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概要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概要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概要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概要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珊珊,王德勇

(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635(200604-0247-03

收稿日期:

2005-12-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化重点企业分析及其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课题号10552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珊珊(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表1

黑龙江省与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比较

资料来源自《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0 ̄2005》,经整理计算所得。

黑龙江省具有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种薯和商品薯基地之一。

2004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34.0万hm 2,

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4.0%,仅次于大豆、玉米和水稻,马铃薯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

1.1生产发展状况1.1.1播种面积与产量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马铃薯主产省之一,种植面积居于全国前列,自2001年突破40.0万hm 2后,

各年略有变化,2004年达34.0万hm 2,约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7.4%。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比例上,

2004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

种面积的4.0%,比2003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从1999年到2003年来看,马铃薯播种面积在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中的比例平均为4.3%左右,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比例仍然偏低。

总产量和单产水平各年变化较大,2004年总产量达515.0万t ,单产15.2t ?hm -2,分别居于全国第6位和第16位。从近几年看,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但单产水平一直不高(详见表1。

年度

面积(万hm 2

总产量(万t ?年-1

平均单产(t ?hm -2黑龙江

全国

占全国比例(%

排名

黑龙江

全国

占全国比例(%

排名

黑龙江

全国

占全国比例(%

排名

199931.2441.87.15373.05609.76.6612.012.794.218200039.0472.38.24404.56628.26 .1710.414.074.022200142.1471.98.94616.56456.49.5314.713.7107.113200244.2466.89.5 4665.57523.08.8415.116.193.41320032004

43.334.0

452.2460.0

9.67.4

46

518.0515.0

6810.07222.0

7.67.1

66

12.015.2

15.115.7

79.496.6

2016

产业开发

1.1.2种植区域与主栽品种

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广泛,全省种植马铃薯

的农户约400万户,几乎各市县都有分布,但主要

产区集中在松嫩平原北部地区和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包括齐齐哈尔市北部的讷河、克山、克东、依安、拜泉、海伦和黑河市南部的嫩江、北安、五大连池等市县及大兴安岭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是马铃薯集中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种薯基地。

在种植品种上,早熟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主要有东农303、克新4号、早大白、尤金、黄麻子、费乌瑞它等,淀粉专用品种主要种植的是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王珊珊,王德勇?247

?

克新12号、中大1号,炸片专用品种大西洋,炸条专用品种夏坡蒂等也有种植,种植的晚熟食用品种主要是克新13号和克新16号。

1.2销售及加工状况

黑龙江省马铃薯在全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其鲜薯销售集中于东北三省,随着内蒙、辽宁、吉林等周边各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鲜薯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种薯是黑龙江省优势产品,一级种薯市场价1000 ̄2000元?t-1,经济效益远高于鲜薯。生产的种薯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远销中原及南方市场。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较少,淀粉

用原料多采用鲜食菜薯加工。薯片、薯条加工用原料品种种植面积小,市场需要量大。

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省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150多万t。淀粉加工是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利用的主要渠道,全省较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有黑龙江省银河淀粉集团、黑龙江省港进粉丝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丽雪精淀粉公司、黑龙江沃华马铃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奈伦淀粉有限公司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全省传统马铃薯加工业包括淀粉加工和粉条、粉皮、粉丝加工,薯片、薯条及全粉加工较少,近年来主要有哈尔滨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黑龙江铃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1.3良种研究与脱毒种薯繁育状况

黑龙江省开展马铃薯研究工作已有几十年历史,从事马铃薯研究的单位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研究内容涉及马铃薯育种、栽培、种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藏运输、加工利用等诸多方面,已培育出克新系列、东农303、304、305等优良品种,在省内外已大面积推广种植。

在脱毒种薯研究与应用方面,黑龙江省从1982年起正式大面积推广脱毒种薯,从1991年起,批量生产脱毒微型薯和小种薯,现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有国家和省政府共同建设的黑龙江(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中心,拥有鹤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脱毒种薯生产机构和企业,建有全国最大的种薯繁育基地——

—讷河脱毒种薯基地、嫩江马铃薯原种繁育场等脱毒种薯生产基地,每年向省内外提供大量种薯。

2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2.1脱毒种薯利用率低,推广速度慢

目前脱毒种薯种植面积在全国达15% ̄20%左右,黑龙江省略高,约25% ̄30%,自留种仍占较大比重。我省生产脱毒种薯的单位虽多,但脱毒设备与脱毒技术没有有效结合起来,规模效应不明显且扩繁技术水平不高,致使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偏高、售价高。我国自繁各级脱毒种薯价格一般为:微型薯每粒0.2 ̄0.3元,原原种每吨3000 ̄4000元,原种每吨2000元,一级种薯每吨1000 ̄2000元。按每hm2用种量2t 计算,每hm2马铃薯种薯成本约2000 ̄4000元,政府若不进行补贴,农户负担较重,影响使用脱毒种薯的积极性,限制了脱毒种薯的推广。其次,脱毒种薯繁、育、推、销各个环节脱节,基础种薯来源复杂,种薯级别混淆,管理粗放,使脱毒薯增产效益不明显,影响了脱毒种薯的推广。

