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笔记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笔记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笔记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基本功能

要点: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以及细胞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基本内容: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并连有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特点:

(1)脂质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

(2)细胞膜两侧是不对称的,因为两侧膜蛋白存在差异,同时两侧的脂类分子也不完全相同。

(3)细胞膜上相连的糖链主要发挥细胞间“识别”的作用。

(4)膜蛋白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如发挥转动物质作用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这些膜蛋白主要以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并且以多种不同形式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如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5)细胞膜糖类多数裸露在膜的外侧,可以作为它们所在细胞或它们所结合的蛋白质的特异性标志。

二、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特殊结构决定了不同物质通过细胞的难易。例如,细胞膜的基架是双层脂质分子,其间不存在大的空隙,因此,仅有能溶于脂类的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细胞膜对物质团块的吞吐作用则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决定的。不溶于脂类的物质,进出细胞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特殊膜蛋白的帮助。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1.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

一侧转运的过程。跨膜扩散的最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单纯扩散在物质转运的当时是不耗能的,其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包含的势能。

2.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竞争性抑制;(2)饱和现象;(3)结构特异性。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相对特异性;(2)无饱和现象;(3)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

(二)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是:(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消耗能量;(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3)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

最常见的离子泵转运为细胞膜上的钠泵(Na+ -K+泵),其生理作用和特点如下:

(1)钠泵是由一个催化亚单位和一个调节亚单位构成的细胞膜内在蛋白,催化亚单位有与Na+、ATP结合点,具有ATP酶的活性。

(2)其作用是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

(3)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有关。

(4)建立离子势能贮备:分解的一个ATP将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这样建立起离子势能贮备,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维持细胞电位稳定。

(5)可使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三)出胞和入胞作用。(均为耗能过程)

出胞是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主要见

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入胞则指细胞外的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因特异性分子与细胞膜外的受体结合并在该处引起的入胞作用称为受体介导式入胞。

记忆要点:(1)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2)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体液中的离子物质是通过通道转运的,而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则依赖载体转运。至于载体与通道转运各有何特点,只需掌握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3)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低向浓度高处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称为主动转运。体液中的一些离子,如Na+、K+、Ca2+、H+的主动转运依靠细胞膜上相应的离子泵完成。离子泵是一类特殊的膜蛋白,它有相应离子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酶的活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并利用能量供自身转运离子,所以离子泵完成的转运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体液中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的主动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它依赖离子泵转运相应离子后形成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这时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易化扩散的同时将有机小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耦联到高浓度一侧。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这种继发性主动转运。

(4)出胞和入胞作用是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三、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1.膜受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多为糖蛋白,也有脂蛋白或糖脂蛋白。不同受体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2.膜受体结合的特征: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可逆性。

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的表现形式:

静息电位——所有细胞在安静时均存在,不同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值不同。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时产生。

局部电位——所有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1)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也就是说,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上离子通道中主要是K+通道开放,允许K+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而不允许Na+、Ca2+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2)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3)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这种电位差持续存在,而动作电位则是一种变化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这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而膜内负电位减少或增大,分别称为去极化和超级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安静时的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

2.动作电位:

(1)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

(2)形成条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Na+ -K+泵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K+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Na+通透。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3)形成过程:≥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化→Na+少量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Na+爆发性内流)→达到Na+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膜去极化达一定电位水平→Na+内流停止、K+迅速外流→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

(4)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

动作电位的幅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5)动作电位特征:

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

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

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膜将经历一系列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它们与动作电位各时期的对应关系是:峰电位——绝对不应期;负后电位——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正后电位——低常期。

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通道有开放、关闭、备用三种状态,由当时的膜电位决定,故这种离子通道称为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而形成静息电位的K+通道是非门控的离子通道。当膜的某一离子通道处于失活(关闭)状态时,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为零,同时膜电导就为零(电导与通透性一致),而且不会受刺激而开放,只有通道恢复到备用状态时才可以在特定刺激作用下开放。

3.局部电位:

(1)概念: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2)形成机制:阈下刺激使膜通道部分开放,产生少量去极化或超极化,故局部电位可以是去极化电位,也可以是超极化电位。局部电位在不同细胞上由不同离子流动形成,而且离子是顺着浓度差流动,不消耗能量。

(3)特点:

