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引领节水农业

发展]

作物抗旱性是极为复杂的生物适应现象。越来越多专家认为抗旱性是复杂的系统,但经过专家大量艰辛细致工作,培育出了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增强了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使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达世界之最。

目前,我国已获得一系列抗旱节水作物技术和节水作物新品种,如抗旱节水小麦、棉花、牧草、陆稻等。通过对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水肥高效利用联合调控技术,建立了抗旱节水型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节水型种植结构模式,在豫、晋、冀、陕、甘、蒙等地推广20余万亩,新增产值近亿元,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20%;筛选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15个,并已辐射推广5306万亩,累计增产增收9.95亿元;基于生命需水信号与环境信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

理论,研究人员建立了作物调亏与非充分灌溉技术指标体系,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在冬小麦与夏玉米连作模式下,亩均节水30~50立

方米,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25%~28%。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物水分信息快速监测诊断、土壤水分动态

快速测定、区域作物水分分布监测等方面,科学家开发了植物蒸腾速率热脉冲探头和可实现定位自动连续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使测量

精度提高10%~15%,造价降低20%,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监测结果被农业部作为主要信息源实时发布,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形成,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原创新能力,使相关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差距缩小了5~10年。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选育

产品简介: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主要创新点是:1.选育出guo内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矮杆、抗旱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2.较好解决了旱地生产以往小麦品种“高产不抗旱,抗旱不高产”的技术难题。3.在国内率先利用干旱棚鉴定法、实验室鉴定法与田间自然鉴定法相结合的小麦抗旱性综合鉴定方法,制定了一套抗旱性鉴定的技术规范与指标体系。

该品种适宜在黄淮流域丘陵旱地、扩浇地种植,多年累计种植面积1571万亩,新增产量2.8592亿公斤,新增产值4.0029亿元。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鉴定与新品种选用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小麦基因型需水、用水特点,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特点,创建了小麦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用于抗旱节水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根据我国北方水资源分布特征与品种生态适应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我国北方抗旱节水冬小麦品种区域优化布局方案。建立了抗旱节水型和水分高效利用型小麦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筛选、鉴定指标体系;筛选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23个,并创新和提升了我国黄淮和北部两大冬麦区旱地区试评价与审定抗旱节水新品种对照标准。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项目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抗小麦黄花叶病转基因小麦研制

产品简介:该产品通过幼胚培养,筛选培养率较高、适宜转化的小麦优良基因型,提高小麦转化效率和转基因产品的利用,采用双质粒共转化法,选育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小麦,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提供有利条件。功能基因和标记基因分别构建在两个载体上,两个DNA分子可能整合到植物不同染色体上或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将发生分离,可以利用PCR技术或Basta涂抹获得只含目的基因而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植株,利用PCR、Sounthen、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转基因小麦中目的基因的整合和表达,通过转基因植株各世代的抗病性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选育高抗、农艺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小麦,

同时进行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以转基因小麦作抗源,通过回交转育,选育兼抗小麦,研究小麦转化条件,提高小麦转化效率。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采用外源DNA导入等方法,通过水旱轮作和室内模拟干旱等途径进行抗旱新品种(系)选育,成功选育了“德旱986”和“德旱982”两个新品系。经多年多点旱地试验、示范,丰水年份单产7500公斤/公顷左右,干旱年份一般单产6000公斤~6750公斤/公顷。

经品质鉴定表明,两品系已达优质馒头小麦指标。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抗旱、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系的育成对提高我国北方冬麦区旱地小麦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研发

产品简介:该产品将单项技术进行筛选、组装、配套,集成小麦抗旱、耐盐、高产、节水综合技术体系,保证了推广,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保证。累计推广该技术121180公顷,水利用率提高11.2%,平均单产提高15.95%,农机作业水平提高20.4%,每公顷提高经济效益1748.82元,增产优质小麦970.50公斤,增收蔬菜10597.99公斤,累计新增纯收入11898.75万元。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盐碱、旱地面积较大、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依托抗旱耐盐品种及配套节水增效种植技

术进行大面积推广,对提高盐碱旱地小麦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高产抗逆(盐旱)冬小麦新品种选育

产品简介:该品系“德抗961”,耐盐力强,农艺性状好,在土壤盐分0.3%以上条件下,亩产达400千克。在0.4%以上土壤条件下,比当前推广的抗盐小麦增产幅度高30%以上。

