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课程代码:01029320

课程负责人:罗世荣

二、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四、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五、使用教材:

余劲松、吴志攀编:《国际经济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六、参考书目:

1、王传丽编,《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吴益民编:《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日)中川淳司、清水章雄著:《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曾华群著:《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新发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韩立余著:《国际经济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6、韦经建著:《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法规及国际公约、惯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2、《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4、《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5、《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6、《海牙规则》

7、《维斯比规则》

8、《汉堡规则》

9、《华沙公约》

10、《蒙特利尔公约》

11、《跟单信用证统一管理》

12、《托收统一规则》

13、《服务贸易总协定》

14、《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七、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中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和国际贸易争议解决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九、课程的基本要求:

1.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2、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

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3、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4、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国际经济法概述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形成初步认识,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印象,并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性问题。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掌握其渊源;难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经济法概念及体系

一、有关学说

(一)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分支

(二)国际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

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国际经济法的对象

(二)国际经济法的范围

(三)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础

三、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一、国际经济条约

二、国际惯例

三、联大规范性决议

四、国内立法

五、其他辅助性渊源

(一)判例

(二)学说

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二、公平互利原则

三、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

第五节国际经济法及其研究方法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法律学科

二、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二)结合与比较的方法

(三)法律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1、国际经济法概念及体系

1.1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识记)

1.2 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2.1 早期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识记)

1.2.2 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础(领会)

1.2.3 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领会)

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识记)

3、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1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应用)

3.2 公平互利原则(应用)

3.3 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应用)

4、国际经济法及其研究方法(领会)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经济组织,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要点,难点为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问题,WTO与GATT的区别。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人

(一)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自然人的身份与地位

二、法人

(一)法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法人的国籍与地位

三、国家

(一)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

(三)国家行为原则

第二节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一)跨国性

(二)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

(三)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

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一)跨国公司在国内法上的地位

(二)跨国公司在国际法律地位

三、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

——(一)问题提出

(二)各国态度和对策

(三)母公司责任的根据

四、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管制

(一)跨国公司与有关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二)管辖冲突及其解决。

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一)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三)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

二、几种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世界银行集团

(三)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世界贸易组织

一、WTO 的产生背景

二、WTO与GATT法律制度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 确立及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

2 适用的力度不同

3 法律框架结构不同

4 调整范围不同

(二)联系

三、组织宗旨

四、组织成员

五、职责

(一)调整范围

(二)职责要求

六、法律框架

(一)WTO协定

(二)法律体系

(三)WTO规则间相互关系

七、机构设置

(一)最高决策机构

(二)常设权力机构

(三)理事会

(四)委员会

(五)下属机构

(六)WTO秘书处和总干事

八、WTO决策程序

九、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十、争端解决机制

(一)争端解决制度的建立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三)解决争端的类型

(四)审案机构和职责

(五)争端解决程序

十一、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考核要求:

1、国际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识记)

2、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

3、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

4、国家在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论

教学要点:

国际贸易法是一门古老的法学学科,并且不断发展。其调整范围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规范扩大到贸易管理规范,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掌握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三)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和发展

第二节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

考核要求:

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识记)

2、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和体系(领会)

3、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国际贸易法的原则(领会)

第四章国际货物贸易法

教学要点:

国际货物贸易法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的、传统的组成部分。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国际惯例作为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国际货物买卖的基础,其特征、成立、基本条款以及对合同的解释,是应了解的基本要素。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制度。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要约和承诺,买方和卖方的义务中的担保义务,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难点为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

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一)国际货物买卖统一公约

(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二、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

三、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当事人

二、要约与承诺。

(一)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二)要约发出后可否撤回和撤销的问题

(三)承诺的效力

三、合同形式与内容

(一)合同形式

(二)合同内容

第三节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一、卖方的义务

(一)提交货物与单据

(二)担保义务。

二、买方的义务

(一)与付价金的义务

(二)收取货物的义务

第四节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

一、卖方违约的补救方法

(一)卖方实际履行

(二)减少价金

(三)宣告合同无效

二、买方违约的补救方法

(一)实际履行

(二)损害赔偿

(三)宣告合同无效

三、先期违约的补救方法

第五节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一、货物所有权转移

二、风险转移

考核要求:

1、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1.1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领会)

1.2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领会)

1.3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领会)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2.1 要约与承诺(识记)

2.2 合同形式与内容(领会)

3、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3.1 卖方的义务(识记)

3.2 买方的义务(识记)

4、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应用)

5、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应用)

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教学要点:

本章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方或卖方权利义务的延伸。通过对运输和保险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买方和卖方在相关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分配,还可以了解买方或卖方与承运人、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章以货物为连接点,由货物买卖合同转向运输合同、保险合同,论述

了不同当事人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对于货物的灭失、损坏,可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采取救济措施。由于贸易术语和货物运输与保险相关,故应联系贸易术语来学习本章。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规定。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规定中的提单和信用证的流转程序,班轮运输的规定;难点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基本条款,特别注意理解和把握我国相关规定。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一、提单

