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印第安人的今昔

美国印第安人的今昔

美国印第安人的今昔
美国印第安人的今昔

在美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和著作中,印第安人都被描绘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住在提皮中,戴着羽毛头饰,穿着饰有念珠的鹿皮衣,开弓射箭,追逐野兽的红种人。而嗜血如命,残杀妇孺,野蛮凶残则是他们的民族特征。

其实,事不尽然,许多学者通过对印第安人的考证认为,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祖先们由于部落战争或是饥荒,踏着冰封的白令海峡逃到美洲的阿拉斯加一带,经过几个世纪的艰苦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和风俗习惯。现在世人熟知的玛雅文化、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都是印第安人对世界文明的不朽的贡献。他们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造诣

1分。印第安

现在我

们所食的玉米、西红柿、番薯都是由印第安人

种植并传到世界各地的。

印第安人喜欢在面部涂上红色颜料,许

多人甚至把全身上下都涂成红色,看起来就

像红种人一样,从而使人们误认为他们的皮

肤是红色的,而在面部的颜料洗去之后,印第

安人的面部特征与亚洲人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属于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也称“蒙古人种”,它具有下列特征:皮肤略带黄色

或浅棕色,头发黑而平顺,颧骨突出,具有蒙

古式的上眼皮皱纹。稍微观察一下印第安人,我们就会印证这些特征在他们身上真的表露

无疑。目前,黄色人种有两个支系:亚洲支系

和美洲支系。而美洲支系主要是指北美和南

美大陆原有的居民——

—印第安人。

□黄昊

77

美国大概在什么时间出现印第安人的,这还是一个史学和考古学要解决的难题。据一些学者研究证明,美国境内现存有一些文化遗址可以证明印第安部落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例如,美国中西部的芒特维尔祭祀中心就是克里克、恰克托和契卡索部落祖先的文化遗址、现今圣路易附近的奥奈塔文化,这些人类文化,当时已经开始由狩猎、采集向农耕过渡,出现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在美国西南部还有筐篮文化和普依布罗文化,筐篮人已经开始了固定居住的农耕生活,主要种植玉米,并善于用丝兰草和兔皮编织篮子和背包等日用品,用柳条编制盛物品的筐子。这些文化遗址都证明了曾经的蒙古利亚人种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是最早移居美洲的亚洲人。

暴力追逐的死亡游戏

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后,西方殖民者接踵而至,印第安人便不断地遭受杀戮、驱逐、

隔离和歧视。西方人宣扬的所谓“北美开发史”,是与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平行发展的。当欧洲移民踏上北美这块土地时,最先看到的异族人就是印第安人,两个民族两种文化

的接触和碰撞从此开始。从15世纪欧洲殖民者踏上这片土地至20世纪70年代,各种类型的战争就充斥在美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他们之间经历了不下几十次的冲突与战争,为了土地在进行着追逐与反追逐的死亡游戏。在美国的早期发展史中,印第安人的部落被视为是有主权的实体,称其为“nation”。然而,当哥伦布这个伟大的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后,美洲这块印第安部落生存的和谐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期,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们还能够和谐相处,印第安人还一度挽救了面临死亡的白人的生命。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白人移居到这里后,土地的扩展变成了主要的问题,于是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便由此开始。印第安部落中存在着一种野蛮的习俗,就是剥掉敌人的头盖骨,在与白人的冲突中,他们也同样这样做,于是,移民们也开始了报复:

“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

“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随着时势的变迁,印第安人的土地几乎丧失殆尽,再也无须与其签订条约掠夺土地。《道斯法令》就是美国政府印第安人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制定于1887年的土地分配法,印第安人的土地由部落所有转为个人所有,土地化整为零,按每户160英亩分配

78

给印第安人,经25年托管期后,印第安人可获得份地的绝对所有权。美国国会于1934年通过了《印第安人重组法》(Indianreorgani-zationact)肯定了保留地存在的重要性,重新宣称印第安人有管辖自己事务和经济活动的权利。发展印第安人教育的目标应是“促进对印第安人文明、艺术、工艺、技术和传统的研究”。

不识改进的土著部落

在欧洲人初登北美大陆时,印第安人对他们示以友好,与其结盟,使其得以存活;在欧洲人扩张领土时,印第安人四处奔波,举家迁移,无处安身。他们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相互闭塞,不求改革。他们也不是没有英雄,如黑鹰、特克姆塞,只是当英雄远去时,印第安人又开始犯错误了,他们一如既往的不再团结。可以说,学费交足,错误犯尽,但是,历史是不容重复出错的,他们再也没有学费可交了,从一个强大的群体逐渐衰弱下去,没有了反抗的力量。

究其原因又很多,但印第安人内部的一些原因便成了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显著的硬伤。他们在殖民者侵袭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是灾难的到来,反而是利用这些殖民者的力量去攻打其他的部落敌人。但他们没有想到,在白人灭掉了他们的敌人之后,反过来就是来消灭他们,可以说,印第安人当时还没有悟透唇亡齿寒的道理。而白人的这种方法却是百发百中。这就像瘟疫一样在印第安部落蔓延着。当他们要对此开出药方时,却又是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他们又一次站错了队伍。北美最初的三次战争,印第安人都选择站在殖民地的对立面,当时他们可能是处于报复白人的心理,这倒是可以理解。然而,历史又重重地捉弄了印第安人,他们所站的队伍都以失败告终,这留给印第安人的不是机遇,而是灾难的再一次来临。当时的美国人肯定不会给攻击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宽恕的,这样就为

