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负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

物质有六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固态物质具有形状和体积,它们的分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液态物质也有体积,但没有形状,相比之下,它们的分子结合得要松散一些,因而液体可以被倾倒到一个容器中以测量它们的体积。

气体既没有体积也没有形状,它们的分子会自由地移动,从而充满任何一个可以封闭它们的容器。等离子态是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一般是基态)。即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种状态。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元素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世间万物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如、氧气、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元素。 二、分子、原子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氧原子+ 氧原子 氧分子 碳原子+氧原子+碳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分子,所以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造成的。故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组成(宏观角度) 微观角度 构成 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原子发展史 1、 古代朴素的原子观: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2、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实心球模型: 3、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4、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 “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五、原子结构 构成原子的微粒和性质 构成原子中微粒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Z A Z Z ⎧⎫⎧⎨⎪⎪⎨⎬⎩ ⎪⎪⎩⎭ 质子 个原子核原子中子 (-)个核外电子 个 1、质量数: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符号A 表示。(A Z X ) 2、构成原子或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 ②原子中:核电荷数(Z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种原子的质量对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05X10-27 Kg)的比值,常用符号Ar 来表示。 如: 1610*6605.1Kg 10*657.212 Kg 10*66051Kg 10*993127 26-27-26-≈=≈=-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有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一、 分子与原子 1、 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①只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物理性质;②最小不是指质量、体积最小;③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变,化学性质也要变;④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⑤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还有别的粒子(原子、离子) 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小、质量也小;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最大);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结构:都由原子构成(大多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可由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如: F 2、Cl 2、Br 2、I 2、 H 2、N 2、O 2、:也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如:CO 、CO 2、H 2O 、P 2O 5等) 2、 原子: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①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包括物理变化等;②最小不是指质量、体积最小,而是指能不能拆分;③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⑤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⑥化学应的实质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基本性质:①原子的体积小、质量也小;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③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 )氯离子( 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 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多 种元素)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概念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多种物质或多种分。)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或一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由同种元素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一种物质。) ④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两种或多种元素、一种物质。) ⑤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两种元素、其中之一是氧元素、一种物质。) ⑥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两种或多种元素、其中之一是氧元素、一种物质。) 三、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5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四、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②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电子数不一定相同的原子或离子;③物质由元素组成)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a 、书写方法: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b 、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4种描述方法(以水为例) 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有2种描述方法(以汞、食盐为例):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 课标定位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性质 知识在线 1.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考题再现 【考题示例】 1、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大量的水聚集而成的。 【答案】原子;分子 【解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图中的信息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一滴水本身就很小,但其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从而说明了水分子很小。知识点二、分子的概念 知识在线 水蒸发时,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水的化学性质也就不再保持。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易错警示 (1)“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2)“最小”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拓展延伸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前提是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以后学)等。 考题再现 【考题示例】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答案】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知识点三、化学反应的实质 知识在线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如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过程:

3-2-1: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学习目标】 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区分识别氧化物; 4、能对原子与离子进行比较,能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和原子; 5、了解元素的概念;认识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学习重点】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理解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3.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的书写。 一、知识回顾 1.分子和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和都很小,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断着,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5)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分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 分子原子新的分子 分裂组合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概念 (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构成的物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变化; 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变化。 4.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 电的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 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5.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6.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的总称。(2)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四位元素依次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次是。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三、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元素的最小粒子 元素=原子 一类原子的总称 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的意义: N的意义: 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 金属元素 6、元素的分类 非金属元素液态固态气态稀有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 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②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基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公式:,它是一种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 ②Ar≈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4、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 5、元素符号书写:遵循“一大二小” 6、记忆元素符号: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 、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银Ag、钡Ba、金Au、铅Pb、汞Hg(共30种) 7、元素符号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只表示原子个数。如: 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 8、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用“构成”描述。如;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4种描述方法(以水为例) 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有2种描述方法(以汞、食盐为例):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9、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①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七个横行,有七个周期。 ②有18个纵行,第8、9、10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6个族。 10、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11、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电子(只有一层的具有2个电子)。

