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爱军:马克思国家观讲解

唐爱军:马克思国家观讲解

唐爱军:马克思国家观讲解
唐爱军:马克思国家观讲解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的考察

唐爱军*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北京 100091)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真正进入到政治和国家研究领域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马克思研究国家学说的“中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理论的批判性分析,为开创自己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国家观;马克思;黑格尔;《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为《批判》)是马克思真正进入到政治和国家研究领域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马克思研究国家学说的“中介”,马克思在该著作中,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理论的批判性分析,为开创自己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一、批判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主谓颠倒”

马克思在《批判》中对“市民社会”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他更多地是依据黑格尔的说法来理解市民社会的。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的根本“精神特质”是私人的利己主义,它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要为基本原则。马克思基本上也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认为,马克思在《批判》中完全照搬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涵,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停留在黑格尔的层次上,比如他在手稿的后部分就逐步意识到从长子继承制和地产等私有财产的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容,超越了黑格尔的“需要体系”的理解水平。在“国家”的理解上,马克思也主要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但也有所突破,如从现实的人、私有财产、等级要素等方面来理解政治国家和国家制度。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以及思辨唯心主义,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点,具体内容如下: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14CKS020)。

作者简介:唐爱军(1984—),男,汉族,江苏东台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

1 批评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的目的论倾向。

黑格尔认为:“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国家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规和利益都从属于这种权力的本性,并依存于这种权力;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①可以看出,黑格尔将国家看作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马克思指出,这两者是“二律背反”的:“外在必然性”表明国家和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市民社会以特殊东西而非普遍东西为自身本质的,即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求为本质,它根本上不是以国家为内在目的。所以说,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因此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实,黑格尔头脑中装的是一种目的论的思维方式,一种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因为在黑格尔这里,“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像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②

2 批判黑格尔以思辨的思维为“出发点”,从经验事实出发得出了:市民社会在时间上先于国家,是国家产生的前提。

黑格尔从抽象思维出发,根据国家观念来理解家庭和市民社会,把它们理解成国家观念以它自己的材料所进行的“分配”。显而易见,黑格尔在考察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不是从经验事实而是从抽象观念出发,作为“主体”的国家先于市民社会,成为后者得以产生的始因。“作为出发点的事实没有被理解为事实本身,而是被理解为神秘的结果。现实性成了现象,但观念除了是这种现象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内容。观念出了‘形成自为的无限的现实的精神’这一逻辑的目的以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这一节集法哲学和黑格尔整个哲学的神秘主义之大成。”③马克思则是从经验事实出发:由于各种原因和需要,个体通过各种方式组成家庭乃至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又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国家。“国家是从作为家庭的成员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这种群体中产生的。”④家庭和市民社会不是从国家观念中派生出来的,历史经验的事实是,家庭成员和市民社会成员以独特的社会组织方式而形成国家,国家是现实的人的政治存在方式。所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以,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时间上,市民社会都是先于国家的,是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市民社会和家庭’在其真实的即在其独立的和充分发展中是作为特殊的‘领域’而成为国家的前提。”①国家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依赖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家庭和市民社会作为特殊领域是国家这一普遍领域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 指出市民社会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人为基础”。

黑格尔完全根据“伦理”发展三段论来说明国家的产生与形成,国家是地上的神,伦理精神的最高形式,总之,一句话,它是无限的。马克思指出,国家的产生不是观念的自我规定,它也不是无限的精神,而是“有限”的。国家的有限性在于它不是与家庭和市民社会无涉的“彼岸之物”,而是在两者的基础上被建构起来的,家庭是“自然基础”,市民社会是“人为基础”。马克思说道:“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②

4 批判市民社会是观念产物的观点,指出了市民社会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黑格尔主张,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由观念产生的,“把它们(家庭和市民社会——引者注)结合成国家的不是它们自己的生存过程,而是观念的生存过程,是观念使它们从它自身中分离出来。就是说,它们才是这种观念的有限性。”③马克思认为,恰恰相反,不是从国家的观念中去理解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发展动力,而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现实发展过程中来理解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它们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④

5 批判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上的“主谓颠倒”,揭露其思辨唯心主义实质。

黑格尔在“主谓颠倒”框架中来理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本来意义的主体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和政治制度是客体;但黑格尔把它们“头足倒置”了,国家理念变成独立的主体,而本来的主体即家庭和市民社会却成了国家理念的客观要素。马克思不仅揭示出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问题上的“头足倒置”,而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且进一步追溯到其哲学根基——思辨唯心主义和泛逻辑神秘主义。因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是他的逻辑学。“整个法哲学只不过是逻辑学的补充。”

