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

文章目录*一、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二、为什么老年人犯法处罚轻*三、为什么老年人会犯法

90岁老人犯法如何处罚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有对老年人宽宥处罚的规定。

1、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所称的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我国把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在六十周岁,而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画,则男六十岁以上,女五十五岁

以上属于老年人行列。

2、《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条规定,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条规定,在刑法第四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4、《治安管理处罚法》亦规定,对于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违法可以不予拘留。

5、尽管老年人违法犯罪后不适合拘留或收监,但不拘留不收监不等于不处罚。不仅警告、罚款等其他处罚方法仍然可以适用,而且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对老年违法犯罪者给予必要的行为管束,比如,监护隔离、限制居住、限制从事特定活动、参加社区服务等。

为什么老年人犯法处罚轻1、符合宽严相济的刑罚原则刑罚的适用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其中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它所要关注的不只是刑罚公正的实现,还有罪犯再社会化和社会预防犯罪的双重需要。老年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在生理上已近生命的终点,因此,对他们的改造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一般预防而言,在准确定罪、恰当量刑的幅度内,对老年人适用严厉的刑罚不但不能起到吓阻不稳定分子的一般预防目的,而且让身体状况极差的老年人,去接受其健康状况难以承受的司法审判,会使社会公众认为刑法不人道而产生反感、抵触,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其次老年犯罪。一定年龄的老年人犯罪后,受其年龄及其生理因素所限即使不适用刑罚,也往往不会再继续犯罪;另外,人生活自理能力本已较差,有的还有多种疾病,需要其他人照理,自然就无法承当繁重的生产活动,因此依靠对其限制自由进行羁押改造的方式意义不大,况且国家还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等保障措施,增加了改造成本。这样既达到了预防犯罪的目的,也节约了国家资源、成本。

2、对老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

人道主义要求关怀人、尊重人性和人的尊严,尊重人的自由意志。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含义也有了变化,人道主

义逐步进化成为以人为中心关心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现实生活和幸福、人的解放的一种学说。大部分老年人,从生理上看,其身体机能处于慢慢衰退的时期,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慢慢强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情节、手段也将随之降低。从心理上来说,由于年老、身体衰退造成的心理影响,心理变得比较容易产生孤独情绪。

再次在生活上,老年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自谋生存,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关心老年人犯罪,建立相应的从宽制度是人道主义的要求,刑法的人道性是指如何把刑罚带给犯罪人的痛苦控制在人的尊严所能接受的限度之内。刑法人道主义在刑法中具体表现为:刑法的宽容性、轻缓性及道义性。刑法的人道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可以归结为:犯罪人也是人。

作为人,犯罪人也有其人格尊严,对于犯罪人的任何非人对待都是不人道的或曰反人道的。人道主义原则的表明,刑罚的科处以及执行必须考虑到被告人及被判刑的人的个性,以负责任的态度人道的对待被告人及被判刑的人,以便其能够顺利的重返社会。

3、符合我国传统与国际通常做法

目前,许多国家的刑事立法对老年人刑事责任作出了特别规定,如设置减轻刑罚、其他从宽处理或在执行或者程序上予以优待的条款。

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18条第2款规定,60岁以上犯罪者不适用死刑;而在菲律宾和苏丹等国家则对70岁老人免刑。

1940年《巴西刑法典》第30条规定,对被判处监禁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但犯罪人超过70岁,且所判监禁不超过2年的,可以适用缓刑。

《墨西哥刑法典》中的第34条,以及《荷兰刑法典》都有规定:70岁、80岁以上老年人犯罪的,免除刑罚。“法国《新刑法典》规定:被判刑人年龄达65岁者,禁止居留自然停止。其他剥夺自由的刑罚(徒刑、监禁刑),如被判刑人是老年人,可以在收容监狱内执行。

《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82条规定:被判刑人年龄在70岁以上时,可经一定程序批准而停止执行剥夺自由刑。

为什么老年人会犯法老年人已经经过大风大浪,为什么老了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1、老年犯罪,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进入老年期后,人的判断能力下降,行为控制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反应迟缓,老年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会逐渐减弱,有的甚至会完全丧失,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较低。

2、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足够关爱,老年人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进而表现出固执、狭隘、以自我为中心、易被激怒的心理特点,有时会因琐事而突然爆发实施犯罪。