①等级性。指局部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正相关,而与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无关,因为离子通道仅部分开放无法达到该离子的电平衡电位,因而不是“全或无”式的。

②可以总和。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一次阈下刺激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虽然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但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多个局部反应如果在时间上(多个刺激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或空间上(多个刺激在相邻部位同时给予)叠加起来(分别称为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就有可能导致膜去极化到阈电位,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③电紧张扩布。局部电位不能像动作电位向远处传播,只能以电紧张的方式,影响附近膜的电位。电紧张扩布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衰减。

4.兴奋的传播:

(1)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的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的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纤维传导快。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化学性传递,包括突触传递和非突触传递,某些组织细胞间存在着电传递(缝隙连接)。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过程如下:

神经末梢兴奋(接头前膜)发生去极化→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神经末梢释放递质ACh→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终板膜)并与N型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K+(以Na+为主)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总和达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特点:①单向传递;②传递延搁;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记忆要点:①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电变化引起化学物质释放的关键是Ca2+内流,而化学物质ACh引起终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受体结合后受体结构改变导致Na+内流增加。

②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本身不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每次神经冲动引起的ACh释放量足以使产生的终板电位总和达到邻近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水平,使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因此,这种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

③在接头前膜无Ca2+内流的情况下,ACh有少量自发释放,这是神经紧张性作用的基础。

5.兴奋性的变化规律: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恢复。

五、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的特殊结构:

肌纤维内含大量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肌原纤维由肌小节构成,粗、细肌丝构成的肌小节是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肌管系统包括肌原纤维去向一致的纵管系统和与肌原纤维垂直去向的横管系统。纵管系统的两端膨大成含有大量Ca2+的终末池,一条横管和两侧的终末池构成三联管结构,它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

2.粗、细肌丝蛋白质组成:

记忆方法:

①肌肉收缩过程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过程,即细肌丝活动而粗肌丝不动。细肌丝既是活动的肌丝必然含有能“动”蛋白——肌凝蛋白。

②细肌丝向粗肌丝滑动的条件是肌浆内Ca2+浓度升高而且细肌丝结合上Ca2+,因此细肌丝必含有结合钙的蛋白——肌钙蛋白。

③肌肉在安静状态下细肌丝不动的原因是有一种安静时阻碍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而这种原来不动的蛋白在肌肉收缩时变构(运动),这种蛋白称原肌凝蛋白。

3.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②三联管的信息传递。

③纵管系统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

4.肌肉收缩过程:

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肌浆Ca2+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凝蛋白变构→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横桥扭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小节缩短。

5.肌肉舒张过程:与收缩过程相反。

由于舒张时肌浆内钙的回收需要钙泵作用,因此肌肉舒张和收缩一样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六、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和学分析

1.肌骼肌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的收缩,例如人站立时对抗重力的肌肉收缩是等长收缩,这种收缩不做功。

等张收缩——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这是在肌肉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可使物体产生位移,因此可以做功。

整体情况下常是等长、等张都有的混合形式的收缩。

(2)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低频刺激时出现单收缩,高频刺激时出现复合收缩。

在复合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不发生叠加或总和,其幅值不变。因为动作电位是“全或无”式的,只要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生理状态不变,细胞外液离子浓度不变,动作电位的幅度就稳定不变。由于不

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发生叠加,只能单独存在。肌肉发生复合收缩时,出现了收缩形式的复合,但引起收缩的动作电位仍是独立存在的。

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的关系如下:

刺激时间间隙>肌缩短+舒张——单收缩;