①“真正注意的中心不是法哲学,而是逻辑学。”②黑格尔逻辑学的错误就在于思维与存在、主词与宾词、主体与谓语之间的颠倒。“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观念当作主体,而把本来意义上的现实的主体······变成了谓语。而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的。”③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批判思辨哲学所采用的“颠倒方法”。思辨哲学歪曲了主词(人、存在)与宾词(神、思维)的真正关系,把主词当成了宾词,而把宾词当作了主词;批判思辨哲学就表现为把它颠倒的东西再颠倒过来。可以看出,马克思站在哲学唯物主义立场上,揭露黑格尔逻辑学的唯心主义实质;思辨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是黑格尔法哲学的哲学根基。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点就必须深入到黑格尔唯心主义世界观。只有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才能正确地说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对王权的批判

在国家权力归属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针锋相对。黑格尔认为主权在君,王权是国家的核心,马克思用“人民主权”论批判“君主主权”论。

作为一个总体,王权包括三个环节:国家制度和法律的普遍性、作为特殊对普遍的关系的协商、作为自我规定的最好决断环节。黑格尔认为,绝对自我规定的最后决断环节是最重要的,它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归宿,也是其他一切东西的现实性的开端。王权在根本上被视为单一个体的意志。个人的意志就是王权。总而言之,任意就是王权,王权就是任意。马克思对黑格尔“王权就是任意”观点的揭露与批判,大致有下面几个角度:

(1)王权集中于单一个体即君主。

黑格尔说道:“主权最初只是这种思想性的普遍思想,它只是作为自我确信的主观性,作为意志所具有的一种抽象的、也就是没有根据的、能左右最后决断的自我规定而存在。这就是国家中的个人因素本身,而国家本身也只有通过这种个人因素才能成为一个单一的东西。可是主观性只有作为主体才真正存在,人格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只是作为人才存在,而在已经发展到实在合理性这个阶段的国家制度中,概念的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其自为地现实的独特的形式。因此,整体的这一绝对决定性的环节就不是一般的个体性,而是一个个人,即君主。”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黑格尔认为国家主权必然集中于单一个体才能现实的存在,主权的个体性因素就是君主。黑格尔把君主规定为人格化的主权,表达了“主权在君”的专制主义思想。“国家人格只有作为一个人,作为君主才是现实的。”②马克思揭露出,黑格尔硬把国家主权和普遍意志说成单一个体即君主意志。“主权在君”思想意味着,君主是国家的人格,是人格化的主权,其他所有人都被排除在国家主权和国家意志之外,导致的结果是:“朕即国家”。黑格尔在坚持主权在君思想的同时,还批评人民主权思想。他认为人民主权思想是混乱的、粗陋的。总之,主权在君的观点直接证明了王权就是任意的论断:“君主是国家中个人意志的、无根据的自我规定的环节,是任意的环节。”③

(2)君主的产生是自然的,具有肉体偶然性。

君主之所以成为君主,具有代表国家的尊严,是个体通过直接的自然方式即自然的肉体出生来完成的。“君主的肉体决定了他的尊严。”④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的君主产生学说的荒谬性,“人一出生就注定成为君主,如同圣母马利亚的圣灵降孕一样,不可能成为超自然的真理。”⑤实际上,黑格尔并没有证明君主为什么由肉体出生决定,它只是类似于宗教说教的神秘主义的设定。马克思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君主世袭制和继承制。黑格尔坚持王位世袭制反对君主选举制,认为“君主选举制倒不如说是各种制度中最坏的一种。”⑥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主权不是世袭的,而是流动的,也就是说,王权是一种国家规定,这种规定是按其他环节的内在制度轮流指派给国家单个公民的。”⑦

(3)君主的最后决断即行为是任意的。

君主的出生表现出自然的偶然性,君主的行为则表现出意志的偶然性。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赦免权。黑格尔认为,君主主权产生赦免罪犯的权力,因为只有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6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04页。

这个主宰一切的权力才有权实现这种化有罪为无罪,并用既往不咎的办法消除犯罪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指出,赦免权就是恩赦权,它是颇具偶然因素的任意的最高表现,黑格尔却把这种任意视为君主的真正属性。二是选用大臣权。选用大臣是由君主“不受限制的任意”决定的,因为他们直接和君主本人接触。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侍从。君主就是根据这种“非常抽象、非常糟糕的经验”来选拔行政人员的。三是不承担责任。如果君主违反了“国家制度整体”,违反了“法律”,他是不需要负责任的。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必然是任意而为的。

