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你对法家的思想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评价

谈谈你对法家的思想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评价

谈谈你对法家的思想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评价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古代法家思想传统的正面价值:(1)法的客观性二千多年前的法家思想家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的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并因此把法比拟为度量衡;(2)法的强制性法家强调“法”和“刑”的结合。他们认识到,使法有别于道德或“礼”等行为规范的最重要特征,便是法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后其后盾的,违法的后果,便是国家施予刑罚;(3)法与公私区分古代法家思想的另一贡献是确立“公”和“私”的区分。“公”是国家整体的利益,“法”是“公”而非“私”﹙个人利益﹚的体现;(4)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法家思想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特征,是它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5)法应公布、清晰、易明法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是法应成文化和公诸于世,务求家喻户晓,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6)法的可遵守性,法律的功能在于调控、导引人们的行为,但如果法律要求人们做的事是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做到的、属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那么这条法律便是注定失败的了;(7)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法律既然是向人们传递关于行为规范的讯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条文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或是朝令夕改的,人们便会无所适从,法律的目标便不能实现;(8)法不应溯及既往如果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人们作出应作的行为和阻吓人们作出不应作的行为,那么赋予法律溯及力便是值得质疑的。

法家对此早有所认识。

法家思想传统的负面因素:(1)重刑政策法家主张使用重刑,不单是对重罪予以重刑,而且要“轻罪重罚”以收阻吓作用,杀一儆百;(2)愚民政策为了有效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法家不惜实行愚民政策,否定人民的个性、创造力和自由思想;(3)压制议论为了把法的权威绝对化和为法的实施提供最大的保证,法家主张压制民间关于法律的议论,这便是所谓“法而不议”;(4)文化专政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基本上是实行政教合一的文化专制政策,不容许有与国家法律规范有抵触的道德、思想、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存在;(5)狭隘的社会目标法家是在战国乱世中为君主出谋划策、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的思想家。国君的利益在于增加生产、加强兵力、扩张领土以至征服天下,这和人民对安居乐业的要求是有矛盾的;(6)偏颇的人性论法家强调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这是无可厚非的,即使是现代功利主义哲学家也有类似的看法。

法家思想总结评价

法家思想总结评价 法家思想总结评价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种重要学派,也是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实用性和政治性的学派之一。法家代表了统治者的利益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核心原则是法治,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国家的治理。下面将对法家思想进行总结评价。 首先,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以法治代替德治。在法家看来,人性本恶,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因此,依靠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很难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相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通过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惩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法家认为国家应该设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和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权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实用性和现实主义。 其次,法家思想强调集权和重视国家利益。法家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了实现国家的利益,法家主张集权和专制统治。法家着眼于国家全局,注重制度和法律的建设,目的是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法家思想在尊重国家的角度上强调了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最大化,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功利主义和权谋性。 再次,法家思想注重实践和客观规律。法家认为治理社会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对策,不拘泥于空洞的理论和虚无的道德准则。法家思想强调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来获取治理社会的智慧,尽量减少主观臆断和意志干预。法家重视客观

规律的发现和利用,通过了解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控制措施,以实现治理的目标。 最后,对于法家思想的评价是复杂的。一方面,法家思想的实用性和现实主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法治观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法家思想强调权威和集权,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缺乏关注,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专制统治。同时,法家思想对人性的悲观看法也有一定偏颇,忽略了人的善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总而言之,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种重要学派,强调法治、集权、实践和客观规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法家思想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忽视等。因此,在评价法家思想时,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地位,也要批判其不足之处,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结并评述法家主要思想

总结并评述法家主要思想 法家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等。法家主要思想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并以此来推动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进步。下面将从法家的主要思想内容、与其他流派的比较和评价三个方面对法家进行总结和评述。 首先,法家主要思想包括“法治”、“以法为主”和“法术合一”等。法家认为法律是统治者权力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统治者意志的工具。韩非在《韩非子》中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法为主”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而不是“以德治国”或“以仁治国”。他认为法律应该具有确定性、统一性和稳 定性,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和可行性。同时,法家还强调了法术合一的思想,即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和精密的执行方法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最佳效果。 其次,法家与其他流派的比较主要表现在与儒家和道家的对比中。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和礼仪道德的培养,主张以仁义和德行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相信通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道德关系来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而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强大的法律手段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道家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政府应该少干预社会事务,让自然力量来平衡社会。而法家则提倡积极干预社会、主动管理社会,通过法律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 最后,对于法家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法家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古代法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法家通过研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奠定了中国法律的