该品系冬性,分孽力强,品质好,抗病性强,适宜在土壤含盐量0.3%以上盐碱地广泛种植。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小麦节水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项目简介:该课题针对解决小麦生产不合理灌溉,水分利用率较低问题,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从建立小麦生产土、肥、水、苗的良性生态系统切入,采取选用高产节水品种,以土储水、以肥养土、以土培苗、以苗用水综合节水技术路线,在有关地区建立了1万公顷小麦节水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并编制了《小麦节水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有效解决了当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灌溉与优质高产的矛盾。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项目对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范

技术简介:该标准是根据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标准编写规则》要求,在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基础上,参考大量技术资料及已发布的标准,经编写人员分析、,编制出《旱地春小麦栽培

技术规范》,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规范规定了旱地

春小麦选茬、深耕秋施肥、播前整地、施足底肥、抗旱保水技术、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播种期、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

适用范围在海拔1800~2800米的山旱地。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及推广

技术简介:该课题组以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高标准示范区为目标,以集雨蓄水节灌技术集成为核心,以提高水分利用率为主,试验、示范、推广一整套旱作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模式,使项目区降水利用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得到提高,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集水补灌技术模式示范3.4万亩;日光温室膜面集雨滴灌施肥技术模式示范10亩,节水达65%左右,节肥30%;沟垄保墒技术模式示范16.9万亩。包括旱地沟播、垄覆膜沟植和覆膜播种等抗旱播种技术,该项技术平均亩增产15%~35%。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技术已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实施,推广前景广阔。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8821-1-1”选育

产品简介:该课题培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系“8821-1-1”,系以“RFM11I-87-A”为母本,父本是抗旱、抗逆性突出的“宁春10号”经过有性杂交,通过甘肃定西、云南元谋两地北选南育而成。该品系属春性、中晚熟春小麦品系,生育期90-110天,株高100厘米左右;幼苗直立,叶色灰绿;穗纺睡形,长芒,护颖白色白粒,口紧不落粒,穗粒数一般在35粒左右;千粒重48g左右。抗病性强。

经品种抗病性鉴定该品系对条中31、30, 29,等优势小种表现免疫;对白粉菌高抗,对叶锈病中抗到高抗。抗旱性较强。经品质测定该品系容重758g/L,含粗蛋白l5.81%,湿面筋33.1%,沉降值20.7m L,面团形成时间2.4mim,稳定时间1.6mim。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7号”

产品简介:该产品以4084×4258为基础材料,在高标准人工枯黄萎混生病圃和人工黄萎单生病圃上,进行多代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筛选,育成了高抗枯黄萎病的早熟、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17号”。其枯萎病指数0.53,黄萎病指数7.33,具有高抗枯黄萎病;对干旱和低温冷害有较强抗性;春播生育期124-128天,比“辽棉10号”提早3-4天,夏播生育期不超过108天,其突出早熟性,对提高短季棉产量和品质、增加黄河流域复种指数、缓解粮食争地矛盾

意义重大。在一般肥力条件下,单株平均结铃10个以上,单铃重6克以上,衣分40%左右。霜前皮棉产量比“辽棉10号”增产15%以上。一般生产田亩产皮棉90-11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150公斤。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棉花新品种“豫棉16号”选育及推广

产品简介:“豫棉16号”(原名“郑107”),系郑州农林科学院所以“商66×豫抗1号”作母本,冀366作父本进行复交,杂交后代经海南加代、病地定向选择、产量和综合性状鉴定育成。该品种在郑州市农科所品系比较试验中,皮棉单产87.3公斤/亩,比对照中12增18.8%,居首位。据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测试:2.5%跨长28.1毫米,比强度21.3G/tex,马克隆值4.8,环缕纱强l16,气纱品质1783,适合纺织工业要求。据省区试田间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1.7,黄萎病指45.10,与对照中12相当。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优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

产品简介:该产品利用海岛棉作海陆杂种轮回亲本,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的严重分离,创制出海陆1-1、FR2-2、海陆野96-3等三个性状优良、遗传力强、配合力好的远缘杂交优异种质资源骨干系;对入库1669份资源进行系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评价,创新出659份、30个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材料。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产品在国内率先利用半配合生殖技术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的“疯狂”分离,缩短了其纯合稳定时间,加快了育种进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苜蓿种子收获清选联合作业机组