殖民者掠夺他们的土地提供了口实。

上述可能是印第安人的民族特征和看

不清历史发展,然而,当资本主义的时代号角

吹响时,印第安人还是在部落内部固守着陈规,不思改革,在白人一次次的攻击中,节节

败退。

主流社会之外的公民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居民,因而被称

为“唯一真正的美国人”。然而,几百年后,这

些主人却成了自己土地上的乞丐,对过去,他

们持怀旧的目光;对未来,他们绝望无指。

美国政府的决策人从来不把土生土长的

印第安人看成是美国的公民,而只是承认那

些接受“现代文明”的个别的印第安人的公民

权。而接受“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

他是否拥有私有土地或财产,并完全脱离部

79

落生活。美国政府一直在授予印第安人公民权问题上表现出犹疑、反复和举棋不定。在1905年最高法院的一个判例中宣称“印第安人在获得份地之日起即是美国公民,而不必等25年托管期满”。国会于次年又通过《伯克法》,又重申以25年为授予公民权的期限。1911年最高法院的另一案判词中宣称“没有能力的人尽管是公民,或许也不会有控制其人身与财产的完整权利”,而且,“公民身份中并未包含与印第安人土地的监护相冲突的东西”,这些自我解围的说辞,暴露出美国政府在印第安人公民权问题上的矛盾心理,这种政策上的矛盾和草率给印第安人造成了许多难以弥补的损失和苦难。

就这样,印第安人在政府摇摆不定的政策上艰难地生存着。二战后,大部分印第安人带着对城市的向往,离开保留地到城市去。这就需要他们改变自己的传统经济观念,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接受培训,加上保留地内人口的增长、资源的缺乏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困难。于是大量印第安青年走出保留地流入城市,可是在他们移居城市后受到的冷遇感和失落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创伤。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很差,根本就找不到正规的工作。由于找不到出路,他们便用酗酒、吸毒、甚至自杀来排遣痛苦。1986年12月8日法新社从华盛顿发出了一则标题为“美国印第安人的苦闷”的专稿,报道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一块保留地上,正蔓延着一种真正的自杀流行病——

—两个月内就有10个印第安人自杀,另有9个被送进医院,以防止他们自杀。一位印第安人对报界解释说“我们部落有伟大祖先,但我们不能求助他们来满足孩子们精神上的需要”。正如美国印第安人协会的一个负责人所说的“问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他们远离朋友和家庭,被抛弃到另外一个世界”。城市印第安青年被称作“柏油路上的印第安人”,有很多人也是从酒精中寻找欢乐。据一项研究报告,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印第安人酒精中毒。许多在城市找不到出路或不满意在城市的处境的印第安青年又回到保留地。

留下的人继续经历着与白人不同经济观念的冲击。印第安人长期习惯于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他们的生活不是根据人为的时间观念,而是由自己的身体需要调节的。以前,印第安人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他们觉得白人很奇怪,要挂闹钟才知道什么时候饿了,需要吃饭,什么时候困了,需要睡觉。因此,他们对城市每天工作八小时,天天上班感到压抑和受不了。也使大多数白人雇主们把他们拒之门外。美国目前大约有190万印第安人,在150万属于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中,有8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只有不到1%的印第安人拥有自己的土地,要想获得生存,印第安人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融入主流经济中;一种是固守产业待产业耗尽后,走向消亡。

进入到二十世纪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使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制基本消除,部落政治功能丧失殆尽,部落成员失去了部落的保护和控制,但又未能融入美国的政治系统中,在政治上居于极为尴尬的地位,传统的生活习俗受到禁止,许多部落语言失传了。所有这一切都导致土著居民文化与主流的政治文化不能整合。这样,印第安人虽在1924年被列为美国公民,但参与政治的机会却很少,致使他们真正融入主流社会变得更加困难。

这种主流社会之外公民的尴尬境地,使印第安人正在经历这痛苦的蜕变,要么改革获得生存,要么回归部落,保留传统,要么在主流文化的激荡中走向灭亡。印第安人的悲哀,在于他们无力抗拒西方船坚炮利的“硬实力”,又无法适应西方的生活方式。从外部强加的所谓“开化”,总是结不出甜美的果实。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科院)

