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碳的单质物理性质

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

碳的单质有、和

2.常见的几种单质

⑴金刚石

①物理性质

色态:透明、形状的固体;

硬度:是天然存在的的物质。

②用途:做钻石、制玻璃刀等

⑵石墨

①物理性质

色态:色有光泽、不透明的状固体;

硬度:是的矿物质之一;

有优良的性,有感。

用途:做铅笔芯、做电极、做高温润滑剂等。

由于它们的不同,导致它们在上存在很大差异。

⑶C60

①构成:C60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构成。

②用途:主要用于超导体等方面。

思考一: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吗?

思考二: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用途: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泼性大大

增强。

2、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氧气不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途:

3、还原性

⑴与CuO反应

C+CuO

试管①中,现象:

试管②中,现象:

①中化学方程式为

②中化学方程式为

用于工业。如焦炭把铁从铁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反应为:

变式练习

(1)下图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

装置,为了提高温度,图中酒精灯

要。

实验时,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

(2)停止加热时,小明若先取出导管,此时空气往往进入试管,

使。若先撤酒精

灯则。要防止红色物质被氧化,又要

防止试管破裂,必须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的改进措施是

三、二氧化碳

1.性质

⑴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⑵化学性质

①灭火性

现象:

结论:

②与水化合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应用:实验室常用该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用途及对环境影响

⑴用途

①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也不,且密度比空气大

②制冷剂、人工降雨: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③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

④做化工原料

⑵温室效应

①成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使全球变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氟氯代烷等。

②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是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

③缓解措施:减少的使用;使用型能源;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

滥伐等。

四、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

密度:比空气;溶解性:水。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反应现象:纯净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产生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化学方程式为

⑵还原性

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剧毒性

毒性原理:CO与血液中的结合,使,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3.用途

⑴用作

⑵用于,如用CO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变式练习

为了研究炼铁的原理,某学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列图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进行试验,请你一起参与。

C

B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

(2)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B中反应的现象是

(4)C处点燃的目的是

思考一、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为什么性质差异这么大呢?

思考二、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鉴别这两种气体?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B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

C 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3.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油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室温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 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 加热能使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4.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治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A 可燃性

B 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 吸附性

5.实验探究题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小玉同学:木炭。

小兰同学:氧化铜。

小华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

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证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红热并逐渐减少,最后消失该黑色固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真题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真题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解析】选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常因为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而使反应物不能充分接触,导致反应停止,故实验室一般不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6.(2016·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 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解析】选D。CO 2与水反应生成H 2 CO 3 才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故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CO 2 密度比空气大,故④比①先变红。

