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法教案

国际经济法教案

国际经济法教案
国际经济法教案

国际经济法教案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国家竞争力及国际经济法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调整跨国经济交往的各种法律规范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丰富了国际经济法的内容

(1)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由此促进调整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的发展。

(2)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促使各国及国际社会制定相关法律,预防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及灾难。

(3)金融全球化及20世纪90年代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意识到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4)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2、促进国际经济法的趋同性和多元化发展

(1)法律的趋同性发展

(2)法律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1.狭义说

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政府间、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主张国际经济法是"经济的国际法"。

2.广义说

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不同国籍的私人(自然人和法人)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因此,国际经济法并非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而是及国际公法既交叉又相互独立的一个法律部门或法律体系。在国际上,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杰克逊(J. H. Jackson)和洛文费尔德(A. F. Lowenfeld)、日本的樱井雅夫等。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国际经济法学者

持此观点。

(二)特征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不同国家法人及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根据该定义,可以看出,国际经济法的法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的普遍性

2、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3、法律规范的多样性

第二章国际贸易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因此,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是:(1)国际货物买卖以及及之相联系的有关运输、保险及支付方面的法律;(2)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及制度;(3)国际许可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及其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方面的法律及制度;(4)国际商品制度;(5)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及制度。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

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主要有:(1)及国际贸易有关的国际条约,包括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2)国际贸易惯例。(3)各国国内有关贸易方面的法律规定。(4)国际组织发表的宣言及决议。(5)跨国公司及同业公会制定的标准合同。

国际贸易法如今呈现出新的特点:(1)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且及其他法律学科交叉联系的特点更为突出。(2)国家管理贸易的手段从关税领域扩展到非关税领域。(3)几乎及世界贸易组织同时诞生的区域性贸易集团的贸易法规、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国际贸易法的内容。(4)随着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立及新成员的扩大,许多国家都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各协议要求或修改了国内现行贸易法或颁布新法。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2)F组。F组包括三个贸易术语:FAS(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FOB(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FCA(Free Carrier…named place),意思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

在F组的贸易术语中,卖方的责任是:①在出口国承运人所在地(包括港口)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履行自己的交货义务;②自费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③自费向买方提交及货物有关的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买方的责任有:①自费办理货物的运输和保险手续,并支付费用;

②自费办理货物的进口结关手续等。

采用F组贸易术语应当注意的是:①三种贸易术语的交货地点、风险和费用的界限的划分。FAS是以指定装运港、买方指定装货地点的指定船边作为三者的界线。FOB是以装运港、买方指定船舶货物是否越过船弦作为界线。而在FCA中,则是以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货物交付承运人作为界线。并且,根据INCOTERMS2000的规定,在FCA术语中,如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当货物装上买方或其指定人所指定的承运人提供的运输工具时,完成交货;其他情况下,当货物尚未卸离卖方运输工具,但交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即完成交货。②FAS、FOB 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而FCA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5)FCA。明确了在FCA术语下卖方的交货和装货义务,即当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时,卖方负责装货。卖方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提供的运输工具时,完成交货义务;卖方在其他地方交货,则卖方不负责卸货。货物在卖方的车辆上尚未卸货而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

(四)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1、FOB术语

FOB术语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的英文缩略语,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它是最早出现的国际贸易术语,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贸易术语之一。“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FOB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如当事各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FCA术语。

FOB术语卖方的责任是:①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②自负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交纳出口捐、税、费;③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依照港口惯例,将货

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给买方以充分的通知;④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和费用。

买方的责任是:①支付货款,并接受卖方提供的交货凭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②自负费用及风险,取得进口许可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的各种捐、税、费;③自费租船,并将船名、装货地点、时间给予卖方以充分通知;④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和费用。

使用FOB术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通知问题。FOB术语中涉及两个充分通知:一个是买方租船后,应将船名、装货时间、地点给予卖方以充分通知;另一个是卖方在货物装船时要给买方以充分的通知。第一种情况下,如果买方未给予通知,或指定船舶未按时到达,或未能按时受载货物,或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停止装货,由此产生的货物灭失或损失应由买方承担。第二种情况下,由于货物的风险是在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因此卖方在货物装船时,必须通知买方,以便买方投保。否则,由于卖方未给予充分通知而导致买方受到的损失,应由卖方负责。

②注意各国对FOB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典型的是美国1941年修订的《对外贸易定义》。该定义把FOB术语分为六种,其中只有FOB vessel 装运港船上交货及国际商会制定的FOB术语含义相类似。所以,在对美贸易中,如果用FOB术语成交,则需要注明是采用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还是适用美国的《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订本。在采用后者时要在FOB后面加上vessel 字样,以免引起误解。

2、CIF术语

CIF术语是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的英文缩略语,意思是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术语是国际贸易中最通用的术语。“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因此,由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买方应注意到,CIF术语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需要更高的保险险别,则需要及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作出额外的保险安排。CIF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若当事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CIP术语。

CIF术语卖方的责任是:①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或相等的

电子单证;②自负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交纳出口捐、税、费;③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并将货物按惯常航线在指定日期装运至指定目的港,并支付运费;④自费投保、交纳保险费。如无明示的相反协议,按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投保海上运输的最低险别。⑤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及除运费和保险费以外的费用。

买方的责任是:①支付货款,并接受卖方提供的交货凭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②自负费用及风险,取得进口许可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的各种捐、税、费;③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和除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费用。

使用CIF术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在CIF术语中,替买方投保,并支付保险费是卖方的一项义务。但是,当双方未就保险条款和投保险别加以约定时,卖方只负责按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投保海上运输的最低险别,在投保范围中也不包括某些特别险种。买方如要投保其他险别或特种险,应在合同中说明,并自负该项加保费用。②缩略语后的港口名称是目的港名称,指明运输费和保险费的计算是从装运港至目的港全程的运输费和保险费,而不是指卖方的交货地点。和FOB术语一样,在CIF术语中,卖方的交货义务是在装运港将货物交到船上完成的。

3、CFR术语

CFR术语是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英文缩略语,意思是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CFR术语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如当事各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CPT术语。

CFR术语及CIF术语的不同之处在于价格构成。在CFR术语成交时,价格构成中不包括保险费,也就是说买方要自行投保并支付保险费。其余都及CIF术语相同。

使用CFR术语应注意的问题是装船通知。在CFR合同中,买方要自行投保,因此和FOB术语一样,卖方要给买方货物装船的充分通知,否则,由此造成的买方漏保货运险而引起的损失应由卖方承担。