2.2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目前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以高产鲜食居多,主要是克新系列和东农303等,优良专用型品种,特别是食品加工型品种较少。加工种类多为淀粉加工,且属中熟或中晚熟、丰产类型的品种,缺乏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多用一般食用商品块茎替代。为了延长加工期,应多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品种熟性和类型结构不合理,造成马铃薯收获季节集中,类型集中,上市不均衡,加之一薯多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了产品质量,从而削弱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优势,制约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降低了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

2.3栽培技术落后,种植方式单一

栽培技术是继优良品种之后夺取高产的又一手段,但长期以来,重育种、轻栽培观念浓重。对马铃薯栽培技术重视不够,科研和推广工作薄弱,技术培训欠缺等现象较普遍,田间管理简单粗放,影响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外,全省种植马铃薯的品种很多,但农民不能按照品种、用途、土地条件等采取不同的种植方法。落后的种植技术和单一的种植方式,使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受到影响,降低

?248?中国马铃薯,第20卷,第4期,2006

了马铃薯生产的效益。

2.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业以淀粉为主,但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且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弱。客观上,由于龙头企业规模小,对市场驾驭能力差,影响小,很难起到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体制上,企业没能与农民建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关系,没有建立自己的原料车间,真正和农民结成产业链条。致使原料多时企业以压低价格来降低成本,原料少时靠降低收购标准来增加原料数量,形成“薯多伤农,薯少伤企”的产业局面。

3对策与建议

3.1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降低脱毒种薯成本

使用脱毒种薯,是提高马铃薯单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健全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统一的种薯病毒检测技术规程、产地检验规程、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使监督检测中心真正发挥监测作用,保证科研机构和企业按规程生产合格的原原种和原种供给农民。另一方面,优化品质,降低成本是提高脱毒种薯利用率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脱毒种薯研究基础,要重点研究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提高种薯质量,降低种薯销售价格,使农民尽可能多地运用脱毒种薯。

3.2积极引进、培育优质专用型品种,加强配套技术研究

品种对马铃薯及其加工制品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在发挥科研机构作用,积极研究培育新品种的同时,注重从国内外引种,调整品种结构,开发新市场。重点是引进国内外优良鲜食薯品种、炸条专用品种和其他专用型高利润品种,为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作好品种储备。在引进、培育优质品种基础上,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使用新型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等一系列配套相关技术也是提高马铃薯单产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进行品种区域试验、示范试验和品种审定、认定工作,积极制定与新品种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和

优质化生产标准,为优质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工作。3.3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

发展马铃薯加工业是马铃薯生产的最终出路。扩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拓宽和延伸产业链是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必要手段。可以通过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逐渐拓宽加工渠道,在稳固精制淀粉、全粉等系列产品和以淀粉为原料的传统食品加工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引进马铃薯薯片、薯条等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马铃薯食品加工业,拓宽产业链条;注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马铃薯附加值。

3.4进行分工协作生产,提高专业化水平

农业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发展,在建立规范的种薯繁育体系及完整的产业链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区域可以通过区域专业化生产,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链中适宜自身发展的环节。生产中,根据自身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主栽品种,对早熟、中熟品种,鲜薯及薯片、薯条等加工专用型品种的生产进行合理布局,隔离生产。各原种场做好分工协作,按品种、代际进行既定品种的分级繁育,改变小而全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水平。

3.5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提供一系列的综合性服务,包括政府主持的技术推广与经营指导工作,以及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提供的服务。目前状况下,农民不仅需要技术推广与经营指导,更需要良种供应、产后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单纯依靠政府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需要。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在诸如对种薯质量、生产地点、播种面积和种植品种进行统筹管理,组织专门人员对当地马铃薯生产进行田间管理、监督指导和跟踪服务,实行马铃薯生产标准化。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产业化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民间“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规范运行机制,稳定和拓展产业链条。既培养大

批规范种植大户、专业村和市场营销大户,保护薯农利益,又注重原料基地的建设,保证企业有优质、丰富的原料供给。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珊珊,王德勇?249?

