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过程与设备复习题答案范文

热工过程与设备复习题答案范文

热工过程与设备复习题答案范文
热工过程与设备复习题答案范文

热工过程与设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造成水泥出现假凝现象的原因是()。

2、水泥熟料煅烧时吸热最多的工艺反应为()。

3、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安定性不符合国家标准,则此品为()。4.液压推力挡轮的优点是()

5.在回转窑烧成带,传热方式以()为主

6.筒式冷却机的共同特点是()

7.窑皮是附着在()耐火砖表面的一层熟料

8、 C3S形成的反应式()。

9、熟料中的MgO含量过高将影响水泥的()。

10、悬浮预热器谣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1、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经过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主要有()

2、熟料冷却过程中采取的冷却制度为急冷,否则,在生产中将导致()现象

3、由熟料形成热的计算过程可知:吸热量最多的反应是()

4、预分解窑内带的划分为(),烧成带和冷却带。

5、悬浮预热器窑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6、熟料烧成温度一般是()。

7、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起()的作用,而不是传热

8、回转窑内的结圈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9、回转窑熟料冷却制度是()。

10、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率要求达到()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二、选择题

1、干法回转窑所用的生料是()。

A白生料B半黑生料C全黑生料D生料浆

2、煤矿提供的煤质资料常以()表示

A. 收到基

B. 空气干燥基

C. 干燥无灰基

D. 干燥基

3. 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后结圈现象出现在( )

A. 烧成带与分解带之间

B. 分解带与固相反应带之间

C. 干燥带与预热带之间

D. 冷却带

4.下列哪种形式的预分解窑属于喷腾式预分解窑()

A. FLS

B. NSF

C. RSP

D. DD

5.分解炉内气流通过时间平均为()

A. 1 ~ 2.5 s

B. 1 ~ 2.5分钟

C. 30分钟

D. 4分钟

6. 旋风预热器旋风筒的主要作用是()

A.传热

B.分离物料

C. 传热和分离物料

D.使物料分解

7.分解炉内的传热方式以()为主

A.传导传热

B.辐射传热

C. 对流传热 D 没有传热

8.回转窑正常生产时,窑内的压力状态应为()

A. 正压

B. 负压

C. 零压 D 无法判断

9. 水泥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大是因为()含量高。

A Fe2O3

B Al2O3

C Fe2O3Al2O3

D R2O

10.()说明窑内很可能出现结圈现象。

A 窑主传动电动机电流下降B窑尾负压升高C窑尾负压降低D窑尾负压不变

11. 某生料经分析后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

A.增加石灰石

B.增加粘土

C.将生料磨细

D.减少石灰石

12. 物料在回转窑内煅烧的反应方式主要是()。

A.放热反应

B.液相反应

C.固相反应

D.化合反应

13. 放热反应带适合的砖种为()。

A.镁质砖

B.磷酸盐砖

C.粘土砖

D.抗剥落砖

14. 下列哪种熟料矿物不是在固相反应带生成的()

A. C3A

B.C3S

C. C4AF

D.C2S

15、熟料的考核指标是()。

A 熟料的立升重、游离氧化钙和熟料强度B回转窑的热工制度稳定

C 熟料的立升重、结粒大小和熟料颜色D熟料的化学成分

16、回转窑的气体流动主要靠()。

A 窑头鼓风机B窑尾排风机C烟囱D回转窑的转动

17、悬浮预热器窑系统中预热器的作用是()。

A预热物料B使碳酸钙充分分解C发生固相反应D生成一部分熟料

18、在窑尾排风机开度不变的情况下,窑尾各处漏风量增大()。

A 二次风量会增大B二次风量会减小C熟料的冷却变快D熟料的冷却不变

19、被窑壁带起的物料()状态为正常。

A落时略带粘性B翻滚不灵活,有时呈饼状下落

C顺窑壁滑落,颗粒细小D粘度很小

20、过剩空气系数越大,说明()。

A实际空气量越大B实际空气量小C实际空气量不变D理论空气量大

1. 下列哪种熟料矿物不是在固相反应带生成的()

A. C2S

B. C3S

C. C3A

D. C4AF

2. 下列哪种耐火砖不适用于回转窑烧成带()

A. 镁砖

B. 磷酸盐砖

C. 铬镁砖

D. 粘土砖

3. 某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强,则该容器内气体处于()状态

A. 零压

B. 负压

C. 正压

D. 无法判断

4. 矿渣硅酸盐水泥所用的混合材主要是()。

A 粉煤灰

B 火山灰

C 矿渣

D 石灰石

5. 在工厂实际使用的煤的组成常用()基准表示

A. 收到基

B. 空气干燥基

C. 分析基

D. 可燃基

6. 某生料经分析后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

A 减少石灰石

B 减少铁粉C将生生料磨细D减少粘土

7. 回转窑内物料的煅烧温度范围大致是()

A. 1300 ~ 1450 ~ 1300 ℃

B. 1200 ℃

C. 1700 ℃

D. 1850 ℃

8. 熟料冷却过程中所采取的冷却制度为()

A. 急冷

B. 慢冷

C. 先急冷后慢冷

D. 先慢冷后急冷

9. 在窑尾排风机开度不变的情况下,窑尾各处漏风量增大()。

A 二次风量会增大

B 二次风量会减小

C 熟料的冷却变快

D 熟料的冷却不变

10. 熟料的考核指标是()。

A 熟料的立升重、游离氧化钙和熟料强度

B 回转窑的热工制度稳定

C 熟料的立升重、结粒大小和熟料颜色

D 熟料的化学成分

11. 回转窑的气体流动主要靠()。

A 窑头鼓风机

B 窑尾排风机

C 烟囱

D 回转窑的转动

12. 通常回转窑所选用的燃料为()

A. 无烟煤

B. 烟煤

C. 煤矸石

D. 天然气

13. ()说明窑内很可能出现结圈现象。

A 窑主传动电动机电流下降

B 窑尾负压升高

C 窑尾负压降低

D 窑尾负压不变

14. 挂窑皮操作中,为了能不断形成窑皮,需使窑皮表面温度()熟料中液相的凝固温度

A. 高于

B. 等于

C. 低于

D. 近似等于

15. 废气处理系统设增湿塔的主要目的是()