80

殖民者带来天花让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欧洲殖民者带来病毒 瘟疫让印第安人几近灭绝 最近,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国甲型H1N1流感肆虐,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其实,在美洲历史上,瘟疫大传播并不是第一次。美洲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就和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瘟疫密切相关。 1.美洲原住民减少近1亿 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其中,中美洲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约2500万减少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约900万减少到60万,今天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口从500万减少到6万。这只是相对保守的估计。而据克罗斯比和利维·巴锡等学者估计,新大陆的人口从1亿减少到500万人。 英国学者伊恩·珍尼佛·格雷恩的流行病学著作《天花的历史》一书,引述了英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官员约翰·西蒙的报告,称在欧洲人开始向西探险后,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 总之,美洲原住民在欧洲人及其后裔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下,人口减少了数千万甚至近亿,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这种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种族灭绝,其规模远远超过了纳粹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暴行。介绍美国崛起历程的美国学术著作《登上主宰之路》(RisetoAscendancy)也承认,清教徒们并非继承了上帝许诺给他们的空旷大陆,而是他们把这片大陆变得空旷了。 那么,导致印第安人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北大历史系副主任高岱写的《殖民主义史》一书,列出了三个原因:一是很多人死于殖民征服战争:二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提到的,美洲金银产地发现后,当地印第安人“被奴役和埋葬于矿井”,即在奴役过程中被折磨致死;三是欧洲人带来的疾病的流行。记者认为,这三者是互相促进的。瘟疫不仅直接杀死大量印第安人,而且便利了殖民者的征服和奴役,殖民者的奴役则加速了瘟疫的流行。 2.天花随黑奴登陆美洲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踏上美洲的日子,就是印第安人苦难的开始。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威尔科姆·E.沃什伯恩编写的《印第安人和白人》一书记载,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圣塞尔瓦多岛上第一次看到印第安人时就说:“他们应当是反应灵敏的好仆人,因为我发现,他们很快能说出对他们所说的话,我相信他们很容易成为基督教徒,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教派的。” 哥伦布这个野心勃勃的冒险家当然不是说说而已。1494年,哥伦布就在海地围捕了1500个印第安人作奴隶加以贩卖。1495年,哥伦布在海地推行贡税制,印第安人必须每3个月交出一定数量的金砂或棉花,凡已经纳税的印第安人脖子上挂一个小牌子,没有挂牌子的都要处死。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都想让印第安人成为驯顺的奴仆并皈依基督教,从来没有平等对待过土著居民。当印第安人拒绝这种安排时,殖民者就屠杀、迫害他们。然而,当时西班牙、葡萄牙都是欧洲小国,人口、军队有限,当时欧洲的航海技术和武器装备也谈不上有多先进,人数很少的殖民者要征服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美洲大陆并非易事。此时,天花等瘟疫为殖民者充当了帮凶。 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3.天花等瘟疫助殖民者征服美洲 1521年,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在顽强抵抗之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被上百座桥梁连接起来的宏伟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被夷为平地,在血与火的浩劫之上建立了墨西哥城。《天花的历史》一书认为,如果不是天花,再多的马匹和枪炮也不可能让只有900人的西班牙殖民军征服墨西哥。天花等瘟疫对殖民者征服美洲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

美国现状

3亿人拥有2.5亿支枪 美国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 每10万人中有198.2人因暴力犯罪被捕 美国12岁以上公民2008年共经历490万起暴力犯罪 1630万起财产犯罪 13.7万起个人盗窃犯罪 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19.3起。 2008年,美国共逮捕了1400多万名犯罪分子,其中每10万人有198.2人因暴力犯罪被捕。 2009年,费城共发生了35起家庭凶杀案,比2008年同比增长67%。纽约市有记录的谋杀案为461起,平均10万人中的犯罪案为1151起。 美国人2008年购买90亿发子弹 美国私人拥有枪丄支数量居世界第一。 美国3.09亿人口拥有近2.5亿支枪,美国人每年购买70亿发子弹,2008年上升到90亿发。每年3万人死于枪击事丄件 2008年,美国共有14180人死于枪杀案。 每198位美国人中就有1人在服刑 2009年7月8日报道,纽约市有315名警察因在执法过程中滥施暴力而受内部监管计划的监督。 2007年,受监督的警察只有210人。过去两年来,纽约警察局因招致过多民众不满而接受内部审查的警察人数上升了50%。纽约警察局2009年11月17日的报告显示,纽约市警察2007年发射588发子弹,造成10人死亡;2008年发射354发子弹,造成13人死亡。 2009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了首都华盛顿地区4名连续几年从当地毒贩开设的赌场收取保护费的警察。9月,芝加哥一名休班警察以巴士司机妨碍其自行车道为由对其进行殴打。 2009年12月8日报告,到2008年底,美国共有730万人被关押在监狱、比2007年上涨了0.5%。其中,230万人在监狱服刑,即每198位美国人中就有1人在服刑。从2000至2008年,美国监狱人数平均每年上涨1.8%。由于加州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和越来越差的财政状况,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拟将上万名非法移民送往墨西哥的监狱。 关于经济 美国的贫困、失业、无家可归者等问题严重,劳动者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 每1000个美国人中就有4人申请破产 美国失业率创26年新高 美丄联社2009年4月报道,过去12个月内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总数近120万。 贫困人口创11年新高 2008年底,美国贫困人口达3980万人,比2007年增加260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3.2%,贫困率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一年。18至64岁贫困人口上升到2210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一、建国前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北美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多数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在大约 25400年前分多批从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一直抵达美洲最南端,散布于整个美洲。 印第安人的祖先迁入美洲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2、古代文明 古代印第安人曾经在北美大陆上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如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西方殖民者人侵以前,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印第安文化在建筑、绘画、雕刻、诗歌、音乐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大量古代印第安人的遗迹,岩壁上斑驳的雕刻绘画,都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3、殖民者的入侵 然而,16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世界通史全编》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可想而知当时印第安人被殖民者侵略与奴役到了何种地步。 二、建国后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明开化政策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殖民者的恩将仇报:看印第安人血泪史