马铃薯如何走出销售困境

马铃薯如何走出销售困境 背景材料: 自古以来,马铃薯一直作为主要蔬菜而被人们青睐,尤其在美国,它还属于重要的农作物,始终有良好的销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流行一股减肥热潮把马铃薯打入冷宫,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滞销,种植业岌岌可危,食品加工业也举步维艰,马铃薯的前途渺茫。 针对这种困境,马铃薯的生产厂家与经营厂家联合组建了“马铃薯全国推广委员会”集众人之智慧和能力,策划了一系列马铃薯的促销活动,意在把人们敬而远之的“土蛋蛋”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市场调查: 马铃薯突然面临此种困境,一定有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因。委员会成立之后,为弄清其滞销的原因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最终查明,原来人们认为马铃薯是使人发胖的“罪魁祸首” 人们普遍认为马铃薯是让人发胖的最主要食品,因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过高的卡路里,吃后易在体内形成脂肪,显然这是不符合人们减肥潮流的,所以马铃薯理所当然地被“禁食”了。另外,人们之所以认为食用马铃薯无益于减肥,是与其传统、单一的食用方式有关。在美国,人们习惯把马铃薯与黄油、酸奶合吃,这样,原本营养丰富的马铃薯就默默地成了“替罪羊”。人们宁可极力控制自己食用奶油,也不愿意再食用马铃薯了。 导致马铃薯滞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马铃薯一直被视为大众食品,多出现在家庭的饭桌上,星级饭店的大场面是不容它独自亮相的,受人们这种传统意识影响,马铃薯迅速走上了滞销之路。 马铃薯如何走出销售困境,请您为马铃薯做个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 一、改变人们的认知,加大在各种渠道上的广告投入,用科学事实告诉消费者:以马铃薯代替米饭不仅能保证人体一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更能排除体内毒素,美容颜润皮肤、治肥胖,绝非发胖食品。此外还可以防治癌症防治、肝脏病、肾脏病、胰脏病、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能恢复体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和自愈能力;能消除眼疲劳,消除眼睛干燥,令双眼亮丽;能治愈腰痛、肩膀痛、膝痛。二、向大众及酒店推出马铃薯的新型菜式,不再是单纯的炒土豆丝、土豆泥、炸薯条等。例如:可以把土豆泥混入肉末,制成土豆饼或马铃薯肉丸;也可以把土豆泥堆起来,在上面插上青菜等绿色的食物,制作成假山样式;像牛肉炖土豆这种常见的菜,也可以加以改善,比如把土豆做成五角星样式,并摆出一定的图案或规律来;也可以做成小的、式样精致的土豆饼,沾上奶油作为饭后甜点,不一定要按中国的传统吃咸的。 三、用马铃薯做成食用雕刻艺术品,向星级饭店推荐。由于马铃薯质地较硬,切开不易变色,很适合做成如福娃、仙鹤、鸳鸯等富有美好寓意的雕刻食品,既能食用,又能成为装饰,更显星级饭店的档次和高贵,一举多得。 四、把土豆与其他食材混合做成土豆粉、特色土豆饼等特色小吃,这种特色菜或特色点心会给饭店的厨艺更增风采。也可以把马铃薯与苹果等混合起来榨成果蔬汁,既营养又潮流还不失星级饭店的品味。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具有地区经济特色的重要产业。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产品市场逐年拓展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八十年代前,全区马铃薯历年总播种面积约360万亩,变动在300~405万亩之间,约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市场的拉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区内加工能力的提高,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展到795.8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0%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865.3万吨(折粮173.1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12%,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46.7公斤增加到1087.3公斤(见附表2)。作为食用鲜薯、种薯和加工原料薯的马铃薯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优质商品薯直销东南亚各国,获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2、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推广网络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已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基础脱毒苗、微型薯、原原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即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的科研院所、大中型集团公司为技术依托,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术生产基础脱毒种;以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繁种的山区旗县为基础,建立可监控原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脱毒种薯;以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和种薯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生产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的繁育推广体系,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种薯辐射推广网络。 3、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马铃薯市场的拉动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区马铃薯加工业逐步兴起且发展迅猛。目前,境内已建成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呼和浩特华欧淀粉有限公司、集宁富广食品公司、海拉尔麦福劳公司、包头海德公司、呼和浩特奈伦农科公司等46家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附表3.1),产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及薯条薯片等。2003年全区加工马铃薯(鲜薯)35万吨,占当年鲜薯总产量的4%,企业销售收入近5亿元。2004 年全区大中企业将加工鲜薯达80多万吨,占总产量的8.6%。 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推广,马铃薯淀粉含量由过去的12%提高到15-19%,个别品种淀粉含量高达20%,为淀粉加工提供了极好条件,加工薯增值率逐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逐步扩大。如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现已选育成高产、早熟、高淀粉、油炸加工等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高淀粉品种内薯七号淀粉含量达20.03%,蒙薯九号18.7%,高原七号18.3%,底西芮17%,为适应企业多样性需求、推动内蒙古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市场培育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注重对市场的培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订单销售,大力推进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推广优质专、特用马铃薯品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围绕市场培育和销售,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由社会投资,巩固和新建了一大批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贮藏设施,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在组织化程度上基本形成了贮藏加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加基地、营销组织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经纪人(农民经营大户)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产业化雏形。各类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有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10个(附表3.2),各类协会、专业经营马铃薯的公司与个体民营组织已达200余个,营销队伍(包括农民经纪人)超过10万人。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报告简易版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基本县情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毗邻京、津。 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440个行 政村,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 人。全县年均气温6.8℃,年均降水量404.9毫 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620.7小时。我县由于十 年九旱,尤其是春夏旱比较严重,降雨少且多 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土壤大部分为褐土 和棕壤土,土层深厚,疏松,所有这些土壤、 气候特性都适宜马铃薯生产。 历年来全县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谷子等