4、三种贸易术语的异同

三种术语的共同点是:①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口;②适合海上运

输或内河航运;③风险划分都是以装运港的船舷作为界线;④交货性质都属于象征性交货,即卖方提交了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就等于履行了交货义务。其区别在于,由于三者的价格构成不同而产生的及之相关的责任及其他附属费用不同。

在使用这三种贸易术语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①缩略语后面的港口名称。FOB后面是装运港名称,CIF和CFR后面是目的港名称。也就是说FOB的价格构成是货物在装运港装船前的费用,即出口商品的成本价。CIF和CFR中的目的港名称是为计算费用之便附加的,和交货地点无关。三种贸易术语的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②装船费和卸船费。在贸易术语中,装船费和卸船费应当由谁承担是一个不十分明确的问题。以FOB 为例,船上交货的概念似乎意味着卖方应承担把货物装到船上的费用,但风险和费用以船舷为界的规定又表明,装船费应由买方承担,因为越过船舷及是否以空间的一点为界限,卖方不承担越过船舷后货物装到船上的费用。

为避免由于贸易术语规定不够明确而导致日后买卖双方之间发生争议,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加以解决:①卖方不负责装船费用;则可采用班轮运输FOB(Liner terms)条款,装卸由班轮负责,费用包括在运费内。②卖方负责装船费:在FOB后面加上“理舱”FOB(stowed),则卖方承担包括理舱在内的装船费用;或者在FOB后面加上“平舱”FOB(trimmed),则卖方承担包括平舱费用在内的装船费用。③按照港口惯例,装船费由卖方承担,卸船费由买方承担。为避免发生争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要求双方对此问题在合同中明确加以规定。

在我国外贸业务中,习惯把FOB称作离岸价格,把CIF称作到岸价格,仅从价格构成这一角度看,为了海关统计及稽征关税等外贸业务便利,这种称呼未尝不可。但从法律角度看,这种称呼是错误的。因为贸易术语本质上是一种货物买卖合同,价格构成仅是贸易术语(合同)所包含内容的一部分,把CIF看成到岸价格不能表达CIF这个贸易术语所包含的全部法律内容,在实践中会由于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成立

案情简介:

1991年II月25日,德国A公司向香港B有限公司发出如下要约:Jettish彩色复印机2000台,每台汉堡船上交货价(FOB)4000美元,即期装运,要约的有效期截止到12月30日。A公司发出要约后,又收到了巴黎某公司购买该种型号复印机的要约,报价高于A公司发给香港

B有限公司的要约价格。由于当时香港B有限公司尚未对该要约作出承诺,故而A公司于12月15日向香港B公司发出撤销11月25日要约的通知,而后及巴黎方面的公司签约。但是,12月22日,A公司收到了香港B有限公司的承诺,同意德国A公司的要约条件,并随之向A公司开出了不可撤销的信用证,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后因A公司末履约,香港B公司诉诸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庭,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A公司的律师辩称,该公司于1991年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已于12月15日被该公司撤销,该要约已失去效力,因而B公司12月22目的承诺没有效力,购销合同没有成立。

案例问题:

(1)A公司的辩称是否成立,A公司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能否被撤销。

(2)A公司及B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有效的买卖合同。

参考答案:

(1)A公司的辩称不成立。A公司I1月25日发出的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2)A公司及B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参考理论分析:

本案涉及到要约的撤回及撤销的问题。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将其取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的规定,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要撤回要约的通知于该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及该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所谓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前,要约人将其取消。根据该《公约》第16条的规定,要约是可以撤销的,但撤销通知须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送达受要约人。但这项规定有一定限制,根据该《公约》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即不得撤销:第一,在要约申已载明了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它的不可撤销性。第二,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本着对该要约的信赖行事。本案中A公司的要约注明了有效期是1991年12月30日,故而是不可撤销的。B公司的承诺于有效期内到达,所以合同视为成立。

案例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否

案情简介:

利而顿有限责任公司发盘给虹荔有限责任公司,称:“供应PC机1000台,奔4,每台CIF北京800美圆,合同成立后50天内装船,不可撤消

即期信用证付款。请复电。”虹荔有限责任公司立即复电:“接受你方发盘,合同成立后立即装船。”

案例问题: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参考答案:合同未成立。

参考理论分析: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商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4个过程:

(1)询盘(即向对方探询交易条件)。

(2)发盘(法律上称为要约,即向对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3)还盘(法律上称为反要约,即拒绝对方的要约或提出修改要约的内容)

(4)接受(法律上称为承诺,即接受要约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

四个过程中,要约和承诺是每笔交易订立合同必经的法律步骤,而其他两个环节,有时在交易中也可能不出现,因为,如了解对方交易条件,就不必向其发出询盘,如对方建议订立合同的交易条件合适,就没有必要还盘,可以直接表示接受。

所以,在这几个过程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约及承诺2个过程。

利而顿有限责任公司发盘给虹荔有限责任公司,是有效的邀约。虹荔有限责任公司的还盘,对该邀约作出了修改,改变了装船日期,在CIF 合同中,这个改变就是改变了交货日期,属于对邀约的实质性改变。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9条规定:“(1)对发价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的答复,即为拒绝该项发价,并构成还价。(2)但是,对发价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或不同条件的答复,如所载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在实质上并不变更该项发价的条件,除发价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间的差异外,仍构成接受。如果发价人不做出这种反对,合同的条件就以该项发价的条件以及接受通知内所载的更改为准。(3)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价的条件。”

故,合同未成立。

案例三修改信用证

案情简介:

美国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从J国进口了甲商品。现在,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又想将这批商品转售给我国天山有限责任公司,于是发出要约。

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复电:“接受。请提供产地证

明。”

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没有答复。

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开来的信用证。信用证中的单据条款要求依然写明:“请提供产地证明”。

该商品并非美国的本土产品,美国不能签发产地证。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电请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取消信用证中的产地证明条款。

天山有限责任公司拒绝这一要求。

纠纷起。

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从未对提供产地证明的要求表示同意,故,买卖合同并未成立。

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则认为:双方已经达成合意。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按合同规定,在交货时提供产地证明。

注:中国和美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

案例问题:

合同是否成立?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修改信用证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已经成立。