殖民者的恩将仇报:看印第安人血泪史 美国的外号就是火鸡。根据感恩节的由来,1620年,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自立新教,此举激起了英国当政者的仇恨。他们不得不乘船远渡重洋,流亡美国。 船在大海中漂泊了65天,终于到达了美国东海岸,在罗得岛州的普罗维斯敦港登陆。当时,此处还是一片荒凉未开垦的处女地,火鸡和其他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火鸡、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建立了新家园,拯救了他们生命。他们为此专门设立了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感恩节,可是他们感谢的不是印第安人,而是感谢火鸡。在今日美国所在地区北美土著居民与欧洲移民之间的战争“印第安人战争中,美国人公然悬赏购买印第安人的头皮,制造种族灭绝,这场战争无疑是残酷,凶狠和不义的。他们几乎杀光了送火鸡的原居民印第安人。 ---------------- 美国军队杀了八千万印第安人,灭绝了北美洲的原始主人(转自网上) 是美国军队杀了八千万印第安人,灭绝了这个北美洲的原始主人——印第安人种族! 当年欧洲人踏上了北美洲大陆,受到了贵宾般热情的款待。那时的印第安人,还过着原始部族的群居生活。以树叶遮身,以洞穴御寒,靠打猎为生,到也自在清闲。他们看到了白色皮肤的人,以为是神灵下凡,无不顶礼模拜,白人很快就成了北美洲大陆的人上之人。 但是,在白种人看来,印第安人不过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他们既不懂科学,也不懂民主,既没文化,也不懂文明。就是这样一群野蛮时代的动物,却占有大量肥沃的土地。这在当时的白种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如何把大量肥沃的土地,变为自已所有,是所有白种人共同拥有的梦想。于是,在一帮白人精英的密谋之下,一场大规模的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计划开始了。 白人们先从欧州运来大量的威士忌等烈性白酒,印第安人一喝到这种烈性白酒,一个个都成了醉鬼,不分男女老少,醉生梦死了。白人们趁机用白酒和他们交换土地。噬酒如命的印第安人就用大量土地换取白酒。白人获取了土地后,就从欧州大量移民过来定居。 白人就成了北美大陆的新主人。 自从美国独立以后,所有的白人都成了拥有国家的美国人,而印第安人则成了外国人。可惜的是,印第安人并没有国家概念,他们依然过着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是,美国人并不满足了只拥有很小的一片土地。他们想拥有更大的地盘而扩张自已的领土。这样他们的手自然而然的伸向了没有国家概念只过着原始部族生活的印第安人。 起初,美国人以赠送材物等方式向印第安人换取土地。后来发现印第安人对他们所赠送的东西非常喜欢。就把带有天花病毒的物品赠送给印第安人。天真无邪的印第安人接受这些物品,很快就流行了瘟疫,几年的时间里,印第安人就大量死亡。从八千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了两千万人口。这两千万人口人人体内都产生了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因此,便不再继续死亡了。 印第安人的劫难复生,宣告了美国灭亡印第安人计划的失败。但是,对于一个新生的帝国不会就此罢休的。美国政府颁布一新的法令:对印第安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此令一出,举国哗然。那些年轻力壮的美国人,成群结队的、象捕杀猎物一样,在北美洲的大地上,对印第安人开始了大屠杀。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就这样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被杀光,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被灭亡,余者逃到国外。美国终于成了北美洲新帝国真正的主人。 美国人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将一个八千万人口的民族赶尽杀绝,乃人类历史这绝无仅有

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

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 [摘要]唯英语教育政策是美国联邦政府在美国强制同化印第安人时期,即20世纪初期开展的以终结印第安人原有生活方式,让他们接受“文明的洗礼”“步入文明之路”为目的的运动。其实质是通过强制的政策和手段,让美国印第安人废弃其传统文化并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员。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对外来移民实行的同化运动。但这一运动所采用的手段违反了民族发展的规律并带有侵略性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得到尊重和推崇,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关键词]唯英语教育强制同化美国印第安人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联邦政府发起的对外来移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政策是美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强制同化运动。美国政府打着使“野蛮”的印第安人接受文明教育的旗号,其根本目的是将印第安人原有的文化形态消灭,从而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忠实一员。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采用了非常强硬的手段,这些手段不仅不切合实际,还违背了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因此,失败是其必然的结果。 一、唯英语教育的由来 唯英语教育政策源于1887年美国政府颁布的《道斯单独占有土地法案》。这一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将原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所拥有的保留地土地转化为个人所有,并以按户分配的方式分配给印第安

人。通过这一法案,美国政府把美国白人的社会生活模式强行灌输给印第安人,其目的在于使印第安人逐渐被同化从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员。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在美国主义的强制势力下,在资本家的投机取巧下,美国印第安人并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是将土地逐步转到了美国白人的手中。 在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后,美国社会对这一运动的推崇者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这些“蒙昧”的印第安人在思想上、道德观念上和习俗上彻底脱离其原有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从而转化为完全的美国社会的生活形态。为了进一步实行同化政策,为了实现彻底的美国化,让移民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国公民,美国政府想到应从教育入手,让美国化这一思想逐渐被印第安人所接受,因此提出了“英语第一”的口号。语言问题是美国强制同化时期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因此,美国政府对这一举措非常重视。强制同化的支持者强烈要求颁布禁止所有非英语报纸出版物的印刷和出版。其结果是非英语的出版物数量陡然下降。 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美国政府强制实行对印第安本族语言的打击与破坏,意图在印第安人后代的身上实现唯英语教育的政策。在“英语第一”这一口号提出后,各州为了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号召,开办了各类教育机构,如在白人社区开办寄宿学校、教授移民英语和开办夜校等方式来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的。开办夜校和教授移民英语主要是对成年印第安人所设置的教育机构,而白人区的寄宿

浅析美国毒品的由来及现状

浅析美国毒品的由来及现状 美国是全世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据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统计数字,80年代及90年代初,美国的吸毒者人数已稳定在年4000万人左右;每年至少使用一种毒品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6以上。198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5岁以下的人当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仅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这三种毒品的销售量每年就高达近1.6万吨。90年代以来,毒品的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人每年用于购买毒品的支出为500亿美元以上。 毒品问题已成为美国公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在1985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只有1%的美国人认为毒品问题是美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但四年之后的1989年,已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认为毒品问题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自60年代末尼克松总统发动大规模的禁毒行动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打击毒品走私,控制毒品泛滥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联邦政府的禁毒开支连年上升,到克林顿主持白宫的1995年,此项专款已上升到140亿美元,比1977年增长了20倍。不仅如此,克林顿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他将提出一项“有始以来数额最大的缉毒预算”,并呼吁国会和美国公众同他一道“作出一种开创性的努力与恐怖分子、国际犯罪分子和毒品贩子所造成的邪恶的新威胁作斗争”。 毒品在美国并非一开始就有着迅速的蔓延和强大的危害力和破坏力,相反,在毒品传入美国的前几十年中,毒品的传播是非常缓慢的,其存在价值也多为药用,吸食毒品也并未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主流问题。毒品在美国肆虐发展的转折就是60年代的那场青年人所掀起的“反主流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Movement)。在整个60、70年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如黑人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同性恋争取权利的运动……等等,似乎一夕之间,人们纷纷站出来要打破旧的社会模