基础,并对后代的法学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次,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法家主张通过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并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来提升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强大。然而,法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法家对人性的悲观看法,过分强调了法律和刑罚的威慑作用,忽视了道德和人性的培养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法家也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权力寻租的问题,导致法律执行的扭曲和不公。 综上所述,法家主要思想的核心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治国理政,注重通过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法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学的发展和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因此,在评价法家思想时,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审慎看待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期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法家的思想总结

法家的思想总结 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兴盛于战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李斯等。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倡导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人民行为,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力量的强大。本文将对法家思想进行总结,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以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的效果。法家强调法律的确立和执行,以保障政治秩序和社会正义。商鞅曾提出了五罪三观的法律体系,将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这种法律体系的建立,为后来统一中国的秦朝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法家思想追求权威主义的统治。法家认为,国家需要强大的权力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统一。他们主张集权制度,通过强化国家的权威来实现社会控制。法家提倡行政简单高效,反对繁文缛节,注重贵重实效。法家的这种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古代帝国在统一中国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能力。 第三,法家思想追求实利主义。法家强调国家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主张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来追求政治目标。他们提倡国家充分发展生产力,强调军事实力的重要性,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拓展国家势力范围。法家通过简化手续,减少赋税,开放商业,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这种实利主义的思想观点,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法家思想注重教育和人才选拔。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人才的选拔培养,才能使国家的统治者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商鞅在秦朝推行了士族制度,把国家的管理权下放到县级政府,实施贤才制,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政府管理层。这种重视人才的政策和体制,对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它强调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稳定的维护。法家通过厘清法律范畴,建构法律体系,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法家思想所倡导的统一权威和实利主义观念,使中国古代帝国在国内统治和对外扩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法家思想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之,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强调以法治国、追求权威主义统治、实利主义和重视教育人才等核心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历史长河中,法家思想逐渐被道家和儒家思想所取代,但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贡献不可忽视。

法家政治思想评述

法家政治思想评述 摘要: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 “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在汉朝形成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法家的政治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法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政治评价 (一)法家诞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关系的变革导致了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私田主、国君与公田主即大夫之间的经济关系矛盾;国君的集权与重臣擅权的政治关系矛盾;以法治国还是以礼治国的治国方略矛盾。在制度上是实行井田制和宗法分封制,还是实行私田制和君主集权制的矛盾。在这种局面下,虽然有大批有识之士以满腔的热情一边深入思考,一边参与社会实践,视自己个人理念和社会价值为一体,纷纷提出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开始了后世学者所称道的先秦诸子之间的“百家争鸣”,但是对当时社会变革影响最大而又最切实际的还是法家了。 (二)法家的思想渊源 法家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吸收各家学说之所长,糅合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独有的法治思想。之所以将这些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且没有师承关系的人统称为法家,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政治主张: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进化观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以“法治”作为治国的方针,通过农耕和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鼓吹君主集权以至君主专制,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他们的思想关于治国方略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法律等众多领域。 (三)法家政治思想的确立和文献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 法家的文献流传至今的主要有: ①《管子》(作者不只一人,系战国至汉代间人托管仲之名而编撰)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 ②《慎子》(慎到较为系统的著述)四十二篇,今存七篇。

读法家思想心得体会(优质12篇)