二、票据

三、信用证

四、租船合同

五、班轮运输

第二节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一、有关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

二、有关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第三节国际铁路货物运输

一、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

二、《国际货协》主要内容

第四节国际多式联运

一、发展的法律问题

二、有关公约

第五节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一、有关合同

二、有关条款

考核要求:

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1.1 提单(识记)

1.2 海牙规则(应用)

1.3 租船合同(领会)

1.4 班轮运输(识记)

2、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领会)

3、国际铁路货物运输(领会)

4、国际多式联运(领会)

5、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5.1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5.1.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可保利益(识记)

5.1.2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与证(识记)

5.1.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范围(应用)

5.2 国际航运和货运保险(领会)

第六章国际贸易支付

教学要点:

国际支付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际支付多使用票据。目前国际上无统一的票据法律制度。国际支付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汇付、托收、信用证等。国际商会制定的

相关支付规则,如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在国际支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支付的主要方式,使本章知识与上章可以很好的衔接。本章重点内容为银行信用证概念与运作;难点内容为信用证的当事人的关系,信用证的流转程序,信用证的银行责任及免责,信用证的欺诈和例外。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票据支付与法律

一、票据支付的信用与担保作用

二、支付方式与法律

三、我国《票据法》与外国同类法律的比较

第二节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一、汇付

二、托收

三、银行信用证概念与运作

(一)信用证的内容

(二)信用证的种类

(三)信用证的当事人

(四)信用证的当事人的关系

(五)信用证的流转程序

(六)信用证的银行责任及免责

(七)信用证的欺诈和例外

考核要求:

1、票据支付与法律

1.1 票据支付的信用与担保作用(识记)

1.2 支付方式与法律(领会)

1.3 我国《票据法》与外国同类法律的比较(领会)

2、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2.1 汇付(识记)

2.2 托收(识记)

2.3 银行信用证概念与运作

2.3.1 信用证的内容(应用)

2.3.2 信用证的种类(识记)

2.3.3 信用证的当事人(领会)

2.3.4 信用证的流转程序(识记)

2.3.5 信用证的银行责任及免责(应用)

2.3.6 信用证的欺诈和例外(领会)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法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乌拉圭回合与《服务贸易总协定》。本章重点内容为GATS的一般义务和原则及一般例外,具体的自由化承诺;难点为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透明度原则。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乌拉圭回合与《服务贸易总协定》

一、产生

二、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1、概念与特征(识记)

2、乌拉圭回合与《服务贸易总协定》

2.1 GATS的一般义务和原则及一般例外(领会)

2.2 最惠国待遇原则及其透明度原则(领会)

第八章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并重点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本章重点内容为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中的多边贸易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与例外;难点内容为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中的关于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内法制度

一、制度

二、许可证制度

三、配额制度

四、外汇管理制度

五、商品检验制度

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一、多边贸易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与例外

二、关于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

考核要求:

1、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概述(领会)

2、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的国内法制度

2.1 许可证制度(领会)

2.2 配额制度(领会)

2.3 外汇管理制度(领会)

2.4 商品检验制度(领会)

3、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3.1 多边贸易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与例外(应用)

3.2 关于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应用)

第九章国际投资法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投资法的基本问题,一般性地把握关于建立国际投资新秩序的若干法律纷争问题,对外资的保护与鼓励措施,对海外投资的鼓励与管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和保护投资的国际法。本章重点内容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议——《TRIMS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立国际投资新秩序的若干法律纷争问题

一、关于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问题

二、特许协议的法律问题

三、国有化及补偿问题

四、投资争议解决与卡尔沃主义

第二节对外资的保护与鼓励

一、关于国有化与补偿方面的保证

二、关于外国投资利润及原本汇出的保证

三、对外国投资的鼓励与优惠

第三节海外投资的鼓励与管理

一、海外投资鼓励措施

二、海外投资管理措施

第四节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一、概念与特征

二、保险人

三、保险范围

四、保险对象

五、投保人

六、投保程序

七、赔偿与救济

第五节保护投资的国际法

一、双边投资条约

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三、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议

(一)《TRIMs协议》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

第六节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议的解决

一、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的特点及其解决

二、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

三、中国与外国投资者争议的解决

考核要求:

1、建立国际投资新秩序的若干法律纷争问题

1.1关于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问题(领会)

1.2特许协议的法律问题(领会)

1.3国有化及补偿问题(领会)

1.4投资争议解决与卡尔沃主义(领会)

2、对外资的保护与鼓励

2.1关于国有化与补偿方面的保证(领会)

2.2关于外国投资利润及原本汇出的保证(领会)

2.3对外国投资的鼓励与优惠(领会)

3、海外投资的鼓励与管理(领会)

4、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4.1保险人(识记)

4.2保险范围

4.3保险对象(识记)

4.4投保人(识记)

4.5投保程序(识记)

4.6赔偿与救济(识记)

5、保护投资的国际法(领会)

6、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议的解决(应用)

