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专题《荷》的作业设计

专题属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在本课的教学上,既要学习荷的有关知识,又要开展一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它的作业布置既有课内作业,又要有课外作业,以加深学生对荷的感悟和理解。

一、上网搜集有关荷的知识

1、荷还有哪些名称?荷的各部分荷花、荷叶、莲蓬、藕,分别有哪些价值?在网上观观荷与荷塘景色和相关图片。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各自所掌握的荷的知识。就感兴趣的话题或有关荷的故事展开讨论。

2、在网上搜集写荷的诗句,学生分组抢答。

3、下载关于荷的歌曲,学生进行演唱。

二、诵读咏荷诗五首

五首咏荷诗《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莲》古人分别从不同方面来歌颂的。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因此它的立意就不同,注意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文中几篇荷的文章

1、《爱莲说》、《芙蕖》、《荷塘月色》、《爱藕说》、《我爱莲有实》各从什么侧面来赞美荷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1、荷本是大自然中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会在人们的眼中具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菊花、牡丹分别象征着什么?说说他爱莲的原因。

2、议一议

人们喜爱荷,荷有很多的价值,你更看重是它的实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不要求答案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四、活动设计

1、开展朗读《荷塘月色》的比赛

学生注意听班班通播放的《荷塘月色》朗读,要把握节奏和语速,读出情感。

每组推荐1—2名学生参赛。

2、荷的绘画摄影展

学生可以画荷叶、荷花、藕等。

利用节假日到附近的荷塘参观,带上相机拍摄荷,可以拍摄荷花、荷叶、莲蓬,也可以拍摄荷塘。(不得私自到荷塘游泳,要注意安全)。

把以上的作品整理好,并标上作品名称,辅以文字加以介绍,粘贴在画板上,举行一次作品展。

3、社会调查活动

(1)利用节假日到家乡附近的荷塘调查一下荷的生长情况。

看看荷生长的是否良好,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写一则有关保护环境的倡言。

(2)节假日到附近的菜市场看一下藕的形状大小,问问大人们有关藕的品质问题。

七年级语文专题荷练习题

课题:专题《荷》 主备:张敏课型:复习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在积累中夯实你的基础 1.文化常识积累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课文的作者是宋代哲学家。 (2)荷又名。 二、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 1.认真诵读专题中的选文,结合课外阅读,你发现荷花常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2.佛教和荷花关系密切,请你探究这是为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和佛家爱莲有何不同? 三、在阅读中提升你的能力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②陶后鲜.有闻() ③亭亭净植.()④濯.清涟而不妖.()() ⑤亵.玩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6.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7.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4.【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 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姓名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指莲花。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莲叶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着栏杆,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来阵阵香气。真的要感谢那些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子们没有将它攀折,留到现在,为雨中那一双双鸳鸯遮风避雨。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赠荷花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态度不同,把花栽在精致美观的金盆中,却任由花叶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诗人由衷地赞叹:“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待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我们看到,荷花真的不同一般,它们同荣同衰、坚贞不渝,于众花中独树一帜,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韵。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白莲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两种电荷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两种电荷专题 1.(2019包头,4)下列图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甲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乙图闭合开关,小磁针左端为S极 C. 丙图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D. 按丁图的方法使用测电笔可以辨别火线与零线 2.(2019山西,5)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3.(2019广东,3)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4.(2019年郴州,3)电池作为一种可移动电源,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目前,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硅是一种()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D.超导体 5.(2019年郴州,10)如图所示,一根支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 A.失去电子带正电B.失去电子带负电 C.得到电子带正电D.得到电子带负电 6.(2019北京,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B.玻璃C.塑料D.金属 7.(2019北京,24)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选“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8.(2019齐齐哈尔,18)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头发上多次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一些碎纸屑,这种现象叫做,塑料梳子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荷三课时学案 (1)