读法家思想心得体会(优质12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法家思想心得体会篇一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积极研究社会治理的学派之一,主张以法律为重,以法律约束人的行为,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目的。深入研究法家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运行规律,提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法家思想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到法家思想的深刻和时尚的价值。 第一段:法家理论的基本原理。 法家学派受到了周朝末期礼法教化的影响,并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治理理论。法家主张以法律为主要手段,制定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规则和制度,以约束人们的行为。通过对人性的深入研究,法家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贪婪的、自私的,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才能约束人的欲望,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法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启示。第二段:法家思想的深刻价值。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具有深刻的价值。首先,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法律的约束下,人们的行为受到规范,社会秩序得到维护,人们才能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法家思想主张政权应当合法,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公正地对待全体公民,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最后,法家思想提倡权力制约,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通过建立权力分立的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的权益。 第三段:法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的契合点。 法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有着许多契合点。首先,现代社会治理强调法治。在法治的引领下,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稳定,公平正义得到了保障。其次,现代社会治理主张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的建立,尊重公民的权利和尊严。最后,现代社会治理强调权力制约,通过完善的体制机制,减少权力的滥用,

谈谈你对法家的思想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评价

谈谈你对法家的思想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评价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古代法家思想传统的正面价值:(1)法的客观性二千多年前的法家思想家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的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并因此把法比拟为度量衡;(2)法的强制性法家强调“法”和“刑”的结合。他们认识到,使法有别于道德或“礼”等行为规范的最重要特征,便是法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后其后盾的,违法的后果,便是国家施予刑罚;(3)法与公私区分古代法家思想的另一贡献是确立“公”和“私”的区分。“公”是国家整体的利益,“法”是“公”而非“私”﹙个人利益﹚的体现;(4)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法家思想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特征,是它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5)法应公布、清晰、易明法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是法应成文化和公诸于世,务求家喻户晓,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6)法的可遵守性,法律的功能在于调控、导引人们的行为,但如果法律要求人们做的事是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做到的、属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那么这条法律便是注定失败的了;(7)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法律既然是向人们传递关于行为规范的讯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条文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或是朝令夕改的,人们便会无所适从,法律的目标便不能实现;(8)法不应溯及既往如果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人们作出应作的行为和阻吓人们作出不应作的行为,那么赋予法律溯及力便是值得质疑的。

法家对此早有所认识。 法家思想传统的负面因素:(1)重刑政策法家主张使用重刑,不单是对重罪予以重刑,而且要“轻罪重罚”以收阻吓作用,杀一儆百;(2)愚民政策为了有效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法家不惜实行愚民政策,否定人民的个性、创造力和自由思想;(3)压制议论为了把法的权威绝对化和为法的实施提供最大的保证,法家主张压制民间关于法律的议论,这便是所谓“法而不议”;(4)文化专政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基本上是实行政教合一的文化专制政策,不容许有与国家法律规范有抵触的道德、思想、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存在;(5)狭隘的社会目标法家是在战国乱世中为君主出谋划策、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的思想家。国君的利益在于增加生产、加强兵力、扩张领土以至征服天下,这和人民对安居乐业的要求是有矛盾的;(6)偏颇的人性论法家强调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这是无可厚非的,即使是现代功利主义哲学家也有类似的看法。

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家作为战国时期的一种 思想流派,以法治为核心,主张通过法律规范和严厉执法来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本文将从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展开论述。 首先,法家思想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统一与稳定。在战国时期,法家学者李斯担 任秦始皇的宰相,通过推行法治来实现大一统。李斯主张以严厉的法律来约束臣民,取消诸侯的特权,统一法律和度量衡标准。他废除了封地制度,建立了县制和郡县制,提出“法者,礼之所出,刑之所止”。可见,法家思想的主张使得秦国能够迅速统一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其次,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制度中注重制度建设。法家学者以法律为基础,通 过制定法律规范来约束各级官员的行为。例如,在秦朝推行的法律制度中,官员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不得随意滥用职权。另外,法家思想还重视德治,主张培养官员的道德品质和才能。李斯提出了“三代之法,汉唐之礼”的理念,强调国家法律应建立在尊重传统和道德的基础上,从而保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 此外,法家思想在促使官员为政而不取利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古代中国 的政府官员普遍享有各种特权,以权谋私成为常态。然而,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约束和严厉执法,提出了“去民利,立公利”的原则。法家学者主张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私利为先。这种观念可以避免官员滥用权力,保证政治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另一方面,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制度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法家强调法律的 严苛和刑罚的严重,过分强调了权威和约束。秦始皇通过法家思想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这显示了法家思想过度偏重法治而忽视人性与智慧的一面,从而造成了政治上的失误。 总的来说,法家思想对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统 一与稳定,重视制度建设,提倡政治家为政而不取利,有力地约束了官员的行为。