马歇尔判例与联邦印第安人法

马歇尔判例与联邦印第安人法 摘要:调整美国印第安人自治的联邦印第安人法兴盛于20世纪中晚期,然而作为印第安人部落独立之法律基础的印第安部落“国内依附族群”身份则则早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由马歇尔大法官的三大涉印第安人判例所确定。三大判例分则各有侧重,合则逻辑一致,共同奠定了美国印第安人法的法理基础,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史的经典判例。 关键词:美国;印第安人;自治;法制 美国对中央政府正式承认的印第安人部落实行自治制度,国会和中央政府在印第安人领域所制定的立法和法令,加上联邦最高法院所做出的涉印第安人判决,三者一道成为美国联邦各印第安人法最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治之路艰辛而曲折,大体而言,迟至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厉行印第安新政,美国对本土印第安人的政策始进入民族自治的轨道;六七十年代印第安民族自治进入第二波,形成了比较成型的联邦印第安人法;进入21世纪,印第安人的自治进入新时代。前罗斯福时期,特别是整个19世纪,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统治策略无所不用其极,印第安人的土地、主权乃至生命遭到大规模的剥夺,其时遑论所谓的民族自治。 然而,但这不意味着整个19世纪就漆黑一片,马歇尔三合一的判决就是黑暗当中的一抹亮色,在那个殖民主义方兴未艾的时代,马歇尔在宪政框架里,以最高法院司法判决的形式,清晰地界定了

印第安部落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阐释了印第安诸部落的法律地位,成为日后印第安部落自治最有力的法律依据。这三大判决由于都是在约翰·马歇尔首席大法官任职期间审理的,且三者出现的时代背景相同,之间互有关联,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故又被称为“马歇在欧洲殖民主义入侵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绝大多数落享受着独立和自治的生活。至英国殖民者到来后,也并没有完全无视土著部落的主权。美国建国之后后,新生国家内忧外患、百废待举,为集中精力于国内事务和外御强敌,美国采取了比较温和的印第安人政策,沿袭了英国政府的做法,即把印第安人视为拥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与其缔结条约或协定以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而这种与印第安人缔约的权力专属于联邦政府。这一政策原则也体现在1783年的美国《邦联条款》中,美国宪法制定以后得到保留。美国宪法授予国会处理与印第安事务的权力,美国总统则拥有在参议院同意的前提下与印第安人缔结条约的权力。但无论是在美国的宪法、法律里,或者是最高法院的判例里,关于印第安部落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做出任何明确的单边规定。 19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在国际地位的确立,边疆的不断向西拓展,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飞速增加,与印第安人的矛盾开始急剧凸显。基于这样的国家利益需要,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驱赶、暴力、征服乃至战争,目的就是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将其赶到西部划定的保留地去。作为印第安人而言,他们并不心甘情愿地屈服于美国的权势之下,面对美国的步步紧

美国为什么屠杀印第安人

美国为什么屠杀印第安人 白人刚到美洲大陆的时候,印第安人曾经真诚的帮助了他们。因此才有了美国的感恩节。 但是为什么美国人还要屠杀曾经帮助了他们的印第安人呢? 这个和美国的西进运动有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从而形成了美国的淘金热。大量的移民涌向西部。 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很明显移民的美国人要和当地的印第安人争夺空间和资源,于是西部的印第安人因此遭到大量的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他们的被迫迁移之路也被印第安人称为“眼泪之路“。 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的扩张。 Why American massare Indian? When the white man come to America continent first.,Indians sincere helped them .so we know there is a festival was named Thanksgiving Day,it root in this. But in this situation,why American still killed Indians who once helped them . The answer to this problem involves many factors.but the important one is what they called “Westward Movement”.At , gold mine was found in Californioa .it causes a high passion of immigrate the west ares in American . With “Westward Movement”continuing,it is appear that have a conflit between Indians and American.As you know ,Indians were killed and immigrants get what they want.