【中考警示】二氧化碳性质的常见误区 (1)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是二氧 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2)“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二者本质不同。 (3)二氧化碳不支持所有物质的燃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特殊 情况下也能支持燃烧,活动性强的金属,如镁条点燃后 放入二氧化碳中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C。 2Mg+CO 2 三种物质,有下列7.(2016·咸宁中考)关于C、CO、CO 2 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②CO、CO 2 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③CO 2 ④CO 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2 引起中毒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这种情况与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一、对“单元”与“单元教学”的认识 1.如何看新教材中的“单元” 与以往化学教材采取章-节编排结构不同,初三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单元-课题式编排结构,上下两册共编入了12个单元。这些单元是: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金属和金属材料,溶液,酸和碱、盐,化肥,化学与生活。其中每个单元都有几个相关课题组成。这些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或专题为主,也就是说组成单元的每个课题之间都有共同的、相互联系的内容,这就体现了单元构成的目的性与整体性。 由于不同单元所突出的知识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一般认为这样的单元与旧教材中的“章”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新教材的单元中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 但到底有没有差别?从化学课程标准来看,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内容(见表1),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方面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课程标准这样的处理,是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 表1 课程标准中与“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的内容 内容标准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内容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 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和方法 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碳酸、碳酸钙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学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 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110—111; 2、完成基础训练P53“提纲挈领”中的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 思考: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 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 小结: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 学习活动二:碳与氧气的反应 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如果碳燃烧不充分,就生成一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结:碳具有 性,可用作 。 实验 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木 炭: (填“得”或“失”)氧,发生 反应,具有 性,是 剂。 氧化铜: (填“得”或“失”)氧,发生 反应,具有 性,是 剂。 小组合作探究: 1、工业上用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C+ Fe 2O 3———— 。 2、工业上用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C+ Fe 3O 4———— 。 3、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CO 2———— , 该反应是 (“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课堂达标 】 评价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评为20世纪经典广告之一。这句广告词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 .不能导电 B .熔点低 C .硬度大 D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 ) A .具有还原性 B .具有可燃性 C .密度比空气小 D .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 3.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稳定性 B .吸附性 C .可燃烧 D .还原性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活性炭净化水 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用煤作燃料 D .用石墨作电极 5.有关2 CuO + C 高温 2 Cu + CO 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CuO 具有氧化性 B . C 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6.有A 和B 两种黑色固体,均匀混合后高温加热,有红色固体C 生成,同时还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D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黑色固体A 燃烧生成无色气体D 。据此推断: (1)A 是 ,B 是 ,C 是 ,D 是 。(填化学式) (2)写出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迁移拓展】 1.对于反应该2Mg+CO 2====2MgO+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 .这里的碳具有还原性 C .有些燃烧不需要氧气 D .镁具有还原性 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 B .木炭 C .氧气 D .氧化铜粉末 3.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H 2+O 2=====2H 2O,反应前后H 、O 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分析,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3Fe+2O 2=====Fe 3O 4 B .2H 2O 2========2H 2O+O 2↑ C .H 2+CuO====Cu+H 2O D .CO 2+H 2O=====H 2CO 3 4.将氧化铜与足量的炭均匀混合后,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了2.64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 学完本课题,你还有什么问题 点燃 点燃 点燃 MnO 2 加热

2019-2020年高二化学 碳及其化合物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化学碳及其化合物学案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1、了解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 的概念 2、认识和的主要性质 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 3、根据生产、生活中实例,了解碳及其化合 物之间的转化 二、知识再现 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碳是构成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既有态的碳元素,又有态的碳元素,如。 2、碳的常见主要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石墨 外观 光泽 硬度 导电 性 导热 性 用途 3、同素异形体是指,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等,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4、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化学方程式 (2)、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碳的氧化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还原性举例: 可燃性CO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举例: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举例:氧化性Mg CO CO 2、自然界中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像这样含有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 _,像这样含有____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___。 3、和的性质比较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反应 与反应 鉴别 转化 用途 (三)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植物通过__________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形成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再转化为淀粉。 (2)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很大一部分被海水吸收,溶于水_________逐渐变为_________。这些______又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题集锦(word)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题集锦(word)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H2H2CO2。 【详解】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 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可以导致酸雨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正确;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D、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其溶于水,pH≈5.6,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酸雨的pH<5.6,错误。故选A。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所以无定形碳都为混合物;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净化气体,防毒面具,冰箱除臭剂)、木炭(制火药,吸附色素)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 C 60 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式像足球,是一种很稳定的分子,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超导体方面 5. 注意“碳”和“炭”的区别 前者是指核电荷数为6的碳元素,在描述物质组成时用。如“二氧化碳” 后者是指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原因:碳原子的空间排列不一样)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同种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 (一)常温下稳定性强 (二)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 点燃2CO 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中充分燃烧是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在用煤作燃料的时候要使炭充分燃烧 注意 碳和氧的比值不一样的时候产物也不一样 当m g 碳和 n g 氧气反应时,要根据m 和 n 的比值进行判断生成物是什么 (三)还原性: 1.C+2CuO 高温 2Cu+CO 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 浑浊。 2.应用:冶金工业 ①碳还原氧化铁(用于炼铁) 2Fe 2O 3+3C 高温4Fe+3CO 2↑ ②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