粮食作物为主,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位居全县第二。马铃薯一直是赤城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得到了稳步发展。 XX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10%,马铃薯种植涉及到全县各个乡镇,全县马铃薯年产量在11000-16000吨之间,其中外销量在8000吨以上。因此,可以说,马铃薯是赤城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赤城县人民既靠它解决吃饭问题,又靠它解决花钱问题。 二、马铃薯生产情况与加工情况 XX年,我县马铃薯播种面积7.5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19.8%,全县规模500亩以上的有3片,分别是:赤城县润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标准样本

合同编号:WU-PO-228-55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标准样本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ach Party,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n Agreement Through Common Consultation And Fix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arty,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All Partie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编写:xxxxx 审核:xxxxx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标准样本 使用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协作的当事人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把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制约各方的效果。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甲、乙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决定在惠阳 市水口镇______村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现就生产、 销售等有关问题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提供_____亩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的耕地作马 铃薯生产基地,负责生产基地各个生产、销售环节的 组织管理及协助技术员做好生产指导工作。

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第一次)

毕业论文 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中国是署类生产大国,2011年播种面积达到5205千hm^2,占世界比重为27.3%。但同时也是署类出口小国,2011年马铃薯出口贸易总额是2.25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仅为3.34%,本文分析了近10年内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贸易总量、贸易地位及贸易格局,认为目前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贸易总量呈呈攀升态势,出口增长相对较快,贸易格局日趋多元化,并就马铃薯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合当下马铃薯贸易状况,对我国未来马铃薯产品贸易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马铃薯;贸易现状;趋势

1 前言 21世纪我们吃什么?有专家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今后的21年,预计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数字将超过1亿,其中增长人口的95%以上将出现在土地和水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发展中国家。因而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消息称,据科学家分析,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问题,只有靠马铃薯了。 马铃薯的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的粮食作物里面最全的。有营养学家曾经作过实验,148克土豆,大约是3两,就基本上能满足人一天的维生素和营养需求。所以,法国人把马铃薯称为“地下苹果”,德国人称为“地梨”,俄罗斯人称为“第二面包”。 “从资源环境上来讲,发展马铃薯产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指出,中国耕地中60%是干旱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马铃薯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的水分利用率是小麦和玉米的8倍。 马铃薯主要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从其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在世界马铃薯贸易市场上只占很小的份额,与其生产地位严重不相称。[1]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不断放大,出口动力充足,但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马铃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修订版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修订版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arties’ ac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harmed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89016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修订版 说明:本合同内容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约束当事人的行为,保证国家、集体和 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促进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是强化管理体制的有力 工具,如果您有需要可以下载修改或直接打印。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决定在惠阳市水口镇______村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现就生产、销售等有关问题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提供_____亩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的耕地作马铃薯生产基地,负责生产基地各个生产、销售环节的组织管理及协助技术员做好生产指导工作。 2.预付_________%马铃薯种苗款,(每亩需种薯贰佰市斤原种每市斤种_________元计)。余下_________%种薯款待收薯时一次性

由乙方扣回。 3.在收购期间,必须保证足够人员维持好收购现场秩序。并协助乙方做好收购、验质工作。 4.负责农业特产税的缴纳,及乙方派出技术员的住宿场所。 二、乙方职责 1.保证在公历十一月前将_________亩生产基地所需种薯送到甲方所在地,必须保证所供种薯无病毒、抗性强,并派有经验的技术员专门指导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 2.负责收购全部合格薯,并在产地设点收购。合格薯收购价格为每市斤零点陆元。(合格薯标准:无机械伤,无青头,无病虫害,无腐烂,单个重量_________市斤以上)。级外薯按每市斤_________元收购。(级外薯标准:无腐烂,单个重_________--_________市斤之间)。 3.在收购时期,公司将派人到现场负责验质、过秤,运输、付款等工作,货款扣除种薯款后,分批付给农户,收薯完毕后统一结算付清。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教学内容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马铃薯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园艺092 姓名:马克 学号:2009010507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消费大国近期马铃薯产业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消费旺盛,对外贸易活跃。其发展都朝着有利于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销售情况生产与销售特点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1.面积规模和产量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使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