项目简介:该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苜蓿种子收获工艺,提高动力利用率,减少种子损失。创造性研究出一种纵向倾斜滚筒苜蓿种荚采集装置,解决了苜蓿种荚脱荚、收集的难题。设计出一种苜蓿种子采集机。该机是由机架、传动轴、采集台、沉降室、装袋搅龙等组成。工作时采集机在拖拉机牵引驱动下工作,采集台将植株上的种荚直接梳刷采集并通过风力输送到沉降室,沉降在沉降室的种荚通过螺旋搅龙装入到麻袋。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意义:该新型苜蓿种子收获清选联合作业机组在采集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烘干设备和清选机达到了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冲击穿流循环式干燥设备在牧草干燥领域居国际领先。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

项目简介:该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引进172份优质牧草样品,采取按生态类型划区设点,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部点进行试验。采用规范的农作物观测标准和方法进行牧草物候期及田间观测。采用样方法进行牧草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营养成分及土壤的理化分析。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优质牧草科技示范基地

项目简介:该项目研究了解决北方寒带地区,优质牧草品种很少,种植面积也极为有限,很难推动畜牧业发展等农业生产问题。对抗寒品种进行了筛选。制定了种子生产田及牧草生产田的生产技术规程。同时进行牧草饲喂奶牛、鹿实验,制定了饲喂技术规程。购置牧草播种、割草、打捆等机械,为基地大面积建设开发提供机械保障。

优质牧草种植有利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及较大的生态效益。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优良牧草品种繁育技术

技术简介:该技术在临河市、乌拉特中旗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基地进行华北驼绒藜、木地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等优良牧草良繁技术研究,具体种植科尔沁华北驼绒藜100亩;内蒙古木地肤10亩;中苜1号苜蓿200亩;蒙古冰草500亩;沙生冰草10亩;扁穗冰草50亩,总计面积为870亩。提出配套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确定合理年种植密度、灌溉施肥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期和方法,实施原种保纯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优质牧草品种技术示范推广

技术简介:该技术从引种的114种国内外优良牧草中,筛选出适宜试验区栽培的牧草有:苜蓿8个,禾本科牧草13个,饲用灌木4个,青贮玉米3个,多汁饲料作物4个;阐明了苜蓿受冻后3种表现和披碱草、老芒麦等禾草分蘖数呈双峰形分布规律,提出了河滩盐碱地苜蓿“生长阈”;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技术模式,筛选出适宜不同程度盐化地种植的草种或品种和4个牧草混播组合;选择科多4号、科多8号等青贮玉米品种,采用“一炮轰”施肥和覆盖地膜等丰产栽培技术,在寒旱区获得150t/hm^2的优质高产青贮料;研究了驼绒藜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大田移栽扩繁技术,并获得成功。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耐盐牧草“瑞丰御谷1号”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旨在选育高耐盐牧草品种,历时5年,引进10多个国外牧草品种,进行不同生态、栽培等条件下单株选择繁育研究、小区品比试验,选育出综合指标优异的代号为“瑞丰御谷1号”新牧草。

该牧草耐盐能力强:能在含盐量3.2%以下的土壤中生长;产量高,品质好:每亩可收获鲜草8000千克或籽粒400千克,比一般同类牧草提高3成,干草含粗蛋白19.2%,比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般牧草高4个百分点。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选育的牧草品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滩涂植被建立、盐土改良制、畜禽鱼养殖等领域。

现代草地综合配套技术试验

项目简介:该项目根据实施地区自然特点,对已有暖棚、围栏利用、种草及饮水设施等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牧草产量、利用率和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目的。通过实施,羔羊繁活率达85.22%;成畜损亡率降低到2.25%;每个羊单位净收益31.32元,新增收益共162.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具有良好推广前景。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旱地龙抗旱剂推广应用

产品简介:该产品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林果、花卉及牧草等。该产品具有提高植株体内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调节糖、酸、维生素的衡定比例,改善作物品质,使作物高产稳产、抗旱抗寒、抗腐防病,具有“有旱抗旱保产,无旱节水增产”双重功效。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意义:该产品自推广以来,应用面积达11万亩次。其成果具有很好经济效益。