A. 增湿降温

B. 提高粉尘比电阻

C. 增加流体阻力

D. 降低收尘效率

16. 预热器及分解炉内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流温度高

B. 物料温度高

C. 气体流量大

D. 传热面积大

17. 过剩空气系数越小,说明()。

A 实际空气需要量越大

B 理论空气需要量越小

C 理论空气需要量不变

D 理论空气需要量越大

18. 窑内用风分为一、二次风,两者比例关系通常为()

A. 无限制

B. 各占50%

C. 一次风比例大

D. 二次风比例大

19. 分解炉内料粉分解的时间平均为()

A. 1 ~ 2.5 s

B. 1 ~ 2.5分钟

C. 4 ~ 10秒

D. 4分钟

20. 通常窑门罩压力的控制范围是()

A. -20 ~ 50mmH2O

B. -20 ~ 50Pa

C. -20 ~ 50mmHg

D. -20 ~ 50mH2O

三、判断题(正确在括号中打“∨”,错误在括号中打“×”)

1.水泥熟料在冷却过程中应进行急冷()

2.碳酸钙分解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3.水泥粉磨时加入石膏作为缓凝剂使用,掺量越多越好。()

4.熟料形成过程中,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5.P·P型水泥的细度通常以通过0.8mm 方孔筛筛余百分数表示。()

6.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控制在10h。()

7.熟料中氧化镁含量过高,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8.粉煤灰水泥由于水化热低,可用于大体积工程()。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是CS、C2S、C4A、C3AF()。

10.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偏低()。

1.水泥熟料中的各种矿物并不是经一级固相反应就形成的,而是经多级固相反应的结果()2.水泥回转窑在生产过程中只可能向下窜动()

3.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窑内物料的负荷率保持不变()

4.在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当出现红窑时应立即停窑,进行压补( )

5.物料在分解炉中分解的同时也在大量进行固相反应()

6. 在普通回转窑内固相反应带,物料温度上升很快,该带长度较长()

7.熟料冷却过程中要采用急冷,以快速越过1250℃和525℃这两个温度()

9.窑内所用的一次风采用常温下的空气()

10.燃料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结果是相同的。()

四、简答题

1.请分析熟料快冷的目的有哪些?

2.请分析熟料中f-CaO含量高的原因有哪些

3.预分解窑内工艺带是如何划分的?各带进行的工艺反应有哪些?

4.回转窑所用的一、二次风是如何入窑的?对它们有何要求?

5.挥发分对火焰有什么影响?

6.影响分解炉内分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7.预分解窑操作中“三个固定、四个稳定、六个兼顾”指的是什么?

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造成水泥出现假凝现象的原因是(水泥磨内温度过高,导致石膏脱水)。

2、水泥熟料煅烧时吸热最多的工艺反应为(碳酸盐分解)。

3、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安定性不符合国家标准,则此品为(不合格品)。4.液压推力挡轮的优点是(使窑体作周期性运动)

5.在回转窑烧成带,传热方式以(辐射传热)为主

6.筒式冷却机的共同特点是(冷却用风受窑内通风量的牵制)

7.窑皮是附着在(烧成带)耐火砖表面的一层熟料

8、 C3S形成的反应式( CaO + C2S → C3S )。

9、熟料中的MgO含量过高将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10、悬浮预热器谣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传热面积大)。

11、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经过固相反应生成的矿物主要有(C2S C3A C4AF)

12、熟料冷却过程中采取的冷却制度为急冷,否则,在生产中将导致(熟料粉化)现象

13、由熟料形成热的计算过程可知:吸热量最多的反应是(碳酸盐分解)

14、预分解窑内带的划分为(过渡带),烧成带和冷却带。

15、悬浮预热器窑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悬浮态传热,大大提高了传热面积)。

16、熟料烧成温度一般是(1300 ~ 1450 ~ 1300 ℃)。

17、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起(气料分离)的作用,而不是传热

18、回转窑内的结圈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硫碱圈、前结圈、后结圈)

19、回转窑熟料冷却制度是(快速冷却)。

20、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率要求达到(90% )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二、选择题

1、干法回转窑所用的生料是(A)。

A白生料B半黑生料C全黑生料D生料浆

2、煤矿提供的煤质资料常以( C )表示

A. 收到基

B. 空气干燥基

C. 干燥无灰基

D. 干燥基

3. 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后结圈现象出现在( A )

A. 烧成带与分解带之间

B. 分解带与固相反应带之间

C. 干燥带与预热带之间

D. 冷却带

4.下列哪种形式的预分解窑属于喷腾式预分解窑( D )

A. FLS

B. NSF

C. RSP

D. DD

5.分解炉内气流通过时间平均为( A )

A. 1 ~ 2.5 s

B. 1 ~ 2.5分钟

C. 30分钟

D. 4分钟

6. 旋风预热器旋风筒的主要作用是( B )

A.传热

B.分离物料

C. 传热和分离物料

D.使物料分解

7.分解炉内的传热方式以( C )为主

A.传导传热

B.辐射传热

C. 对流传热 D 没有传热

8.回转窑正常生产时,窑内的压力状态应为( B )

A. 正压

B. 负压

C. 零压 D 无法判断

9. 水泥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大是因为(B)含量高。

A Fe2O3

B Al2O3

C Fe2O3Al2O3

D R2O

10.(B)说明窑内很可能出现结圈现象。

A 窑主传动电动机电流下降B窑尾负压升高C窑尾负压降低D窑尾负

11. 某生料经分析后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D)。

A.增加石灰石

B.增加粘土

C.将生料磨细

D.减少石灰石

12. 物料在回转窑内煅烧的反应方式主要是(B)。

A.放热反应

B.液相反应

C.固相反应

D.化合反应

13. 放热反应带适合的砖种为(B)。

A.镁质砖

B.磷酸盐砖

C.粘土砖

D.抗剥落砖

14. 下列哪种熟料矿物不是在固相反应带生成的( B )