第十章国际金融法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法的基本知识点,一般性的把握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与相关法律规定,国际银团贷款及其法律,国际项目融资与国际债券的法律问题。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项目融资,国际债券发行与法律;难点内容为国际银团贷款及其法律,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与法律。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特点

三、渊源

第二节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与法律

一、定期货款

二、定期贷款合同的术语解释

三、合同生效的法律问题

四、贷款操作的法律问题

五、贷款使用

六、还款的法律问题

七、声明与保证

八、本票在贷款中的使用与货款证券化

第三节国际银团贷款及其法律

一、国际银团贷款操作

二、国际银团贷款的法律文件

三、代理银行

四、银团成员权利与义务

五、参加银团的方法

第四节国际项目融资与国际债券的法律问题

一、国际项目融资

二、国际债券发行与法律

考核要求:

1、国际金融法的概念、特点和渊源(识记)

2、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与法律

2.1定期货款(识记)

2.2定期贷款合同的术语解释(领会)

2.3合同生效的法律问题(领会)

2.4贷款操作的法律问题(领会)

2.5贷款使用(领会)

2.6还款的法律问题(领会)

2.7声明与保证(领会)

2.8本票在贷款中的使用与货款证券化(领会)

3、国际银团贷款及其法律(领会)

4、国际项目融资与国际债券的法律问题

4.1国际项目融资(领会)

4.2 国际债券发行与法律(领会)

第十一章国际税法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税法的基本知识,并一般性地把握税收管辖权与所得税法律制度,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及相关对应的解决方法。本章重点内容为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及相关对应的解决方法;难点内容为税收管辖权冲突----国际重复征收,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及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及相关国内和国际解决方式。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管辖权与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税收管辖权概述

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三、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

一、税收管辖权冲突----国际重复征收

(一)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二)法律与经济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

二国际税收协定

(一)双重征税的历史发展

(二)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

(三)双重征税协定的解释及其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第三节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一、概述

二、免税方法

三、抵免方法

四、税收饶上抵免

第四节国际逃税和避税

一、概述

二、主要方式

三、管制的国内法措施

四、防止的国际合作

考核要求:

1、税收管辖权与所得税法律制度(识记)

2、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

2.1 税收管辖权冲突----国际重复征收

2.1.1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识记)

2.1.2法律与经济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识记)

2.1.3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领会)

2.2 国际税收协定(领会)

3、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3.1免税方法(应用)

3.2 抵免方法(应用)

3.3 税收饶让抵免(应用)

4、国际逃税和避税(应用)

十一、课程说明:

国际经济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有其独特的结构和体系。国际经济法根据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综合有关国际经济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等重要的分支部门法。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服务于我国对外经贸的实践。

十二、考核方式:

1.考核类型: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在学完本课程的内容后,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结业考试。试题类型和权重:(1)选择题30% ;(2)简答题30%;(3)论述题20%(4)案例题20%。

3.课程成绩组成(百分制):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的质量综合评定。

十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2学分。

——

教学大纲制定者:王婷

教学大纲审定者:邓仕伦

——

经办人:年月日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整理 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法人与跨国公司 2、国家与单独关税区 3、国际经济组织 三、国际商事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范围 (一)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 (1)货物的买卖必须具有国际性。 (2)买卖合同与公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缔约国具有公约所规定的某种联系。(二)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 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 (三)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 (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 (2)拍卖; (3)依法执行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 (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 (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 (6)电力的买卖。 五、贸易术语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CIF CFR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FCA CIP CPT 其它贸易术语: EXW DDP

附: FOB——船上交货、装运港、适用于海运、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CIF——“成本+运费+保费”、目的港 CFR——“成本+运费”、目的港 FCA——货物承运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货交承运人风险转移 CIP——运费、保费付至 CPT——运费付至、目的港 EXW——工厂交货 DDP——完税后交货 六、要约的构成要件(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是一个订立合同的建议; 2、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 3、应具有“十分确定”的内容; 4、应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约束的意思。 七、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要约送达之前或者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2、撤销,指要约送达受要约人生效以后,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将要约取消,时期效力归于消灭。(公约第16条规定,在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可是如果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它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者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以奔着对该要约信赖行事,则要约不可撤销。) 八、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国际经济法