陆稻新品种“文陆一号”选育

产品简介:该产品从IRAT104(法国陆稻)冬繁田块中,选择出早熟变异单株材料43份。成熟时,从中选择出2个单株,其编号"94038-1"和"94038-2"。95年,种植于云南省文山县小街朵白库,1800米的高海拔冷凉地区,进行抗寒、抗病性等适应性鉴定。成熟时,对云南省广南县五株和文山县平坝和新街试点进行实测,亩产分别为252、299、260公斤,比统一对照种广南不白谷152公斤单产,亩增100公斤--148公斤,增加65.7%--97.3%。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水乃生命之源。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占有水量仅列世界第88位。而淮河流域又属我国的缺水区范围之内,流域人均占有水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尽管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在呼吁水不够用,可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内浪费水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在所有经济部类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且浪费也以农业为最严重!因此,发展节水型灌溉,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之一,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种植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大水漫灌的灌溉习惯,这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显然应该被淘汰。为了更好的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采用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只有重视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新农业要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谁能在农业上做出有科技性的改革,自然会取得丰硕的成绩。我国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被用于灌溉,由于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形式,我国农业灌溉用数量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量相去甚远。而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国年缺水量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0亿吨,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我国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少生产的粮食达到了400亿千克。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同时也作为水资源浪费大户,应迅速采取节水措施,综合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损耗,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保障农作物产量。节水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水资源时,采取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获得最大农业产出时,而消耗的水量最少。就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运用多种农业技术,例如为了提升作物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结合地区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培育抗旱作物品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特点采用和改进地膜覆盖技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以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赖于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因而各地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节水农业面临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水分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节水农业,形势,建议 节水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措施,综合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超过300亿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南方水资源占总量的81%,但耕地面积仅占40%,全国旱地面积近10亿亩[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自然降水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旱灾频繁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华北、东北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南方季节性、区域性干旱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

农作物新品种特征特性描述指南

农作物新品种特征特性描述指南 术语 A、花青苷颜色:花青素在植物体内遇酸、碱液所形成的化合物的颜色。 B、花青素: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其颜色随细胞液的酸碱度的变化而 改变,细胞液为碱性时呈兰色或紫色,酸性是呈红色。一般花叶、果实的蓝、紫、红色主要由这 类色素作用的结果。 11 部性状描述位 苗期:第一片叶鞘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弱、中、强、很强 苗期:第一片叶长度、宽度、长宽比(cm) 苗期:第一片叶的叶尖形状尖形、圆形、刮勺形直线形、轻度弯曲形、弯曲形、抽穗期或抽雄期叶中部(植株1/3处)的姿态叶高度弯曲、极度弯曲抽穗期或抽雄期叶鞘的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弱、中、强、很强 抽穗期或抽雄期叶鞘的边缘的茸毛无、很少、较多 抽雄期:植株的高度(包括雄穗)(cm)植抽雄期的穗位(相对于株高)(cm)株抽雄期:茎上节的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弱、中、强及抽雄或抽穗期:茎上节节间的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茎抽雄期:茎之字形程度缺乏或轻度雄穗50%植株出现的时间和开花时间(50%植株, 主轴中部1/3处)很早、早、中抽雄及开花期:雄穗的颖片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弱、中、强、很强抽雄及开花期:雄穗颖片基部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弱、中、强、很强雄抽雄及开花期:雄穗花粉的花青苷颜色缺乏或很弱、

弱、中、强、很强穗抽雄冀开花期:雄穗主轴和侧枝角度(雄穗下1/3)小、中、大 直线型、轻度弯曲行、弯曲型、 抽雄及开花期:侧枝的姿态高度弯曲、极高度弯曲 抽雄期;雄穗原始侧枝数(个) 雄蕊:上部侧枝上的主轴长短、中、长 抽穗期:果穗花丝的花青苷颜色及其密度缺乏或弱、中、强、很强雌抽穗期:50%植株吐丝时间很早、早、中、晚蕊苞叶剑叶有无或长短存在或长、中、 收获期:果穗的穗柄长度短、较长、很长 收获期:果穗长度(没有苞叶)(cm)收获期果穗直径(穗中部)(cm)收获期:果穗形状圆锥形、圆锥至圆柱形、圆柱形果收获期:穗行数(行)穗收获期:果穗粒类型(中部1/3处)硬粒、小硬、马齿、…… 收获期:果穗粒顶端颜色白色、黄色、橙黄色、…… 抽穗及灌浆期:果穗苞叶颖片花青苷颜色及其强度缺乏或弱、中、强、很强不同积温带的生育天数(天) 籽粒成熟是的最大含水量(%) 12 1.2.1叶斑类(大斑病、小班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病害分级根据玉米果穗上三叶和下 三叶上病斑面积大小划分。 描述抗性评价分级 1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叶面积少于5% 高抗(HR)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展节水农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土、肥、水是农业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中水是最短缺的农业资源,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破解水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结合”理念引领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增加投入,研发和推广了高效节水农业9大技术模式,带动了节水农业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尤其是全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技术率先在西北地区突破,带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各地初步形成了分区分作物发展新格局,例如,“三北”旱作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全膜覆盖双垄集雨保墒主推技术格局;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形成了测墒高效节水主推技术格局;西南季节性干旱地区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半膜覆盖和集雨补