A. C3A

B.C3S

C. C4AF

D.C2S

15. 熟料的考核指标是(A)。

A 熟料的立升重、游离氧化钙和熟料强度B回转窑的热工制度稳定

C 熟料的立升重、结粒大小和熟料颜色D熟料的化学成分

16、回转窑的气体流动主要靠(B)。

A 窑头鼓风机B窑尾排风机C烟囱D回转窑的转动

17、悬浮预热器窑系统中预热器的作用是(A)。

A预热物料B使碳酸钙充分分解C发生固相反应D生成一部分熟料

18、在窑尾排风机开度不变的情况下,窑尾各处漏风量增大(B)。

A 二次风量会增大B二次风量会减小C熟料的冷却变快D熟料的冷却不变

19、被窑壁带起的物料(A)状态为正常。

A落时略带粘性B翻滚不灵活,有时呈饼状下落

C顺窑壁滑落,颗粒细小D粘度很小

20、过剩空气系数越大,说明(A)。

A实际空气量越大B实际空气量小C实际空气量不变D理论空气

21. 下列哪种熟料矿物不是在固相反应带生成的( B )

A. C2S

B. C3S

C. C3A

D. C4AF

22. 下列哪种耐火砖不适用于回转窑烧成带( D )

A. 镁砖

B. 磷酸盐砖

C. 铬镁砖

D. 粘土砖

23. 某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强,则该容器内气体处于( C )状态

A. 零压

B. 负压

C. 正压

D. 无法判断

24. 矿渣硅酸盐水泥所用的混合材主要是( C )。

A 粉煤灰

B 火山灰

C 矿渣

D 石灰石

25. 在工厂实际使用的煤的组成常用( A )基准表示

A. 收到基

B. 空气干燥基

C. 分析基

D. 可燃基

26. 某生料经分析后发现生料饱和比过高,此时应采用的措施是()。

A 减少石灰石

B 减少铁粉C将生料磨细D减少粘土

27. 回转窑内物料的煅烧温度范围大致是( A )

A. 1300 ~ 1450 ~ 1300 ℃

B. 1200 ℃

C. 1700 ℃

D. 1850 ℃

28. 熟料冷却过程中所采取的冷却制度为( A )

A. 急冷

B. 慢冷

C. 先急冷后慢冷

D. 先慢冷后急冷

29. 在窑尾排风机开度不变的情况下,窑尾各处漏风量增大( B )。

A 二次风量会增大

B 二次风量会减小

C 熟料的冷却变快

D 熟料的冷却不变

30. 熟料的考核指标是( A )。

A 熟料的立升重、游离氧化钙和熟料强度

B 回转窑的热工制度稳定

C 熟料的立升重、结粒大小和熟料颜色

D 熟料的化学成分

31. 回转窑的气体流动主要靠( B )。

A 窑头鼓风机

B 窑尾排风机

C 烟囱

D 回转窑的转动

32. 通常回转窑所选用的燃料为( B )

A. 无烟煤

B. 烟煤

C. 煤矸石

D. 天然气

33. ( B )说明窑内很可能出现结圈现象。

A 窑主传动电动机电流下降

B 窑尾负压升高

C 窑尾负压降低

D 窑尾负压不变

34. 挂窑皮操作中,为了能不断形成窑皮,需使窑皮表面温度( C )熟料中液相的凝固温度

A. 高于

B. 等于

C. 低于

D. 近似等于

35. 废气处理系统设增湿塔的主要目的是( A )

A. 增湿降温

B. 提高粉尘比电阻

C. 增加流体阻力

D. 降低收尘效率

36. 预热器及分解炉内传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D )

A. 气流温度高

B. 物料温度高

C. 气体流量大

D. 传热面积大

37. 过剩空气系数越小,说明( C )。

A 实际空气需要量越大

B 理论空气需要量越小

C 理论空气需要量不变

D 理论空气需要量越大

38. 窑内用风分为一、二次风,两者比例关系通常为( D )

A. 无限制

B. 各占50%

C. 一次风比例大

D. 二次风比例大

39. 分解炉内料粉分解的时间平均为( C )

A. 1 ~ 2.5 s

B. 1 ~ 2.5分钟

C. 4 ~ 10秒

D. 4分钟

40. 通常窑门罩压力的控制范围是( B )

A. -20 ~ -50mmH2O

B. -20 ~ -50Pa

C. -20 ~ -50mmHg

D. -20 ~ -50mH2O

三、判断题(正确在括号中打“∨”,错误在括号中打“×”)

1.水泥熟料中的各种矿物并不是经一级固相反应就形成的,而是经多级固相反应的结果(∨)2.水泥回转窑在生产过程中只可能向下窜动(×)

3.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窑内物料的负荷率保持不变(∨)

4.在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当出现红窑时应立即停窑,进行压补(× )

5.物料在分解炉中分解的同时也在大量进行固相反应(×)

6. 在普通回转窑内固相反应带,物料温度上升很快,该带长度较长(×)

7.熟料冷却过程中要采用急冷,以快速越过1250℃和525℃这两个温度(∨)

9.窑内所用的一次风采用常温下的空气(∨)

10.燃料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结果是相同的。(×)

11.水泥熟料在冷却过程中应进行急冷(∨)

12.碳酸钙分解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13.水泥粉磨时加入石膏作为缓凝剂使用,掺量越多越好。(×)

14.熟料形成过程中,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15.P·P型水泥的细度通常以通过0.8mm 方孔筛筛余百分数表示。(×)

16.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控制在10h。(×)

17.熟料中氧化镁含量过高,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18.粉煤灰水泥由于水化热低,可用于大体积工程(∨)。

1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是CS、C2S、C4A、C3AF(×)。

20.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偏低(∨)。

四、简答题

1.请分析熟料快冷的目的有哪些?

答:(1)防止C3S分解降低熟料质量

(2)防止C2S晶型转化造成熟料的粉化现象

(3)防止熟料矿物完全变成晶体导致熟料难磨

(4)防止方镁石晶体水化产生的水泥安定性不良

(5)防止C3A晶体过多产生快凝现象

(6)增加熟料的易磨性

2.请分析熟料中f-CaO含量高的原因有哪些

答:(1)欠烧:熟料煅烧过程中因欠烧、漏生、低温造成的

(2)一次f-CaO:因配料不当、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尚未与其他氧化物反应而残留的CaO

(3)二次f-CaO:熟料慢冷或还原气氛下,由C3S分解形成的,对安定性影响最大

3.预分解窑内工艺带是如何划分的?各带进行的工艺反应有哪些?