参考理论分析:

按照传统的普通法理论,承诺应像镜子一样反射邀约的条件。

为了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19条第2款规定,承诺只要不在实质上变更邀约的条件,而且邀约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未发出表示异议的通知,则仍可构成有效的承诺,其合同条件以通知内更改的为准。

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所谓实质上变更是指对有关货物的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议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

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向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发出要约后,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复电:“接受。请提供产地证明”。根据公约规定,对要约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或不同条件的答复,如所载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在实质上并不变更该项要约的条件,除要约人在不过分延迟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间的差异外,仍构成承诺。合同的条件就以要约的条件以及承诺通知内所载的更改为准。

在本案中,天山有限责任公司答复时所作的添加,就是要求提供产地证明,不属于公约规定的实质性条件。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未立即表

示反对天山有限责任公司所作的添加,而是在收到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开来的信用证后才提出异议,故,双方的合同应以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发出的要约及天山有限责任公司的添加作为合同的条件。

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修改信用证的要求不合理。信用证虽是独立于买卖合同的文件,但在本案中,天山有限责任公司开出的信用证符合合同的规定。在国际贸易中只有信用证条款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下,受益人才有权要求修改。现天山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开证行的信用证及合同条款一致,埃尼墨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修改信用证无异于提出修改合同,所以其要求不合理。

第四节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

一、违约及根本违反合同

2、根本违反合同(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买卖合同公约》第2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四、分批交货合同违约的救济方法

分批交货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经常采用的交易方式。若合同规定卖方分批装运货物,当事人一方对其中一批货物未履行有关的合同义务,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能否宣告解除整个合同,抑或只能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而无权解除整个合同?对此,《买卖合同公约》第73条做了专门的规定。由于分批交货条件下双方均可能存在根本违约的行为,例如买方不按约支付货款,卖方不交货或货物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由于违约对整个合同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均可能有所不同,故该第73条就三种情况分别予以规定。

1、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对该批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但是不得宣告整个合同无效。

2、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对今后各批货物将会发生根本违约,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即解除合同对今后各批货物的效力,但对此前已经履行义务的各批货物不能予以宣告解除合同。

3、如果各批货物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的,买方宣告合同对任何一批货物的交付为无效时,可

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交付的或今后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成套设备的买卖合同。设备的各部件是相互依存的,任何部件的品质严重缺陷或者短缺,将使整套设备丧失使用价值。因此,即使卖方已经交付了部分货物,但其后交付的货物存在严重的品质瑕疵,买方不但有权宣告该批货物的交付无效,也有权解除整个合同。

案例一买卖合同卖方不交货争议

案情简介:

中国XYZ公司和美国ABC公司于2001年1月1日签订了某种汽车专用钢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

中国XYZ公司购买美国ABC公司10000吨某种汽车专用钢材,价格为CNF青岛港每吨5600美元,合同总价为5600万美元。2001年2月15日前装运。付款方式为:

1、中国XYZ公司向美国ABC公司预100万美元,

2、在合同签署后25天内开出信用证。

3、信用证付款5000万美元

4、货到10天内,采用电汇方式支付余款500万美元。

合同签订后,于2001年1月8日,中国XYZ公司遂按照合同约定开立了以美国ABC公司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同时,向美国ABC公司汇付100万美元的预付款。

后,美国ABC公司又提出资金困难,请中国XYZ公司增加预付款。中国XYZ公司又汇付给美国ABC公司货款50万美元,加上合同约定的100万元预付款,中国XYZ公司总共支付给美国ABC公司150万美元。

再后,美国ABC公司要求中国XYZ公司修改信用证的装运期,最后将装运期改为2001年6月15日。

但是,美国ABC公司一直没有履行交货义务。

中国XYZ公司于2002年2月提起仲裁,请求美国ABC公司实际履行交货义务,并支付延期交货罚款。仲裁庭经审理作出裁决,支持中国XYZ 公司的仲裁请求。

美国ABC公司没有遵照裁决书履行交货义务。

2004年3月12日,中国XYZ公司再次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美国ABC 公司:

1、解除合同。

2、返还已付的货款150万美,并支付利息。

3、赔偿因不交货给中国XYZ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200万美元。

4、本案仲裁费由美国ABC公司支付。

5、因办理本案所发生的律师费人民币30万元,由美国ABC公司承担。

美国ABC公司没有进行答辩。

案例问题:

1、应该如何裁决?

2、如何适用法律?

3、对于实际履行合同有什么要求?

4、对于解除合同有什么要求?

5、美国ABC公司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仲裁庭裁决如下:

1、自本裁决做出之日起终止合同。

2、美国ABC公司向中国XYZ公司返还己收取的150万美元,并支付利息。

3、驳回中国XYZ公司利润损失的请求。

4、本案仲裁费中国XYZ公司承但30%,美国ABC公司承担70%。

5、美国ABC公司支付中国XYZ公司律师费人民币20万元。

参考理论分析:

一、本案的法律适用。

中国XYZ公司及美国ABC公司没有在合同中选定争议适用的法律。本案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理由是:

1、本案仲裁地在中国。

2、中国XYZ公司所在国和美国ABC公司所在国均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

3、中国XYZ公司和美国ABC公司没有明示排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适用。

根据我国法律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一章的规定,本案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二、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是指: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另一方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一种救济方法。

在借鉴各国的实际履行制度的基础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了一套独特的实际履行制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28条规定,在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时,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履行某一

义务,也就是说,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履行交货义务,卖方也可以要求买方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收取货物的义务。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46条和第62条也有相关的规定,要求实际履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还没有采用及实际履行相抵触的其他救济方法。

相抵触的救济方法是指:使实际履行成为不适当或不可能的救济方法。比如,不能在合同已经解除,合同义务己经终止的情形下,要求对方实际履行,这就是不适当或不可能的救济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28条还规定,是否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取决于法院地的法律和法官的选择。要看法院地国家的法律是否允许其法院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一方面,如果法院地国家的法律不允许或不主张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的,受理案件的法院无权做出此种判决。另一方面,如果法院地国家的法律允许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也并非意味着受理案件的法院有义务做出此种判决。

在本案中,在中国XYZ公司依照约定和美国ABC公司的要求支付了预付款和开立了信用证以后,美国ABC公司仍未履行其交货义务。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请求实际履行。因此,仲裁庭支持了中国XYZ公司的仲裁请求。