浅析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融合

浅析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融合 [摘要] 印第安民族是美洲最古老的民族,拥有者灿烂而悠久文明和历史,印第安语作为其文化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起着传承本民族文明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欧洲各国在美洲的发现后不断的殖民入侵,对印第安民族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伴随着武力的掠杀和征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文化也面临着灭绝与消亡的威胁,勤劳勇敢的印第安民族不断用自己的方式抗拒这一趋势,努力保护自己的民族文明,语言首当其冲的成为捍卫民族文化的武器,不少英明的部落首领试图通过对本部落的语言进行改革,使其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获得存在的可能。当然无论是被动的被改造还是主动的进行改革,印第安语言的消亡都是可以预见的。 [关键词] 印第安语种族灭绝民族融合 印第安人约在25,000年前从亚洲东北部迁移到美洲。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印第安人在三个时期分批进入阿拉斯加,然后逐渐南迁,散居在整个美洲大地。在十六世纪中叶以前,北美印第安人文化发展水平虽然比较低,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但是在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中,却培养和锻炼出他们独特的生存技巧和生活技能。印第安人在宗教信仰和艺术创造上也表现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新大陆被发现以后,葡、西、荷、法、英等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从此,北美洲这片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裔人到达北美伊始,就与那里居住已久的印第安人发生了接触,两个迥然不同的民族在新大陆的碰撞奏出了一曲历史的悲剧,改变了北美的历史发展之方向。他们在漫长的接触与交往中,双方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构筑了一断强族与弱族融合与反融合的民族的斗争史。印第安人曾给初来乍到的英裔以慷慨的援助,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得到的回报却是白人对他们进行的种种无情掠夺和打击以至杀戮。许多白人通常把印第安人看作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并在各方面对其加以“改造”,使之采用白人的生活方式,学习白人的语言文化,以彻底对进行“文化上的种族灭绝”[1]。印第安人的语言也因此发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在白人不断的武力征服与文化侵袭中消亡、减弱或坚强的保存了下来,这是民族碰撞与融合的历史产物。 印第安人是北美移民先驱,他们创造了美洲最早的文化。关于美洲印第安人到底有多少种语言,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据统计,北美印第安人有500种以上,美国就有100多种印第安语[2]。1891年,语言学家鲍威尔等人根据词汇的相似性将其划分为24个语系,1929年萨皮尔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6个大的语系,即: 1: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Eskimo Aleut) 2:纳-德内语系(Na Dene) 3:阿尔贡金-瓦尔什语系(Algonguia-Wakashan)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印第安人人口迅速下降的原因

印第安人人口迅速下降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以前美洲印第安人总人口大约是4000万左右,但在新航路开辟以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0%—95%,加勒比海地区及热带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只有一些自然条恶劣地区,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保存下。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肯定是欧洲人入侵美洲的结果,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欧洲殖民者入侵后直接和间接大量屠杀印第安人。欧洲殖民者用屠杀回报热情款待他们的印第安人,他们屠杀印第安人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利用印第安人不同部落间的矛盾,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另一手段是直接采用暴力战争屠杀武力极其落后的印第安人。西班牙贵族出身的赫南多·科泰斯远征阿兹特克帝国时在武力进攻其力不支的情况下,他就和与阿兹特克帝国为敌的其他印第安人部落的人达成协议,一方面得到该部落的物质资助,一方面得到该部落的武力支援。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均是武力征服该殖民地土著居民后建立起的。整个美洲几乎全部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第二,欧洲殖民者带的瘟疫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欧洲人到美洲,无意中把欧洲的一些瘟疫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鼠疫等带到美洲,给对这些瘟疫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以致命的打击。西班牙的赫南多·科泰斯远征阿兹特克帝国时由于双方力量过于悬殊,赫南多·科泰斯在攻入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翟特兰后,在阿兹特克人顽强的抵抗下力量严重削弱后仓皇而逃,但阿兹特克帝国并没有反击追踪,原因是就在阿兹特克人把科泰斯逐出首都时,科泰斯他们带的天花就在阿兹特克人的首都蔓延开,天花使阿兹特克人损失了一半人口,其皇帝也因天花丧了命。阿兹特克人无力反攻西班牙人,给了他们喘息和反攻的机会,最后整个阿兹特克帝国被100多人的科泰斯的队伍征服了。1532年皮萨罗率领168人进攻印加帝国,天花泛滥夺取印加帝国大量人口后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英

印第安人的现状

美国印第安人现状:徘徊在现代与传统边缘1831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来到美国,被这个新兴国家蓬勃的朝气所吸引。他回国后写了一本名为《美国的民主》的书,对美国在政治制度和社会进步上的成就赞不绝口。但在讲到印第安人问题时,他的笔调抑郁了起来,“欧洲人从各个方向把印第安人包围在一个日渐缩小的地域内,印第安人在一种自己并不擅长的竞争中被侵害,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孤立,成为强大的、人数占优的外族人海中弱小的异类。” 事隔170年,美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印第安人今天的处境如何呢?4月底,记者借参加印第安“帕瓦节”的机会,到印第安部落较为集中的新墨西哥州进行实地采访,目睹了一个徘徊在传统与现代边缘的矛盾的民族。 政府特许开赌场族人大多还很穷 在飞往新墨西哥阿尔布科克的飞机上,记者身旁正好坐着一对印第安夫妇。他们住在纽约州水牛城的印第安保留区内。他们也是去参加“帕瓦节”的。夫妇两人保持了印第安人淳朴、热情的性格。他们说,在阿尔布科克会住凯悦酒店。记者颇感惊奇,凯悦酒店消费颇高,房费都在200美元以上。他们说,他们的部落是一个比较富裕的部落,丈夫在赌场工作,妻子开了一个网上香烟店,每年收入很高。为了帮助印第安人发展经济,美国政府特许印第安人在保留区内开赌场,对烟酒等专卖商品不征收联邦专卖税,因而很多印第安人在网上开烟酒店,卖的香烟、名酒特别便宜。一些州还对印第安人实施特惠免税政策。 然而,夫妇两人说,大部分印第安人还是很穷,像他们在阿尔布科克的亲戚经济条件非常不好,经常没有工作。虽然那里也有赌场、烟酒店,但新墨西哥是个偏远州,生意不好,又找不到其他事做,只能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形象遭媒体扭曲自治权仍不完整 在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记者有机会与几位当地负责印第安社区报道的记者交谈。其中,布万妮和舍贝拉都是印第安人,布万妮现在新墨西哥大学当兼职讲师,舍贝拉在美洲本土人记者联合会任职。在交谈中,记者明显感到两人作为印第安知识分子,对印第安文化及自治权的强烈意识。布万妮激烈地批评美国媒体和影视作品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她对印第安文化历经这么多年仍不为美国社会所了解和尊重感到不解。 舍贝拉则更多地从政治自治权的角度谈印第安人目前的处境和困难。美国的法律规定,印第安人享有独立的对保留区内事务的管辖权,印第安部落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体系,各部落政府与州政府平行,其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与政府的关系。部落内的司法管辖权在部落法院,但联邦法院对部落内的法律事务仍有管辖权,印第安人受双重司法管辖,涉及非印第安人的案件由联邦法院审理。舍贝拉认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权是不完整的,印第安部落的许多事务仍受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制约。 文化符号抽象化历史传统在消亡 布万妮和舍贝拉都说,印第安要保留自己独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印第安人的文化正面临消逝的危险。她们说,美国政府没有真正关心印第安人的生存问题,更没有关心印第安文化的保留问题。印第安文化仅仅被符号化、抽象化,而印第安的语言、历史和传统正在失去。 在阿尔布科克的印第安村落文化中心,新墨西哥大学美洲本土人研究所主任卡耶特教授介绍印第安文化与杰出的手工艺品。在谈到印第安人的信仰时,卡耶特说,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但是卡耶特承认,印第安人相当程度上被欧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今天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与基督教相混杂,成为一种奇怪的宗教信仰。 在阿尔布科克市郊印第安阿寇玛保留区的一个村落,眼前已经完全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美国人与印第安人什么仇什么怨