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法家思想是数百年来的一种重要思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法家思想的特点独具一格,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原则 法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重视法律和秩序。在法家看来,规矩和法律是人类社会的基石,能够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和治理社会。因此,法家创立了“法家法”原则,它强调国家贵在法治,法律应该是最高法规,要让所有人都遵守。法家还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理念,认为政治管理可以依法进行,从而形成一套稳定的国家管理体系,进行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 二、法家思想的特点 1. 认为权力应该集中在国家手中

法家思想认为,国家应该拥有最大的权力,国家利益应该高于个人利益。因此,法家主张实行完全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控制和规范社会上的各个方面。法家重视实际效果,因此它的治理手段个人自由受到了限制,比如由上级领导来制定计划和政策的“一人称负责制”。 2. 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在法家思想里,法律相当于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则,也是权力的约束方式。由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有助于形成规范化的社会治理,达到社会的稳定和治安。在法家的眼中,即使是最高领导者也必须事事依法办事,不得越级越权。 3. 精通实践和经验 法家思想重视实践和经验,认为经验是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可以形成一套实践可行的治理方式和成功的发展模式。法家思想不拘泥于道德规范,而是追究治理效果和实践价值。只有在实践中取得成效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三、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影响 1.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法家思想的中心思想是国家精英掌握权力,以法律为基础来治理国家。因此,它推动了中央集权与实质化管理制度的发展。由于法家的主张与儒家思想存有差别,儒家的传承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对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把重点放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提出“完全实施税收”的观念。在中国的历史上,法家思想在统治时期有着高度的实践价值,对中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发展都起到了压倒性的作用。此外,法家思想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使财税制度更为健全和稳定。 3. 对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反思 摘要:法家“法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分析法家的精要思想,并将其与现代法治思想进行比较,明确了二者之 间的根本不同,通过对法家思想的取舍,摒弃其君主专制、轻罪重罚、绝对尚法 等历史局限性思想,并借鉴其精华,将以法治国、法随时移、不别亲疏中的有益 思想融入现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来,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具 有重要启示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彰显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坚定决心,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 意义。 关键词:法家;法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 一、法家思想之精要 (一)尊君尚法,以法治国 尊君是法家的最高政治目标,而尚法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从商 鞅到李斯,法家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尊君与尚法。商鞅认为,君主的命 令和国家的法令至高无上,而要君尊令行就必须由君主掌握权力并集权于一身, 这样才有可能实行“法治”。“法治”是法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法家主张严格依 法办事,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 (二)法自君出,君主专制 这是法家法治思想最本质的特点,表明了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的“法治”, 是以君主个人的意志至上,是一人之治,是君主专制。法家主张立法大权由君主 独掌虽然留下了致命缺憾,但其同时主张立法必须十分审慎,应当循“天道”、因 民情、与时移、量可能、务明易,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1] (三)立公去私,明法于众 法家不区分关系的亲疏、地位尊卑,明法去私,一切要用法律来衡量,将 法律作为衡量是非功过的准绳。此外,法家还提倡法律应“布之于众”,即要让平 民百姓知晓法律条令,以明白易懂的文字对法令加以阐释,将法律布之于众,让 百姓明法懂法,以便能遵法守法,确立法律权威。 (四)不避权贵,刑无等级 公正是法最本质的特征,法家已经认识到法律适用的平等性。“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是法家有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鲜明特征。[2]虽然在封建 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政治主张只是君主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口号,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贯彻实施,但法家反对封建贵族特权的思想,是封建社会民主 意识觉醒的萌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五)法随时变,因俗而动 法家学派主张进行锐意改革,坚决反对因循守旧、保守复古的思想。他们 认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都要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法治思想也应不断创新。法家认为法律应该顺从时代的发 展步伐,促进时代的前进,这个认识在当今看来仍然是非常可贵的。 二、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之比较 1.法的产生不同