三、买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49条规定了买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的情况。

在本案中,中国XYZ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预付货款及开立信用证的义务,而美国ABC公司未能于双方约定的最后交货期2001年5月20日之前,向中国XYZ公司交付货物。

2002年3月4日,中国XYZ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申请仲裁。直至1994午11月16日仲裁委员会做出令美国ABC公司履行交货义务的裁决后,甚至直到本次仲裁时,虽经中国XYZ公司多次催促,美国ABC公司仍无意向中国XYZ公司履行合同项下的交货义务。

在2001年5月20日美国ABC公司未能交货后,中国XYZ公司已实际给予了美国ABC公司长达7年多的时间,让作为合同卖方的美国ABC 公司履行其交货义务,美国ABC公司至今未向中国XYZ公司交货的行为,构成对合同的根本违约。

美国ABC公司的违约行为,使作为合同买方的中国XYZ公司,事实上已无从取得在订立合同时所期望得到的利益,合同的继续存在己无实际意义。仲裁庭对中国XYZ公司提出的终止合同的请求,予以支持。

四、美国ABC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买方向卖方支付了预付的货款,而卖方没有交货,在合同被解除时,买方有权请求卖方返还货款以及相应的利息。

在本案中,美国ABC公司未向中国XYZ公司交付合同项下的货物,应当退还中国XYZ公司的预付的货款150万美元,还应承担占有该笔预付货款期间的利息。

一般情况下,利润损失的计算,应以该类贸易预计可得的最低利润来算,即按贸易合同金额的10%计算。但是,在本案中,中国XYZ公司的利润损失请求没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因此不能得到支持。

本案仲裁费中国XYZ公司承但25%,美国ABC公司承担75%。美国ABC 公司支付中国XYZ公司律师费人民币20万元。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法

第一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

1、海牙规则

由于各国法律中有关承运人和托运人的权利、义务规定差异极大,国际社会致力于统一工作,于1924年8月2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了《海牙规则》,1931年6月2日生效。《海牙规则》的全称是:《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当时缔约国有25个,截至1997年2月共有88个国家参加。《海牙规则》共有16条,其中1-10条是公约的实质性条款,它借鉴了美国1893年《哈特法》有关承运人的最低限度的义务、最大限度的权利、诉讼时效等的规定;第11一16条是规定各国批准、退出和修改公约的程序性条款。《海牙规则》的主要内容如下:

(1)承运人的适航责任。船舶适航是法律规定承运人必须执行的最低限度的义务。《海牙规则》第3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当时,谨慎处理,使船舶适于航行;适当地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供应船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该船其他载货部位能适宜和安全地收受、运送和保管货物。”

(2)承运人的管货责任。管货责任是法律规定承运人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必须执行的最低限度的义务。《海牙规则》第3条第2款规定,承运人应适当和谨慎地装载、搬移、配载、运送、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送的货物。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适当而谨慎”对待上述六个工作环节,安全地把货物运送到目的港。承运人的管货责任,从货物装运

开始至货物运抵目的港为止,即“钩至钩”的责任期间。

(3)承运人的免责条款。《海牙规则》第4条第2款规定了承运人17项免责条款。这些免责条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过失免责,第二种是无过失免责。所谓承运人的过失免责是指船长、船员、引航员或承运人的受雇人员在驾驶船舶或管理船舶上的行为、疏忽或过失引起的货物灭失或损坏,承运人可以免除赔偿责任。《海牙规则》规定驾驶船舶过失可以免责。驾驶船舶的过失,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船长、船员和引航员等驾驶船舶的操作或判断过失,而引起的事故。《海牙规则》规定管理船舶引起的货物灭失和损坏,同样可以享受免责。管理船舶的过失,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船长或船员对于船舶的性能和使船舶处于有效的状态上缺乏应有的注意,而引起的货物损失。在货运实践中,管理船舶及管理货物往往被看成是相关的问题,难以区分。凡以管理船舶为目的而造成货物损失,属于管船疏忽或过失,承运人可以免责。凡是为了管理货物为目的而造成的疏忽或过失,承运人应负有赔偿责任。所谓承运人无过失免责主要涉及到船舶发生火灾、海上灾难、意外事故、天灾、不可抗力、船舶潜在缺陷、货物固有缺陷等等。

(4)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及索赔。按照《海牙规则》第1条(e)的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是从货物装上船起,至卸下船止的整个期间。当使用船上吊杆装卸货物时,实行“钩到钩原则”;当使用岸上吊杆装卸时,则实行“舷到舷原则”。按照《海牙规则》第3条第6款规定,有权提取货物的人,在卸货港应将货物的灭失或损害以及灭失或损害的一般性质,在货物移交其掌管之前或当时,书面通知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否则这种移交视为承运人按照提单规定交付货物的初步依据。如果货物灭失或损害不明显,则应在货物交付后三天之内通知。如果收货时已对货物状况进行了联合检验或检查,便无须书面通知。自货物交付之日或本应交付之日起1年后,在任何情况下,免除承运人和船舶对货物灭失或损害的一切责任。

(5)托运人责任的规定。《海牙规则》第3条第5款和第6款规定了托运人的两项责任:①保证义务。托运人在托运货物时应妥善包装,保证货物装船时所提供的货物品名、标志、包数或件数、重量或体积的正确性。②通知义务。托运人托运危险货物,应按照有关海上危险货物的规定妥善包装作出危险品标志的标签,并将其正式名称、性质及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通知承运人。

案例一:清洁提单

案情简介:

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案例及答案

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案例及答案 1、中国北方机械进出口公司业务员王某在1999年4月10日打电话给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双方约定:北京机械进出口公司向三菱株式会社订购一批汽车零配件,款到后3天日方发货。然而,中方付款后日方并未发货。10日后,中方再一次催促对方发货,日方以合同为成立为由,拒绝发货。(1)该合同是否成立? (2)应当依据什么法律来确认此合同是否成立? 2、被告是一种名为石炭酸烟丸的药品的制造商,曾刊登一则广告,声称任何人根据指定方 法和在特定的期间内服用一颗窑湾后,如果仍然上菱形性感冒,可获赔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原告看到这则广告后,信以为真,购买被告的药丸,但结果仍感上流行性感冒。于是向被告追讨100英镑。(1)根据公约,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几项(2)该广告是否构成一项要约(3)原告的索赔是否成立?理由是什么? 3、被告在6月10日向原告提出一项书面要约,以800英镑将房屋售给原告,要约有效期 至6月12日上午九点。6月11日,被告将房子卖给了约行,当天晚上从第三人那里知道被告已将房屋出售给他人,便在6月12日上午九点以前,把一封正式承诺的函件交给被告。 (1)本案中合同是否成立(2)法院将怎样判决