在《批判》中,马克思一方面揭露并批判黑格尔“主权在君”,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即“人民主权”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君主主权论的批判,对人民主权论和民主制的阐述,可以从诸多角度加以分析:

(1)人民主权与君主主权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主权概念。黑格尔指出君主主权是人民主权的体现,马克思指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不是存在于两个方面的同一个主权,人们只能在对立的两者中择其一。并且,马克思指出,二者有一个是不真实的,那就是君主主权,因为它是以上帝为主宰的,而不是人为主宰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君主制不是民主制的真理,民主制才是君主制的真理。君主制本身是不彻底的或未实现的民主制。(2)主权与国家制度的关系。君主制是君主主权的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人民主权的国家制度。君主主权与人民主权的对立关系,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反映为君主制与民主制之间的对峙。(3)民主制是人民的自由产物。黑格尔从国家出发,把人变成主体化国家。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把国家和国家制度理解为人民现实活动的产物,它们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在民主制中,这一点更为明显:“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①正如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了人民,而是人民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是人民自由活动的作品,它本身就表现为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法律是人的存在形式,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4)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维护人民利益和实现人的普遍本质。黑格尔所构想的君主制根本无法消除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

分离,无法实现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统一。“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特殊的真正统一。”①只有民主制才将人民提升为国家制度原则,国家制度、法律以及国家本身都成为人民的自我规定,是人的普遍本质的真正实现。此外,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现代人的二重性存在。“真正民主制”能够消除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解决人的二重性。

三、对行政权和官僚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中论述并揭露了黑格尔在行政权和官僚政治等方面的错误,阐述了自己的官僚政治批判思想。

(1)行政权和官僚政治的定义。

黑格尔指出,行政权首先是执行和实践国王的决定,即贯彻和维护已经决定了的东西,如现行法律、制度和公益设施;其次,它的目的是使特殊从属于普遍事务,维护普遍利益;第三,它包括了审判权和警察权。而官僚政治(官僚机构)就是行政权实施的行政机关,“行政权无非是被他(黑格尔——引者注)作为官僚政治来阐明的行政机关。”②在黑格尔那里,管理机构指一个更高的社会公仆机构,这些公仆从中产阶级竞争中吸收出来,他们的任务是协调普遍利益,保卫国家团结。

(2)官僚政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官僚机构存在的前提是市民社会通过“同业公会”实行的“自治”。官僚政治或官僚机构是同业公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同业公会是官僚机构的原初形态,或是说,是官僚机构在市民社会中的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官僚机构是国家的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构成市民社会的官僚机构。此外,同业公会提供了官僚机构存在的物质前提。为了防止发生伤害彼此利益的冲突,或者为了在相互冲突中获得自己利益最大化,单个同业公会需要名义上代表普遍利益的官僚机构的存在,调和各同业公会或各行业利益中的那些不一致的目标与需求,使之变得和谐一致,至少保持一种相对的和平状态。当然,它们更多地是希望官僚机构能保护自身利益而反对其他同业公会的利益。“于是,官僚政治这种完备的同业公会就胜于同业公会这种不完备的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把同业公会贬低为假象,或者力图把它贬低为假象;但是,它又希望这种假象存在并希望这种假象相信自己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的存在。同业公会是市民社会企图成为国家的尝试,而官僚政治则是那种确实使自己变成市民社会的国家。”①

官僚政治的基础是国家与市民社会、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分离。由于市民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特殊领域,所以,才需要一个国家代理机构来维护市民社会的全体利益,协调它们的利益冲突,并使它们的利益服从于国家的普遍利益。