名词解释 1.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根本上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致 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 2.remedies cumulative clause:累加救济条款,即约定的上述救济措施是累加于法律规定的 救济措施(外部救济措施)之上的,并不妨碍贷款人另行采取解除融资协议、请求损害赔偿、要求支付已到期本息以及申请借款人破产等法定的救济手段 3.take-or-pay contract:提货或付款协议,是项目公司与项目产品购买人签订的一种长期买 卖协议,主要规定,不论项目公司能否提供足够的或合乎要求的产品,购买人都必须支付约定的价款,这项约定的价款应足以偿还贷款人的贷款及项目的有关费用 4.concession agreement:特许权协议,是指一个国家同外国私人投资者,约定在一定期间, 在指定地区内,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享有专属于国家的某种权利,投资从事于公用事业建设或自然资源开发等特殊经济活动,基于一定程序,予以特别许可的法律协议 5.resident tax jurisdiction: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居民的环球所得享有的 征税权。纳税人承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居民的认定标准:自然人主要有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和居住时间表准。法人居民身份主要以及法人注册登记标准,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或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6.Income source tax jurisdiction: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征税国对跨国纳税人在共同境 内的所得行使征税的权力,它是属地原则在国际税法上的体现,它以作为征税对象的非居民所得是来源于征税国领土作为连接因素,这种根据来源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原则,也称为从源征税 7.lumpsum price:总付,指许可合同中规定一个固定的数额作为全部技术转让费,由被许可 方向许可方支付 8.royaltyprice:提成价格 9.no-challenge clause:权利不争条款,是指被许可方在获得许可专利技术后,在整个合同有 效期内,不得对该专利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提出异议或进行无效诉讼。技术出让方亦不承担有关第三者控告该技术的使用构成侵权的应诉义务 简答题 1.简述发展中国家外资立法的重要特征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立法都以法典或系列性法规,对有关外资的审批、待 遇、国有化及补偿、财税优惠及争端解决等法律问题,作出特别规定,已与内国投资相区别;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宪法中专门规定了有关吸收外国投资的立法原则,以示其对外国投资之重视。 2.发展中国家的外资立法在对外资进行限制、管理、监督的同时,往往在税收、外汇 使用及争端解决等许多方面,给予外资优于内资的种种特惠待遇。 3.由于80年代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资本跨国流动总额中的比 例急剧下降,为促进外资回流,发展中国家外资立法最近的发展趋势是逐步放宽限制,给予外资更多的保护和优惠。

国际经济法教学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解与阐述

国际经济法教学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解与阐述 摘要:国际经济法教学中贯彻全课程的重要原则。国家经济主权是是作为国家主权在经济方面的重要体现,是由发 展中国家在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提出的。经济主权原则最终于20 世纪70 年代通过联合国的系列决议等文献在国际 社会得以确立。对于经济主权的内涵,国内和国外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就教学中如何阐述和理解多国际经济法原则 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经济主权原则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历史回顾 (一)经济主权的提出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在国际法上它是指 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 权的属性主要体现为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即国家主权的 对内属性是对整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的最高统治 权;对外属性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依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行使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决定权,不受任何外 来势力的干涉。 国家主权理论发端于16 世纪的欧洲,自从法国古典 法学家让博丹在他的著作《论共和国六书》中第一次明 确地提出了主权概念。其后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

让雅克卢梭不断将主权理论丰富发展。国家主权也经 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内涵日渐丰富的过程,“既包括国家 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包括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诸方面的独立自主。即包括政治主权,也包括经济主权、社会主权、以及文化主权等等。”但早期的政治学 家、法学家在论述主权时,一般也都局限于政治领域,对经济主权涉及很少。在传统的国际法中,主权内涵的界定也往往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经济方面的因素往往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在传统的主权理论中,欧洲国家被视为是近代主权国家的摇篮,认为只有少数欧洲国家才是国际法的主体,而非欧洲国家的主权则无从谈起或是由“宗主国”所赋予。作为没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当然就既无政治主权,更无经济主权,主权主要局限于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认可。 但是,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和战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随即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从而使主权理论突破了欧洲范围的局限。二战后,更多的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使得西方列强丧失了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权的控制,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这些国家的市场和经济命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征收境内的外国资产或对其实行国有化时,其行动的