(3)法国法、英美普通法和公约对要约撤销规定是否一致 4、布洛登长期供应大都会铁路公司煤炭已有多年,但没有订立正式合同。为了使情况正常化,该铁路公司送给布洛登一份草约,后者在草约上加入一个新条件,并送回该铁路公司,其中注明“批准”字样。铁路公司代理人报草约放在桌子上历时两年多。在这两年中,布洛登依照该草约的条件供应煤炭,铁路公司也按照草约的条件付款。后来,双方发生纠纷,布洛登否认有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存在。(1)合同是否成立 (2)如果合同成立,请指出合同成立时间 5、原告亚当斯是羊毛生产商,被告罗林是羊毛供应商。1817年9月2日,被告写信给原告,提出一项出售一批羊毛的要约,并要求原告以邮寄方式回复。该信因写错地址直到9月5日晚才到达原告。当天晚上,原告即将承诺信件以邮件寄出。该承诺信件于9月9日到达被告。证据显示,假如要约信函的地址正确,原告回答的信件可望于9月7日到达被告。被告在9月8日将该批羊毛出售给第三者。(1)该合同是否成立? (2)德国法和英美法对该案的判决是否成立 6、原告向被告订购20000只一日龄的雏鸡。从开始饲养这批鸡的第三周开始,原告发现小鸡的羽毛开始脱落。经官方检疫机构检验,这些鸡然上传染性疾病。这种病的蔓延将使整群及死亡殆尽。原告提出诉讼要求被告赔偿损失。(1)卖方是否违反了合同义务(2)如果你是买方,以什么理由起诉(3)法院将如何判决

国际经济法教学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解与阐述

国际经济法教学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解与阐述 摘要:国际经济法教学中贯彻全课程的重要原则。国家经济主权是是作为国家主权在经济方面的重要体现,是由发 展中国家在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提出的。经济主权原则最终于20 世纪70 年代通过联合国的系列决议等文献在国际 社会得以确立。对于经济主权的内涵,国内和国外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就教学中如何阐述和理解多国际经济法原则 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经济主权原则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历史回顾 (一)经济主权的提出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在国际法上它是指 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 权的属性主要体现为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即国家主权的 对内属性是对整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的最高统治 权;对外属性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依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行使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决定权,不受任何外 来势力的干涉。 国家主权理论发端于16 世纪的欧洲,自从法国古典 法学家让博丹在他的著作《论共和国六书》中第一次明 确地提出了主权概念。其后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

让雅克卢梭不断将主权理论丰富发展。国家主权也经 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内涵日渐丰富的过程,“既包括国家 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包括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诸方面的独立自主。即包括政治主权,也包括经济主权、社会主权、以及文化主权等等。”但早期的政治学 家、法学家在论述主权时,一般也都局限于政治领域,对经济主权涉及很少。在传统的国际法中,主权内涵的界定也往往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经济方面的因素往往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在传统的主权理论中,欧洲国家被视为是近代主权国家的摇篮,认为只有少数欧洲国家才是国际法的主体,而非欧洲国家的主权则无从谈起或是由“宗主国”所赋予。作为没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当然就既无政治主权,更无经济主权,主权主要局限于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认可。 但是,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和战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随即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从而使主权理论突破了欧洲范围的局限。二战后,更多的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使得西方列强丧失了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权的控制,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这些国家的市场和经济命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征收境内的外国资产或对其实行国有化时,其行动的

国际经济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弧中) l,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如果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他仍可以要求买方:( ) C. 损害赔偿 2.中国甲公司与外国乙公司签定了出口一批水果的合同,双方约定货到验收以后付款。货 到买方验收时发现水果总重短少10%,且抽样检查每个水果的重量也低于合同规定,B公司于是拒绝付款也拒绝收货。后来水果全部腐烂。请问,本案中水果腐烂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A.乙公司 3.不清洁提单是指单据上附有声明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附加条文或批注的提单。那么, 注明( )的是不清洁提单。 D.外包装有汕渍和水渍 4.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的基本险别不包括( ) B.战争险 5.《服务贸易总协定》不适用于( ) B.政府提供的职务服务 6.首次提出专利定义和保护期限的多边国际协议是( ) 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7.《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大的术语是( ) C. DDP 8.现代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9.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来源地国家征税的条件是( )。 D. 对非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经营所得征税,必须以非居民在来源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为前 提条件 1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争议( )。 D.合同的效力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1.《汉堡规则》对于《海牙规则》的改进包括( ) A. 承运人责任起讫B.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 C. 诉讼时效D.保函效力 2.在国际货物销售中,货物检验方面通行的惯例是( ) A. 以装运货物的卖方出具的商检证明作为议付货款根据 C. 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复检权,及在索赔期提出质量异议权 E. 以当事人双方同意的第三人检验结果作为货物质量的最终依抓 3.与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相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新增加的内容有( ) A.规定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 B.规定了专利的定义、范围 D. WTO成员知识产权保护最低标准 E.某些版权作品享有租借权 4.属于WTO金融服务规定调整范围的金融服务有( ) A。一成员国公民到另一成员国境内存款,兑换外币 B.一成员国的银行到另一成员国境内开设银行 D.一成员国境内的另一成员的保险机构出售保险 E.一成员国的证券机构到另一成员国境内经销证券 5.国际上关于外国投资者待遇的标准有( )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最全】【共10章】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理解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含义;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简略过程;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诸法律部门之间的交错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历史概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基本法理原则;学习国际经济法对于贯彻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考核目标与具体要求 识记(1)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含义;(2)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简略过程;(3)区分平等、不平等两大类双边国际商务条约的主要标准及其现实意义;(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法破旧立新的大体进程;(5)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与国际经济法面临的新挑战;(6)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历史概况及其中所蕴含的基本法理原则;(7)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基本过程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优良历史传统的自觉继承和重大发展;(8)国际经济法与相邻诸法律部门之间的交错关系。 领会(1)学习国际经济法学对于贯彻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2)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南北矛盾”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主要体现。 应用结合上述知识点,并结合当前重大实际问题,分析国际经济法在当代国际经济秩序新旧更替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发展的趋向。 历年考点: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简略过程 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产生 1、定义:国际经济法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识记) 2、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国际经济法是巩固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1、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强权国家保持和扩大既得经济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贫弱国家争取和确保经济平权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2、国际经济法的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早在公元前,地中海沿岸各国之间就已经出现出了比较频繁的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活动。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经过各国商人的约定俗成,逐步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纠纷的各种习惯和制度。这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2)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17世纪以后,国际经济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转折、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发生重大转折,出现新的格局,国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7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 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国际私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冲突法制度、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制度、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2.英文简介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nd borderline 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 the legal science and is designed for the full-tim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asic system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nflict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l law system.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department of law that adjust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conflict ofl laws with direct and indirect rules. The content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clude general survey, such a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conflict rules, applicable law, the general issues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the capacity for rights and capacity to act, real rights, obligations,marriage and family,succession,maritime affairs,negotiable instrument,bankruptcy,IP, agency, limitation of act,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the law of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s.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二:10月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00246)试题及答案 解析】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4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卖方订立运输合同的是 a.fob b.exw c.cif d.fas 2.cfr这种贸易术语适用于 a.水上运输方式b.航空运输方式c.铁路运输方式d.各种运输方式 3.在国际航空运输中,依《华沙公约》规定,承运人对货物和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于每公斤 a.100金法郎b.150金法郎c.200金法郎d.250金法郎 4.依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部分损失包括单独海损和 a.实际全损b.推定全损c.共同海损d.意外损失 5.依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银行能够拒绝付款的情况为 a.货物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符b.货物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c.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台风灭失d.发票与提单不符 6.中国某海关在对m企业进口的葡萄酒征收关税时,按照该企业进口报关时申报单上的 价值征收关税的方法属于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价值税 7.依据《反倾销协议》,能够忽略不计的倾销幅度是指当倾销幅度小于出口价格的 a.8%b.6%c.4%d.2%