灌主推技术格局;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生产为主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主推技术格局等。节水农业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新进展。尤其是旱作区,节水农业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0年,甘肃省全膜覆盖玉米技术推广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4,生产出的粮食却占了全省的近一半。 在近些年各地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节水农业的工作理念越来越清晰,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客观实际的“四结合”的之路。 农田节水与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必须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宗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把节水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节水型农业的突破性发展,才能赋予节水农业更强大的生命力。 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发展节水农业,不管是蓄水、保水、集水、用水,还是滴灌、喷灌、渗灌、微灌,都必须依托一定的工程设施,这是基础保障。但节水农业首先是农业,必须把工程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总结xx种子总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种子事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种子科研育种已向多元化发展,农作物育种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出发,2004年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在培育和广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分布,相对集中,突出优势作物和重点地区,因地制宜,组织新良种和种子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促进品种更新更换,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项目资金计划安排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计划安排210万元。其中: 1、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198.0万元。含水稻、玉米、甘蔗、大豆、西瓜、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正常开展费用12.0万元。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包括水稻、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水稻、玉米、甘蔗、西瓜、大豆、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水稻、玉米、甘蔗品种生产试验等。 (2)组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开展相关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3)广泛引进新品种,建立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建立水稻、玉米、马铃薯、西瓜四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核心基地;召开全区性水稻、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现场考察会议等。

(4)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描述工作。建立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标准描述种植基地。 (三)项目布局 见附表 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试验的人工、农资、田租等补助,没有土建工程,具体开支如下: (一)各类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补助198.0万元 1、水稻、玉米、甘蔗新品种筛选试验3万元。 2、水稻、玉米、大豆、西瓜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54.0万元。 3、马铃薯、红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筛选20万元。 4、水稻、玉米、西瓜、甘蔗等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21万元。 (二)水稻、玉米、西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12万元。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1)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品种依据。据统计,2004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品种658个参加试验示范,其中水稻品种293个、玉米品种273个、西瓜品种43个、大豆品种11个、花生11个、红薯17个、甘蔗10个。 (2)通过试验示范,带动面上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并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实施新品种试验示范,带动面上新品种的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300万亩,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200万亩。水稻品种按亩增25公斤计,新增稻谷7500万公斤;玉米品种按亩增30公斤计,新增玉米6000万公斤。

最新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植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细解答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匕脱分化少再分化③ -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D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E.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 F.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解析:A、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 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B正确; C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C正确; D只有将离体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 结构③,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D错误.E.从 理论上讲正确,但一般选择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大的细胞。 2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 是(D)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 D.导入特定基因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每个细胞体细胞中都含有本物种体细胞的全套遗传物质。故A真确。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立体的组织或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若不离体只能选择性表达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故C正确。培养时还需要一定的遗传物质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B正确。而导入特定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 3在下列各育种方式中,与组织培养技术无关的是(B)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 C.通过组织培养培育人工种子 D.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时将花粉培育为新个体。A正确。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错误。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形成胚状体再包装成人造种子 C 正确。通过体细胞杂交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c13005945.html, 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张鲁婧崔引娣张立华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9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农业节水的现状,指出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所面临的问题,并对节水农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如何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业节水;问题;建议 中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旱缺水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少,灌溉节水、管理水平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发展农业节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节水的基本情况 中国灌溉方式以地面灌溉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灌溉为主。全国耕地灌溉面积6454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3.8%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019千公顷,其中喷灌、微灌面积7843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8271千公顷。中国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节水工程,按照区域性、规模化推进的模式,开展了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已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2.9万个,成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8.34万家,当前农业节水工程的主要管理主体有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 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等形式。由于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农业用水粗放、用水效率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硬伤。 二、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1、节水工程总体上标准较低 中国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质量较低,加上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许多设施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渗漏跑水,农业用水损失较大。农业节水工程设施覆盖率还不高,由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较完善、配套率较高,支渠以下输水工程不配套,测水量水设施较少,管道灌溉、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较少。农业节水工程中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较少,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2、农业节水的管理水平不高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节水农业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学范畴的节水,如调整农业结构、作物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培育耐旱品种等;二是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三是灌溉范畴的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 1.节约了土地以往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水通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的,而在田间还要挖大量的埂、畦、沟渠,这样真正有效的种植面积只有70~80%,而采用喷、微灌取消了田埂、沟渠,可增加种植面积15-20%,这就节约了土地。 2.经济效益好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节约的水能扩大可灌溉的农田面积,以此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有利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灌溉,因为采用节水灌溉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到需求按时按量进行灌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因此总的说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显著增加农业产量。当然由于节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普遍能取得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群众总结节水灌溉有"三节、三省、二增"的显著优点。如:河南省平舆县在7.8万亩项目区内打1575眼井,配套喷灌机1000套,与非项目区相比每亩净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资90%,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每投资1元钱,可以增产2公斤粮。你们看这效益有多显著。 3.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采用传统的地面 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 采用喷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 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4.有利于保护环境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 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缓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总之,节水农业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下的供水能力,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来达到农作物最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节水不是最终的目的,准确的说法是高效用水。而节水灌溉是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2020版)