答:预分解窑内划分为过渡带、烧成带、冷却带。过渡带进行10%左右大颗粒生料的积蓄分解和固相反

应,烧成带进行烧成反应,冷却带进行熟料的快速冷却。

4.回转窑所用的一、二次风是如何入窑的?对它们有何要求?

答:一次风:窑头鼓风机吹送入窑

要求:风速50 ~70米/秒;风量占总风量的15 ~20% ;风温采用常温二次风:在熟料冷却机内与熟料热交换后被预热到一定温度,在窑尾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入窑

要求:风温950℃

5.挥发分对火焰有什么影响?

答: 如果挥发分过低,着火缓慢,形成的黑火头过长,使火焰拉长,降低火焰温度

如果挥发分过高,挥发分很快分解燃烧,形成的黑火头短,使火焰过短,热力过分集中

6.影响分解炉内分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 分解温度: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2) 炉气中CO2的浓度:浓度越低,分解越快

(3) 料粉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致密,结晶粗大的石灰石分解速度较慢

(4) 料粉粒径:粒径越大,时间越长

(5) 生料的悬浮分散程度:悬浮分散程度越差,分解越慢

7.预分解窑操作中“三个固定、四个稳定、六个兼顾”指的是什么?

三固:窑速、喂料量、篦速

四稳:C5出口气体温度、排风量、烧成带温度、窑头负压

六兼顾:窑尾O2含量及气流温度,C1出口温度、压力,分解炉内温度及压力,筒体表面温度,篦冷机废气量,废气处理及收尘系统

热工基础考试题库(带答案)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2.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 A、质量交换 B、热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A+B+C 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 A、绝热系统 B、闭口系统 C、开口系统 D、孤立系统 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C A、系统 B、气体 C、工质 D、蒸气 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A A、流动性/膨胀性 B、耐高温性/导热性 C、耐高压性/纯净 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 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A A、压力和温度 B、压力和比容 C、比容和温度 D、压力、温度和比容 9.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0.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1.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焓;熵 C、质量;流量;热量 D、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2.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A A、焓;熵;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 C、热量;比热;温度 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答案是正确的。B 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5.15K D、10℃=42℉=283.15K 14.摄氏温度变化1℃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5.摄氏温度变化1℃与华氏温度变化1℉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D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7.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大气压力 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104Mpa

现场热工A考卷

现场热工A(考卷)

————————————————————————————————作者:————————————————————————————————日期: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现场热工)(A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DGJ32/J 23-2006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扩建、改建的节能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场。 A.公共建筑 B.民用建筑 C.工业建筑 D.所有建筑 2、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热箱对构件进行和传热系数的方法。 A.导热系数 B.热阻 C.热流值 D.温差 3、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个。 A.1 B.2 C.3 D.4 4、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A.1d B.2d C.3d D.4d 5、公式q=C·ΔE中,ΔE表示。 A.热流计系数B.传热系数C.热电势D.热阻 6、 DGJ32/J 23-2006规定隔热性能检测时传感器的数量应以每 m2的室内面 积一个测头为宜。 A.5~10 B.10~15 C.15~20 D. 20~25 7、 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 A.强度 B.牢度 C.刚度 D.硬度 8、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加压 速度约为 Pa/s。 A.30 B.40 C.50 D.60 9、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测量空气渗透量时每级压差作用时间不 少于 s,记录升降压Pa测量值。

热工测试课后练习答案

热工测试作业 第一章 1-1、测量方法有哪几类,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2) 答:测量的方法有: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3、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直接测量中被测量的数值可以直接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间接测量种被测量的数值不能直接从测量仪器上读得,需要通过直接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然后经过运算得到被测量的数值。 1-2、简述测量仪器的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P3-4) 答:测量仪器由感受器、中间器和效用件三个部分组成。 1、感受器或传感器: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但不一定直接接触),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 2、中间器或传递件:最简单的中间件是单纯起“传递”作用的元件,它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原封不动地传递给效用件; 3、效用件或显示元件:把被测量信号显示出来,按显示原理与方法的不同,又可分模拟显示和数字显示两种。 1-3、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P5-6) 答: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精确度、恒定度、灵敏度、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 1、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它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2、恒定度:仪器多次重复测试时,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通常以读数的变差来表示; 3、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来表示。 4、灵敏度阻滞:又称感量,是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 5、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的时间。 1-4、说明计算机测控系统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P6-7) 答:计算机测控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多路转换开关、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及微机。 1、信号调理器:完成由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放大、整形、滤波等,以保证传感器输出信号成为A/D转换器能接受的信号; 2、实现多路信号测量,并由它完成轮流切换被测量与模/数转换器的连接; 3、采样保持器:保证采样信号在A/D转换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以提高测量精度; 4、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5、D/A转换器:将输入的数字信号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模拟信号。 1-5、试述现代测试技术及仪器的发展方向。(P6、P9) 答:计算机、微电子等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测试技术的进步,相继出现了智能测试仪、总线仪器、PC仪器、虚拟仪器、网络化仪器等微机化仪器及自动化测试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技术等手段的迅速发展,测试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测试技术的主流,测试技术的虚拟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第二章 2-1、试述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的含意和主要研究内容,它在瞬变参数测量中的重要意义。(P11、P16) 答: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分析就是研究动态测量时所产生的动态误差,它主要用以描述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或是反映系统对于随机时间变化的输入量响应特性。从而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系统并于所测参数相匹配,使测量的动态误差限制在试验要求的允许范围内,这便是动态测量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瞬变参数动态测量中,要求通过测量系统所获得的输出信号能准确地重现输入信号的全部信息,而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正是用来评价系统正确传递和显示输入信号的重要指标。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带答案)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概念。 答:自动化就是在工业生产的设备上配备自动化装置以代替工人的直接劳动,从而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 自动地进行。那么,这些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则称为自动化。而用相应的自动化装 置来管理和控制冶金生产过程的则称为冶金自动化。 2.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1)自动检测系统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4) 自动控制系统 3.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答:㈠自动化装置1测量元件与变送器2自动控制器3执行器㈡被控对象 4.自动调节系统的最大偏差的概念。 答: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在衰减振荡过程中,最大偏差就是 第一个波的峰值。 5.什么是自动调节系统的余差? 答: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或者说余差就是 过渡过程终了时的残余偏差。 6.测量仪表的理论上的绝对误差和工程上的绝对误差有什么不同? 答:理论上的绝对误差是仪表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工程上的绝对误差被校表的读数值与标准表 的读数值的差值.因为真值无法得到 7.测量仪表的相对误差的定义? 000x x x x y -=?=x :被校表的读数值,x 0 :标准表的读数值 8.测量仪表的指示变差的概念。 答: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正反行程(即 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最大 偏差。 9.测压仪表主要有哪几类? 答:1.液柱式压力计2.弹性式压力计3.电气式压力计4.活塞式压力计 10.生产过程检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是什么? 答:温度、压力、流量、物位 二.简答题 1.仪表的选型原则,尤其是压力仪表的选择时,其量程范围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100max ?-?=测量范围下限值 测量范围上限值δ相对百分误差δ