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提纲

国际经济法案例

国际经济法案例 2002年初,美国布什政府宣布动用美国贸易法第201条款,启动紧急进口保障措…………并到了履行之际,美国政府对钢材进口实施了保障措施。 问题:运用所学的国际经法知识分析该案例 一、国际经济法的三个层次 私人之间跨国商事交易关系——跨国钢材进出口合同——违约 政府与私人之间跨国经济管制关系——美国政府保障措施——关税 国家之间跨国经济交往关系——GATT/WTO多边世界贸易协定体系——保障措施条约 二、三个层次的法律问题 进出口当事人是否有效?是否是不是违约?出口方如何得到救济?进口方如何抗辩?涉及哪些法律?美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决定是否符合其国内法?受到影响的国内国外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申诉?涉及哪些法律?中国是否可以向美国提出质疑?是否能够从国家间争议角度解决?涉及哪些法律? 三、三个层次的法律解决 首先,看合同是否成立,涉及到中美合同法规则和国际合同公约,可以认定合同已经有效成立,那么,进口方的行为就属于违约,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进口方可以抗辩,主张美国政府行为构成情势变更,这样,就可能免责。 其次,美国政府采取进口保障措施是基于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其中规定外国进口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其威胁则有权进行调查,如果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可以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由美国总统决定是否采取进口保障措施。因而,美国政府的做法是有国内法依据的。至于外国受到影响的私人当事人,根据美国法律,却没有申诉权,所以,无法从美国国内法寻求救济。 第三,中国于2001年底正是加入WTO,中国和美国都是WTO成员,都受WTO协定约束,WTO保障措施协定要求必须证明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能采取保障措施。这样,就可以根据WTO协定来从国际法角度判断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否符合WTO国际法。同时,WTO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政府可以先与美国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设计WTO专家组断案,专家组判定美国败诉,美国上诉,上诉庭维持专家组裁决,裁决报告经DSB通过,美国于2003年12月4日宣布终止保障措施。 总结 从这个案件中可以看到,国际经济法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这样,就有三层法律关系、三层法律规则和三层法律解决。那么,要想解决一个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就必须掌握国际经济法的知识、理论、思维、方法和技术,就得知道这个问题属于三个层次中的哪个层次,涉及哪些法律,如何着手解决。这是学习国际经济法以及学会像国际经济法律人那样思考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案例分析:上海A出口公司与香港B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成交商品价值为418816美元。………符”,A公司立即复电主张单据相符。 问:1.A公司和B公司的主张,哪个合理?为什么? 2.银行是否会付款?为什么? 1、A公司主张合理,此案焦点在于信用证与合同相符问题,A依据信用证的做法合法,而且B理应知道而且不可能不知道货物与合同不符,而且B开通过银行所开得信用证也可以作双方当事人另有协议,卖方无须负不符合同的责任。 2、银行会付款,只要银行审单通过就会付款,此为不可撤消信用证,是银行与公司A之间的合同关系,只要审单没有异议,银行会付款。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某公司以FOB条件向境外出售一级大米300吨,装船时经…………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故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大米质量下降造成的差价损失。 问:1、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2、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答:1、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即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差价损失负责。2、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同样也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CEF或CFR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超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而本案中,货物的风险发生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此,属于在装运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故该差价损失应该由买方承担。 2、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供应50……立合同后装船。”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国际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将相 应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需买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有( ) A. EXW B.CIF C.DEQ D.FAS 2. 2000年6月1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螺纹钢1000吨,单价CIF 厦门250美元/吨,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 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复,也一直没有装 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B.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D.该合同没有成立 3.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于( ) A.确定合同的效力B.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 C.确定货物所有权的转移D.确定产晶责任的承担 4.《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所运货物的责任期限为( ) A.从启运港至目的港的全部期间 B.从货物装上船到货物交给收货人时止 C.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到货物卸下船时止 D.从货物装上船到收货人检验完时止 5.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关系是( ) A.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 B.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C.国际私人间接投资关系 D.只涉及国际法规范关系 6.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2002年3月2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3月10日货物出 运,4月1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4月6日货物到达指定目的港。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 )转移至瑞士公司。 A.3月2日B.3月10日 C.4月1日D.4月6日 7.中国A公司要将其从美国B公司处通过普通许可合同购得的一项技术再许可给香港 C公司使用(原合同中有允许再许可的条款),A公司和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能是( ) A.独占许可合同 B.普通许可合同 C.独家许可合同 D.交叉许可合同 8.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平安险承保范围的是( ) A.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的全部损失