上海高考化学碳及其化合物学案

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四.碳酸正盐和酸式盐的比较 注:C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岩石、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之一,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高考试题】 1.C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 2.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场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 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g)、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 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H2O、CO, 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 C.一定含有CO、CO2, 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CO、H2, 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5.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入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6.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C.CuO D.Cu2O 7.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 【巩固练习】 1.把少量CO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只有③ 2.已知偏铝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AlO2-+ HCO3-= Al(OH)3↓+ CO32- 现将足量CO2通入KAlO2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m m m m v v v v 3.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 A.是①、②、③B.只有①C.是①和②D.只有③ 4.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 5.近来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一种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3O2的结构式为:O=C=C=C=O 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样可以燃烧生成CO2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6.过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最终不可能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①苯酚钠溶液②硅酸钠溶液③饱和碳酸钠溶液④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饱和氯化钙溶液 A.只有①④⑤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③⑤D.只有④⑤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7~12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 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 质 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 教法讨论探究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活动与探究讨论。 练习一、碳的单质 活动与探究 1、①玻璃刀刻划玻璃。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②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 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 ②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2.讨论。 ①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C60呢? ②课本讨论题。 ③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 途之间的关系。 3. 练习。 完成课本习题外,并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 二、碳的化学性质 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出木炭的燃烧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6-2]得出木炭的还原性质 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 总结木炭的三条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小结归纳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 60 的性质及区别、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 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 的。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 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略有金属光泽 硬度最硬较软 导电 性 无良好 导热 性 良好良好 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 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教 学 反 思年月日

碳单质的导学案(2)9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学年化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的化学性质 编制:王静复核:使用时间:2013.4. 编号:9 【学习目标】 碳的化学性质,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思维导航】 碳的化学性质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性质变得活泼 【复习旧知】 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实验室现需要66g的CO2 ,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克的木炭才能得到? 【自主学习,尝试归纳】 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变色,所以,常温下, 2、高温下,碳单质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碳与氧气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充分: 燃烧不充分: 【合作探究,尝试发现】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⑴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试管内的()色粉末逐渐变成()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 ⑵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 ⑶在此反应中,木炭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说明木炭具有性,可用来作。被还原的物质是,被氧化的物质是。 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巩固基础,尝试提高】 1、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是( ) (1)木炭(2)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3)金刚石(4)黑火药(5)铅笔芯 A、(1)(2)(4) B、(2)(3)(5) C、(2)(3) D、(3) 2、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 A、可作催化剂 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 C、无毒 D、是黑颜色的 3、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4、在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A、C B、CO2 C、Fe2O3 D、Fe 5.系列各项中,影响单质碳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空气B氧气C温度D光照 6、木炭、活性炭、炭黑等具有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 7、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往盛有NO2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许木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其原因是。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铁 木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9、推断题 A物质:B物质:C物质:D物质:

碳的几种单质 学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 2.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会解释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3. 理解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模块一:激活旧知: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 2.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________和_______,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_______和_______。 3.活性炭具有_______性。 模块二:感悟新知 3.生活中的“炭”: 模块三:新知升华 小组讨论: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模块四:拓展视野 新型碳单质C60 观察它的化学式,你认为它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该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结构如何? 你还知道哪些新型碳单质?

夯实双基:【你一定很精彩】 1、常见的碳单质有____ 、____,它们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 2、金刚石:化学式____、物质类别________,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________的物质,常 用于________________ 3、石墨:化学式____、物质类别________。石墨具有________ 性,可做润滑剂。 4、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5、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 结构,因此具有_______ 性,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还要强,如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_______来吸附毒气的,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_______变化。 拓展提升:【学以致用,大胆展示】 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元素都相同 B 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 都能导电 D 硬度都很大 2、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材料。关于N60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它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 C 它是一种化合物 D 每个N60分子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4、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5、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描述的物质性质与其用途对应不相符的是()A.氮气常温下化学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登山和潜水D.有特殊的光学,可用作钻头 6.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中考链接:(2008?长春)“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根据这一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它们的化学相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CO2能用来____________。 (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宇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褪色,这一事实体现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 我还想知道: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该转化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 C.光电转换器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吸热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利用水的分解反应和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来分析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 A、该反应中存在水的电解以及氢气的燃烧,所以在循环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光电转换器中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利用信息来考查化学与能源问题,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利用所学课本知识并学以致用的特点。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 ...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 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