对法家的认识和看法

对法家的认识和看法 一、什么是法家 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为商鞅、韩非等。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国,强调政治权力的重要性,认为政治权力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法家的主要思想 1. 法家的政治思想 法家认为政治权力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人应该具有高度的统治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他们也应该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监管。 2. 法家的经济思想 法家认为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他们主张实行统一货币制度、完善税收体系以及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此外,他们也提出了许多有关土地改革、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建议。 3. 法家的道德观念 法家强调个人道德行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他们认为,个人应该服从

国家的法律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同时,他们也主张对不 遵守法律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 三、法家思想的影响 1.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就是以法家 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实行集权制度,并通过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 会秩序和稳定。此外,在汉朝时期,司马迁也借鉴了法家思想,将其 运用到《史记》中。 2.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法家思想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党要学习韩非子。”在建立新中国之后,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监管,并通过实行计划经济等方式推 动国民经济发展。 3. 对世界政治理论的影响 虽然法家思想主要流传于中国古代,但其对世界政治理论也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例如,美国政治学家霍华德·萨克斯曾经将法家思想与现代 西方政治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四、个人对法家思想的看法 1. 优点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特点与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学派,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法家思想的特点,并探讨其对古代中国 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法家思想的特点 1.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是治理国家的核心。法家主张严明的法律体系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 秩序,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2.重视权威和约束:法家思想注重权威和约束力,主张通过司法机 构和法律规范的实施来对个人和社会行为进行约束。他们认为,只有 通过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保护人民的权益。 3.重视实用主义:法家思想强调实用主义,主张以实际效果为导向。他们认为,政策和法律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对人民的生活有 实质性的改善时才是有效的。 4.追求效率与秩序:法家思想提倡高效稳定的国家管理,主张通过 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他们强调纪律和秩序的重 要性,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二、法家思想的影响 1.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法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 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法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 和严格的法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奠定了 基础。其次,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法家思想主张以实际效果为导向,这促使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在制 定政策和法律时更加重视实用性和效率。最后,法家思想对古代社会 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法家主张约束和规范个人 行为,强调权威和秩序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塑造了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2.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虽然法家思想主要发展于古代中国,但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首先,法家思想对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现代法律体系强调权威、效率和稳定,这与法家思想强调的 特点相吻合。其次,法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产生了影响。现 代社会对效率和秩序的要求与法家思想的追求相似,很多国家和地区 在治理方面推崇法治思想,借鉴了部分法家思想的理念。最后,法家 思想对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尽管现代社会价值观复杂多样,但法家思想所强调的规范和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对人们的行为 准则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法家思想的特点体现了社会秩序、权威和效率的重要性,其影响贯穿 于古代中国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政治、法律和社会伦 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家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法家思想总结 篇一:浅谈法家思想 浅谈法家思想 博物馆专业张羽1112361 兴起于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曾为秦朝所用,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流传至今,仍有着借鉴意义。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西周以来鼎盛的奴隶制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内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战争一触即发,以掠夺人口和土地为目的的争霸时代,仁义道德

显然已经无法遏制这种战争的形式,不可能给予一个国家行王道的机会,使得孔子连连遭拒法家思想应运而生。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深受当时诸侯的推崇,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历史进步论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的法治一个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秦朝的商鞅变法。众所周知,秦原本是一个“僻在雍州”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国,无权参与中原各国的事务,常受中原诸侯的鄙视,直至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弃礼任法”,实行“法治”而使秦一跃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六王毕,四