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播种面积为466.34 hm2 ,折粮(马铃薯产量按5kg折1kg粮食计算)总产量为1415.60万吨。2009年播种面积达到508.8万hm2,折粮总产量有1464.6万吨。而2010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7808万亩和8154万吨,较前几年大幅度增加。 2.主要产地及其所占比例 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可分为4个具有特点的类型: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西南单双季混作区。主产区为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而近年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心总体呈现西移南移趋势,区域比较优势呈现东部下降西部增强的趋势。目前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

马铃薯调研报告

1、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生产情况: (1)、2008年快繁脱毒苗80万株,其中陇薯3号70万株,爱德华国等国外引品种10万株,在坪庄繁育基地原原种网棚田进行无土栽培6.1亩;2007年培育脱毒苗60万株,收获微型薯105万粒。 (2)、2007年栽培原种网棚田90亩,亩产1750公斤,收获原种12.3万公斤。2008年栽培原种网棚田130亩。 (3)、2007年栽培一级良种田209亩,平均亩产为2768公斤,总产量57.85万公斤。2008年栽培一级种薯繁育田750亩。 (4)、2007年在基地周围示范推广脱毒种薯2000亩,平均亩产2750公斤。 2、全县脱毒种薯推广情况:经过几年的脱毒种薯的应用推广,使广大农民普遍认识到脱毒种薯抗病性强、品质好、丰产稳产的特点,加之近年来老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很低,农民种植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积极选用脱毒良种。通过基地繁育、外地调运、群众互兑互换等方式相结合,2007年全县统供脱毒良种XX吨,其中基地供种479.5吨,从外地调入1095.5吨,免费发放到全县XX个山区乡镇的14000多户农户中,加上农户自行调剂兑换的良种,2007年全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达到19.6万亩,其中一级种田1.5万亩。经秋季测产,脱毒薯平均亩产达2100公斤,其中陇薯3号平均亩产2256公斤;陇薯6号平均亩产1930公斤;而传统品种渭薯1号平均亩产为1570公斤,脱毒薯比渭薯1号平均亩增产530公斤,增产率为33.4,按每公斤0.6元计,亩增收318元。 3、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 XX县马铃薯主产区没有工业“三废”污染,群众在生产中很少施用农药,尤其不施剧毒和高残留 的农药。2006年12月,XX县21个乡镇的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被省农牧厅监测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7年2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我县XX个马铃薯主要生产乡镇的XX万吨马铃薯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日常生产中,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指导群众,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由于经费紧缺及缺乏有关标准依据等原因,东乡县还没有制定出正式的“东乡马铃薯”产品标准,计划在今后逐步制定完善,并注册“XX”商标。 四、马铃薯加工、营销情况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全县40多万吨马铃薯产量中,外销量在20-25万吨之间,马铃薯产品的运销,带动了一大批当地农户,依靠贩运马铃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收购网点遍布全县山区21个乡镇,全县有200多户农户长期贩运马铃薯,其中以XX乡农民张兵创办的“XX省XX马铃薯运销公司”规模最大,年销售马铃薯5万吨,销售收入3500万元,将马铃薯运销到青海、新疆、广州、上海等地,为XX马铃薯打出了品牌,树立了形象。 另外,在本县的达板镇和东塬乡各建立了一家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年设计加工精淀粉8000吨左右,年可消化吸收马铃薯6万吨左右,除此之外,附近再无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近两年,由于缺乏周转资金,XX的精淀粉厂处于停产状态,XX乡的精淀粉厂也因缺乏周转资金,无鲜薯贮藏设备,正常年份只生产4个月左右,而2007年仅生产了一个月,今年还没有生产,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可喜的是,通过招商引资,一座年可加工15000吨精淀粉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在XX镇开工建设。 据调查,马铃薯精淀粉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印刷等行业,国内外市场十分紧销,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上述两家企业的淀粉产品曾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因此,鉴于目前这种状况,本县马铃薯加工企业还明显较少,加工转化能力明显不足。 XX县马铃薯播种面积实际有30-35万亩的规模,还可有5-10万亩的发展潜力,总面积可达40万亩以上。因此,实现XX县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通过建立马铃薯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品种改良,推广种植淀粉型专用商品薯,开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增加种植效益,促进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面 主要存在单产不高,尤其是精品薯产量不高,没有淀粉或蔬菜专用薯生产,群众的商品意识不强,