2011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1、关于补充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审查批捕阶段,只有不批准逮捕的,才能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B.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 C.审判阶段检察院应自行侦查,不得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D.审判阶段法院不得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2、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对侦查机关查封、冻结、扣押的财产,法院执行时可直接裁定处置,无需侦查机关出具解除手续 B.法院续行查封、冻结、扣押的顺位无需与侦查机关的顺位相同 C.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裁判内容应明确具体,涉案财产和被害人均应在判决书主文中详细列明 D.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应由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 3、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 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 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 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 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 4、甲在公园游玩时遇见仇人胡某,顿生杀死胡某的念头,便欺骗随行的朋友乙、丙说:“我们追逐胡某,让他出洋相。”三人捡起木棒追逐胡某,致公园秩序严重混乱。将胡某追到公园后门偏僻处后,乙、丙因故离开。随后甲追上胡某,用木棒重击其头部,致其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触犯故意杀人罪与寻衅滋事罪 B.乙、丙的追逐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与该行为能否产生救助胡某的义务是不同的问题 C.乙、丙的追逐行为使胡某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无法预见甲会杀害胡某,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乙、丙属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应从重处罚 5、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及应用(自考)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识记重点(自考) 第一章:第一节,领会 1.国际经济法的对象2.国际经济法的范围3.国际经济法的特征应用:国际经济法为什么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法学部门? 第二节,领会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2.国际经济功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领会,1.国际惯例2.联大规范性决议的效力 第四节,领会,1.公平互利原则2.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第一节,识记,1.跨国公司的概念。 应用:分析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1.单独关税区。2.国家行为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 第三节,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界银行集团3.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章:第一节,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2.国际商事惯例3.国际商事条约4.国际商事法律重述 5.FOB、CIF、FCA等主要国际贸易术语。 应用: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2.涉及FOB、CIF、FCA解释的案件分析。 第二节,1.要约2要约的撤销 3.承诺 应用:1.要约的有效撤销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1.品质担保义务2.权利担保义务3.风险转移 应用:风险转移是否完成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1.根本违约 2.解除合同3损害赔偿 应用:1.中国《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违约救济上的异同2.根本违约案件分析。 第四章:第一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2.提单3.海运单 应用:1.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的责任2.运用《海牙规则》等使用法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案件。 第二节,1.航空货运单 2.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运用《蒙特利尔公约》分析国际航空运输案例。 第三节,1.国际铁路运输合同的概念2.国际公路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1.运用《国际货协》分析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案例 2.运用《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公约》分析国际公路货物运输案件。 第四节,1.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2.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概念3.网状责任制4.统一责任制应用:分析多式联运案件。 第五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2.可保利益 3.共同海损 4.单独海损5.单独费用应用:分析海上保险案件。 第五章:第一节,1.国际贸易中的汇票。2.汇票行为,尤其是出票、承兑和支付。 应用:1.汇票行为的实际操作。2.汇票案件分析。 第二节,1.汇付的概念和类型。2.托收。3.承兑交单 4.付款交单 应用:托收案件的分析。 第三节,1.信用证的概念。2.信用证的分类。3.信用证的内容。 应用:分析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信用证案件的分析。 第六章:第一节,1.授权条款应用:关于GATT最惠国待遇或者国民待遇的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7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 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国际私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冲突法制度、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制度、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2.英文简介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nd borderline 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 the legal science and is designed for the full-tim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asic system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nflict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l law system.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department of law that adjust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conflict ofl laws with direct and indirect rules. The content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clude general survey, such a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conflict rules, applicable law, the general issues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the capacity for rights and capacity to act, real rights, obligations,marriage and family,succession,maritime affairs,negotiable instrument,bankruptcy,IP, agency, limitation of act,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the law of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s.

国际经济法参考答案一最新版本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注:本卷中出现的《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又称为《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两者为同一公约的两个称呼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不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选择一项: A. 最惠国原则 B. 国家对天然财富与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C. 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D. 公平互利原则 反馈 正确答案是:最惠国原则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合同是哪个?() 选择一项: A.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 B. 国际技术许可协议 C. 我国企业为产品外销而与外商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 D. 股票承销协议 反馈 正确答案是:我国企业为产品外销而与外商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 题目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适用的货物买卖包括哪个?() 选择一项: A. 股票和债券的买卖 B. 船舶的买卖 C. 飞机零部件的买卖 D. 电力的买卖 反馈 正确答案是:飞机零部件的买卖 题目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承诺通知中对下列哪些内容有所添加、限制,则被认为是非实质性改变了要约内容的附有条件的承诺?() 选择一项: A. 货物数量 B. 交货日期 C. 货物的原产地证 D. 货物质量 反馈 正确答案是:货物的原产地证 题目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当合同被一方当事人宣告无效时,()不受此项行为影响。 选择一项: A. 关于所有权转移的条款 B. 关于争端解决的条款 C. 关于货物运输的条款 D. 关于风险转移的条款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关于争端解决的条款

Removed_2016年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完美解析

1、关于Y公司和邓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公司的行为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B.邓某的行为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C.Y公司的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D.邓某的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2、F公司是一家专营进口高档家具的企业。媒体曝光该公司有部分家具是在国内生产后, 以“先出口,再进口”的方式取得进口报关凭证,在销售时标注为外国原产,以高于出厂价数倍的价格销售。此时,已经在F公司购买家具的顾客,可以行使下列哪些权利? A.顾客有权要求F公司提供所售商品的产地、制造商、采购价格、材料等真实信息并提供充分证明 B.如F公司不能提供所售商品的真实信息和充分证明,顾客有权要求退货 C.如能够确认F公司对所售商品的产地、材质等有虚假陈述,顾客有权要求双倍返还价款 D.即使F公司提供了所售商品的真实信息和充分证明,顾客仍有权以“对公司失去信任”为由要求退货 3、关于食品添加剂管制,下列哪一说法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A.向食品生产者供应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必须持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特别许可证 B.未获得食品添加剂销售许可的企业,不得销售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C.生产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必须给产品包装加上载有“食品添加剂”字样的标签 D.销售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必须在销售场所设置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的专柜 4、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违反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形? A.甲市中级法院陈法官的妹妹接到乙县法院开庭传票,晚上到哥哥家咨询开庭注意事项。陈法官只叮嘱其妹庭上发言要有针对性,不要滔滔不绝 B.乙市某法学院针对甲市中级法院在审案件组织模拟法庭,乙市中级法院钱法官应邀担任审判长。庭审后,钱法官就该案件审理和判决向同学们谈了看法 C.林法官担任某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法学博士研究生1名 D.某省高级法院朱院长担任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 5、案件审理期间邓某提出,本案纠纷起因于自己与K公司的劳动关系,应属劳动争议案件,