( 协议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 议书(2020版) The clea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of both parties, provide a basis for resolving disputes in the future, and prevent possible risks.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2020 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示范品种:__________ 为探索研究农作物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鉴定其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经甲乙双方共同研究,订立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免费提供经国家或者省级审定发布的允许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或拟于下年度经销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一份(展示示范品种水稻不少于________公斤,玉米不少于________公斤,油菜不少于________公斤,小麦不少于________公斤。试验品种不少于________

公斤)及品种资料一份。 2.承担因品种本身缺隐(非人为及气候因素)所造成示范户的减收损失。 3.足额支付所提供品种的展示示范费用。 二、乙方职责 1.依据甲方所提供品种熟性选择具有代表性区域按农作物品种田间试验示范方法进行展示示范。 2.负责展示品种及试验品种从制到收各生育阶段调查记载及资料收集整理,并在展示示范品种收获后及时以正式文件向甲方呈报展示示范结果,并抄报县级农业执法部门存查。 3.对表现好、有推广前景的品种,协助甲方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并义务介绍推广。 三、违约责任 1.甲方提供的品种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所造成示范户及乙方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 2.乙方伪造示范结果或不按时呈报示范报告,甲方有权追回展示费

植物抗旱研究进展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一些与植物抗旱相关的因素,比如叶片结构、小分子代谢物、激素以及抗旱相关的基因等,探讨植物抗旱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抗旱叶片小分子代谢物植物激素抗旱基因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factors of drought-resistant, such as leaf structure, 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s, phytohormone, and other drought-related genes and exploring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rends. Key words: drought-resistant leaf 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s phytohormone drought-related genes 干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很大的国家,干旱半干旱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2. 5%,其中干旱地区占30.8%,半干旱地区占21.7%。而干旱胁迫造成农作物减产,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对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植物叶片与抗旱性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因此叶片的结构以及生理特征对植物的抗旱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筛选出的抗旱性评价指标不尽相同,通常认为,叶片的角质层越厚,表皮层越发达,栅栏组织越厚且排列紧密,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较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1][2]。肖冰雪等[3]对牧草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研究中表明,“阿坝”硬秆仲彬草、“阿坝”垂穗披碱草旱生结构特点明显:角质层厚、气孔下陷、维管束导管发达,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刘红茹等[4]对延安城区10种阔叶园林植物叶片结构及其抗旱性研究中表明10种植物叶片均具备抵抗干旱环境的解剖结构,表皮、角质层、栅栏组织、叶脉、维管束等较为发达,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另外,叶片的一些其它结构也与抗旱相关,比如泡状细胞在植物缺水时,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水分蒸腾作用[5],发达的叶脉促进植物吸水率从而有利于植物贮藏水分[6]。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1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一) 一、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品种更换:就是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引种: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 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 5、自交不亲和性: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 交不亲和性。 6、倍体育种: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水平抗病性: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 1、转基因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2、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3、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 育种。 5、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6、配合力:亲本间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7.无性系变异:是指离体培养中培养外植体在脱分化增殖和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 8、水平抗病性: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一致,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专化)反应 9、杂种优势: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10、实生苗:用种子播种长成的植株称之。 1、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育种。 2、回交育种: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1)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Agreement on demonstr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main crop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展示示范品种:__________ 为探索研究农作物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鉴定其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经甲乙双方共同研究, 订立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免费提供经国家或者省级审定发布的允许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或拟于下年度经销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一份(展示示范品种水稻不少于________公斤,玉米不少于 ________公斤,油菜不少于________公斤,小麦不少于 ________公斤。试验品种不少于________公斤)及品种资料一份。