(3)官僚政治的本质特征。

黑格尔认为官僚机构具有真正的客观性,代表着真正的普遍利益,能够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统一。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完全没有阐明官僚政治的内容,只是给官僚政治的“形式”的组织做了某些一般的规定。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官僚政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从“本质”上揭露出官僚政治的实质:“国家形式主义”,并且指出了它具有形式主义、等级制、神秘主义等特征。对官僚政治的本质特征的把握,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内容上看,官僚政治是“粗陋的唯物论”,代表特殊利益。官僚机构在形式上维护着国家的普遍利益,而其实质是官僚机构形成了自身的特殊利益,他们在国家中是一种特殊的闭关自守的、封闭的利益集团,是国家中的“同业公会”。官僚机构精神只是“形式的国家精神”,它真正的精神是市民社会的同业公会精神,是物质利益精神。官僚机构把自身利益和存在当作国家的最终目的,在这庞大的机构中,根本不可能以国家普遍利益为目标,更谈不上实现普遍利益了。就单个官僚即行政人员而言,物质生活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追求个人目的是他们的主要需求。国家目的没有成为每个官僚的行政活动的“绝对命令”,国家的目的并没有真正得到执行;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个人的目的,变成了个人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总而言之,“粗陋唯物论”主宰了官僚政治,掏空了它的普遍性和公共性,它的实质是利益的特殊化。

第二,从形式上看,官僚政治是“粗陋的唯灵论”,具有神秘主义特征。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官僚政治代表特殊利益。但是,官僚政治为了自己的存在合法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虚构自己的普遍性和公共性,把自己说成是普遍利益和客观理性的代表。“如果官僚政治一方面是这种

粗陋的唯物主义,那么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它那粗陋的唯灵论就在于它想创造一切,就是说,它把意志推崇为始因。”①可见,官僚机构通过意志万能的唯心论来粉饰自己,通过唯心论或唯灵论来言说自己的普遍性。“官僚政治同实在的国家并列的虚构的国家,它是国家的唯灵论。”②“官僚政治掌握了国家,掌握了社会的唯灵论本质:这是它的私有财产。”③官僚政治通过两种方式来维护它的神秘性:一是等级制,二是封闭系统。

言而总之,官僚政治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通过意识形态方式来编织自己的普遍性外衣,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掩盖它的秘密。

(4)官僚行政人员的选拔。

官僚或行政人员指“政府的全权代表”,他们是从市民社会同业公会和自治团体中选拔出来的,协调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同一。黑格尔指出行政人员的选拔即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同一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混合选拔”。行政职位的分配采取有关人员的通常选举与最高当局的批准、任命相混合。选举是取得同业公会、自治团体的信赖;任命是体现国家意志。这种混合方式可以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统一起来。而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同一是十分表面的,隐藏在其后的是深刻的对立关系。同业公会的私有财产和特殊利益在本质上是反对国家的,通过这种选拔最多只是暂时的妥协、调和。二是每个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官员,献身于“普遍等级”。黑格尔认为,国家官员是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普遍等级,每个公民只要具备国家官员所需的职位知识和才能,就可以成为普遍等级中的一员,从而有力地将市民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马克思不以为然,国家官员是虚假的普遍等级、空幻的普遍等级,仍然是个特殊等级。每个市民都有可能献身于国家官员这一等级,不过是说明了一部分人通过某种方式(教育、考试)可以转到另一个阶级中,获得该阶级的权力和特权。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同一,不在于个人具有成为国家官员的可能性,而在于国家官员作为一个等级,是否具有成为普遍等级的可能性。

黑格尔还指出了选拔的两种方式:考试和君主决定。考试反映了个人同官职的客观联系,也就是说,个人必须证明自己有管理行政事务的知识和才能。马克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思指出,考试无非是从法律上确认官僚知识是一种特权。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官僚知识而获得进入官僚等级的准入证。除了考试这一客观因素,还有一个主观因素即君主的决断。君主的任务:从众多具有官僚知识的人才中选拔出官员,担任相应官职,让他们全权管理公共事务。马克思认为,君主是偶然性的、主观因素的代表,他的恩赐成为官员选拔的最后决断。

(5)官僚机构的监督。

黑格尔也意识到行政机关及其官员滥用权力现象的存在。黑格尔指出,监督官僚机构,防止官僚滥用权力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官僚机构自身的“等级制”。二是同业公会的自下而上的监督。等级制监督实际上就是上级管理机关对下级组织的权力制约。马克思指出,这实际上根本无法防止权力滥用。官员只有违反等级制或犯了等级制认为不必要犯的罪行时,才受到等级制的惩罚。但是,如果等级制本身就是滥用权力的根源,或者说,某个官员犯了罪行是由等级制本身造成的话,那么,等级制根本不会惩罚官员,相反它对该官员百般庇护。此外,黑格尔还寄希望于官员的“直接的道德和理智的教育”来实现监督。事实上,官僚机构内部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的机械性在抵消影响他的“道德和理智的教育”。