《专题荷》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能力。 3.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课前预习 文化常识积累 ①《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作者是宋代哲学家。 ②《芙蕖》的作者李渔是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③荷又名_____ 、___ 、___ 等。 三、预习了解 名句积累 ①芙蓉向脸两边开。②惟有绿荷红菡萏,。③此花真合在瑶池。④旋折荷花剥莲子, 。 ⑤移舟水溅差差绿,。 ⑥写一句课外描写荷花的诗句:, 。 四、开始新课 (一)(屏幕)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二) 说荷: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名学生) 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 明确: (1)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圣”

语文课外阅读专题研究之荷花

语文学习专题研究 ——荷花专题 荷花简介: 荷花,又名莲花(白色为莲,红色为荷)、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或有彩文、镶边。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果实椭圆形,种子卵形,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荷花别名及出处: 菡萏(hàn dàn)、荷华(《诗经》),莲华、芙蓉(《离骚》),夫容(《楚辞》),扶渠(《毛诗传》),夫渠(《说文》),芙渠(《尔雅》),苓(枚乘《七发》注),朱华(曹植诗),水花(崔豹《古今注》),泽芝、芙蕖(《古今》),藕花(张籍诗),红蕖(李白诗),红菡萏(李商隐诗),君子花(周敦颐《爱莲说》),玉环(《三馀帖》),浮友(曾瑞伯诗),静客、净友(《三馀赘笔》);净客(《三柳轩杂识》),水华(《本草纲目》),水芸、水旦、水芙蓉(《群芳谱》),芙蕖花、草芙蓉(《采芳随笔》),溪客(《西溪丛语》),六月春(《类腋集览》),药藕草,芬陀利花、水芝、水目、泽芝、水华;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凌波仙子、水旦草、水芙蓉、中国莲、六月花神、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荷花的起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亿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山东省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在地球上,还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范例

《生活中的小数》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内容来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主题: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节《生活中的小数》 适合对象:四年级二班学生 设计者:李景霞/荥阳市贾峪镇王村小学/ 一、学习目标: 1.参与收集、交流生活中小数的活动,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的小数。 2.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小数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二、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1、请你在合适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1)数学课本长205分米。 (2)一本故事书1040元。 (3)小红数学考试考了985分。 (4)一只公鸡体重约35千克。 (5)亮亮体温368°C 。 (6)东东的身高是142米,也可以说是142分米。 2、在()里填写适当的数。

¥ (1)8米21厘米=()米 (2)3千克25克=()千克 (3)30分米=()米 (4)500克=()千克 (5)250米=()千米 (6)7米3分米=()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590()=()125()=() 8750()=()3452()=() 第二课时 … 1、改一改 (1)丽丽家的晒衣绳长8米6分米5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是()米。(2)大象重2吨30千克,改成用“吨”作单位是()吨。 (3)长颈鹿身高4.6米,改成用“厘米”作单位是()厘米。 2、填一填。 35厘米=()米 7.8米=()分米

千克=()克 千米=()千米()米 240千克=()吨 ' 61元1角9分=()元 3、排一排。 (1)9.056千米 9560米 9千米650米 从长到短: (2)8千克88克 8.88千克 888克 从重到轻: 4、100张纸叠在一起厚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三、评价标准: 1、满分20分; 2、第一课时每1分,共20分;第二课时1、2小题每空1分,第3小题共6分,第4小题4分,共20分。 ,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1、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采用“等级+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注意客观、公正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

精选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冲刺复习电路与电流专题电荷导体和绝缘体训练

电荷导体和绝缘体 一.电荷 1、电现象: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 3、电荷的分类 ⑴正电荷: ___________摩擦过的 __________带的电荷,质子、阳离子(Na+)都是正电荷 ⑵负电荷:__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__带的电荷,电子、阴离子(Cl-)、阴离子团(OH-)都是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 5、验电器,利用了什么原理? 例题1 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直尺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直尺带正电 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直尺带负电 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正电 D.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直尺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负电例题2 三只轻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 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6、电(荷)量 物理意义: 符号: 单位: 7、元电荷 一个电子的电量:e= 8、电中和 打雷时,天上的电荷移动到了地面,地球存在亿万年了,为什么地球没有变成电球? 二.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

