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整理人:duanyuen 第 2 页共 49 页

2、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多风温、风热

3、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整理人:duanyuen 第 4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5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6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7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8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9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0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1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2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3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4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5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6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7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8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19 页共 49 页

整理人:duanyuen 第 20 页共 49 页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概述 中医外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它基于中医理论,结合外科医学知识,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进行治疗。本文将从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外科技术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以便于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知识。 二、基本理论 1.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其中,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外的万物都有阴阳之分,阴阳相互协调平衡才能保持人体健康。五行学说强调五行生克关系,以及人体脏腑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的运行通道,通过调节经络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中医外科特有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体态等外貌特征来进行诊断。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呼吸声、心音等来进行诊断。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诉、病史等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包括脉搏的频率、强弱、滑涩等方面的观察。 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中医外科学主要治疗以下几类疾病:肿瘤、疮疡、骨伤、外伤、疝气和痔疮等。 2.肿瘤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中药治疗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赤芍等。针灸疗法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

来治疗肿瘤。 3.疮疡是中医外科学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疮疖、痈肿等。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常用药物有黄连、连翘、大黄等。 4.骨伤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医治疗骨伤主要通过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来促进骨折愈合。常用药物有川芎、红花、当归等。 5.外伤的中医治疗侧重于活血止痛、消肿散淤。常用药物有荆芥、穿山甲、伤风败毒片等。 6.疝气是脏腑脱垂的一种疾病,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加强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7.痔疮是直肠粘膜及肛门周围组织的血管丛扩张形成的疾病,中医治疗主要包括清热、活血、消肿、止痛等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冰片等。 四、中医外科技术 1.针灸疗法是中医外科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2.推拿疗法是通过按摩、捏揉等手法来调节气血、舒筋活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中药外敷是将中药煎煮成药汁,然后外敷于患处,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来起到治疗的效果。 4.拔罐疗法是将玻璃罐套在患者体表,用火烧成真空,在体表形成一定的负压,通过拔罐来改善气血运行,治疗疾病。 五、总结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以及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诊断和治疗外科疾病。熟悉中医外科学的基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 第一单元疮疡 一、疮疡 暑疖 1、内治:1)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3)阴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疖病 1、内治:祛风清热利湿─防风通圣散 2、外治:千捶膏、三黄膏 二、疔疮 颜面疔 1、内治: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外治:1)初期:箍毒消毒─玉露散、千捶膏 2)中期:提脓祛腐─九一丹、八二丹、玉露膏、千捶膏 3)后期:生肌收口─太乙膏、红油膏、 红丝疔 1、外治:1)初起:太乙膏掺红灵丹 2)成脓:切开引流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红油膏 4)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三、痈 颈痈 1、内治: 1)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2)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1)初起:金黄膏 2)溃后:八二丹、金黄膏、红油膏 3)脓尽:生肌散、白玉膏 四、丹毒 1、内治:1)风热毒蕴证:疏风清热结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肝脾湿火证: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3)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 4)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五、发 锁喉痈 1、内治:1)初起:、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普济消毒饮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来促进病人的康复。以下是对中医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中医外科学概述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疗法对外科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其特点是早期干预、微创治疗、个体化诊疗、综合调理。中医外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创伤、骨科疾病、手术后康复等。 二、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种外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创伤外科主要包括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损伤、关节脱位等。中医外科学治疗创伤外科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摩、中药熏洗、针灸等。 三、骨科疾病 骨科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中医外科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运用中医经络学说、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原则,辅以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方法。 四、手术后康复 手术后康复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中医外科学在手术后康复中,注重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改善体质等方面。运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辅以科学的运动康复和饮食调理。 五、中医外科学的挑战和展望