马铃薯种植、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麒麟区马铃薯生产和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云粮发【2014】64号文件《云南省粮食局关于做好粮食流通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专项(题)调查的通知》要求,为准确掌握全区马铃薯生产、消费、和销售情况,我局积极同农业部门沟通联系,对2014年及2015年的马铃薯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麒麟区农业生产情况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全区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52万亩左右,总产保持在2.2亿公斤左右。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和马铃薯为主,豆类作物为辅。马铃薯在麒麟区是一种主要的种植作物,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0万吨(鲜薯)左右,马铃薯分大春、小春、晚秋三季种植。 二、马铃薯生产总体情况 1、种植面积:2014年全区种植马铃薯50912亩,其中小春马铃薯种植面积11725亩,大春马铃薯种植面积39187亩。2015年小春马铃薯种植面积11335亩,大春马铃薯种植面积40205亩。 2、种植品种:小春马铃薯种植品种以宣薯2号为主,大春马铃薯种植品种为合作88号、会单2号、米拉系列。 3、产量:据统计,大春马铃薯平均产量2500公斤/亩(其

中合作88号、会单2号亩产3000公斤/亩,米拉系列亩产较低为1000公斤/亩),2014年总产18340吨(折粮);小春马铃薯平均产量2000公斤/亩,2014年总产3447吨(折粮)。2015年小春总产3438吨(折粮)。 4、价格:2014年马铃薯价格较2013年有所下跌,大春马铃薯销售均价1.5元/公斤;秋马铃薯销售均价2元/公斤;小春马铃薯销售均价2.5元/公斤,2015年小春马铃薯销售均价2.3元/公斤。 5、销售:据统计2014年,全区共销售马铃薯40000吨,其中大春马铃薯销售30000吨,销售价格为1.5元/公斤,收入为4500万元;秋马铃薯销售3600吨,销售价格为2元/公斤,收入720万元。小春马铃薯销售6600吨,销售价格为2.5元/公斤,收入1650万元。 6、种薯:据调查,平价每亩种植需种薯200公斤,全年种薯需求量为10000吨左右。 三、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麒麟区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以稳步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为主要目标,现马铃薯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小。2014年各脱毒马铃薯(含三级以上种薯)的推广面积仅占种植面积的41%,大面积生产中优质脱毒种薯特别是一、二级种薯覆盖率更低。

旗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旗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旗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近年来,太旗依据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科学调整农业 生产结构,转变马铃薯传统生产方式,全面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马铃薯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发展现状和成效 20xx年,全旗马铃薯种植面积50.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5.3%,总产量55.14万吨,17万农牧民人均增收392元。 20xx年马铃薯种植面积5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9%,预计总 产量79.5万吨,加工7.9万吨,储藏20.4万吨。现有生产、加工企业35家,种植大户80余家、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园区308处、20.7万亩,膜下滴灌3万亩。 先后被评为无公害农作物生产基地、马铃薯优势作物产 业带、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XX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XX县、高产创建示XX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国

家商标总局注册“精豆”牌商标,认证为绿色食品,部分马铃薯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宣传培训。一是邀请自治区马铃薯示范推广 团队培训指导。二是举办“高产创建”等系列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三是召开现场观摩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发放培训手册、明白纸。四是利用媒体发布信息进行宣传。 (二)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行政与技术结合。发挥 行政部门、科研推广、基层干部在组织发动、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二是科研与推广结合。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XX县项目为载体,推动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应用、 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集约化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三)实现“四化标准”。一是田间设施标准化。整合 项目、集中资金,按照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报告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报告 一、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色 马铃薯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定西市从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迄今,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自给自足阶段到产业培育、快速发展,进而步入目前的马铃薯产业全面提升四个阶段。到2008年实现了由"马铃薯之乡"向"中国薯都"的跨越 多年以来,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北部干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中部河谷川区三个区域化特色生产基地。从之前的小面积种植家家户户只够吃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大面积种植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天覆地变化。“十二五”以来,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和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抓两头(种薯扩繁、精深加工)、带中间(品牌营销)、促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提升种薯繁育水平为核心,以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为保障,全力抓好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贮藏设施建设,不断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了马铃薯种植由商品薯生产向良种扩繁转变,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及休闲食品加工转变,营销由传统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安定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定西马铃薯”被命名为“中国驰名

商标”,成为安定享誉全国的一张重要名片,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安定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 (一)种植规模趋于稳定,产业效益持续增加。 “十二五”以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3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15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2015年种植面积100.02万亩,因受伏旱和早霜冻影响,总产量达到108.8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24.6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可支配收入1428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6%。(二)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良种推广步伐加快 每年筹措资金1000万元以上,积极扶持制种企业发展。全区已建成规模化种薯企业17家,微型薯生产能力达4.5亿粒。同时,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逐步建立了“服务全区、面向全国”的优质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和“政府主导、主体参与、大户引领、多元发展”的良种扩繁工作机制。2015年引进试验新品种43个,建立原种基地2万亩、一级种基地15万亩,全区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龙头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了马铃薯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全区共建成马铃薯加工龙头企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马铃薯生产、销售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年月日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