(完整版)无机材料热工基础及设备试卷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002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叶昌教研室主任签名 一、填空(本题总分20分,每空题1分) 1、减少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局部阻力损失途径可归纳为圆平直缓少五个字。 2、隧道窑内正压有利于还原气氛的形成,而负压有利于氧化气氛的形成。 3、隧道窑钢架结构的作用是平衡拱顶对窑墙的横向力。 4、坯体在隧道窑低温阶段升温速度主要是根据坯体的入窑水分来决定的。 5、温度梯度是一沿等温线法线方向的矢量,它的正方向朝着温度升高的方向。 6、空气的湿度表示方法主要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湿含量。 7、有一重油其牌号为200#,则200表示的是(11)。 8、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12),(13),(14),(15)。 9、在两块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设置遮热板时,其隔热效果与遮热板的(16) 无关,与遮热板的(17) 有关。 10、H2、CO及气态烃类的燃烧是按(18)反应进行的,在反应感应期内不断生成高能量的(19),并不放出大量热量,故气体燃料燃烧有(20)现象。 二、是非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2分) 1、流体与管道壁处层流底层厚度增加时,对流换热过程增强。 2、隧道窑内阻力损失是靠消耗窑内动压头来弥补的,因此如果窑内阻力损失大,就会使窑内的正 压和负压都大。 3、在平壁导热过程中,若平壁材料的温度系数β为正值,则表示低温区内材料的导热系数比高温区 的小,平壁内温度分布曲线是向上凸的。 4、一般情况下,固体燃料的挥发分越高,则其着火温度越低,灰渣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愈小,热值相 应也愈高。 5、气体的黑度随着气体的分压与气体层有效厚度乘积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在电阻炉中,一般要求电热体具有较高的比电阻和较小的电阻温度系数。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共24分) 1、已知煤干燥无灰基C daf=80%,收到基时水分组成M ar=5%,灰分组成A ar =10%,则收到基 时C ar的百分含量为() a. 76 b. 72 c. 68 d. 69.6 2、热气体在收缩形垂直管内向上流动时,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静压头补偿了动压头的增量和压头损失; b. 部分几何压头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步转变成了静压头; c. 热气体向上流动时,几何压头实际上是一种压头损失;

暖通空调习题解答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2-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本部分在教材第9页 《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而言)。 这两个参数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2 试计算北京市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答:参见计算表格。 2-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是否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相同? 答:参见教材第10页 不同,因为规范对两者定义就是不同的。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规范》规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冬季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从定义上可知同一地点的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要比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更低。 2-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在何种工况下使用?

答:见教材第10页 《规范》规定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用于计算全面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2-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如何确定的,在何种工况下使用? 答:《规范》规定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这两个参数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 当通风的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其进风冷负荷计算也采用这两个参数。 2-6 在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时,应注意什么? 答:见教材第10页 (1)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工艺特定需求; (2)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7 建筑物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哪些?如何计算? 答:《规范》规定,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见教材第13页 (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即按照基本公式计算

硅酸盐热工基础期末总复习题与答案

热工基础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 、静压强 2 、过剩空气系数 3 、温度场 4 、黑度 5 、湿含量 6 、流体的粘性 7 、压头 8 、温度梯度 9 、黑体 10 、露点 二、填空( 每题 1 分,共10 分) 1 、流体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称为()。 2 、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阻力损失有()两种。

3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速在管道截面上按抛物线分布,最大流速为平均速度的二倍,此时流体的流态应为()。 4 、在静止液体中,其静压强大小与()有关。 5 、物体导热的基本定律叫(),其中衡量物质导热能力的物理量称为()。 6 、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间转化的传热方式为()。 7 、在风机的H-Q 曲线上相应于效率最高点的参数称为风机的()。 8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称为()。 9 、克西荷夫恒等式的表达式为()。 10 、物体表面的有效辐射是()之和。 11 、()称为流体的粘性。 12 、流体的压缩性是指流体的()增大时,()减小的特性。 13 、流体密度是指()。当空气压强为1atm ,温度为27 ℃ 时的密度为()。 14 、干燥过程是包含()和()过程的综合过程。 15 、()称为热流量。它的单位为()。

16 、据温度是否随时间变化,温度场可分为()和(),它们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和()。 17 、露点是指湿空气在湿含量不变的条件下()状态时的温度。 18 、温度梯度是指沿等温线的()方向上单位距离的()变化。 19 、静压强的国际单位为(),绝对压强与表压强的关系为()。 20 、()是衡量物质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单位()。 21 、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自身容积的特性,称为()。通常用()来表示流体这种性能。 22 、( ) 称为温度场。某物体内温度随时间发生了改变,该温度场称为()。 23 、湿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差越大,则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24 、角系数是一个几何量,它的大小与物体()有关。 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分压与同温度下()分压之比。 26 、表征对流换热本质的准数是(),其物理意义为()。 27 、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时的体积膨胀系数为( )1 /K 。 28 、煤的工业分析项目为()、()、()、()。