中医外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技术和理论的不足,中医外科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充实理论体系,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二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中医外科学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思维,形成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诊疗方法。 展望未来,中医外科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综合医疗的需求增加,中医外科学将在外科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外科学将有更多机会与现代医学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临床优势。 总结:中医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创伤外科、骨科疾病和手术后康复等方面。中医外科学的发展需要充实理论、提高技术,并与现代医学进行融合。未来,中医外科学有望在外科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病人的康复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主要涉及创伤外科、骨科疾病和手术后康复等方面。它是对外科疾病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学相呼应,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创伤外科方面,中医外科学注重通过中医诊断方法,分析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创伤外科包括对骨折、软组织损伤、刺伤等外科疾病的治疗。在治疗上,中医外科学依托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例如,在骨折的治疗中,中医外科学通过针灸和中药熏洗等方法来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和肿胀。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中医外科学则通过推拿和中药外用来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

(完整版)中医外科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的记载,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外科医生。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多种外治法,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4.外科鼻祖华佗,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 5.两晋南北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 6.第一部外科专著: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主要内容是痈疽的鉴别诊断等治疗,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最早记载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7.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著,记载结扎血管,切除术,肠吻合术的腹部手术治疗。 8.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该书提出了整腹下颌关节脱位、葱管导尿、脏器治疗法如夜盲症的治疗。 9.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余首,不少为外科方剂。 10.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瘰痢的外壳证治,“五善七恶”学说,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砒剂治疗痔核。 11.金元.危亦林《世医生得效方》创伤科专著,提出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2.汪机《外科理例》主张外科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3.陈司成《霉疮密录》为第一部梅毒病专著,提出用砷汞的治疗方法。

14.烧伤——重要治疗法,湿润暴露法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法 混合痔——内剥外扎术内痔消痔灵硬化剂系统性红斑狼疮——雷公藤制剂 ▲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 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用阳和汤。 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外疡头从头内出论”: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在治疗上善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用三焦辩证揭示外科病因与发展部位的规律。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的命名及基本术语 1、外科学学科界限划分:主要依据是指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2、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 ①脏腑:肠痈,肝痈,肺痈等。②病因:破伤风,冻疮,漆疮等。③形态:蛇头疔,鹅掌风等。 ④颜色:白驳风,丹毒等。⑤疾病牲:烂疔,流注,温疮等。⑥范围大小: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⑦病程长短:千日疮等。⑧以穴位命名: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

1.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2.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3.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消法(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辅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适用于中期)、 补法(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 4.皮肤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根据皮损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急性阶段:无渗液—洗剂、粉剂、乳剂;亚急性阶段—油剂为宜;慢性阶段—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儿童、女性及面部、阴部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急性—温和安抚;顽固性—刺激性强、浓度较高。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及时处理。 6)外用软膏时需注意—不可用汽油、肥皂、热水擦洗。 5.原发性皮损: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6.继发性皮损: 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7.辨脓的操作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8.如何辨别疮疡的顺证和逆证:顺证: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逆证: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 顺证: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逆证:初起疮顶乎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 9.气血在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或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 2)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气血凝滞,去除致病因素,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则病变得以消散吸收而痊愈。如局部气血凝滞进一步发展,郁而化热,致使热胜肉腐,血肉腐败而为脓。当脓肿形成后,如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脓肿自行溃破,脓液畅泄,毒从外解,气血凝滞得以通畅,形成溃疡后,脓腐渐除,疮口愈合。 3)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 10.有头疽: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特点: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热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甚至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人,并容易发生内陷。