____________的定向移动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 ______极到电源_____极 3.想一想:电源正极在哪儿? 4.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__________。 三.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水(溶液)、我(人体)、土(大地) 2.绝缘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净水、干燥的空气、干燥的木棒 3.导体和绝缘体无明显界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导体和绝缘体的微观区别: 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 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 四.电路 1、电路的组成 电源: 开关: 导线: 用电器: 2.元件符号 3.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导电性 4、电路的三个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 ⑵断路(开路): ⑶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 器。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 例题3 下列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绝缘体之所以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几乎没有电荷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持续电流 D.在通路中,导线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从电源负极到电源正极 例题4 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小灯泡发光的是 ()

数学有效作业设计专题研究计划

语文有效作业设计专题研究计划 王营子中心小学王美龙 一、研究专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与创新,对如何以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设计模仿性作业多,创新性作业少,封闭训练作业多,开放性作业少,重复作业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作业少,书面作业多,动手实践作业少。学生虽做了不少作业,教学成绩却提不高,所以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势在必行。鉴于此,本人开展此项研究活动,为实际制定出专题研究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要通过对此项专题的研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效的作业,使学生愉快、高效地做作业,使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研究的措施 1、注重学生的主体,把学生当成作业设计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自己解答,并学会自我评价; 2、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对不同程度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3、紧扣教学内容,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多种类型的作业方式并存;

4、体现出游戏与趣味,设计的作业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寓做于乐; 5、联系生活实际,作业的设计要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途径,体验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6、突出创新意识,作业的设计在题型和内容上要有创新,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在交流研讨中,各教师还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反及时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提高或补差方面,从一个一个做起。 总之有效作业设计即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升了教学质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江苏省响水县2017届中考语文狼荷专题复习教案

《狼》、《荷》 复习目标: 1、复习《狼》,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作者蒲松龄的思想感情。 2、通过专题了解荷的名称、特点及价值,背诵专题中的5首古诗。 3、从《爱莲说》中,感受人类具有的品格。 4、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手段搜集资料(关于狼及荷的诗句、成语等),提高资料的搜集能力,注重知识的积累。 复习重点: 同复习目标中的1、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狼》 一、检查知识积累情况: 1、让学生说说他们对狼了解多少,了解狼的哪些特点和习性。 2、自古以来狼就经常出现在作家的笔下,同学们的脑海中也一定积累了很多有关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俗语。你知道哪些? 3、《狼》的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二、知识要点梳理: 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例: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重点虚词: 1、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大副词,很,非常。例:屠大窘。

3、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用。例: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4、之代词,代狼。例:复投之。又数刀毙之。 结构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无实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两狼之并驱如 故。 语末助词,无实意。(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例:久之,目似瞑,意暇 甚。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恐前后受其敌。“攻击”(2).狼不敢前。“上前” (3).一狼洞其中。“打洞”(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洞中,即“钻洞” 2、名词用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样” 一词多义 敌:(1)恐前后受其敌()止:(1)一狼得骨止()(2)盖以诱敌()(2)止增笑耳()意:(1)目似瞑,意暇甚()前:(1)恐前后受其攻()(2)意将隧以攻其后也()(2)狼不敢前()其:(1)场主积薪其中()(2)一狼洞其中()(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屠自后断其股() 省略句: (1)省略量词。一屠晚归。 (2)省略主语。顾野有麦场。 三、达标检测: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5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教案

《芙蕖》 《芙蕖》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专题荷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具体地说明芙蕖属于草本花及其“可人”的种种优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作者并对自己不能辟半亩方塘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的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流畅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2.画出各段的中心句,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3.能够对照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图书或网络,搜集有关荷花图片,积累相关诗词; 2.与《爱莲说》比较,探究说明文与散文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严谨的结构,学习恰当的详略安排。 【教学难点】 体味清新生动的语言。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与示芙蕖有关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ppt播放荷花图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3.简介芙渠: 芙渠又叫荷花、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二、初读感知,文本对话 1.掌握重点实词:颦、葩、妍、迨、菡萏、徂、馥、颊、菅、袭、擎、可以。 2.掌握重点虚词:之、于、而。 3.掌握重点句子:

大作业(网络设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课程设计 题目小型网吧局域网设计、中小型企业网设计方案 学院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局域网概述 现状及需求分析 (1)小型网吧局域网设计 数字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各种软件、游戏、媒体等对网络的要求也非常的高,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网吧必须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娱乐、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游戏网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多功能娱乐这个平台上来,但同时,随着网吧的增多,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保证良好的网络运行高效性和稳定性,网络系统的性能在网吧的建设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才能保证网络系统24小时稳定工作,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高速、可靠、稳定的网络环境,已成为网吧日益关注的重点。 (2)中小型企业网设计方案 为了能让公司更好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接轨,更快的获取市场信息及为了让外界了解该本公司的相关信息特组建企业网,以实现对“公司档案管理”、“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各单位相互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各单位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生产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各单位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为加强各公司内各分区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公司有必要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局域网要求建设基于TCP/I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的企业内部非公开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该平台以WEB为核心,集成WEB、文件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司员工在不同地域对内部网的访问。 2、局域网设计 方案一、小型网吧局域网设计 拓扑结构设计 局域网采用星型网络拓朴结构,星型拓朴结构为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网络结构,它是以一台中心处理机(通信设备)为主而构成的网络,其它入网机器仅与该中心处理机之间有直接的物理链路,中心处理机采用分时或轮询的方法为入网机器服务,所有的数据必须经过中心处理机。由于所有节点的往外传输都必须经过中央节点来处理,因此,对中央节点的要求比较高。 优点是网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便于管理(集中式);每台入网机均需物理线路与处理机互连,线路利用率低;处理机负载重(需处理所有的服务),因为任何两台入网机之间交换信息,都必须通过中心处理机;入网主机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对该网络支持的设备生产厂商有较好的技术支持。

初一语文荷专题教案教学文案

《荷》专题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给下列生字注音 藩(fán)濯(zhuó)亵(xiè)玩 淤(yū)泥清涟(lián)噫(yī) 隐逸(yì)鲜(xiǎn)有闻新鲜(xiā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宜乎众矣)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同予者何人) 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通过对莲花的赞美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_____洁身自好 _______的生活态度。 归纳 莲花为什么会被誉为君子? 描写莲花,赋予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 语句赋予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流俗,洁身自好 濯清涟而不妖端庄,庄重,不招摇 中通外直虚心,正直 不蔓不枝不趋炎附势,不结党营私 语句赋予品格

香远益清德声远播,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清高 可远观而不可亵 受人敬重 玩焉 外国也有着相同的传统 用几个国家的国花和这个民族所喜爱的品质之间的联系,来巩固“托物言志” 例如:(俄罗斯)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向往光明,厌恶黑暗 例如: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