历史 比较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优劣及其当代价值

试比较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优劣及其当代价值 一、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概述 (一)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先秦儒家是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当中最为庞大的一家,也是体现儒家思想最为原始与纯正的一派。先秦时代儒家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理论之中。其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先秦儒家认为治国应当采用“礼治”。“礼治”思想是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为国以礼”1,强调“礼其政之本”2,以维护其构建起的宗法等级制度。同时,孔子在礼法关系上强调“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这表明了先秦儒家认为“礼治”优于“法治”。即使荀子在其法律思想中融入了“法”的部分,但“礼”仍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4,“礼治”仍然处在治国方略中的首要地位。 其次,先秦儒家十分重视“德政”,“仁政”的作用。先秦儒家大多反对严重的刑罚杀戮或者未经德教便施以刑罚。其强调治国要“为政以德”5,强调道德教化在实行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孟子,他极力主张统治者应当行“王道”,而非“霸道”,要实行不忍人之政,通过教化的方式施政于民。 最后,先秦儒家倡导“为政在人”6的人治思想。其强调在治国理政当中,人的作用高于法的作用。先秦儒家的人治思想体现了两个方面,即一方面统治者应当遵守礼的约束,推行仁政,另一方面应当任用贤能之人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以达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7的目标。 (二)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 先秦法家作为仅次于先秦儒家的学派,其法律思想与儒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甚至多为相背而行。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大多集中于商鞅和韩非的思想理论之中。 首先,先秦法家崇尚“法治”,而非“礼治”和“人治”。先秦法家强调“法者,国之权衡”8,只有运用“法治”,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维护政权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法”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纲要。同时,其认为统治者应当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掌握法、术、势,以驾驭群臣和百姓。 其次,先秦法家尤其注重刑罚的作用,讲求“重刑”。先秦法家多基于人性为恶的角度,认为严重刑罚可以利用平民好利恶害的心理,以达到“以刑去刑”的效果,使得人们不再违反政令,破坏社会秩序。同时,商鞅主张“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赏者所以助禁也”9,韩非也强调“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10。这就表明了先秦法家强调统治者一要做到赏罚分明,又要在刑与赏的关系上,坚持“刑主赏辅”的思想。这样才能控制臣民,维护统治秩序的稳 1《论语·先进》 2《礼记·哀公问》 3《论语·子路》 4《荀子·劝学》 5《论语·为政》 6《礼记·中庸》 7《孟子·公孙丑上》 8《商君书·修权》 9《商君书·算地》 10《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法家思想对当今影响

法家思想对当今影响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法家思想对当今中国影响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当时是一种进步势力。他们要求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为地主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在思想上,以加强君权,实行法治为其基本主张。法家思想又叫黄老法家。黄指黄帝,老指的是道家学说。有人说“道法不分”,这实际是说法家后世继承了道家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即因顺天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法家思想同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是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理论表现。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春秋以来,周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法家旧有的典章制度随之衰落。为适应封建土地关系发展的需要,奴隶主贵族中出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管仲和子产既强调法制,又重视道德教化。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管仲及其后继者提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的观点,子产

则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命题,承认自然界有其客观的规律,反对天人感应的迷信观念。战国初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应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全面变革奴隶制的需要,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学派。这一学派的思想家在理论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别,但都主张以“法”治国。韩非认为,法令应该"编着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齐国早期的法家代表管仲也说:"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他们积极主张通过变法来打破贵族统治,用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将最高权力集中于封建君主手中。因此,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布法令,统一制度,奖励耕战,富国强民。法家在理论上提出了进化论和性恶论两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古今不一度",社会是不断演变向前发展的。固守先王之道是行不通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想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治。但到了汉代,统治者们看到只用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得到长治久安,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于是,汉武帝改变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把法家思想同儒家思想等结合起来揉为一体,进行政治统治。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效法。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是法家导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封建制度经法家之手,在2000多年前就确立了郡县制,后来历代王朝大体上承袭了秦代的制度,而秦制又是出自法家之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法家思想犹如一股伏流,始终在发生着影响。后世许许多多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法家的变革精神。 纵观历史,在法家思想主导中国的时代,中华民族是外向的、进取的、强大的,秦汉的辉煌就是明证;当儒家思想进入法家的肌体后,中国社会逐渐变得中庸、保守,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儒家思想

秦朝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秦朝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不仅统一了六国、开创 了大一统的格局,也推广了法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基础。本文将从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在秦朝的实 践及其影响。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种流派,其代表人物为韩非、李斯等人。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依 靠法律、制度来实现,而非仅仅依靠人的道德心灵。在法家看来,人心难测,道德观念难以确立,而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能够有效地防范人性中的贪欲和狂妄,维护公平和秩序。因此, 法家思想宣扬的是严刑峻法,对于任何犯法行为都应该采用惩罚 的方式来制止,这种倾向性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权力 主义和威权主义的倾向。 二、秦朝的法家思想实践及其影响