3、目前我国老年人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更是以文盲或半文盲为主。他们文化层次较低、法律知识缺乏、守法意识淡薄,常常依照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人处事,这也是造成农村老年人是老年犯罪“主力军”的核心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犯罪的老年人中,农村户口占到55.3%。

80岁老人悼词

农村80岁老母亲追悼词 各位亲属、朋友、乡亲们: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一位伟大的母亲赵德华老人不幸逝世,并向她作最后的告别仪式。 xxxx老人于xxxx年xxx月xxx日出生于xxx省xxx市xxx县xxx庄。于xxx年xxx月xxx日,与世长辞,享年xxx岁。今天,她走完了艰辛、苦难、无数风雨的xxx岁的人生历程。她走了,她安祥平静,带着还原的童真和无限憧景,她将进入美丽的梦境。 xxx老人的一生,从小就自强自立,倍尝生活的艰辛,饱经了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与天下所有母亲一样,生儿育女不辞劳苦,精心抚育膝下两儿一女成家立业,操持家务无怨无悔。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美好心灵,相夫教子,备尝艰辛,最大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烧茶做饭,洗浆缝补,做鞋织衣,一生艰难负重,默默前行。家庭负担沉重,家境十分艰难,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操持家务,功劳艰辛备至,劳苦功高。苦难的岁月,艰辛生活的磨砺,造就了她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和忍辱负重的品格,也培养了她善良朴实、温良贤淑和外柔内刚的性格。生活中,她乐观的对待人生的辛酸苦辣,她不怕苦,不怕累,从不挑轻避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深受村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xxx老人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我们无比沉痛。 草木无语,大地同悲,陪我们流出伤心的眼泪;哀乐挽歌,高天迴响,赵德华老人与我们永别了,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 请安息吧 谢谢大家!篇二:老人去世悼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又是一年春草绿,刚刚送走悲情伤感的清明节,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深悼念可敬可爱的张绍文老大人。 张绍文老人是我的舅父,是我尊敬的长辈,在我的心目中,他老人家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家庭和睦,意志坚强,他与人为善,团结邻里,服务乡亲,深得村里人的敬重和赞扬。夫唱妇随,父慈子孝,为家人树立了好榜样。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兄长。然而,就在前天,这位老人,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和牵挂,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享年八十岁。 大妹张志军、二妹张银凤、小妹张翠玉三人听闻兄长与世长辞,悲伤之情无以言表,大妹、小妹抛下一切,急忙从深圳、长沙赶回,只为见大哥最后一面。痛哭流涕,苍天动容!大哥在,外家在,如今大哥二哥都已乘鹤西去不复返,今后只能空对镜框,徒增思念。遥想当年,父亲早逝,长兄如父,视妹如珍宝,疼爱有加,兄妹情深,天可以鉴! “望云路断亲何在,空余血泪洒新坟”。想想再也看不到昔日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平时熟悉的声音,从此阴阳相隔,天各一方,怎不让相濡以沫的老伴悲痛欲绝?怎不让日日牵挂的儿孙伤心不已?怎不让一起长大,享受庇护的姊妹们黯然落泪? 今夜,三姊妹为他们的大哥长歌一曲,号歌一宿,送大哥最后一程,并许下约定:来世再作兄妹!篇三:xxx老人悼词 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xxx老人。缅怀她平凡的一生,告慰老人家的在天英灵。并向老人家作最后的告别。 xxx老人因病治疗无效,于2012年xx月xx日中午x时xx分不幸逝世,享年70岁。 xxx老人,1942年9月15日生于xx省xx县。1968年1月随丈夫来到昆仑矿区,在区

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一)