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1)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2)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见于股肿、湿疮。 (3)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见于瘰疬、脂瘤等。 (4)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见于气瘿、乳癖等。 (5)瘀血肿: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 (6)脓肿:皮肤光亮,剧烈跳痛,按之应指。见于外痈、肛痈等。 (7)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 (8)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 (1)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2)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3)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见于疮疡成脓期。 (1)硬度:按之坚硬,指起不复,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 按之大软,指起即复为脓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应指),透光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辨脓),点压法(适用于指、趾部脓液很少),穿刺法,B超。 (1)化脓性溃疡,疮面边沿整齐,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2)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褥疮。 (3)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经久难愈。 (4)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伴腥臭味。 (5)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1)是指发生在肌浅薄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 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cm左右,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疖的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2)有头疖和无头疖的区别是有无脓头。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分为坚硬型和多发型,外治宜作十字形剪开。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3)疖辨证论治: 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暑热浸淫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1)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发于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 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6.箍围药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1.最早的外科医生叫医句,形成外科的年代是汉代,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贡献很大。 2.华佗是我国历史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堪称外科鼻祖。 3.晋·龚庆宣撰写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在下方。 4.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对传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6.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7.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列证最详、论治最精”,重视脾胃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全生集→阴阳辩证 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心得派→“疡科实从内出论”引入三焦学说 8.中医外科学的范围:①疮疡②乳房疾病③瘿④瘤、岩⑤皮肤及性传播疾病⑥肛门直肠疾病⑦泌尿男性疾病⑧周围血管疾病⑨其他外科疾病 9.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雍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 外痈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出现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 善证与恶证多指全身的表现;顺证与逆证多指局部表现。 10.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疔: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11.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①外感六淫②情志内伤③饮食不节④外来伤害⑤老伤虚损⑥感受特殊之毒⑦痰凝瘀血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泛指: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2.疮疡辩脓扪诊法之一。 ➢疮疡:疮疡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性疾病。 ➢火陷:指津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 ➢脏腑而成的危急重症。 ➢丘疹:丘疹是黏膜或皮肤的实体性突起,小如针头,大如黄豆。基底为圆形或椭圆形,顶端可呈 ➢尖、圆、扁等形状。颜色呈红色或灰白色。 ➢走黄: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 ➢身性危急疾病。 ➢癣:传染性皮肤病。由霉菌感染引起。侵入皮肤、毛发和指(趾)甲。患处常发痒。分白癣、黄癣等。 ➢有头疽:有头疽是指发生在肌、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风团:为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 ➢ ➢(二)问答题 阴证阳证 1.发病缓急:急性发作的病属阳;慢性发作的病属阴。 2.病位深浅:病发于皮肉的属阳;发于筋骨的属阴。 3.皮肤颜色:红活掀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 4.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 5.肿形高度:高起的属阳;平坦下陷的属阴。 6.肿胀范围:根脚收束的属阳;根脚散漫的属阴。 7.肿块硬度:软硬适度,溃后渐消的属阳;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的属阴。 8.疼痛感觉:疼痛剧烈属阳;不痛、隐痛、酸痛或抽痛属阴。 9.脓液稀稠:溃后稠厚属阳;稀薄或纯血水属阴。 10.病程长短:阳证的病程较短;阴证的病程较长。 11.全身症状:阳证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症状逐渐消 失;阴证初起一般无明显症状。酿脓期常有骨蒸潮热、颧红,或面色光白、神疲、自汗、盗汗 等症状,溃脓后更甚。 12.预后顺逆阳证易消,易溃,易敛,预后良好),证难消,难溃,难敛,预后(不良) 有头疽的症状:初期红肿结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 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溃脓期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 窝,肿块范围常超 过10cm,甚至大于30cm。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开始生长,逐渐 愈合。 