肌缩短时间<><>

刺激时间间隙<>

完全强直收缩是在上一次收缩的基础上收缩,因此比单收缩效率高,整体情况下的收缩通常都是完全强直收缩。

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

(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

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钙离子、肾上腺素、咖啡因提高肌肉收缩力。

缺氧、酸中毒、低血糖等降低肌肉的收缩力。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磷脂的分子组成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具有流动性 (二)细胞膜蛋白质 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 分类:表面蛋白、整合蛋白 (三)细胞膜糖类 多为短糖链,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指物质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不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需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影响因素: 浓度差 通透性 特点: ①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顺浓度差 转运物质:O2、CO2、N2、(NH3)2CO、乙醇、类固醇类激素等少数几种。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非常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2)分类 经载体(carrier)的易化扩散经通道(channel)的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小分子亲水性物 质 带电离子 如:葡萄糖、氨基 酸 如:Na+、K+ 、Cl- 特点: ①特异性 ②竞争性抑制 ③饱和性现象①特异性 ②速度快 ③门控特性 化学门控通道 电压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3.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概念:指物质在细胞膜”生物泵”的帮助下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专升本生理学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5.被动转运 6.主动转运 7.受体 8.静息电位 9.极化10.去极化11.超级化12.复极化13.动作电位14.阈电位15.局部兴奋16.绝对不应期17.终板电位18.兴奋--收缩耦联19.前负荷20.后负荷21.等长收缩22.等张收缩23.单收缩24.强直收缩 答案: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 2.易化扩散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3.经载体的易化扩散是指一些亲水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4.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各种带电离子经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5.被动转运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消耗能量。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是指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实现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7.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并结合特异性化学信息,进而引起细胞产生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 8.静息电位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9.极化是指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所处的“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 10.去极化是指静息电位的减小即细胞内负值的减小。 11.超极化是指静息电位的增大即细胞内负值的增大。 12.复极化是指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的恢复。 13.动作电位是指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给细胞一个有效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 14.阈电位是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15.局部兴奋是指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的较小的、只限于膜局部的去极化。16.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无论给予多大的刺激也不能使它再次兴奋。 17.终板电位是指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终板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 18.兴奋-收缩耦联是指将骨骼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19.前负荷是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20.后负荷是肌肉开始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 21.等长收缩是指在阻力负荷较大,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不足以克服后负荷时产生的一种收缩形式。表现为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 22.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长度缩短。 23.单收缩是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发生一次动作电位时,仅出现一次短暂的收缩和舒张。 24.强直收缩是指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产生单收缩的复合。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海导航 1. 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特点和意义 2. 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产生原理及生理意义 3. 比较动作电位传导与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概念和特点 4. 骨骼肌收缩过程及收缩形式 5. 受体、极化、去极化、超极化、阈电位、终板电位、兴奋收缩耦联、前负荷、后负荷的概念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能够揭示出众多的生命现象,并对人体和组成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章主要介绍各种细胞共有的基本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是包绕细胞内液的特殊的半透性膜,是细胞的屏障,也是细胞接受外界影响的门户。环境中的多种物理、化学成分的变化,体内产生的激素、递质等化学性刺激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要发挥其作用,首先要作用于细胞膜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然后再影响细胞的活动。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及其表面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有些脂质分子和膜蛋白结合着具有不同功能的糖链(图2-1)。

图2-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模式图 各种物质进出细胞必须经过细胞膜。由于细胞膜的基架是脂质双分子层,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而水溶性物质则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它们必须借助细胞膜上某些物质的帮助才能通过,其中细胞膜结构中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将几种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分述如下。 (一)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人体体液中的脂溶性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甾体类激素等)可以单纯依靠浓度差进行跨细胞膜转运。跨膜转运物质的多少以扩散通量表示,它是指某种物质在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厘米假设平面的摩尔数或毫摩尔数。其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①细胞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这是物质扩散的动力,浓度差愈大,扩散通量也愈大;②该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难易程度,即通透性的大小,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减小时,扩散通量也减小。 (二)易化扩散 带电离子和分子量稍大的水溶性分子,其跨膜转运需要由膜蛋白的介导才能完成。体内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低的物质,可借助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根据借助膜蛋白质的不同,可将易化扩散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类型。

生理学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 ●大纲 ●1. 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 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 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 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子排列形式 ●概述 ●概念 ●也称质膜,是分隔细胞质与细胞周围环境的一层膜结构,厚7~8nm ●化学组成 ●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结构及其化学组成是基本相同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 成,还有少量糖类物质 其中,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在不同种类的细胞可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在功能活跃的细胞, 膜蛋白含量较高;而在功能简单的细胞,膜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例如,膜蛋白与膜脂质在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膜中的重量比可高达4.6:1,而在构成神经纤维髓鞘的施万细胞膜中的重 量比仅为0.25:1。 ●液态镶嵌模型 ●液态脂质双层构成膜的基架,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镶嵌于其中,糖类分子与脂质、蛋 白质结合后附在膜的外表面 液态脂质分子亲水部分向胞外或胞内疏水部分在膜内部所以物质想要入胞或出胞必须亲 脂亲脂越高穿膜速度越快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一)细胞膜的脂质 在多数细胞中虽然膜蛋白总重量大于膜脂质但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远大于脂质所以膜脂质的 分子数却远多于蛋白质。因而,脂质成为细胞膜的基本构架,连续包被在整个细胞的表面。 ●成分 ●磷脂(70%以上) ●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 ●组成成分 ●含量最高的是磷脂酰胆碱 ●其次是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