(6)铲除官僚政治。

马克思对官僚政治持彻底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主张铲除官僚制度。从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来看,铲除官僚政治主要是消灭私有制。消除官僚对管理知识的独占‘实现真正的普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管理委员会等措施。概要之,消灭私有制,消除国家机关的剥削阶级性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是摒除官僚政治的最根本措施。具体到《批判》而言,铲除官僚政治就是要有一个代表所有阶级利益的普遍阶级,它是普遍利益的真正代表者,而不是虚幻的代表者。官僚机构只是普遍利益的虚幻体现,只有国家在现实层面上真正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官僚政治才会真正被根除。

四、对立法权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立法权是国家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狭隘的立法权思想是黑格尔思辨国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的后半部分,对黑格尔的立法权思想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1)揭露黑格尔的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二律背反”。

对于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关系,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立法权高于国家制度。立法权是组织普遍东西的权力,是规定国家制度的权力。立法权应该存在于或已经存在于国家制度之前或之外。二是立法权从属于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以国家自身理念为目的和原则的,只要它依据自身概念本性规定自己的活动,它就是合乎理性的,所以国家制度不以他者为原则,不受他者规定的权力而活动。相反,立法权是以国家制度为前提的,它是按照国家制度确立起来的权力,国家制度通过各种法律来规定立法权的方向和边界。“立法权只有在国家制度的范围内才是立法权,如果国家制度在立法权之外,那么,它就处于法律之外了。”①显然,一般看来,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关系是矛盾的、“二律背反”的。黑格尔如何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二律背反”呢?他的想法集中体现在下面这段话中:“立法权所涉及的是法律本身(因为法律需要进一步规定),以及那些按其内容来说完全具有普遍性的国内事务。立法权本身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国家制度是立法权的前提,因此,它本身不由立法权直接规定的,但是它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通过普遍行政事务所固有的前进运动的性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②黑格尔这段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国家是理念的自我运动,理念的实现就是国家制度,有了国家制度才有立法权。所以国家制度是先于或外在于立法权的,它本身不由立法权规定,相反,它是立法权的前提。第二,国家制度不是凝固的,而是不断发展的,通过立法权、法律以及行政事务等手段可以逐步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而是把它变成另一个“二律背反”:“把立法权的作用即它的按照国家制度确定的作用置于同它的按照国家制度确定的使命相矛盾的境地。”③黑格尔的错误不仅在于没能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他站在为普鲁士专制主义辩护立场上,主张立法权从属于国家制度的观点。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立法权只是王权的附庸,他害怕人民通过立法权来制约王权,甚至是改变国家制度,他只是赋予立法权“完善”既定国家制度的权力,根本上是不可能改变国家制度性质的,也就是普鲁士的君主制国家的性质。马克思认为,能否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在于:是否使人民提升为政治国家(国家制度和法律)的原则。马克思指出,人民是立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15页。

法主体,也是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一方面,人民是立法主体,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国家制度。立法权代表人民意志,国家应在人民意志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国家制度,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新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国家制度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人民立法权决定了国家制度,但国家制度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论它如何变化发展,只要它顺从人民意志,符合人民利益,就是合理的。国家制度一旦不合理,人民有权立足于自身意志、现实利益及时调整或改变国家制度。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立法权是人民意志自由的最高表达方式,人民有权制定国家制度,且能根据时代发展和自身意志需求随时改变国家制度。

(2)阐述立法主体和立法方式等方面的观点。

黑格尔认为,立法主体有三个,即立法权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作为最高决断环节的君主”,君主是最高意义上的立法主体,因为他有最后、最高的决定权;第二个环节是“作为咨议环节”的行政主体。他们是执行君主意志的官僚。第三个环节是“等级要素”即市民社会成员。等级要素是市民社会向国家派出的代表团。黑格尔指出,君主和官僚是立法主体的根本环节,而等级要素只是“形式上”的立法主体,他们在立法活动中难以有所作为。黑格尔之所以认为,等级要素不能成为真正的立法主体,就在于他们是私人等级,他们是由单一性、私人观点和特殊利益产生的,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私人事务”,而不关注“普遍事务”。所谓普遍事务就是供职于政府的行政人员所从事的活动,他们站在国家立场上,献身于普遍利益和国家精神。立法是要解决国家的普遍事务,所以立法主体只能是站在国家立场上,从事普遍事务的君主和官僚,这样就把等级要素即私人等级排除在立法主体之外。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狭隘的立法主体的观点,首先不同意将等级要素排除在立法主体之外。黑格尔所谓的普遍事务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形式,是君主的私人事务,现实的普遍事务应当是市民社会各等级的共同事务。等级要素即市民社会成员有权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自由意志,参与国家事务,成为立法主体的重要环节。等级要素参与立法活动,表达了一定的人民意志,代表了一部分人民,或者说,表达了人民的部分意志和利益诉求。普遍事务应是绝大多数人的事务或全体社会成员的事情,人民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以,普遍事务本质上就是人民事务,

