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文件汇编

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文件汇编

奉贤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

系列文件汇编

2015年3月20日

目录

总文件

《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2)

专项文件

1.《关于我区都市治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16)

2.《关于加强镇管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 (22)

3.《关于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27)

4.《关于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37)

5.《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45)

6.《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53)

7.《关于进一步深化网格化治理提升城乡综合治理效能的实施意见》 (61)

8.《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68)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 (74)

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形成具有郊区特点、奉贤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依照《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的要求,现就本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差不多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照十届市委七次全会、三届区委九次全会部署,把握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多运用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方式,紧紧围绕增强基层动力、提升基层能力、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社互动,强化镇、社区、开发区的主体责任,发挥村居基础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着力推进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努力形成具有郊区特点、奉贤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差不多原则。坚持贯彻市委部署与体现奉贤实际相结合,既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市里各项任务要求,又结合奉贤实际,体现郊区特点,具有奉贤特色。坚持强化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

创相结合,既注重全区基层治理体系的统筹规划,又鼓舞基层创新探究,力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有机统一。坚持着眼整体推进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既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加强工作的整体推进,又聚焦重点、分类指导,在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

二、完善镇治理体制,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三)完善治理机制。切实落实镇、社区、开发区在地区社会治理中的主体责任,推动各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并重上来。协调好南桥新城与面上镇、都市化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新城和各类镇的作用,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依照人口规模、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和进展基础等差异,进一步分类细化镇、社区、开发区在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具体职责任务,实行差不化治理。完善南桥新城开发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究建立事权统一、责任清晰、各尽优势、各司其职的联动进展和利益分享模式。

(四)理顺条块关系。全面梳理镇、社区、开发区目前实际承担的工作事项,按照权责一致、依法高效原则,科学界定、分类划定条块职责。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治理问题,如应由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治理处置的,镇、社区、开发区负责发觉、

配合和监督;对部门职责交叉、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都市综合治理难点问题,由镇、社区、开发区对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进行统筹协调、考核督办;对公共服务类事务,职能部门应负责制定具体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和业务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由镇、社区、开发区负责整合安排;对社区自治类事务,由镇、社区、开发区发动村居委会开展自治,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配合支持。

(五)改进考核评价。依照各镇、社区、开发区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完善对镇、社区、开发区的差不化治理和考核方法,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基层群众的参与权、评价权。对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为要紧职责的社区,积极稳妥地开展群众中意度测评。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做到公开透明、考用结合、导向鲜亮。给予镇、社区、开发区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建议权,切实将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任免、交流、考核等听取镇、社区、开发区意见,作为规定程序予以落实。

(六)深化都市治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坚持重心下沉、能统则统,进一步集中执法事项,厘清执法边界,提升执法效能。

做实区城管执法局,实现相关行政治理部门与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无缝衔接;依照市级授权,强化镇一级都市治理行政执法权力,镇城管执法中队实行“镇属镇管镇用”,以镇政府名义执法,人、财、物由镇治理。完善城管执法联动联勤机制,加大公安对城管执法的保障力度。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

(七)推动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优化差不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明确不同城镇类型在差不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源配置和投入标准。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综合服务配套,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完善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规划,落实配套建设责任制。围绕村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深入开展智慧社区、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加强公共服务资源与社会服务资源的对接,提高村居民生活便利性。

(八)加大顽症治理力度。重点推进对违法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建墓、违规种养、非法营运、无序设摊、群租、环境污染等严峻阻碍群众生产生活顽症问题的治理。全面完成镇村社会治理各项整治任务,大力开展无新增违建村居创建工作。围绕人口、土地、房屋建设使用、环境卫生、生态爱护、生产安全等重点,强化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在居民区,将物业治理、环境卫生、社区安全、违法建筑、群租等社区治理难点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

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九)强化人口综合调控。科学确定各镇、社区、开发区人口调控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人口结构优化,加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措施。坚持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础,严格落实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全覆盖的人房信息动态巡查系统建设。加大“城中村”、来沪人员“倒挂”地区突出问题的集中排摸、滚动排查和综合治理。在持证享受和积分入学模式基础上,探究深化覆盖全体来沪人员的积分治理体系,及时跟进相关治理制度的配套设计,有效规范外来人员生产经营方式和居住行为。

(十)优化镇管社区治理模式。按照治理扁平化的要求,镇管社区一般采取直接治理模式,加强镇级条线部门的直接治理以及居民区工作力量。综合考虑镇域公共治理有效性、公共服务可及性、居民参与便利性及面积、人口规模适度性等因素,兼顾都市化程度、以后进展等实际情况,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以项目化方式予以推进。加快实施镇管社区改造试点。对符合差不多治理单元设置标准的镇管社区,按要求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治理力量。积极推进析出街道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