秦始皇登基之后,积极推广法家思想,以此来达到巩固自己的 统治、整合六国的目的。秦朝在思想上倡导法治和严格的法律制度,以减少官民之间的欺诈和贪污现象,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在秦朝的实践过程中,法家思想不仅推广了刑法制度,也重新组 织了政治和经济体系。 在政治体系方面,秦朝通过设立郡县和县官,实现对全国的政 治管辖。郡县制度的实行,为中国统一大一统提供了重要的制度 基础;而设立县官的措施,则使贪官污吏无所遁形,推动了整个 统治机构的清廉化。此外,秦朝还实行了“三公九卿”的制度,大 量选拔“贤才”,从根本上改革了朝廷机构和官吏选拔机制。 在经济体系方面,秦朝大力推广农业,通过实行“全民皆兵”的 体系来加强社会的紧密性;同时,秦朝还发行货币、统一度量衡、修建大疆、筑路修桥等基础设施,推动了各项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的法家思想实践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有着深远的 影响。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县官制度等都为中 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秦朝对于法 治思想的倡导也对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等方面影响重大。

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影响

法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法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在秦 汉时期,法家思想影响了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法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 法家思想是由商鞅和荀子等人提出的。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即通过制定法律、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法律制裁,来控制人们 的行为,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的目的。荀子强调在统治下,必须依法治国,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实现治理,否则就会 出现混乱和无序。 法家思想强调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 实用性。法家思想主张厉行法制,尊重法律,反对一切独断专行 的行为,强调从法律上治理人心,从而控制人们行为的发展。同时,法家思想注重实践经验,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空想主义,这 种现实导向的思想使其在秦汉时期大行其道。 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实践

在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商鞅变法是以法家思 想为主导的大变革。在这一时期,秦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立了 中央机构和地方政权,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实现了全国规模 的一律法制。商鞅注重土地改革,使得泰山之东被定为公共土地,实现了财产的公有化。商鞅还实行三家分,取消了世卿制,将国 家管理权从有财力的贵族手中夺回。此外,还有许多法家思想在 秦朝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三、法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 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汉朝时期,法家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发 展和完善。在汉初,太史令扶苏提出“法令先行,而后教化”的思想,强调了法治的先决条件。在汉时期,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 帝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力,开展了土地的调查,制定了 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此外,汉武帝还对修建渠道、遏制私盐等 问题进行了治理,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汉朝晚期,班固撰写了《汉书》和《白虎通》等书籍,强调法 家思想的实用性和道德性价值。班固认为法律制度可以律人之风,而行之方谓之道,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纪律的基础。此外,班

试析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试析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过渡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法家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社会变革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鲜明的见解,涌现出了一批熠熠生辉的代表人物,其中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的法律观及其政治主张,是一种完全的、超前成熟的意识形态,它对政治产生了其他派别的思想家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一直以它的强势活跃在几千年的历史政治舞台上。彰显着它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显露着它的不足。 关键词法家思想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1 法家思想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法家吸取五行文化和八卦文化的民生主义原则和辩证思维精神,并综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和谋略思想,逐渐自成一派。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的代表作有《商君书》和《韩非子》。法家内部虽有观点不同,但都主张以“法”治国。 2 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法家思想,从最初循名责实的出发点,经一步步的变化,到战国末年,渐构成一种强求厉害的刻薄寡情的思想体系,对后来的历史政治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力量。每一种思想的影响力和功用,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有它的优秀之处也有它的不足;而法家思想更像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政治的影响力,既有其他思想无法与其比肩的推动作用,也有许多发人深思的负面影响。 2.1 对政治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法家的政治思想,由于切合时代环境的需要,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暂新的局面。秦始皇推展中央集权的措施,实得力于韩非、李斯思想的运用;而后汉代的大一统,虽然沿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实际上政治上采用的手段是外儒内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中央集权;以至后来的唐代武皇时期、宋代的分封制时期、元代大一统、明清以至近代史,对于维护祖国疆域的领土完整和统一,法家思想都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大一统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政策和法律的严明易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在奖惩分明的环境下,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家重视法治,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慎到就曾经做过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第二个措施是“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 (3)它大力提倡法的拘束力和权威性。强调人民和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把法的公平性、权威性和拘束力综合到一起。《商君书》也认为君主应受到法的制约。《韩非子》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见解。法家学派提出的“不别