例如:意大利国花----雏菊 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练习题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 方程式配平原则: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电子得失法) 配平步骤: 1、标价态:列出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得失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3、定系数:使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相等; 4、配其他:利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把单线改成等号。 【例1】: C + HNO 3 —— CO 2↑ + NO 2↑ + H 2O 【例2】: NH 3 + O 2 —— NO + H 2O 【例3】: H 2S + HNO 3 —— H 2SO 4 + NO 2 + H 2O 配平技法: 1、全变左边配:某元素化合价完全变化,先配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① KNO 3 + FeCl 2 + HCl —— KCl + FeCl 3 + NO↑ + H 2O ② Pt + HNO 3 + HCl —— H 2PtCl 4 + NO 2↑ + H 2O 2、部分变两边配:某元素化合部分变,含该元素的物质先配生成物。 ① Mg + HNO 3 —— Mg(NO 3)2 + NH 4NO 3 + H 2O ② KMnO 4 + HCl —— MnCl 2 + Cl 2↑ + KCl + H 2O 3、自变右边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先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① NO 2 + H 2O —— HNO 3 + NO ② Cl 2 + NaOH —— NaCl + NaClO 3 + H 2O ③ AgNO 3 —— Ag + NO 2↑ + O 2↑ 4、多变整体配: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时,将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化合价变化数【例4】: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 ① Cu 2S + HNO 3 ——Cu(NO 3)2 + NO↑+ H 2SO 4 + H 2O ② P 4 + CuSO 4 + H 2O —— Cu 3P + H 3PO 4 + H 2SO 4 5、零价法:将某物质中价态难确定时,可假设其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 【例5】: FeSi + HNO 3 —— H 4SiO 4 + Fe(NO 3)3 + NO↑ + H 2O ① Fe 3C + HNO 3 —— CO 2↑ + Fe(NO 3)3 + NO 2↑ + H 2O ② Fe 3P + HNO 3 —— Fe(NO 3)3 + NO↑ + H 3PO 4 + H 2O 6、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可利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① Cr(OH)4- + OH - + ClO -—— CrO 42- + Cl - + H 2O ② MnO 4- + Cl - + H + —— Mn 2+ + Cl 2↑ + H 2O ③ MnO 4- + H 2O 2 + H + —— Mn 2+ + O 2↑ + H 2O 7.关于有缺项的方程式的配平:(缺项一般是酸、碱或水) 【例6】:KMnO 4+ KNO 2+_______—— MnSO 4+ K 2SO 4+ KNO 3+ H 2O ① Mn 2++ S 2O 82-+ H 2O —— SO 42- + MnO 4- + ________ ② Zn+ H ++ NO 3- —— Zn 2++ NH 4++ _________ ③ KMnO 4 + K 2SO 3 +________—— K 2MnO 4 + K 2SO 4 + H 2O 8.关于字母型方程式的配平 ① NaS x + NaClO + NaOH —— Na 2SO 4 + NaCl + H 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 ① KI+ KMnO 4+ H 2SO 4 —— I 2+ K 2SO 4+ MnSO 4+ H 2O ② As 2S 3 + H 2O 2 + NH 3.H 2O —— (NH 4)2AsO 4 + (NH 4)2SO 4 + H 2O ③ Fe 2O 3 + KClO 3 + KOH —— K 2FeO 4 + KCl + H 2O ④ MnO 4- + Cl - + H + —— Mn 2+ + Cl 2↑ + H 2O ⑤ FeS + HNO 3 —— Fe(NO 3)3 + H 2SO 4 + NO↑+ H 2O ⑥ K 2Cr 2O 4 + SO 2 + H 2SO 4 —— Cr 2(SO 4)3 + K 2SO 4 + H 2O ⑦ P + HClO 3 + H 2O —— HCl + H 3PO 4 ⑧ BrO 3- + Br -+ ______ —— Br 2 + H 2O ⑨ Cr 2(OH)4 + ClO - + OH - —— CrO 42-+ Cl - + H 2O ⑩ CrI 3 + Cl 2 + ______ —— K 2CrO 4 + KIO 4 + KCl + H 2O 课后作业:1、证明碘与铁的化合物中铁显+2价,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加几滴20%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3%H 2O 2,溶液变血红色。[提示:SCN - 与+3 价铁生成血红色的 Fe(SCN)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 式: 。 2.硫酸铅广泛应用于制造蓄电池、白色颜料等。利用锌冶炼过程中的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40%硫酸 PbSO 4 Ⅰ Ⅱ Ⅲ

作业创新设计

初中八年级人物描写专题作业 设计意图: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写人的文章,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等,这些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着文章中散发的博大的情怀,更被作者高超的刻画人物的技巧所有吸引。这些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侧重点,学习这几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既要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寄托的情感,更要学习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衬托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训练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鼹.()鼠诘.()问霹雳 ..()()孤孀.() 差.使()簌簌.()颓.唐()凹凼.()箸.() 伛.偻()愧怍.()吊唁.()眼翳.()髭.() 鬈.发()禁锢.()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长髯(覆盖遮住)了两颊,遮住了嘴唇。 (2)、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呈现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3)、那(直僵僵直挺挺)的身体好象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4)、一对灰色的眼睛(射透)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5)、现在,他正(躲住)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 (6)、从她那动作的(板滞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3、分析加点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 ..是鲜红微肿的。