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提纲

国际经济法案例

国际经济法案例 2002年初,美国布什政府宣布动用美国贸易法第201条款,启动紧急进口保障措…………并到了履行之际,美国政府对钢材进口实施了保障措施。 问题:运用所学的国际经法知识分析该案例 一、国际经济法的三个层次 私人之间跨国商事交易关系——跨国钢材进出口合同——违约 政府与私人之间跨国经济管制关系——美国政府保障措施——关税 国家之间跨国经济交往关系——GATT/WTO多边世界贸易协定体系——保障措施条约 二、三个层次的法律问题 进出口当事人是否有效?是否是不是违约?出口方如何得到救济?进口方如何抗辩?涉及哪些法律?美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决定是否符合其国内法?受到影响的国内国外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申诉?涉及哪些法律?中国是否可以向美国提出质疑?是否能够从国家间争议角度解决?涉及哪些法律? 三、三个层次的法律解决 首先,看合同是否成立,涉及到中美合同法规则和国际合同公约,可以认定合同已经有效成立,那么,进口方的行为就属于违约,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进口方可以抗辩,主张美国政府行为构成情势变更,这样,就可能免责。 其次,美国政府采取进口保障措施是基于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其中规定外国进口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其威胁则有权进行调查,如果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可以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由美国总统决定是否采取进口保障措施。因而,美国政府的做法是有国内法依据的。至于外国受到影响的私人当事人,根据美国法律,却没有申诉权,所以,无法从美国国内法寻求救济。 第三,中国于2001年底正是加入WTO,中国和美国都是WTO成员,都受WTO协定约束,WTO保障措施协定要求必须证明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能采取保障措施。这样,就可以根据WTO协定来从国际法角度判断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否符合WTO国际法。同时,WTO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政府可以先与美国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设计WTO专家组断案,专家组判定美国败诉,美国上诉,上诉庭维持专家组裁决,裁决报告经DSB通过,美国于2003年12月4日宣布终止保障措施。 总结 从这个案件中可以看到,国际经济法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这样,就有三层法律关系、三层法律规则和三层法律解决。那么,要想解决一个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就必须掌握国际经济法的知识、理论、思维、方法和技术,就得知道这个问题属于三个层次中的哪个层次,涉及哪些法律,如何着手解决。这是学习国际经济法以及学会像国际经济法律人那样思考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案例分析:上海A出口公司与香港B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成交商品价值为418816美元。………符”,A公司立即复电主张单据相符。 问:1.A公司和B公司的主张,哪个合理?为什么? 2.银行是否会付款?为什么? 1、A公司主张合理,此案焦点在于信用证与合同相符问题,A依据信用证的做法合法,而且B理应知道而且不可能不知道货物与合同不符,而且B开通过银行所开得信用证也可以作双方当事人另有协议,卖方无须负不符合同的责任。 2、银行会付款,只要银行审单通过就会付款,此为不可撤消信用证,是银行与公司A之间的合同关系,只要审单没有异议,银行会付款。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某公司以FOB条件向境外出售一级大米300吨,装船时经…………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故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大米质量下降造成的差价损失。 问:1、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2、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答:1、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即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差价损失负责。2、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同样也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CEF或CFR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超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而本案中,货物的风险发生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此,属于在装运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故该差价损失应该由买方承担。 2、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供应50……立合同后装船。”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2013国际经济法司法考试试题带答案解释

单选2013 40.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2010)” ,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贸易术语FOB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义务的规定。选项A错误。FOB术语下,货物的运输应由买方负责,即由中国的乙公司负责支付运费。选项B错误。FOB术语下,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选项C正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卖方义务的规定,货物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包装。 选项D错误。如果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除非其不明知,否则是要承担责任的。 41.2011年4月6日,张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4月15日,张某在中国就其产品申请发明专利(后获得批准)。6月8日,张某在向《巴黎公约》成员国甲国申请专利时,得知甲国公民已在6月6日向甲国就同样产品申请专利。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如张某提出优先权申请并加以证明,其在甲国的申请日至少可以提前至2011年4月15日 B.2011年4月6日这一时间点对张某在甲国以及《巴黎公约》其他成员国申请专利没有任何影响 C.张某在中国申请专利已获得批准,甲国也应当批准他的专利申请 D.甲国不得要求张某必须委派甲国本地代理人代为申请专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巴黎公约》中有关专利申请优先权的规定。 选项A正确。根据《巴黎公约》第4条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优先权期限为12个月,该期限内,在缔约国内每一个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均为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 选项B错误。根据《巴黎公约》第11条的规定,临时性保护原则要求缔约国应对在任何成员国内举办的或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中可取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可注册的商标给予临时保护。如展品所有人在临时保护期内申请了专利或商标注册,则申请案的优先权日是从展品公开展出之日起算,而非从第一次提交申请案时起算。