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一)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特征/思想教育/尊老风尚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犯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从犯罪手段看,老年人犯罪往往采取非暴力手段,表现出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从犯罪类型看,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女性老年人犯罪则以盗窃居于首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前后的心理失衡,对新的生活环境及家庭关系的不适应,人格自身显示的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等。针对如上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应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维权工作体系和网络;加强对老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保持晚节;积极安排他们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动员全社会关心尊重老人,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都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并称其为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早在1995年我国已达到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12亿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9100多万,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还正在以年平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因此,早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同时在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各地区、各部门都应该关心老年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中也曾指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是一个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早研究相应的对策,避免在将来出现被动局面。”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出现新的特点,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一般说来,在整个社会的犯罪中,老年人犯罪的比例是很低的,在整个老年人口中,犯罪的比率也是很低的。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犯罪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日本每年一册的《犯罪白皮书》在谈到日本犯罪的两个特点时,其中之一就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者犯罪增加,在老年人犯罪中,初犯的比例很高,这说明,老年人犯罪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对老年人犯罪进行探讨和研究实属必要。从世界范围看,使用德语的地方从20世纪开始,以埃克斯纳的《犯罪学》中关于老年人犯罪的论述为起点,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以美国、英国为中心的使用英语的地方,对老年人犯罪问题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世纪中期,日本人开始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问题。受德国等国的影响,我国台湾地区已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当前,我国大陆对老年人犯罪的研究较少。但是,老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仍占有一定的数量。因此,研究老年人犯罪特点及其预防,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就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所下的定义,即为老年人规定一个起点年龄,达到这个起点年龄的人即为老年人,尽管年龄标准具有个体差异,不能反映每个人进入老年期的时间,但它整齐划一,便于掌握,因而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凯泽、阿尔布莱希特等人对老年人犯罪所下的定义都是:老年人犯罪是指年满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总和1](P245)。 最早从年龄结构研究出发定义老年人的是瑞典学者桑德巴,他把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50岁。如今,各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并不完全一样,挪威、瑞典等国规定67岁以上才算老年。

百岁老人悼词

百岁老人悼词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老年人犯罪的研究

第27卷第3期2012年5月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 I ADMINISTRATIVE C 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 W Vol 1271No 13May 12012 [收稿日期]2012-03-01 *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6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 460号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震(1979-),男,辽宁抚顺人,法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法学与犯罪学。 184507406@https://www.doczj.com/doc/ec16116839.html, 1 Pollak.O.1941:T he Cr iminality of Old Age.Psychiatry Dig est.3:213.转引自Belinda M cCar thy and Robert Langwor -thy:Older O ffenders:P erspectives in Criminolog y and Criminal Justice,Pr aeger Publishers,1988,p15. o Butler,R.N.and I.L.L ew is:Ageing and M ental Health(3rd editio n).T oronto:T he C.V.M osby CO.转引自E.A.F attah V.F.Sacco :Crime and V ictimization of the Elderly,Spr ing er -Verlag N ew Yor k I nc,1989,p2. ? Shichor ,D.and S.K obrin:Criminal Behavior Among the Elder ly,T he G ero ntolog ist.18(2):213-218.转引自E.A.F attah V.F.Sacco :Crime and V ictimization of the Elderly,Spr ing er -Verlag N ew Yor k I nc,1989,p3.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与主体分类研究 * 王 震 (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老年人犯罪是我国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所要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对老年人犯罪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老年人犯罪的概念的进一步澄清和对老年犯罪人的分类的研究也就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概念;老年犯罪人的分类 [中图分类号]DF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628(2012)03-0035-05 一、关于老年人犯罪概念的各种观点 老年人犯罪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提出要对其进行研究的时间很早。早在1899年在布达佩斯召开的一次犯罪学会议上,就已经有人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了讨论1,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对老年人犯罪较早进行关注的一次研究。只是直到上个世纪,老年人犯罪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激起了更多的人对它进行研究的兴趣。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将老年人犯罪定义为:一定年龄以上的人所进行的犯罪行为。所以,现存的各种观点的分歧也主要集中于如何确定这个年龄的界限。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奈德将老人犯罪定义为:人们把所有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统称为广义上的老人犯罪。狭义的老人犯罪是指由于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 老年化的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1] 这里的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一个着眼于行为主体,一个着眼于 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含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所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 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2] 我们的讨论都是集中于这里广义上的老人犯罪。而这里的施奈德的观点也受到了其他一些德国的犯罪学家如凯泽、阿尔布 莱希特的认可。 [3] 日本的关于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和德国有所类似,但是也不尽相同。他们将其称为高龄者犯罪。大谷实认为:在犯罪统计上,将60岁以上的人的犯罪称为高龄者犯罪。[4] 而在另外一本日本的刑事政策学的专著中认为:高龄者通常较多是指65岁以上者,但根据5犯罪白皮书6统计上的条件,指60岁以上者。[5] 这里提出了65岁或60岁两个界限标准。 英美学者对这个问题也有涉猎。但是也有许多分歧。如巴特勒(Butler)和莱维斯(Lew is)认为65岁在描述一些例如诸如健康、精神状况以及心理和生理的忍耐力或创造力方面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它是出于某种目的所做的强制性的划 分。o另外一些学者认为65岁的界限过高,对于研究老年人犯罪行为来说55岁是更好的截断点(cut -off point)。?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个年龄界限从统计个人逮捕数量的角度还应当更低一些,可以将