2.承担因品种本身缺隐(非人为及气候因素)所造成示范户的减收损失。 3.足额支付所提供品种的展示示范费用。 二、乙方职责 1.依据甲方所提供品种熟性选择具有代表性区域按农作物品种田间试验示范方法进行展示示范。 2.负责展示品种及试验品种从制到收各生育阶段调查记载及资料收集整理,并在展示示范品种收获后及时以正式文件向甲方呈报展示示范结果,并抄报县级农业执法部门存查。 3.对表现好、有推广前景的品种,协助甲方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并义务介绍推广。 三、违约责任 1.甲方提供的品种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所造成示范户及乙方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 2.乙方伪造示范结果或不按时呈报示范报告,甲方有权追回展示费用。 四、其它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监证单位各一份,自签订之日生效,展示示范结束后自行失效。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zhi wu bao hu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水资源日益紧缺,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节水理念受到世界各地、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植物的抗旱性研究进展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与植物栽培方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 1植物抗旱的概念和类型 植物体内水分的匮乏,造成植物体内细胞活性和组织结构的损坏而出现水分亏缺的现象,而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Drought )。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和抗御能力叫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 ),Levitt 是最早对植物耐旱机制进行研 究的学者,他将植物分为避旱型、 御旱型和耐旱型[1]。避旱性植物主要通过缩短生活史来躲避重度干旱[2];御旱性植物利 用自身的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来维持良好的水分内环境, 或用庞大的根系来维持正常吸水;耐旱性植物在干旱时可以通 过休眠使自身处于风干状态,但原生质未凝固, 且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此类植物在干旱胁迫得到缓解时能够恢复正常生 长。在对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过程中, 有学者根据相对含水量比适量供水时饱和含水量低的程度,将干旱胁迫程度分为轻度胁迫、中度胁迫以及重度胁迫[3]。 2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2.1干旱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宏观变化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叶片及根的生长上,干旱程度严重时植株会被迫停止生长。叶片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在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的形态和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减少水分的 损失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抗旱能力强的植物, 其叶片中栅栏组织占比偏高,海绵组织占比偏低。因为这样的形态指标对干旱环 境的适应性较强[5]。严美玲[6]等在研究花生受到干旱胁迫时, 发现花生茎叶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生长严重受抑,另有研究表明,植物 对水分最敏感的部分是叶片和茎[7]。冯黎[8] 在对北京部分景天的 抗旱研究中植株叶片失绿、变软、枯黄、萎蔫,株高、 冠幅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赵慧[9] 在研究小麦的抗旱性时发现抗旱性 强的小麦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根茎变大,皮层增厚, 有很强的贮水能力。郭晋梅[10]在研究羊草的抗旱性时发现在轻度胁迫时植物的根冠比呈上升趋势,表明羊草为了抵御外界的干旱而增加了根部的比重。 2.2干旱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2.2.1干旱对光合生理的影响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功能。叶绿素的含量影响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1]。李博[12]认为5种玉簪的叶绿素含量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下降。在干旱胁迫时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抗旱性强的植物降低幅度小,而叶 绿素含量降低幅度较大的植物抗旱性较弱[13~15]。植物获取有 机物的途径是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合能力的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取光能,将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O 2[16]。事实上植物在进行光合作时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影响[17],其中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间接的。在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叶片上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 2含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缓慢[18]。任迎虹[19]对不同品种的桑树进行干旱胁迫,结果表明桑树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会下降。 2.2.2干旱对植物细胞膜系统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膜透性的损伤程度可以通过电导率值来体现[20]。芦建国[21]等在对17种地被植物进行抗旱性研究中表明,干旱胁 迫造成植物材料的相对电导率升高,膜透性升高,叶片相对电 导率与植物的抗旱性呈负相关,植物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越 小,植物的抗旱性越强。丙二醛(MDA )是植物体内膜脂过氧 化反应的最终分解产物,当植物在衰老或者逆境胁迫时,可诱 发植物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使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发生变化。周伟伟等[22]在研究干旱胁迫对景天属植物 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中发现,在干旱胁迫下,除垂盆草以外其 他植物的丙二醛含量均大幅度增加, 而垂盆草增加幅度较小,因此抵抗力较强。 2.2.3干旱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植物体内的自由基可以正常代谢,保证体内良好的代谢平衡[23]。而在干旱胁迫下, 这种代谢平衡被打破,在植物组织中积累了大量活性氧,导致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一定损伤,而增加了细胞膜透性,电解质外渗,而细胞中有抗氧化酶,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为代表的酶类在活性氧的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在干旱胁迫过程中通过积累抗氧化酶来抵制活性氧带来的伤害[24]。 