国际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 A 、 B、 C、 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将相 应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需买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有 A. EXW B . CIF C.DEQ D .FAS () 2. 2000 年 6 月10 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螺纹钢1000吨,单价CIF 厦门 250 美元/吨,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 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复,也一直没有 装 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 B .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D.该合同没有成立 3. 1980 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于( A. 确定合同的效力 B .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 ) C.确定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D .确定产晶责任的承担 4.《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所运货物的责任期限为() A.从启运港至目的港的全部期间 B.从货物装上船到货物交给收货人时止 C.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到货物卸下船时止 D.从货物装上船到收货人检验完时止 5.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关系是() A.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 B.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C.国际私人间接投资关系 D.只涉及国际法规范关系 6.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2002 年3 月2 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 3 月10 日货物出 运, 4 月 1 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的港。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4 月 ( 6 日货物到达指定目 )转移至瑞士公司。 A.3 月 2日B.3月 10日 C.4月1日D.4月 6日 7.中国 A 公司要将其从美国 B 公司处通过普通许可合同购得的一项技术再许可给 香港 C 公司使用(原合同中有允许再许可的条款),A公司和 C 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能是() A. 独占许可合同 B.普通许可合同 C.独家许可合同 D.交叉许可合同 8.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平安险承保范围的是 () A.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的全部损失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六)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

国际经济法试题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国际经济法学(一) 试题(重修) (2008 / 2009学年 第 二 学期) 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1、 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 (注:英语考生答前面的英文名词解释,先翻译成汉语,再解释。小语种考生答后面的汉语名词解释,直接解释就可以) 1. B/L (实际履行) 2. L/C (预期违约) 3. D/A (代位权) 4. Anti-dated B/L (托收) 5.International Tax Sparing Credit (国际逃税) 装

订 线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8题,计40分) 1.据《INCOTERMS2000》的规定,简述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的异同? 2.列举中国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做的保留?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4.按照收货人抬头划分,提单可以分成那几类?并简述这几类提单是如何进行转让的?

5.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时,银行承担那些义务?6.《INCOTERMS2000》对《INCOTERMS1990》做了那些重要修改?7.简述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8.简述提单的证据力? 班级

学号姓名

装 订 线 三、论述题(10分) 1、试论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规定的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补救措施包括哪些?

班级学号姓名四、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3题,计18分) 1.1994年12月,中国某出口公司A与香港某公司B成交一批商品,价值300万美元,B公司买断这批商品,然后再由B公司转口去西非。合同中包装条款定明:“Packing: all in plywood case of 10kg net and 2 cases to one bundle and junked.”。B公司如期通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于1995年2月6日开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A公司在审证时发现信用证上的包装条款 为:“Packing: all in plywood case of 10kg net and 2 cases to one bundle .”A公司为了安全收汇,按信用证上规定的包装要求交货。但在货物出运后的第八天,B公司致电称所有货物由于“no junked”而不能接受,由于所购货物是转口去西非的,B公司虽努力与西非方面协商,西非方面始终不接受此类不符合包装要求的货物,故B公司指示银行拒付。 问: (1)A按信用证上的要求交货是否妥当?为什么?如不妥应采取何种做法为妥? (2)B公司指示银行拒付,银行是否应当遵照“指示”?为什么? (3)B应采取何种做法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国际经济法期末试卷讲课教案

2011-2012年秋季国经期末试卷(中政)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共同海损 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共同海损应由所有获救财产的受益人共同分担。无论投保何种险别,保险公司都应当赔偿共同海损的分摊、牺牲和费用。 2. 限制性商业行为 在国际许可证协议中由技术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施加的,法律所禁止的,造成不合理限制的合同条款。这些条款或者直接影响市场竞争,或者对引进方的技术及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 特别提款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之外,按各国认缴的份额的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特别权利。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账面资产或账面货币,可用于办理政府间结算。此外,由于特别提款权根据世界五大贸易国家的“一揽子货币”定值,其比值比任何一种货币更为稳定,因此特别提款权也是一种常用的计价和定值单位。 4. 税收抵免 是对于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之一,即纳税人可将已在收入来源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应当向居住国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扣除。国际税收实践中,实行抵免法的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实行限额抵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CIF合同,卖方依约发货,取得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听从卖方指示将货物交给无正本提单的第三人,依据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应对风险转移后买方提货不到负责。× 2. 《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延迟交货的赔偿责任以运费的2.5倍为限。× 3. 在欧洲银行发生的欧元商业贷款为欧洲货币贷款(一国商业银行以非所在地货币提供的贷款)。× 4. incoterms2010既适用于国际货物销售,也适用于国内货物销售。√ 5.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的保险金额是指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 6.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规定信用证应说明是否可撤销。× 7. WTO争端解决机构作出裁决后,因被诉方是否履行了专家组报告中建议和裁决规定的义务而产生争议,应请求设立新专家组裁决。× 8. BOT项目融资中,银行将资金借给项目发起人组建的项目公司。√ 9. 在中国设立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否组成法人应依据合伙企业的合作合同决定。× 10. 日本外商与中方投资者设立一合资企业,经营高尔夫球场,日方对其在日本发展会员的收入可不向中国纳税。√

《国际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总体要求 一、本科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际经济法在众多法学学科中可以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在我国,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因而作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法学主干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体系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通过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经贸关系法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特性,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经济法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 国际经济法除了本学科的总论性的内容,如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外,主要涉及的是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国际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以及国际税法等,也可以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方法的内容如国际商事仲裁包括在内。 三、教学的重点与困难 在国际经济法的各分支学科中,属国际贸易法的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多,法律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同时国际贸易也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要方面,因而应以国际贸易法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课程教学的困难在于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学生可能存在畏惧心理;而且许多学科内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容易碰到,因而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学科如民商法、刑法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感性认识较强,学生兴趣更大;此外,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更快,这也增加了学习与教学的难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困难,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并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解决困难。为此,作为本科教学首先应尽量简明扼要地将学科的基本体系向学生作介绍,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应尽可