的物质,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正确;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的量不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不稳定,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故选D。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 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 【答案】C 【解析】A、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正确;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开始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错误。故选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故选D。 5.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学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复习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复习巩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的整理归纳 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找一找,然后将下列物质、性质、用途(或收集方法)按示例连线 2 . 选择C 、CO 和CO 2填空 (1)能用于灭火的是 (2)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得的是 (4)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7)能与烧碱反应的 (8)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9)能还原氧化铜的是 3.试试画出本章的化学性质网络图 质软、滑腻 铅笔芯、润滑剂 玻璃刀 无色透明 难溶于水的气体 吸附性强 人工降雨 除臭剂 一氧化碳 硬度大 密度比空气大 作电极 装饰品 排水法收集 固态升华吸热 活性炭、木炭 二氧化碳 金刚石 向上排空法收集 石 墨 导电性良好

4、二氧化碳的制取 (1) 从上面所给装置选择合适的填空 (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三、知识再现应用 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Ⅰ、Ⅱ、Ⅳ、Ⅴ有关的现象及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2)装置Ⅲ的作用是什么?说明理由 (3)该装置是否有缺陷?如果有,在图中指出并改正(直接画在图上)。 四、课后延伸 1.如何证明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鉴别CO 、CO 2 3. 我已学会了 我还没完全理解的内容有 解决办法 1、自己查资料( )2、和同学讨论( )3、向老师提问( ) 气体 发生装置 理由 收集装置 理由 氧气 二氧化碳 Ⅰ Ⅴ 澄清石灰石

2020年初中学业考化学真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生版)四川专用[分项汇编]

『中考真题·分项详解』『真金试炼·备战中考』

编在前面: 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 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吴京 一、设计思想 1、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节复习课重点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 2、本单元中考的要求为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温室效应的含义。能设计和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老师给的本单元知识树枝干,增添适当的枝叶,让这一棵大树完整,将本单元知识归纳、梳理。再利用这些知识解答一些与本单元有关的不同层次的例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归纳总结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 2.中学学科网 3.河北远程教育网 五、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教学。以服务中考为目的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

A.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实验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使用机械可能省功 D.丁实验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2017·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 2.药品: 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②总结归纳法;③演译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碳单质的不同用途及性质,请学生用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01

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复习学案 (第1课时)教者: 一、考点知识梳理: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原因,了解一些碳单质的用途。 2.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了解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5.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步骤。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低碳生活、碳纳米材料的热点问题及温室效应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本单元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多;难点是复习好本单元里几个重点的演示和探究实验,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 三、本单元复习应用归类、对比的方法识记的主要内容: 1、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2、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点燃CO2 2.碳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燃 4.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 高温2CO 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 H2O === H2 CO3 6.碳酸不稳定分解:H2 CO3 === H2 O + CO2↑ 7.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组合):C+ 2CuO 高温2Cu + CO2 ↑ 8.碳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高温Cu + CO2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 O3高温2Fe + 3CO2 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1.实验室制法CO2:CaCO 3+ 2HCl === CaCl2 + H2 O + CO2↑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

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 1.(201 2.重庆市)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 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 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 2.(2012?滨州)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3.(2012.重庆市) 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 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4.(2012.泰安市)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 ..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2012.肇庆市)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6.(2012.德州市)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7.(2012.东营市)“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 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排山镇中学徐勇峰 一、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3、加强学生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巩固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过程 通过感悟生活中的化学,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一):碳的单质 碳单质的存在形式:_____ ______ ______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刚石_________,石墨__________________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充足) a.可燃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不充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氧化铜的反应 b.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a.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炼铁) 3.毒性: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缺氧 b.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3.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O2的方法) (四).制二氧化碳的方法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药品: (2)原理: (3)发生装置: (4)收集方法: (5)检验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中,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将______________置于集气瓶_____,观察木条火焰是否_________. 2.工业制二氧化碳 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 五.课堂小结 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 2.学习比较归纳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新评价第71---72页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