人民有权参与立法活动、参加国家事务,立法主体自然应该是人民。所以,在立法主体问题上,马克思不仅批判黑格尔将等级要素排除在立法主体之外,而且也不赞成将立法主体局限于等级要素上;而是认为,人民是立法的真正主体,人民事务是真正的普遍事务。

在立法方式上,马克思主张由代议制逐步过渡到普遍参与制。黑格尔实际上主张的是等级制的立法方式,私人等级采用的是“议员参与”的立法方式。马克思提倡的是“全体人员都单个地”直接参与,强调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形成普遍参与立法的方式。黑格尔反对“全体人员都单个地”直接参与方式,认为这种看法死抱住每个人都是国家成员的这种“抽象规定”。马克思对此给出了反击。国家的普遍事务就是人民自己的事务。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体,有权利也应当参与讨论、决定国家事务;全体人员有权利也应当参与立法,行使立法权。马克思实际确立了普遍参与立法的价值理念。当然,普遍参与制是一种理想的政治价值目标,受文化、经济以及人们意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许多国家采用的是代议制,这具有相对的、历史的合理性。但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从主客观方面创造条件,推进代议制向普遍参与制的转化。

(3)私有财产决定国家制度和法。

马克思在《批判》手稿后半部分论述到长子继承制和私有财产。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框架下,马克思进一步拓展并丰富它的内涵:揭示出私有财产决定国家制度和法,它是国家与法的决定性要素。

首先,不是政治国家决定私有财产,而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

黑格尔把长子继承权描写成政治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权力,他说长子继承权只是政治的要求,应从长子继承权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意义来理解,可见,黑格尔坚持政治国家对长子继承权即私有财产权的支配作用的观点。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在长子继承权与政治国家关系问题上“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真实的关系是,私有财产规定国家和政治制度,构成它们的本质:“政治制度就其最高阶段来说,是私有财产的制度。最高的政治信念就是私有财产的信念。”①

其次,私有财产决定立法权。在马克思看来,长子继承权是私有财产决定立

法权的最有力的证明。黑格尔认为,长子继承权是权利相关人与生俱来的地产权,该权利的取得是基于肉体出生的地位,而不需要社会意义上的普遍承认。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动物学世界观”的荒谬性,指出了国家中的立法权是国家各个环节的真正的价值和本质的“秘密”,私有财产是国家的本质意义之所在,是国家法权的真正主体。一方面,私有财产决定了国家与法(特别是立法权),另一方面,国家法律和立法权的任务在于确认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是为私有财产服务的。地产所有者的所有权是通过国家的立法形式而加以确立的,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作为自由意志的体现,立法权“除了私有财产的内容外缺乏任何其他内容。”①

综上所述,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问题上的思辨唯心主义实质,正确厘清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针对黑格尔的“君权神授”的国家主权理论,马克思提出了“人民主权”概念,指出了“民主共和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形式,现代民主是现代国家制度得以建构的基本原则。黑格尔将官僚政治视为“理性精神”和“普遍利益”的体现,马克思揭露了官僚政治的谎言,对官僚制持批判态度,并且开创了以特殊利益(尔后发展为阶级利益)研究官僚制度的先河。马克思正确阐述了私有财产和国家制度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批判了黑格尔的狭隘立法权的观点,表达出普遍立法权、普遍参与制等现代民主政治思想。