湿疹的特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 损具有多形性、 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疮疡的外治:(1)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 和营行瘀、行气、解表、温通、通里等药物,清热解毒消肿草药 (2)中期脓成熟时宜切开排脓,用托法以托毒外出,托法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着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 回阳生肌散;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1.最早的外科医生叫医句,形成外科的年代是汉代,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贡献很大; 2.华佗是我国历史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堪称外科鼻祖; 3.晋·龚庆宣撰写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在下方; 4.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对传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外 , 善证与恶证多指全身的表现;顺证与逆证多指局部表现; 10.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疔: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11.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①外感六淫②情志内伤③饮食不节④外来伤害⑤老伤虚损⑥感受特殊之毒⑦痰凝瘀血

手太阴:桂枝,升麻,白芷,葱白手厥阴:柴胡,丹皮手少阴:黄连、细辛足太阴:升麻、苍术、白芍足厥阴: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足少阴:独活,知母,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 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玉龙散;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 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20.手术疗法:常用的方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切开法:适用于成脓期; 脓成:皮薄、光亮、应指、中软 切口的选择:选择脓腔最低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乳晕部位弧形切开;肛旁脓肿,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完美打印版

以部位命名者:乳痈,子痈,对口疽;以穴位命名者: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以脏腑命名者:肠痈,肝痈,肺痈,肾岩;以病因命名者:破伤风,冻疮,漆疮;以形态命名者:蛇头疔,鹅掌风;以颜色命名者:白驳风,丹毒;以疾病特征命名者:烂疔,流注,湿疮;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小者为疖,大者为痈,更大者为发;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千日疮;以传染性命名者:疫疔。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爆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尚难以定出确切病名者,表示预后较好。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常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表现特点),饮食不节(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外来伤害,劳伤虚损(劳力,劳神,房室过度),感受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疫毒),痰饮瘀血。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阴阳辩证:阳证(急性发作,红赤,焮热,高肿突起,根盘收束,软硬适度,疼痛剧烈、拒按,皮肤、肌肉,脓质稠厚,肉芽红活润泽,病程比较短,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舌红苔黄脉有余,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阴证(慢性发作,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凉或不热,平塌下陷,根盘散漫,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血脉、筋骨,脓质稀薄,肉芽苍白或紫暗,病程比较长,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像更甚,舌淡苔少脉不足,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部位辩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 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发于多气少血之经者,注重行气,注重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注重行气活血。 经络辩证: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者,治疗时注重破血、补脱;发于多气少血之经者,治疗时注重行气、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治疗时注重行气活血。(多:行破活,少:滋补养) 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 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肌肤,常见于股肿湿疮肿的病位与形色:发生在疏松部位,肿势显著;发生在组织致密部位,肿势不甚,但疼痛剧烈。 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 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灼痛;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颜面疔、烧伤。 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钝痛: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鹤膝痰。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 啄痛(跳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 痒: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1.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疙、瘾疹等。2.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3.热胜: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4.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如牛皮癣等。 肿疡作痒: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但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溃疡作痒: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发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而发。如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像。 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按触法: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 透光法:即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指(趾)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 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宜稠厚不宜清晰;宜明净不宜污浊;脓的气味一般略带腥味者,其质必稠,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现象。 阳证疮疡的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易脱落,或虽脱而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压迫下溃疡(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疮痨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 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 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 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状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 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 伴腥臭味。 