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20*1’+多项选择题10*2’+简答题3*5’+论述题2*15’案例分析题1*15’ 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2.国际经济法的特征201410 5’201604 5’ ◆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也包括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调整的对象: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的私人间以及国家与他国国民间的经济关系 ◆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且包括各国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3.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市民法和万民法(调整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2)国家经济公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资本输出与跨国公司的产生于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间经济矛盾的加剧和尖锐化 (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普遍性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产生。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构成国际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标记国际社会进入了用多边条约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阶段。 ◆新独立国家的兴起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区域性和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4.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国际经济条约;国际惯例;联大规范性决议 (2)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统一制:制定的国内经济法统一适用于涉内与涉外各种经济关系。如,美、英、德、日本 ◆分流制:调整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民商法仍实行统一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则内外分流。发展中国家。 5.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该原则 201504 15” ◆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国家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收。 (2)公平互利原则:公正平等和公平合理。互利是指照顾到有关各方的利益。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只有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才能保证所有国家的发展。 6.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具有一般的法律能力;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权利能力或资格 (2)法人:取决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确定法人的国籍标准:成立地说;住所地说;控制说;符合标准说。各国承认外国法人的方式:一般许可制(英、美);特别许可制(奥地利、中国、原苏联);相互承认制。我国采取特别许可说制。 (3)跨国公司:特征:跨国性;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法律地位:国内法人;跨国公司没有根据自己的意思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也没有直接承担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历年国际经济法司考真题大汇总)

历年国际经济法司考真题大汇 总2013年 80.关于国际投资法相关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依《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投资争端应由双方书面同意提交给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当双方表示同意后,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撤销 B.依《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只对向发展中国家领土内的投资予以担保 C.依《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要求企业购买或使用最低比例的当地产品属于协议禁止使用的措施 D.依《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限制外国投资者投资国内公司的投资比例属于协议禁止使用的措施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国际投资法的三个主要条约。 选项A正确。依《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管辖权具有排他的效力,一旦当事人书面同意在中心仲裁,有关争端不再属于作为争端一方的缔约国国内法管辖的范围,而属于中心的专属管辖,且一方不得单方面撤销。 选项B正确。依《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担保机构成立的目的是要促进生产性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因此,公约第12条和第14条明确规定,机构只对向发展中国家成员领土内的投资予以担保。 选项C正确。依《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要求企业购买或使用最低比例的当地产品属于协议禁止使用的措施。 选项D错误。依《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限制外国投资者投资国内公司的投资比例并不属于协议禁止使用的措施。 81.中国甲公司从国外购货,取得了代表货物的单据,其中提单上记载“凭指示”字样,交货地点为某国远东港,承运人为中国乙公司。 当甲公司凭正本提单到远东港提货时,被乙公司告知货物已不在其手中。后甲 公司在中国法院对乙公司提起索赔诉讼。乙 公司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免除交货责任?( ) A.在甲公司提货前,货物已被同样持有正本提单的某公司提走 B.乙公司按照提单托运人的要求返还了货物 C.根据某国法律要求,货物交给了远东港管理当局 D.货物超过法定期限无人向某国海关申报,被海关提取并变卖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无正本提单放货的法律责任。 选项A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承运人签发一式数份正本提单,向最先提交正本提单的人交付货物后,其他持有相同正本提单的人要求承运人承担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选项B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规定,承运人按照记名提单托运人的要求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持有记名提单的收货人要求承运人承担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此条文是对“记名提单”,的规定,本题中为“指示提单”,而非“记名提单”。因此,前述规定不适用。

国际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将相 应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需买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有( ) A. EXW B.CIF C.DEQ D.FAS 2. 2000年6月1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螺纹钢1000吨,单价CIF 厦门250美元/吨,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 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复,也一直没有装 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B.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D.该合同没有成立 3.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于( ) A.确定合同的效力B.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 C.确定货物所有权的转移D.确定产晶责任的承担 4.《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所运货物的责任期限为( ) A.从启运港至目的港的全部期间 B.从货物装上船到货物交给收货人时止 C.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到货物卸下船时止 D.从货物装上船到收货人检验完时止 5.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关系是( ) A.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 B.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C.国际私人间接投资关系 D.只涉及国际法规范关系 6.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2002年3月2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3月10日货物出 运,4月1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4月6日货物到达指定目的港。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 )转移至瑞士公司。 A.3月2日B.3月10日 C.4月1日D.4月6日 7.中国A公司要将其从美国B公司处通过普通许可合同购得的一项技术再许可给香港 C公司使用(原合同中有允许再许可的条款),A公司和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能是( ) A.独占许可合同 B.普通许可合同 C.独家许可合同 D.交叉许可合同 8.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平安险承保范围的是( ) A.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的全部损失

06《国际经济法》重点知识司考真题与案例(国际技术贸易法)