生理学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阈强度 3.阈电位 4.局部反应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_____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______。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______。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_____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______。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___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9.O2和CO2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__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______细胞内。 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_____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_____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______。 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_____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 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______处于开放状态。 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 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______。 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18.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_______,H带_______。 19.横桥与_______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 20.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 的作用。 21.有时开?牛 惺惫乇帐窍赴 の镏首 绞街?_______的功能特征。 22.阈下刺激引_______扩布。 三、判断题 1.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 ) 2.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 ( ) 3.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 ) 4.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 5.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兴奋细胞的任何变化。 ( ) 6.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 ) 7.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 ) 8.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 ( ) 9.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 ) 10.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 11.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TP。 ( ) 12.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 ) 13.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功能。本文将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1. 细胞膜:细胞膜是动物细胞最外层的包裹物,由脂质双层构成。它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细胞质:细胞膜内部的胶体溶液称为细胞质,其中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多种物质。细胞质是细胞内许多重要生化反应的场所。 3. 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核膜是由两层膜构成的,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染色质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核仁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4. 细胞器:动物细胞内有许多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等。内质网是由膜组成的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则负责加工、储存和分泌物质。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溶酶体则负责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消化吸收的物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

二、动物细胞的基本功能 动物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细胞分裂、物质运输、代谢反应、信号传导等。 1. 细胞分裂:动物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它们在细胞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物质运输:细胞膜和细胞器参与物质的进出和运输过程。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则负责物质的合成、储存和分泌。 3. 代谢反应: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代谢反应。细胞内的酶参与物质的分解和合成,提供能量和合成新的有机物。 4. 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感知外界的刺激,并通过信号传导路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这种信号传导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 动物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构成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而细胞分裂、物质运输、代谢反应和信号传导是动物细胞的基本功能。只有充分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医学考研]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点解析总结 2016在引起和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作用的膜蛋白是 D膜受体 A通道B载体C离子泵 答案:C 课本原话P15-16页: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逆浓度差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直接效应是维持细胞膜两侧Na+和K+的浓度差,使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达到胞质内的10倍左右,细胞内的K+浓度达到细胞外液的30倍左右。 解题关键点:主动转运 解析: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通常为带电离子,因此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或载体称为离子泵。如:钠钾泵、钙泵、质子泵。 2016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70mv,钠离子的平衡电位是+60mv,钠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为多少 A.-130mv B.-10mv C.+10mv D.+130mv 答案:A 课本原话P31:当细胞(以神经细胞为例)处于安静状态时,根据静息膜电位(E=-70mV) m 以及Na?平衡电位(E=+60mV)和K?平衡电位(E=-90mV)的数值,可分别求得Na?和 Na k K?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即Na?的电-化学驱动力=E-E=-70mV-(+60mV)=-130mV(内 m Na 向) 解题关键点:电-化学驱动力的计算 解析:根据平衡电位的定义,当膜电位(E)等于某种离子的平衡电位(E)时,这种离子 m x 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等于0.因此,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膜电位-离子平衡电位(E-E)。 m x 差值越大,离子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就愈大。数值前正负号表示离子跨膜流动的方向,正号为外向,负号为内向。 2016B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前负荷,则骨骼肌的收缩力的力学改变 A.收缩速度加快 B.缩短长度增加 C.主动张力增加 D.缩短起始时间提前 答案:C 课本原话P49:通常可将前负荷与初长度看做同义词,在肌肉收缩实验中常用初长度来表示前负荷。例如,在等长收缩实验中,可测定不同初长度条件下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张力(即主动张力),对应做图可得长度-张力关系曲线。(见下图)从图中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力(即主动张力)随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解题关键点:前负荷对横纹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解析:肌肉收缩效能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缩短长度以及产生张力或缩短的速度。可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前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的增加。后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时张力保持不变而只发生肌肉收缩。 前负荷指肌肉收缩前的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前负荷,相当于等长收缩情况