老人去世悼词经典

追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凤凰山低头,竹爬溪流泪。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xx逝世,我们xx代表前来祭拜,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晴天起霹雳,狂风传噩耗。 xx因xx不幸于20xx年x月x日与世长辞,享年x岁。 这不幸的消息传来,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么突然,多么震惊,多么揪心啊!之前这么健康的老人,这么慈祥的老人,这么善良的老人,怎么说离开我们就离开我们呢?难道真的是好人命不长吗?苍天啊,苍天啊,你怎么也不公平了呢?我们都眼泪朦胧,我们都寝室难安,我们都发自内心深深地感叹:好人啊! 亲人送别悲落日,相邻含泪念好人。你老人家常带着对妻子儿孙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切思念,带着对朋友同志的美好回忆,匆匆地,匆匆地离开了我们。你走的那么急,没有向慈父道一声别,没有为贤妻留一句话,没有给儿女们半句遗言,没有向朋友们挥一挥手,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怎么不叫我们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呢? 你老人家,自幼家境贫寒,但你用大山一样的脊背,支撑着那是特别困难的家庭,作为长兄,你帮父亲减轻了多少负担,对兄弟妯娌(zhóu lǐ])宽容大度。你为儿女费劲心血,培育孙子竭尽全力,教育他们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培育他在父亲面前你是大孝子,在妻子面前你是伟丈夫,在兄弟面前你是好兄长,在儿女面前你是好父亲,在子孙面前你是好爷爷,好外公。你是我们xx家族中最优秀的一员,你无论作为一个农民,还是担当农村基层干部,你都是那么勤劳,忠厚,善良,正直,和蔼可亲,处处为别人着想,宽容,大度。借给别人钱有的长达十多年了,从来不曾高声要过。总想别人有难处。麻将桌上从不赖欠别人,总是能宽容忍让别人的不是。邻里间有了纠纷,总是热情公道地调解。朋友交往,总是说话算数,从不会失言......风风雨雨几十年,山山水水留奉献。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你突然倒下了,倒在你家乡的田埂上,倒在你热爱着红土地上,你就要和你热爱的土地融为一体了啊!从此,我们赶场过街再也见不到你亲切的笑容,家长里短再也听不到你公正的声音,朋友相聚再也望不到你熟悉的背影,只有流不完的泪,只有诉不完的悲,只有梦中能相见。 片片纸钱飞舞着我们的思念,阵阵哀乐那是我们的哭声,隆隆鞭炮,那是我们悲痛的心跳。 敬爱的xx,安息吧!在你明天去天国的路上慢慢地走吧!愿你的天堂之路平坦而宽阔。祝你一路走好!你的亲人永远想念你,你的朋友永远怀念你,你的乡邻永远记得你,你的音容笑貌,高尚品质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我们全体泣血叩拜!篇二:老人去世悼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又是一年春草绿,刚刚送走悲情伤感的清明节,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深悼念可敬可爱的张绍文老大人。 张绍文老人是我的舅父,是我尊敬的长辈,在我的心目中,他老人家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家庭和睦,意志坚强,他与人为善,团结邻里,服务乡亲,深得村里人的敬重和赞扬。夫唱妇随,父慈子孝,为家人树立了好榜样。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兄长。然而,就在前天,这位老人,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和牵挂,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享年八十岁。

老年人犯罪心理

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浅析院系:政法学院法学系 学号:1022408013 姓名:郭云素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寿命不断延长,我国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老龄化社会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现象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的结果,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老年人因其年龄、心理以及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加紧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犯罪心理的浅析希望能对老年人犯罪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心理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0.41%,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期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时空上的不可逆转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可分别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来衡量。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则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这一标准便于正确的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下的定义。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作狭义和广义的区分,广义的老年人犯罪指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指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中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含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然而老年人犯罪也有其他特殊的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