第七章国际技术贸易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和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国民待遇原则 优先权原则 临时性保护原则 保护的独立性原则 最低标准原则 强制许可原则 【真题】(2006年卷一第43题-单选) 【真题】(2009年卷一第42题-单选) (二)伯尔尼公约 基本原则 客体范围 权利内容 保护期 伯尔尼 公约 双国民待遇、 自动保护、 独立性 宽:文学艺术、演绎作品、实用艺术品、工业品外观设计 2项精神权利 8项经济权利 严格的权利限制 一般为50年 摄影和实用艺术品25年 作者国籍标准:公约成员国国民和在成员国有惯常居所的非成员国国民; 作品国籍标准: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其作品只要是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出版,或在一个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 【真题】(2003年卷一第674题-多选) 【真题】(2004年卷一第46题-单选) (三)★★★TRIPs 主要内容(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华盛顿公约) 注意: 1.工业产权国际保护和著作权国际保护的根本区别:工业产权国际保护意味着缔约国有受理其他缔约国国民工业产权申请的义务,但是否授权须根据其国内立法个案审查;著作权国际保护则意味着享有国民待遇的一旦创作完成,在所有缔约国自动获得著作权保护。2.TRIPS 协议的特点:(1)首次规定最惠国待遇原则;(2)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3)首次规定执法程序(民事、行政和刑事程序) 具体: 1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首次)、最低保护原则、促进经济和社会福利原则 2.知识产权保护的七种客体: (1)版权:客体包括计算机程序、有独创性的数据汇编;内容包括电影作品的出租权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六)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

09司法考试大纲—国际经济法

第一章导论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考试内容: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商业惯例、1980年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 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 熟悉并能够运用:FCA、FOB、CIF、CFR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及违约救济。 考试内容: 第一节概述 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概念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格式合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1990年通则的主要修改几种主要贸易术语(FCA FOB CIF CFR) 第三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公约的适用范围(适用公约的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的任意性中国加入公约时的保留)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要约承诺)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卖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 风险转移(公约确定的风险转移的时间) 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卖方违反合同时适用于买方的补救办法买方违反合同时适用于卖方的补救办法适用于买卖双方的一般规定)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基本要求:

了解: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规定。 理解:提单及其他运输单证,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主要险别与附加险别。 熟悉并能够运用:提单在跟单信用证机制中的作用,海运承运人的责任与免责。 考试内容: 第一节国际货物运输 班轮运输(班轮运输的概念班轮运输的当事人提单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提单的种类提单的内容提单在跟单信用证机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他运输单证调整班轮运输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其他方式的国际货物运输 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概述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主要险别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期限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除外责任索赔时效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附加险别) 第四章国际贸易支付 基本要求: 理解:托收各方的关系、托收支付中银行的责任与免责。 熟悉并能够运用:信用证支付的相关原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汇付与托收 汇付(汇付的概念汇付的当事人汇付的种类) 托收(托收的概念托收的程序托收的当事人托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托收的种类银行的义务与免责) 第二节信用证 信用证(信用证的内容信用证的种类信用证的流转程序信用证的当事人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银行的责任和免责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UCP600号) 第五章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国际经济法概论历年试题整理

2014.4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简述GATS具体承诺表应列明的主要内容。 32.简述防止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的法律措施。 33.简述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试述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担保业务。 35.试述国际融资协议共同条款中约定事项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36.A国甲公司2010年8月20日致电B国乙公司:“长期求购儿童玩具,请按本公司提供的样品生产10000件,每件FCA60美元。该批货物请于2010年9月20日至30目交货。”2010年8月25日甲公司收乙公司电:“接受你方来电,因生产计划安排,2010年1O月10日至20日方能交货。”2010年8月28日,乙公司收甲公司电:“请贵公司按你方所述日期交货为盼。”乙公司未能按时交货,甲公司为此给予其20天宽限期。2010年11月2日,乙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2010年12月30日甲公司收到该批货物。甲公司将该批玩具上市销售后,2011年1月A国丙公司起诉控告甲公司所售玩具侵犯其专利权,并要求赔偿。甲公司认为该玩具系B国乙公司生产,自己不应承担责任,应由乙公司承担责任。上述A、B 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成员国。 请问: (1)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 (2)乙公司不按时交货,甲公司能否立即宣告合同无效,为什么?甲公司还能采取什么补救办法? (3)丙公司提出侵犯工业产权诉讼请求,甲公司和乙公司谁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013.7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 32.简述防止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的法律措施。 33.简述国际技术贸易中对知识产权进行限制的主要手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试述国际融资协议共同条款中关于约定事项的规定。 35.试述《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适用范围。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6.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CIF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付款,班轮运输。根据B公司的申请,开证银行及时开出了信用证。信用证开立后,B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A公司依约履行合同并取得了符合信用证要求的有关单据。由于获知B公司破产的消息,开证银行以此为由拒绝向A公司付款。 根据有关国际惯例,请问: (1)在CIF贸易术语下,A公司需承担哪些主要义务? (2)为了向银行议付货款,A公司至少应准备哪些单据? (3)开证银行能否以B公司破产为由拒绝向A公司付款?为什么? 2013.4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简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保全货物义务人范围和保全措施的规定。 32.与调解相比,国际商事仲裁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3.简述国际经济组织表决制的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试述国际融资协议共同条款中违约救济条款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