很多朋友看完《荒野猎人》后,对于“为什么美国人和印第安人见面就打”这个问题,内心会自然反映出答案――他们有仇。那么这深入骨髓的仇恨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最当初,印第安人和白人还算是好朋友,只不过,白人,不等于美国人。 1492年,哥伦布误以为自己漂流到了印度,所以给这块大地留下了印第安这个名字,直到今天,我们仍沿袭了这种叫法,把当地的土著叫印第安人。 当时印第安人是极度落后的,根据当时头几批到达美洲的那些探险者们留下来文字资料里边说,他们刚来的时候,印第安人使用火刚刚达到比较普及,而他们那些劳动工具,都是木头、石头还有骨头磨得。所以当时的印第安人在白人的眼中就是茹毛饮血的野人啊。 野人呐,理所当然的就应当是非常野蛮的吧。 但是事实上呢,虽然印第安人社会比较落后,文明发展的比较慢,但他们还是相当友好的。早期探险者记录里,记下了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白人时是非常惊讶的,因为他们的皮肤都是红褐色,所以好奇这么白的人哪来的啊?初期的接触呢,是有一些礼物上的交换,白人送点什么给印第安人,然后印第安人呢,送点什么给白人,这样就成为朋友了。看到白人受伤会主动去施救,早期的白人移民刚到美洲,吃不上饭的时候呢,印第安人还给他们吃的东西,这种记载特别的多。 这期间过了好多年,物品交换和移民也在进行中。换着换着呢,就换到两个非常实际的东西上,一个是皮货,第二个就是土地。一直到《荒野猎人》这部电影所表现的,1820年左右的时候,还在这么换,但是交换双方却有了无可调和的矛盾。 让我来引用一段印第安人酋长在与白人打官司时说的话。 “你们给我们的东西,无论是枪还是马还是吃的,毯子、手表、烟和酒。这些东西,都能够被消耗掉。而我们给你们的东西呢,是土地,它永远存在,所以我们(印第安人)不合适的。我们跟你交换的这些马,交换的这些枪,的确,让我们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因为有了马,人们都不愿意跑了,经过了多年,我们的跑步能力下降了,身体不如以前了。而枪呢?我们可以用来打猎,把打到鹿啊熊啊把皮扒下来之后,能和你们白人换粮食,这的确比种地省事,可是打猎时我们男的都上阵,处理皮货时女的都干活,大家都忙于这个事情,搞的部落里面没有人种地了,那么将来有一天,你们白人要是不给我们马了,不给我们枪了,我们怎么活?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逻辑,但还真的发生过,有一段时间英国人就不供给印第安人枪,那印第安人那真是有很多部落真是活不下去了,饿殍遍野啊。所以,