;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疾。 ; (3)、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 ....。在过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 说实了实了 ....。 ; (4)、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 ; (5)、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 ...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 二、语言运用 1、仿照下面已给出的描写“母亲”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假如我是搏击的雄鹰,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 ,; 2、不改变原意,将下面的话换成某种使用修辞格的句子。 我向那边看去,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伸着脖子在看热闹。 。 3、八年级课本中人物描写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你摘录其中一句,填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 并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读书卡片 标题:; 出处:;作者:; 摘录: ; 品味: ;三、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苏教版语文七下第六单元默写和荷专题练习(有答案)

六单元和《荷》专题默写自测 姓名得分 1、《沁园春雪》中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 2、《沁园春雪》中虚写景色的句子 。 3、《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4、《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5、《卜算子?咏梅》(毛泽东)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梅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 。 6、《卜算子?咏梅》(陆游)中刻画梅花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的诗句 。 7、《卜算子?咏梅》(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的诗句 。 8、《木兰诗》中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

子:。 9、《木兰诗》中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10、《观刈麦》中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 11、《观刈麦》中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12、《破阵子》(辛弃疾)侧面表现抗金将士英雄气概的诗句: 。 13、《破阵子》(辛弃疾)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 。 14、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中从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 15、《使至塞上》(王维)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 16、《使至塞上》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 17、《使至塞上》用典的诗句是

。 18、《黄鹤楼》(崔颢)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 19、《黄鹤楼》中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 20、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21、《归田园居》中表明隐居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 22、《归田园居》中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 23、、《归田园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没有改变的句子:。 24、《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写莲洁身自好与庄重的句子: 。 25、《爱莲说》中从体态气味写莲的正直、芳香的 。 26、《采莲曲》中表现花人难辨,人花同美的:。27、《莲叶》中描写莲叶香美的句子:。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LCY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李春友 一《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概括蔡连女的形,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 4,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①映衬的手法“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这两句诗中,采取了映衬的手法描写采莲姑娘们的秀美。②姑娘们的穿着,“罗裙”,绿的,就像是和那些田田的碧绿的荷叶用一样颜色的丝绸裁出来的,鲜活,灵动,明亮,诱人。③姑娘们容颜,“芙蓉向脸”,掩映在摇曳多姿、鲜艳欲滴的荷花中,与花儿交相辉映,竞相比美,娇艳,靓丽,活泼,可爱-写出美丽。这如此美丽的“罗裙”,娇艳的容颜,为隐行荷塘轻易被人发现提供了绝好的隐身迷彩。为下文设置了个合情合理的原因和条件,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赠荷花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描绘怎样景色

2.“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表达作者的感情(主题) 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荷花的特点 答 1. 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 2.即表达诗人对红绿相映地赞叹,也表达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 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和化的特点①纯真自然,②互为佐佑、互相辉映,(红绿相映) 荷专题、 一陆龟蒙《白莲》阅读练习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1一、二两句诗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3分) 答案: 1.素雅、冰清玉洁。 2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

2021年苏教版专题荷练习题

课题:专题《荷》 主备:张敏课型:复习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在积累中夯实你的基础 1.文化常识积累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课文的作者是宋代哲学家。 (2)荷又名。 二、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 1.认真诵读专题中的选文,结合课外阅读,你发现荷花常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2.佛教和荷花关系密切,请你探究这是为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和佛家爱莲有何不同? 三、在阅读中提升你的能力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 ②陶后鲜.有闻( ) ③亭亭净植.(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⑤亵.玩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6.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7.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3)陶后鲜有闻.( ) (4)待.到山花烂漫时(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4.【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