热工设备试题及答案

热能02级《工厂热工设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和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火焰炉内热过程 火焰炉内气体流动、燃料燃烧和传热、传质过程的综合,是以传热为中心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以物理过程为主。 2.火焰 具有一定的外形和长度、明亮轮廓的炽热的正在燃烧的气流 股。 3.炉温 炉子测温热电偶所反映的温度,是某种意义上的综合温度。 4.定向辐射传热 炉气对炉衬、炉料的的辐射换热量不同的炉内辐射传热现象,分直接定向辐射传热和间接定向辐射传热两种。 5.炉子热平衡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起来的、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炉子热 量收入和热量支出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6.热量有效利用系数 有效热/总供热量 7.热量利用系数 留在炉膛的热量/总供热量 8.炉底强度,有效炉底强度(钢压炉底强度)

单位炉底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叫做炉底强度;如果只 考虑钢坯覆盖的那部分炉底面积,就叫做有效炉底强度(钢压炉底强度)。 9. 钢的加热速度 金属表面升温速度;加热单位厚度金属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时间加热金属厚度。 10. 钢的加热温度,钢的加热均匀性 加热完后钢的表面温度,钢的外部和中心温度的一致程度。 二、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火焰炉内的气体运动大致可以分为(气体射流运动)〔1分〕及(主要由它引起的气体回流运动)〔1分〕两大部分。 2.炉内气体再循环率r 的定义式为( ),再循环倍率的定义式为( )。 a o r m m m r h kg h kg h kg +=) /气体质量流率()+从喷嘴周围供入的/流率(从喷嘴流出气体的质量)/再循环气体流率(再循环率= r a o r m m m m r h kg h kg h kg h kg ++=})/再循环气体流率()+/体质量流率(+从喷嘴周围供入的气)/量流率({从喷嘴流出气体的质)//再循环气体流率(再循环率=‘ (1分) a o r a o m m m m m R h kg h kg h kg h kg h kg +++=})/气体质量流率()+从喷嘴周围供入的/量流率({从喷嘴流出气体的质)}/ /)+再循环气体流率(/体质量流率(+从喷嘴周围供入的气) /量流率({从喷嘴流出气体的质再循环倍率= (1分)

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

试卷一 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 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 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 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 (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 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

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 ) 6.供热系数一定大于 1 ,制冷系数也一定大于 1 。 ( ) 7.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总不等于 1 。() 8.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 ( ) 三、填空(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换热器时的简化形式 2、2kg 空气从 300K 定压加热到 700K 时的吸热量为 kJ (空气比定压热容 =1.004 kJ/ ( kg ·K )) 3、当湿蒸汽的干度 x = 0 时,工质全部为。 4、一不可逆热机在高温热源 T h 和低温热源 T l 之间工作。高温热源熵变–1.5kJ/K ;低温热源熵变2.5kJ/K ,热机在绝热压缩过程中熵变 0.2kJ/K ;绝热膨胀过程中熵变 0.7kJ/K ;取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和热机为系统,则完成循环后此系统的 熵变S 系 = ___ kJ/K 。 5、已知氧气在 250K时=0.913 kJ/(kg·K),=0.653 kJ/(kg·K)。则该气 体的气体常数R g =___kJ/(kg·K)。 6、一热泵工作时向高温热源传递热量 50kJ, 消耗掉的机械能 20 kJ, 供暖系数为。

2008热工学考试(标准答案-仅供参考)12.16

08/09学年《热工学》期末考试班级:姓名:学号: 时间:10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30分): 1.理想气体在一热力过程中,其热力学能增加50J ,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100J 。 则该热力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为-50 J 。 2.熵增加的过程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3.已知当地大气压为0.1Mpa ,压力容器中被测工质的压力为0.05 MPa ,,此时该工 质压力的测量应选用真空计(真空计或压力表)测压计。 4.卡诺循环热机,从200℃热源吸热,向30℃冷源放热,若吸热功率是10kW,则输出 功率为8.5kW 。 5.某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为14.32kJ/(kg·K),则其定容比热可近似认为等于 10.23kJ/(kg·K) 。 6.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大,在高温时较小,在临界温度为零。 7.卡诺循环分别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8.在热传导过程中,热流密度指向温度降低(升高或降低)的方向,因此与该处 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9.理想气体在一刚性绝热容器中自由膨胀,则该气体做功为零,其温度将不变。 10.在蒸汽动力循环中,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的压力将使循环热效率增大;而提高 出口蒸汽的压力将使循环热效率减小。 11.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1 0;过程的熵流S f> 0;过程 的熵产S g> 0。 13.理想气体多变指数n=0,系统与外界传热量q= h2-h1;多变指数n=±∞,系统与 外界传热量q=u2-u1。 14.某蒸汽动力厂,锅炉的蒸汽产量D=180×103kg/h,输出功率P=55000kW,全厂耗煤 G=19.5t/h,煤的发热值为Q H=30×103kJ/kg。蒸汽在锅炉中的吸热量q=2680kJ/kg。则该动力厂的热效率为41.04% ,锅炉的效率为82.5%。

热工控制系统和设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精度为0.5级的温度表,测量范围为50~800℃,该表的允许基本误差是( A )。 A、±3.75℃; B、±4℃; C、±4.25℃; D、±0.35℃。 2.有一压力测点,如被测量最大压力为10MPa,则所选压力表的量程应为( A)。 A、16MPa; B、10MPa; C、25Mpa; D、20MPa 。 3.标准化节流装置是( A)。 A、文丘利管; B、偏心孔板;C、翼形动压管; D、毕托管。 4.氧化锆氧量计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其工作温度必须在( B)。 A、500℃左右; B、850℃左右; C、1200℃左右; D、 600℃左右。 5.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是( B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4-20mA的标准信号; D、开关信号。 6.补偿导线的正确敷设应从热电偶起敷到( C )为止。 A、就地接线箱; B、二次仪表; C、和冷端补偿装置同温的地方; D、控制室。 7.在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校正信号是( A )。 A、汽包水位信号; B、蒸汽流量信号; C、给水流量信号 D、给水压力信号。 8.热工仪表的质量好坏通常用( B )等三项主要指标评定。 A、灵敏度、稳定性、时滞; B、准确度、灵敏度、时滞; C、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D、精确度、稳定性、时滞。 9.锅炉灭火保护动作最主要作用是( C ) A、跳一次风机 B、跳引送风机 C、切断所有燃料 D、切断所有一二次风源。 10.在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中负荷调节反应最快的方式是( D )。 A、机炉独立控制方式 B、协调控制方式 C、汽轮机跟随锅炉方式 D、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 11.DCS系统的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应小于( D )ms,以保证控制器不初始化。 A、1; B、2; C、3; D、5。 12.关于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常用的校正信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送风调节系统中用烟气氧量和给定值的偏差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 B、给水调节系统中用给水压力和给定值的偏差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 C、在燃料量调节系统中用机组实际输出的功率和负荷要求的偏差来校正燃烧率;