学案2.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学案(2)编制人:使用时间:2018-9-6 姓名:班级:学号: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3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 (1)一滴水中含有1021 个,每个水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而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形成特定的空间形状。 化学上分别用符号、和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 ★★分子、原子都很小,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不同构成的分子也不同。氢气由大量的__________聚集而成,每个氢分子由构成,氢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氧气由大量的__________聚集而成,每个氧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 构成,氧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同种原子也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 (2)物质构成的奥秘: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如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二、化学研究的内容 化学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平上研究________及其__________的一门 基础自然科学,它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水由水分子构成 例2 一氧化碳分子(CO ) 二氧化碳分子(CO2)氧原子(O) 碳原子(C)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个和个构成。(用汉字表示) 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个和个构成(用汉字表示) 例3.下列是某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达标练习】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B、C、D 2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C.物质本身并无优与劣之分,但是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3、课本上有一幅图片是用铁原子排列成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C、“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4、取一块石头进行研究,以下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这块石头的成分是什么 B、这块石头的体积有多大 C、推动这块石头它对你的阻力有多大 D、这块石头的产地是哪里 5、下图为五种分子模型,仔细观察后回答: A B C D E ( (1_______类。 (2)上图中能够表示氧分子的是________,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 6、分别写出以下微粒的化学符号 (1)氧原子________ (2)氢原子_________ (3)氧分子_________ (4)氢分子________ (5)水分子_________ 【作业】1.完成本学案 2.预习课本9-13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2、构成物质:水,酒精,蔗糖,大多数气体(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3、符号:用化学式表示例如:2个氧分子:2O2三个水分子:3H2O 4、性质:(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气体》液体》固体(3) 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5、分子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大小、体积、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习题: 1、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3、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4、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5、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一种元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NaCl CuSO 4 Na 2CO 3 3、原子的结构 中子(不带电荷) 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e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f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 、定义式: x b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5、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A 、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 、元素之最:地壳:O 、Si 、Al 、Fe 细胞:O 、 C 、H 、N C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数量的含义。 (3)使用领域: 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习惯上说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习惯上说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 (4)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点值得探索和了解。 让我们来了解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着核心运动。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则分布在核心周围的轨道上。 不同的原子通过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不同而区分。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中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118种元素,其中92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的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式为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是支持燃烧的必要物质。另一个例子是水,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化学键可以是离子键、共价键或金属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例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例如氧气中的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金属键是金属中的原子通过共享自由电子形成的,它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除了元素和化合物,还有一类特殊的物质叫做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分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例如,氧气和水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而二氧化碳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分子的结构和形状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例如分子的极性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物质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固态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液态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使其可以流动。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在气态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使其可以自由运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总结起来,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了原子、元素、化合物、分子、化学键和物质的状态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组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 纳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氧化汞(HgO)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如Fe、Hg、Mg等)、金刚石、石墨、硅(Si)、稀有气体(He、Ne、Ar)由原子构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由离子构成。NaCl由Na+和Cl-构成。CuSO4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SO42-)构成。 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 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不管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运动。把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无色)的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A 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分子从 A烧杯运动到 B烧杯形成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或被压缩)一般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体积、分子数目都不改变。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概念: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其中的最小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而不是说分子的质量、体积最小) 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对于由原子或离子的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其原子或离子保持,如汞(Hg)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氯化钠(NaCl)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氯离子保持(填离子符号)。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4、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H2O)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NH3)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5、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分子生成或是说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都不变。 6、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含有一种分子分子,纯净物的组成、性质固定。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分子,混合物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 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氢气(H2)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这个化学反应: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在加热氧化汞(HgO)粉末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7、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8、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 小的粒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相同 点 ①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 总是在不停的运动③分子间、原子间有都有间隔本质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 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 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1、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3、在原子中: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带 的正电荷数)=原子序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 ④不同类原子,质子数不同。 ⑤虽然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公式: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的1/12,它是一种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 ②简便算法:Ar≈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①原子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 ②排布规律:尽先排内层,满有多余排外层;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表示二个氢原子,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完整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考试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物质 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 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 1、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距减小。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该物质由分子构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若该物质由原子构成,则对应的原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铁原子是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考点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考点四)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冋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冋。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1.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是原子。 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 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 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 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 1. 宏观角度: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 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电子层: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8层 电子的排布:由里层向外层逐层排布 电子数:第1次最多排2个,第2层 最多排8个,最外层最多排8个 由于核内___ ____数和核外_ ______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在原子中, ____ _ __数=_____ __ 数=___ ____ 数=___ ____ 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 等质量前提下,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所含原子越多。 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 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硅、铝(最高的金属元素)、铁。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 :表示氧元素 表示1个氧原子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金属元素:如Mg 、Al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易失电子,带正电,变为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如N 、C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易得电子,带负电,变为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如He 、Ne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 8,氦为2(稳定结构) 6、通过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阳离子、阴离子(比较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7、化学式的书写 氧化物:氧的元素符号写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左方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写左方,非金属元素写右方(金左非右) 根据化合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稀有气体(氦He 氖Ne )、金属(铁Fe 铝Al )和固态非金属(碳C 硫S 磷P ): 用元素符号表示 非金属气体:氧气O 2、氢气H 2、氮气N 2 8、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 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在每一周期中,开头的元素是金属元素(除第一周期是非金属元素),快到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整个周期。在每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书相同。 93+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Ar )﹦ 某原子的质量 1/12 碳-12原子的质量 单位“1”(可省略)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 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 粒。 性 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 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 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 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三、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四、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12 2 8 2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层 最外层上有2 个电子 (带电) (不带电) (带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正 负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4、微观粒子之间存在间隔;一般气>液>固,间隔慢慢变小。 5、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二、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除外) 1、原子不显电性。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和核外电子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2、原子中有: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质子数13,核外总

的电子数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原子整体不带电。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也不带电。不带电的微粒有:中子、原子、分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原子的核外电子最少一层,最多七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类推;最远的也叫最外层。 (2)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4、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离子 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不带电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 阴离子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2)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带单位。 (3)定义计算: Ar(某原子) = 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 1 原子) C 个 m(1 个原子) m(1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