老人去世的简短悼词

老人去世的简短悼词 咨询:丧葬如何送礼,我认识两个人如何办,一个是去世老人的...答:祭奠:如赠送香烛纸、鞭、“三牲”、果品之类的祭祀用品,并随祭品附送礼单帖:用白色或素色纸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写上“奠仪”、“帛金”之类的黑...咨询:热爱生命的故事,5个,要简短,一两句话就好答:列宁小时候见到了雀,不小心损害了一只,结果另一只不久也去,引发列宁的考虑;猎人捕藏羚羊,藏羚羊对猎人下跪,等猎人开后,专门纳闷地解剖猎物,...咨询:纪念一个十岁高龄的老人去世的诗句有哪些.必须是两句诗_...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昏。咨询:求高手帮忙写一首简短点的浪漫情诗最好能把双方名字加到里面去的,都只有两个字一个叫“幽狼”,一个叫“诗情”答:夜在呼啸远方的绿光那是幽狼的眼睛炙热而孤独它期待着另一个孤寂的眼神交错中一片诗情谁又是谁的画意?咨询:老人与海鸥>的要紧内容要简短答:本文要紧谢了:老人每天都来喂海鸥,唤海鸥,与旁人谈海鸥,表达了老人对海鸥的喜爱之情,也建下了深厚的,当老人后海鸥们忘不了老人与它们的朝夕相处,便...咨询:2岁宝宝只会简短的话,如何引导?我家男宝2岁,会讲一些简短的话,太长的句子还可不能,他爷爷讲,平常讲话要...答:大人讲话慢些,声音柔和,注重发音,如此有利于小孩模仿学,爷爷的话是有依照的。不管父母或小孩,讲话太快、太大声,不只会阻碍考虑,也会造成浮躁心理,...咨询:朋友的父亲悼念词如何写,要求简单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的一生就在劳与匆忙中走过,没有轰轰烈烈的人一辈子,你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是让我这一生无法弥留的爱。咨询:谁有关于的故事啊,要简短一点的,不要太长的啊答: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晋国的官。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成连曾带着他到的山,领会大自然的壮美奇特,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咨询:朋友的父亲悼念词如何写,要求简单答:各位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我朋友的母亲XXX的不幸病逝并向他的作最后的告辞。首先我我的朋友及他全家...咨询:请人工翻译简短英文whats the point,you idoti were still fighting after all millions of years...答:这有什么意义?你那个蠢货,几百过去了,还在战。你到底什么缘故会如此?哇哦,威震天,停下来!你打到我的得分点了。咨询:我最敬爱的去世了,请帮我写个悼念词或诗。我的对我非常好,因得了于两天前去世,享年4岁。我文笔,请大伙儿帮我...答:风萧雨冷水又寒天寂人静心凄凄一生廉泊汗青节半世辛勤为学子悲伤无故遭病戮只叹苍天妒俊杰恸哭无语渡亡魂难过难言如泪滴咨询:求一封1词以内的简短的英文邀请函答:求一封1词以内的简短的英文邀请函同学全班吉全班邀请怀特先生参加本月16日晚上点在阅览室凉快的英语,上有和同学唱歌和表演话剧。咨询:朋友老人去世该发什么?速度等高分答:多陪陪他就好了咨询:全友家居的沙发节开幕了,谁能简短的给我介绍下全友家居的...答:全友沙发手感柔软,亲肤性特不行,符合工程学。全友沙发的松木内架性能良好,结实耐用,并能有效防虫、防霉变;沙发绒密度高,渗透性较低,水或溶液打翻在...咨询:3分钟等,求给母亲的一片悼词简短有感情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忙寻寻我不明白如何追分能够的话都追给提供者感谢了答:呜呼吾母,遽然而。寿五十三,生有子。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难过史。不忍卒书,...咨询:我中文名叫wing hin姓差不多省了感谢了最好简短点的感谢_爱...答:WILL威尔;WINTON云腾;HILL希尔;HINDLEY欣德利。