国际经济法形考四

国际经济法形考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的投资风险中不包括() A. 投资者违约险 B. 战争和内乱险 C. 货币兑换险 D. 征收和类似措施险 正确答案是:投资者违约险 2、依据《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建立的“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对()事项具有管辖权。 A. 缔约国和另一缔约国国民因直接投资产生的法律争端,并经双方口头同意提交中心 B. 缔约国和另一缔约国因直接投资而产生的法律争端,并经双方书面同意提交中心 C. 缔约国和另一缔约国国民因直接投资产生的法律争端,并经双方书面同意提交中心 正确答案是:缔约国和另一缔约国国民因直接投资产生的法律争端,并经双方书面同意提交3、国际投3、投资法主要调整的关系是() A. 国际间私人间接投资关系 B. 国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C. 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 D. 国家能与他国国民之间的经济关系 4、国际货币制度不包括如下内容:() A. 国际结算的原则 B. 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 C.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D. 如何防范外汇交易风险 正确答案是:如何防范外汇交易风险 5、牙买加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浮动汇率合法化 B. 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 C. 美元不再用于多边贸易结算 D. 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美元不再用于多边贸易结算 6、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确立的管辖权。 A. 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的原则 B. 属人原则为主属地原则为辅的原则 C. 属地原则 D. 属人原则 正确答案是:属人原则 7、国际税收关系的客体是()。 A. 跨国所得 B. 本国居民来源于外国的所得 C. 跨国经常性所得 D. 非本国居民的外国人来自本国的所得

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总结汇总

1.国经济法: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间经济关系的国际 法规和国法规的总称。 2.法人:依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 3.跨国公司: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 的法律形式和活动围如何,其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公司部各实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4.分公司:总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营业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行为直接负责任。 5.子公司:由母公司持有全部或多数股份的,受其控制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 律人格,是独立的法律实体。 6.国际经济组织是国家间基于主权平等原则,以国家间正式协议为基础设立的 机构,具有一定的法律人格,行使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其法律人格取决于国家的授权,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围取决于其特定的宗旨与职能,取决于基本文件的规定。 7.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 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的总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8.EXW,工厂交货。卖方承担最小义务。 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交货。FCA,货交承运人。FOB,船上交货,货物越过船舷时完成交货,卖方办理出口手续,提交相关单据。 CFR,成本加运费,越过船舷时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CIF,成本保险加运费,越过船舷转移风险,卖方支付运费并办理保险。CPT,运费付至。CIP,运费保险费付至,风险自交于承运人时转移。C组由卖方办理运输手续,支付运费,提交单据。办理出口手续。

国际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00001)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括弧中) 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 )予以规范。 A.合同的效力 B合同的成立 C.合同对货物所有权的影响 D.货物对人身造成伤亡引起的产品责任 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判断货物买卖合同的国际性的规范是( ) A.当事人具有不同国家的国籍 B.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C.合同项下的货物跨越国境 D.合同订立时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的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3.明确规定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的国际货物买卖法律是( )。 A.《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 D.《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4.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B险相当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保险的( )。A.-切险B.平安险 C平安险加一切险D.水渍险 5.WTO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部长级会议 C.部长理事会. B.总理事会 D.成员国代表大会 6.WTO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不适用于( ) A.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服务B.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 C.国有银行的服务D.证券交易 7.针对跨国联属企业利用转移定价来实施国际避税的行为,各国通常采用下列哪一种原 则来实行反避税。( )。 A.正常交易原则B.固定基地原则 C.常设机构原则D.引力原则 8.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1997年lO月2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11月2日货物出 运,Il月4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12月6日货物到达指定目的港。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下列哪一个时间转移至瑞士公司? ( ) A.10月2日B.11月2日 C.11月4日D.12月6日 9.我国参加的第一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是( )。

国际经济法教案

国际经济法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重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主体,渊源。 一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的流动。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1)市场全球化 (2)生产和消费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相辅相成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活动中统一游戏规则的出现 3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即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关于商品、技术、资本服务在流通结算、信贷、税收等领域跨越国境流通中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4国际经济法调整范围:(~)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与制度; (2)有关国际投资的法律与制度; (3)有关国际货币与金融的法律与制度; (4)有关国际税收的法律与制度 (5)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交往的法律与制度。 5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1)丰富了国际经济法的内容。 (2)促进调整国际经济贸易法律规范的统一。 (3)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国际经贸争议的机制。 二1国际经济法主体:个人、法人、国际组织、国家。 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商业惯例、国内立法、国际组织决议。 3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对天然财富与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2)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3)公平互利原则。 4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1)多侧面、全方位的综合研究方法。 (2)比较的方法。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法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法 教学重点:国际货物买卖公约与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国家货物买卖合 同的主要条款、违约补救、货物风险转移及国际支付。 一1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2国际贸易术语:是以不同的交货地点为标准,用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商 品的价格构成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与风险的划分。 3《2000年通则》把13个贸易术语按照卖方承担义务的大小分为,、,、,、,四组。 ,组:,,,工厂交货 ,组:,,,船边交货,,,,船上交货,,,,货交承运人。 ,组:,,,成本加运费,,,,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运费付至,,,,运费、保险 费付至。 ,组:,,,边境交货,,,,目的港船上交货,,,,目的港码头交货,,,,未完税交货,,,完税后交货。 ,常见的三种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经济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1、《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了服务贸易的方式,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协定规定的服务贸易? A.中国某运动员应聘到美国担任体育教练 B.中国某旅行公司组团到泰国旅游 C.加拿大某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D.中国政府援助非洲某国一笔资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服务贸易总协定》通过四种服务贸易方式来调整服务贸易。即(1)跨境供应,从一国境内直接向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服务产品的流动(不需要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实际流动);(2)境外消费,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的流动;(3)商业存在,外国实体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公司或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即外国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其他国境内设立的机构提供商业服务--设立当地机构,如银行、保险;(4)自然人的存在,一国的服务提供商通过自然人到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如工程承包。据此可知,选项A属于自然人的存在,选项B属于境外消费,选项C属于商业存在,而选项D不属于这四种服务贸易方式之一。 2、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 2010)",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贸易术语FOB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义务的规定。 选项A错误。FOB术语下,货物的运输应由买方负责,即由中国的乙公司负责支付运费。选项B错误。FOB术语下,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选项C正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义务的规定,货物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包装。 选项D错误。如果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除非其不明知,否则是要承担责任的。 3、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B.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C.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D.海上风暴属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