原则,经协商一致,决定在惠阳市水口镇寸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现就生产、销售等有关问题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 提供■亩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的耕地作马铃薯生产基地,负责生产基地各个生产、销售环节的组织管理及协助技术员做好生产指导工作。 2 .预付%马铃薯种苗款,(每亩需种薯贰佰市斤原种每市斤种计)。余下%中薯款待收薯时一次性由乙方扣回。 3. 在收购期间,必须保证足够人员维持好收购现场秩序。并协助乙方做好收购、验质工作。 4. 负责农业特产税的缴纳,及乙方派出技术员的住宿场所。 二、乙方职责 1. 保证在公历^一月前将生产基地所需种薯送到甲方所在地,必须保证所供种薯无病毒、抗性强,并派有经验的技术员专门指导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 2. 负责收购全部合格薯,并在产地设点收购。合格薯收购价格为每市斤零点陆元。(合格薯标准:机械伤,无青头,无病虫害,无腐烂,单个重量斤以上)。级外薯按每市斤 收购。(级外薯标准:腐烂,单个重 --市斤之间)。 3. 在收购时期,公司将派人到现场负责验质、过秤,运输、付款等工作,货款扣除种薯款后,分批付给农户,收薯完毕后统一结算付清。 4. 检质工人工资、食宿费和收购时所需的包装物品均由乙方负责。 三、违约责任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以及墨西哥等地,16世纪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向世界各地传播,17世纪初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果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2.8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3亿亩上下,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40%和38%,二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近年世界马铃薯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发达国家因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高、单产增加而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面积由1.56亿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255万亩增加到1.17万亩,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增幅达60%,印度和孟加拉增幅分别达到43%和52%,朝鲜面积增加了2倍。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683万亩,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3万亩,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167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达到2950公斤/亩,

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在中国的地位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需要而大幅度提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要把小土豆建成大产业”,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马铃薯是世界第 4 大作物,在中国长期作为无足轻重的小作物自由发展,没有受到应有 的重视。在中国不同省市区,马铃薯被分别按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统计上报,后 两类没有单独统计数据,造成《中国农业年鉴》[1]上马铃薯的统计资料缺失。如马铃薯生产大省山东省的马铃薯生产情况没有在《中国农业年鉴》上反映等问题。虽然有许多人撰写过关于中国马铃薯生产的文章,由于统计数据的先天不足等多种原因,有关马铃薯生产情况阐述也难免受到影响。 为了让政府、企业和农民准确了解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正确决策,共 同推动中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多年来,笔者对各地马铃薯生产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并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各省农业厅有关马铃薯生产数据材料、马铃薯专家的论文[3]、网上搜索到的资料及对各省马铃薯专家的请教,尽可能客观准确地甄别数据真伪、分析推测相关缺失数据。以此为基础,按照中国马铃薯栽培区划[4],分析中国各省1982-2005 年二十四年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汇总了2001-2005 年中国各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分别按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排出了中国十大马铃薯生产省区、揭示了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情况。 一、南方冬作区各省马铃薯生产情况 南方冬作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全部,广东、福建是重要 传统产区,广西、海南是新兴马铃薯产区,海南马铃薯播种面积很小,台湾马铃薯播种面积 更小[5],其它省区几乎没有。 1.广东省马铃薯生产情况 1982 年广东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8 千公顷,随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1991 年达 到37.5 千公顷,此后慢慢下降,1993 年降到低谷,为34.7 千公顷,然后经历6 年增加,1999年达到54.1 千公顷,随后下降,2003 年降到第二个低谷,42.6 千公顷,然后开始回升。由于马铃薯单产增加幅度不大,马铃薯总产量主要随着面积波动,1982 年广东省马铃薯总产量为7.5 万吨,1999 年达到最高峰118.6 万吨,随后缓慢下降。 2.福建马铃薯生产情况 福建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与北方主产区相比,面积有限,1989 年才列 入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统计目录,当年播种面积为34.9 千公顷,总产量33.5 万吨。随后开始长达10 年的快速增长,1999 年福建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90.9 千公顷,总产鲜薯149.5 万顿。之后,马铃薯面积有所下降,年总产量徘徊在 140.5-147.5 万吨之间。 3.广西马铃薯生产情况 广西马铃薯生产一直没有统计数据,但确实有一定面积。广西农科院经作所郑虚和广西 大学农学院邓英毅于1999 年撰文[6],指出广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4 万公顷,产量为 7.5-25t/ha。广西农业厅粮油料作物处张江华[7]在《对广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建议》中指出,1998 年虽然遇到较严重的秋冬干旱,广西马铃薯种植面积仍达4.9 万公顷。广西种子公司杨经良[8]认为广西马铃薯6 万公顷(2001)。在广西农业厅的推动下,免耕栽培等新技术推广迅速,促进了广西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广西农业厅在2006 年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观摩会上提供的马铃薯播种面积为:2003 年37.3 千公顷,2004 年60.4 千公顷,2005 年为103.4千公顷,2006 年为123.2 千公顷。本文采信广西农业厅马铃薯面积数据,笔者估计广西全区马铃薯单产水平为15t/ha。 4.海南省马铃薯生产情况 海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很小,2005 年才开始统计,播种面积为3.4 千公顷,单产和总产均没有统计数据。