工作心得:老年人犯罪分析

工作心得:老年人犯罪分析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敬老的美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虽说老年性犯罪现象先于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就客观存在,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犯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犯罪问题也有其特殊的犯罪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同属弱势群体,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大家都十分关注,而对于老年人犯罪的研究往往则被忽视,致使我们对于老年人犯罪的真实情况,很难予以了解。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性犯罪现象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还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日益凸显,将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老龄化背景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同,都是以年龄作为界定。古人对年龄划分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之年、百岁则为颐之年。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攀升,人均寿命也相应大幅提高。如今,各国对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并不完全一样,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界定为60周岁。具体规定为:年龄在45-59岁则称为老年前期,也即中老年人;年龄在60-89岁为老年期;年龄在90岁以上为长寿期。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XX区人口约46万人,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约6.1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总数13.28%。所以针对XX区201X年以来,年龄在60岁以上的犯罪人群进行了相关调查,对XX区老年人犯罪的特点、趋势、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几点粗浅的分析及建议。 二、根据调查分析,XX区老年人犯罪存在以下特点: (一)从犯罪率上看,老年人犯罪率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X-201X年10月XX区人民检察院办理60岁以上老年人犯罪案件共73人,占作案人数总数2.52%,约占全区老年人人数0.12%。其中201X-201X年老年人犯罪17人,占此期间作案人数总数2.72%;201X-201X 年27人,占此期间作案人数总数2.27%;201X-201X年10月29人,占近3年作案人数总数2.68%。 我院办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具体相关人数为:201X年5人、201X年4人、201X 年5人、201X年1人、201X年2人、201X年4人、201X年3人、201X年2人、201X年6人、201X年12人、201X年6人、201X年10人、201X年13人,应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犯罪增长的数字是相当可观的。从数据中可以发现,XX 区老年犯罪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这对于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来说,无异于敲响一记警钟。 (二)XX区老年人犯罪年龄以60-64岁为主,但近3年犯罪呈现出高龄化趋势且初犯的比例很高。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制度的规定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制度的规定 一、出台背景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宽”与“严”两种手段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相济”,要求在从严惩处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宽处理的一面,要求对不同的犯罪和犯罪分子区别对待,综合运用宽和严两种手段。这一基本的刑事政策,不仅要贯穿于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而且要贯穿于刑事立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刑法中从宽处理的规定,以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老年被告人应当成为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原则上从 宽的适用对象。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及脑功能的衰退,各项生理功能及躯体状况减退,反应事物能力差,活动能力迟钝,使得他们认识、判断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下降。老年

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与一般成年人相比,会有所减弱,有的甚至是严重减弱。因此,法律对老年人犯罪应当规定与未成年人相似的宽宥。将老年人纳入刑法关于特殊群体从宽制度范围,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环节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二)贯彻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政策的需要 “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是党和国家一贯的刑事政策。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要求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审慎的态度。适用死刑这一最严厉的刑罚,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而老年犯罪人的智力和控制力明显下降,人身危险性也有所降低,一般来说再次实施严重犯罪的可能性较小,对这类群体适用死刑的意义不是很大。司法实践中,对高龄老年人适用死刑往往也会引起较大的社会争议。如2002年6月,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故意杀人的88岁老人韦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该案在当时备受关注,不少人提出批评意见。世界上某些保留死刑的国家(如蒙古)在其法律中明确规定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在1989年5月24日及1996年7月23日通过的决议中,就倡导和要求成员国应在刑法中规定可判处和执行死刑