浅谈法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浅谈法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法家思想现代法治影响 论文摘要: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现代法治是人类文明综合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能否顺利走向法治,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法家是最重视法律的,且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但其基本价值、立场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法治还是有差距的。在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际,对中国古 代法家思想进行现代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 引言 众所周知,法家崇尚“以法治国”,重视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那么,对于中国今天的法制现代化事业来说,古代法家思想是否仍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本文首先探讨法家思想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的、积极的意义,与我们当前急需建设的现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然后再看法家思想传统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或局限,以致它必须接受改造,才能在现代生活 中继续发挥其生命力。 1 、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在先秦诸子中是最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的一派,对法学也最有研究。他们对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乃至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问 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1. 1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应当按照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来立法,也只有按照新兴地主阶级意志所立的法才能称为“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法律面前 与贵族平等的思想。 1. 2“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①”韩非进一步把“好利恶害”的人性发展为自私自利的“自为心”②。 1. 3“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相应变化,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固步自封。 1. 4“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 段。 1. 5对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视

对法家思想的理解

对法家思想的理解 对法家思想的理解 1法家背景介绍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运转,依靠的是两项权利原则:礼和刑。在东周末年,随着“礼乐制度”的彻底崩溃,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为了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大家不断的对现实不断的探索,寻求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以求社会的再次安宁。于是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而法家则提出以刑法治理天下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法家却一直处在被批判的境地。 2法家发展历史 法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管仲(实编制查户口实行军管),但是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这让法家的思想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发展,是法家的思想进入了空前的阶段,《韩非子》一书更是法家的典范。 3.法家的主张 3.1法 3.3.1明法去私 法的作用就是在公平的原则下,依照客观的标准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维护处理的公平性,就必须除去人因为身的自私自利而造成失去公利的行为。因而要培养臣民的先公利后私利的观念,有守法精神才会有法治的效果。 3.3.1.1明定公私的区别 国家的法令制度规定的就是臣民必须要奉行或禁止的,这是人主

公开执行的国家规条。要做那些合乎个人私利的事,如对朋友讲义气等狭义的信条,不惟国家的禁止而节制,不因为国家的赏赐而劝勉的,这是私人的信条。君臣居心不同:国君使用心计来控制臣子,臣子使用心计来侍奉国君。由于利益的不同,出自的目的也不同,因而英明的君主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来伤害臣子的“公”。若君主因为自己的“私”伤到臣子的“公”,臣子就不会依附与他,不会为他效力,国家就会衰弱甚至灭亡。所以,要强调君主应当明定法禁,来规范臣子的行为。 3.3.1.2奉公守法可以使国家强盛 一个国家要强盛就必须要求全体人民奉公守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要坚持公利和私利之间的差别,这就是人们守法的根本前提,然后坚持以公利为先。这样才能全民一心,这样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能使国家兴盛。 3.1.2制定法律: 3.1.2.1法应该开诚布公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的作用是约束百姓的行为。因而要百姓守法首先就是要他们知法,只有先知法,才能守法。因此,贤明的君主谈到法令就应当连境内最卑贱的小百姓也没有不知道的。所谓的“罪刑法定主义”,就是要根据成文公布的法律才能判定某种罪,该受到某种惩罚。 3.1.2.2法应当详尽明白 法令倘若太简省,那么人们就各持一词,相互争讼,所以明主的法令一定要详尽地例举事例,要做到必要的详尽,有关何种情况,将如何解决都必须记载清楚,这样百姓有所遵循,官吏执掌法令约束人民,维护治安就容易多了。 3.1.2.3法要因时制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治理人民没有一定不变的准则,只有法才是治理的准绳。法令要随着时代演变转化修理,才能治理得好,政治措施要与时代相宜,才能出功效。时代转移而法令变更的一定混乱;智巧多端的人众多而法令没有改变的一定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