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9980560.html, 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作者:刘小艳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马铃薯是平凉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本文以甘肃平凉马铃薯的种植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描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主张。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建议探讨 在人们日益提倡环保无公害的今天,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很多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重,影响了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寻找更为安全的产品,成为人类健康的头等大事。马铃薯生长在地下,由于其叶片和根茎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因此其虫害较少。只要对其病害进行控制,就能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2015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确定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并大力推进主粮化战略,是满足人民群 众对营养需求的多样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开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新途径的战略性决策。 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的商品薯与理想的种薯生产区,通过近20年的大力发展,已形成了特色鲜明、区域布局明确的优势产区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甘肃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农业大省,其马铃薯由于适应当地的环境,具有地方风味。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甘肃平凉地域的马铃薯产业化为发展锲机,对于马铃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演叙,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平凉市马铃薯种植概况 甘肃平凉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约 3.8万hm2 ,仅次于小麦、玉米而居第3位,在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开发雏形。其一种植规 模扩大。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市场的带动,2003年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 3.745万 hm2 ,平均鲜薯单产达12525 kg/hm2 ,总产鲜薯 47.76万t,总产值 20538.46万元,占粮食作物总产值的27.3% ,占农业总产值的 9.5 %。其二科技含量相应提高。平凉市先后育成和引进推广了马铃薯良种庄薯2号、庄薯 3号、青薯 168、陇薯 3号、大西洋、大白花,基本形成了早熟型、高淀粉型、油炸加工型、兼用型品种。其三搭配种植脱毒品种布局。建立健全了庄浪县优质种薯脱毒快繁体系,年生产脱毒原种50万粒,全市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 1.350万 hm2 ,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 36% ;推广了马铃薯坑种等系列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全市坑种面积达到3.300万hm2 ,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 87%。 二、平凉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

最新马铃薯生产购销合同(官方版)

编号:QJ-HT-0373 最新马铃薯生产购销合同 (官方版) Both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 as agreed in the contract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in the term of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最新马铃薯生产购销合同(官方版)说明:该合同书适用于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签署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使用时请先阅读条款是否适用)。 甲方: 乙方: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决定在惠阳市水口镇______村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现就生产、销售等有关问题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提供_____亩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的耕地作马铃薯生产基地,负责生产基地各个生产、销售环节的组织管理及协助技术员做好生产指导工作。 2、预付50%马铃薯种苗款,(每亩需种薯贰佰市斤原种每市斤种1.3元计)。余下50%种薯款待收薯时一次性由乙方扣回。 3、在收购期间,必须保证足够人员维持好收购现场秩序。并协助乙方做好收购、验质工作。

4、负责农业特产税的缴纳,及乙方派出技术员的住宿场所。 二、乙方职责: 1、保证在公历十一月前将亩生产基地所需种薯送到甲方所在地,必须保证所供种薯无病毒、抗性强,并派有经验的技术员专门指导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 2、负责收购全部合格薯,并在产地设点收购。合格薯收购价格为每市斤零点陆元。(合格薯标准:无机械伤,无青头,无病虫害,无腐烂,单个重量0.25市斤以上)。级外薯按每市斤零点壹伍元收购。(级外薯标准:无腐烂,单个重量0.1——0.25市斤之间)。 3、在收购时期,公司将派人到现场负责验质、过秤,运输、付款等工作,货款扣除种薯款后,分批付给农户,收薯完毕后统一结算付清。 4、检质工人工资、食宿费和收购时所需的包装物品均由乙方负责。 三、违约责任: 1、乙方如不收购甲方全部合格薯,50%种薯欠款由乙方自负,每亩还需赔偿甲方500元经济损失。 2、甲方如不将全部合格薯出售给乙方,除扣清种薯款外,每亩应赔偿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