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 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 泌物。 便血: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 带血,或单纯下血。 内痔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排便时,呈喷射状或便 后滴沥鲜血。 结肠癌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血便混杂,常伴有黏液。 直肠癌则以便血求治,肛门下坠,粪便表面附着鲜 红或暗红色血液。 尿血:亦称“溲血”、“溺血”,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 血液或血块而言。一般以无痛为“尿血”,有痛称“血 淋”。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结石、肿瘤、损伤等是导 致尿血的主要原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内治法:消、托、补是治疗外 科疾病的三个总则。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 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调胃。 简述中医内治法三大法则疮疡初期未成脓之际,用 消法,使之消散,代表方:五味消毒饮。中期脓成 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如托里消 毒散,透脓散。后期体质虚弱者用补法,使创口早 日愈合,如八珍汤。 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 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 的治法总则。此法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 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按此施治, 则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 浅,转重为轻。若疮形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 以免毒散不收,气血受损,或脓毒内蓄,侵蚀好肉, 甚至腐烂筋骨,反使溃后难敛,不易速愈。 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 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托法适 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 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 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 补法: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 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此法则适用于溃 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 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 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 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 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膏药:现称硬膏。优点:固定患部,保护溃疡疮面, 热疗。 用法:太乙膏、千锤膏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 疮疡。阳和解凝膏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 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 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注意点:凡疮疡使用膏药,有时可能引起皮肤焮红, 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瘙痒异常,甚则溃烂等现 象,这是因为皮肤过敏,形成膏药风(接触性皮炎)。 或溃疡脓水过多,不宜使用。此外,膏药不可去之 过早,否则疮面不慎受伤,再次感染,复致溃腐, 或使疮面形成红色瘢痕,不易消退,有损美观。 油膏:现称软膏。优点:柔软、滑润、无板硬黏着 不舒的感觉。 用法:金黄膏、玉露膏适用于疮疡阳证。冲和膏适 用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适用于阴证。生肌玉 红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 用于一切溃疡。生肌白玉膏功能润肤生肌收敛,适 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 肛裂等病。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 癣、慢性湿疮、皲裂等。消痔膏、黄连膏功能消痔 退肿止痛,适用于内痔脱出、赘皮外痔、血栓外痔 等出血、水肿、疼痛之症。 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 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 促其消散,若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 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即使肿疡破溃,余肿未消, 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其适应症是:凡外疡 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 硬块者,均可用此法。 用法: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以酒调者,取其 助行药力;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 散邪;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取其清 凉解毒;以鸡子清调者,取其缓和刺激;以油类调 者,取其润泽肌肤。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 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 膏上,或直接掺布与病变部位,古称散剂,现称粉 剂。(1)消散药:阳证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阴证 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2)提脓去腐药, 主要是升丹,小升丹银硝矾,大升丹加皂矾朱砂雄 黄铅。常用九一丹、八二丹(二宝丹)、七三丹、五 五丹。黑虎丹,不含有升丹,用于对升丹过敏者(3) 腐蚀药与平胬药代表药白降丹和平胬丹。(4)祛腐 生肌药(5)生肌收口药,不论阴证阳证,生肌散、 八宝丹’注意点:脓毒未清、腐肉未净时,不宜过 早使用生肌收口药;已成漏管,配合手术治疗;溃 疡恢复缓慢,配合内服药;(判断)臁疮日久难敛, 可用提脓去腐药,宜配以绑腿缠缚。(6)止血药(7) 清热收涩药 切开法:运用手术刀把脓肿切开,以使脓液排出, 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 的。适应症: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 脓者,均可使用。: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 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切口选择原则:选择脓 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 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 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面部皮肤自然纹理切 开;手指脓肿应沿侧方向切开;关节区脓肿,一般 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切口在 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肛旁低位脓肿,应以 肛门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免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或大出血;如患者过于 虚弱,切开时应注意体位并做好充分准备,以防晕 厥;凡颜面疔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忌早期切开, 以免疔毒走散,并发走黄病症;切开后,有脓自流, 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毒邪内攻。 砭镰法:俗称飞针,现多用于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 患处的皮肤或黏膜上浅刺,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 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疏通经络、活血 化瘀、排毒泻热、扶正祛邪的作用。适应症:适用 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疔、疖疮痈肿 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 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 线,或橡皮筋线等挂断瘘管和窦道的治疗方法。