论美国的人种现状及未来发展

论美国的人种历史、现状及未来 美国地广辽阔,从大西洋海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往南,它几乎伸进热带;往北,它到达北部的冰原。地域的辽阔也造就了美国拥有多种多样的人种。 美国并不像在欧洲那样,形成为同一种族的数个分支。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人种混杂的国家,世界各地的人都聚集在这一片土地上。但总的来说,他们大致分为三种人——白人(即移民来的欧洲人)、黑人(即被当作奴隶买卖而来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人:81.7%; 黑人:12.9%; 亚洲人:4.2%; 印第安 人:0.2%。 在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之前,这片大陆并不是荒无人烟的,而是生活着一群依靠打猎为生的印第安人。野蛮,这可以称的上是对于这个种族的完整解释。当欧洲人来到美洲大陆时,欧洲人带来了大量的文明,但是天性觉得劳动是耻辱的印第安人并不怎么接受来自异地带来的高端文化,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比欧洲人的文明来的更加的伟大。于是不思进取的印第安人在美洲大陆的统治也就此结束。在欧洲人开始肆意掠夺起,印第安人的地盘就一天一天的减少,从整个美洲大陆,变成落基山脉的森林和少数的河流丛林山脉周围,人口也每况愈下。而现在,印第安人的人口只占美国人口的0.2%,有562个特征鲜明的部落得到了联邦承认,还有其他数十个部落只得到了地方上的承认,或者根本没有得到承认。他们分布在美国的各个州,有些严格地按照传统生活,有些更喜欢司法办公室或操作间里的现代工作。印第安人长期与美国的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他们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比率高于其他所有种族群体。尽管保留地和传统居住地仍然在印第安人的民族特性认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接受2000年人口普查的410万印第安人当中,有66%生活在城市地区。①可见,现在的印第安人正在一点一点的进入美国的城市。他们的未来,就我个人观点,并不是怎么看好,对于美国而言,印第安人,这个种族更多的可能是增加美国的历史的文化气息,让美国有历史可言罢了。但是相反这对于印第安人而言,也是一个机遇,毕竟现在印第安人的地位和人口还是处于一个上升趋势,怎么把握好这个机会,懂得放下那些野蛮的习惯,懂得尊重和学习那些高端文明,这可能才是印第安人的最好出路。虽然持久的变化不会骤然发生,但它确实在产生影响。 伴随着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站稳脚跟,紧随着而来的就是黑人,他们并不是主动自愿来到这一片大陆上来的,而是通过奴隶的买卖,被转移到了这一片土地。就如他们来到这片大陆的原因一样,作为奴隶的他们,可以说基本是没有任何的权利可言,甚至有些黑人往往在娘胎里就被人出卖,可以说在出世之前就成了奴隶。他们既没有需要,又没有享受,这些对他们均无用处。他们从出生后懂事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别人的财产,应当为这个人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生。他们认为,照料自己的生活,不必由自己操心。甚至用头脑思考问题,在他们看来都是上苍的无用恩赐。他们对于自己处于卑贱的地位,感到心安理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蓄奴制的废除,黑人在这片大陆上不再只是奴隶的代名词了。他们拥有了跟白人一样的权利,但是可惜长期的奴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所有美国人的心中,黑人拥有着自卑心理,而白人依旧歧视黑人。黑人在司法领域遭受的歧视状况令人触目惊心,黑人被囚禁的比例是白人的7倍。在就业和工作方面黑人同样遭到歧视。2007年11月美国黑人的失业率为8.4%,是白人失业率的两倍。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很多权利对于黑人来说,只是徒有虚名。但是有一个重大的转折在21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一、建国前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北美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多数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在大约 25400年前分多批从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一直抵达美洲最南端,散布于整个美洲。 印第安人的祖先迁入美洲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2、古代文明 古代印第安人曾经在北美大陆上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如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西方殖民者人侵以前,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印第安文化在建筑、绘画、雕刻、诗歌、音乐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大量古代印第安人的遗迹,岩壁上斑驳的雕刻绘画,都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3、殖民者的入侵 然而,16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世界通史全编》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可想而知当时印第安人被殖民者侵略与奴役到了何种地步。 二、建国后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明开化政策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主人公阿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主人公阿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主人公阿诺所 经历的最初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迷惘痛苦阶段,到积极地建构新身份的过程,最终阿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混合的身份。 关键词:印第安人身份认同身份建构混合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 0016-02 1 引言 谢尔曼?阿莱克西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年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获奖无数,《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下文简称《日记》)是谢尔曼?阿莱克西的最优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阿诺的14岁印第安少年为了自己的人生与世界抗争的故事。阿诺天生患有脑积水,其貌不扬。生活在一个印 第安保留地里的他从小就遭受贫困、暴力及家人和族人酗酒的困扰。为了逃离 这个让他痛苦不堪的地方,为了获得未来生活的希望,他毅然决定转学去离家 较远的白人学校。他的这一举动被族人和朋友视为背叛,他的白人同学也视他 为异类,但阿诺从未放弃过,他的聪明才智和他坚定的信念最终让他获得来自 印第安人和白人的理解和支持。这部作品是阿莱克西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 说中的很多情节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2007年阿莱克西因这部 小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阿莱克西因其幽默的文笔及对印第安人形象的全新 定义而广受欢迎。在他的笔下,印第安人原本的沉默、暴力的刻板形象被解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全新的、生动的、积极向上的新印第安人形象。在《日记》中,阿诺就是一个新印第安人形象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最初对自我身份的不 确定、迷惘痛苦阶段,到积极地建构新身份的过程,最终阿诺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混合的身份。 2 阿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2.1身份的迷失 在《日记》中,主人公阿诺是个年仅14岁的印第安少年,他生活在保留地上,备受白人主流文化的摧残。因此他最初经历了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迷惘 痛苦的阶段。在《新关键词:文化研究词汇修订版》(2005)中,身份的定义 是这样的:“身份关乎个人或社会团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地中想象的共同性;关乎个人或团体能够持续地作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而存在。”从这个定 义我们可以看出,身份是一种关系,身份构成往往需要参照他者[1]。对于阿诺来说,他最初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正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和白人的文化压迫造成的。首先,阿诺和他的族人一样,作为生活在保留地上的印第安人,他们被主流社 会所遗忘。他们生活窘迫甚至开始自我否定,他们边缘化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对 自己的身份也非常的困惑。印第安人在遭受白人的烧杀抢掠后又被迫来到一个 陌生的文化环境,在这里他们被与外界隔绝,他们接受着来自白人的洗脑般的 教育,他们的保留地土地贫瘠,印第安人不能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种植打猎。 同时保留地上也没有白人世界的工业,人们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保 留地上唯一的支柱产业竟然是赌博业。贫穷使印第安人越来越绝望,他们开始 相信他们贫穷是因为他们是印第安人,他们觉得印第安人生来就该是又丑又穷,没有未来。阿诺生活的保留地上的人们酗酒成性,暴力、赌博和死亡充斥着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