最新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7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答案】A 【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 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答案】A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等。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2012年第1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2期) Total No .312 收稿日期:2012—08—13 作者简介:刘黎(198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刘 黎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系统地阐释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权力的配置与制约以及国家和公民社会关系等理论内容, 这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学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创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不断深入理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中,从基本政治制度、法治国家以及国家结构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学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本质;市民社会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116—02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第一个历史文献应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它和《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 义国家学说。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了这门学说是通过分析总结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披露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虚假性,指出国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矛盾在政治上的反映,都将经历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灭亡的历程。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按照历史顺序叙述马 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马克思国家学说应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首先,在欧洲1848年革命 前夜,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所在。第二个发展时 期是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 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尚未提出用何种方式方法完成这一使命。第三个时期是1871年巴黎公社出现以后。通过巴黎公社马克思找到了完成这一使命的方法。他认为 :“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并借 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政权组织形式,即议行合一,兼管 立法和行政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提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 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 。充分理解“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 关于国家本质论述的关键。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社会关系性质这两大基本属性决定的。例如,阶级社会中的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形式”,虽然他们在表象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实质上却是由其统治阶级所操纵的统治工具。国家代表的仅仅是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利益,并不是全体公民社会的普遍利益诉求。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提出了一个超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的新民主概念。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三大理论创新:首先是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深层剖析。马克思指出,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载体,这种理论实现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统一;其次是对国家职能的合理划分,马克思提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 6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钟卫华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定义述评 1. 领袖人物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一定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加以界定的,突出了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但是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也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同时会被人误解为只要是马克思的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会把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形成的成熟的、不成熟的观点都当作真理性的东西。斯大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这个定义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但同样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这门完整科 学的研究对象,只强调了自然和人类社会,而把思维领域排除在外。可见,列宁 和斯大林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的。 2. 国内学者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和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 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定义是简洁的一个定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

精髓,但不够完整。 吴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一门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具有最高视野的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就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其中包括着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定义有其合理性,但同样会让人 发生误解,很多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特定历史条件的消失和环境的变化,对今天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适用提出了质疑,甚至以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 段若非也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并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状况,并且这个使用了“特别是、更特别是”的递进副词,这就“把关于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看成不 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更特别’的内容;即使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 律理论,也被看成不是马克思主义‘更特别’的内容。” 程恩富则认为,经过数十年国内外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探讨和争论, 可以给出马克思主义四层面的新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 系(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从价值观念层面界定)。”除此之外,还有梅荣政、赵家祥、梁树发、郭大俊、桑志达等学者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黎眩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50 年代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人的理论出发点、使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几个流派。从对国家作用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工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工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米利班德。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的中立的裁判者,而是一个深深介入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要 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结构主义”国家论是以20 世纪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工具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它认为要理解资本主义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上。只有生产关系即社会阶级才是历史的主体。结构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个人的选择和历史的方向。可以区分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种结构,虽然经济结构有最终决定性,但是其他两种结构在一定时期也能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支配结构。“调节者”国家论把国家视为调节阶级矛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主体,保持相对的自主性,通过缓和各阶级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菲。“制度平台”国家论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制度主义色彩,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索普。他认为国家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为社会各阶层和力量提供了活动和斗争的制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从关注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学、政治学、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四种国家理论。 比较而言,前三者强调的是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国家。经济学强调的是国家与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关系。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的是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五观”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五观”学习资料马克思主义5观学习资料马克思主义“5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1个阶级压迫另外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1切被安排的阶级受1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它包括3层含义: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1种历史现象,不是历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久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构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一样,国家也必定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完全消灭而自行灭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 2.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一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一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1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1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托它的政治统治来保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协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气力的表现,1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3.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分,就在于它有逼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类权利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类权利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迫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

强迫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1种组织气力和物资气力,即特殊的社会权利。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1,民族是1个历史范畴,有它本身构成、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构成的1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1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第2,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括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常常同阶级问题联系在1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致伤害少数民族大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权势帮忙。 第3,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1部份。民族问题历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1部份,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1部份。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全部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全部革命和建设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毛病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全部革命事业遭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4,各民族同等的联合,反对民族轻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不管大小,都1律同等。每一个民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论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 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 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 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 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48 一249 页)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 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 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 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 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10 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 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 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26 页)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 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 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 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 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有关论述,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二、政府的特性 (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于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就此而言,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统治阶级的性格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

(2)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在这个范围内,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而运用政府权力谋求特定社会团体或者私人利益,是与政府的这一特性相违背的; 由此可见,政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 (3)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教案.