其 机理是利用挂线的紧箍作用,促使气血阻绝,肌肉 坏死,最终达到切开的目的,挂线又能起到引流作 用,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液随挂线引流排出,从而保 证引流通畅,防止发生感染。适应症:凡疮疡溃后, 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 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 用切开手术者,均可使用。 结扎法:又名缠扎法,是将线缠扎于病变部位与正 常皮肉分界处,通过结扎,促使病变部位经络阻塞、 气血不通,远端结扎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 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症: 适用于瘤、赘疣、痔、脱疽等病,以及脉络断裂引 起的出血之症。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 脓性疾病。可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 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无 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 迅速愈合。 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可损及颅骨,导致颅骨骨髓 炎。宜作十字形切开。 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发际疮),背部,臀部(坐 板疮),多发,反复,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 不良者易患本病。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 性化脓性疾病。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易成走黄重证。忌过 早切开,忌内服发散药,忌早期切开及针挑,忌挤 脓,平素不要过食膏粱厚味,患疔后忌食烟酒及辛 辣、鱼腥发物。 疖与颜面部疔疮的鉴别疖范围3cm左右,颜面部疔 疮3-6cm;疖肿势局限,无明显根脚,无全身症状, 颜面部疔疮根脚深,有脓头,可伴有全身症状;疖 病程短,预后好,颜面部疔疮病程10-14天,可发 生走黄。 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比较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 疔、足底疔。易腐筋伤骨。 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不可在指掌面 正中切开。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 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 炎。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 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 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 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烂疔:是发生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的 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外治宜 作广泛多处纵深切开,直切到颜色正常、能够出血 的健康组织为止,并切除濒于坏死和已经变性的组 织,彻底清除异物、碎骨片,用大量双氧水冲洗创 口,创口完全敞开,双氧水纱布松填。保证引流畅 通。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 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 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 身症状,一般不会损失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相 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辨证论治:火毒凝结证:局部突然肿胀,光软无头, 迅速结块,皮肤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 变成高肿发硬,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泛恶、 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洪数。清热解毒,行瘀 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热胜肉腐证:红热明显, 肿势高突,疼痛剧烈,痛如鸡啄,溃后脓出则肿痛 消退,舌红,苔黄,脉数。和营清热,透脓托毒。 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气血两虚证:脓水 稀薄,疮面新肉不生,色淡红而不鲜或暗红,愈合 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少,舌质淡胖, 苔少,脉沉细无力。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 毒散加减。 痄腮: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濡肿,酸胀少痛, 颊粘膜腮腺开口处可有红肿,进食时局部疼痛,一 般不化脓,约1-2周左右消退,有传染性。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 于西医的痈。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多个粟粒样 脓头,皮肤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 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 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 并容易发生内陷。外治作十字或双十字切开。 流注: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 西医的脓血症。其特点是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 处的深部或髂窝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 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根据病因病机分类:暑湿流注,余毒流注,瘀血流 注,髂窝流注(缩脚流注)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 感染性疾病,相当于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生于躯干 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 赤游丹毒。 辩证论治:风热毒蕴证:发于头面部,皮肤焮红灼 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 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疏 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肝脾湿火证:发于 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 伴口干且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肝泻火 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 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反 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伴发热,胃纳不香,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 湿汤加减。胎火蕴毒证: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 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 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 黄他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外治:砭镰法:患处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 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此法只适用于下肢复发性 丹毒,禁用于赤游丹毒、抱头火丹患者。 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其特点是儿 童常见,青少年,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 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 易收口,可形成窦道,损伤筋骨。X线摄片常在发 病约2周后才能显示病变。 附骨疽和流痰的鉴附骨疽好发于四肢长骨;流痰好 发于骨关节。附骨疽初起即感患肢持续疼痛,疼痛 彻骨;流痰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迟 缓。附骨疽溃后常可触及粗糙朽骨,或有朽骨排出; 流痰溃后脓水清稀,多夹有败絮物,常招致残废 附骨疽与髂窝流注的鉴别要点:附骨疽好发于四肢 长骨;髂窝流注仅发于髂窝部一侧。