生理学笔记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笔记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基本功能 要点: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以及细胞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基本内容: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并连有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特点: (1)脂质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 (2)细胞膜两侧是不对称的,因为两侧膜蛋白存在差异,同时两侧的脂类分子也不完全相同。 (3)细胞膜上相连的糖链主要发挥细胞间“识别”的作用。 (4)膜蛋白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如发挥转动物质作用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这些膜蛋白主要以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并且以多种不同形式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如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5)细胞膜糖类多数裸露在膜的外侧,可以作为它们所在细胞或它们所结合的蛋白质的特异性标志。 二、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特殊结构决定了不同物质通过细胞的难易。例如,细胞膜的基架是双层脂质分子,其间不存在大的空隙,因此,仅有能溶于脂类的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细胞膜对物质团块的吞吐作用则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决定的。不溶于脂类的物质,进出细胞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特殊膜蛋白的帮助。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1.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

一侧转运的过程。跨膜扩散的最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单纯扩散在物质转运的当时是不耗能的,其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包含的势能。 2.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竞争性抑制;(2)饱和现象;(3)结构特异性。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相对特异性;(2)无饱和现象;(3)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 (二)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是:(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消耗能量;(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3)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 最常见的离子泵转运为细胞膜上的钠泵(Na+ -K+泵),其生理作用和特点如下: (1)钠泵是由一个催化亚单位和一个调节亚单位构成的细胞膜内在蛋白,催化亚单位有与Na+、ATP结合点,具有ATP酶的活性。 (2)其作用是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 (3)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有关。 (4)建立离子势能贮备:分解的一个ATP将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这样建立起离子势能贮备,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维持细胞电位稳定。 (5)可使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三)出胞和入胞作用。(均为耗能过程) 出胞是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主要见

生理学细胞基本功能的知识点整理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脂质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2、脂质的组成成分:磷脂、胆固醇、少量糖脂。 3、磷脂中含量最高的是:磷脂乙酰胆碱,其次是磷酯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最低的是磷脂酰肌醇。 4、脂质的双嗜特性使脂质在质膜中以脂质双层存在。 5、脂质的膜受温度的改变而呈凝胶或溶胶状态,人体中呈溶胶状态,具有一定流动性。 6、脂质双分子层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细胞能承受大的张力和变形而不破裂。 7、胆固醇是不易变形的环体分子,所以胆固醇含量越高,膜的流动性就越低,饱和脂肪酸越多,流动性越低。膜蛋白含量越多,流动性越低。 细胞膜的蛋白质 1、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蛋白实现的,根据存在形式分为两种: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 2、表面蛋白占20%~30%,主要附着于细胞膜的表面。通过静电引力与亲水部结合或通过离子键与整合蛋白弱结合,高盐溶液可使离子键断裂,可用于洗脱表面蛋白。 3、整合蛋白,特征是以肽链一次或多次穿过膜脂质双层。与脂质双分子层结合紧密,可用两性洗剂使之与纸质分子分离 细胞膜的糖类 1、细胞膜中的糖类一般是寡糖和多糖链,以共价键形式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2、结合膜蛋白或糖脂的糖链一般伸向细胞膜外侧,被称为细胞的天线,作为分子标记抗原抗体。 3、细胞膜中的一些糖类还带有负电荷,可以影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跨细胞膜的物质运输 单纯扩散 1、单纯扩散是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2、不消耗能量,也称简单扩散。 3、经过单纯扩散的物质都是脂溶型物质或少数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 4、水是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但是脂质双层对于水的通透性很低,但是存在着对水分子通透度极高的水通道(水通道属于易化扩散),所以细胞对水分子的转运速率极高。 5、物质经单纯扩散的转运效率取决于浓度差和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还有物质所在溶液的温度

《生理学》复习题 细胞的基本功能(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阈强度 3.阈电位 4.局部反应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_____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______.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______.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_____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______.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___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9.O2和CO2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_______. 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__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______细胞内。 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_____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_____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______. 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_____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 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______处于开放状态。 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 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______. 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精品】生理学教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精品课程生理学教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2、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和形成的离子机制,并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理论的主要证据 3、掌握局部兴奋特点和产生机制,掌握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 上的传导机制及特点 4、了解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特点、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熟悉影响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的主要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肌肉收缩原理和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熟悉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讲授重点]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 3。局部兴奋、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影响因素 5.肌肉收缩原理和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讲授难点] 1.继发性主动转运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3。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教材] 生理学(5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北京 案例:某男性患者,16岁,近来运动后感到极度无力,尤其是在进食大量淀粉类食物后加重.门诊检查血清钾正常(4。5mEq/L),但运动后血清钾明显降低(2.2mEq/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 1。为什么低血钾会引起极度肌肉无力? 2。为什么在进食大量淀粉后症状加重? 3。血钾增高时对肌肉收缩有何影响?为什么?