热工基础课后题答案

二零一七年,秋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用水银压力计测量容器中的压力,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若水柱高1020mm ,水银柱高900mm ,当时大气压力计上的度数为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 解:查表可知:21mmH O=9.80665Pa 1mmHg=133.3224Pa 由题中条件可知 2H O Hg b 1020 mm 9.80665 Pa 900mm 133.3224Pa 755mm 133.3224Pa 230.651 KPa 0.231MPa p p p p =++=?+?+?=≈容器 即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0.231MPa 。 1-2容器中的真空度为600mmHg v p =,气压计上的高度是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用Pa 表示)。如果容器中的绝对压力不变,而气压计上高度为 b 770mmHg p =,求此时真空表的度数(以mmHg 表示). 解:因为 600mmHg=600mm 133.3224Pa=79993.4Pa v p =? b 755mmHg=755mm 133.3224Pa=100658.4Pa p =? 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 b v 100658.479993.420665Pa p p p =-=-= 若以mmHg 表示真空度,则 20665 20665Pa= mmHg 155mmHg 133.3224 p == 则当气压计高度为b 770mmHg p =时,真空表的读数为 770mmHg 155mmHg 615mmHg v b p p p '=-=-= 1-3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烟道气的真空度,管子倾斜角30α=?,压力计使用密度 30.8g/cm ρ=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200mm l =,当地大气压力b 745mmHg p =。求烟气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试卷2

试题第1页(共8页) 试题第2页(共8页) ○—○—○— ○—○—○— 密封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试卷代号: 座位号 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试题2 2013年4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传递函数的定义为: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 的拉氏变换和输入的拉氏变 换之比。 2、根据热工对象阶跃响应曲线,热对象动态特性可分为两大类: 和无自平 衡能力对象。 3、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闭环控制系统特征多项式(设首项系数a n >0)各项系统均 。 4、某标准二阶系统的阴尼比ζ=0,则其衰减率ψ= 。 5、可变逻辑的控制器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 。 6、前馈调节系统由于无闭合环路存在,亦称为 。 7、积分作用调节器也称为 。 8、调节器依据 、 和 三个信号进行调节, 称为三冲量调节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遇到阶跃扰动时,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是否趋于( ) ① 有限值 ②零 ③1 ④无穷 2、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通道纯迟延时间τ μ 增大,被控量动态偏差( ) ①一定增大 ②一定减小 ③不变 ④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3、在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中,为克服汽温被控对象的迟延和惯性,常常引入的辅助被控量是( ) ①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 ②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③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 ④减温水流量 4、下列热工对象中,属于有自平衡能力对象的是( ) ①燃烧率扰动下汽轮机负荷不变时的汽压控制对象 ②燃烧率扰动下汽轮机调门开度不变时的汽压被控对象 ③汽轮机进汽量扰动引起负荷变化时的汽压被控对象 ④给水量扰动下的汽包水位被控对象 5、直流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其主要输入量为( ) ①汽温、汽压和蒸汽流量 ②给水量、燃烧率和汽轮机调门开度 ③汽温、汽压和汽轮机调门开度 ④给水量、燃烧率和蒸汽流量 6、0<ψ<1是(衰减振荡的调节过程) ①是非周期的调节过程 ②是等幅振荡的调节过程 ③衰减振荡的调节过程

电厂热工考试题答案

热控专业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差压式测量加热器水位中,如果正压侧排污门渗漏,则水位测量示值将会变小。(×) 2、氧化锆传感器的内阻与温度关系,温度低内阻大,温度高内阻小。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精确度,要求其工作温度要在700℃以上。(√ ) 3、氧化锆氧量计,当烟气温度升高时,如不采取补偿措施,则所得测量结果将小于实际含氧量。(√ ) 4、具有热电偶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的显示仪表,当输入信号短接时,指示值为0℃。(×) 5、安装在取样点下方的压力变送器,应采用正迁移来修正其零点。(×) 6、热工保护联锁信号投入前,应先进行信号状态检查,确定对机组无影响时方可投入。(√ ) 7、检定0.5级仪表时,应采用0.1级及以上的标准仪表。(√ ) 8、TSI系统检测的参数较多,但从测量角度看,实际上只测量机械位移。(√ ) 9、当AST电磁阀动作时,AST油路油压下跌,OPC油路通过二个单项阀,油压也下跌,将关闭所有蒸汽进汽阀而停机。(√ ) 10、热电厂中,空气流量的测量多采用孔板。(×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一压力测点,如被测量最大压力为10MPa,则所选压力表的量程为( A)。 A、16MPa B、10MPa C、25Mpa D、20MPa 2、下列有关几个电阻并联的陈述中,( D )是正确的。 A、支路电阻越大,电压越大 B、支路电阻越大,电压越小 C、支路电阻越大,电流越大 D、支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3、关于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调节系统中外扰是负荷变化 B、调节系统中内扰是蒸汽压力变化 C、给定值有转速给定与功率给定 D、机组启停或甩负荷时用功率回路控制 4、锅炉在正常运行中,汽包上的云母水位计所示水位与汽包内实际水位比( C )。 A、偏高 B、相等 C、偏低 D、不能确定 5、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是对调节系统最基本的要求,稳定调节过程的衰减率Ψ应是:( C )。 A、Ψ=0 B、Ψ<0 C、0<Ψ<1 D、Ψ=1 6、若一台压力变送器在现场使用时发现量程偏小,将变送器量程扩大后,而DCS内该点量程未做修改,则所测压力示值比实际压力值(B).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7、DCS系统的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应小于( D )ms,以保证控制器不初始化。 A、1 B、2 C、3 D、5 8、K分度的热电偶测量主蒸汽温度时,误用了E分度的补偿导线,造成的误差将会(A)。 A、指示偏大 B、指示偏小 C、指示不变 9、进行接线时,每一个端子上最多只允许接入(B) A、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 C、三根导线 10、炉膛火焰电视监视系统的检测部件需具有控制保护系统,其主要作用是(A)。 A、超温保护 B、控制通风 C、吹扫 D、控制方向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热工过程及设备