附骨疽初起即 感患肢持续剧痛,疼痛彻骨;髂窝流注初起患肢能 屈不能伸,步履呈跛行,大腿向上收缩,一月成脓。 环跳疽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髋关节炎。其特点是好 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 影响关节屈伸,溃后难敛,易成残疾,全身症状重 走黄与内陷: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感染。 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毒盛,祛邪),因疽毒或 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为内陷(正虚,扶正)。 流痰: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 其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 而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相 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其特点是好发于儿童与 青少年,多见于骨与关节,以脊椎为最多,其次是 上、下肢。流脓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导致截瘫 骨瘤:多见于10-25岁青少年,病变多在肩关节下 方或膝关节上方,初起隐隐酸痛,继则掣痛难忍, 约2-3个月后局部可触及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 平,推之不移,紧贴于骨但皮色渐变紫黑终不化脓 乳房疾病的辩证要点:肝郁胃热,肝气郁结,肝肾 不足,阴虚痰凝 触诊时应注意几个问题:发现乳房内肿块时,应注 意肿块的位置、形状、数目、大小、质地、边界、 表面情况、活动度及有无压痛;肿物是否与皮肤黏 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物附近的皮肤,以确定有 无黏连;检查乳房时间的选择,最好在月经来潮的 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有病变容易发 现;确定一个肿块的性质,还需要结合年龄、病史 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发生的, 名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生的,名内吹乳痈。 病因病机: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西医 认为本病多因产后抵抗力下降,乳头破损,乳汁淤 积,细菌沿淋巴管,乳管侵入乳房,继发感染而成。 辩证论治:气滞热壅证(肝郁胃热,乳汁淤积):乳 汁郁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 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疏 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热毒炽盛证: 乳房肿痛加剧,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 感,或溃后脓出不畅,红肿热痛不消,身热不退, 有才“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清热 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正虚毒恋证:溃脓 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 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 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益气和 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乳痈成脓后如何选用切开法治疗:脓肿形成时,应 在波动感及压痛最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切口应按 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切口应选在脓肿 稍低的位置,是引流通畅而不致形成袋脓,应避免 手术损伤乳络形成乳漏。若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 吸穿刺抽脓或火针刺脓。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 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 腺增生病。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 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临床表 现:乳腺疼痛,乳内肿块,乳头溢液。 辩证论治:肝郁痰凝证: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 肿块,质韧不坚,胀痛或刺痛,随喜怒消长,伴有 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 黄,脉弦滑。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篓贝散加 减。冲任失调证: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 前加重,经后缓减,乳房疼痛较轻或无疼痛,伴有 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 经,舌淡,苔白,脉沉细。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 物汤加减。 乳核: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当于 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其特点是好发于10-25岁青 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 滑,推之活动。与月经无关。 辩证论治:肝气郁结证: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 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叹息,舌质 正常,苔薄白,脉弦。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 散加减。血瘀痰凝证:肿块较大,坚硬木实,重坠 不适,伴胸闷牵痛,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 等,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细。疏肝活血, 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 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 癌。临床表现:一般类型乳腺癌:常为乳房内出现 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 不易推动,常与皮肤黏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 个别可伴乳头溢液,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 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 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 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 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 花,时渗暗红血水,恶臭难闻,癌肿转移至腋下及 锁骨上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乳核, 以后渐大,互相黏连,融合成团,逐渐出现形体消 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乳癖与乳核在乳房肿块的鉴别:乳癖肿块可发生在 单侧或双侧乳房,大多位于外上象限,也可见于其 他象限;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 度好,多半压痛,大小不一,可有片块型、结节型、 混合型、弥漫性等不同形态。肿块可于经前期增大 变硬,经后期稍见缩小变软。乳核肿块常单个发生, 也可见多个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形 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坐在0.5-5cm之间,边界 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活动度大。 乳岩与乳癖的鉴别乳岩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 乳内肿块多为单个,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楚,质 地硬或不均匀,生长速度较快。少数病人有疼痛感, 极易粘连。皮肤呈酒窝征或橘皮样改变,早期活动 度尚可,中晚期肿块固定。 乳癖多发于25-35岁妇女,乳内肿块常为多个,双 侧乳房散在分布,形状多样,可为片状,结节,条 索,便于昂清或不清,质地软或韧或有囊性感有明 显胀痛,多有周期性或情志变化有关。肿块与周围 无粘连,推之可移。 特殊类型乳腺癌:炎性癌:临床少见,多发于青年 妇女,半数发生在妊娠或哺乳期,起病急骤,乳房 迅速增大,皮肤水肿、充血,发红或紫红色,发热, 但没有明显的肿块可扪查到,转移甚广,对侧乳房 往往不久即被侵及,并很早出现腋窝部、锁骨上淋 巴结肿大,本病恶性程度极高,病程较短,常于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