细胞是组成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在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子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才能阐明整个人体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 1.细胞膜的分子组成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图2-1)。膜中脂质的分子数超过蛋白质分子数100倍以上。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笔记: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细胞保持形状和大小。 2. 细胞膜: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水分、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等。 3.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部液态的部分,其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器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如能量生产、营养物质合成和分解等。 4. 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DNA,负责储存和管理细胞的遗传信息。 5.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液泡(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细胞壁(支持细胞结构)。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 细胞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如能量生产、营养物质合成和分解等。 3. 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DNA,负责储存和管理细胞的遗传信息。 4. 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如液泡和叶绿体。 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1.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另外,植物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四、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在光的作用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呼吸作用:植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细胞生理学知识点

细胞生理学知识点 细胞生理学是生物学中研究细胞的功能和活动的学科。在这个领域里,科学家们探索和揭示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和生理过程。本文将 介绍一些关键的细胞生理学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细胞代谢 和细胞信号传导等内容。 一、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半透性隔离层。它由磷脂双层组成,其中嵌入了多种蛋白质。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 进出。通过膜脂双层中的蛋白质通道,细胞膜实现了对离子和大分子 物质的调节,维持了细胞内外的稳定环境。 二、细胞器 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生产中心,通过细胞呼吸过程合 成ATP分子。线粒体内含有线粒体DNA,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2. 内质网:内质网是一系列膜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上存在着许多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滑面内 质网则参与脂质的合成。 3.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和脂质的包装、修饰和分拣。它 由扁平的膜囊构成,其中含有高尔基体酶。 4. 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能够分解各种物质,包括 细胞外的小颗粒、细胞内的有机分子和损坏的细胞器。

三、细胞代谢 1. 能量代谢:细胞通过有机物质的氧化代谢来释放能量,主要以葡 萄糖为主。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在 线粒体内产生ATP。 2.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是细胞中的重要生物大分子,通过转录和翻 译过程合成。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生成mRNA分子,然后将mRNA带到细胞质中,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3. DNA复制:DNA复制是细胞分裂前的一个重要过程,确保每个 新细胞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在DNA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被 分离,并利用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四、细胞信号传导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和相应过程。主要包括受体、 信号转导分子和效应器等组分。在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感知外界信号,如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旦受体被激活,会进一步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 导分子,并最终导致细胞内的生理响应。 以上是细胞生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各种生物过程至关 重要。希望本文能对读者了解细胞生理学有所帮助。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 一绪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体液中的离子物质是通过通道转运的,而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则依赖载体转运。至于载体与通道转运各有何特点,只需掌握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⑶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低向浓度高处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称为主动转运。体液中的

人体生理学课堂笔记整理

(一)绪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3。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注意 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 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体液中的离子物质是通过通道转运的,而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则依赖载体转运。至于载体与通道转运各有何特点,只需掌握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⑶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低向浓度高处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称为主动转运。体液中的一些离子,如⑶、K+、Ca2+、H+的主动转运依靠细胞膜上相应的离子泵完成.离子泵是一类特殊的膜蛋白,它有相应离子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 酶的活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 并利用能量供自身转运离子,所以离子泵完成的转运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体液中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的主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浓度 B K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33.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肌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释放Ach,使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然后在什么部位引发动作电位肌细胞膜 34.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浆中何种离子的浓度升高 Ca 2 35.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属于载体易化扩散 36.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阈值增加 37.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3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生理学重点总结笔记知识点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生理学重点必考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生理学可以说是学护理的基础,说是基础并不代表它简单,而是说它重要,解剖生理这两门基础课学不好,就相当于是盖高楼地基没打稳,迟早得塌。 给大家整理了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生理学复习要点,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