民族宣传月开展民族教育 主持人:刘洪科 授课人:孙秀芬 时间:9月7日 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全体职工 地点:基建运修处会议室 授课内容: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马克思的“五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 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与解析

1.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医生说:“可以。”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

而人却被压死了。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 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入研究了国家的各种基本问题、科学地分析了国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发展变革的规律、概括了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共同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国家的涵义做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及其,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阶级的统治;国家是个机器。 (一)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主要是说明国家存在的时间问题,即国家产生和消亡的时间问题,核心是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在阶级社会以前,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制度。当时的生产很不发达,生产关系是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平等关系。人们的社会组织不是国家,而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和部落或更大的部落联盟。这种简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是是应当是简单和低水平的生产力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剥削成为可能,阶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改变了,原始公社制度已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国家就是在“部分地改造氏族制度机关,部分地用设置新机关来排挤它们,并且最后全部以真正的国家权力机关来取代它们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产生出来的,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灭亡的必然规律。 (二)国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力量 这表明的是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者是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被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占有,他们就是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他们的奴役和剥削。国家正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主体的身份成为整个社会的人格代表,取得了共同体的形式外观。这种共同体的形式表现在:国家的管理对象是全体国民;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对全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不仅在社会各种类型的权利中效用最高,而且总是以社会政体的代表的身份,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解决各种纠纷和冲突的最终仲裁者出现的。 资产阶级统治是资产阶级的联合力量。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和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与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通知阶级意志。但是国家意志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在于它有保证社会成员遵守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强力或称暴力。因此,强力是实现国家意志的后盾和基础。所以,通常又把以强制力为基础的政治统治成为专政。 (三)国家是实现阶级专政和维护社会运转的机器 国家实现阶级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而不是民主制或君主制等国家形式。“机器”顾名思义是个工具,而且是个复杂的工具,它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机构。任何社会组织都有一定的机构,即组织体系。但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它特殊在具有公共权力,这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虽然专政必须有强制力,但专政并非仅仅是强制力,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还不是强制力。因为无产阶级专政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任务,这个任务,不是靠强制力,而主要靠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的。就是剥削阶级专政,在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也不是完全靠强制力,只是以强制力作为后盾而已。因此国家不仅仅是实现阶级专政的机器,它还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器。 总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其他政治思想家对国家概念的一般界定,我们可以将国家定义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本阶级利益,以公共权力为核心、暴力工具为后盾,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拥有最高主权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马克思主义五观总结

托里二中马克思主义“五观” 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活动,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党的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直接负责,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五观”知识。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使“五观”知识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 一、领导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五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学校立即成立了党政领导第一把手任组长的“五观”教育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五观”有计划进行。 二、扎扎实实的“五观”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使全校师生对“五观”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各族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观念,推动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1)通过升旗仪式对全校广大师生进行“五观”教育。 (2)发挥广播、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向全校师生宣传“五观”知识。 (3)通过每天下午的政治学习,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五观”教

育知识等的学习。 (4)为把“五观”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到实处,学校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上,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在全校组织了以“五观”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课。 在“五观”教育工作中,学校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五观”教育学习和研讨活动,并结合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学校内掀起了一个旨在树立“五观”教育学习高潮,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托里二中 2017年12月5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包括:①国家的含义、②国家的构成要素、③国家性质、④国家制度、⑤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⑥国家职能、⑦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的含义 (1)国家的产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本质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4)国家的属性:主权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阶级性:国家的根本属性,这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革命”关系时所强调的。 社会性: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所注重的。 主权性:是在“国际交往”中被看重的属性。 2、国家的构成要素: (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国家主权有两个特征,表现为: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3)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家的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根据国家性质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探析

马克思国家观探析 摘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在全球化交往的普遍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重新理解社会结构和历史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对马克思国家观的重新梳理和认识,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国家,正确认识和领会马克思对国家的深刻阐释,才能更好的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国家观 对于国家的起源,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国家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亚里士多德坚持社会共同体说,“认为国家是许多家族和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善的自治生活而组织的”;[1]国家社会契约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学家如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还有学者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定义国家,如奥地利政治学家巩普洛维奇认为:“国家是凭藉强制力而组织及统治的社会”。遗憾的是,这些学说都没有能揭示国家的本质,甚至还对认识国家的问题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而马克思的国家观,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使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曾经指出:“在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 一、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继承了上述思想家有关国家的基本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适应那个时代的国家观。当然,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是随着思想意识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日趋丰富完善的。 (一)马克思国家观的萌芽时期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观开始萌芽的时期。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没有

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主题班会手册

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主题班会教 案 第一小学潘佳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意义。 2.培养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三个离不开”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2、难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三个离不开”的资料 一、活动目的: 1、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内涵。 2、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坚持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 3、为搞好民族团结,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1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班会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简称“五观”教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这一历史现象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类型、国家的形式、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观点。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点。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科学内涵和理论观点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简称“五观”教育)。突出“五观”教育是新世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深化、整合,也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教学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和进一步贴近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更是党和国家加强民族工作和致力于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