90岁老人追悼会悼词.doc

90岁老人追悼会悼词 90岁老人追悼会悼词(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至亲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仪式,共同寄托我们对XX 老人的哀思。 XX老人于1925年XX月4日出生于XX省XX市XX村四组,于20XX年3月25日早晨7:52分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XX岁。青山依旧,夕阳几度,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一位经历过苦难与幸福的母亲、婆婆、奶奶,告别了她养育的满堂子孙们。 XX老人的一生,是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一生。她出生于旧中国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父亲撒手人寰,撇下母女相依为命,16岁时嫁入周氏家族。在那个灾难深重、战乱频发的年代,一家人生计艰难,饱尝了生活磨难。在周家,公公、婆婆连遇丧子之痛,无心料理家务,但家中尚有小叔年幼,嗷嗷待哺,她尽一已之力承担养育之责。她节衣缩食,操持家务,养育子女。丈夫于1987年病逝后,她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走完了人生的XX个春秋。她一生共抚养子女6人,哺育抚携一大群孙子,可以说是艰辛备至。XX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一生。苦难的岁月,艰辛的磨砺,造就了她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和忍辱负重的品格,也培养了她善良朴实、温良贤淑的性格。她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辛酸苦辣,也过早地担负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生活重担。在食不裹腹、生活无着的年代里,她以自己的一双勤劳之手,养蚕种桑,纺纱织布,树皮糠菜粥日;在集体合作社劳动中,她起早贪黑,从不挑轻避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深受乡邻们的信任和钦佩;她缝补浆洗,心灵手巧,为了家人生活,费尽心思。一碗豆腐,她可以做出十几道菜式,花样翻新;她做的织布衣服,让家人穿上温暖如春;她亲手做的咸菜豆豉,让全家人至今难忘。 在XX老人的身上,凝聚了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朴实、尊老、爱幼。她16岁嫁入周家,上有年迈的`曾祖父、曾祖母,她饮食起居,尽心侍奉;对公爹公婆,她恪守礼节,谨遵教诲;对丈夫,她忠贞贤良,夫唱妇随;对兄弟妯娌,她通情达理,真诚相待;对子女、堂侄,她不分内外亲疏,悉如已出;直至80高龄的时候,她仍在为襁褓中的重孙摇篮执扇,生命不息,劳作不辍。她一生慈善爱人,乐善好施,不计回报。她的谦和大度,她的真诚朴实,她的任劳任怨,让周氏家族和睦团结,人丁兴旺,周氏一脉枝繁叶茂,她的名字将被永远铭刻。 作为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为了教育子孙读好书,做好人,XX老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子女身上。她省吃俭用,供子女读书,回报社会。子女读书,她挑灯在侧,深夜陪伴;三九寒冬,她怀揣热饭送到学校;烈日酷暑,她徒步往返学校换洗衣物,只为儿女能安心学习。儿子参军前夕,她隐瞒浑身伤痛,只为儿子放心离家,保家卫国;儿子远行南方,她用鼓励让儿子放下顾虑,不要牵挂年事已高的自已,全心工作;她为之付出了许多心血的孙子,终于考上了大学,并且现在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她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子女遵纪守法,本分做人,依靠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时至今日,在她老人家的辛勤劳动和操持下,家业兴旺,子孙们个个成家立业,生活幸福安康。 XX老人的一生,是平凡无奇、朴实无华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终审稿)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 格特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老年期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 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 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 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

对老年人犯罪刑罚轻刑化之思考

对老年人犯罪刑罚轻刑化之思考 黄晓琪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的增加必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突出的表 现。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率在逐步上升,案由也趋向多样化。老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刑法对老年 人犯罪问题却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本文从当今社会老年人犯罪现状出发,寻找对老年人刑罚轻刑化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 “刑不上老人”观点的不妥。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轻刑化 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0592(2008)04-033-02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李商隐在《登乐游 原》中的诗句,如今多用来形容人已暮年的老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大加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 口老龄化对国家与社会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严 重的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小视 “社会老龄化”是指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中占一 定的比例。根据联合国相关规定,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60岁以上 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时,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 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这样的国家或城市的人口就被称为“老年 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212 万;1964年第二次普查时为4243万人;1982年第三次普查时达到 7675万,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为9725万。截止1995年底,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占总人口的9.76%。2000年我国60岁 以上人口达到12875.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1%,65岁及以上人口 达到8729.5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8%,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139.8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 国家的行列,并且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具有地区分布不 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在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近年来老年人犯 罪率在逐步上升,案由也趋向多样化。从而对老年人犯罪定罪量刑的 轻重成为当下颇为争议的问题。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及趋势 (一)从犯罪率上来看,老年人的犯罪率低 在美国,老年人犯罪只占1.2%;德国老年人犯罪占5.6%;我国 目前老年人犯罪率约占犯罪总数的3%以下。 笔者认为老年人犯罪率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理上,衰老的自然规律使老年人即使有犯罪的想法,也 “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心理上,老年人经历丰富,考虑问题周全理性,不易产生犯 罪的冲动。他们相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所以从观念上是抗拒犯罪 的。

