。。。。。。。。。
。。。。。。。。。。。。。。。。。。。。。。。。。。。。。

第十三章 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

分析
一、超负荷原则基本概念与意义
所谓超负荷是指当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这个超过原有负荷的负荷即为超负荷。
运动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地施加运动负荷,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获得不断增长。而运动能力的提高,实质上就是对抗负荷能力的提高。这样看来,运动训练的过程,意味着需要不断精心地调控训练负荷的过程。对负荷强度的把握,是训练是否有效的关键。
对于超负荷理论的透彻理解与把握,直接关系着1每节训练课的设计,包括负荷强度、运动量以及负荷方式等;2每个小周期训练的安排思路,该小周期中各节训练课负荷的变化以及搭配;3 减荷阶段的安排,训练周期中不同减荷阶段的安排与时间长度等;④ 对增加负荷适应状态的评价,据此不断调整训练课安排。⑤ 对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据此改进负荷安排并修正训练计划。
二、生理学分析
超负荷原则是基于人体机能对运动负荷刺激的基本反应与适应规律而提出的。这一规律在上一节已经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讨论。简单说来,在给机体施加一个较大运动负荷的初期,机能反应较强烈,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但随机体对该训练负荷的逐渐适应,机能反应便会越来越低,训练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在此情况下若要继续提高运动水平,则必须适度增加运动负荷,以其引起新一轮次的反应及适应过程。依此周期不断循环,即为超负荷的基本内涵。更确切地说,所谓超负荷,实质上是指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最大运动潜能。
运动能力要不断提高,负荷不断增长是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运动负荷应不断超过原有负荷。但超负荷并非指过度负荷,而是指在不引起机体机能衰竭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刺激机体,使之发生最大的适应性变化。这就意味着,在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运动负荷必须足够大,训练频度必须足够高。
合理应用超负荷原则是影响运动训练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对其尺度的把握不仅直接影响运动员每节训练课、每一小周期、中周期、大周期的训练效果,而且会对运动员一生可能达到的最高运动成绩甚至运动寿命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运动员机能评定
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相应的医学检查指标,综合的评价运动员现时身体机能状况,训练状态和机能潜力,对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诊断。
机能评定的意义
---评价训练负荷的大小是否适当, 对机体产生的训练效益是否

达到最佳化
---区别生理极限与病理的界限
---评价训练后的恢复情况,为再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应激(stress)与应激性的概念
定义:机体应付任何需要时的非特异性反映。如创伤、机械力以及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精神紧张、缺氧、失水等都会成为“应激源”作用于机体引起应激。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成为应激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