2.2.4干旱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植物通过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从外界吸水来抵御干旱胁迫。陈敏[25] 在对胡杨、柽柳和芦苇3种植物在进行干旱胁迫时, 可溶性糖积累增加提高了植物的抗旱性。吉增宝[26] 等认为刺槐幼苗的 可溶性糖累积与干旱程度、时间有关,也与刺槐的生长季节有 关,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是受到干旱胁迫加剧的影响,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即增加幅度越大抗旱性 越强。J.Ibarra Caballero [27] 等认为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是逆境胁迫造成的伤害,并不属于植物对逆环境的适应机制。2.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摘要:本文针对植物抗旱的概念、类型及干旱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等进行了概述,初步分析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今后的抗旱植物筛选、应用及生产管理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抗旱性;干旱胁迫; 研究进展项目基金:吉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2017505);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No.JJKH20180668KJ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https://www.doczj.com/doc/ec13005945.html,ki.jlny.2019.02.034 陈丽飞*,刘越,李雪萌,李雪滢,赵文斌,徐志瑞,巫宏伟,吴彦霏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130118)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发展节水农业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具有紧迫性。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 abstract: for water shor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he overall strateg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work is urg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s to further the determine the focus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establish complete water metering system and long-term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mechanism, tak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s a strategi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establish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节水;农业;方法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agriculture;method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321-02 0 引言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中国16省市重度缺水-华维呼吁布灌溉道提高农业水利用率 我们知道,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目前中国有16个省(区、市)重度缺水,有6个省、区极度缺水。尽管缺水,但是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十分低下。除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浪费外,上海华维认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是加重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要因素。2014年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分论坛“博鳌夜话生态?新型城镇化”上表示,“我国农业用水量高达全国用水总量的62%,水的利用率、转化效率为51%,但美国为62%左右,以色列为80%,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农业用水利用率之所以如此低下,是因为我国农业灌溉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浇地”)方式,田间的放任自流导致50%以上的水流失浪费。2004年,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指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70%,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从上述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经过十年间节水灌溉(“浇作物”)技术的推广,农业用水量有所下降,但利用率显著提升。因此,华维坚定地认为,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最直接的方式,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有效途径。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就是我们这些灌溉企业所要肩负的责任。 但这仅靠哪一家灌溉企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根本在于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的灌溉方式,需要灌溉企业共同推广普及灌溉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诚如华维董事长吕名礼先生的座右铭“灌溉人、吃灌溉饭、做灌溉事、交灌溉友、立灌溉业、布灌溉道”一样,华维在提供高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完善的售后保障等服务的同时,更不遗余力地向用户、灌溉关联行业、政府部门及全社会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知识、提升行业知名度,以一己之力影响农业灌溉方式的转变,积极地做一名灌溉行业的布道者。 然而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节水,更主要的是为了同步施肥打药等,提高单位水资源的综合产出效率。只灌水不同步施肥便大大浪费了灌溉系统的功能,用户无法强烈感受到投入与多重经济效益回报的巨大差异。因此从创建伊始,华维就坚持把大家叫惯了的“节水灌溉”,称为“高效灌溉”,即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大量减少,“遍地撒肥”的传统施肥方式导致肥料大量浪费且利用率低下、诸如“太湖蓝藻”等水体面源污染问题频发,这势必需要更为高效智能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水文气象条件,自动化地“按需供给”水和肥,真正实现省工、省肥、省水、省电、省地、省心、增产、增收、低碳环保,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