【精品文档】100岁老人去世悼词-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100岁老人去世悼词 百岁老人逝世悼词【1】 尊敬的各位亲朋,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我的奶奶,代表我的全家,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长辈和亲朋好 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与我敬爱的奶奶做最后的诀别。 我的奶奶与1942年9月17日出生,因病于20XX年3月28日15时29分与世长辞,享年71岁。 我的奶奶,一生节俭,无私奉献。她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用零花钱作为 我们学习进步的奖励;她用辛苦攒下的储蓄作为我们外出旅行的费用,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阅历。奶奶总是大大方方地把钱花在我们身上,而自己 省吃俭用,积累下每一分钱。过年过节,我们来看望奶奶,而她却是最忙碌的 一个。 奶奶疼爱子女儿孙胜过爱自己。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总是牵挂 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却不愿我们为她担心。201X年,奶奶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她很少向我们提及。奶奶把所有身体的不适,心里的难过,都自己扛着,忍着,只记在日记里。她背着我们,自己偷偷跑到医院做检查。她何尝不希望 自己身体健康,从而使我们少一份担忧。 在奶奶的心中,永远都是他人,永远都少一个属于自己的位子。有一次奶 奶住院,听说一位老师也住进了医院。她特意解开套在手上的住院指环,支撑 着自己虚弱的身体,匆匆去看望那位老师。奶奶不想让别人知道她自己也住院,不想麻烦别人,不想让别人也抽出时间看望她。

我的奶奶,她的一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伟业,但 她的美好品质,她的言传身教永远激励和感动着我们子孙后代。奶奶那坚强的 性格,乐观的生活态度,善良的美德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成 为我们面对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 奶奶,安息吧!我们会在泪花和松柏中铭记您慈祥的面容,会在梦中聆听您亲切的教诲。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孝敬长辈,团结和睦,认真学习,努力 工作。 奶奶,我们永远怀念您! 农村老人去世追悼词【2】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满怀悲愤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参加L先生的追悼会。今天,我们一起追悼L先生,因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更是勤劳而朴实无 华的。艰苦劳作,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含辛茹苦。L先生的一生无不闪现着 灵性之光。然L先生去了,可是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L先生于201X年8月X日X时在我们村去世,年仅48岁,惊闻噩耗, 如晴天霹雳,心痛如绞。此时此刻我仅代表X向L先生的猝然离世表示沉痛的悼念,向L先生的亲人和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L先生是村人,青年时代的L先生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饱受了苦难和贫 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验L先生走了,宛如一座大山浩然倒塌,L先生的离开,是 我们的一大损失,回想他灿烂而又短暂的生命历程,我们无比怀念。 L先生为人忠厚,心胸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他对父母孝顺当先,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两个 孩子都严格守法,好学上进、他的淳朴和忠厚的高贵品格和与世无争的人生信条,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生命的短暂如白马过隙,更如一阵一阵风,他离我们而去,但是他那种勤 勤恳恳,忘我奉献的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人总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

老年人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老年人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江西司法警官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自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我国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医疗卫生大幅度改善,人们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压力随之出现,老年犯罪增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观点。 标签:老年人犯罪;现状特点;原因分析;预防对策 1 我国老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 对老年人犯罪的定义很多,笔者综合我国人口生理、心理等方面特征,借鉴文献资料观点,将其界定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具有完全责任的人所实施的犯罪。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诱惑等原因,我国老年人犯罪日益增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致表现出如下特点: (1)在犯罪率上,老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横向看较低,目前约3%以下,纵向则呈逐年上升增长趋势,且犯罪结构更趋老龄化。如2009年北京审理的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周志评年龄高达99岁,可谓创北京司法史上之最。 (2)从犯罪手段上看,受体能衰退影响制约,老年人犯罪往往采用指挥、教唆、欺骗、诱惑等非暴力的手段,但近年来出现了新动向,暴力犯罪有所增加上升。 (3)从犯罪对象上看,受身体素质影响,其往往多选择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弱智痴呆、病患者或者其他老人等弱势群体。 (4)从犯罪类型上看,老年人犯罪种类与性别关系较为紧密,主要集中在女性财产性犯罪和男性性犯罪两大类,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但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且逐年翻新的趋势。 (5)从犯罪主体特征上看,老年人犯罪中以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者居多,高中、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按犯罪区域分析,农村比例较大,农村老人是老年人犯罪的“主力军”。 2 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犯罪的与日俱增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此西方一些犯罪学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心理衰退使得老年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