目录 实验一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2) 实验二燃料热值的测定(氧弹法) (7) 实验三球体法导热系数的测定. (12) 实验四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16) 附录1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使用方法 . (21)

实验一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1.储水箱 2.上、回水管 3.电源插座 4.恒压水箱 5.墨盒 6.实验管段组 7.支架 8.计量水箱 9.回水管10.实验桌 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 一、雷诺实验; 二、能量方程实验; 一、雷诺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 (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 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阀门、伯努力方程实验管道、颜料水(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水泵和计量水箱等,秒表及温度计自备。 3.实验前准备

(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开启水泵,全开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实验方法 (1)、观察状态 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渗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系数 全开出水阀门,然后在逐渐关闭出水阀门,直至能开始保持雷诺实验管内的颜料水流动状态为层流状态。按照从小流量到大流量的顺序进行实验,在每一个状态下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求出相应的雷诺数。 实验数据处理举例: 设某一工况下具体积流量Q=3.467×10-5m 3/s ,雷诺实验管内径d=0.014m ,实验水温T=5℃,查水的运动粘度与水温曲线,可知微v=1.519×10-6m 2/s 。 流 速 s m F Q V /255.0014.04 10467.325 =??= =-π 雷诺数 207510519.1/225.0014.0/Re 6=??=?=-v d V 线

热工课后题答案

习题及部分解答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指出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些是状态量,哪些是过程量: 答:压力,温度,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2. 指出下列物理量中哪些是强度量:答:体积,速度,比体积,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 度。 3. 用水银差压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防止有毒的水银蒸汽产生,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 若水柱高mm 200,水银柱高mm 800,如图2-26所示。已知大气压力为mm 735Hg ,试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kPa ?解:根据压力单位换算 4. 锅炉烟道中的烟气常用上部开口的斜管测量,如图2-27所示。若已知斜管倾角ο30=α ,压 力计中使用3 /8.0cm g =ρ的煤油,斜管液体长度mm L 200=,当地大气压力 MPa p b 1.0=,求烟气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解: 5.一容器被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并在各部装有测压表计,如图2-28所示,其中C 为压力表,读数为kPa 110,B 为真空表,读数为kPa 45。若当地大气压kPa p b 97=,求压力表A 的读数(用kPa 表示)kPa p gA 155= 6.试述按下列三种方式去系统时,系统与外界见换的能量形式是什么。 (1).取水为系统; (2).取电阻丝、容器和水为系统; (3).取图中虚线内空间为系统。 答案略。 7.某电厂汽轮机进出处的蒸汽用压力表测量,起读数为MPa 4.13;冷凝器内的蒸汽压力用真空表测量,其读数为mmHg 706。若大气压力为MPa 098.0,试求汽轮机进出处和冷凝器内的蒸汽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MPa p MPa p 0039.0;0247.021== 8.测得容器的真空度mmHg p v 550=,大气压力MPa p b 098.0=,求容器内的绝对压力。若 大气压变为MPa p b 102.0=',求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为多少mmMPa ?MPa p MPa p v 8.579,0247.0='= 9.如果气压计压力为kPa 83,试完成以下计算: (1).绝对压力为11.0MPa 时的表压力; (2).真空计上的读数为kPa 70时气体的绝对压力; (3).绝对压力为kPa 50时的相应真空度(kPa ); (4).表压力为MPa 25.0时的绝对压力(kPa )。

最新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试卷1

精品文档 试卷代号: 座位号 宁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试卷A 2013年4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用数学模型可以描述系统的特性,这种特性又可分为 和动态特性。 2、根据热工对象阶跃响应曲线,热对象动态特性可分为两大类: 和无自平衡能力对象。 3、某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4 4s s 8 R(s)C(s)2++=,其无阻尼荡振频率为 。 4、炉膛压力的测量应在炉膛 的不同侧面装设三个压力测点,然后进行“三取二”判别。 5、集散系统的分散性主要表现在 级。 6、前馈调节系统由于无闭合环路存在,亦称为 。 7、积分作用调节器也称为 。 8、电液转换器是将 转换成液压信号的转换元件。 9、汽包炉通常选燃料量、 和 作为相应的控制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在程序控制系统中,给定值的变化是( ) ① 固定的 ②未知的 ③按一定时间函数 ④随机的 2、单回路控制系统采用比例控制器,比例带δ减小,被控量静态偏差( ) ①一定增大 ②一定减小 ③不变 ④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3、下列参数中,不属于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冲量信号的是( ) ①水位信号 ②蒸汽流量信号 ③给水流量信号 ④燃料量信号 4、直流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其主要输入量为( ) ①汽温、汽压和蒸汽流量 ②给水量、燃烧率和汽轮机调门开度 ③汽温、汽压和汽轮机调门开度 ④给水量、燃烧率和蒸汽流量 5、反馈控制作用的方向与被调量的变化相反,也就是反馈作用的方向应( ) ①正反馈 ②负反馈 ③正增益 ④负增益 6、0<ψ<1是( ) ①是非周期的调节过程 ②是等幅振荡的调节过程 ③衰减振荡的调节过程 ④是渐扩振荡的调节过程 7、 在导前微分信号中断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调节品质( ) ①不变 ②提高 ③下降 ④不一定 8、 在非低负荷工况下,一般取满负荷的25%左右为界宜采用( ),所以,单冲量系统和三冲量系统的切换在全程调节系统也是必要的。解决的方法是在调节系统中增加逻辑控制功能。 ①单冲量调节系统 ②双冲量系统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 (张学学)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章 思考题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2.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3.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 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4.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 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 题 1-1 解: 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 1. kPa p p p g b 6.137********.100=+=+= 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 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 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 5.000 6.1==-==- 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由于有引风机的抽吸,锅 炉设 备的烟道中的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如果微压机的斜管倾斜角?=30α, 管内水 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的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和水柱压力之差 mmHg Pa gh p 35.79805.0102008.91000sin 3==????=-αρ=水柱 mmHg p p p b 65.74835.7756=-=-=水柱 1-3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